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老太太和夏三婶都没说话。

她们也知道,虽然夏家不会做这样的事,但这样拿闺女换彩礼的事情其实很不少。夏至在旁边听着,也觉得有些无奈。

别说是这个将子女都能够当财务的年代了,就是她穿越之前的年代,也有拿闺女换彩礼给兄弟娶媳妇盖房子之类的事情发生。

田氏打开了话匣子,就开始说个不停。

“…托付给了我,说咱们这块儿日子过的好。她们俩从那个山沟里出来,往后也能有几天好日子过。可我认识几个人啊,想要给俩丫头找们好点儿的亲事,只能到处托人。”

“二丫还能等上一两年,大丫是不能等了。”

“老太太,他三婶,你们知道有哪家要娶亲的不。你们看,这俩丫头长的也还行,都能干活能吃苦的。就是彩礼那边得多给准备些,她们家里急需要用。”

原来,这才是田氏终于肯略微低头,往后院来的真正原因了。

她想借助夏家的人脉,早点儿给大丫和二丫寻到合适的婆家。虽然孙王氏说可以帮忙,但是田氏病急乱投医,也不肯放弃夏家这边。毕竟,大丫的亲事,田老头可催的挺急。

不过,夏老太太和夏三婶早就知道了田家的打算。要定这两个丫,那可不是简单的多准备些彩礼就行了。

靠山屯儿老田家的人是多能在闺女和姑爷身上挤银钱,她们可是深有感触的。

谁家要是娶了这个两个丫,你以后也得跟夏秀才一样,去填田家那个无底洞。

没有天大的仇,她们能给人家牵线这样的亲事。

“这眼跟前儿的,还真想不出有啥合适的人家。”夏老太太知道这件事必须得给田氏答复,就笑着说道。

夏三婶连忙附和。

田氏就很失望,脸上都带出来了。

夏至暗笑,难道她还指望一开口,这边就能给她找到合适的人家娶大丫和二丫吗,也是把事情想的太主观了。

不过,夏老太太是从不肯得罪人的。她仿佛没看见田氏的脸色一般,又笑着说道:“我看俩丫头也都挺好,大家伙慢慢地给你扫听着吧。孩子们的亲事,总不能太潦草了。”

田氏就含糊地应了一声,虽然有些不满,到并没有因此就怨恨夏老太太。在田氏看来,夏老太太就是这么个绵~软的性子,远不如她干脆果断。

两个继子的媳妇性子不同,却都一样的难相处,夏老太太能够做到这个程度,也是很不容易了。

“老爷子交游广…”顿了顿,田氏就又说道。

想要尽快给大丫和二丫找到合适的婆家,夏老爷子出马才有希望。方才田氏问夏老太太和夏三婶,本就没报什么希望。那不过是铺垫,现在提到夏老爷子这句,才是她今天要说的话。

夏老太太就笑了。

“奶,你笑啥呀。”夏至就问。

“你们不知道啊。你~爷这个人,平时人家有个啥事都请他帮着说和啥的,他也挺能帮着人调解事儿。可他这辈子,就没做成个一回媒人。”

夏老太太笑着告诉大家伙,夏老爷子也曾经试着给人牵线搭桥做亲事,但最后却没有一桩成功的。

当然了,六月那桩亲事不算,那桩亲事夏老爷子不是媒人,是家长。而且,因为六月那桩亲事,夏老爷子现在还落夏二叔和夏二婶的埋怨呢。

夏老太太举了几个例子,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夏老爷子和做媒这件事犯冲,或者说,夏老爷子做别的事样样成,可偏偏就没有做媒人的天分。

“让她做媒,那就擎等着黄。你们没看见这几年都没人找他来给牵线了?这是大家伙都知道了。”

