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们在封地呼风唤雨,哪能叫他这么一个个抓起来?

傍晚过芜烟居的时候,他的脸色依旧不好。璇玑不问他何事,其实民间饥荒的事情她早就知道了,有心事人一定会在此事上大做文章,这一点都不奇怪。

亲自奉了茶给他,他没有喝,只接过了茶杯搁在桌上,直直地瞧着她:“丞相说,私吞灾款的事情,他们个个都有份。你觉得朕的七弟会有份么?”

握着帕子的手有些紧,她却是笑:“这种事我怎么知道?”

他难得一笑:“凭你对他的了解呢?”

从容看着他:“这个兴平可不好说,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呢,皇上怎好叫兴平断言?”

抬手拂过女子姣好的脸庞,他低语着:“若他真的有份,朕可不会轻易就放过他。”

她亦是笑:“你是皇上。”要谁死,不过寻个理由,就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外头,突然传来太监的声音,说是翠荇苑的全婕妤有了身孕。佟寅的声音里透不尽的欣喜,这也算连日来的一见大喜事了。璇玑回了头,果然见皇帝的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起身便过翠荇苑去了。

璇玑跟着起了身,思昀上前来,轻扶了她,小声道:“公主,七王爷真的会与那件事有关么?”

她冷睨了她一眼:“此事不是你该说的。”思昀见她脸色不好,以为是宫里有有主子有了身孕,她心里不舒服才会如此,此刻也再不敢说话。

璇玑不自觉地绞着手中的帕子,私吞灾款的事,怕不过是一个幌子。薄奚珩还想找个突破口一一突破了给他们治罪,怕只怕,事情根本没有那么简单呢。

这件事,他全抓不得,也放不得,倒是叫他骑虎难下了。至于他今晚来说的事,她倒是不担心,她相信晋玄王有能力可以避过,他的身边,还有秦沛,他也会帮他。

隔日,听闻那翠荇苑的全婕妤便被封了承徽,迁居了斓华宫。璇玑还记得那原本是皇长子的生母刘昭仪住过的宫殿,全承徽搬进去的时候,宫里好多的人都指指点点地说不吉利。璇玑心底嗤笑着,宫里头好多人,都不是人眼前看到的那样,刘昭仪也并非真的难产都死的。

不过这些,不是她在意的,华妃与薛昭仪倒是坐不住了。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她们的恩宠却是一点影子都没有见着。

华妃偶尔来芜烟居坐坐,她嘴上不说什么,可是心里想的什么,璇玑一目了然。也许只是,整个后宫,唯她一人是旁观者吧。是以,才觉得更加清楚。

……

十一月中,有急报传来,说是在绪宁王的府上搜出了大量的赈灾银两。前去搜查的侍卫还未将银两点清,绪宁王竟下令将皇帝派去的侍卫一一截杀。还说休想像冤枉庆陵王一样冤枉他。

皇帝勃然大怒,下令将绪宁王捉拿回京。

却不想,这一命令下达,竟让各位王爷纷纷靠向了绪宁王那一边。襄桓王更是直接发了兵,不过短短三日,已有人响应支持。

郢京中的官员竟是一下子乱了套,丞相府上的来客更是络绎不绝。丞相为了避嫌,闭门谢客。

几个刚从丞相府吃了闭门羹的大臣悻悻地回府去,一人大胆地开口:“其实我们也不必急,我们不过是文臣,为国家社稷朝点力罢了。届时朝中要真的出了大事,也和我们无关啊,我们照样为国家出力。”

另一人听着有些心悸,也不敢说什么。

其实很多人都会抱着这样的心态,谁做君王于他们来说没有什么大不同,他们依旧做他们的大臣。

连着三日,韩青都从御书房进出频繁。

璇玑与思昀散步的时候,远远地瞧见过几次,她还记得上次韩青来的频繁还是为了庆陵王的事情。这次的事情封锁的很好,怕是知道的人也不多,更何况是后宫的人?不过璇玑已经猜到些许,怕是灾款的事出了大问题了。

是死了人,还是…有人反了?

想到此,她不免吃了一惊,咬着唇转身。瞧见薛昭仪与全承徽在前面说笑着走过,她怔了怔,也不知这薛昭仪又打什么主意,这几日倒是与她走得近了?

想着,不觉又想笑,前朝都出了大事了,她们如此无知,还为了那个男人的恩宠处处地算计。殊不知这江山一朝易主,她们又当何处去?

