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魏氏匆忙追出去,陈善昭方才垂下了眼睑,心里知道,章晗固然是对王凌说出了那一重意思,但只怕他那四弟不愿意接受。在陈善睿看来,苍鹰翱翔的地方不应该只局限于那一小块天空,却没想到至少那样还有一片可以自由翱翔的天空。既然这位四弟不愿意,北边的困局,他只能另想办法了!要把那些国土拱手让人,他日后如何对得起刚刚去世的祖父!

想到这里,他拍了拍频频往后头门那边张望的陈善嘉,沉声说道:“三弟,有件事我想和你商量商量。”

;PS:居然和第六只差二十票了,真邪性!今日第三更送上,继续去码字,接下来还有!我就不信这个邪了,希望手中还攥着粉红票的同学帮我这个忙,最后一个月了,下个月我不玩了!

第三百二十七章辽王请缨,天子激赏

深夜,当章晗得知辽王妃魏氏陪着燕王妃王凌敲开了春和门时,第一反应便是王凌和陈善睿恐怕是出了什么岔子。

一想到事情是因为自己而起,她不禁心中愧然,虽则还在坐蓐,但她仍是去请了她们进来。见进门的两人一身斩衰麻衣,一个失魂落魄,一个满面焦急,她慌忙让芳草去打了水来服侍她们洗了脸,这才拉着把闲杂人等都遣退了下去。

“四弟妹……”

“大嫂你不用劝我,也不用觉着心里不好受,事情闹到这份上,和你无关!”王凌凄然一笑,随即便仰天看着房梁,想要竭力忍着又快从眼眶中流出来的眼泪,好一会儿方才强笑道,“是我自以为是,没想到却看错了人!”

魏氏虽然不太懂外头的事,但听着王凌这若有所指的话,她想了想还是站起身来,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大嫂,四弟妹,我身上的衫子都给汗浸湿了,先去换一身来。”

见魏氏匆匆避出了门,王凌苦笑一声,这才面带讥诮地说道:“他终究不肯听我的劝。不肯听也就罢了,他居然疑我贪生……大嫂,从今往后,你和大哥不用再替我们夫妇想些什么,事到如今,已经无可挽回了!”

尽管很想开口劝解一两句,可是,一贯极会劝人的章晗此时此刻却是语塞了。想到陈善睿那没法抑制的野心,想着陈善昭那对于丢城弃地的不甘,她不禁在心里猜测陈善昭下一步的做法。陈善睿不愿意,那么,恐怕就只有陈善嘉了!

天子服丧,上朝素冠麻衣麻绖,下朝仍服斩衰。然而对于如今尚未复朝会的皇帝而言,即使在文华殿召见臣子,还是退居乾清宫,都仍是一身斩衰。这一日深夜,坐在乾清宫东暖阁的他终于批复完桌上那高高的一摞奏折。丢下笔之后忍不住转动了一下手腕。随即才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又往宽大的扶手太师椅上重重靠了下去。

打了天下的父皇去了,这个天下终于完完全全都落在了他一个人手中,从此富有四海四个字便扎扎实实再无一丝折扣。可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从前是赵王的时候。纵使那个家也不好当,但大部分都是朝廷供给,再加上他的产业庄田等等,养那样一支北地雄军即便艰难。可终究堪堪抵得过。然而如今户部尚书张节把户部的账本真真正正摊开到了面前,他才知道废太子之乱以及二哥陈柏捅出来的乱子是牵连多大!

光是西北卫所调防,北平都司和行都司兵马部分内迁京城,再加上那一场场大战后损伤的元气人口,其花费就都是一个个恐怖的数字!

但钱粮的缺口好弥补,人员的缺口却难以弥补!此次开平被围,北平行都司多地告急。正是因为北平无人镇守,毕竟都指挥使胡宽也高升成了前军都督府都督。朱逢春张铭徐志华三人虽然都愿意领兵援开平镇北平,但放出去打仗可以,放出去镇守他却仍然不放心。不是担心他们忠诚是否可靠,而是他们往昔都是在麾下,即便上阵也不曾独领全军。更重要的是,相比京城那些战功卓著的勋贵和老将,这些人资历人望都不够!

难道还是要用武宁侯顾长风?可顾长风此前的功劳就已经没赏过,如今太上皇故去。他可以加恩新旧臣子,顾长风这一升爵,就不能用了!而且顾长风一动,辽东怎么办?

“皇上,辽王殿下求见。”

“嗯?”

听说是陈善嘉,陈栐顿时愣了一愣,随即才吩咐进来。见身量极高肩阔腰圆的陈善嘉大步进来,行过礼后却不起身,突然又结结实实磕了一个头。他不禁皱眉问道:“善嘉。你这是何意?”

“父皇,如今开平之围迟迟未曾有军报传来。且北平行都司的新任都指挥使不能当机立断,不能伺机而动,显见只是平庸之辈。而此前文华殿数次朝议,一直都没能商量出一个稳妥的章程来,人选更是悬而不决,但如此拖延下去不是办法!儿臣虽不是智勇双全的名将,但儿臣愿意为父皇分忧,请父皇命儿臣前去援开平,继而镇守北平!”说完这话,陈善嘉方才猛然抬起头来,一字一句地说道,“儿臣不用调京城人马!”