大兴庄确实有一种私底下的说法,说夏老爷子做媒必黄的。

“他那脾气啊,就不是能做媒人的脾气。”最后,夏老太太又感慨着说道。

夏老太太说的都是实话,而且态度和语气都很真诚。田氏心中失望不满,但却也知道不能怪夏老太太。

田氏就有些闷闷不乐的。

“娘,我看这两天孙五婶总跟你说悄悄话。她是不是要给我大丫姐和二丫姐做媒啊?”夏至就故意问道。

“啊?”田氏吃了一惊,就飞快地扫了夏至一眼。

夏至一脸的笑模样,正在专心致志地包饺子,似乎这话不过是随口问问的。

田氏心中略宽,说孙王氏很热心:“知道我要给大丫和二丫找婆家,特意跟我说要帮着踅摸踅摸。我想我就认识那几个人,听说她认识的人挺多的,那就让她帮着踅摸踅摸呗,万一呢…,我娘家这俩丫头,啥挑都没有。”

主要还是彩礼。

田氏虽然很理直气壮地说彩礼,却瞒着可能将大丫和二丫给人做小的打算。看来,田氏自己也明白,那并不是什么体面事。如果她说出来了,夏家这些人肯定会反感,不会赞同她的做法。

她不说,大家也不好挑明。

很快饺子就包好了。北镇府这里吃都是蒸饺,很少吃煮饺。夏至对此很欢喜,她就喜欢蒸饺,反而不大喜欢煮饺。

两口大铁锅同时开火,先就蒸出两大帘子来,都捡到大盆子里装了,然后,又蒸了两小帘子。这第二锅饺子蒸上了,夏老太太就朝大门口张望。

夏老爷子、还有小黑鱼儿他们爷几个也该回来了。

“都跟他说了,知道时辰他也不回来。”夏老太太就跟夏至抱怨,“你~爷一下地就不愿意回来,非得人三催四请的。他干脆长地里得了。”

腊月那边就自告奋勇地说去地里找夏老爷子和夏三叔。

“去吧,路上小心点儿。”夏老太太点头答应了。

腊月一路小跑地就走了。

“那我去叫我老叔去。”夏至就说。

“你去叫他,他愿意跟你回来。”夏老太太笑道。

孙兰儿就陪着夏至。夏至来到河套,也不往远里走,她只挑了个高高的小丘站定,然后扯起嗓子开始喊:“老叔,回家吃饭了。”

河套里很空旷,夏至的声音可以传的很远。而且,河套里远远近近的,还有许多在玩水的孩子。他们听到了,也会一个一个地传达,总会让小黑鱼儿知道的。

每当饭时,河套这边总有几个这么喊自家孩子的。

夏至觉得,这个方式还挺好玩。所以,她就又喊了几嗓子。

“夏云龙,你侄女叫你回家吃饭了。”不知道谁家的淘小子就跟着大喊了一嗓子,一下子就把夏至给逗笑了。

“来啦,来啦。”很快,夏至就听见了小黑鱼儿的声音,然后她就看见了小黑鱼儿。

小黑鱼儿手里用柳条拎着一条大鱼,带着小树儿和小夏林趟着水走了过来。

“十六,咋你来喊我了?”还没走到跟前儿呢,小黑鱼儿就高声地问。

“我奶怕你玩野了,别人来你不肯回去呗。”夏至笑着说道。

“那哪能呢,我们记着一会要吃饺子呢。”小树儿抢着回答。

小黑鱼儿走到夏至跟前,提高了手里的鱼给她看:“十六,你看我给你抓的鱼。”

喊淘小子回家吃饭的,可没夏至那么温柔慈爱的,n(*≧▽≦*)n

(未完待续。)

第 194 章 第一百九十五章 多心

原来小黑鱼儿趁这会工夫跑去抓鱼去了。夏至微微弯下腰来看小黑鱼儿手中提着的鱼。那是一条大鲤鱼,看着足有三斤出头,还在时不时地甩着尾巴。

这样的鱼,也就小黑鱼儿随手就能抓到。大兴庄其他的小孩子难得有这样的好手段和好运气。

“哎呀,还活着呢!”孙兰儿惊喜地叫出声来。几乎整个下午都在夏家后院,跟夏至、腊月几个在一处,夏老爷子、夏老太太还有夏三婶等人对她都非常好。

孙兰儿在家里什么时候有过这样的舒心的被人关爱和看重的日子的呢。所以她特别开心,这会也露出难得的活泼劲儿来。

“赶紧拿家里去,放盆里养起来。”夏至就说,“咱晚上吃饺子,这鱼最早也得明天才能吃。”

