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流满面的冯铨没有理会她,兀自低着头沉默着,似乎已经打定了主意不肯合作。于是罗疏便倚着牢门席地而坐,放低了姿态继续和他说话:“一看就知道你是没有吃过苦的人,这样牺牲自己,一定是为了保护什么吧?”

她用柔和的语调与冯铨交心,却仍然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可就在她说完这句话的一刹那,牢中人的眼泪忽然涌得更凶,竟连眉头也狠狠蹙起来,神色中满是被人道中心事的委屈。

“你若一直这样不开口,等明天上了堂,要受的罪可就远远不止三十大板了。”罗疏无奈地叹了一口气,站起身拍了拍衣服上的浮灰,在离去前不无惋惜地丢下了一句,“唉,只可惜你一心一意地保护人,可谁又来保护你呢?”

说罢她径自转身离开,还没走出两丈远,就听见牢中的冯铨痛哭失声。

翌日韩慕之再度升堂提审冯铨,不料还没等到用刑,那冯铨便已哭着开口认了罪:“小人有罪,小人什么都招了…小人包船是为了抢亲,谁知却抢到一个光着身子的男人!小人也吓了好大一跳,还没和他说上话,他就抢着跳了船!当时因为天黑,我们一船人打着灯笼在水上照了半天,也没找到人,不知他是死是活。哪知没过两天就听说河里发现了尸体,那个人小人我不认识,实在不知道死的是谁…”

韩慕之听了他泣不成声的供认,心下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于是轻快地一拍醒木,开口道:“你先别慌,待我细细问你——你一介良家子弟,却为何要抢亲?抢的又是谁家?”

冯铨听了韩慕之的疑问,立刻又委屈地流了两包眼泪,哽咽道:“小人一家都是本分人,若不是被逼急了,哪会做下这样的丑事?小人去年和对岸的梅家结亲,娶了他家的姑娘红英做妻子,哪知红英的兄嫂贪图彩礼,迟迟不肯让红英过门。小人我与红英情投意合,她也深恨兄嫂贪得无厌,因此暗中与我约定好日期,让我带着人上门抢亲,到时她与我里应外合,跟着我回家后,便是她兄嫂也不好过问了…”

韩慕之听了他的供词,却又疑惑道:“既然你和她情投意合,又约好了抢亲,怎么会抢了一个男人上船?”

“小人我也想不通啊!”冯铨扯着袖子擦了擦眼泪,吸着鼻子道,“那天我们一行人撞开她家的院子,一路冲进她住的厢房,就看见床上一个人躲在被子里。我就猜想虽然她答应与我里应外合,但到底姑娘家羞怯,肯定不愿在这么多生人面前露面,所以才会躲在被子里。何况她一个姑娘家,脚又小,哪能跟着我们一起跑?于是我们几个人就合力扛了被子出门,中途被子里的人一声没吭,我也就没起疑。直到后来上了船,我拿出酒菜想给红英压压惊,被子里的人却始终不肯露出脸来,我只当是红英在和我闹着玩,便扑上去用力扯那被子,哪知就在争抢之间,被子里面竟然跳出一个没穿衣服的男人!我一时吓傻了,只来得及眼睁睁看着他冲出船舱,跳进了河。”

第十八章梅红英

韩慕之听完了冯铨的话,不禁又问:“这些话,你昨天为何不招?”

冯铨跪在地上凄然道:“小人之所以不招,一则是因为惧祸,我本无心杀人,人却确实死在我眼前,怕说了也分辩不清,才想撒谎蒙混过去;二则是自家娶妻,还要靠抢亲才能得人,这样的事说出来必定招人耻笑。红英背着兄嫂与我暗订淫奔之约,虽然两家已通媒妁,说出来总归也有损她的名节。故此小人昨日才不肯启齿,望大人恕罪。”

韩慕之听罢叹了口气,饶过冯铨知情不报之罪,却仍是责备道:“本官岂是敷衍塞责、玩忽职守之辈?你越是惧祸,就越该早点说出真相。本官念在你秉性良善,先不罚你,你自己务必认真反省,今后好自为之。”

冯铨得到知县的宽待,连忙俯下身磕头谢恩。

韩慕之便又问道:“你说你不认识道士玄清,当日你抢亲不成,后来就没有再与梅家的人有联络吗?”

