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晔淡淡道:“她已被罚习惯了,若不受罚,怕还会难受。”

这话听起来多了解婧小白啊,众人的眼神在韩晔身上来来回回地扫过,林岑之担忧地问:“大师兄,你不会嫌婧小白烦,一巴掌给她拍晕过去了吧?这得及早叫孙神医来瞧瞧,别出了人命才好!”

“…”众人皆默。

婧小白在韩晔的房里睡了一天一夜,醒来后懵了,她梦见自己喝多了跑去跟韩晔表白,韩晔接受她了,说以后要乖乖地听话,她梦里都在傻笑,醒来发现自己真的喝多了,身上都是酒味,那表白是真的还是假的?韩晔接受了,还是拒绝了?她该死的居然就是想不起来了!

但,婧小白是无赖,自然就有无赖的法子。当日下了早课,她在师父和所有师兄弟的面前忐忑地握住韩晔的手,乖乖巧巧地仰头问道:“大师兄,小兔子吃饭了没有?”声音难得带了些颤抖不安。

所有人的脚步都停下来看着他们。

韩晔也低头望着她,他的星目那样好看,深不见底,那里倒映着她清晰的影子,他没抽回手,也没推开她,淡淡道:“还没有。”

婧小白大喜过望。原来不是梦,大师兄昨天接受她了!

再没了忐忑和小心翼翼,她得寸进尺地猛地搂住韩晔的腰,闷声道:“我也没吃呢…”她绝对不会承认她忘了表白成功所以来试探他这种事。

韩晔沉默了一会儿,面对怀中把他缠抱得紧紧的累赘,轻轻“嗯”了一声。

鹿台山上的众人都绝倒,大师兄一下子就有了两只拖油瓶。

把丰神俊朗的大师兄追到了手,婧小白在鹿台山上简直成了传奇,三师兄林岑之告婧小白的状之前还要掂量掂量大师兄的意思,每每被惹恼了就抱怨,婧小白,有本事别靠大师兄,靠你自己啊!

婧小白不知羞耻地回嘴,三师兄你也可以去追大师兄的,我一点都不介意!真的!

林岑之被气得炸毛,指着婧小白对韩晔道,大师兄,你瞧瞧,瞧瞧你们家婧小白,小姑娘家的,怎么说话的?我能去追大师兄么?这简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可恶!可恶!

大师兄抬头瞧他们俩一眼,淡笑着回一句,我也不介意。

林岑之听罢,立刻便炸了毛,靠!婧小白,你们夫唱妇随狼狈为奸!

梦里,我们那么好,所有的师兄弟都在一起,大师兄是她的爱人,三师兄是她的对头冤家,木莲是她的好姐妹,念着身在千里之外大西北的赫,想着太平安康的盛京城,在嬉笑中认认真真地练武,从未想过世界会在顷刻间崩塌。

十六岁生辰未到,她和韩晔启程回盛京,三师兄哭得死去活来,还有小师弟在一旁笑着说苟富贵勿相忘,那情形要多乱有多乱,要多好看就有多好看,她骑在马上笑嘻嘻地冲三师兄道:“三师兄又犯浑了,干嘛呀,又不是生离死别,正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天下到处都是鹿台山的人,我一点都不觉得伤心,因为婧小白还会回来的!”

那时候,三师兄哭,肯定也不是因为要生离死别,他或许真的只是犯了浑。但,即便他再浑,也不可能料想到他会在这即将功成名就之时死得如此凄惨,七窍流血,含冤枉死…

“呕——”

眼前血肉横飞,血染红了她的眼睛,看什么都是血腥的,迫使百里婧从睡梦中睁开了眼睛,半个身子探出床榻干呕起来。什么都吐不出来,却越发觉得恶心,背后一只手环过来,轻轻拍着她的背帮她顺气,温凉的手掌贴着她夏日的薄衫,百里婧却没有任何异样的感觉。

