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荒芜,平日没人过来,昨夜只有我追入,事发之后我就让人将此地围起,以备天明之后勘验,所以这里的脚印不是我的就是他的。人的脚印根据身量体重步法习惯年龄皆不相同,你看我的脚印…”他说着抬起一边脚,引她对比,“我的脚印显然比他的要短一点,下陷的深度也略有不同,虽然差别细微,但都是至关重要的。再加上我的鞋底有侯府特制花纹,而他的并没有,凭此很容易就可以区分开来。”

秦婠微微张嘴,愣愣看他,他解释浅显易懂,语速疾缓恰当,极有信服力。

这样的沈浩初,她从没见过。

“根据他留下的脚印,可以判断出此人应该比我瘦,身高在五尺七到六尺之间,比我高半个头左右。”他放下脚,看着铜尺上的刻度,在心里计算一番方道,语毕发现秦婠在发呆,不由又敲敲她的脑袋,“你有没在听我说话?”

“听着呢,你别老打我头。”秦婠摸上脑袋,怒回,“五尺七的身高在京城可不常见,大多是关外胡人,不过关外胡人虽然高,但也壮实,不可能比你更轻。”

沈浩初已经算高的男人了,比他还高?那得什么模样?恐怕她只到那人的胸口吧。

“还有,这里是侯府废旧园子,别说外人,就算是咱们府里人都未必认得路可以半夜凭黑摸来,照侯爷刚才的意思,那人来无影去无踪,昨晚护院们已经第一时间在园里围捕巡查,可还是让他轻而易举地跑了,我猜他应该是对咱们府里的格局非常熟悉才是,甚至比一般人要来得更熟,但是咱们府里没有这么高的人。”秦婠斟酌着说完一番话,才发现沈浩初已经盯着自己看了许久,“你盯我做什么?”

她从地上站起,抖抖裙上沾的泥沙,沈浩初跟她站起,点头道:“孺子可教。”

大约她自己没有发现,她言行已经不是初时小心翼翼的口吻了,他还是比较喜欢这样无拘束的她。

“你想怎么查?”她问他。

沈浩初已迈步往外走,若按常规也不是没有查的法子,但现在他有个更为大胆的猜测,导致他无法按照常理去判断,故而并没正面回答她,只道:“从长计议。”

“你怎会这些勘验技巧?”秦婠又问他。

“我不是说了我想进大理寺,这几天看书看的。”沈浩初挑眉。

秦婠意味深长地“哦”了声:“现学现卖啊,难怪了…”

难怪讲不出查探的法子。

“难怪什么?”他止步看她。

“没什么。”秦婠越过他往前走去。

沈浩初两步跟上,眉梢动了动——不错,知道怼他了。

“走吧。”他在她耳边道。

“去哪?”秦婠看着与自己并肩而行的男人。

“去当你的挡箭牌,陪你见老太太去。这么晚过去,你不怕被人责问?”

“…”秦婠忽然想把这人的皮囊撕开来,看看里面到藏着谁。

————

丰桂堂里肃静非常,沈老太太板正地坐在榻上,面无表情地盯着堂下坐的人。

堂下已经坐满人,二房三房都来得齐全,宋氏林氏坐在下首,邱清露在宋氏身后站着,几个姑娘也端正地坐在锦凳上,轻易不敢出声儿。

雁哥沏了碗茶送来,小陶氏忙接了恭恭敬敬递给沈老太太,秦老太太接了茶,要开碗盖有一下没一下地撇着浮叶,发出扣扣的脆响,低垂的眉眼看不出喜怒,有几分当年老太爷的气势,震慑得众人不敢说话。

喝了两口茶,她又将碗递给小陶氏,小陶氏接过后犹豫片刻,咬牙小声开了口:“老太太,她怕是有事耽搁了,要不让媳妇出去看看?”