面对陈善嘉这一番慷慨激昂的请命,陈栐一时心情极其复杂。陈善嘉虽说武艺高强深得他心,但较之他亲自教导武艺的陈善睿总是还要靠后些。平心而论,此次战事,他更加属意陈善睿,尤其是镇守北平的人选,否则他当初也不会册封了其燕王。但朝议上头,他也注意到陈善睿明显有些心不在焉,更没有自动请缨,因而他还想再思量思量。毕竟,这东宫之位他因时势而立了长子,总觉得对功勋赫赫的陈善睿有些亏欠。然而,没想到竟是陈善嘉前来请命!

“你不调京城人马,那你的兵从何来?须知北平等地兵马已经很是吃紧,你难道还能变出一支兵马来?”

“儿臣当初打辽东,又和章大人一块在开平受过蒙人兀良哈部内迁,父皇难道不记得因为打的是西北,生怕牵动太广,所以没有动用他们,而且在战后将他们安置在了大宁都司以东那一带放牧?这一支部落人有数万,从中至少可以招募勇士数千。但使许以重利,以及大胜之后瓜分草场,可以让他们效命!”说到这里,陈善嘉又双手抱拳道,“儿臣愿意立下军令状!”

见陈善嘉说得掷地有声,分明是已经下了决心,陈栐深深吸了一口气,当即点点头道:“既然你有如此胆气,朕便准你所奏!”

“多谢父皇!”陈善嘉大喜过望,立时又恭恭敬敬磕了一个头,起身之后却是兴奋地说道,“儿臣定会尽心竭力,不失寸土!”

话音刚落,外头便传来了一个笑声。陈栐眉头一挑,待见果然是傅氏挑了帘子进来,他便笑道:“皇后来了,也不让外头人禀报一声。”

“我是听说你们爷俩正在说话,所以才不让他们禀报的。”傅氏走到陈善嘉面前。见他连忙行礼不迭。她便笑着将人拉了起来,又替陈善嘉整理了一下那鬓角,这才含笑说道,“到底是随你父皇征战这许多年,胆气心志武艺都是一等一的!可你就不想想你那王妃么,你成婚之后。在王府里安心住过几天?而且,如今正是太上皇大丧期间。”

“没事,柔娘看着娇憨,其实每次我出征的时候。都是她亲自给我整理衣裳行头。”陈善嘉笑呵呵地挺起了胸膛,面上又是喜欢,又是骄傲,“她说过,她的舅舅就是军官,舅母每次给她舅舅出征送行的时候,哪怕背地里哭。当面都是笑呵呵的!要没有她舅舅上阵,哪里有家中妻儿老小优渥富足的日子?我也是一样,一身武艺窝在京城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出去拼一拼!皇爷爷在天有灵,一定会赞同的!”

想到陈善嘉从小都是在自己身边长大,眼看着从一丁点大的婴儿长成了如今这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虽不是亲生,但却和亲生差不了多少,傅氏不禁心中激荡。沉默良久。她方才突然转头对陈栐说道:“皇上真的要答应他?”

“这小子是个什么脾气你还不知道?朕要是不答应,他会把朕磨死!”皇帝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随即又笑道,“只不过,若他真的能够马到功成,那将来又是一个独当一面的大将!”

“那不如让他的王妃也去北平吧,北平虽没有修建王府,可终究还有别业在,将来他们夫妇足够住了。”傅氏说着又宽容地笑道。“虽则服丧二十七月。但有些事情有人照料总是好的。魏氏和善嘉也算是新婚不久就三灾八难的,总别折腾成一对怨偶了。”

陈栐对这些并不在意。当即点点头道:“那就如皇后所言!”

当陈栐次日清晨在文华殿再次召见诸子和文武重臣,表示以辽王陈善嘉往援开平,继而镇守京城时,除却本身便设计了此事的太子陈善昭以及辽王陈善嘉以外,从上到下都陷入了一片震惊之中。这其中固然有人出来表示异议,但陈善嘉从前的战绩毕竟可圈可点,他又点了徐志华随行,圈了赵破军等好些个当初赵王中护卫的旧部,总共打算只带三百人日夜兼程赶往北平,最终此事终于还是成了定局。当散去的时候,陈善睿看着陈善嘉那张笑得阳光灿烂的脸,心中不由得有些不是滋味。

“殿下何必因此等小事而心中不快?若是只知道打仗,不过一介莽夫而已!”杜中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出现在了陈善睿身旁,却是压低了声音说道,“更何况,太子殿下在朝中几乎就没什么人脉,在军中就只辽王殿下这一条线,可他偏偏为了自己建功而跑了,您说太子殿下是不是最倒霉?”

闻听此言,陈善睿看着正和陈善嘉拍拍打打仿佛很高兴的陈善昭,怎么都看不出长兄有丝毫自认倒霉的意思。然而,杜中却又添油加醋地说道:“不过,卑职要恭贺殿下,没了辽王殿下在京城,太子殿下又要去主持修书,您这显露才能的机会可是多得很!”

发现陈善睿的脸上稍稍流露出了几许释然,杜中方才似笑非笑地说道:“倒是卑职听说,昨夜辽王妃陪着王妃去了东宫?”