她干呕了一阵,没去看身后的人,从床上下来往门外走去,一把拉开门,不远处禁卫军的人数又有增加,他们尽忠职守地执行着所谓的“禁足令”,让她在一个月内哪儿都不能去,只能在相府的三尺地方上转圈,等着谁给她送来渺茫的消息…

“啪——”无计可施的百里婧只想着大闹,把屋子里的东西一股脑儿砸碎,她没有半点办法,她身为一国公主,却什么都做不了,眼睁睁看着事态恶化下去,不知道今日失去谁明日又会失去什么,命运跟她开起了大大的玩笑,她却始终无法预料命运下一次会从哪一边突然偷袭…

满地的狼藉,丫头们谁都不敢进来劝,墨问穿着一身白色中衣,蹒跚着从里间走出来,蹲在了百里婧身边,用昨日受伤的那只手轻轻扶住了她的肩。最亲近的人只剩下朝夕相处的病弱夫君了,百里婧看着那缠着白绢的苍白大手,反身缓缓地偎进了墨问的怀里,她哽咽着道:“我梦见了许多人,可是醒来后他们都不见了。”

墨问收紧手臂,她的梦里定然没有他,可此刻偏偏只有他陪在她的身边。

“…三师兄死了,他怎么会…死了?”她的声音一丝气力也无。

墨问说不出话来,若他可以开口,肯定连半个字都不能说,他怎么能说林岑之不是死于七窍流血之毒,而是被韩晔亲手捏断喉骨,死不瞑目呢?

若非亲眼所见,墨问简直无法相信,相处几年的师兄弟,韩晔能毫不犹豫地下手弄死,在林岑之临死之前也不肯为他解惑,连一丝把柄也不肯让死人握着,大有把一切秘密都烂在肚里的意思,可见韩晔此人城府之深。

不过,如此一来,倒也成全了墨问对韩晔棋逢敌手的看法——林岑之一事,换做是他墨问,结果也是一样,林岑之绝不能留。

世上到处都是聪明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什么都不顾了,却也有许多傻瓜,至死都还在求一个答案,此时此刻,墨问不敢说林岑之死有余辜,他只是太傻。墨问不傻,所以,他明明可以,却没有出手救林岑之…傻瓜此刻的伤心痛苦,他多少也该负起些责任,他希望她永不会知晓她的三师兄死在了她曾经深爱的旧情人手里…

韩晔迟早要对付,林岑之口中那个二师兄展堂却尤其让墨问感兴趣,如果他猜得不错,展堂,他应该认识,且熟得很,他在西秦找不到法子,便把主意打到鹿台山上,甚至潜入东兴的都城兴风作浪,真不知该夸他有勇有谋还是该骂他胆大包天!

垂首,墨问深黑的眼睛盯着怀中人如墨如缎的长发,心思百转千回,诸方势力都觊觎的鹿台山禁地,究竟藏着什么秘密,值得韩晔瞒得这么深,“展堂”潜伏了那么久,而林岑之等人死得如此冤枉…

林岑之遇害的当日,大兴朝廷收到边关的消息,突厥沉寂数年后再次南下侵扰,西北边疆已经开战。

第151章

突厥在沉寂数年后再次南下侵扰,犯大兴西北边境至北郡府长白山一带,线报传到盛京,景元帝召集几位重臣商议对策,御书房一时剑拔弩张。

“突厥是北方蛮族,世代以游牧为生,百余年来南下滋事多为草木皆枯四野蛮荒的冬季,他们青黄不接生存无望才会铤而走险。算一算,自景元十一年大兴与西秦联合抗击突厥,至景元十三年贺兰山大捷驱突厥人于贺兰山脉以北之后,四五年来只有少数突厥异族偶尔在边境闹事,再没有发动过如此大规模的战争。听前线战报,短短数日,突厥便破了边城颍仓,大有跨过长白山,攻占蓟州与北郡府的态势。”

兵部尚书谢炎话音刚落,便被吏部尚书杨弘接了去:“连日来盛京城内的几起血案,专挑王公贵族下手,且手段异常凶残,闹得人心惶惶,臣斗胆认为此乃蛮族声东击西惑乱我大兴军心民心的手段,请陛下及早定夺!”

