• 寂寞帝姬与流亡王孙的凄恋:凤血上一章:第 11 章
  • 寂寞帝姬与流亡王孙的凄恋:凤血下一章:第 13 章

"何其有幸,这一路盲聩而来,我竟不曾被人骗了去。"昀凰自嘲地笑了,唇上依然苍白,紫貂裘不知何时已滑落肩头。晋王看着她,倾过身来,帮她将貂裘拢起。

昀凰眉睫一颤,浓重阴影旋即覆下。

他的确不曾骗她,只是一直隐瞒了她,那也怪不得他。

这世上谁都可以对她隐瞒,唯独有一个人不能。

晋王看透她的心思,缓缓说道:"我曾答应过,在你安然抵达之前,绝不透露乌桓之谋。"

昀凰缄默,胸口似有什么在抽缩,钝钝木木,不知疼痛。晋王的语声却是如此清晰,一字字传入耳中:"乌桓灭国之后,疆土二分,秦齐取南北各半。其中八百里殷川沃野,横亘秦齐之间,那便是你日后的封邑。"

"封邑?"昀凰心神剧震,眸中晶辉碎溅。

"这便是我与他的约定。"晋王深深看她,"昀凰,自此之后,你再不是无依无势。"

昀凰茫然睁大双眼,仿佛一个字也没听懂。

晋王神色复杂莫名,既庄重又慨叹:"他以疆土赠你,你便是封邑无冕的女帝。日后或去或留,都有安身立命之地……他为你设想十足周全,若论慷慨,纵是帝王也罕见。"

昀凰定定地听着,脸上血色褪尽,仿佛已是痴了。

"封邑,我要封邑何用?"她只喃喃自语。

宁国长公主遇刺死在行宫,世上已没有华昀凰,谁去领受这封邑,谁得享八百里殷川,与她有何干系。她只愿做一介无名女子,悄然归去故国。

可他,设下这深谋远虑,往后种种都为她设想周全。

唯独,没打算让华昀凰死去,也没打算让她回去。

那日辛夷宫中,他笑着说:"若迟了,便再不许回来。"

再不许回来……

不许回来……

说什么黄泉白骨,原来他已悄然放手,独自转身。

他,已不要她。

霎时间天地昏暗,魂飞魄散。

昀凰缓缓抬眼,眼前之人是谁,他在说些什么,语声瓮瓮,一切都变得模糊。

她只觉得累,再也不愿去想、去听、去看……那人却靠近过来,离得这样近,温暖的气息拂上耳鬓,带着莫名的安稳味道。昀凰恍恍惚惚的,似溺入深水里,若一伸手,眼前便有浮木……

第二十三章【独向天阙伶仃行】

身姿伶仃,神容凄惶,贵为一国公主一国储妃,此刻半笼在灯色下的女子却令石人也心伤。晋王忍不住伸出手,想替她拢一拢肩头的貂裘,外边天寒地冻,她却穿得这样单薄。

然而昀凰蓦地抽身,拂袖将他重重挡开。

"我要回去。"

一字字,自唇间吐出,异常清楚。

灯影映着她毫无血色的面容,眉梢眼底似凝着一层薄冰。

皆是意料之中--她会说什么、想什么、做什么,他是知道的。晋王平静地看着昀凰,淡淡道:"你回不去,南秦已不是你离去时的南秦。"昀凰一双眸子黑得慑人,似要将他噬进眼底。可她知道他没有说谎,字字句句都是实情。

或许人会说谎,一桩桩事,却是千真万确地浮现眼前。

原先她想,少桓只是太想做一个仁厚明君,所以不肯处死裴妃,不愿削夺裴家之势。如今她知道了,在他所布下的新棋局里,早早换了将帅兵卒,再无须她华昀凰的存在。

从前他不在乎,那时他只有她,只愿与她至死不离。而今他有了皇子,那小小婴孩将会在他逝后,坐上他的御座,接掌祖先基业,撑起整个皇朝的安危。帝王肩负千秋社稷,即便天不假年,来不及成为中兴明君,至少也要令江山稳固,不至断送在他手里。

他需要一个强大的家族,终生护卫在御座之后。

裴妃无子无女,她也必须依附在御座之后才得生存;裴令显忠勇不贰,却无何鉴之的野心,亦无何家盘根错节之经营,因而他选中裴家,一手将这个家族推上御座之侧。

而华昀凰,一朝舍弃这个名字,抛去长公主之尊,失去帝王的庇佑,便又被打回昔日原形,一无所有。没有家族、没有兵胄,凭什么坐在御座之后?