思昀见她怔怔地站着,不免开口:“公主,您想什么?”

回了神,她摇着头:“没什么,我们回去。”

“是。”思昀扶了她,她却是由回眸,朝御书房的方向瞧了一眼。

此刻的御书房里,丞相也在,韩青进去,皇帝抬眸问道:“如何?”

韩青咬牙道:“皇上,襄桓王是有备而来的。”

皇帝冷冷一笑:“原来竟是他!”慧妃想要传递消息的人,还有沈元效忠的人,原来真的是襄桓王!其实单是他,他根本不必怕他,只因那次他早有察觉,细作送出去的图都是假的,他只要一起事,他就能轻而易举地拿下他!只是他还是低估了他那大哥了,没想到他还有本事让那些兄弟们都跟着他闹!

这件事倒是麻烦了。

“皇上,绪宁王说那些银两不是他偷的,说是您故意陷害他。”还有一句话韩青不敢说出来,逃回来的侍卫禀报,说绪宁王说皇上就是想一个个地除掉他们兄弟,以此来掩饰他那皇位来之不正的事实。

皇帝狠狠一掌劈在面前的御案上,只能“啪”的一声,那张御案竟从中裂开了!

他只厉声道:“简直太放肆了!”

丞相忙道:“皇上息怒。眼下…只能平息了。”平息,便是让皇帝认个错么?

薄奚珩的脸色越发地低沉,襄桓王既能算计到这一步,又岂是他想平息就能平息的?他的野心那么大,不过是不服他做皇帝而已。他自己也想坐坐这把龙椅!

“韩青,传朕的命令,活捉襄桓王!”

……

这段时间,外头的传言是纷纷扬扬。

说皇帝冤枉绪宁王私吞灾款,为的就是要除掉他。

还说之前庆陵王一事也是皇帝一手自导自演的把戏,成功地除掉了一个王爷,接下来便是要把他们一个一个地灭了。

还说庆陵王行刑前,皇帝为了不让他乱说话,甚至残忍地割掉他的舌头。他若是问心无愧,又为何要如此多此一举?

最后,更有传闻,当年先帝本要传位之人根本不是二皇子。

听到那最后一句话的时候,晋玄王到底微微动了容。他的眸光一转,落在秦沛的身上,听他继续道:“说先帝原本要传位之人,是当时的皇长子,如今的襄桓王。”

“什么?”楚灵犀的眼眸撑了撑。

却见晋玄王淡淡地笑了,传言不管怎么传,都不可能传出他的名字来的。不过现在,他也不想趟这趟浑水。

外头,孟长夜急急进来,见他依旧端坐着,忙上前道:“王爷,外头,襄桓王的人又来了,问王爷您的表态呢!”

问他的表态,不过是一句话。

反,还是不反。

他若是说不反,那么现下便是与所有的王爷为敌。可他若说反…

见他起了身,所有的人都有些紧张。

秦沛更是上前一步,开口道:“王爷,此事,要三思而后行啊。”

他知道,他怎会不知?

如今所有的王爷都站在了襄桓王那一边,唯有他按兵不动。现在,襄桓王到底忍不住了,三番两次派人来问。襄桓王是忍到今日才等了个师出有名,这一次看起来他是不会罢手了。可是他仍然觉得皇帝也回留一手,不会这么丢了江山。而他现在,需要一个不出兵的理由。

孟长夜握着长剑的手有些紧,见他长久不说话,他忍不住开口:“王爷不能应下!”一定不能应下!

穆妁自郢京回来后,给他带过一个消息来。是皇帝暗卫营的消息,他当时还不知道真假,可如今看起来,难道还会是假的么?暗卫营的人虽然不多,可是郢京就那么大,襄桓王再多的人能进去的也就那么几个,皇帝以为胜券在握。他只是没想到这个消息襄桓王早已知道。

要坐上皇位其实不是最困难的,难的是怎么坐上去。如今襄桓王起兵,不管他理由再充分,他依然名不正言不顺。可只要晋玄王不参与,日后,便有一个**的绝佳理由。薄奚珩败在襄桓王手里,晋玄王出兵**,谁也没有二话好讲。

即便是孟长夜也不得不承认,璇玑把最好的机会留给了他,只是这一切,他不能告诉他,也不好告诉他。

【宫闱血】14

孟长夜的脸色极为难看,楚灵犀也说他的脑子不好使,他只知道不能应下襄桓王要求他出兵的话,可是应该想个什么借口,他心里却是一点底都没有。王爷若是应下了,那么他所准备的一切都没有用了。