黎国舅素来与杨弘不合,听完这话哼了一声道:“边城之事与京城之事怎可混为一谈?蛮族哪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在我盛京城内兴风作浪?老臣以为,有人混淆圣听!”

“黎国舅!”杨弘怒目而视。

御书房内混乱,景元帝沉默地听着,这会儿被吵得头疼,把手中的折子摔在了桌上,众人立刻安静了下来。景元帝蹙着眉头,没去看争执不休的几人,而是望向一言未发的司徒正业:“朕想听听司徒元帅怎么说。”

司徒正业官拜天下兵马大元帅,执掌大半个江南的兵权,他的胞弟司徒俊彦一直驻守北疆,司徒正业本人也曾戍边多年,可以说,整个司徒家,包括当今皇后司徒珊在内,没有一人不曾经历边将的磨砺。而对于突厥,司徒家曾付出了惨痛代价——司徒正业的儿子司徒睿五年前在与突厥的战争中遇伏身亡,尸首被挂在颖仓城楼上三天三夜。

所以,景元帝这么一说,御书房内立刻便安静了下来,的确没有人比司徒正业更有资格谈及突厥。

司徒正业秉持着一贯的沉稳和武将的坚韧不屈,从容开口道:“突厥人惯常分群而居,部落混乱,南北突厥势不两立,即便挥师南下,也犹如一盘散沙,不过一时猖獗罢了,只要摧了他们的锐气,破敌不过时日问题。但是,显然此次突厥人与以往大有不同,他们选在草木茂盛的时节攻我大兴,并非为了养家糊口迫不得已,可知他们已有了充足的准备。目前,微臣不敢轻易就战事妄加论断,但可以肯定西北边境司徒俊彦等会做好迎战准备,竭尽全力护我城池百姓。至于长白山蓟州一带,属外藩晋阳王封地,假如成了突厥此次南攻的第一门户,陛下当诏告晋阳王不可怠慢。”

说完了,司徒正业便缄默不语。

提及外藩晋阳王,景元帝的眼睛不知看向何处,竟无话可说似的,半晌闭上眼睛靠在了龙椅上,朝外挥了挥袖:“朕乏了,你们先退下吧。”

众人齐声告退,多数忧心忡忡,独黎国舅没半分不适感,跨出门槛后,仍旧对着吏部尚书杨弘嘲讽不已,气得杨弘火冒三丈甚至要上前动手,被众人一边一个拉住,分两条道各自走了才算罢休。

兵部尚书谢炎拽着杨弘同路,笑道:“幸而杨大人未与黎德庸做儿女亲家,否则岂不从朝堂吵到家中?”

杨弘愤然道:“呸,老夫的女儿就算终身不嫁,也绝不会委身黎德庸那个老匹夫歪瓜裂枣般的儿子!戏子误国,难登大雅之堂,他们黎家却以丑为美,全然不知羞耻!如此下去,国将不国!”

谢炎见他情绪激动,忙回头瞧了瞧,好在四下无人,这番话要是被人听了去,恐怕又要麻烦。一边下着长长的石阶,谢炎一边压低嗓子,意味深长地试探道:“杨大人,我等虽然不忿,却也无可奈何。当今皇后娘娘无子嗣,黎妃娘娘又受宠,人人都知晓七皇子殿下将是日后的皇储,只不过如今还没有正儿八经的名分罢了。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资质也全然不及陛下,又遭黎家经年打压,只专心玩乐不再用心读书,恐怕也是扶不起的阿斗…我等老臣该如何是好啊?”

杨弘被问到心结上,静默了一会儿,叹了口气道:“谢大人所言极是,我等老臣只盼着解社稷之忧陛下之愁,可君不成君,江山危困,实在让老夫痛心疾首啊!”