可笑她竟不曾想过这一层,心心念念要回去,只为与他同生共死。

更可笑这昭然谜底,竟要假晋王之口揭示与她。

北齐晋王与南秦帝胤,是敌非友,他知少桓却远甚于她……朝朝暮暮深情,抵达不到帝王的深心。或许只有同样深负仇恨与野心的王者,才能了解另一个王者;只有同样敢于割舍的男人,才了解另一个男人。

守在外间的商妤犹自踯躅忧心,陡然听得里间传出长公主的笑声,在这更深夜静之时,令人悚然心惊。那笑声不停歇,一直笑,一直笑……声声婉转。商妤却听得忍无可忍,再顾不得礼数规矩,一头奔进内室将帘子掀起。

抬眼只见那晋王将长公主猛地拽入怀中,不由分说地环住她的身子。她在他的双臂间颤颤似风中之蕊,紫貂裘半褪,云髻松松欲坠,绵软得任人摆布。眼见晋王俯下身子,将长公主仰面放倒在桌案上,低头就覆了上去……商妤惊呼一声"公主",夺过手边铜烛台,拼尽全力便朝晋王打去。晋王头也未抬,广袖凌风朝身后一拂。商妤只觉迎面微窒,烛台已被击落,她立足不稳向后跌去。

两根手指轻轻从后扣住她的咽喉,商妤毫无挣扎之力,便被身后那人制住。那人无声无息地出现,只一瞬便已带着她退出帘外,行止如鬼魅。商妤看不见他的脸,却感觉到熟悉的毫无温度的气息,眼角余光扫到熟悉的皂色袍角,瞥见他另一只垂下的袖口外空空如也,手已不见了。

商妤全身僵冷,她见过此人出手夺去瑞王性命,见过那一刀的狠绝。她很怕,怕得阵阵发抖,可即便这样的恐惧也压不住心中愤怒--那重帘之后,公主正被人凌辱,毫无抵抗之力!

皂衣人已将商妤拖至庭中,冷不防被她发狠一挣,张口咬在手背上。吃痛之下,他翻掌如刃就要切中她的颈侧,将她击晕过去,却听身后有人喝道:"住手。"

商妤咽喉被制,说不出话来,眼睁睁看着诚王负手踱至跟前。他居高临下地看她,目光透着奇异的柔和,语声却喑哑:"南人女子,难得性烈有胆。"商妤愤然挣扎,哀哀望向灯影摇曳的内室,诚王也随着她的目光瞧了过去,露出一丝莫测神色,缓缓道:"这不好,这很不好。"

他转过身,仅剩一半正常的面容阴郁怕人:"女子过美则不祥。"

商妤惊愕无措,恰好此时房门开了,晋王衣冠齐整,从容步出。

诚王转身看向晋王:"时辰还早,这便要走了吗?"

"皇叔要留尚尧歇宿?"晋王漫不经心地笑着。

"我倒有心相留,只怕你父皇要不乐意了。"诚王深深地看他,笑容透出无奈。晋王闻言而笑:"可惜父皇不能驾临此间,否则父子共叙天伦,何其快哉。"二人相视沉默,诚王似欲说什么,终究却只是苦笑:"回去一路当心。"晋王颔首,淡淡地扫了商妤一眼,对皂衣剑奴道:"让她进去侍候。"

商妤奔进内室,然而眼前一切静好,灯烛映照着长公主幽幽的侧影,珠帘微动,帷幔低垂,好似什么都不曾发生过。

"公主!"商妤脱口唤她,她却一动不动,端坐着凝望烛影出神。紫貂裘与单衣完好地穿在身上,发髻虽松散,珰环仍齐整。商妤这才吁出一口气,料想她平安无恙。细看长公主眉目容色,除却一如既往的苍白,似乎并无异样,却又隐隐有些不妥。回想方才那一幕,晋王俯身欺近她,似乎在她耳边说了什么……商妤惊疑不定,又不敢出口探问,只得倒了一盏犹带微温的酒递在昀凰手里,给她压惊定神。