秦沛抬手捋了把花白的胡子,要想不出兵,只能此刻在晋国出现一件大事,大到晋玄王没有空再去理会外头的那些事。

他首先想到的,是大婚。

穆妁虽被封了郡主,但却依旧只是个侧妃。秦沛心下一动,抬眸开口:“王爷,臣以为…可以对襄桓王说,晋国正准备王爷的大婚。您大可对外宣称,妁夫人温柔贤惠,您想让她扶正做您的王妃。”

他的话,让楚灵犀大吃了一惊,孟长夜在惊愕之余却是赞成:“还是秦先生想出的办法好,妁夫人是皇上亲封的郡主,王爷将她扶正,也没人好说什么。”楚灵犀原本阻止,可是连秦先生如此说了,她也只能缄了口。可是心底,总以为这并不是一个好法子,但是此刻她心里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是以也没有开口的理由。

晋玄王没有说话,此刻,最好的理由莫过于大婚,或者丧事。目前看来,前者是最好不过的借口了,可是…衣袍下的手微微圈紧了些,这个借口却是他最不愿动用的。妁儿是个好姑娘,当初带她来封地便是逼不得已的事情,他不想伤害她。如果只是个侧妃,日后她想走,也不会那么困难。但是晋玄王妃的话,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况且,在他的心里,王妃是妻子,那个位子他不会轻易交出来。

只是后者,眼下根本不可能。如今晋国,有谁死能引起那么大的反响?除非是他本人。

想到此的时候,他心头忽地一动,竟一下子想到了什么。

回身,朝孟长夜开口:“你出去告诉襄桓王的人,就说再容我考虑三日。”反正在各位王爷的眼里,晋玄王是个只会流连在女人温柔乡里的废物,此刻他说要考虑,他们也权当他是在观望,是不敢下决定。襄桓王也定会以为,三日后,他会答应出兵。

是以,这三日的时间,他一定会给他。

孟长夜也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见秦沛原本担忧的神色渐渐地散去了,他这才放了心,看来王爷心中已经有了打算了。

……

璇玑在华妃的宫里坐着说话,原是想要起身走了,刘嬷嬷却进来说,外头下起雨来了,还大得很。

华妃开了口道:“既是如此,公主便再留片刻,待雨小了再走不迟。”

璇玑无奈,只能应下。

这段日子,面前女子是比往常更加的憔悴不堪了。遣退了众人,独她二人坐着,鎏金掐丝的香炉内,熏香袅袅地飘出来,盈满了一室。

华妃像是低低一叹:“如今本宫这祥屏宫可是冷清的很,也只公主愿意来了。”面前的这个女子,华妃时至今日也依然不敢确定究竟是敌是友。

要说她也想做皇上的妃子,那一定不会是站在她这一边的。可是,自从她们认识以来,璇玑却又没有做过任何对不起自己的事,当初帮她出冷宫的也是她,如今她能坐上华妃的位子,也全靠了璇玑。华妃心里是不明的,是以,也不敢轻举妄动。

璇玑想她也不知道前朝发生的事,便笑着道:“娘娘也不必伤感,听闻这段日子,皇上也没往别的宫里去。都是因为政务繁忙。”

听她提及,华妃的眉心微拧,压低了声音道:“说起这个,本宫也发现了。你说到底发生什么大事了?这一个月来,皇上都不曾去探小皇子,那可是以往从来没有过的事。”

这件事自然不好告诉她,将手中的茶杯搁下,帕子轻轻擦拭过嘴角,璇玑才开口:“这个娘娘都不知道,我又怎么会知道?”恰到好处地将自己鄢姜人的身份给推了出去,华妃听之有理,倒是也不再追问。

璇玑瞧得出,华妃还是担心的,如今她没有子嗣,日后也不可能有子嗣,比起后宫其他的女子来说,她要记挂的事情倒是没有那么多。薄奚珩好,她才可以好。这点,她很清楚。

外头的雨小了一些,璇玑便起身告辞。

行至门口,闻得身后女子也起了身,她忽而开口:“其实本宫现在想想,倒是挺羡慕表姐的。”