“你快坐下吧,别丢人现眼,这天下哪有做婆婆的在外头迎接儿媳妇的理?”老太太冷睇她一眼。

小陶氏噤声回了座。

“到底年纪还轻,行事没个分寸。昨夜出了那么大的事,老太太早上得了消息必是忧急如焚,满宅的人都来了,单等她一个,她做晚辈的能有什么事比替老太太排忧尽孝更重要的?”二太太宋氏捻着佛珠开口,语气温柔,却字句诛心。

老太太的眼又冷了几分。

气氛正僵凝着,屋外的婆子一扬声:“侯爷,夫人。”

沈浩初与秦婠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负能量爆炸,多谢你们治愈我。么么哒。

第14章 保护

满堂注视下,秦婠与沈浩初并肩步入丰桂堂。堂上气氛冷凝,老太太面色不佳,其余人都噤声坐着,不复往日热闹景象。沈浩初大步迈到老太太跟前作揖,秦婠随其福身,一同向沈老太太行礼。

看到孙子,沈老太太面色放缓:“浩初,你怎么过来了?今日不是与小郡王约了去落星山狩猎?”

沈浩初答道:“不过玩乐之事,几时都能去的,哪及府中要务重要。昨夜家中遇贼,至今未明,孙子不放心,也恐祖母担忧,所以亲自过来回禀祖母。只是昨晚护院巡宅回复,孙儿怕还有变故所以守着,天明时才撑不住闭了会眼,倒累得秦婠服侍我整夜未眠,又为了等我起来而错了时辰,让祖母、二婶、三婶 ,几位嫂子妹妹久等了,是我的不是。”

话说到这份上,他又将错都揽到身上,谁还能责怪秦婠?老太太眼眸早就软下,又是心疼又是欣慰:“真真没想到,你这猴儿竟会放弃玩乐,安分呆在家中。”

“祖母,保家卫国,男儿本分,何况孙儿承爵,是这镇远侯府的一家之主,焉有弃家寻乐的道理。”沈浩初正色道。

老太太既惊且喜,不禁站起:“你们听听,听听,他竟然能说这番话来…”

“老太太,咱们侯爷长大了。”许嬷嬷忙过来扶她。

秦婠不动声色扫过屋中众人,发现众人皆已露出各自复杂的神色,不论是欣慰还是激动亦或嫉妒,都逃不掉惊讶之色。

她垂头腹诽——这有什么可奇的?但凡有责任心的男儿都该明白的道理,也就只有在沈家才会掀起惊诧,由此可见沈浩初平时为人多顽劣任性。

似乎心有灵犀,沈浩初转头看了眼秦婠,她看起来恭顺温柔,也不知在想什么。

“侯爷能有这样的想法,是咱们府的福气,老太太也可宽心了。”宋氏露出笑容,那张喜怒不惊的脸染上些许慈爱。

秦婠很快扫过一眼收回目光。宋氏在沈浩初面前,总是这副慈爱相。沈浩初幼年丧母,小陶氏未入门前是跟着老太太的,沈老太太对他管教甚严,他小时候也不亲近祖母,只有宋氏待她亲切温柔,又素来投其所好,刻意讨好,倒让他心存感激,将其视如母亲。秦婠在侯府五年,冷眼旁观,倒看出些不对来——沈浩初与小陶氏关系不睦,疏远祖母,甚至于和她夫妻疏离,多半都逃不开宋氏有意无意的教唆。沈浩初会长成那副顽劣脾性,恐怕与宋氏有大关系,要养废一个孩子,捧得越高摔得越狠,是为捧杀。只是宋氏手段太高,连老太太那样火眼金睛的人,都没瞧出来。

她与沈浩初夫妻情分没有恶化时,她也曾好心提醒过他,不料却被他斥责心肠恶毒,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自那以后,她再没管过他。

简直是个傻子!

沈浩初没来由感受到身边人传来的嫌弃之意,看她时她却还是老实乖巧模样,不由挑眉。

“既如此,你派人向小郡王说明原委了吗?”老太太又想起一事来。

“一早就派人去郡王府上了。”沈浩初点头。

“南召郡王那人…你未赴他的邀约,岂非下他脸面,只是派人说明恐怕不够。”宋氏边说边将邱清露叫过来,又嘱咐道,“清露,你替侯爷备份赔礼送到…”

“二婶娘,不必麻烦清露嫂子了。”秦婠此时方开口,绵甜的声音被刻意压沉,“小郡王猎奇,恰好我手上有套十八件机关檀木套匣,才刚已经打点好命人送去给小郡王作赔礼,想必他不会再怪责侯爷。”