“行。”小黑鱼儿痛快地答应一声,然后瞧了瞧身边眼巴巴的小树儿和小夏林。这条鱼是他抓的,他还没让这两个侄子碰呢。不过夏至让赶紧把鱼养进盆里。

小黑鱼儿就看了小树儿一眼,像颁发荣誉的社团大哥一般,就将手里的鱼递了过去。“小树儿,你跑回去,让你奶把鱼先养起来。”

不是小黑鱼儿偏爱小树儿,实在是另一个选择夏林太小了,胖乎乎的小短腿紧捯饬着,也跑不多快。小树儿就不同,长手长脚的,干别的或许不行,跑的可快了。

小树儿受宠若惊地接过大鲤鱼:“老叔,你放心,我肯定完成任务。”然后,就撒腿往后院跑。

夏林在追鱼了跟着小黑鱼儿之间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跟在了小黑鱼儿的身边。

这个时候,太阳已经落到了山头,彩霞将天边染得红彤彤的。落在几个孩子头上和肩头的阳光更加柔和了,似乎给几个孩子的轮廓都笼上了一层金红色的光晕。

他们一边走路,一边说笑,欢快跳跃的影子在他们的身后拉的长长的。

夏至她们刚到家,在夏老太太的催促下洗了手,腊月也将夏老爷子和夏三叔给找回来了。夏老爷子就和夏三叔在井台洗手、洗脸。夏老爷子比较矜持,什么都没说。夏三叔就没那么忍得住。

“今年的麦子看着要丰收!”夏三叔喜气洋洋的。他们一家三口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那十亩地的麦子了。麦子收成好,夏三叔当然忍不住高兴。

“还得看最后。”夏老爷子比夏三叔沉稳,觉得粮食没搬到家里,要说丰收与否那还为时尚早。“到时候还得看老天爷开不开恩。”

“爹,咱紧盯着点儿呗。”

“那肯定的。不能让到手的粮食跑了。”夏老爷子点头。

夏老太太就在屋子里招呼大家伙吃饭了。

这么些人,就放了两张桌子。桌子是并排放着的,并没有分桌。田氏和夏三婶一人端了一盆还冒着热气的饺子上桌,分别捡到最大号的深盘子里。夏至、腊月和孙兰儿几个就帮着夏老太太往屋子里端汤,端蘸碟,还有两个小凉菜。

原来夏老太太在蒸好了饺子之后,带着两个儿媳妇又做了一道瓜片蛋汤,然后还炒了一个花生米,拌了个凉三丝。

夏三叔笑呵呵的:“这都跟过节似的了。”也挺高兴。

有饺子有菜,夏老爷子自然要喝一盅的。照例,夏至的面前也摆了酒盅。田氏看见了,心中就是一动,忍不住纳罕地看看夏至,又看了看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

她还没看见过谁家会将一个孙女给抬举得这样的兴头的。虽然她知道夏至如今在后院很有地位,但却没想到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会待夏至到这个程度。

这可真是…,一时之间,田氏的心里五味杂陈,她也说不出究竟是怎么个滋味。

夏至似乎没看见田氏奇怪的眼神,她很自然地给夏老爷子和夏三叔斟酒,然后又让夏老太太。夏老太太就说不喝,还让夏至给田氏倒酒。

“你~娘不是能喝几盅吗。”