一句话,叫璇玑的收住了脚步,回眸,见她惨淡一笑:“她虽死的早,可她到死都得尽皇上的宠爱。”短短的话,夹杂着深深的不甘与嫉妒,璇玑都听得出来。

她没有说话,依旧只转身出来。

思昀给她打了伞,来的时候就没有乘轿,宫女在边上问着要不要备轿,她却摇头。抬眸处,阴霾的天空下,有的不过是朦胧的雨帘。远处,还有宫人匆匆而过的身影,璇玑只与思昀缓步走着。

这天说来也奇怪,才小下去的雨,隔了会儿竟又无端端地大起来。思昀有些吃惊,偌大的雨点砸在伞面上发出了令人心悸的声响,她拼命地将雨伞撑在璇玑的头顶,可依旧挡不住那么大的雨势,璇玑的肩头还是有些湿了。她朝身侧的宫女看了看,秀眉微蹙,因为将伞都撑了过来,思昀几乎整个人都湿透了。

抬手,将雨伞推了些过去。思昀惶恐地摇头:“公主可使不得啊!”夏大人走的时候,特意嘱咐她的,公主的身子弱,经不起折腾,这万一要是病了,她真是罪人了!

璇玑轻叹一声,抬眸时,瞧见慧玉宫就在眼前。当下也没有多想,抬步往前,一面道:“先避雨吧。”

思昀瞧见是慧玉宫,有些迟疑,那些有关慧玉宫不吉利的传言,她也听了不少。但是瞧见主子已经抬步往前,她也不好说什么,只能跟上去。

如果慧玉宫里,早已空了。

璇玑进去时,竟仿佛还想起那时候,岚儿迎出来时的样子。略低下头,她不免想要笑。

大厅的门也被关上了,她二人站在前面,这里已经淋不到雨。思昀将雨伞搁在一旁,伸手拂了拂璇玑的衣衫,她一侧的肩头湿了,渗进来,是冰冰的凉意。

思昀有些担忧,皱眉道:“公主先在这里等等,奴婢去叫人抬了轿子来。”

“思昀。”她拉住她,“不碍事。”

只是不想让她出去,她还记得那一次,她在雨中来回跑了两趟,然后就病了。真难受啊,宫女也是人,宫女也不是铁打的。

她那时候,因为有卓年在暗中帮她,让岚儿给她送药。

如今她站在这里,整个慧玉宫冷清得只剩下铺天盖地的雨声,终究不过是,不堪回首啊。

思昀心头感动,扶她过一侧的凭栏处坐了,靠在门边的伞下已经歪歪扭扭地流淌了一地的雨水。思昀轻声问着她冷不冷,璇玑没有答话,颔首怔怔地望着外面的天空。

方才在祥屏宫的时候,华妃还说羡慕慧妃,羡慕她得尽了皇帝的宠爱。此刻璇玑却笑不出来,心头弥漫着的,是无尽的悲哀。华妃怎会知道慧妃的痛苦?

他不是慧妃,他是卓年啊。

而薄奚珩,他对他的宠爱也不尽然都是真情的。她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知道卓年是别人的细作的,单是他最后对卓年所做的一切,就能让璇玑异常的愤怒。

郎心似铁,在他的身上,也不过是体现了那冰山一角。

对庆陵王一脉,对傅家,对卓年,还有当年的她,他哪一次手软过?

指尖微微一颤,手中的帕子被风从指缝间吹走,她这才吃了一惊。思昀轻叫了声“呀”,忙追过去捡。

璇玑才欲起身,忽而像是听见身后有人,她猛地回眸,瞧见那人影飞快地闪进了拐角,而她却看见了那宫女衣衫的一角。思昀捡了帕子回身的时候,见她转身朝另一侧去了。她有些吃惊,忙追上去:“公主!”

璇玑脚下的步子飞快,她大声喝道:“站住!”

转过去,果然见是一个小宫女,她正转身要跑,听得身后之人已经跟过来,匆匆回身跪下了,整个人有些颤抖,一句话都不敢说。

璇玑怔怔地瞧着,如今这慧玉宫里早没人了,怎的会有宫女出现在这里?莫不是也是来躲雨的?

可是这个想法,在她瞧见那宫女的鞋子时就否定了。她与思昀是下了雨才进来的,她们的鞋底都湿了,而这个小宫女的鞋子却很干净,走过的地方也没有任何脚印。

思昀将帕子递给璇玑,才上前道:“见了公主还不行礼么?”

底下的宫女却像是猛地吃了一惊,抬眸朝璇玑瞧了一眼,讶然道:“原来是兴平公主!奴婢参见公主!”她方才只看见有人就想调头跑,却不想居然是公主。

璇玑越发觉得奇怪,上前一步问:“你在这里做什么?”