说完话,她看到沈浩初递来的疑问眼神,便又解释:“侯爷操劳一夜早上方阖眼,我不想打扰你,直接命人送去的,后来赶得急便忘了知会。”

其实是沈浩初去勘验现场时她命人送去的。那南召小郡王霍谈出了名的霸道,全京城他排第二,便没人能排第一,便是沈浩初,纨绔之名还在其之下。霍谈可是个惯会胡搅蛮缠的主,一个不顺意就能把人家搅得天翻地覆,秦婠可不想沈浩初得罪这个主,毕竟如今他二人在外是夫妻一体,若出了差子还不得她帮着收拾。

“好孩子,过来坐。”沈老太太的怒气早已消失殆尽,看秦婠目光前所未有的温柔,秦婠上前后她便拉着人坐在自己身边,仔细端详,又赞道,“难为你年纪轻轻行事稳当,昨个儿夜里累着了吧?”

“我再累,又怎比得上清露嫂子累。从昨个夜里就带人在后园各处巡查,早早又要料理家事,照管各园各房,她才是最辛苦的。”秦婠柔声道。

“哎哟,我这糙皮糙肉的早就习惯了,你快别臊我,我这人经不得夸,一夸可就该忘形了,按老太太说的,我那猴尾巴要藏不住了。”邱清露笑着走出来打趣自己,迎得满堂笑声,一扫适才冷凝气氛。

“好了,我虽然上了年纪也没老眼晕花,你们都是好的。”老太太笑出声,又吩咐雁歌开库,“去,把宫里赏下的灵芝与那几盒血燕取来,包了给这两个丫头带回去。”

“谢老太太。”秦婠忙站起行礼,被邱清露给按住。

“快别谢了,老太太这是哄咱们多出百倍的力替她看宅子呢。”邱清露趣道。

秦婠明白,这阖府上下也只有邱清露能这般与老太太说话,一来她是老太太娘家外甥女,又深谙老太太脾性,说起话来便少了顾忌,更添亲近。

打趣了两句,话题又绕回正事,老太太敛了眉目开始问及昨晚之事,沈浩初掩了几个要紧之处,将事情一一禀明。说了半晌,老太太才松开眉头安下心,遣众人回各自院子,又免去秦婠的晨昏定省,只叮嘱她好生服侍沈浩初。

————

众人一走,丰桂堂就静下来,屋里光线昏昏,照得满堂金玉锦绣陡生暮色。沈老太太板正的背在最后一人出去后便佝偻下来,□□两声直接歪倚在锦榻的迎枕上。许嬷嬷见状忙将点的艾灸熏炉拿来,送予她敷膝,淡淡的艾香弥散,沈老太太一声叹喟,道:“老了,才坐一个时辰就撑不住。”

“坐着不舒坦就倚着,都是自家人,您又何必强撑。这几年为了侯府劳心费神,您也该松松手了。”许嬷嬷坐到她身边,一边劝慰,一边端来热茶。

“我倒也想松手,只怕一松手就把祖宗这百年积业给毁了。都道百年世家,也就和那用旧的被褥一般,锦绣仍在,内絮早散。”老太太摇摇头,面现戚色。

沈府不过外强中干罢了。积年之家,三代而衰。

就着许嬷嬷的手饮了口茶,她又道:“我能不愁吗?你看看咱们这一大家子人,谁是能撑起家业的?老二心思不在正道上,老三与我隔着肚皮,要是老大没死那么早便好了,这么多孩子里也就他能指望得上。”

“如今不是有侯爷吗?”

“浩初?小时候看着倒好,越大越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大房就剩他一个男丁,也不知长进,那小陶氏又不堪重用,我想扶都扶不起,倒是二房人丁旺盛,可惜心野,想得只有自己。”老太太又叹口气,浑浊地看着满屋朽色,不免悲音大作,“我还能看顾他们几年呢?只怕两眼一闭就是松手的时候。”

“老太太春秋正盛,可别说这样的话。我瞧侯爷娶了妻,如今是长进了,就看昨日那事,我听外头的人说,他处变不惊,不仅有勇还有谋,应对之时极是稳妥,行事滴水不漏,甚至还要亲自去应天府衙找中城兵马指挥使洪统领问情况,颇有当初老太公的风范。”许嬷嬷取来帕子拭找她唇角,继续劝慰,“再看那秦婠行事也像个沉稳的,正压得住咱们侯爷那毛躁的脾气。”

