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吧,建安侯府很重视跟洪家的姻亲关系,毕竟洪家是内陆水运的霸主,建安侯府想做点儿生意。南来北往的就少不了与漕运打交道。

细算起来,竟是建安侯更愿意维系与洪家的亲戚关系呢。

另外,建安侯很有远见,深刻明白人脉的重要性。别看漕帮是混江湖的下九流,可漕勇遍布大周各地。关系网络极其庞大,想要探听些什么,或是请托他们寻人、寻物之类的最是便宜。

就拿这次来说吧,陆离出走后的当天,建安侯便得到了消息,第一个便想到了洪家,便命人骑快马去淮安报信,请漕帮代为寻找陆离的下落,信中附带了一张陆离的画像。

洪问天接到信后没有耽搁,立刻寻画师将画像‘复印’了n张,给运河沿岸的每个码头的管事各送去一份,即令他们寻人。

作为扬州码头的管事,牛强自是也收到了画像,所以他才能第一时间认出陆离。

只是,牛强没想到陆离的戒心这么重。

其实他误会了,陆离不是戒心重,而是最近受了太多的刺激,一时中二病发作,脑回路与正常人有些不同罢了。

“哦?河东柳氏?”

陆离患上了中二病,不过起码的智商还是有的,他稍稍在心底算了一圈,这才绕清楚几家的关系。

唔,还别说,从姨母这一层关系上来说,洪家还真是他的便宜表亲呢。

但这并不妨碍他继续脑补洪家,哦不,是谢家对他别有用心。

只见他顶着一张便秘脸,点点头,“是了,我姨母的妯娌也是出自河东柳氏,这么算起来,我确实该唤洪家大爷一声表舅。”

见这位小爷终于理清了关系,牛强松了口气,忙道:“是呀是呀,半个月前,我们家老爷便收到了侯爷的信,信中说、说,那什么,云夫人知道二少爷远游很是观念,所以特意让我们洪家帮忙照看一二。”

牛强果然不负他‘外粗内细’的特质,硬是将陆离的‘离家出走’说成了‘兴起远游’,这让分外爱面子的陆中二很是满意。

脸色缓和了许多,陆离说:“原来是家母请托,漕帮的义士们辛苦了!”

这黑脸大汉原来是母亲托了姨夫,特意来寻找自己的帮手呀。

但这也不能证明谢家兄妹三个的无辜。

万一洪家将自己的身份、行踪泄露给了谢家,而谢家想攀附权贵,故意设计接近他,他若是乖乖去了谢家,岂不是上了他们的当?

越想越觉得谢向荣等人居心叵测,看向他们的目光也满是厌嫌。

谢向荣到底年长,在外头读了几年书,也有了城府,感觉到陆离莫名的敌意,还是不动声色,笑着对牛强说:“难怪牛叔最近整日忙得不亦乐乎,原来是为了迎接陆二少爷啊。”

牛强闻言,露出一抹苦笑,心道:总算找到这个小祖宗了,他们好歹能交差了。

“哼!”

陆离听出谢向荣话里的意思,无非是说他给旁人添了麻烦,心里顿觉不舒服,从鼻子里哼了一记,用力撇过了头。

谢向晚看了小半天,见到陆离嚣张的模样很是腻烦,她眯了眯眼睛,而后笑道:“哎呀,这可真是太好了,方才我和阿安还担心陆少爷孤身一人在扬州没有落脚的地方,牛叔既然受了陆家夫人的请托,那陆少爷就拜托给您啦。”

说着,谢向晚拉过谢向安,看似对谢向安说话,实则是说给在场人,“阿安,你也听到了,你陆大哥是来投亲呢。这下你可放心了吧。”

谢向安抬头看看姐姐,扭头瞧瞧哥哥,又转动脑袋看看陆离,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嗯,原来陆大哥是舅舅的亲戚呀,还有牛叔叔帮忙照看?那就好。陆大哥,家里的长辈还等着我,我、我就先回去了,你先去牛叔叔那儿,我与老祖宗和父亲回禀后,就去牛叔叔那儿看望你。”

他一边说,一边偷眼看着陆离的表情,见他眉头微皱,似是有什么不满,忙又道:“当然,陆大哥若是得闲了,不妨去我家坐坐,我家虽简陋,却也有几处极雅致的园子,倒也值得一游。那什么,牛叔叔知道我家的地址。到时候,你只管来。”

拉拉杂杂的说了一大堆,谢向安觉得自己已经把意思都表达清楚了,可不知为毛,他发现陆离的表情竟比刚才还要难看。

呃,难道我说错了话?