“出了这样的事,小人又惊又怕,又疑心自己之所以抢错了人,是因为密谋已被红英的兄嫂察觉——那对夫妻为人蛮不讲理,我还怕他们上门寻衅,又哪敢去梅家打听消息?”冯铨老老实实地回答道,“小人原本打算先在家里躲几天,等风声过了再设法联系红英,结果还没来得及上梅家,就被大人拘捕了。”

案情线索到此又被中断,韩慕之不禁微微蹙眉,心想接下来还得往梅家去查。

此案通过冯铨的供述,瓜连蔓引,又牵扯到冯铨还没过门的妻子梅红英身上。照例良家妇人除非死罪和奸罪,都不能收监,只准拘在家中讯问。因此韩慕之便暂且退了堂,回二堂后招来罗疏,请她去梅家走一趟。

“多亏你昨日说动了冯铨,这案子才能有进展,”韩慕之望着罗疏赞许道,又嘱咐她往梅家去,“今天还要再麻烦你辛苦一趟,上梅家去见见梅红英。我顾及她是小家碧玉,只怕羞涩惊怯,不能将所有事都说清楚,不如你还是作妇人妆扮,上门拿些软话好好安抚她,诱她说出实情。”

罗疏点头答应下来,又笑着谢了韩慕之的夸赞:“那冯铨今日肯招,主要也是因为害怕再受刑。他虽与梅红英情投意合,愿意为她遮掩家丑,可心里说到底还是觉得委屈,所以今天才会撑不住说出了实情。”

韩慕之闻言便也忍不住笑道:“那孩子倒是个老实人,我也不忍心再看他吃苦头,可惜我在大堂上只能唱白脸,好在还有你,可以从中斡旋。”

罗疏低头笑了笑,便向韩慕之告辞,带着任务离开了二堂。回厢房后她换上了早先为林氏案置办的湖蓝色袄裙,又到衙门外租了一头毛驴代步,由陈梅卿安排的一名捕快领着,一路往梅家去。

偏偏她牵着裙子跨上毛驴时,又被无所事事在衙门附近闲晃的齐梦麟逮了个正着。齐梦麟第一次见她穿女装,顿时眼睛一亮,连忙蹭上去搭讪道:“你又打扮成女的了?果然整个县衙都知道你是女的,就我不知道!”

罗疏不理他,径自赶着毛驴往前走。齐小衙内讨了个没趣,转身冲进县衙,不一会儿竟骑着一匹五花马追了上来,硬是一路不紧不慢地跟着罗疏,笑嘻嘻道:“你身上这衣裳样式,扬州早就不时新了,赶明儿我送你一套浅桃红堆纱的裙子,准保你喜欢。”

“不必了,你怎么就知道我一定喜欢?”罗疏抬头横了他一眼,拿这越挫越勇的无赖没办法,“世人都道扬州好,齐公子既然恋乡,何不赶紧回去?”

齐梦麟撇撇嘴道:“再好的地方,从小住着也腻了,我难得有自由,一定要玩到过年再回家!”

“齐公子真是好兴致,眼下才三月,”罗疏嘴里不觉讽刺道,又赶着驴子往一旁让开了两尺,避开越凑越近的五花马,却由衷赞道,“你这匹马真好,从哪里来的?”

“自然是我家的,”齐梦麟一听罗疏夸奖自己的马,不禁捋了捋马鬃得意洋洋道,“我骑着它从扬州一路到临汾,已经瘦了不少,以前可肥呢!全扬州的马也没它漂亮!”