许嬷嬷说着又把近日里蘅园里发生的大小事宜都给老太太说了一遍,那院里多的是眼睛,那园里没什么能逃过老太太的耳目。

“听你这么说,秦婠品性倒不像外人说得那般不堪。”老太太摩挲着熏炉上的纹路道。

“人言可畏,总有那起嫉富嫌好的人添油加醋,京里的传言,哪能尽信。”

“这倒也是,外人都道秦家二姑娘好,我遇见几次,总觉得不太对。”老太太沉吟。

“就看她把咱们侯爷迷得疯疯颠颠,自个儿还能没事人般干干净净地在各府走动,便知道她手段心计必然不浅,没进府也许是好事。”许嬷嬷又道。

京中但凡与男子有些瓜葛的姑娘,闺誉多少都会受影响,偏偏这秦舒不止丝毫未损,甚至名声更响,好像所有的错处都让别人占走——譬如沈浩初的疯执,秦婠的毒计。从来没人提过秦舒的问题,且不论这其中对错,至少证明此人必有些非常手段。

老太太点了点头,不予置评,许嬷嬷便继续劝道。

“我看秦婠也不错,成亲后这几日侯爷人都静了不少,也没再念那秦二姑娘了,刚才你也瞧见,这小两口在堂上一唱一和的,互相遮掩,倒是恩爱。”许嬷嬷将她的盖毯往上掖了掖,“儿孙自有儿孙福,我看您啊也别操心太过,既然大房那小陶氏不堪大用,不如让秦婠试试?”

“才不过四五天,能看出什么真的来?再瞧瞧吧。”沈老太太闭了眼。

许嬷嬷便不再多劝,刚要离去,却见老太太又睁了眼。

“下月初三是徐太妃的寿辰,昨日祁王府上已经派人送帖过来,你替我回个帖,就说我犯了痹症不好前去,让秦婠带两个姑娘替我去吧。”

————

一席话说到近午,沈浩初才与秦婠回蘅园。日头辣辣地晒,路上的树荫窄得只够笼住一人,沈浩初全让秦婠走在里边,自己倒被晒得满头汗。

秦婠偷眼看了看他,终于忍不住:“侯爷今天为什么要帮我?”

沈浩初淡道:“秦婠,你为何会问这个问题?我帮你,难道不是应该?”

他问了一个很简单,但对秦婠来说却很难回答的问题。夫妻相扶本是应该,可她和沈浩初不一样。

她略垂下眼,没瞧见身边的人若有所思的目光。

在沈府的这几年,她定是过得极不好吧?

“秦婠,以后这个问题别再问了。我在一日,自会帮你护你一日,没有什么原因。”沈浩初沉道。

这个“我”,是卓北安。

只是他也不知能留多久,毕竟…他是多余出来的人。

秦婠心头微震,不明他这话中意思,却又不知从何问起,只听沈浩初又道:“昨晚没睡好吧?眼睛都黑青了。回去之后好好休息,等你精神了,我还有要事同你说。”

“侯爷有何要事?”秦婠蹙眉问他。

“这事关系甚大,非三言两语可清,今日之后,我需要你时刻保头脑的清醒——为了你自己。”

作者有话要说:呀,等会出门玩,所以提早更新。

2017年最后一天,希望小仙女们年年十八岁!

