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证人的那个学子是个十七八岁的青年男子,名叫许成源。他面无表情地宣布:“关嘉泽这一方赢。”便将《史鉴》收好,看向了梁先宽。

他平时埋头念书,从不跟这些人闲聊玩闹,向来独来独往。之所以午歇的时候留下来做公证者,不是因为他古道热肠、乐于助人,而是因为他家境贫寒,比试输的那一方能给他付十文钱。为了赚这点“劳务费”,他才多留了一会儿。

“等等。”梁先宽的目光在教舍里逡巡了一阵,跑到一个正低头看书的同窗面前,拿起他桌上的书,往杜锦宁面前一递。

“喂,我的话本。”那位同窗叫了起来。

梁先宽却不理他,把书在杜锦宁面前抖了抖:“你把这页书看一遍,背出来。”

“噗嗤”一声,关嘉泽笑了出来,随即又忍不住“哈哈哈”笑个不停。

梁先宽看看手中的话本,不解地看向笑得东倒西歪的关嘉泽。

关嘉泽性子直爽,易喜易怒。现在他质疑他们那一方作弊,关嘉泽不应该恼怒吗?为何笑成了这样?

而且,更让他惊讶的是,向来冷冰冰没啥表情的齐慕远此时竟然也勾了勾嘴角,朝他露出一个嘲讽的笑容来。

到底哪儿错了?

杜锦宁生怕关嘉泽嚷嚷出她是话本的作者,连忙抢先出声道:“这话本我看过,你要试我记忆力的话,另换一本好了。”

她这话一出,梁先宽就知道自己多想了。要是杜锦宁作弊的话,她绝对不会同意他测试的。

那看话本的同窗一听这话,赶紧跑过来,一把抢过梁先宽手中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又美滋滋地看了起来。

他好不容易哀求关嘉泽把话本借给他看,正看得入迷呢,就被人夺了去。要不是梁先宽家里有背景他不敢惹,他都想给那小子几拳头。

“算了,不用试了。”梁先宽确认了杜锦宁不是作弊,干脆就认输了,“这一局我们认输。”说着,从怀里摸出十枚铜钱,递给许成源。

许成源点点头,拿起东西离开了教舍。

“为节省时间,算学的比试,咱们每方各出一题,做出者胜,你们看怎么样?要是都做出来了,就再出一题,直到有一方被难住为止。”梁先宽道。

他们虽输了背书,但算学上他觉得是十拿九稳的,心里的郁闷也散了不少。

“好。”这方法还算公平,而且不用浪费时间,关嘉泽便没有反对。

梁先宽拿过两张纸,递了一张给关嘉泽,自己便和吴凡、张通到旁边去出题了。

关嘉泽拿着纸,犹豫了片刻,递给齐慕远:“你算学如何?行的话,这题由你出吧。”反正他自己的算学是比不过梁先宽的,出的题肯定不如梁先宽,倒不如让齐慕远试试。

齐慕远刚想伸手接那纸,纸就被中途伸出来的一只小手给截住了。

杜锦宁道:“我出。”

齐慕远没啥反应,关嘉泽却翻了个白眼:“别闹。”

作为关乐和的侄子,他还不了解杜锦宁的底细吗?私塾都没上过。会看书识字,还是他一个多月前才凭着妖孽的记忆自学成才的。至于算学,连他这念了六七年书的人都不大搞得懂,杜锦宁能知道个什么?

倒是在京城里长大的齐慕远还有可能了解一些。

“给齐慕远,让他出题。”他道。

杜锦宁耸了耸肩,把纸递给了齐慕远。

反正她出手相帮了,是关嘉泽自己要拒绝的,到头来输了就怪不到她头上了。这教舍的地,又不用她来扫。

齐慕远打小也是家里延了名师教导的,算学自然也学过。

他微一沉吟,便开始磨墨,在纸上写起题目来。

杜锦宁好奇地凑了过去,想看看这时候的数学题都是什么样的。

“鸡兔同笼不知数,三十六头笼中露。数清脚共五十双,各有多少鸡和兔?”