谢炎意味深长地笑了,却没再接话。

左相墨嵩病还没痊愈,从紫宸殿出来,上了轿还昏昏沉沉的,都自身难保了,还想什么边关?他在掂量着端阳那天墨问给他的那封信。

他就知道报应会来的,迟早会来的,却不想竟是由他那病怏怏的大儿子带来。哑巴默不作声地沉寂了十年,被他忽略了十年,竟在十年后不声不响地威胁起他老子来了?他把他的老底从头到脚掀开,莫说是头顶的乌纱帽,恐怕连项上人头都可能不保!

他以为族里的人都死光了,那里晓得还留下了这么个阴魂不散的讨债鬼,他说他要什么来着?

他要嫡长子的名分。

换句话说,他要继承墨家的家业,在他百年之后继承左相的官爵。

发妻所生的长子,原本就是嫡出,他的要求听起来无可厚非,可左相到底不甘心,怎么能由着一个病怏怏半死不活的哑巴爬到他老子头上去?嫡长的名分他想给谁就给谁,家大业大,他的家业爱怎么挥霍都行,与半点贡献也不曾做过的哑巴有何关系?

找个人弄死哑巴算了,不过是少一个儿子,秘密也就随风而去了。左相一早这样想过,可墨问那厮却早料到他起了杀意,又给了他一张轻薄的纸,上面说他若死了,婧公主守寡,陛下如何看待左相府事小,婧公主与他夫妻和睦,若他死了,婧公主恰好有了他的子嗣,难道还要让这皇外孙无名无份么,就算陛下肯,皇后娘娘却必定不会肯。到头来,这皇外孙还是要成墨家的嫡孙,岂非与他这嫡长子殊途同归?假设第二种情况,他死了,婧公主守寡,他们也无子嗣,难道他就愚蠢到如此田地,全无把握却敢贸然挑衅位高权重的父亲?可想而知,自然是他有了周密的计划才肯来赴死,他说,他一死,父亲的秘密立刻公诸于世,带累整个墨家都得为他陪葬,富贵荣华转头空,父亲这又是何苦呢?

废物哑巴的心思周密到如此地步,将所有退路都想得清清楚楚,让他除了按照他所设定的路子走,别无他法。

明明是头狼,却偏生一副弱不禁风的模样,装怂装病十年后不声不响咬住了他的七寸,好家伙…左相在轿中重重叹了口气,这些天纡尊降贵对哑巴献了诸多殷勤,却不知哑巴领不领情。

“来人哪——”

轿子在相府门前停下,左相顶着头上的烈日喝道。

立刻有人上前听话:“相爷有何吩咐?”

“天儿热,叫人一日三餐熬好了解暑的补汤给大公子送去。”左相道。

“大…大公子?”管家滑得很,疑惑过后立刻便想通了,笑道:“哦,相爷的意思是给婧公主殿下送去?要不要给夫人还有二公子、三公子也送些去?”

左相正烦躁得很,听见管家如此啰嗦,毫无涵养地一脚踹了过去:“废话这么多!偏院的大公子!你耳朵聋了么!”

“是,是…奴才这就去,这就去…”管家连滚带爬地去了。

左相府虽大,却统共也就那么点人,一有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散开了,比如婧公主被下“禁足令”,再比如左相吩咐只给大公子院里送解暑的补汤,可把二公子三公子院里头的下人们眼馋坏了,各种流言蜚语传来传去,因为即便是婧公主嫁入相府两个月以来,左相对大公子墨问也从未这般关切过。

大夫人刘桂香少不得要哭闹,墨觉、墨洵媳妇也少不得抱怨哭诉,同处西厢的“浩然斋”里,墨誉夫妇也各怀心思。嘴碎的丫头把这事一说,木莲却没有争风吃醋的意思,只想着那个病驸马是不是使了什么诡计?除了她,整个左相府恐怕都还不知晓病驸马的深藏不露,他在这多事之秋忽然引得左相如此重视,难道没有隐情?可是,既然是隐情,便轻易找不出,只能等他自己慢慢露出边边角角,如此被动。