这时一直在前面引路的捕快忽然回过头,咧着嘴开起了玩笑:“是啊,谁都知道,扬州城里瘦马最多。”

齐梦麟听了捕快粗鄙的玩笑,刚想笑,忽然想起罗疏过去的身份,不由紧张地瞄了她一眼,发现她果然神色不悦,于是立刻板起脸来咳了两声,另找话题:“话说回来,你们这是要上哪儿去啊?”

一旁的罗疏依旧冷着脸没有回答,倒是走在前面的捕快浑然不觉地接了话:“哦,我们这是要上梅家去问案呢。”

“去梅家问案?”齐梦麟听了不由诧异起来,“问案为什么不将人抓到大堂里问,反倒要你们上门去?”

“因为咱们要审的人是个大姑娘,不方便把人抓去大堂抛头露面的。”捕快回答道。

齐梦麟一听说有大姑娘可看,顿时来了劲,乐滋滋地骑在马上笑道:“既然是问案,本公子也少不得跟着你们走一趟,说不定还能帮点忙。”

这时罗疏终于被他假模假式的借口逗乐,撑不住笑着反问:“齐公子能帮什么忙?”

“怎么?你以为我没用?”齐梦麟指着自己的鼻子,大言不惭地邀功道,“你别忘了,尸体可是我第一个发现的!”

“然后呢?”罗疏斜睨他一眼,故意提醒他回忆当日的窘状。

“然后…”齐梦麟顿时词穷,张口结舌了半天,忽然又指着罗疏道,“然后你也是我救的!对不对?”

罗疏闻言双眉一蹙,没好气地望着他答话:“对,我是你救的。今天我就还你这份人情,让你跟着凑热闹。”

“哼,你欠我这么大个人情,这样就算还清了?哪有那么便宜的?”齐梦麟嘴上虽然如此说,心里却挺满足。

“当然就算还清了。当初你若不救我,现在恐怕连这点好处都还没有呢。”论起插科打诨,罗疏又岂会输阵,“这就好比做买卖,当初救不救人由你,如今报偿多少在我,你顺心我如愿,才叫皆大欢喜。”

齐梦麟听了她的话,嘴里不禁啧啧叹道:“你可真会做生意,这如意算盘拨得,就连苏杭的商人也比不过你!”

就这样一路插科打诨,罗疏一行人不知不觉便抵达了梅家。县衙的另一拨捕快比罗疏出发得更早,这时已将梅家控制起来。梅红英和她的兄嫂被分开拘在三间房里,罗疏走进梅红英的闺房时,就见她正垂着头静静坐在床边。

罗疏打量了一下整间厢房,这时才走到梅红英面前坐下,轻声问道:“这间就是你平日住的屋子?”

梅红英原本被官差吓得失魂落魄,这时听见一道和气的女声,不由抬起头一眼看见了罗疏,双眼中打转的泪珠顿时跌落:“这里是我住的屋子…外面出了什么事,为什么官差突然上门找我,姐姐可否告知一声?”

罗疏见她面色慌张,连忙安抚道:“别怕,你难道一点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梅红英闻言脸色一变,见罗疏态度和善,这时终于颤着声问:“是不是和冯郎他有关?”

罗疏点点头,等她继续往下说,不料下一刻梅红英却忽然哭出了声,上气不接下气道:“是不是我哥哥报官抓他的?”

她的话令罗疏心中一动,索性将错就错地往下问:“他现在人在狱中,你可知道你哥哥报官抓他,是为了什么事?”

“知道,”梅红英点点头,手里不安地捏着裙子搓揉,泪眼汪汪道,“是因为抢亲。他没能抢到我,却被我哥哥知道——我哥哥这样的无赖,没事还要闹三分,出了这样的事,岂肯饶过他的?定然会去告官讹他一笔。可是姐姐,如今我拼上性命也要说,我与冯郎是共谋,你们别罚他,罪在我身上。”

罗疏从她的话中听出蹊跷,不禁问道:“你住的这间屋子离外门最近,所以你才会想到与冯铨里应外合,让他半夜抢亲,对不对?”