陈善睿顿时遽然色变,恶狠狠地说道:“不该你管的事情,你少插嘴!”

“是是。”杜中低了低头,却是叹了一口气道,“只是卑职却有一句话不得不提醒。须知如今太上皇大丧,这二十七个月丧服之内,殿下是不可能有子了。等到两年多之后,皇长孙便差不多四岁了。日后纵使还有其他皇孙,加上怀胎十月,却都至少差他五岁,这五年的差距,殿下觉得怎么才能弥补?”

;PS:第四更送上!求粉红!

第三百二十八章酒壮行色,开平大捷!

陈善嘉立时就打算启程,因而这一日中午,陈善昭奉了父皇之命,便在东宫春和殿东次间专为他送行。由于如今仍是太上皇丧期,因而自然一色都是素食,更没有酒。陈善昭直接给陈善嘉满满斟了一杯清茗,双手捧到了这位三弟面前。

“大哥,你这是干什么……”

“三弟,事出突然,多谢你能答应我这请托。”陈善昭不由分说地将茶盏塞到了陈善嘉手中,自己又以茶代酒先饮了一杯,这才说道,“太上皇尸骨未寒,朝中文武却忧心于北地难守,因而打算逐步弃守那些卫城,我实在不能眼睁睁看着。倘若我不是手无缚鸡之力,而且又身为东宫,不可能上阵征战,我恨不得自己请缨前去……你也知道,你大嫂的父亲,如今一点消息也没有!”

陈善嘉也不禁沉默了下来。良久,他才咧嘴一笑,将陈善昭递来那杯温热的茶一饮而尽,这才正色说道:“吉人自有天相,更何况战场上的局势谁都说不准。章大人从前在武宁侯麾下都能够逢凶化吉,更何况如今依托开平坚城,还带着一支雄军?至于谢我,那就更加不必了。大哥你都忍不下,我跟着父皇风里来雨里去打了这么多年的仗,怎么忍得下这还没怎么开打,就要弃守那么多地方这口鸟气!而且,京城虽好,可不适合我的性子,整日里迎来送往宾客不断,烦也烦死了,还是去前头打仗来得清净!而且……”

他突然站起身来冲着陈善昭深深一揖:“而且大哥能够信赖我这个兄弟。我很高兴!”

这最后一句话说得陈善昭面露苦笑,他站起身来搀扶住了陈善嘉的双手,随即摇头叹了一口气道:“不瞒三弟你说,我原本是更加属意四弟的……可让你大嫂请托四弟妹去探四弟的口气。反而似乎弄巧成拙了……他终究是不愿意。”

看着陈善昭那黯然神伤的脸,陈善嘉犹豫片刻,这才说道:“大哥。四弟素来最得父皇疼爱,往日和我一道在军中时,去结交他的将领也更多。别说他没有想头,别人也会拱着他出头,更何况他自己也有些不服!就好比上次我闹的那一场,最终却牵出了朱逢春那个混蛋一样……大哥,你要真为四弟着想。最好把这些人都一个个调开京城!我替你把徐志华给弄走了,其他人你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好兄弟!”陈善昭笑着拍了拍陈善嘉的肩膀,这才提起茶壶又敬了他一杯,“不论如何,大哥先祝你旗开得胜!”

前头春明殿陈善昭正在给陈善嘉践行。后头丽正殿中,章晗也正在和魏氏说话。两人便简单多了,不过是几色点心过后,就都捧了茶盏说话。尽管妯娌两个相处不多,但章晗看得出魏氏性子纯真娇憨,因而对其很有好感。如今陈善昭说动了陈善嘉请缨往援开平,她自然更对魏氏有几分过意不去。然而,她还没有开口,却被魏氏先劝解了两句。

“大嫂。我知道您一定担心章大人,可三郎说了,他会日夜兼程赶路,一定能赶上,您就放心好了。”

章晗被魏氏说得哑然失笑,旋即方才反问道:“你就不担心三弟?”

“自然是担心的。”魏氏忍不住低下了头。声音也变得低落了起来,“可是,娘对我说过,男人想要做什么,女人不能拖他的后腿,没有男人会喜欢拖累自己前程的女人……更何况三郎在京城虽说风光,但我看他一个人的时候老是唉声叹气郁郁寡欢,没事就拉着人上演武场,太上皇病倒之前那一阵子,他更是天天拉着那位赵指挥陪练!他的心就不在这儿,我拦也拦不住。”她说着突然一顿,随即抬头笑了笑,“而且,母后建言父皇,等北边战局一定,就让我也去北平,那时候我能陪着他,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对于陈善嘉和魏氏能够夫唱妇随,章晗自然心中欣慰,可想着王凌因为受了自己之托去提请陈善睿,结果夫妇之间平添嫌隙,她不禁又有几分无奈。失神片刻,她便对魏氏笑道:“也不能真的一丝一毫担心也没有,你可得好好调养身子,毕竟子嗣也是要紧的。”

“嗯,多谢大嫂提点!”魏氏连连点头,修长的睫毛眨了眨,有些烦闷地扫了一眼平坦的小腹。皇后送来的那两个宫人她好吃好喝供着,陈善嘉倒是去过两人那边,只先后坐着喝了一盏茶扭头就走,过后再也没去过。皇后固然什么都没说没提,还让她跟着去北平,可如今是大丧,过后要还是没有动静……

魏氏想着想着,也一时忘了这是在东宫,不禁咬着嘴唇发起了愁。章晗见她一会儿发呆愁眉,一会儿又挑眉微笑的样子,觉得有趣极了,也索性没惊动她。直到外头传来了一阵清脆的婴啼,她看到魏氏一个激灵惊醒过来,这才说道:“是明月在哭,这孩子比她大哥好带多了,吃饱了睡睡饱了吃,很少哭闹,这会儿也不知道是谁惹了她!”

