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顾云妍所说的,顾家的女主子永远只是他们的生母。

顾云妍冷冷开口道:“大嫂莫不是忘了,安国候么女之前的夫君却是入赘的,难不成爹爹也要如此?那么从此之后,还会有顾家吗?”

顾老爷要是入赘,那么顾家就不复存在了。顾玄奕要么另立门户,带着两个妹妹过活。只是父母还健在,从来都是不能分家的。

顾玄奕和她们两姊妹兴许要跟着顾老爷去侯府,在别人看来是麻雀落在凤凰窝里,不知道多么羡慕。

只是在顾家人看来,姓顾,却进了侯府,这算什么?

言子馨也不由微微变了脸色,要是顾玄奕真是跟着进了侯府,只怕一家子的地位就尴尬了。

她原本想得简单,就算不为顾老爷和顾玄奕着想,怎么也不能不为自己以后的孩子着想。

顾家要是没落了,第一个受罪的便是她和顾玄奕的孩子。

如今想到他们一家子要寄人篱下,言子馨也变得迟疑起来。

顾云哓没想到顾云妍平日冷冰冰的不怎么说话,一开口居然让言子馨也动摇了。

寄人篱下的日子的确不好过,安国候是高门大户,他们这些小人物还得低声下气,仰人鼻息。若是可以,谁也不乐意。

在顾家生活得自由自在,不愁吃不愁穿,何必如此?

但是正如言子馨所言,安国候要是有意,顾家根本没有拒绝的余地。

霎时间几人都沉默了下来,还是顾云哓率先打破了沉默:“如今这事八字还没一撇,是不是太早忧心了?爹爹还没发话,指不定是在琢磨个两全其美的法子,不至于得罪安国候,又不会叫自己为难。”

安国候的么女要嫁,安国候真会乐意让她嫁到顾家来?

第十八章 惊喜

对这位夫人,顾云哓也曾隐约听说过。五年前丧夫,膝下有一个跟她年纪相近的女儿,又甚得安国候的喜欢,说是掌上明珠也不为过。

当初就是舍不得她外嫁,这才会招婿。顶头有两个大哥,也是对她甚为宠爱。

如此想来,顾家若是拒绝,后果的确不堪设想。

这两位哥哥如今都身处高位,就算不能弄死顾家人,让他们一辈子都不能翻身是再简单不过的了。

想着以安国候对这个么女的宠爱,还真可能会让她得偿所愿。

所以这件事就算顾老爷不同意,也是铁板钉钉的了。

顾云妍何曾想不到这点,她就是持着顾老爷宠爱自己,这才肆无忌惮地表达不满。

但是出乎她意料之外,顾老爷这次并没有遵循顾云妍的意愿,严明拒绝这婚事。

这叫顾云妍十分不安,显然她在顾老爷心里的地位,却远远不及这位新夫人?

还没名正言顺成为顾夫人,新夫人就已经完全占据了顾老爷的心?

顾云妍瞅了顾云哓一眼,没想回答她这近似掩饰太平的话。

言子馨也是忧心忡忡,却听见底下的婆子慌慌张张来禀报:“少奶奶,安国候派人上门来了。”

闻言,言子馨连忙起身,一叠声地吩咐道:“别怠慢了客人,赶紧请去花厅,再让人奉上大红袍,叫厨娘准备茶点,务必妥妥帖帖的,可不能失礼。”

顾云妍听说安国候的人登堂入室了,皱了皱眉。

言子馨生怕出什么意外,抓住顾云哓叮嘱道:“你跟妍丫头留在这里,我去去就回。”

言下之意,是让顾云哓看着顾云妍,别让她跑到安国候派来的人面前胡言乱语。

就算成不了亲家,可也不能得罪了安国候。

顾云妍倒也知道厉害,转身道:“我去找大哥,大嫂随意。”

说罢,她施施然走了。

顾云哓松口气,她还真没能耐强留住住这个姐姐。

言子馨稍作打理,赶紧去花厅招待客人了。

来的是安国候的管事娘子,平日就在侯夫人的跟前伺候的,在侯府里很能说得上话。

发鬓微微有些灰,衣衫素洁整齐,丝毫没一点咄咄逼人的气势。

言子馨见状,这才松了口气,要是来人是一副扯高气扬的样子,她也不知道该如何应付。

好在这管事娘子上门来,不是给下马威的,她提起的心略略下了去,就见管事娘子开门见山道:“顾少奶奶也知道我家小姐素来得侯夫人宠爱,如今她非要嫁到顾家来,侯夫人也是舍不得的。只是女大当嫁,姑爷走了也有五年,身边也没个知冷知热的人,侯夫人很是心疼。听说顾老爷才华洋溢,一表人才,侯夫人曾见过一面,颇有好感。”