不安的吞了吞口水,谢向安抬起头,无助的看向姐姐。

谢向晚接收到弟弟求助的眼神,心里对陆离愈发厌恶,她忍着心底的厌烦,笑着对陆离道:“陆少爷的大恩,谢家没齿难忘,原该请您去谢家小住几日…只是陆少爷身份贵重,我们谢家又是卑贱的盐商之家,恐污了陆少爷的贵脚,更不敢过分热情,万一让旁人误会我们谢家攀附,那就太冤枉了。今日就此别过,还请陆少爷见谅!”

说罢,谢向晚微微屈膝行了个礼。

“你、你——”

不知为何,刚才还在担心是谢家算计,这会儿听了谢向晚急于撇清的话语,陆离非但没有觉得轻松,反而有种莫名的怒意涌上来。

谢向晚又冲着牛强行了一礼,“今儿让牛叔费心了,他日谢家必有重谢。”

说道重谢二字,谢向晚似是想到了什么,扭头对陆离道:“对了,谢家虽不想落下攀附的名声,但也不会亏待了恩人。陆少爷的谢仪,我们会命人送到牛叔的居所,还请陆少爷放心!”

放心?我放什么心?

你个毛丫头,说这话什么意思?

难道我堂堂陆二少爷还贪图你们谢家的那点子谢礼?!

见谢向晚说完转身要走人,陆离胸中的怒意达到了顶点,他忽然张口,道:“谢大小姐,哦不对,论关系,咱们好像还是表亲呢,既是亲戚,又何必这般外道?我决定接受你的邀请去谢家小住,不知谢表妹是否欢迎呀~~~”

第075章 计中有计

“太太,太太…”

碧衣小婢一路小跑着进了东苑正院,刚进了正房的门,便迭声唤着。

“又出了什么事?”

小洪氏正斜倚在正间的罗汉床上,手里捧着卷话本有一搭没一搭的读着,听到小丫鬟催命一样的叫唤声顿时被吓了一跳,心里暗骂了句:真真上不得台面的东西,教了这些日子,起码的规矩还是学不会。

小洪氏知道自己虽名义上是东苑的主人,但事实上连个傀儡都不如,手里没有可用的人也就罢了,谢家、洪家全都指望不上。

谢家也就罢了,她初来乍到,身边连个得用的人都没有,整个东苑却是人家大洪氏经营近十年的成果,那起子下人们从洪兴家的到最底层的不入等丫鬟,不能说都是大洪氏的心腹吧,但也绝没有跟她小洪氏这个新主人亲近的意思。

尤其是她刚过门那一年,慢说洪兴家的几个管事,就是那几个大丫鬟,她也指使不动。

若是换做旁的有娘家支持的人,或许会利索的挑几个丫鬟卖出去好立个威,然后再不着痕迹的一点点往东苑掺沙子,待都换上自己的心腹后,再一步步的把东苑的财政大权全都收拢到手中。

哪怕是个没有娘家的人,只要慢慢做,总有将东苑全部收复的那一天。

偏自己最倒霉,有娘家还不如没有,洪家与其说是她的娘家,还不如说是大洪氏的娘家。

慢说卖丫鬟、打发婆子这样的大事,就是丁点儿大的动静。都会有耳报神跑到漕帮在扬州的分舵告密,而后牛强家的娘子便会悄悄的给在淮安的段氏写信,再然后…段氏的种种敲打手段,小洪氏可是领教了不少。