她见梅红英点头,便又疑惑地问:“你既然里应外合,夜间必然会先去院子里拔开门闩,届时冯铨长驱直入,另有一帮人对抗你兄嫂,又怎么会抢不到你?”

梅红英低头抹着眼泪道:“话虽如此,怎奈人算不如天算,那天我哥哥因为有事出门,我正暗自窃喜,谁知嫂嫂忽然说晚上要与我换房住,我原先不肯,可她一向刁蛮惯了,又是撒泼又是打骂,最后我只好顺着她…唉,闯下这样的大祸,连累了冯郎,还不都是因为我懦弱。”

话到此处,案情瞬间豁然开朗,罗疏连忙从袖中掏出一方手帕和一枚银戒指,递到梅红英眼前问:“这两样东西,你可认识?”

那梅红英只往罗疏手中瞄了一眼,便抬起头疑惑地回答:“认识,这是我嫂嫂的东西,又怎么会在姐姐手里?”

第十九章终身事

罗疏便将手帕和戒指收回袖中,起身向梅红英告辞,临出门前又对她温言相慰道:“你放心吧,冯铨他不会有事。你先在家中耐心等几天,往后你二人必然会团圆。”

说罢她推开门,门后登时就冒出齐梦麟贼兮兮的一张脸,她不由一哂,推开他飞快地关上门,没好气地讥嘲道:“你还真是会见缝插针,到哪儿都不忘看姑娘。”

“来这儿不就是为了看姑娘的么,啧啧,果然挺清秀,”齐梦麟意犹未尽地向屋中张望着,随后又问罗疏道,“刚刚我都听见了,现在你是不是要去审她的嫂子?”

罗疏拿这专爱偷听壁脚的家伙没办法,索性不再理会他,径自前往关押着红英嫂子梅氏的厢房。

梅氏此刻独自一人坐在厢房中,心下正忐忑不安,猛听得房门被人吱呀一声推开,便连忙抬起头来张望,一双精明的丹凤眼斜挑着,将来人上下打量了几遍。

罗疏迎着她放肆的目光坦然走上前,与梅氏面对面坐下,温和地开口问道:“近来你家晚上可曾发生过什么事?”

梅氏听她语气和软,心中惧意便先去了一半,装模作样地撇嘴笑了笑:“怪了,晚上除了关门闭户、蒙头睡觉,还能发生什么事?”

罗疏一听她话里的意思,便知道这梅氏为了自保,根本不会将冯铨抢亲的事告诉自己的丈夫。于是她索性对梅氏开门见山道:“有一晚你丈夫不在家,你便强行与你的小姑红英对换了卧房,可有这回事?”

“没有。”梅氏一口否认,拉着脸冷笑道,“她那里是什么金窝?我好好地自己屋里不睡,倒稀罕睡她的屋子?”

罗疏见她还在抵赖,只好低头从袖中掏出了手帕和银戒指,递到梅氏眼前给她看:“这两件东西是不是你的?”

梅氏随意瞥了一眼,依旧面不改色地否认:“不是我的。”

罗疏闻言一叹,将手里的东西重新塞回袖中,低声对刁蛮的梅氏道:“你可知道,玄清已经为你死了。”

梅氏听了罗疏的话,目光一闪,再开口时语气已越发尖利起来:“什么玄清?我不认识!你们别尽找脏水往我身上泼!”

罗疏看着梅氏表情狰狞的脸孔,只得无可奈何地对她说出自己心中推演的真相:“那日你的丈夫因事出门,你便约好了与玄清夜半私会。你的卧房离大门稍远,因为害怕小姑红英发现你俩的私情,你便提出要和红英换房睡——这样的事也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半夜你进院中拔开门闩,为玄清留了门,玄清为了尽量不闹出动静,进院子后自然也只是将门虚掩着。他进了红英的厢房,脱衣上床,这时你或许去拿酒菜,又或者是去盥洗,总之你离开了厢房,却不料就在这时,冯铨带着一伙人前来抢亲,也冲进了红英的屋子。当时屋中只有玄清一人,他无法脱身,因为惊惧只好躲在被子里,被抢亲的人当成红英给抬走。发生了这样的事,你不敢声张,索性装聋作哑,也瞒住了你的丈夫。而玄清被冯铨抬上了抢亲船,在你俩的私情就要被揭破的那一刻,他因为羞耻和害怕,不敢面对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于是竟然慌不择路,情愿跳船也不愿被外人抓住。玄清他明明不谙水性,迫使他自寻死路的除了惊惧羞耻,也有对你的一片真心…”