话音刚落,她就看见金姑姑急急忙忙冲了进来,甚至来不及行礼便开口说道:“太子妃殿下,开平有消息了!”

见章晗一怔之下立时面色大变,她好容易理顺了气,这才喜气洋洋地说道:“镇守开平的章大人上报朝廷,虏寇兵围开平十昼夜,他以粮绝假降,带二十余亲随至敌营,挟持了虏寇三王子库特,再加上城中猝尔一举反击,虏寇措不及防一时大败……总之奴婢只听了一个大概,反正开平保住了!”

此话一出,章晗只觉得心中大石落地。想起章昶此前送信进宫道是母亲闻开平消息而病倒,因而从此前临盆之前到如今坐蓐,她竟是一直心忧父危母疾,一时竟是险些瘫倒了下来。一旁的魏氏眼疾手快,赶紧扶住了她,又连声问道:“外头春和殿里,太子殿下和辽王殿下可知情?”

“都知道了,辽王殿下欢喜得大笑不止,正是太子殿下差了人来丽正殿报信!”

东宫这边如释重负欣喜若狂之际,这紧急军报亦是让乾清宫中的皇帝陈栐大为振奋。送信的信使尽管早已疲累欲死,但还是被他直接召入了乾清宫,得知此人便是当日在城中参与了最后反击的章锋亲兵,他少不得开口问道:“就算是假降,虏寇就一丁点防备都没有?”

“回禀皇上,章大人早早就在几次城头攻防之中,令人对虏寇放出了城中快要绝粮的消息,因而后来虏寇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攻势渐缓,不断让人射箭上城头劝告归降,最后章大人是假作被部属捆绑胁迫,由二十余死士送到虏寇大营中去的。这些死士的武器都早早被收走了,而章大人虽被搜过,可因身上捆绑锁着铁链,虏寇三王子库特丝毫没有提防,因而章大人得以用铁链挟持了库特,为其他人争得兵器防卫,而此刻城中宋先生指挥兵马乍然袭营,虏寇猝不及防大败而走,斩首六百余,余者溃散不计其数!”

听完这些禀报,陈栐想着此前那一份龙飞凤舞词采华茂的奏折,忍不住挑了挑眉:“听你刚刚说是章锋的亲兵,可谈吐清雅,是读过书的?”

那信使镇定地又磕了个头:“回禀皇上,卑职奉章大人命贴身护卫宋先生,已经有三年了。宋先生教过卑职读书认字。”

“那这一份精彩绝伦的报捷折子,也是那位宋先生的手笔?”

“是。”

陈栐顿时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宋秀才的事,章锋曾经奏过,道是旧日邻居,如今又是姻亲,因而在身边为幕僚。他本以为也就是寻常武将身边添个读书认字的文士帮衬,如今看来不但文章写得好,一手字写得好,而且尚能在章锋假降身在敌营之际,调度了兵马猝尔袭营,足可见竟是一个人才!

“你这一路送来报捷文书,亦是功劳不小,先下去休息,朕另有重赏!”

“卑职谢皇上!”

等两个内侍搀扶着这个连走路都已经不稳当的信使下去,陈栐方才叫来了马城,随手把奏折递了过去:“你亲自将此报捷文书发还兵部,议功议赏!”

“是。”

马城心里五味杂陈地紧赶着将这报捷文书送还兵部,闻讯而来的皇后傅氏亦是到了乾清宫笑容满面地称贺。想到太上皇去世之前开平被围,太上皇去世之后竟一时取得了如此战果,陈栐不禁满脸笑容地说道:“若是父皇在天有灵得知这一喜讯,必然会击节赞赏!如此一来,因父皇去世而浮动的人心,也可以安定了下来。”

“皇上所言极是。”傅氏笑着点了点头,这才徐徐说道,“提及安抚人心,妾身还有一事要建言。按理当初在清宁宫服侍的那些人都要去守陵司香,但妾身此前在东宫因妄言是非下令杖毙了善昭身边的内侍蔡亮,如今他身边没有可靠稳妥的人。清宁宫管事牌子路宽是才服侍了太上皇一年多的人,看着也还沉稳可靠,所以,妾身想让他去东宫。”

若是换成李忠,陈栐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但想想路宽不过是资历尚浅的小角色,他思量再三觉得无关紧要,当即点了点头:“也罢,此事就依皇后!”

;PS:昨晚十点发完那个吐槽的章节就关了起点,看了会刚入手的《登科记考补正》,十一点就睡了,只想着眼不见为净,真的没想到大清早起来打开起点居然会看见逆转!谢谢大家,以这一章大捷真心感谢大家的支持,这真的是意料之外的惊喜!这个月不争粉红了,专心收官!