宫女依旧跪在地上,小声道:“奴婢以前是伺候慧妃娘娘的,娘娘仁厚,待奴婢也好。娘娘走后,慧玉宫再也没有人来,奴婢隔段时间,会来这里悄悄打扫。想着娘娘若是回来,看见干干净净的才好。”

她的一句“回来”说得思昀脸色一变,鬼魂之类的,最是忌讳了。亏得这小宫女还这般口没遮拦。

璇玑心头一动,她的执着叫她觉得感动。只是,卓年若真的在天有灵,也一定不会回来这个地方的。这里带给他的苦难太多了,她只希望他走过这一世,下一世千万不要再入宫。

低低一叹:“也不枉你们娘娘待你好。”卓年虽为了她做了那么多的事情,可她知道,他的心底一直很善良。否则,不会因为刘昭仪的事情难过,否则,不会因为手软而放过当年的华妃。

宫女的眼睛有些红,她抬眸看了看璇玑,像是鼓起了勇气开口:“公主,其实…其实我们娘娘有句话要奴婢带给您。”

惊愕地看着底下之人,璇玑的脸色微微变了,她几乎是本能地瞧了眼四周,这里周围除了一侧的墙壁,都已经算是空旷,也不知道有人躲在别处偷听。她稳了稳心神,也不问究竟是什么话,只问:“那为何时隔那么久,你才告诉本宫?”

宫女以为她生气了,有些惶恐地低下头去:“那时候公主回了鄢姜,是娘娘交代的,等公主回来,若是得空来慧玉宫,才让奴婢告诉你。娘娘说,奴婢不能过公主那边去。”

不能过她那边去…

璇玑怎会不明白卓年的苦心?他在的时候,几次三番阻止她来慧玉宫看他,他到死都不想与她扯上任何的关系,是以,他才会这样交代这个宫女。

心开始有些激动,她相信了,相信那真的是卓念要她带的话。

深吸了口气,试图使自己的话语听得来更加平静一些:“你们娘娘说什么?”

听她并没有生气,宫女才言:“娘娘说,若公主来,就让奴婢转告,说今年盲年(注1),在民间好多人都不会选择在今年成婚的。”这句话,她记得很清明,慧妃娘娘就是这样说的。

思昀皱眉看着璇玑,她不懂那话里的意思。

璇玑的眼睛一红,猛地转身朝着外面依旧下着雨的院落。“盲年”不婚在民间确实是有的,但是宫中自由宫中规矩,薄奚珩是不会在乎这个的。卓年说这句话,不过是想告诫她,要她想方设法将婚期延后,因为他知道,用不了多久,会有人起兵谋反。届时,怕皇帝的宝座不稳,倘若她真的嫁给薄奚珩,势必会牵扯进去。

她也并不想嫁,没有卓年的话,她依旧也会想了法子去拖延。只是卓年的话,更让她深信从她要走的那一刻开始,卓年便已经计划好了一切。在她不在的时候死去,替她免去了不必要的伪装。只可惜薄奚珩却给他看了一个假象,深吸了口气,好在她的介入,也不会让卓年做的那些事化为泡影。

外头的雨依旧下着,长廊上的三人都安静地待着,谁都没有再说一句话。

此刻的御书房内,佟寅小心地关进了门窗,一侧香炉内的熏香燃尽了,他忙命人重新取了新的来。

御案早已换了新的,皇帝坐在前面,手执着一本折子怔怔地看着。如今各地兵荒马乱,早朝的时候他亦是看得出朝中大臣已经有些恐慌了。

所有的王爷都站住来指责他的残暴,只晋玄王一直按兵不动。皇帝皱了眉,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他有些想不通。

外头,有人匆匆跑上前的声音,皇帝的眼眸一抬,见韩青一身铠甲冲进来。走过的地方是一个个湿漉漉的脚印,他的铠甲上面,甚至还在不断地滴着水。

皇帝像是猛地意识到有不好的事发生,倏然起了身。

韩青已经单膝跪下,开口道:“启禀皇上,探子来报,说各位王爷遭遇了刺客,晋玄王重伤,其余的王爷都或多或少地受了轻伤。”

“刺客?”皇帝的眸光一沉,又是这种把戏,他难道会不知道那不过是襄桓王想要激发各位王爷谋反的斗志而自导自演的把戏罢了!他冷冷地看着韩青,启唇道,“又全推在朕的头上了?”