“我不喝。我喝不惯那辣汤子。”田氏就摆手说道。

“娘,那你不喝我就不给你倒啦。”夏至笑笑,给自己倒了满满一盅,然后就看见小黑鱼儿幽深的小眼神看着她。

夏至一笑,给小黑鱼儿倒了小小的半盅酒。

大家喝酒吃菜吃饺子。夏老爷子的习惯,不管多好的饭菜,他都是先吧嗒一口酒。有了酒,饭菜就吃的很少了。

他今天也是先喝了一口酒,然后才夹起夏老太太拣到他碗里的饺子咬了一口。

“嗯…”夏老爷子尝了一口饺子,就点头说好。家里第一次用豆角入馅,大家都比较新奇,不过他们和夏老爷子一样,吃了一口知道,就都说好吃了。

“往后咱得多包两回这个豆角馅的,好吃。”夏三叔今天很高兴,话都比平时多了些。

“那你是没看见放了多少油,多少肉。”夏三婶顺嘴就说道。

夏三叔不好意思地笑。

“三叔爱吃,咱以后就多包几回。老叔,你爱吃不?”夏至给小黑鱼儿拣饺子,一边问道。

“挺好吃的,十六,你别顾给我夹饺子,你也吃。”小黑鱼儿也往夏至的碗里拣饺子。

“看见没,他俩到哪儿也吃不了亏。”夏老爷子瞧着小儿子和小孙女和睦的样子,就笑呵呵地说道。

夏家几个人都吃的很自在,孙兰儿却有些放不开。不过夏至特意孙兰儿安排在自己身边,自然会替她拣饺子、夹菜。

大丫和二丫也很拘谨,两人都挨着田氏坐着。她们当然也看出来了,虽然夏家的人对她们很客气很和善,大家似乎也都很哄着田氏。

但田氏在夏家后院的地位并不高,而且还颇有几分尴尬。

田氏已经是如此,她们两个就更加小心翼翼的,在饭桌上简直都不敢伸筷子了。还是夏老太太心肠软,见不得小姑娘这样,很是照看她们两个。

饭吃到多一半,夏老爷子就跟夏老太太说:“一会给他大姨奶拣几个饺子。兰子那边回去的时候,你也给她带上一碗,让她两个小兄弟也尝尝今天的饺子。”

“哎。”夏老太太痛快地答应了。

因为大家平常很少包白面饺子,所以亲近的人家包了饺子的时候,往往都会相互送一些,让对方尝一尝。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平时包了饺子就会给武老太太送。当然了,武老太太那边若是包了饺子,也会给他们送。

至于孙兰儿那边,夏老爷子是长辈,而且跟孙家也并不亲近,是没有送饺子这个礼往的。夏老爷子这么安排,都是为了孙兰儿着想。

孙兰儿在孙家的处境,大兴庄的人就算是嘴上不说,心里也都清楚的很。孙王氏在外头说话是响当当的漂亮,但对待孙兰儿却刻薄的人。今天孙兰儿来吃了白面饺子,回去之后,肯定要被孙王氏找茬。

如果孙兰儿带回去一些饺子,孙王氏也就不好找孙兰儿的麻烦了。

这是夏老爷子的细心周到之处。

实际上,夏老爷子在大兴庄一直是以处事周到而闻名的。

孙兰儿的感激自是不必说了。

吃过了饭,抢着干活的人太多,夏老太太只用在旁边看着,有什么事情吩咐一声就行了。看着一群儿孙来来去去地忙活,一个个还都挺能干的,夏老爷子坐在炕上眼睛都笑着眯了起来。

夏老太太就盛了一碗饺子,让夏至和小黑鱼儿给武老太太送过去。等夏至和小黑鱼儿回来的时候,碗里面就装满了新鲜的煮花生。

“我大姨奶给的,说是刚下来的花生。”夏至将碗交给夏老太太。

老武家在大兴庄是大族,武老太太的辈分高,两个儿子也还成器。她不仅家里的日子过的不错,还能时常收到晚辈们的孝敬。

现在还没到花生完全成熟的季节,这个时候的花生非常嫩,也很甜,加些盐煮着吃,就是最美味的了。临水镇还有府城的酒楼里,就有这道下酒菜,价格还不便宜呢。

这便是庄户人家邻里之间的礼尚往来了。

田氏带着大丫和二丫在堂屋帮着干活,主要是大丫和二丫动手,田氏大多数时候只是做个样子。她还是心里有疙瘩,在后院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跟前总是端着,不愿意出力干活的意思。