“你闭嘴!”这时梅氏不等罗疏说完,竟猛地一下弹起身子,扬手抓了罗疏一把,破口骂道,“你是打哪儿来的碎嘴娼妇,吃藤条拉箩筐,肚子里倒会编!老娘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是个不带头巾的男子汉,叮叮当当响的婆娘!青天白日,我从不曾做下那等丑事,岂容你在这里血口喷人地污蔑我?我知道了,一定是红英那个小蹄子使得坏,她跟冯铨不定背后谋了什么毒计,想要冤屈死我!”

罗疏冷不防被她抓到脸颊,顿时白嫩的肌肤上就被划出了几条血道子,她慌忙起身避让,桌椅的碰撞声惊动了正在屋外躲着偷听的齐梦麟,吓得他赶紧撞开门,冲上前抱住梅氏迭声劝道:“喂,这位大嫂子,有话好好说嘛!你既然觉得她冤枉了你,就把来龙去脉仔细辩白清楚,怎么好好地倒先动起手来?”

那梅氏的胳膊被齐梦麟禁锢住,一时难以挣脱,只好在原地跳着脚叫骂道:“我呸!对付这种满口胡言的娼妇,我还和她争辩?直接打死了她,老娘我自会上衙门领这官司!”

这时罗疏捂着脸上的伤口冷冷看着梅氏,终于从袖中亮出了最后的物证:“既然你说你和玄清没有关系,那么这束头发,也一定不是从你的头顶心上剪下来的吧?你敢不敢把你的头发散开,让我们大家看一看?”

齐梦麟闻言一惊,心想这下梅氏可再也没法抵赖了——这年头,男女私情剪头发做信物,都是贴着头皮齐根剪,女子为了不让旁人看出来,一般都是从顶心截发,平时那铜钱大的秃疤才好用狄髻遮掩。罗疏这最后一招,确实够狠的。

果然那梅氏听了罗疏的话也吃了一惊,原本嚣张的脸上神色一凝,僵滞片刻后竟猛然发力挣脱了齐梦麟的手,飞步跑到桌边从针线笸箩里抢出一把剪子,拽着自己的发髻齐根铰了进去,边剪边骂道:“不就是一束头发么?也能当罪证?老娘拼了这一脑袋的头发不要,也不受你这娼妇的挟制!”

罗疏万没料到梅氏竟能泼辣到如此地步,连忙冲上去抢她手里的剪子,不许她湮灭证据。一旁的齐梦麟赶紧也喊来官差帮忙,大家七手八脚忙了半天,才总算把眼前这只母大虫给控制住。

“唉,本公子活那么大,从来没见过这么厉害的泼妇啊,今天也算是开了眼界了…”傍晚回衙门的路上,齐梦麟骑在马上累得直捶肩膀,心有余悸地感叹道,“亏那位嫂子长得倒挺风流标致,怎么一发起雌威来,简直能吃人呀!”

一旁的罗疏骑在驴子上,亦是有气无力地开口道:“罢了,好歹这案子总算已经了结。”

“嗯,瞧这一波三折的,简直能把人累死,本公子以后再也不随便发现尸体了…”齐梦麟不着四六地冒了一句,这时又瞥见罗疏脸上挂着彩,不禁婆婆妈妈地关切道,“喂,你脸上有伤,我去给你搞点药吧?你一个女孩子家家的,脸上落疤,将来怎么嫁人?”