第15章 甩脸

沈浩初神神叨叨的一席话,不但没让秦婠睡好觉,反倒让她胡思乱想了一晚上,结果这说要找她商量大事的人出去了一下午,也不知上哪里去花天酒地,把秦婠给气得够呛。

她就不该相信他故弄玄虚的信口开河。

睡眠不够导致她的脾气比前两天要大,甜美的脸一旦板下,虽然并没多少威慑力,但那目光流转间的冷意却叫满屋的丫鬟噤声。

可惜,没等她气消,就被另一件事给吸走全部注意力。

“许嬷嬷,老太太真的让我带两位姑娘去赴宴?”秦婠拿着烫金的帖子翻来覆去地看。

“我的小侯夫人,老太太的话我还能传错不成?”许嬷嬷瞧她脸上还一团孩子气,不由替老太太的主意捏把汗。

秦婠确实惊讶。上辈子因她嫁来沈家便出了错,又与沈浩初起了争执,所以老太太并不喜欢她,根本没让她参加这场后来被喻为兆京牡丹宴的盛会。

徐太妃是先皇四妃之一,也是先皇后的同宗妹妹,受先皇喜爱,又得先后信任,育有一子一女,儿子获封康王,女儿则封永寿公主。先皇驾崩,今上继位之后,便恩赐她从宫中搬到康王府由儿子供养,是先皇众多妃嫔中唯一一位得到善终之人,不过可惜她儿子死得早,如今的康王由其嫡长孙霍泽承继,她的次子霍谈就是与沈浩初交好的兆京小霸王南召郡王。

徐太妃的寿辰每年都会大肆操办,已成兆京贵圈中的惯例,但这一年的寿宴却让所有人都印象深刻,甚至被称作牡丹宴,盖因这场盛会竟然聚齐了当时兆京盛名最响的几位京都佳人,而最戏剧化的是,这几位京都佳人竟通通被一个人盖过了风头,其中就包括盛名之上的秦舒。

那人便是西北掖城的异姓藩王曹启苏的嫡长女曹星河。对于循规蹈矩了百年的兆京人来说,曹星河的出现虽只是惊鸿一现,其无双风华就像她的名字,星河璀璨,月华失色,再无群星拱月之说,不知俘获了多少男儿年轻的悸动。

秦舒在她面前,一败涂地。

上辈子,秦婠只听过传说,不想这辈子竟有机会亲眼目睹,说不兴奋那是假的。沈浩初语焉不详的话当即就被她抛到脑后,送走了许嬷嬷,她满心就剩下这一件事。

————

要代表镇远侯府去参加太妃寿宴这事,转眼传遍后宅,在各院各房都掀起一片波澜。下午,小陶氏就带着四姑娘沈芳华造访蘅园。秦婠将人请进屋中,心里倒无惊讶。

“婆母有事唤我过去便是,怎么亲自过来了?”秦婠笑吟吟地从青纹手里接过茶盏亲自递上。

因为孀居的关系,小陶氏的衣裳颜色与饰物都寡淡,今日穿着灰蓝的褙子,发髻上只有两只翠玉簪子,越发衬得人伶仃卑微。

“没什么要紧事,就是过来瞧瞧你。你嫁过来几日,我早想来看看,不过老太太身体一直不爽利,我走不开,所以就耽搁了。”小陶氏接了茶,细声细气地开口,又扯过沈芳华。

“嫂子。”沈芳华低头规矩叫人,眉目间神情像极了小陶氏,不过五官却更像过世的沈父,有丝硬朗气。

秦婠把她拉到锦榻上坐着,又将一漆盒的点心推过去,只笑道:“四妹妹别拘束,想吃什么玩什么只管同我说。”

说罢,她盯着沈芳华好一通瞧。这对母女的来意她心里有底,就是为了徐太妃寿宴之事。老太太让她带两个姑娘同去赴宴,可三房这么多位姑娘,每个都去是不可能的,便要有所取舍,手心手背都是肉,伤了哪一位的脸面都不好,所以这为难的事就落到秦婠头上,怕也是老太太将这事交给她的主要原因。小陶氏早想让沈芳华去赴宴,所以听了消息第一时间就来了蘅园。

沈芳华垂头坐着,只有小陶氏与秦婠说话儿,秦婠听小陶氏拉扯半天,干巴巴地问遍她的起居饮食,却总也没进正题,便把话头转到沈芳华身上:“四妹妹马上要及笄了吧?她是咱们大房嫡出的姑娘,这及笄礼可不能马虎。”

小陶氏怔了怔,忙接话:“十一月初十,再有三个月就是。我也正愁她这及笄礼呢。”

“这有何可愁的,三妹妹年前不是才办过,按着她的旧例一样操办便是。”秦婠装作不解,果见小陶氏面色一苦,沈芳华的头垂得更低了。

“三姑娘的及笄礼,是老太太亲自开口大办的。”小陶氏笑得苦涩。

沈芳龄极得老太太宠爱,她的及笄礼既有老太太的吩咐,又有宋氏的督办,还有个主持中馈的能干大嫂邱清露,那声势可不是其她姑娘能再有的。

秦婠点头,不再多问,便听小陶氏咬牙又道:“及笄礼倒是次要,只是这孩子年纪大了还是要挑门可心的婚事才好。可惜她是个锯嘴葫芦,见了外人不说话,这么些年也没出过府,外头人都不知道她,我担心…”

