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可惜,先是不知道先帝会如何对待他,后来又遇上国孝,否则这样的大好儿郎…”

人群中,几个经历过几朝的朝臣却面露忧色。

这,这…

另一边,抱着一大堆奏折的薛棣心中也是苦恼无比。

前几天,他去给陛下送折子,陛下不知为何,对他十分温柔的笑了一下,而且眼神还颇为依恋的样子。

他虽年纪一大把还没娶妻,可并非因为对女人没兴趣,而是之前一直存着随时会株连到族人的念头,所以不敢娶妻,以免害了人家姑娘,后来入宫,先帝器重,每日事忙,也顾及不到这些事。

本来吧,他也准备国孝过了就想法子找一可靠的朝中老臣替他说和一桩婚事,甚至还拿出这么多年为官的积蓄和两任陛下的赏赐买了一座院子,成家立业是够了,结果…

一场地动,院子塌了,他现在虽不穷也不富裕,眼看着连修葺重整房子的银钱都拿不出来,要想有个体面的样子娶妻,还不知道到哪一年。

偏偏又让他发现陛下似乎苗头有些不对…

薛棣见着近在眼前的书房,深深地叹了口气。

人人都道他年少得志,丰姿出众,谁又明白这人长得英俊,是当不了饭吃的,他,他,他…

他苦啊!

薛棣按下心中的不安,在宦官的指引下伸手推开了殿门,只见殿上坐着的皇帝见到他来,原本还没有什么表情,可没过一会儿,他突然侧了侧头,看了自己一眼,又露出那种高深莫测的笑容出来,直看的薛棣背后一寒。

“这么英俊的帅哥,怎么就喜欢男人呢?”

姚霁想起野史的传说,绕着薛棣晃了几圈,又看了眼刘凌。

“他当真他到现在都没有婚配?”

刘凌揉了揉鼻子,微微点了点头。

“啊,那大概真不是野史了…”

姚霁失望的叹息声在殿中飘荡。

‘陛下不但对我笑,还摸着鼻子点头!’

薛棣冷汗直冒。

他,他得想办法求见姑母!

姑母,侄儿的终生大事,您到底是管不管啊!

再不管要出事啦!

作者有话要说:最近不是开会就是加班,家里还要打扫卫生采办年货,因为下了好几天雪才见太阳,每天忙的像狗,希望大家见谅。

我感觉自己最近需要见谅的次数太多了,哎,我心中实在内疚。

第183章 虚拟?真实?

几个月后。

灾难总会过去,人还是要向前看,所以无论是地动还是天狗食日,都会慢慢被人淡忘在心底,努力的振作起来,迎接新的一年。

在忠臣良相和皇帝的齐心协力下,京城没有造成更大的动乱。国子监的学子们有许多都已提早回乡过年,遇难的只是一群极为倒霉腿脚又慢的。

陆凡为了皇帝的名声,让百姓住进了国子监,又找了几个能说会道的弟子每日说说这个说说那个,让许多难民都对刘凌留下了“圣明”的印象。

反过来说,这些士子几个月来和百姓频繁接触,听闻了不少百姓疾苦,还未入仕,就已经有了一些心得,对日后来说,也未必不是一种历练。

内城那么多雇佣百姓修缮房屋的官员也是一般。朝官不同于外官,平日里只上朝参政,久不接触民间,不如地方官员一般直接接触到百姓,也许对他们来说,“百姓”也快要成为他们在朝堂上向对手博弈时的一个托词而已。

可真当这么多衣衫褴褛、衣食无着的难民出现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时,只要不是心思狠毒、麻木不仁之人,总会为之动容。

看着这些将自己当做最后依靠的“百姓”们,有些官员想起了自己还是地方官时,和百姓相处的点点滴滴,那一颗铁一样的心也渐渐也冰雪消融,用那些小吏的话来说,是“更有人情味儿”了。