不过,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也没在意就是了。

这个媳妇什么样,他们早就知道了。有些事上宽容她,哄着她,为的是一大家子的完整和和睦。

等都收拾好了,田氏就带着大丫和二丫回去了。孙兰儿也端了一碗饺子回了自己家。

夏至和小黑鱼儿、小树儿、腊月、夏林就站在井台边,看被养在大木盆里游动的大鲤鱼。大青也挤进来,还伸出一只前爪,试探着想去扒拉盆里的鲤鱼。

小黑鱼儿用下巴掌抵着大青的大脑袋,把大青给推一边去了。“大青,别乱抓。你一抓,这鱼就该死了,到时候咱们吃着就不新鲜啦。”

夏老太太的意思,是这一两天大家吃的太丰盛,太油腻了。这条鱼养几天再吃吧。

所以,小黑鱼儿生怕大青贪玩,把大鲤鱼给弄死了。

上房屋子里,就只有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了。

这个季节,很多人吃过了晚饭都会到外面乘凉。不过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都不常这么做。他们住的房子造的很好,冬暖夏凉。夏天把所有的窗户都打开,总有凉风时不时地吹进屋中,所以并不嫌闷热。

夏老爷子正如此这般地嘱咐夏老太太。“…你瞅个空,把话跟十六说了,让十六上点儿心。”

“你咋不跟十六说呢?”夏老太太白了夏老爷子一眼。这可有些稀奇,平常夏老太太对夏老爷子可是言听计从的。

夏老爷子就干咳了两声:“我哪方便开口啊。你做奶的,这话你说就没事。”

“十六才多大的小姑娘,你就让我跟她说这个。我没这个脸,开不了这个口。”夏老太太就说。

夏老爷子很不满,就跟夏老太太你一句我一句的,低低的声音拌起嘴来。

说到最后,夏老太太也没答应。“无论咋说,她都是大桥的亲娘咧。念书的事,她就已经对不起大桥了。大桥这辈子就还剩下这么一件大事,她总不能狠心糊涂到那个地步!”

“那谁敢打包票。为了她娘家,她啥事做不出来。她一时糊涂,我大孙子可得吃一辈子的苦,受一辈子的罪。”

即便是夏老爷子这么说了,夏老太太抹不开跟夏至说,让她留心防备着大丫和二丫,尤其是大丫。大丫找不到合适的婆家,到时候要是赖上大桥,那可就惨了。

别说夏家不能再结这样的亲事,夏桥如果娶了大丫,那这辈子就完全毁了。

夏老太太觉得夏至才十二岁,不能拿这样的事情去脏了夏至的耳朵。

“也不能啥都让十六办,她才多大点儿,现在这样,也是让她娘给逼的。那孩子可人疼,也可怜啊。”

夏老太太这么说,夏老爷子琢磨了琢磨,也不吭气了。

“是难为了十六,可不这样,还能咋办?老大在家里立不起来,老大媳妇是个啥话也听不进去的。”

“要不,你跟大桥透透话儿。大桥也十四了,有些事也该让他懂了。”夏老太太向夏老爷子提议,她私心里还是护着夏至多一些。

夏老爷子也觉得这样的话挺难开口的,但没有法子,最后也只能是他上了。“哎,我试着跟大桥透透话儿。”

夏老太太就说本该如此,终于放下心来。

夏至在外面玩着,并不知道夏老太太帮她避免了一个比较尴尬的任务。

田氏将大丫和二丫带到大兴庄已经有一段日子,并且利用各种渠道和方式放出了风声。二丫还罢了,毕竟年纪还小,可大丫竟也无人问津。

田氏越来越着急,最后她看出别处都指望不上,就将最后的宝都压在了的身上。孙王氏倒是真心想帮着说成了大丫的事,可是一方面她找了两个财主,人家偷摸地看了大丫没有相中,另一方面,她的月份大了,身体也越来越沉重,想常出去走动都有些难了。

而众人期盼中的麦收季节终于到了。(未完待续。)

第 195 章 第一百九十六章 抢收

麦子成熟,收割麦子不叫收麦,而是叫做抢收。因为麦子熟了就那么几天的工夫,如果在地里没有及时的收割,麦粒就会脱落到地上,这收成就白搭了。又因为收卖的时候是伏天,伏天雨水~多,老天爷一场雨下来,麦粒还在麦穗上就能发芽。