昀凰缓缓举杯就唇,却又顿住,杯盏停在唇边。

"你知道吗,原本我厌憎饮酒。从前母妃嗜饮,每每醉了便大哭大笑。那时我想,待我长大绝不饮酒,不似她一般醉生梦死,忘乎所以……"昀凰微微地笑,将那一只玉盏在指间转动,"如今你看,我也嗜酒如命,也同她一般身在迷梦犹不自知,人人皆醒唯我沉醉。"

她微微笑着,商妤却听得呆了。那一字字从她口中说出,分明有刻骨之伤,却淡漠得无关痛痒。长公主回眸,以一种幽沉的目光瞧着她:"商妤,什么是真,什么又是假?"

无须她回答,长公主已低低笑道:"往后,真假都不要紧了。"

商妤心里莫名一痛,不敢想,也想不出晋王究竟对她说了什么,只能拿走她手里的酒杯,颤声道:"公主保重,日后……来日方长。"

昀凰将眼一闭,被这"来日方长"四字刺得痛入骨髓--还有什么能比漫长岁月更令人心凉,往后前路漫漫,只剩她一个人的昼短夜长。

他赐下广阔封邑做她最丰厚的嫁奁,将她母妃的去处早早安置妥当,在她离京不久,恪太妃也被送往昌王封邑,只待尘埃落定,便送往北境与她相会--若是举目无亲倒也罢了,她却还有唯一的亲人,逼得她不得不接受这样的安置。

他将她的退路全然封死,不留一分余地。

便如晋王所言:"自你踏出宫门,已无回头路。"

回想当日竹舍立约,他以犀利的目光看她,早早道出谶语:"只怕终有一天你会后悔。"彼时她已被置入棋局,犹不自知,却回答说:"悔便悔了,不过是求仁得仁。"

字字句句言犹在耳,怎不令人失笑。

于是她笑得不能自抑,直至被他困入怀抱,再无力挣扎。

"别忘了,你还有与我的盟约。"恍惚里,耳畔又响起晋王低沉笑语。他以强者的姿态俯视,肆无忌惮地将她困在身下,薄唇掠过她耳畔,一字字地说:"旁人或可毁诺,而我不会。"

晋王尚尧,眉目风流,神容隽美。

她望着他,惊觉恐惧滋生,恍惚以为眼前是魔非人。

"这些年太子佯装痴傻,数次躲过骆后毒手,而今瑞王已死,我与他二人之间,只容一人得存。"他抚上她的脸,目光深深,笑意淡淡,"当日你与我交换的条件还未能实践,而我答应让你回返南秦,也仍有效。你若愿意回去,我当全力襄助;你若愿意留下,我必不负你。"

是盟誓,抑或是筹码,他都说得轻描淡写,却又理所当然。

"南有梧桐北有佳木,昀凰,我愿你能留下。"他深深看进她眼底。

她苍白的脸庞向后仰着,几缕鬓发散落在修长的颈项旁。良久,那死寂的眼底终于泛起一丝波澜,唇畔浮起带着嘲讽的笑意:"殿下的来意,昀凰明白。"

绕了一个大圈,轨辙却不曾偏离,她终还是要迈上这条路--嫁作皇太子妃,仿佛也没什么不对。世间女子不都企望着有朝一日,携丰厚嫁奁,嫁富贵良人。

何况往后谁主东宫,还未可知。总之她已是北齐储妃,谁是储君却不要紧。太子究竟是痴是癫还是魔,又有什么关系。昀凰只是笑,笑意惨淡到极处,反透出绝望的美。

晋王蹙了眉,也不多言,手指在她颈项掠过:"那么,你可愿意?"