杜锦宁挑了一下眉毛,抑制住嘴角的笑意。看来古代的人和现代人一样无聊,非得把鸡和免子都装在同一个笼子里面来为难学生啊。现代小学的小朋友们,有多少被这种题目给难住。

不一会儿,梁先宽那头也出好了题目,当即互相交换。

第110章 我喜欢

梁先宽自己上去点了一截比背书稍微长一点的香,道:“这截香燃完,没做出题目的那一方就算输。”

“行。”关嘉泽应了一声,低头就去看梁先宽他们出的题目。

“一群娃娃团团坐,围着桌子分果果。每人六个剩六个,每人七个少七个。聪明的朋友算一算,几个娃娃多少果?”

看完题,他挠了挠头,将纸递给了齐慕远。

齐慕远看了题目,沉思起来。

杜锦宁因关嘉泽不用自己插手,她也乐得清闲,便在散舍里四处走走,好奇地伸头去看看还留在座位上的那几个学子在看什么书。

余光里瞥见梁先宽三人凑在一起嘀嘀咕咕,自己这一方却只有齐慕远在那里皱眉思索,她便有些不忍,走回来伸头在纸上看了一眼,然后随意道:“不用算了,十三个娃娃八十四个果。”说着又去闲逛起来。

关嘉泽见齐慕远似乎思绪被打乱了,不由埋怨起杜锦宁来:“你干嘛打扰他?能不捣乱么?”

梁先宽算学厉害,此时已将鸡兔同笼给算出来了,正想看看对面那群人算出来没有,就看到杜锦宁从散舍那头晃了过来,漫不经心地说了一句话,便又晃走了,他心里顿时一跳。

那答案是正确的。

因为对杜锦宁好奇,他刚才一直注意着他,就想看看他算学是不是也很厉害。

可杜锦宁一直就在教舍里转悠,从他将题目递给关嘉泽起,他就没过来看过。可刚才轻轻一瞥,就给出了答案。

这人莫不是妖孽吧?

或许,他以前做过一模一样的题?

齐慕远此时也抬起头来,惊诧地看向杜锦宁。

他也算出来了,答案跟杜锦宁的一样。

关嘉泽的注意力一直在香那边,抬头见齐慕远没有低头算算学,而是转过头去看杜锦宁,不由得急道:“算出来没有?赶紧写出来,香快燃完了。”

齐慕远赶紧写下了答案,递给了关嘉泽。

关嘉泽看到答案竟然就是杜锦宁刚才所说的,不由皱眉道:“你是不是没算出来?”

“算出来了,就是这个。”齐慕远朝他手上的纸扬了一下下巴。

此时香已燃完,就算这答案不是齐慕远算出来的,也没办法改了,关嘉泽只能跟梁先宽交换了纸张。

梁先宽和齐慕远看了一下答案,都表示:“没错。”

关嘉泽这才松了一口气。

不过他随即又疑惑起来,转头看向正腰着身子专心看别人练字杜锦宁,自言自语道:“难道杜锦宁真的会算学?”

齐慕远轻瞥他一眼:“他刚才只过来看了一眼,就说出了答案,你说会不会?”

关嘉泽歪了一下脑袋,没有说话。

“一会儿让他出题吧。”齐慕远又道。

他刚才出的题目,跟梁先宽半斤八两,谁也没比谁的难,可见两人的水平相当。一会儿再出题,他可没信心赢了梁先宽。

最重要的是,梁先宽他们要是赢了,那就是平手,势必还得比试别的。他肚子饿了,要去吃饭;而且,他不想扫地,更不想扫一个月。

关嘉泽蹙着眉,朝杜锦宁看了看,还是这做法太鲁莽。

他转头对齐慕远道:“要不你再出一题?”

“不出。”齐慕远淡漠地吐出两个字。

“你…”关嘉泽气恼地瞪了齐慕远一眼,但对方连个眼神都不给他,他不由泄气,朝杜锦宁喊了一声:“杜锦宁,过来。”

杜锦宁看别人练字正看得起劲呢,闻言也没动弹,回了一声:“有什么事?”