罗疏没好气地瞥了他一眼,想也不想就摇头拒绝:“不必了,这点伤有什么要紧?再者谁说我要嫁人?”

“咦,你这女人真是,”齐梦麟不禁高高在上地瞪起双眼,煞有介事地教训起人来,“你说你这个人吧,平时也挺聪明,怎么轮到大事就犯糊涂?我问你,什么是女人的终身大事?不就两个字,‘嫁人’嘛!”

罗疏暗暗翻了个白眼,实在觉得夏虫不可以语冰,索性反问齐梦麟道:“那男人的终身大事是什么?”

齐梦麟闻言一愣,为了彰显自己的水平,立刻牛逼哄哄地吹嘘道:“这男人的终身大事嘛,当然也是两个字,那就是‘功名’咯!”

“那你怎么不去求取功名,倒来管我嫁不嫁人?”罗疏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又蛇打七寸地追问了一句,“你《论语》背全了吗?”

这一问正中齐梦麟死穴,但见他尴尬地咳了两声,清了清嗓子才正色道:“谁说我不会背?这就背两句给你听听。咳咳,听着啊,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念罢他慌忙快马加鞭地开溜,将罗疏一行远远地甩在身后。

罗疏望着他扬长而去的背影,忍不住“噗嗤”笑了一声。

回到县衙向韩慕之复命后,罗疏的任务便算完成。她一身轻松地回三班院换衣歇息,不料才过片刻,县衙里兼任郎中的徐仵作便背着药箱找上了门。

罗疏只好坐在桌边,一边伸脸让徐仵作替自己上药,一边听年迈的徐仵作絮絮叨叨地啰嗦:“唉,这指甲印子还挺深,一看就是右手挖的,无名指上的指甲还被拗断了,可见这手劲儿不小…我说你啊,怎么惹上这么个泼辣货?回来还不找我上药,多亏了韩大人细心,吩咐我过来一趟。”

如今罗疏与徐仵作早已相熟,这时听说是韩慕之令他上门,心中高兴,便忍不住和他开起玩笑:“我哪敢找您老人家啊?您那儿治病和验尸的药都是混着放的,您又是老糊涂了,我害怕。”

“去去去,谁说的?就算混着放,我也分得清!”徐仵作吹胡子瞪眼地反驳,说完又眯着眼睛给她上药,边上边道,“我这副膏药收敛生肌,不但包治外伤,就连治痔疮也是极好的…”

罗疏一听便往旁边躲,徐仵作立刻抖着胡子哈哈笑道:“都说我分得清了!躲什么躲!乖乖的…想不想知道我们衙里谁得了痔疮啊?”

“不想知道。”罗疏嘴上如此说,耳朵却忍不住竖起来。

这徐仵作果然是老糊涂了,正说到节骨眼上,下一刻却忽然话题一转,孩子气地期盼起来:“明天是三月三啊,要戴荠菜花了…”

害得罗疏顿时好生失望,不禁也跟着怅然叹了一句:“对啊,明天就三月三了…”

第二十章三月三

三春戴荠花,桃李羞繁华——美好的节日恰恰在春光最繁盛的时节到来,给全城百姓带来了一场狂欢。

这天除了是上巳节,也是北极佑圣真君的生辰,因此天刚亮的时候,罗疏便随同韩慕之一行前往城内的佑圣观,官民一同祭祀佑圣真君。

佑圣观外就是热闹非凡的庙会,耍“雀竿戏”的艺人在空地上树起了一根三丈高的长竿,像猴子一样嗖嗖爬到竿头,时而金鸡独立,时而鹞子翻身,盘旋上下、险象环生。竿下人头攒动,翘首围观的百姓个个张大了嘴巴,不时爆发出一阵阵惊呼。

齐梦麟和连书也挤在人群中凑热闹,仰头呆看了好一阵子,直到杂耍的艺人顺着长竿滑到地上,周围百姓一哄而散时,他才意犹未尽地让连书掏出一钱银子打赏。

“谢老爷的赏!”艺人接过银子,立刻响亮地吆喝了一声,听得齐梦麟掏了掏耳朵,甚是舒爽。

连书看完杂耍,还想看戏,见隔壁有戏班子正在搭台上演《蕉帕记》,连忙撺掇齐梦麟道:“公子,一向听说北戏与南戏多有不同,咱们何不花两个钱,进去看看?”