最关键的是。她现在还没有彻底赢得谢嘉树的心,一个娘家、夫家以及丈夫统统靠不上的女人,还没有儿女旁身,手里没钱又没人,饶是她有天大的本事,也施展不出来呀。

无奈之下。小洪氏只能一点点的来。

去年的时候,她借口洪氏留下的四个大丫鬟年纪不小该出嫁了,专门写信请示了洪氏,又小心翼翼的跟老祖宗和谢向晚商量,得到了几方的同意后,才将四个姑奶奶‘请’了出去。

为了避嫌,她甚至都不敢插手四个丫鬟的婚事,只把这事儿全权交给了洪兴家的,还言明,若是有什么问题。可直接去请示大小姐。

对此,段氏很满意,老祖宗也觉得小洪氏行事越来越有章法,至于谢向晚,却没有任何表示,一如既往的淡然。

好容易打发走了四个大丫鬟。她身边便腾出了四个一等丫鬟的缺儿,小洪氏很谨慎,并不敢直接将自己看中的‘心腹’提拔上来,而是将洪氏调教的一干二等丫鬟提了上来,把自己看好的四个小丫鬟补了二等的缺。

另外,又借着府里的家生子没有适龄的借口,请示了老祖宗后,命人传来人牙子,从外面买了十来个*岁的小丫鬟。

这些小丫鬟基本上都是城外贫户家的女儿,或是来扬州投亲不遇的外乡人。跟谢家基本没有瓜葛,跟洪家也没有什么关系,所以小洪氏才敢将她们留在身边,并当做心腹慢慢培养。

只可惜,调教小丫鬟这种活计。真心不是看了几篇宅斗小说就能解决的。

小洪氏一直都觉得自己有能力,只是缺少舞台,如今台子搭好了,她却发现那戏也不是那么好唱滴。

唉…就拿这几个小丫鬟来说吧,小洪氏觉得她已经够努力的再教导了,她甚至结合了上辈子某些技术培训学校的教学方法,可、可依然成效极小呀。

这不,一遇到事儿,她们就像小燕子一样,动不动咋咋呼呼的,一点儿大户人家的奴婢样子都没有。

越想越气,小洪氏一把丢开手里的小说,沉声道:“教你的规矩都吃到狗肚子里去了?这里是什么地方?岂容的你大呼小叫的?”

小丫鬟猛地顿住脚步,发现自己又忘了规矩,忙退后几步,而后踮着脚步,缓缓的走到罗汉床前,姿势不太规范的行了一礼,而后捏着嗓子细声细气的说:“好叫太太知道,婢子有要事回禀。”

见她还知道‘知错就改’的道理,小洪氏的火气消散了些许,语气也缓和不少,问道:“何事?”

小丫鬟强压着身体的不适应,继续摆出一副‘规矩’的模样,柔声道:“大少爷和大小姐把二少爷救回来了。”可怜她明明是个屠户家的女儿,自小就是扯着嗓门说话,如今竟逼得捏着嗓子说话,真真不适应呀。

“…这么快?”

小洪氏猛地坐起来,目光灼灼的盯着小丫鬟,“你确定?二少爷果然平安无事的回来了?”

小丫鬟用力点头,她虽然规矩学得不咋地,可天生是个小八卦,最爱四处里打探消息。加上她年纪小,整日咋咋呼呼一副没心没肺的模样,旁人也不设防,所以总能让她打探一些消息回来。

小洪氏也正是看到了她的这个优点,才一再忍耐她的‘没规矩’。

“没想到呀没想到,呵呵,这对兄妹倒还真有些手段!”

小洪氏得到确定的答案,缓缓躺回床上,脸上带着一抹古怪的笑容,喃喃自语道:“这样也好,聪明些更好,只有把人救回来了,接下来的戏才好唱嘛。”

否则,她费那么大的劲,不惜丢出一个碧桃做诱饵,为得又是那般?