冬季地震,有好处也有坏处,坏处是房屋倒塌,饥寒交迫,百姓难以过冬。好则好在冬季并非农忙时候,又不容易引发时疫,朝中赈灾得力,也没有引发大规模的恐慌。

刘凌偶尔也会易容改装出去走走,看看京中情况如何,结果倒很是让他松了口气,没有太糟糕。

上个月,太玄真人带着祭品、领着相关的官员离京祭祀山川河流之神,留下张守静在宫中任供奉,张守静性子沉稳,很快就赢得了宫中不少宫人的尊敬,都喊他为“小天师”。

行走在皇宫里的张守静对这座宫殿并不陌生,毕竟太玄真人深受先帝敬重,当年曾经为早夭的小皇子留在宫中许久,他经历过皇子早夭,发现真命天子、皇帝嗑药,皇室中人的神秘感早就在他面前荡然无存。

说到底,皇帝也是人,有人的七情六欲,会喜会怒会怖罢了。

只是…

张守静垂眼,听着面前王宁的唠叨,静静开口:“这件事还有谁知道?”

王宁知道张守静和太玄真人都是得道的高人,而且口风很严,也是逼于无奈,才不得不这样求助。

“除了陛下身边之人,目前还没有几个发现的,但是老奴就怕…哎!陛下无缘无故发笑的次数太多了,老奴也实在是没办法。宫中又不能轻言巫蛊鬼神之事,老奴就是琢磨着,您能不能和陛下说道说道,万一真有什么…”

王宁是看着刘凌长大的,比其他人更加了解他,他知道自己这个大内总管的地位全是靠刘凌撑起来的,就越发担心刘凌出事。

鬼神之说虽然无稽,可这皇宫里枉死之人太多了,谁也不能保证就有什么妖物作祟…

王宁也是没办法,才会接二连三的向刘凌求救。

“这宫里应该是没有鬼祟。”

张守静纳闷。

非但没有鬼祟,而且气场极为干净。

“不过,我会旁敲侧击的问问陛下的。”

“那真是谢谢张道长了!”

王宁高兴地挤出一个笑容。

“就怕陛下失态多了,其他大人们看出不对,惹麻烦啊!”

与此同时,宣政殿里,刘凌面红耳赤地看了眼身边的瑶姬,有些举足无措地对着庄骏连连摆手。

“庄相,你怎么突然就说起纳妃的事情,朕,朕还没有…”

“陛下,天子不守国孝,当以留嗣为重,其他大人们不好意思问,只能让臣来问一问,请问陛下,可知人事?”

庄骏面色严肃,正因为严肃,才让刘凌越发不自在。

“知,知人事。”

刘凌用余光瞟了眼,脸色更红。

“陛下,既然知人事了,就当知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臣听闻您就寝时,屋子里不留值守之人,甚至连宫人都屏退出去,这是为何?”

庄骏深深的陷入担忧之中,以至于连君臣之间该有的距离都忽略了。

“庄相从何得知?”

刘凌听到这里,脸上的红意渐渐收起。

刺探禁内,对于外臣来说已经是僭越。

庄骏显然不想告诉皇帝自己消息的来源,只硬着头皮继续规劝:“陛下一举一动,自然是万众瞩目。臣只是想知道,为何?”

“朕睡得太浅,一有动静,就会清醒,所以不得不屏退宫人。”刘凌毕竟不是蛮横暴虐的君王,只能随便找个理由。“朕想好好休息,不愿有人打扰。”

“那为何又有人说,陛下的殿内,夜间常传出有人交谈之声?”

“庄相,你已经过了!”

刘凌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这是朕的私事!朕要打呼噜磨牙说梦话,你也管?”

噗嗤!

“哈哈哈哈!”

一旁的姚霁实在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庄骏也是从年轻的时候过来的,自以为自己了解了什么真相,苦口婆心的相劝:“陛下,虽然臣不知道您为何如此,但如果您真有了什么心仪的女子,大可不必如此遮掩,就算是粗使宫人之流,留下来做个良人御妻之流也无人敢置喙,何必藏于殿中…”

“庄相!”