他的臂弯坚定有力,她亦不再挣扎,温顺如一只蜷在掌心的猫。

今日昨日,生死去留,原来如此简单。

她朝他微微低下头去,垂眸间,鼻端似乎还能嗅到遥远的杜若香气。

"我愿意。"

他臂弯一紧,仿佛是松了口气,眉间眼底却全然不见喜悦。

片刻静默之后,他将臂弯缓缓放开,修长手指拢起她鬓角散落的发丝,沉沉叹了一声:"记着,我不会负你。"

遇刺失踪的皇太子妃找到了。

消息从宫中传出,皇城内外为之哗然。

帝都街头巷尾遍传喜讯,因战祸之烈、瑞王之死而忧惶的百姓纷纷奔走相告,额手相庆。

谁也未曾想到太子妃竟能获救生还。

当夜行宫遇刺,一连多日音讯杳无,纵使逃过刺客刀斧,一个弱质女子又如何能在战乱里幸存。然而数日前,建昌郡郡守巡查边界,截获一众盗匪,却意外发现蹊跷。一路循迹追查,竟发现盗匪乃乌桓人乔装改扮。建昌郡属诚王封邑,地处偏寒,与东乌桓接壤,常有两国商贾私自越境。诚王获讯,即刻下令围捕,将乌桓人剿杀殆尽,救出被挟制的两名女子,不料竟是当日失踪的皇太子妃与其随嫁女官。

原来大婚之日,乌桓人夜袭行宫,趁乱将太子妃劫走以图制挟南秦,途中却被晋王之师截杀,被迫一路逃遁。边境战事一起,秦齐联军大举攻伐,将东乌桓重重围困。这一群人无法潜逃越境,连日向西逃逸,欲挟太子妃从建昌郡潜回乌桓。

诚王当即令人飞马入宫禀报,并亲自将太子妃护送至京郊行馆,经确认身份无疑。得闻太子妃平安无恙,皇上大喜,即刻遣使急报南秦,并命太子携内廷长史亲往行馆迎接。

声称太子妃已在行宫遇刺的两名南秦女官,因捏造谎言、欺君罔上,即刻被拘禁下狱。

一夕间风云突变,有人欢喜有人愁。

一生一死之间,令太多人措手不及,仿佛是一夜间忽然降下的大雪,冻结了天地。

纵然已设下七八盏暖炉,将来仪殿的宫人内侍熏得汗流浃背,病后憔悴的骆皇后却依然觉得冷,入骨透髓的冷风无处不在,似乎再多暖炉也驱不散这阴寒。

恹恹地倚在凤榻上,骆后侧脸向内,往日面容丰润美艳,如今却蜡黄枯槁。

珠玉摇动,垂帘半挑,却是云湖公主披一身雪末子从外头进来,连风氅也未脱下,便亲自打起帘子,让过身后二人。宫人忙迎上前,替晋王宽去玄狐大氅,随后的晋王妃也将兜头连帽的雪狐裘褪下,一身素锦宫装衬出婀娜身姿,站在晋王身侧恰是珠联璧合。

云湖公主也身着素衣,发间珠翠尽去,神容犹带哀伤。瑞王的大丧已过了数日,因着太子病愈与太子妃回宫的喜讯,宫中上下已悄然敛了悲色,迫不及待地换上喜颜迎奉东宫。唯有这坤和宫中黑幔四垂,来仪殿上悲声未歇。

"母后,五哥来了。"云湖公主扶起骆后,回眸望向晋王,眼圈便红了,"千幸万幸,父皇可算是还了五哥清白。"骆后微微睁眼,见晋王白衣胜雪,乌冠束发,仍是那般隽雅容颜,却又似截然不同往日了。他拂衣跪下,冠缨垂落肩头,雪色宫锦以细密金线绣出团龙云纹。仿佛是今日才瞧出这一身雍容气度,端的是龙章凤姿……骆后的目光不觉凝结了。他垂首唤一声"母后",语声恭谦,哀而不恸,透出沉稳气度。

晋王妃骆臻迈前一步,楚楚可怜地跪在骆后榻边,眼泪扑簌簌落下。

"儿臣来迟了。"晋王略垂了脸,目光深敛,鼻梁挺直如削,"行宫之乱,驰援未及,儿臣愧对尚钧,有负母后重托。"

骆后目光一动不动,久久凝在晋王身上,既不做声,也无示意。骆臻深知她姑母的脾性,见她脸上越是平静,越知她心中悲愤,忙牵了骆后的袖角泣诉。"姑母,分明是他们害了尚钧,如今还不放过尚尧,定要赶尽杀绝……这是要将您、将我们骆家逼上绝路啊!"