彼时,墨誉刚从宫里为七皇子讲课回来,采了些新鲜的草在喂笼子里的胖兔子小黑,木莲坐的位置侧对着他,因此可以将墨誉的神色看得一清二楚。听到这个消息,温和内敛的少年眉宇间忽然添了几许愁绪,明明身着六品官服,所处的地位已是许多人遥不可及,他却还是郁郁寡欢。

婧小白嫁给病驸马的前前后后,木莲都瞧得清楚,如今这个身为她夫君的少年在两个月前的婚礼上倒是颇为活络,前前后后地为他的病秧子大哥张罗,应对二哥三哥的挑衅,挡酒、扶持、问罪,种种一切看起来正直且知进退。

可是,相处得久了,木莲发现墨誉也有诸多劣性,明明他心里头有着想法却不敢做,在他父亲左相面前扮足了乖顺的模样,也甚少与墨觉、墨洵正面冲突,能忍的都忍了,不能忍的也减了许多力道斟酌着再发作,整个人与其说温和知礼,倒不如说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就像现在,听了方才丫头所说的,他心里明明有不忿,有不甘,却一句也不肯说出来。

他不说,木莲也不问,到底是因为病驸马受到左相待见而不甘,还是因为病驸马是婧小白的夫君?

房里安静了一会儿,墨誉忽然开口问:“水生,相爷这会儿在府里么?”

水生傻乎乎的,乍听到问话,“啊”了一声忙点头:“在,在!兴许快用晚膳了!”

墨誉将手中的最后一根青草喂给小黑,在脸盆里洗了洗手,用绢巾擦净了才出声吩咐道:“把小厨房炖的参汤拿过来。”

“是!”丫头忙去了。

墨誉出门前,回头对木莲道:“晚饭你自己吃吧,我大概会在前院陪父亲一起用,不必等我了。”

温和且毫无烟火气地交代了一句,也不等木莲回答,便抬脚跨出了门槛。

木莲的目光自墨誉蓝色的锦袍上收回,落在铁笼子里的小黑身上,小黑吃饱了又开始撞得笼壁啪啪响,畜生真是忘本,谁给它吃的,它便只记得谁,被墨誉喂了两个月便再也不把木莲当回事了。

墨小黑啊墨小黑,整个相国府,除了病驸马,第二聪明的兴许就是你了吧?表面不争,却争得比谁都厉害。

禁足令第二日。

墨问陪着他的妻寸步不离。

他担心她会疯,其实也与疯了无异,她在偏院的桃林里练了一天的剑,桃树的叶子扑簌簌落了一地,谁都不敢靠近她,派出去的小厮打探了消息回来告诉她,她用剑指着他问:“凶手找到了么?案子破了么?!”

吓得小厮结结巴巴说没有。

案子如果那么容易破,展堂便不是展堂了,不过协助调查此案的还有韩晔,墨问倒对这案子的结果存了几分好奇。

太阳快下山了,他轻拉着她的胳膊劝她回去,她靠在树干上,剑丢在一边,喘着气没吭声。恰好左相派人送来解暑的补汤,听着管家谄媚地说,相爷吩咐只给大公子一人的,旁人都没有。

墨问理所当然地接过汤水,亲手端到百里婧面前。百里婧不接,他便锲而不舍地举着,一只手上缠着刺目的白色绢巾,一言不发地立在她身边,整个人像受了冷落的下堂夫,被妻主嫌弃还死乞白赖地不肯走,真真连半点尊严也无。

第152章

墨问没有意外,理所当然地接过汤水,亲手端到百里婧面前。百里婧不接,他便锲而不舍地举着,一只手上缠着刺目的白色绢巾,一言不发地立在她身边,整个人像受了冷落的下堂夫,被妻主嫌弃还死乞白赖地不肯走,真真连半点尊严也无。