刘凌余光扫过姚霁,连一头咬死庄骏的想法都有。

见殿内剑拔弩张,舞文弄墨头皮发麻,对视一眼,弄墨一咬牙,悄悄出门去找薛舍人。

等薛棣气喘吁吁从隔壁的书房跑来,就见到堂堂相国和皇帝脸红脖子粗,正就着什么“侍寝”不“侍寝”的问题针尖对麦芒,也是一阵头疼,连忙上前去“劝架”。

庄骏原本并不是这样的脾气,然而如今内忧外患,又是地动,又是天狗食日,全天下的人都等着看刘凌接下里如何“失德”,皇帝这时候有一点不对传言出去,则天下危矣。

“陛下,地动那时,戴公脸面皆失,为您奔波京中,为的是什么?国子监里那么多士子和贫民同食同住,是为了什么?六部官衙外睡着的那些百姓,又为何愿意听从朝廷的调遣?”

庄骏的面容犹如老了好几岁。

“您是天子,一举一动关乎社稷,为何就不能明白臣等的顾虑?!”

他见刘凌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心头一片失望,竟当场拂袖而去。

“陛下既然拒不纳谏,那臣也只能告辞了!臣叩别陛下!”

庄骏走了,留下薛棣和刘凌面面相觑,薛棣犹豫了一会儿,轻轻说道:“陛下,庄相担忧的不无道理,您,您若有了心仪之人,不妨正大光明的纳之,何必屋中藏娇…”

“没有什么娇不娇,你们多想了!”

刘凌恼羞成怒,大声叫道。

“你们都出去,让朕静一静!”

薛棣叹了口气,只好也谢恩离开。

薛棣一走,刘凌看了眼殿下站着的舞文弄墨,面容一冷。

这两人看见刘凌突然变了脸色,心中一惊惧,顿时抖得像是筛子。

“是你们,对吧…”

刘凌表情更冷,明明是初春时节,殿中气氛却犹如冬天般充满肃杀之气。

舞文第一个受不了这氛围,当先往地下一跪。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

弄墨也是满脸苍白,后悔为什么为了想要讨好两位宰相,回应他们的问题。明明陛下睡得好不好,一点都不关他们的事。

“内宦结交外臣,乃是重罪。来人…”刘凌一声大喝,“将舞文弄墨带到宫正司去,让司监好好教会他们!”

殿中侍卫一惊,却不敢忤逆刘凌的命令,提小鸡一般提起舞文和弄墨,就朝着宫正司走了。

这些都是他还是皇子时伺候的老人,今日说办就办了,殿中人人自危,看着刘凌的目光也越发惊惧。

舞文弄墨求饶痛哭的声音一路清晰可闻,刘凌定定站在那里好一会儿,才拖着脚步回到后殿,又屏退所有人,坐下来定定发怔。

“是我连累你了。”

姚霁轻柔的声音带着一丝叹息响起。

“我夜晚不用入睡,你担心我太过无聊,硬要撑着和我说话,时日一久,自然会让人看出不对。”

“并非如此。”

刘凌抿了抿唇。“您说的都是天家奇闻,各国仁君名帝的治国之道,是其他大臣们没有教导过朕的东西,朕恨不得夜夜不睡向您讨教,他们又怎能知晓。”

“可惜我不能书写下来留给你。”

姚霁心中有些疼惜这小皇帝,自从有一天她见他难以入眠,好心将一些历史故事改名换姓化入其中改为床头故事后,刘凌就像是突然吸了水的海绵,开始想尽办法想从她这里听得后世那些明君治国的范例。

原本这些故事说出来,每一件都是足以改变历史的事情,然而姚霁却丝毫不怕泄露“天机”的后果。

如果刘凌看得见她,这个世界注定是要被关闭的。

就像是之前无数次被“摧毁”的那些世界一样。

“我…”

刘凌张口欲言,却看见门外有人影靠近,蓦地一惊。

“何人在外面!”