骆后将衣袖轻轻一抽:"你胡说什么。"

骆臻哽咽失色,扯着她衣袖低头抽泣。

"我的皇儿好端端就在这里,说什么绝不绝的。但凡有我在一天,尚尧便在,云湖便在,骆家也必安然无碍。"骆后垂下目光,定定地看向晋王,语声异样平和,"你说是吗,尚尧?"

终于换了称谓,这一声"皇儿"唤得何其慈祥。晋王不动声色地迎上她的目光,在她眼里见着从未有过的慈爱,仿如世间最温柔的母亲。二人目光交汇,心思各自洞明,看在旁边云湖与骆臻眼里,俨然是母慈子孝。晋王一顿,朝骆后深深叩下头去:"母后慈恩,儿臣万死不足以报。"

听得这一句,云湖再也隐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五哥!往后只有你能保护母后,你要保重自己,要为哥哥,为哥哥……"她泣不成声,却不敢将那"报仇"二字说出口。晋王揽住她,抬手抚过她头发,缓缓道:"五哥明白……夺亲之恨,五哥心里记着。"

便是"夺亲之恨"这四个字,似烈火灼烙在背脊。无论岁月激流如何奔腾,也冲不散母妃临死之际,眼中夺眶欲出的不甘--这夺人之子,弑子之母的怨恨,他自然是记在心里的。

骆后灼灼的目光望定了他,唇角抽动,分不出是笑还是悲。

晋王妃扶她下了床榻,她蹒跚迈至晋王跟前,颤颤向他伸出手。晋王忙起身将她扶住,细看她眉目,竟似一夕之间老去十岁。她久久地看他,眼里似燃烧着两团幽焰,语声低细得只有他能听见:"那个位置只有我的儿子能坐上去……不是尚钧,便是你。"

第二十四章【一夜东风看摧杀】

天公似也畏惧皇家威仪,早早停了风雪,散了阴云。

北地冬日的阳光也明净爽朗,不似南方的淡薄,越发将鸾驾凤帜照耀得熠熠生辉。

这和暖日光却照不进昏暗内室,重帘隔绝了光亮,帷幕密密围起。

三道屏风之后,典衣、典仪、典席等近侍女史鱼贯而入,六名内命妇拢袖侍立在侧。

兰汤香飘豆蔻,乳白水雾蒸腾,氤氲在紫檀错金浴桶的四周。

最后一支发簪除下,青丝如瀑散落,丝丝滑过商妤的指缝。昀凰一动不动,浓睫微垂,任凭商妤替她卸去钗环、宽去外袍,仅剩最后一袭单衣。柔而薄的绢料熨贴着肌肤,肩如削、腰若束,修长双腿若隐若现……昀凰转身,绢衣徐徐褪下,再无寸褛遮蔽。

六名女官的目光齐齐落在她赤裸的胴体上,从头到脚,自下而上,仿佛在审视研判一只俎上羔羊。

昀凰漠然立着,迎向诸人目光,全无一丝瑟缩,也无新嫁娘的羞涩。

兰汤涤荡发丝,洗过如玉肌肤……这躯体不同于少女的含苞欲放,却已是红莲吐艳,盛开到最美的光景,每一寸肌肤都流转着蜜糖般诱人的甘美。典仪女官唱颂吉辞,亲手舀起兰汤,从昀凰头顶徐徐浇下--寓意洗尽旧尘,赤条条踏入新生,不带来南秦一丝一线,从此着齐地之服、沐齐地之水,成了真正的齐人。