“侯夫人谬赞了,”言子馨面色讪讪的,总觉得她一个儿媳妇,如今却要跟外人谈及公公续弦的事,实在颇为尴尬。

管事娘子也不为难她,径直拿出一张单子道:“顾少奶奶也清楚,小姐原本是招婿进府,还在侯府家里过活。如今再嫁,顾家也是一大家子,若是都住到侯府去,未免有些不自在。小姐也不想顾老爷为难,跟侯夫人痴缠一番,到底让侯夫人点头,让小姐嫁到顾家来。”

第十九章 质问

言子馨听着,真是又惊又喜。

侯府家的么女愿意嫁过来,自己一大家子就不必寄人篱下了。

实在是深明大义,言子馨忍不住琢磨这位新夫人或许是个好相处的,连忙笑着赞道:“夫人事事为老爷着想,是顾家之幸。”

管事娘子听多了对自家小姐的夸赞,面色自若,只微微一笑道:“这是侯夫人亲自拟的陪嫁单子,打算明日把一部分送过来。不知道顾家是否选好了下聘的日子?若是没有,侯夫人恰好跟护国寺的主持有几分交情,请主持测算黄道吉日也是可以的。”

护国寺的主持历来只给皇家测算,偶尔帮忙,也是了不得的人物。

安国候的侯夫人能请得动他,足见地位不凡,摆明极为重视新夫人。即便是再嫁,侯夫人也绝不会委屈了这个女儿。

言子馨面皮一僵,只怕顾老爷这娶的不是新媳妇,而是一尊大佛,回来就得全家人供着了。

她早就知道顾玄奕继承了顾老爷的好皮囊,说亲的时候偶然见过顾玄奕一面已经惊为天人。

却没想到拜堂成亲第二天敬茶的时候,第一眼看到顾老爷,言子馨顿时愣住了。

顾玄奕站在顾老爷身边,不像是父子,说是两兄弟也不为过。

顾老爷也不知道怎么保养的,看着就像二十来岁,翩翩俊郎君。

她那时候就知道,顾老爷这皮相,必然会招蜂引蝶。

但是没料到的是,这一引,居然引来这么大的来头。

言子馨恭敬地接过单子,明白安国候是想这位新夫人就算低嫁,又是再嫁,明面上还是要好好看看的。

只是这一扫,她顿时僵住了。

陪嫁送过来,到时候顾府下聘的时候可以再送回去。言子馨知道陪嫁肯定不少,却也大吃一惊。

珠宝、玉器、绫罗、瓷器,林林总总足有几十个箱子。这还只是一部分,若是全部,那究竟得多少?

安国候足足三代人,积累的财富必定不少,却也没想到居然给再嫁的女儿如此丰厚的嫁妆。

言子馨看得眼睛都直了,这般财大气粗,安国候的么女再嫁,看来又是京中的又一盛况了。

她好不容易平复思绪,轻声答道:“这单子我会誊抄一份,亲自交给老爷。”

管事娘子笑着点头,这顾家的少奶奶看着有几分小家子气,却也是个知情知趣的。小姐若是嫁过来,也不会有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人下绊子。

顾家上下简单得紧,顾老爷膝下是一子二女,身边只有两个红袖添香的丫鬟,并没有侍妾,算得上洁身自爱了。

等小姐嫁进来,也没个让她不痛快的,只怕过得也舒心。

管事娘子试探了一番,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言子馨亲自誊抄了单子,送到了顾老爷的书房。

顾老爷收下后只看了一眼便放下了,言子馨看着顾玄奕也在书房里,紧蹙着眉头,就知道这两父子闹得不开心,知趣地退下了,没打扰他们。

顾玄奕等房门一关,这才开口道:“爹执意如此,就没想过妍儿会不高兴?”

顾老爷挑眉道:“妍儿要高嫁,就缺不得一个出身好的长辈。”

第二十章 嫁妆

听罢,顾玄奕也知道,言子馨对顾家一心一意,府里上下打理得也不错。又是恩师的女儿,对他照顾得妥妥帖帖,挑不出一点不对来。

只是恩师桃李满天下,未免帝王多心,跟学生交往都不密切,甚至是疏远的。

言子馨从小在深闺长大,认识的多是国子监里的长辈,根本不能给顾云妍挑一个适合的夫君。

不管是他还是顾老爷的心里,一直都觉得能顾云妍配得起的男子寥寥无几。

若是低嫁,实在是委屈了她。

顾玄奕恍然大悟,眉头不由舒展开来:“爹是想让妍儿嫁个好郎君,才答应了这婚事?”