“陛下,是奴婢,王宁。”

王宁刚刚从外面跑来,还有些气喘吁吁。

“在肃州的肃王殿下给陛下送东西来了,魏长史也一同入京了,说是有要事要通报。”

刘凌听说是远在肃州的大哥送东西入京,也兴奋了起来,刚刚染上的坏心情也一扫而空。

“魏坤回来了?摆驾,一同去见!”

他兴奋地走到殿门前,一把拉开了殿门。

魏坤?肃王?

姚霁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历史中,肃王这个时候应该还没清醒…

到底是设备出错引起了历史线的紊乱,还是历史线的紊乱引起了设备出错?

如果是后者,那那么多次失败之后出现的资金短缺,其实并非是计算推演所需要的资金,而是因为其他原因?

每一次,都或多或少有一位研究人员因此而悔恨失望到自杀…

姚霁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后背突然一寒,不可思议地望天空看去。

“仙人?”

刘凌见姚霁没有跟上,忍不住回过身,无声地做了个口型。

“来了。”

姚霁按下乱七八糟的想法,悄然跟上。

王宁自然是没错过皇帝的变化,脸上忧色更重,不过他毕竟不是舞文弄墨那样的年轻人,此时更沉得住气,等刘凌进了前殿,连忙去传唤魏坤。

在西北历练多时的魏坤早就褪去了年少时的青涩,身材也越发挺拔,苍劲如坚毅的青柏一般,刘凌和他也算是少小相识,见到他的变化,心中也尤为欣慰。

魏坤并不是啰嗦多言之人,见了刘凌,先传达了下肃王夫妻对皇帝的思念之情,而后命人将自己从肃州千里迢迢带来的银钱、珠玉和胡夏国的“天火”、“雷火”都带了上来。

“这些银钱…”

刘凌看着一条条已经被熔炼成官银样式的金银砖,表情动容。

“肃王殿下说,天有异象,陛下要用钱的地方必定不少,特命下臣将这些银钱送入京中,听凭陛下用度。”

魏坤大致说了下银钱的来历,又指了指身后的大桶并用丝绵层层包裹的几个大陶罐,继续说道:

“这两样东西,是肃王妃殿下命臣带入京中的。”

魏坤从王府在西域经商说起,直说到胡夏形势,而后话锋突然一转,说道胡夏商人突然联络肃王的事情。

“…正因如此,所以臣带着这两样东西千里迢迢入京。”

莫说刘凌听完所有过程面色冷峻,就连一旁原本还好奇地东看西看的姚霁,在听完“天火”和“雷火”之后,都突然神色大变。

“刘凌,立刻让魏坤演示给你看,这两样东西到底是什么!”

姚霁难以置信地瞪大眼,身体忍不住颤抖。

刘凌见神仙如此失态,哪里不明白是出了事,连忙催着魏坤演示“武器”,魏坤担心皇帝安全有失,特意带着所有人去了一个极为宽敞的地方,又让刘凌离得远远的,这才燃起“天火”,掷出“雷火”。

雷火炸响的同时,刘凌和姚霁脸色都是一白。

刘凌想到的是当初遇袭时,那几个藏在花灯里的刺客燃起的雷火弹,而姚霁,则是捏紧了拳头,不由自主地朝着西方的方向看去。

“石油冶炼…”

姚霁喃喃自语。

“□□…”

她面色煞白。

这些是绝不会在现在现世的东西,尤其是在西边。

中亚地区,是缺乏硝石的!

这种被称为“华夏雪”的东西,要到一百多年后,才从中原控制的凉州等吐哈盆地所在地方被方士发现,然后大量开采,进入中亚地区。

姚霁的眼前突然就浮现出了秦铭的面孔。

如果说,这边的皇帝能够见到自己的话,要是那时天地异变,秦铭也没有离开,而是滞留在胡夏皇宫…

她想起他那难以言说的控制欲和对治理国家表现出的野心。

姚霁的背后突然一片凉意。

不,更可怕的不是这个。

姚霁想起被誉为绝密的那几个部门,心头疑惑更重。

如果仅仅是电脑推演,数据形成的人,怎么可能和他们这样真实意识进入的人产生互动?