齐梦麟一听演的是《蕉帕记》,顿时笑道:“这戏我喜欢,走,买两根戏筹进去瞧瞧去。”

说着他便和连书一起往戏棚走,这时罗疏恰好走出佑圣观,被齐梦麟远远地一眼望见,于是立刻扬起手臂招呼道:“喂,女人,要不要去看戏?我请客!”

罗疏眼角余光发现了齐梦麟,不禁偏过头定睛一看,就见他隔着人群激情澎湃地喊道:“里面演的是《蕉帕记》啊!妖艳的狐狸精色-诱书生,还帮他勾搭大家闺秀,绝对精彩啊!”

他这一喊,周围买戏筹的人顿时多了起来,众人一时纷纷往戏棚子里挤,急得连书直跳脚:“公子,再不进去好位置就没了!”

罗疏冷眼看着挤在戏棚外的一群人,无奈地摇了摇头,径自转身离开。

“这人真是,又假正经…”齐梦麟再次碰了一鼻子灰,不禁扫兴地撇撇嘴,便转身和书童一起钻进戏棚子里抢座位去了。

这时韩慕之一行祭过佑圣真君,皂隶正鸣锣开道准备回府,罗疏便跟在韩慕之的轿舆后面一同走回了县衙。韩慕之下轿时恰好看见她,不禁抬着眉问道:“今天县衙不办公事,你没去踏青?”

罗疏摇摇头,笑着回答:“年年上巳都要呼朋引伴地去郊游,今年一个人,倒想清静些。”

韩慕之闻言心下了然,便开口相邀道:“这倒巧了,我也是一个人。你若无事,就陪我手谈一局如何?”

罗疏一向喜欢下棋,听韩慕之邀请自己对弈,立刻欣然从命。二人便一前一后走进县衙,罗疏一路跟在韩慕之身后,第一次穿过二堂踏入他住的内宅,内宅后面是供奉着守印大仙的“大仙楼”,从大仙楼东侧门进去,便到了县衙的后花园。

棋局设在后花园的花厅里,早有门子准备好了茶水和点心。罗疏坐定之后,发现除了站在花厅外候命的两个门子,厅中就只有韩慕之和自己,不觉心跳稍快,忍不住笑着低声道:“怎么没看见陈县丞?换作往日,他早就不知从哪儿冒出来了。”

这时韩慕之埋头看着棋盘,兀自嗤笑道:“去年今日你肯定能看见他,所以今年自然就见不到他了。”

罗疏闻言一愣,这才意识到自己问了一句傻话,不由笑道:“是呀,此刻陈县丞一定在和鸣珂坊的姑娘游春呢。”

就在她说话间,韩慕之已经落下一子,趁着罗疏看棋的间隙问道:“你怎么会沦落到鸣珂坊的?”

他状似无意地打听罗疏的身世,让她心神一凛,沉默了片刻才低声敷衍道:“命逢不幸,身似飘萍,难免陷于泥淖。”

韩慕之听她语焉不详,料想其中必有难言之隐,便又问她:“那么今后你可有什么打算?”