管家一年到头也来不了偏院几趟,瞧见这一幕,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再怎么懦弱无能好歹也是相国的大公子,碰见了皇帝的女儿连尊严和脸面都丢没了,可知驸马也不是什么好差事,不当也罢。

婧公主不喝,大公子不动,他们这些下人便不能走,只能陪他们俩干耗着。

耗了大约一刻钟,大公子这废物终于耗不住了,用拳抵着唇咳了起来,他一咳,汤水洒出来,泼了他自己一身,百里婧总算转过头看他,蹙眉道:“你怎么还在这儿?”她似乎已忘了他。

听罢这话,仿佛受了惊吓一般,墨问的手颤了一下,碗不知怎么的便掉摔了下去,不过地上铺着厚厚一层软草树叶,倒没摔碎,只是汤全泼了。他惯常与世无争的黑眸瞬间黯然一片,也不躲闪,只定定地瞧着百里婧,连围观的小厮都瞧见了,他的眸子里竟聚了些许水汽,张了张口,喊出沙哑且难听的两个字来:“婧儿…”

那模样,真像个被丢弃了的孩子,委屈如惊弓之鸟。

百里婧有一万种情绪喜怒无常,墨问只有一种手段随机应变,但变来变去,他总会是那个抓住了主动权的一方。

虽然百里婧的眉头还是没舒展开,但多少把他放在眼里了,在这种时候,她大约只会在面对病怏怏的夫君时还存着些许耐性,可刚走到墨问身边,便被墨问拉住胳膊一把拽进了怀里,他的头埋进她的颈侧,将她抱得紧紧的,生怕她不要他似的,勒得百里婧有点疼。

就在百里婧想出声安慰他时,墨问忽地偏头咬住了她的耳垂,细细密密的轻咬,似是惩罚,带着酥麻的微疼,百里婧一缩脖子退出他的怀抱,抬头发现墨问一双黑瞳含怨望着她,薄唇抿着且可疑地有些微翘,像小孩子生气撅着嘴似的,全无要解释道歉的意思。

这样的墨问,真让人无可奈何。

百里婧一点办法也没了,也不能跟他计较,怎么,婧小白,就许你想方设法勾着他惯着他,想要的时候就抱住,不想要就推开,就不许他也发发脾气埋怨你么?何况,他还半个字的埋怨都说不出口,你可真有能耐,欺负一个哑巴欺负上瘾了,他又不欠你的,活该被你摆弄成这副姿态?

一群丫头小厮连带着管家都默不吭声地在一旁瞧着,这副模样的大公子他们从未见过,他还能再有点儿出息么,都这么大的人了…然而,谁也料想不到,前一刻还生人勿近的婧公主竟主动走过去,张开双臂缓缓将大公子的腰搂住,不知她闷在他怀里说了句什么,大公子开心得一把将她抱了起来,大约是没什么力气,颤巍巍地勉强站稳,眼里却已多了几分神采。

百里婧说,轻点咬,我怕疼。

墨问心里的阴郁当真被她这句话撩拨得烟消云散了,一颗心敞亮,半点做戏的劲头都不带,众目睽睽之下倾身,咬住了她微张的唇,还是没舍得咬重,却发现她紧闭着眼,长长的睫毛轻颤。夏日燥热,肌肤相亲间流氓的本性压制不住,墨问的眼神早就变了,恨不得就在这草木深深的桃林中吃了她,但,到底时机不对,林岑之尸骨未寒,况且旁边还有那些不长眼的奴才围观着。唉,他只得无声地叹了口气,情事上他已不做挣扎,吃不到就舔一舔过过干瘾吧。

本想抱着她回偏院小屋,然他这副伤患未愈的身子应该抱不动,无奈又放她下来,一拉她的手发现她掌心的茧更厚了,想说点什么又说不出,只好拿手指摩挲着她的掌心轻轻地揉。

他们夫妻二人旁若无人地牵手往桃林深处走,管家后知后觉地忙追上去道:“大公子,相爷吩咐了,若是补汤合您的心意,明儿个就再送来。”