沐浴毕,典衣女史奉上太子妃朝服鸾帔,六名内命妇亲自替昀凰更衣梳妆。

两名命妇左右近前,抬起昀凰双手细细端详。

一人肃然审视她雪白的酥胸,目光停留在娇小的双乳,隐隐流露不屑之色--以这南人女子的单薄,如何能生养出皇家后嗣。那命妇看了看昀凰,见她神色木然、听凭摆布,也便淡了顾忌,伸手探向她双乳……蓦地腕上一痛,竟被太子妃反手拂开。

"谁许你放肆?"太子妃漠然面容掠过一丝厉色,语声极轻,却骇得众人都僵住。那命妇慌忙屈身跪下,禀称是宫中规矩,即便皇后大婚之前,也需由内廷命妇检视其处子之身,看是否洁净安健,是否有恶疾云云。

"我是否处子之身,由得你来检视?"昀凰似笑非笑,松松散着衣襟,乌发映着雪肤,"既是如此,何不叫太子殿下自己来看!"这大胆骇俗之言,惊得众命妇面如土色,窘迫难当。一名年长命妇还欲劝诫,却见太子妃目光掠来,凤眸生寒:"怎么,你想看?"

"奴婢不敢!"那命妇慌忙跪地叩首,诸人也随之跪下,连声称罪。昀凰冷冷环视,也不多言,只端坐镜前,轻敲手中碧玉梳,等着更衣梳妆。诸人却是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再近前。

如云青丝梳作高髻,绾以五凤朝阳珍珠冠,左右各垂牡丹璎珞;雪肤凝琼,眉匀深黛,额点朱砂,颊贴花黄;五层繁复朝服裹了纤弱的身子,仍显出单薄。

商妤轻轻挑起最后一缕发丝,以珠钗斜绾入鬓。

太子妃入宫前的更衣之礼,便在众命妇惶然束手的环视下,由商妤一人完成。

昀凰漠然凝视着镜中的女子,仿如看着一张陌生容颜。

"太子妃起驾--"

日光照耀雪地,映得满庭玉树琼枝,些微碎雪被风吹得漫洒晴空。昀凰一步步踏出,繁重华服拖曳身后,似谁的手依依牵扯,不舍她越走越远。

候在外头的内臣近侍,被这骤然而至的艳光惊得忘了跪拜。

如云扈从、耀目仪仗之中,昀凰一眼便望见那十六乘蟠龙平金顶暖轿。

轿中铺设波斯绒毯,熏有异香,四角各设错金暖炉,中间贵妃榻上铺了整张白色虎皮,那风姿绰约的男子斜卧其上,容色比女子还治艳三分。

北齐风俗不同南人,南边讲究礼数避讳,新妇未入门前不得与夫君相见;齐人则沿袭先祖剽悍遗风,至今犹是新郎亲自上门,以马背载得美人归。今日太子上门亲迎,马背换作鸾驾,以示皇家庄重。

一条厚厚红毡从轿前铺至阶下,宫人撑起金翠宝盖,左右搀扶着太子步下暖轿。

皇太子华服璀璨,容色映雪,恍似神仙中人。

再度相见,昀凰与他四目相触,寒意直入心底--那初见时死水般的一双眼,此刻已全然变了。皇太子微笑向她伸出手,五指如莲花,眸色似琉璃。

东宫车驾巳时入城,仪仗浩浩荡荡在前,太子妃鸾驾随后。虽已洒尘清道,百姓仍远远争睹,追随在仪仗之后,万人空巷的声势已是多年未见。哪怕遥遥望见鸾驾宝顶一点金碧之辉,也令群情翻沸。

关于太子妃的离奇传言遍传京中,有说她降生之时有凤凰凌日,有说她是九天玄鸟应命降世,历经数劫不死。许多人相信,此番迎娶太子妃,令太子殿下多年病症不治而愈,可见太子妃乃皇室之幸,必能为天下带来太平福泽……

鸾驾徐徐驶入宫城,将世人目光尽抛在尘土之后。

龙蟠朱梁,凤翔云阙,磅礴耸峙的宫城如在九霄。

齐人尚白,以白色为尊,明黄犹次。光润汉玉砌出高大的白色巨柱,一列列耸峙天阙,千步白玉长阶直达金殿,由下仰望不见尽头,仿佛直耸入九天云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