罗疏摇摇头,冰凉的指尖抚摩着温热的茶盅,直到往棋盘中落下一子后,才若有所思地回答:“这还得走一步,看一步了。”

韩慕之听了她的话后没有说话,像是在思考棋局似的,盯着棋盘沉默了半天,才在落子时低声道:“往后你若有什么难处,不妨告诉我,只要力所能及,我都会帮你。”

“小的谢过大人。”这时罗疏仍旧没有抬头,只是面朝棋盘谢了一声。

此刻她螓首低垂,眉眼的角度显得异常的柔美,白嫩的肌肤凝脂一般看不见毛孔,只有腮上的几道伤口刚刚结出鲜红色的痂,倒有几分像胭脂画出的泪妆,没来由地惹人心疼。韩慕之原本是想冷眼观察眼前人,不料自己却先失了神,不知不觉便从心里冒出一句话,又不假思索地从嘴里吐了出来:“往后无人之时,倒不妨你我相称。”

这一句话显然是过了。罗疏终于被他吓住,一时再也无法对着棋局故作淡定,不禁抬起双眼定定望着韩慕之,悄声道:“大人,这恐怕不合适…”

韩慕之低着头与罗疏对视,看见她黑沉沉的眼珠里清晰映出自己的影子,一颗心越发被这咫尺的距离蛊惑,于是力持镇定地坚持道:“没什么不合适的,我既然欣赏你,便拿你当朋友看待,再打官腔反倒不是君子所为了。”

他的目光太过坦率,竟把罗疏逼得慌乱起来,于是只能垂下双眼躲开他的目光,双颊微微发烫地嗫嚅道:“既然你这样坚持,我再反对,倒显得矫情了…”

韩慕之这才满意地笑了,趁她分神之际落下一子,将这一局棋继续走下去。罗疏不得不提起精神认真与他对弈,两人论才智皆是绝顶聪明,于是这盘棋下得极慢,转眼间门子已悄悄往二人杯中续过两次热茶,他二人却始终埋首棋局,倒像是有心恋战似的。

直到又过了一个时辰之后,才见韩慕之终于抬起头来,笑着认输道:“今天这一场酣战,总算是尽兴了。”

罗疏闻言不禁也抬头微笑,这时就见韩慕之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又笑着低头问她:“你可会曲子?”

罗疏一怔,这一次不再与韩慕之见外,笑着对他坦言道:“会得太多,所以再也不碰了。”

韩慕之明白她话里的意思,点点头,将怜惜暗藏在心里,面上却只管笑道:“那么今天就正好反过来,由你听我吹一曲。”

说着他便从花厅的墙上取下一管竹笛来,信步走到桌边取过一张笛膜,细心地粘贴好,便直接将笛子凑到唇边吹了起来。

他吹的是一曲《梅花落》,期间没有回身,也不走动,径自半倚着桌案吹奏,双眼望着厅外的满园繁花,倒像是忘记了罗疏的存在,只是吹一曲为自己遣怀。

罗疏坐在椅子上静静聆听,双目望着韩慕之线条优雅、又随着笛声微晃的肩背,一颗心自然而然就被那笛声精妙的气颤牵动,自心底引出一阵阵悸动的和鸣。

这一刻的时光不再是日晷上单调的刻线,而是变成了耳中的音乐、厅外的落花,在不可逆的流逝中显得那样弥足珍贵;而这弹指的时光之中,又似乎堆叠着无数个刹那,每一个刹那中的画面都能定格成永恒。

这真是一种令人后怕的忘情——当曲调一灭,心似乎也跟着空了,罗疏失神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却犹自讷讷说不出话来。

她正担心自己会在韩慕之面前失态,这时厅外忽然响起陈梅卿兴冲冲的声音,才及时将她从周遭暧昧的气氛中解救了出来。

“我听见笛子声才知道你在这里,真是的,害我一通好找。”陈梅卿提着一篮荠菜花走进花厅,一瞬间看见了罗疏,不禁惊讶地问道,“咦,怎么你也在这里?”

“我一个人觉得闷,所以请她来陪我下了盘棋。”韩慕之一边向陈梅卿解释,一边收起笛子,语气不觉又恢复了往日的刻薄,“也不知是谁,自个儿跑出去游春,不到饭点不回来。”

“哎呦,又闹闺怨,人家这不是替你摘荠菜花去了嘛!”陈梅卿故作扭捏地从篮子里拈出了一束荠菜花,替韩慕之戴在帽沿上,“别动,我给你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