墨问回头,藏青色的锦袍衬得他整个人如青竹般修长挺拔,只是脸色仍旧苍白病态,他冲管家一笑,轻点了点头,全无一点受宠若惊的神色,仿佛送汤送药伺候他服侍他讨好他都是理所当然,哪怕对方是他老子。

“是,是…”管家脚步停下,摸不清头脑地应声道。

管家等人走后,百里婧疑惑地问:“为什么左相突然待你这么好?又请大夫又送补汤,他是良心发现了么?”

墨问一脸无辜地摇头,在她手心里写:“其实,自你下嫁与我,他待我便比从前好多了,可见,娶了你是我的福气。”他的眼神认真,自上而下地望进她眼里,又写道:“说来你或许不信,活到这样的年岁,我从未想过会遇见你,让我这儿既欢喜又疼得厉害…”他拉过她的手按在心口处,脸上又泛起那股子委屈劲儿,让百里婧避无可避:“倔起来十匹马都拉不回的小疯子,你让我怎么办才好?”

墨问近日越发得寸进尺了,百里婧的道行哪能及得上他,早被他哄得没了半点脾气,可她没法专注于这些儿女情长,脑子里乱得很,唯一可以说出来的话只是:“墨问,谢谢你一直陪着我,谢谢你…对我好。”

她低着头,墨问看不到她的脸,便盯着她的发顶眯起眼睛,他真想扒开她的脑子,把他自己放进去,把别的不相干的人通通都拽出来剁了埋了…

可是啊,若她对那些所谓的不相干的人毫无感情,轻易便可弃之脑后,他又怎会心心念念盼着能在她的心里占据个一席之地呢?正是因为难得,所以,他才越发想要。

想通了,墨问一点都不恼,诚诚恳恳地在她的手心里再添一把火:“早说过我的人我的心都是你的,理所当然该陪着你,你要谢就太见外了…”

当谁都进不了她心的时候,只这病秧子还能日复一日地往她的心壁上挤,她就算记不得他的花言巧语,总还会记得他寸步不离无所不在的陪伴。

景元帝在往北郡府下达了诏书后一直心绪不宁,宫里任何一处都不能叫他安睡,夜半从咸福宫的床榻上爬起来,披上衣服便往外走,任黎贵妃在身后怎么唤他都没回头。

一群太监宫女跟着,也不让抬,脚步匆匆,只朝着一个方向——

未央宫。

上弦月挂在宫阙上,皇宫里一派森冷寂静,一队队禁卫军来回巡逻。景元帝跨上未央宫的长长台阶,也不准人通报。入了寝宫,一群宫女太监吓坏了忙跪下请安,景元帝抬抬手让她们出去,司徒皇后的贴身宫婢小声道:“陛下,娘娘这些日子睡不好,方才闻着安神香刚睡过去,恐怕会怠慢了陛下。”

景元帝听罢,没说什么,掀开帘子就进去了。

安神香果然有些效用,他在她床榻旁立了许久,她也不曾发现,仍睡得很熟,这些年在宫里头呆久了,把从前做女将军时的警觉都耗完了,若换做从前,她恐怕早就一剑刺了过来,她若不愿,谁能近得了她的身?