收麦,就是跟老天爷抢收成了,必须叫做抢收。

今天老夏家几十亩地,种的都是麦子。收麦之前,大家伙都聚在后院上房商量。

“你二哥那还没个信儿,还得再给他捎个信儿,让他赶紧回来收麦子。”夏老爷子吧嗒抽了一口旱烟,面色严肃地说道。

因为要收麦子了,夏老爷子提前好些天就让人给府城的夏二叔捎了信儿,让他无论如何得腾出空来家里收麦子。

可是信儿是带过去了,夏二叔那边却一直没有回信儿,据说是太忙了。

也就是离的太远了,要不然夏老爷子恨不得亲自往府城去一趟,把夏二叔给提溜回来。现在他说再让人给捎个信儿,大家自然不会有异议。

“就是他挣的钱多了,不把这几亩地的麦子当回事。那也不能糟蹋东西,那是败家,要糟天谴的。”夏老爷子依旧严肃着脸,语气中却难掩激动。

庄户人家对于土地和庄稼的感情,是祖祖辈辈从骨子里流传下来的,外人很难真正了解。

可就是夏二叔一家都从府城回来收麦,人手还是不足。

“我上次回去说家里种了麦子,我爹就说收麦子的时候给他捎个信儿,他带我兄弟们来帮着抢收。”夏三叔开口说道。

夏老爷子的脸色就缓和了下来。他和夏三婶的父亲是年轻的时候就认识的老朋友了,也是因为这层关系,才给夏三叔和夏三婶做了亲。

如今家里三个媳妇,就属夏三叔最省心。这也是夏老爷子当初特别热衷于撮合五月和钱月来的缘故。

做亲家,就得这种知根知底的本分人家,两家老辈人再有交情,那简直就是完美了。

“你爹岁数也不小了,让你兄弟来就行。”夏老爷子很和气地问夏三婶说话。

“我爹说他一定来,不看着我们把麦子都收了,他放心不下。”夏三婶就说,她保证到时候她娘家至少能来四个壮劳力。

有这四个壮劳力,再加上他们两口子,夏三叔一家的麦子是不愁收的。当然他们考虑的不是他们自己一家。

夏老爷子还在,兄弟几个的地块都挨在一起,到时候自然要相互帮忙。头一件,夏三叔总不能看着老爹带着小兄弟自己去收那十亩的麦子吧。

夏至一边听大家说话,一边在心里盘算。有夏三婶娘家的外援,大家的麦子似乎都能收了。但是抢收的时候,谁知道老天爷会不会翻脸,那自然是人越多越好的。而她家收麦子,也就夏桥一个人能顶了劳力。

田氏到了夏家就再没下地干过活。这是夏秀才给田氏争取到的福利,一方面是拿了夏老太太做比照例子,另一方面,靠山屯儿田地少,原本田老头家是没有地的,田氏会照顾果树,但她还真没种过地。

至于小树儿,虽然也能拿起镰刀,但要顶用也还早呢。

夏至又摸了摸自己的胳膊,细痩的胳膊上长了些肉,比以前软了些,但软软的皮肉下还是有些小肌肉的。原来的小夏至可是家里地里的一把好手,似乎也能顶多半个劳力。

但此时夏至却不那么自信了。她没亲身经历过麦收,虽然她自诩是吃苦耐劳的,但她不想做没有把握的事。

“爷,我打算请几个短工。”夏至开口说道,这就是她的打算了。

“十六,别花那个钱了。”夏三叔和夏三婶都忙说道。前些天夏三婶特意给娘家捎了信儿,让娘家能多来几个人就多来几个人。当时的打算,就是要帮着夏至把麦子给收了。

这阵子夏至对大家伙着实是好,夏三叔、夏三叔投桃报李,自然也想帮夏至的忙。

“我知道三叔三婶肯定是把我家也打算在里头了。”夏至就笑了笑,“不过,这种时候谁嫌人多啊。就是花几个钱,咱早点儿把麦子收进来,比啥都强。”

夏至大致算了一笔账,看样子是打定主意要请短工了。夏老爷子知道夏至如今手头的钱是足够请短工的,也就点点头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