就算推演的世界真的是从无到有,也绝没有这样的可能。

想到天地突然同时出现异动,想到莫名可以看见自己的皇帝…

“不…”

姚霁心头剧震,嘴唇翕动。

“他们到底是创造出了什么东西…”

第184章 失道?神授?

火药的诞生,可以说改变了整个战争的模式,东方很早就已经发现了火药的用处,因为中国的炼丹方士为了寻求阴阳五行变化之道,敢于向一切物质的变化形态提出疑问,可以算得上化学的前身。

道士这个群体,实在是很有意思,他们创造了火药,却用来做烟花爆竹和各种鬼神戏法;他们很早就用磁铁制造了罗盘,发现了地磁的秘密,却用来看风水…

其实爆竹和火药做的把戏一直都有,太玄真人甚至都能用硝石等物弄出些烟雾来,所以当第一个“雷火”爆炸的时候,众人第一反应是捂住耳朵蹲倒在地上,只以为是像辞旧迎新的爆竹一样的东西,第二个“雷火”爆炸的时候,所有人已经大惊失色地叫喊着“护驾”了。

刘凌曾经见识过“雷火弹”的威力,先帝甚至因为这个派铁骑踏平了雷火门,夷灭了雷火门上下上千人,将火引硝石等物尽毁,所以众人惊慌失措的时候,唯有刘凌还算冷静,只是想着当初如果雷火门拿的是这个刺杀他,估计就不是手臂血肉模糊这么简单了。

但是随后他就是一哂,既然是刺杀,自然是越隐蔽越好,拿着这么大的一个陶罐,任谁都知道躲。

刘凌能看的见姚霁,可毕竟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古人,一开始见到火油和火药弹,虽然也吃了一惊,却没有立刻就意识到它代表着什么。

但刘凌心细如发,一看到“瑶姬”仙子脸色大变,立刻就意识到情况不对,但如今校场里人来人去,都为雷火弹的威力吓得惊慌失色,他这时候要去询问瑶姬发生了什么,一定会被人以为自己吓到精神失常了。

“慌什么,不过是魏长史在试新鲜玩意儿,都各司其职,不要慌乱!”

刘凌一声大喝,震得校场里的人弯腰的弯腰,跪地的跪地,哪里敢再乱跑乱窜。

魏坤已经见识过这两样东西的威力,饶是如此,再见雷火弹爆炸,依然还是心有余悸。

他想起那个胡商的话,如果用投石车将这些陶罐点燃,如雨点般投入敌人的营地或城池…

“陛下,这种东西在胡夏应该不是稀有之物,听他们的口气,只要原料充足,可以大批量的制造。王妃娘娘让臣带话给陛下,让陛下注意硝石的去向。除此之外,这种东西,似乎来自中原,是一些逃避追杀到西域的江湖人带去的配方,得到胡夏国主的改良后制造的。”

魏坤看着最后一颗雷火弹,犹豫一会儿,开口道:“最后一颗雷火弹…”

“这颗留着,让张小道长看看,天师道涉猎极广,也许能知道如何复制。”刘凌现在不敢再把它当成什么新鲜玩意儿,转头问面前匆匆赶到的工部官员:“朕记得先帝时,剿灭雷火门收缴的配方和东西全都封存在工部库部了,是不是?”

那工部官员也是能吏,见微知著,立刻擦着汗回应:“启禀陛下,正是如此,因为那些东西容易燃烧,工部小心封存,一直没有开启过。”

“着将作监和工部的能匠将那些东西启出,朕有用处。”刘凌看了看那一桶火油,皱起了眉头。

这些火油点燃时冲天而起的黑烟和呛鼻的气味让人印象深刻,如果用来守城,从墙头浇下去点燃实在是可怕的很。

“这油,还有这雷火,一定要弄清楚是怎么如何弄出来的,如果是雷火门的余孽…”

刘凌正准备嘱咐其他人,只听得一声幽幽的叹息声传来。

“不必问他们怎么来的。”

瑶姬走到了刘凌身边,眼神里满是痛苦之色。

“…这东西叫火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