第三百二十九章得理不饶人,东宫势更盛

随着开平传来了第一条好消息,接下来一时捷报频传。劫得虏寇三王子之后,章锋出开平卫城,只带亲兵三百至北平行都司所在的大宁城北,与此前蒙陈栐准许在此放牧的兀良哈三部交涉后,借得兵马两千,随即北上全宁卫,一举解了全宁卫之围,继而又和开平兵马会合,在曼陀罗山设伏,迎头痛击率兵来援的鞑靼四王子部,再斩首四百余。如是不过大半个月,此前全线告急的北平行都司之困竟是大半得解。当最后一次捷报传到京城,一时间满城尽皆沉浸在喜悦之中。尤其这些战绩都是在太上皇病故前后,于稳定人心安定诸藩上更是意义非凡,就连辽王陈善嘉的行程也暂时推迟了。

不但如此,因章锋乃是太子妃章晗的父亲,从前在军中根基薄弱的东宫亦是声势无二,陈善昭甚至能清楚地感觉到别人看自己的目光大不相同。

于是,陈皎满月之际,皇帝陈栐竟破天荒赐下了和年号相同的封号长宁,曰长宁郡主。历来郡主的封号大多得等到成年婚配之后,纵使极其受宠的,也总得等到**岁渐大一些,此次自然是分外少有的殊荣。即便因为如今尚在太上皇丧期,不能大肆操办,可皇后还是吩咐在坤宁宫小小摆了家宴,以茶代酒为陈皎摆了满月宴。帝后的赏赐亦匠心独具,皇帝赐的是一顶金盔,取的是孩子降生后前方大胜告捷的彩头;皇后赐的则是一串香串,取的是平安如意。当陈善昭和章晗带着孩子从坤宁宫回来,夫妻俩都有一种拨云见月的敞亮感觉。

“这一次真的是因祸得福。岳父大人这一胜可谓解了燃眉之急!更何况此番用兵奇正相辅,就是朝中的宿将和父皇驾前的新贵也都心服口服。”

“爹打仗用兵素来稳重,这一次却虚虚实实,多半是宋先生手笔。”想起此前见母亲时。章刘氏那消瘦的脸上满是劫后余生的欣慰,章晗自然感同身受,随即便目不转睛地看着陈善昭问道。“兵部商议出了一个什么宗旨?”

自打开平卫捷报传来,章晗放下心事便专心安养不问外事,如今出来见人不但丰腴了少许,脸上亦血色极好,让那些揣测她在连番噩耗下早产,必定亏虚极大的人全都是料了个空。此时此刻,陈善昭端详着容光焕发的妻子。不禁莞尔笑道:“论功行赏,自然有两种声音。一是把岳父大人调回京城来,升职之后给个闲官当当;一是升北平行都司都指挥使,调守大宁。支持前一种意见的,自然是那些跟随父皇多年的新贵;支持前一种意见的。则是以吏部尚书夏守义为首的朝中文官。当然,还有一种声音。”

见章晗面上依旧是那种似笑非笑的表情,显然已经猜到了,陈善昭便哂然一笑道:“还有一种自然是论功行赏之前,先追究他私调兀良哈兵马的罪责!且假降之事关乎重大,身为朝廷大将怎可折辱朝廷威名,总而言之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没什么好话。”

父亲不但在虏寇兵锋下保全了城池,而且还建下了大功。章晗对于那些狗吠一般的诽谤也懒得恼怒了,只是嗤之以鼻地轻哼了一声:“不是纸上谈兵之辈,就是诽谤勋戚为自己搏声名的腐儒,我倒不在乎他们。”说到这里,她方才收起了讥嘲和愠怒,目光熠熠地问道。“可有言语涉及到你么?”

这才是他的妻子,看到了他这个东宫如今风光之后的隐忧!

“自然是有的。”陈善昭接过单妈妈亲自送来的茶,冲着这位亲若母亲的保母微微颔首,这才淡淡地说道,“外戚掌兵权,历朝历代都是忌讳,自然有的是人找机会在父皇面前建言。只是他们有张良计,我亦有过墙梯。即便没有东宫詹事府,但我却有那些身在低位志存高远的臂助!”

话音刚落,外头便传来了路宽的声音:“太子殿下,皇上召见!”

闻听此言,陈善昭便笑看了章晗一眼,起身之际突然凑到章晗面前,竟是在她的面颊上轻轻吻了一下,这才移开头若无其事地说道:“若非岳父大人解了这一场迫在眉睫的危机,亦是不会给我这么一个大好机会!”

正如陈善昭所言,乾清宫中的御案上,便摞着三堆高矮不一的奏折。但眼下陈栐在意的却不是这些对于开平大捷如何论功行赏的奏折,而是手头那份陈善昭的奏疏。从昨晚这份东西送到自己的案头之后,他既没有去坤宁宫,也没有召幸任何嫔妃,而是独宿在了乾清宫西暖阁,反反复复思量了一整个晚上。这一天坤宁宫陈皎的满月宴之后,他便召见了陈善昭。

“迁都北平,你怎会如此建言!”