“不止是为了妍儿,也是为了你。”顾老爷叹了口气,他没有上进心,不等于不愿意让顾家更上一层楼:“做长辈的,哪个不想儿女有更好的前程?再说,安国候也没有给顾家任何拒绝的余地。”

看看这陪嫁单子,足够给顾家脸面了。如果顾老爷再不识趣,只怕安国候也不会手软。

顾玄奕其实早就明白,此事不管顾云妍多么不愿意,他们也没资格拒绝安国候这位么女的青睐。

“这位夫人是个好的,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必然会对你们视如己出。”这也是顾老爷乐意点头的缘故,若是安国候这位么女膝下有儿子,那么就不一定会为顾家多着想一二了。

而且顾夫人的位置空着,扑过来的人络绎不绝,顾老爷这几年也烦不胜烦,索性如今安国候有意,他也就顺水推舟了。

“你也多劝一劝妍儿,别让她继续再胡闹了。安国候的么女嫁过来是必然的事,如今连陪嫁单子都列好了,明日送过来,再选个黄道吉日,顾家就得向安国候下聘。最多的不出半年,顾家就会有新的主母。起初或许看在我的面子上,对妍儿忍让一二,但是心里不痛快,可不就耽误了妍儿的亲事?”

顾老爷事事为顾云妍着想,顾玄奕不由惭愧,自己却跟着妹妹一起胡闹,少不得给顾老爷添了麻烦,顿时团团作揖道:“是儿子想岔了,定会好好劝解妍妹妹的。”

第二天一早,安国候的管事娘子就把一箱箱的陪嫁送过来了。

虽说不是十里红妆,也没有敲锣打鼓闹得人尽皆知。但是几十个箱子抬进顾府,摆满了整个前院,的确引人注目。

言子馨看得满目咂舌,乖乖,安国候这么女还是再嫁,要是第一回嫁人,那嫁妆岂不是要绕着京中一圈还不够?

她拘谨地站在前院,拿着单子,听着底下的丫鬟一声又一声地点算陪嫁的物件,因为事前就看过单子,反而没一开始那么惊讶了。

“嬷嬷进去先喝口茶,还得亲近再跑一趟,倒叫嬷嬷累着了。”言子馨可不敢怠慢这位侯府侯夫人跟前的管事娘子,恭敬地请到了花厅里,一叠声叫来丫鬟奉上茶点。

“顾少奶奶哪里的话,这是奴婢该做的。”管事娘子接过茶盏,低头抿了一口:“不知道顾老爷可是选好了黄道吉日,奴婢也好回去跟侯夫人禀报。”

第二十一章 玄机

顾老爷对这些事素来不上心,之前也示意过言子馨,她连忙答道:“听闻有护国寺的主持挑选黄道吉日,自然更好,这番又得劳烦嬷嬷。”

管事娘子唇边的笑意更真切了,顾家的人果然上道。知道侯夫人喜欢膝下这个女儿,必然想要给她安排得妥妥帖帖的。

黄道吉日听着简单,不过是一番试探,既然顾老爷识趣地推了过来,让侯夫人做主,她自然是高兴的。

“哪里有什么劳烦不劳烦的,昨天侯夫人正好跟主持提起,今早主持就送来了几个日子,侯夫人看着眼晕,在这两个之间总是挑不出来,还得顾老爷看看,选上一个,也好叫府上准备了。”管事娘子从袖里拿出一张红纸,小心翼翼递了过来。

言子馨早就明白,安国候说让顾家挑选黄道吉日,不过是一句借口。

看看,昨天才提起,今天就把挑好的日子送过来的。

好歹给顾老爷两分脸面,不至于直接选好了,还是留了点余地。

她心里的想法绕了一圈,面上却不显,恭敬地接过,自己也不看,示意紫竹拿去书房给顾老爷来定夺,一边轻声跟管事娘子闲谈,免得怠慢了这位嬷嬷。

紫竹一来一回不过一刻钟的功夫,很快把红纸呈上。

言子馨接过一看,两个日子,一个是下月十六,一个是三个月后。

顾老爷直接在第一个用毛笔圈上,显然是挑了这个。

下月十六,日子实在有点紧,前后不到一个月的功夫,哪里能准备得了?