看到她在,身着明黄色单衣的九五之尊总算把心放下了。

寝宫既大且空,站久了竟有些冷,景元帝掀起单薄的床幔,略略迟疑,在床沿上坐了下来。司徒珊霸道惯了,也一个人睡习惯了,明明好大一张床,她却独自占了大半,他费了好些力才勉强侧身躺下,紧挨着她。

这样…就不怕了。

谁也夺不走她。

除非从他的身上碾过去。

他盯着她熟睡的脸,身子也将将隔着两寸的距离没敢碰着她,这畏首畏尾的行径由一国之君来做,显得格外上不了台面。

夜色静谧,睡着的司徒珊忽然睁开了眼睛,景元帝身子一僵,不知该如何解释,司徒珊却没半点意外,她翻了个身面朝里头,与此同时在背后让出了一半的位置来,一言未发。

景元帝望着她的背影,往床里头挪了挪,拉过脚旁的薄被盖在了她的身上,若无其事地解释道:“怕吵着你,所以…没出声。”

声音和呼吸就在耳边,温和得不似平日的他,司徒珊没拂了他的殷勤,仍保持着背对他的姿势,开口问道:“这大半夜的怎么睡不着了?”

明明有千言万语,他的嘴偏偏在这时拙劣得厉害,整个人贴过去从背后抱住她,他说:“想来看看你。”

说完,两个人俱都沉默。

他没告诉她,他方才做梦她跟着韩幸走了,梦里他瞧不清韩幸的模样,却清楚瞧见她欢喜带笑的神情,好像一下子回到了二十多年前,吓醒了,一身冷汗,心里焦急且空洞,慌乱得厉害。

静了一会儿,景元帝幽幽开口道:“珊儿,突厥又南下了…”

“…嗯。”司徒珊答,轻得如同呓语。

“这一次,是从北郡府拉开的战场,你说…韩幸他会怎么做?”

司徒珊睁开了眼睛。

许多年不曾听到有人完整叫出那人的名字了,世人都叫他晋阳王,他们也许多年不曾谋面了,连他纳了多少妾室生了几多儿女也再不知晓,只是他一直叫她不得安宁,午夜梦回记起他含泪的眼,再看到他的儿子那张与他太过相似的脸、如出一辙的所作所为,恨意便疯了般一涨再涨。

百里尧永远改不了那副小人的嘴脸,心虚又记仇,她却偏不让他如意,司徒珊扬起了她那副嘲讽的神情在黑暗里又往百里尧的心上戳了几个窟窿:“你有什么好怕的?你是君,他是臣,哪怕他家破人亡,也要保百里家江山永固。”

景元帝的嫉妒心又起,手臂勒得越发紧了:“你说我怕他?!”

他才问出口,司徒珊轻轻一笑,景元帝顿时无话可说…

怎么不怕?只要韩幸一日不死,他便没有一日不害怕。

争执休止,纱帐中重又安静下来,景元帝闻着鼻端的安神香,焐着怀里的铁石心肠,有些话却死死憋住说不出口——他从未怕过韩幸,只怕她离开他,在她的面前,他是如此地战战兢兢患得患失,可惜,她从不在乎…

五月十二,突厥南下攻兴第五日,北郡府快马送来晋阳王韩幸亲笔手信,信中说,经年大旱,蓟、青、幽三州青黄不接,边关将士性命危在旦夕,急需朝廷粮草供给。

这消息一公布,朝堂哗然,景元帝捏紧了手中的奏折,环顾朝臣,隐忍着开口问道:“依晋阳王信中所言,诸位爱卿有何对策?”

话音刚落,黎国舅率先出列道:“回陛下,既然是粮草不济,可加大北地三州赋税,国家患难之时,百姓自然当全力支援,如此一来,也可省了长途运输粮草之麻烦。”

“放屁!”吏部尚书杨弘竟公然爆了粗口:“黎国舅此言简直大逆不道!三州大旱,民不聊生,若此时增加赋税支援边境战事,让百姓如何看待我大兴君主?我大兴朝廷如何取信于民?岂非要将我大兴百余年基业毁于一旦?黎国舅身为朝廷重臣,竟发出此等谬论,微臣恳求陛下重罚!”

“陛下,老臣…”黎国舅被这番指责骂醒,忙识相地不敢吱声了。黎戍站在队列顶后头,见他老子被批,他脸上也颇为羞愧,老不死的不懂就别瞎说嘛,爱出风头的毛病什么时候能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