“父皇,开平大捷固然是好,但此次大胜若非章大人与宋先生定下险计,彼此又配合得天衣无缝,只怕这会儿开平以及整个北平行都司都已经丢了!而此等行险之计可一不可再,下一次虏寇若是再卷土重来,哪里还有这般幸运!”

陈善昭在开平大捷之后,也不知道悄悄征询过胡彦等人多少意见,更是在舆图上花费了无数精力,这才如此上了奏本,此刻自然对答如流。见父皇果然明显有些心动,他便镇定自若地说道:“而现如今陕西都司和北平都司行都司空虚已经是没法掩饰的事实,单靠一场大捷挽回不了战略上的颓势,再加上江南富庶,北地则人烟稀少,再加上前时大战损伤人口无数,若不能徙人口充填,则十年二十年乃至百年之后,北面如何抵挡得住虏寇侵袭?一旦迁都北平,富户随之同迁,则北面人口充实,三五十年后又是一个江南!更重要的是……”

稍稍顿了一顿。陈善昭便一字一句地说道:“若仍是诸藩如前制镇守,难免再有秦藩之忧,而北边不比江南风花雪月盛世太平,无兵马不足以震慑虏寇。而且不是寻常兵马,而得是有足够震慑力的名将雄军,如此非父皇自己不足以担赐重任。父皇若要使后世将您与太祖并称。迁都自是另一番功业!”

若要是别人如此直截了当,陈栐早就疾言厉色呵斥了,但说这话的是立为东宫的嫡长子,而且确确实实道出了他这些日子的思量,因而他只是狠狠瞪了陈善昭一眼:“此等话休得随口胡言!”

“是。”陈善昭低头应了一声,但旋即便俯身跪了下来,“若父皇允准。则先遣三弟往镇北平,修缮城池,再令工部疏通漕河,以求今后粮船北上畅通无阻!”

既然陈善睿不愿意去北平,陈善嘉却甘心情愿。就先让这个被此次大胜之势硬生生滞留在京城的煞星弟弟先出去松松筋骨吧!就是他不提,父皇也终究会觉得北边更好,至于陈善嘉,辽东之地不可能让武宁侯顾长风守一辈子,更何况奴儿干卫父皇亦是志在必得!

“不要跪了,起来吧。”看着陈善昭,陈栐终究不置可否地吩咐了一声,等到其站起了身,他便突然指着案头那一摞摞的奏折问道。“这是关于开平大捷的奏折,如今对于如何论功行赏意见不一,朕转给过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份。章锋是章氏的父亲,你对此怎么看?”

全凭上裁的话很容易说,但陈善昭知道父皇想必并不愿意听这样的敷衍,沉吟片刻便开口说道:“追究章锋越权的折子可以不予理会。昔日唐时卫国公李靖领兵征突厥,大胜之后朝议以为议和,他却因此乘胜追击,最终得以大获全胜。论功行赏之时,朝中有人弹劾其擅动兵马,是为谋反,而唐太宗最终只赏其功,赦免其过,由此可见一斑。而如今开平距离京城数千里之遥,更远过昔日李靖与长安之间的距离。而兵贵神速,战机稍纵即逝,调的又并非其余兵马,而是借的兀良哈人精兵,父皇但以所得战利品的一半赠之,不动国库,兀良哈人必然深感父皇恩德。”

长子素来文弱不知兵,然而此刻所言字字句句都在点子上,而且竟是深合自己心意,陈栐在赞赏之余,心中也不免有些异样。沉吟良久,他最终点头说道:“朕知道了,迁都之事不得泄露半个字,朕要好好斟酌!至于善嘉的事,挑个好日子让他先行出发。”

不过是一个月的功夫,因乳母悉心照料,单妈妈亦是着紧得很,早产的陈皎便显得白白胖胖异常可爱。陈善昭被皇帝召见乾清宫,章晗便笑吟吟地把女儿抱在手中逗弄,却是看着面前的芳草和碧茵说道:“辽王挑选的那几个人,都是身家清白起自卒伍,家中贫寒了些,但父母都是明理的人。若是你们嫁了过去,不说将来挣个诰命,起码他们都是会待你们好。若你们愿意,我就让单妈妈去替你们相看相看了。”

“我不嫁人,我也和秋韵一样,服侍您一辈子!”

见芳草二话不说就跪下了,碧茵亦是随着屈膝要跪,章晗便沉下脸说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们这一耽误已经好几年了!就是秋韵,我回头也会让单妈妈再劝劝她,你们什么好的不学,偏学她这执拗?”

话音刚落,外头就传来了秋韵的声音:“太子妃殿下,章家派人来送信,章大奶奶生了个大胖小子!”

;PS:呵呵,本来是不想再说什么。看到别人说我是柿子捡软的捏,又说上上个月我能赢就是因为她心软,真想大笑三声啊!上个月最后时刻能赢,是因为金钦同学在书评区说的,她一个人在零点差两分投了十七票;再上个月,貌似也是她最后时刻投了很多票,以至于人家没反应过来;至于其他每个读者在最后时刻的每一张票,也都是如同刀子一样帮我赢下了战斗。至于最后时刻发单章……呵呵,如果是你干脆月初直接就发狠占据第一让人拍马都撵不上,而不是最后时刻你蹬蹬蹬践踏我一个月的努力,被逼到恼火,我发单章干嘛?别说书评区你没删除干净,就算你删除干净了,无论月初也好,月末也好,感谢粉红票那些系统帖子的截图,我都保存了不少,大可放出去让人一个个账户的好好围观瞅瞅。不说了,本月不争粉红榜,爱咋咋的

第三百三十章旁敲侧击,当头棒喝

“居然是这么一场及时雨似的胜仗!”