还不是尽快得到老祖宗的信任和谢嘉树的尊重嘛。

小丫鬟听得云里雾里,她出身市井,对内宅的弯弯绕一点儿都不懂。

但她却有种小兽般天生的直觉。总觉得太太虽是在笑,可那笑容又冷又吓人。

就好像她爹在杀猪前的神情有模有样。

嘶…小丫鬟只觉得后勃颈一阵发凉,心说话,太太这么美丽、尊贵的人儿。应该不会像爹爹一样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的杀、杀人吧。

小丫鬟这边正满心惊疑的胡思乱想,小洪氏已经回过神儿来,这才发现还有外人在,她竟不知不觉的说出了心里话。

心里顿时有些警觉,小洪氏时刻谨记楚姨娘的话,那就是不管在谁面前。都不要放松了警惕,都不要轻易把自己的心事坦露给旁人,哪怕是至亲至爱之人都不行。

而这些小丫鬟,小洪氏确实是当心腹在培养,可她们毕竟年纪小,且进府的时间短,忠心什么的根本就谈不上。

一旦自己的只言片语被她们传了出去,那她这三年来的努力可就白费了。

“司棋,你怎么还在这里?”

小洪氏死死的盯着小丫鬟的表情,倘或对方露出一点儿异样的神情。她就立刻‘结果’了她。

唤作司棋的小丫鬟吞了吞口水,忍着心底的恐惧,咧开嘴儿,傻大姐似的呵呵憨笑两声,道:“婢子还有一事要回禀呢。”

小洪氏见她笑得没心没肺,再联想到她平日的表现。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些,缓声道:“哦?还有什么事儿?”

司棋觉得压力骤减,笑得愈发傻兮兮的,“大少爷还带回来一位贵客,听说是京城国公府的少爷呢。”

“国公府?”

小洪氏先是一怔,旋即想到自己那个便宜姐姐的贵妇朋友,便有些不以为然的说:“这有什么,咱们家与京城成国公府有些关系,大小姐身边的宫、林两位嬷嬷便是成国公府的世子夫人帮忙寻来的呢。”

司棋摇摇头,道:“不是成国公府的少爷。婢子听大少爷身边的楚二哥说那位国公府少爷姓陆,好像是什么定国公府的嫡出二少爷呢。”

定国公陆家?

作为一个努力融入大周朝的穿越女来说,小洪氏这三年可没有白过,正史、野史甚至话本小说读了不知多少,京中的八卦她也想方设法的打听了许多。

而似定国公这样的开国元勋。乃是各种史书中不可或缺的配角。

据说,第一任定国公不但是太祖的拜把兄弟,两人还是儿女亲家,太宗的文昭皇后便是定国公的嫡幼女,且定国公非常‘识趣’,在富贵锦簇中急流勇退,主动交出兵权,远离朝堂,整日在家含饴弄孙,是为数不多能平安躲过太祖朝末期血腥大清洗的开国元勋。

他的这一优良品德被子孙完美的继承下来,继任的三任定国公都是极灵透的人,不管朝局如何动荡,定国公府都能屹立不倒。

虽然近些年来,定国公的威势不如过去,但也是京中勋贵中不可小觑的一个家族。

这样一个显赫的家族,怎么会与盐商有关系?

不知不觉间,小洪氏又把心里话说了出来。

“太太有所不知,原来与陆家有关系的不是咱们谢家,而是您的娘家漕帮洪家!”

司棋却没有多想,直接给出了答案,“楚二哥说,好像是洪家大奶奶的族姐嫁入了建安侯府,而建安侯府的当家主母是定国公夫人的嫡亲姐姐…”

司棋显是被一连串的转折亲给绕晕了,硬是掰着手指头才算清楚。

“哦~~我知道了,洪家与陆家是一表三千里的表亲呀!”