一来是府里的铺面和库房要清点出来,好移交给新主母,不至于手忙脚乱的。

二来是顾老爷的院子还有不少之前那位顾夫人的东西,少不得要清扫一下,该送库房的送库房,该扔的扔掉,没得叫这位安国候的心尖尖看着不痛快,顾家就得遭殃了。

三来顾云妍还闹着脾气,丝毫不肯让步。要说服这个有脾性的小姑子,顾玄奕还要费一番功夫。

不过言子馨清楚安国候的侯夫人给上这么两个日子,是有玄机的。

显然是害怕夜长梦多,倒不如早早把女儿嫁过来。

早嫁和晚嫁也一样,顾老爷要是选了后一个,指不定让侯夫人以为他是不情不愿,也要闹个不痛快。

反正都一样,倒不如早些把新妇迎进门了。

言子馨心知肚明,这事他们根本拒绝不得,便笑眯眯地把红纸递了过去:“嬷嬷,这日子仿佛匆忙了一些。不过顾府上下早就已经开始准备了,这日子装点府里的门面却是足够的。”

管事娘子满意顾家的懂事,很快带着抬嫁妆的下仆离开了。

瞅着满院的箱子,言子馨叹气,只得叫来小厮,一再叮嘱要小心,把东西都抬去西厢放着,又点了八个高大的护院守着。四人为一队,早晚轮流巡视,务必把这个院子周围守得跟铁桶一样。

毕竟这些东西可容不得一点错漏,少了一件,顾家都会惹来大麻烦。

第二十二章 良人

顾云哓听着前院的喧哗退去,也悄悄溜过来偷偷打量,看着满院子几乎放不下的陪嫁,也是诧异地睁大眼。

这么多的陪嫁,足见安国候对这个么女的重视。

顾老爷要是对新夫人不好,可就有的受了。

要是其他人家,看着满院子价值不菲的陪嫁,又清楚岳父身处高位,以后必定前程似锦,说什么都要巴结一下侯府。

不至于登门谄媚,跟送陪嫁来的管事娘子寒暄几句也是有的。

偏偏顾老爷根本就不出现,陪嫁送过来,也只让言子馨去张罗打理,连看都不看一眼。

如此视金钱如粪土,也是少见。

管事娘子没见着顾老爷,回去也一五一十禀报了侯夫人,心里对这位新姑爷的评价却不错:“虽说是小门户出身,一身皮囊不错,却是不骄不傲的。顾少奶奶做事未免有些小家子气,倒也知情知趣。小姐嫁过去,必然能舒心惬意。”

侯夫人挥了挥手,让捶腿的小丫头退下了,合上的眼这才睁开些许,叹道:“柔儿是个苦命的,前头的姑爷看着是个上进的书生,谁知道入赘后没多久却又开始不满了呢?表面上跟柔儿相敬如宾,实际上对柔儿不打不骂,却冷冷淡淡的。柔儿一颗心都碎了,可惜为了姬家的脸面,又不想让我操心,硬是忍了下来。”

想到那该死的女婿,侯夫人颇为咬牙切齿。

明明入赘前已经说明了,书生只能柔儿一个妻子,绝不能纳妾。

书生答应了,等娶了柔儿,渐渐却又开始不满起来。侯府帮着书生平步青云,慢慢爬了上去。身在高位,心就开始变了。

不能纳妾,就跟友人在外头嬉戏,说是诗兴来了,吟诗作对了一晚上。

只是满身的酒气哪里能瞒人,一闻就给熏得不行。

不敢忤逆安国候,这女婿就换了别的法子。不能纳妾,那就跟娈童耍玩。

侯夫人知道的时候,气得心肝都疼了。

出了这样的丑事,别说是她,就是安国候也受不了。

女婿的官职因为一件贪墨案的牵连被撸了下来,丢了乌纱,不知不觉病了。

缠绵床榻好几年,这才是去了。

自家女儿郁郁寡欢,过了五年,这才又看上了一个男子,侯夫人自然要把对方摸得清清楚楚,没得要再嫁个糟心的,岂不是要女儿儿又吃一次苦头?

不过再三试探,这个顾老爷让侯夫人还算满意。身边不过两个通房丫鬟伺候着,平日也从不留宿,可见顾老爷不是个贪恋女色的。

对儿女极好,既不恋权,也不贪财,又满腹经纶,实在是个难得的好男子。

尤其妻子病逝五年,从来没有续弦的意思,足见对发妻情深意重。

如此重情重义又品性良好的男人,女儿确实能嫁。

侯夫人不在乎女婿的官职,也不在乎是否门当户对。只要女儿喜欢,又是品性好的,就足够了。

管事娘子瞅着侯夫人的脸色,对顾老爷是满意的,便笑道:“小姐这回嫁的是良人,侯夫人便可以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