尽管一度拒绝了妻子的提议,更知道那背后必然是长兄陈善昭的挑唆,但平心而论,陈善睿即便不想镇守北平,心里却不是没动过出去带兵的念头。倘若陈善嘉此次领兵征伐不能有所建树,那么他到那时候再请缨,马到功成时必然更加名扬天下。然而,谁也没想到,陈善嘉尚且还没起行,那个名不见经传的章锋竟然能够打出如此一场出人意料的胜仗,而且竟是大获全胜!

此时此刻,站在鹏翼馆正房门前的他打叠了一下心情,这才打起帘子进去,却发现偌大的屋子里一个人都没有。他先后叫了璇玑和天衡,可根本没个答应的声音,情急之下,他立时快步先冲进了东屋,又折回到了西屋,最后抱着一线希望到明间后头扫了一眼,他终于赶到一颗心沉了下去。自打那个晚上之后,他和王凌便再也没有说过一句话,而妻子不止是傲气,而是傲骨铮铮,难不成会做出什么让人措手不及的事情来?

想到刚刚踏进这院子,发现空无一人时还有些庆幸,眼下他便一丝这种情绪都没了,拔腿就往外走。先到演武场转了一圈,发现往日常常在这儿练剑驰马的王凌并不在此,他心中的不安就更重了。就在这时候,一个仆妇突然快步上了前来。

“殿下,范王殿下来见。”

范王?是二哥陈善恩?他和这二哥从前在保定府和北平的时候也不过见面点头,说不上几句话,这会儿正十万火急的时候。这人来找他干什么?

“不……”那个见字还没出口,陈善睿就已经看到了正缓步过来的陈善恩。知道这时候再把人往外推那是硬生生得罪人,他只能深深吸了一口气,略微露出几分笑容迎上了前。“二哥怎么有空到我这儿来?”

“没事就不能来看看你?”陈善恩仿佛心情很不错,罕有地反问了一句,这才说道。“知道四弟你是大忙人,我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这么说吧,有人撞木钟求到了我这儿,我呢也不敢去对太子大哥说,就来四弟你这儿讨个准信。这些年随着父皇南征北战的那些将军们,父皇可有什么条陈没有?”

倘若陈善恩还顾左右而言他,陈善睿正心急于王凌会不会真的一气之下回娘家。或者干脆上宁夏找他那岳父去了,怎也不会有心敷衍,然而,陈善恩偏偏是一开口就捅出了一件非同小可的事。他一下子警觉了起来,面上却若无其事地说道;“怎么。莫非是朱大人那几位到二哥那儿打探消息?”

“他们这种老谋深算的怎会如此沉不住气,是当初赵王中护卫的一个指挥佥事。上头都没赏,怎么轮得到他们?所以才想问个准信。”

“原来如此。”陈善睿这才为之释然,当即含含糊糊地说道,“父皇总不会委屈了功臣,不过这种事没个准,二哥你还是别理会了,免得回头泄露风声反而连你也讨不到好。”

又应付了陈善恩一会儿,见其也知情识趣地打算告辞。陈善睿自然不会多留客,也就送了两步。然而,兄弟俩刚刚出了这演武场,却只见迎面一个管着内院巡查的妈妈满面春风地上了前来,屈膝行礼之后便笑着说道:“二位殿下,范王府来人请范王殿下速速回去。御医刚刚过府给王妃诊了脉,道是范王妃有喜了,说是有两个月!”

此话一出,陈善恩固然表现得喜不自禁,那嘴都快咧开到耳朵根了,打了个招呼便拔腿走得飞快,而陈善睿则愣在了那儿,脑海中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杜中所言的四年之差。他在原地站了好一会儿,原本想要询问王凌下落的兴致都没了,一时间一言不发拖着沉重的脚步往外书房寒江馆而去。而那报喜的妈妈敏锐地注意到自家殿下很不高兴,旋即便想到了王妃一直没动静,望着陈善嘉那背影,她不禁恨恨地在自己腮帮子上来了一下。

范王妃有孕,她表现得这么高兴干什么,那又不是她的主子!

在寒江馆中的书案后头坐定,陈善睿直接赶走了要来磨墨的书童,自己亲自拿了一块徽墨,就在那一方端砚中加了些水缓缓磨了起来。直到内中墨汁已经黑得深沉内敛,他才拿了一支狼毫饱蘸了墨,继而在摊开的小笺纸上落下了第一笔。

“儿臣燕王善睿谨奏。”

第一句过后,他只是略一沉吟便运笔如飞,却是以此前父皇在保定府时经营辛苦众将用命开始,一直说到了数次用兵的功劳,又以诸将赏不称功为名,委婉替众人请封。他本就是自幼由名儒教导的经史文章,数百字的密奏竟是一蹴而就毫无凝滞,末了他放下笔从头到尾检查了一遍,这才取了正式的奏本仔仔细细誊抄,待墨迹晾干之后,他就将其封了口,却是叫了一个心腹小厮进来。

“立时送宫中,记档之后让马城尽快转呈父皇!”