在大周生活好几年了,小洪氏对于古人这种喜欢攀亲戚的做法倒也能理解了。没办法,这年头最重视宗族,亲戚既是家族的人际关系,又是家族发展的助力,谁家不没个一表三千里的穷亲戚呀。

司棋用力点头,“没错没错,就是表亲,楚二哥还说了,那位陆二少爷很是和气,拉着大少爷的手,一口一个表弟的唤着。啧啧,真不愧是国公府的贵公子呀,就是有涵养,不似扬州城里的某些个酸腐小官,动不动就说咱们谢家市侩,有铜臭味儿。”

后面这句话也是楚二哥说的,不过,这并不妨碍司棋拿来借用。

小洪氏深以为然。经历了那日在宋家的羞辱,她对这该死的阶级制度无比痛恨。

不过,这陆家既然是洪家的亲戚,那么她这个出身洪家的姑奶奶。是不是也该去表示一二?

想到这里,小洪氏缓缓坐起来,问了句:“你可知那位陆少爷此刻在何处?是不是在延寿堂?应该在延寿堂呀,他既是以洪家表亲的身份来做客,且又是晚辈,理当先去给老祖宗请安呢。”

“…”司棋眨巴了下眼睛。心说话,太太,您把话都说完了,让奴婢回答什么?

吐槽归吐槽,记着自己的身份,她还是乖乖的回道:“太太所料不差,陆二少爷这会儿正在延寿堂呢。对了,婢子和楚二哥闲聊的时候,还、还看到了大太太身边的春雪。”

自打那日谢向晚在延寿堂挑明了东苑、西苑的真正关系,谢家的下人便不再含糊的唤什么‘东苑太太’‘西苑太太’。而是按照序齿,称呼袁氏为大太太,小洪氏为二太太。

当然,这是公开场合下的官方称呼,至于两边私底下具体怎么喊,那就是各自关起门来的事儿了。

小洪氏想塑造她贤良淑德、知书达理的形象。所以不管是人前、还是私底下,她都尊敬的称呼袁氏为‘大嫂’,或是‘大太太’。

老祖宗和谢嘉树偶尔听说了几回,没有特意说什么,但瞧他们的神情,应该是很满意的。

“…呵呵,看来咱们大太太也极关心二少爷呀。”

二少爷平安归来的消息,定会让袁氏非常不满意,毕竟她费尽心思的想出这么个计策,结果一天都不到。人就被救了回来,而她还有可能暴漏。

啧啧,小洪氏很是期待:谢嘉树倘或知道了是袁氏意图对谢向安不利,他会怎么惩处袁氏呢?!

好吧,虽然碧桃名义上是小洪氏院中的人。可只要稍微挖掘一下,谢嘉树便会发觉,碧桃是袁氏埋在东苑的钉子。

小洪氏相信,依着谢嘉树的手段,他定能查到碧桃的真正主子是谁,进而也会查到袁氏身上。

而她小洪氏呢,说破大天去,也顶多是用人不当罢了。

这个用人不当可是要加上双引号的,因为碧桃早在小洪氏没进门前就来到东苑了,真正识人不清的是大洪氏。

还有一点,东苑的管理权并不在小洪氏手里,奴婢若是出了什么事儿,就是谢向晚都不好意思怪罪小洪氏。

因为真主管家的是洪兴家的等一干洪氏心腹。

以上种种,小洪氏不准备自己说出来,更不打算喊冤,有些事,她不说远比说了更有用。

她要借此事为契机,争取拿回一部分的管家权。

——这是她此番计划的第一个目标。

第二个目标便是把袁氏拉下水,虽然过去两人有过合作,算是某种意义上的盟友。袁氏也确实帮过她几次。

但今时不同往日,两人共同的男人回来了,她们又都没有儿子,争宠什么的更是必须的。

小洪氏决定提前动手,免得袁氏先出了招,自己会应对不暇。

现在看来,计划进行得非常顺利,就在不久前,她刚刚得到消息,被袁氏后买的那个妈妈已经招了,而谢嘉树也已经命人悄悄将袁氏控制的几个奴仆弄了回来。

接下来就看谢嘉树的具体行动了。

小洪氏早就想过了,谢嘉树碍于都转运使的面子上,可能不会明着惩戒袁氏,但私底下的冷落却免不了。

虽然谢嘉树明确规定了在东苑、西苑过夜的日子,但若男人不想去睡,就算有规定又怎样?