话说半截沈芳华脸已红了,不自在地说了句“娘”,秦婠便按住她的手,朝小陶氏感慨:“婆母说的这些,我也明白,从前在家的时候,我母亲也总替我操心这些。”

纵然秦婠未曾生养,也能体会小陶氏这番心情,毕竟沈芳华是她在沈府唯一的亲生骨肉。

“有些事老太太年纪大了一时顾及不到,但心里肯定是有数的,婆母不必太过忧虑,再者芳华是咱们大房的娇客,镇远侯的亲妹妹,不论是笄礼还是婚事,都不会马虎的。”秦婠安慰她。

“那…那…”小陶氏仍不放心,可待要直问却又顾着脸面,便支吾起来。

“婆母心里那事我也不能拿主意,但晚些时候我去见老太太时会同她商议。四妹妹大了,也确实该往各府略走动走动才好。”秦婠道。

“我的儿,多谢你了。”小陶氏松了口气,起身带着沈芳华告辞。

————

送走小陶氏,秦婠捧着碗酥酪坐在院里的藤摇椅上歇神。

藤摇椅随着她的脚尖晃晃悠悠,摇得她慢慢闭了眼,倒是没睡着,不过闭眼想事。

想的正是小陶氏母女。

这小陶氏是沈浩初亲母族中的旁支,家世一般,为人懦弱,大陶氏病重之时怕自己走后继室苛待沈浩初,所以看中性格软弱的小陶氏,在死前千方百计促成这桩婚事,让小陶氏嫁进沈家做了填房,可不料小陶氏太过懦弱,任人拿捏,又不得沈侯宠爱,无力中持府中中馈,被二房压得彻底。

老太太从前大约也有心扶她,故将她叫到身边亲自教导,对外只说让她晨昏定省,可即使手把手教,这小陶氏也仍是扶不起的阿斗。老太太年岁已大,力不从心,慢慢也就淡了,倒是小陶氏这么多年都坚持晨昏定省,亲自伺候老太太,没有贤名便占个孝字,老太太虽然不喜欢她,但多少也还护着,是以府里人虽看轻却也不敢怠慢她。

也就沈浩初,不知被谁教唆,总觉得小陶氏嫁进沈府是她的精心安排,又说她妄图取代大陶氏的地位,还在幼年加害过他——所以他一直不喜小陶氏,两人关系极差。

沈芳华是她唯一的孩子,可惜承袭了她的禀性,木讷寡言不得宠爱。秦婠记得上辈子沈芳华是在两年后出嫁,夫家姓钱,与宋氏的娘家是世。这桩婚事初时是宋氏牵线,那时老太太病重,宋氏就找了沈浩初,而当时沈浩初的身体和精神应该正在被毒侵蚀,故也没有细查,再加上他又信任宋氏,所以亲自向小陶氏提起。那会沈芳华正愁嫁,小陶氏便同意了这婚事。

岂料成亲之后小陶氏才知,这钱家公子酗酒成瘾,品性暴虐,沈芳华自嫁去后便没一日安生,不过一年就被搓揉至死。因着这事,小陶氏恨及沈浩初,在沈浩初死前那两年里豁出命般报复,搅得大房天翻地覆。

从前她父亲曾说过,凶手伤人的动机,多半逃不开情与利二字。这利字,不是钱财便是权势,而这情字,左不过男女之情亦或私心怨恨。若是为利,沈浩初是大房独子,他死了,大房无嗣,爵位便可能落到身为嫡次子的二房头上;若是为情,那时最恨沈浩初的人,大概就是小陶氏。

不过…下毒又如何说通呢?

小陶氏现如今可没恨上沈浩初,莫非是二房?

————

秦婠心里正想着,冷不相捧在手里的碗被人抽走,她蓦地睁眼,瞧见沈浩初站在自己身边,颀长的身体在傍晚倾斜的阳光下拖出细长的影子。

“吃着酥酪也能睡着?你不怕着凉?”他搅了搅碗里剩的酥酪,脸色微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