章晗的父亲章锋既然要赏,那此前跟着父皇鞍前马后打过无数场胜仗的那些将士们岂不是更该赏?如此一来,章锋功劳再大,爵赏也不至于过分,留京还是继续镇守开平或大宁,也就无所谓了!

“殿下,王妃回来了。”

奏折送走之后不多久,听到门外传来的这个声音,陈善睿不禁松了一口气,但与此同时,想到那个矫揉造作的陆氏竟也有了身子,自己如今依旧没个一男半女,他忍不住微微咬了咬牙,口气竟是有些**的:“王妃去哪儿了?”

“王妃是应辽王妃之邀去了辽王府,毕竟明日就是已故太祖爷的七七,辽王殿下又已经出发了。”

“知道了。”陈善睿随口答了一句。双手支着桌子,又想站起身去鹏翼馆一趟,又总觉得就这么去丢了面子,足足犹豫了好一会儿。他才最终下定了决心,却是暗自对自己说,这是去好好提醒提醒王凌。别因为从前一时情分,就什么都听章晗挑唆,回头被卖了都不知道!

他才进鹏翼馆穿堂,就只见刚刚空空荡荡的地方眼下总算是有了人影。他也没去思量刚刚缘何连个小丫头都没看见,径直进了正房。才一进屋子,他就听到东屋里头传来了王凌的声音:“把东西都收拾好,记得分门别类。别归错了。什么首饰都不要,那些织金绣彩的衣裳也都留下,用不着……”

来不及听完这些话,陈善睿便再也忍不住了,他一把掀起帘子闯进了东屋。竟是厉声问道:“收拾什么东西,你打算去哪?”

王凌不料想陈善睿居然就这么进了屋子,一时冷着脸不说话。而璇玑和天衡瞅见陈善睿面色发青气急败坏的样子,本能地张了张嘴要说话,却不料王凌冷冷说道:“你们两个,先出去!”

等到璇玑和天衡蹑手蹑脚出了屋子,王凌方才站起身弹了弹并没有任何褶皱的裙子,淡淡地说道:“怎么,莫非我连收拾东西去别处住几天都不行?”

“当然不行。你别忘了你是燕王妃,是这燕王府的主母!”

“你也知道我是燕王府的主母!”王凌一把打开了陈善睿想要抓住自己腕子的手,冷笑一声道,“既知道却还心疑我,你以为我就是那三岁的孩童,真是因为单单听了大嫂的话就来挑唆你去镇守北平?陈善睿。你给我好好自己兜头浇一盆凉水清醒清醒,你说是文武双全,但那些经史诗词文章你一个皇子再精通,难道还能去考科举?而你一个皇子,难道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和文官吟诗作赋,与他们交接?你真正的本事就是在战场上,呆在这京城有什么好!三弟自动请缨父皇准了,若是你先自动请缨呢?”

见陈善睿愣在了那儿,王凌便索性款款坐了下来,这才头也不抬地道:“北平虽不是父皇最初建藩之地,但只看太祖爷当初没让父皇在那儿建藩就知道,原是朝臣怕那重镇加上父皇这一勇将,如虎添翼,生怕父皇有异心。但如今情势不同,镇守不是建藩,又不是就不让你回来了,再者,此前秦藩之乱从西北波及到幽燕,死伤的百姓再加上南迁的兵马,如今整个北边都空虚了,你若是能稳住局势,这是多大的功劳?更何况,父皇在北地多年,未必就喜欢江南的风花雪月,万一有迁都的打算呢?”

这一次,陈善睿终于勃然色变,他几乎是一个箭步冲到了王凌跟前,重重按着她的肩膀问道:“这话你听谁说的?”

“谁也没有对我说。秦藩已撤,代藩重创,父皇登基,北边一下子就失了三位勇将,除非北边从今往后就真不要了,否则父皇极可能会有这个念头!”

看着面如寒霜的王凌,陈善睿终于忍不住缓缓坐了下来。倘若父皇真的有迁都的打算,陈善嘉数日之前就已经出发,此事再也无可挽回。要这么说,他真的是错过了一个兴许是跳出局外下更大一盘棋的机会?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陈善睿,我说过夫唱妇随,便会说到做到,但你该醒一醒了!至于我这回搬出去住,是三嫂因为三哥走了身边冷清,她又胆小,借我的虎威到辽王府陪她两日!她既是请了母后的同意,我难道还能不去?我还没那么大的小性子!”

;PS:有人说后半段张琪出现少了,主要女配变成王凌了,木有错,俺很爱王凌,很爱英姿飒爽的王凌!所以说人物是活的,俺刚开始写她的时候,没想到她这个人物会越来越丰满越来越有型啊……另外再PS一句,原定一百二十万字,但发现最后一卷二十万字根本不够,现在调整了一下计划,尽量不超过一百三十万字,也就是最后一卷力争三十万字结束,以上

第三百三十一章大赦天下,加官进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