按照袁氏这个罪过,谢嘉树怎么也要冷落她几个月吧。

而小洪氏呢,便要抓住这几个月的时间,争取早些怀上孩子。

当然就算怀不上也不打紧,她还年轻,且还有另一个底牌。

这就牵扯到她的另一个计划了。

小洪氏越想越兴奋,她从罗汉床上站起来,看了看身上带皱褶的衣裙,扬声喊道:“抱琴,给我收拾一下,我要去延寿堂。”

虽然谢家三代几个主人不把她当自家人看。商量个事儿也避着她,但她终究是东苑名正言顺的太太,亦是谢向安的继母,如今‘儿子’平安回来了。她也该有所表示才是呀。

延寿堂的正房,老祖宗正死死抱着谢向安,一边抹眼泪,一边上下打量着他,那眼神,恨不得把谢向安看进眼睛里。这样也就没人能把她的小乖曾孙儿偷走了。

“…老祖宗,我、我真的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敢肆意妄为了,您、您就别担心了!”

好歹也松一松手呀,再不松手,您的宝贝阿安就要被勒死了。

谢向安一边奶声奶气的跟老祖宗求饶,一边用无比哀怨的看着姐姐,呜呜,姐姐好坏,竟然见死不救。

谢向晚抬了抬眼皮。没有错过谢向安眼中的求助与哀怨,心下觉得好笑,但却不肯轻易出手——臭小子,敢在心里偷偷骂姐姐,还想我救你?门儿都没有。

倒是一旁坐着的万华年,眼珠儿转了转。想到方才打听到的消息,忙故作关切的说道:“哎呀,外祖母,阿安都知道错了,您就饶了他这遭吧。不管怎么说,今儿阿安都遭了不小的罪,听说这会儿还没用饭呢,不如让他先去梳洗一下、用些膳食,然后再来陪您说话?”

外头还有个国公府的二少爷呢,外祖母老抱着这个蠢萌胖团子作甚呀。

老祖宗一听这话。这才醒过神儿来,忙松开胳膊,低头看了看谢向安小花猫一样的脸蛋儿,不由得笑了:“还是年儿想得周到,呵呵。老祖宗老糊涂了,竟忘了咱们阿安还饿着肚子呢。”

“老祖宗才没有老糊涂,”

谢向安忙大声否定,还笑嘻嘻的说:“孙儿不饿,孙儿愿意陪老祖宗说话。老祖宗,您不知道,孙儿被那该死的歹人关在柴房的时候,特别想您,也特别想您说话的声音,还有、还有您让小厨房给孙儿做的糯米桂花藕、酒酿圆子、蟹壳黄、海棠酥饼…”

小家伙一口气数了七八种甜点,只把老祖宗逗得哈哈大笑。

万华年起初还有些觉得谢向安不知好歹,随后听了他的‘点菜’,忙笑道:“哎哟哟,外祖母,您快些让小厨房的妈妈们给阿安做糕点吧,再等下去呀,我怕这小家伙要流口水了呢。”

老祖宗连连点头,一脸的慈爱:“可不是,咱们阿安遭了大罪了,可不能再饿着他了。”

说着就冲一侧的婆子使了个眼色,那婆子会意,忙下去准备了。

见此情况,谢向安抱着老祖宗的脖子用力亲了一记,而后甜甜的道:“多谢老祖宗。哦,对了,还有陆大哥,他也跟孙儿一样,一直都没用午饭呢。”

一进了谢家,谢向安便与陆离分开了,谢向晚领着谢向安去了延寿堂,而谢向荣则引着陆离去外书房见谢嘉树。

这会儿,陆离应该正与谢嘉树谈话,估计相互见了礼,再寒暄两句,谢嘉树才会领着他来给老祖宗请安。

“陆大哥?可是京城陆家的二少爷?”

老祖宗早在陆离一行人进门的时候就得到了消息,她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断不会因为一个国公府就忘了分寸,沉吟片刻,对谢向安道:“陆少爷那儿有你爹爹和大哥陪着,且不用你呢,你先去用饭,待你用过糕点,没准儿你陆大哥就来延寿堂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