韩青面色一变,咬牙道了句“是”。

皇帝冷笑出声,看来这一次,襄桓王是要与自己对抗到底了!让晋玄王重伤,一来是让他的那些兄弟越发地恨他,二来除掉晋玄王,省得到时候再反过来与他抢皇位。他不得不说襄桓王这步棋算计得真好。

“皇上,我们现在怎么办?”韩青小心翼翼地问。

如此明目张胆的嫁祸早已让皇帝明白一切,说他冤枉绪宁王不过是一个出兵的借口,那认定是事实不管怎么样都不会改变。正如庆陵王栽在他手中的时候一样,由不得他喊冤狡辩!

皇帝负手缄默片刻,才言:“调集兵马,先拿下襄桓王再说。”

韩青应了声,匆忙回身下去。

……

晋玄王府邸,大夫们进进出出个不停。秦沛等人焦急地等候在房外,孟长夜手执着长剑,整张脸是骇人的铁青之色。

有人进来,朝秦沛道:“大人,襄桓王亲自来了。”

秦沛这才动了容,朝孟长夜看了一眼,才起身出去。

外头的大厅内,秦沛老远就看见了襄桓王风尘仆仆的样子。他忙疾步上前行了礼:“劳王爷亲自来了。”他瞧见襄桓王的手臂上缠着厚厚的纱布,脸上一丝笑意全无。

“七弟如何?”他开口就问。

其实看见秦沛出来的时候那种神色,他心里也已明白几分。原想着就多给他几日考虑,反正也是迟早的事情,现在倒是好,还闹出什么刺客的事情!

其他几个王爷都只是轻伤,偏偏晋玄王重伤。那什么意思?谁都知道万一西凉江山易主,最有可能登上帝位的就是他与晋玄王,因为他们身份的特殊,可是现在当口上,却有人刺杀晋玄王!襄桓王的脸色越发的难看了,薄奚珩此举,不就是想分裂各位王爷们之间的关系么?他特地亲自来,就是想看看晋玄王这边的人如何看待这件事情。

秦沛叹了口气:“听闻王爷您也遇到了刺客?哎,我家王爷可惜不会功夫,谁也想不到那刺客就这样刺了上去,现在大夫们都还在医治,臣也不好说啊。您说,这…怎么会出这样的事情啊?”

襄桓王转了身:“带本王去看看。”

寝室内,满屋子的血腥味。襄桓王的眉头一皱,瞧见床上的人脸上血色全无。他没有明目张胆地上前,只闭气凝神,感觉得出,晋玄王的气虚果真很微弱,看来是真的受了重伤。

出来之时,见一群女子匆匆过来。孟长夜已经拦住了她们,穆妁急着上前,却听孟长夜道:“夫人请留步吧,您还是不要进去打扰大夫人问诊。”

穆妁哭得两只眼睛都很肿,抬眸看着孟长夜,哀求着:“让我进去,王爷到底怎么样了?孟侍卫你告诉我,王爷如何了?”

孟长夜却是不让,坚定地开口:“夫人还是先回去,王爷他…他会没事的。”

穆妁身后的美艳女子们都哭着吵着要见晋玄王,襄桓王悄然看了一眼,也没有逗留,只抬步出去。都说晋玄王府美人多,今日一见果然是。不过眼下,这些不是他要考虑的。秦沛跟上他的步子,听他问:“此事秦公怎么看?”

秦沛自是了解他话里的意思,忙问:“莫非外头盛传的那些有关皇上的传言…是真的?”

襄桓王冷冷一笑:“怎的七弟之前不信么?”也难怪他一直推脱着不肯出兵。

秦沛装作语塞的样子,勉强一笑。襄桓王见他们相信是皇帝派出的刺客,也就放了心。站住了步子道:“既如此,那晋国的军队也该表示表示了,现在皇上都已经想直接暗杀了,指不定他下一步会做出什么来!”

秦沛似是惶恐,忙开口:“王爷,这…使不得啊!我们王爷如今重伤昏迷,晋国无人发号施令,这兵…也出不了。”

襄桓王猛地一震,定定地看着面前的花甲老人,讥讽地开口:“往日秦公在晋国的威望如何本王也不是不知道,七弟重伤,晋国自是有你代为监管,本王看底下的人也不敢乱说什么。”

秦沛却依旧摇头:“不可,万万不可。臣就算再有威望也不过是王爷的家臣,晋国的主子还是王爷,王爷不说话,臣不敢轻举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