关嘉泽无奈,催促道:“快点。”

吴凡已在那边催了:“喂,你们商量好了没有?赶紧的,出题了。”

梁先宽则很期待地望着杜锦宁。

他们就离关嘉泽和齐慕远不远,那两人说话也就平常的声调,互相之间的对话他自然听到了。

他对这个衣着破烂的小孩儿越来越感兴趣了。

杜锦宁恋恋不舍地看那人写完了一个字,这才走了过来,问道:“怎么了?”

关嘉泽从吴凡手里拿过一张纸,塞到杜锦宁手上:“轮到你出题了。”

杜锦宁疑惑地看看他,再看看齐慕远,没有说什么,走到砚台前就开始磨墨。

关嘉泽松了一口气。

刚才看不起人,现在又求着人家出题,他真担心杜锦宁会怼他一脸。

梁先宽既提出比算学,心里自然早有成算,不用想就又出了一题。

他跟杜锦宁互相交换了题目,目光就迫不及待地落在了纸上。

他想知道以杜锦宁的水平,会出一道什么样的题。

“李白街上走,提壶去买酒。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遇到店加一倍酒,遇花喝一斗酒。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借问此壶中,原有酒几斗。”

看清楚这道题,他有些傻眼。

其实杜锦宁还真没怎么欺负他。从刚才的题她也知道这时候的算学真不怎么样,大家都还在做小学数学题,因此也没出太复杂的题。否则梁先宽要是不耻下问,问她这题怎么解,她得花多少精力去用小学知道给他解中学或大学数学啊?

这个题不过是用了代数和二元方程式而已,好歹能用现在的方法说得清楚。

但代数和二元方程式,梁先宽他都不会啊。用他会的知识,这道题起码得花上半天功夫不可。

可那香燃烧的时间真不长,大概也就是现代的十分钟,梁先宽怎么够用?

他算了一会儿,感觉脑子里一片乱麻,还没理出个头绪,那香就燃完了。

而杜锦宁那头,她依然是看了一眼题目,就提笔写上了一个答案。

“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丁?”

这不还是鸡兔同笼的问题吗?看来梁先宽也就学了这些了。

关嘉泽犹不放心,一直推搡着齐慕远,叫他也过来帮着算算。齐慕远被他扰得没法,只得伸头过来看了看,然后对关嘉泽点头道:“没错。”

关嘉泽疑惑:“你刚才还算那么久呢,这道题怎么看一眼就知道答案了?你不会是糊弄我吧?”

齐慕远真拿他没办法了,要不给他解释清楚,他还在那里聒噪个没完:“你拿答案往里面套一套,不就知道对不对了?”

纸上写着大和尚是二十五人,小和尚是七十五人。

关嘉泽是个算学渣,便是用答案往里套,他思忖了一会儿也没算清楚。不过见齐慕远言之凿凿,他也不管了,拿着纸往梁先宽面前一拍,道:“拿着,算好了。”

眼见得香差不多燃尽了,自己这题目还没头绪,梁先宽叹了一口气,决定不挣扎了。他放下手里的纸,拿起关嘉泽拍过来的看了一看,道:“我们输了。”

“哈?”关嘉泽愣了一愣,这才反应过来。他转头看了齐慕远和杜锦宁一眼,然后“哈哈,哈哈哈”地笑了起来:“我们赢了。”

看到他如此欢乐,杜锦宁也不由得笑了起来。齐慕远的嘴角也勾了勾。

吴凡很不甘心,拿过梁先宽手里捏着的题目,看了看道:“真的做不出么?”

梁先宽点了点头。

他缓缓地走到杜锦宁面前,站定,目光盯着杜锦宁的眸子:“你以前在哪个私塾念书?”

关嘉泽看到他这举动,本来已停住了笑声,变得警觉起来。可听到这话,他又“哈哈”笑了起来:“梁先宽,栽了吧?我告诉你,杜锦宁他一个私塾都没念过。他是一个月前才学会认字的,而且是自学。人家是天生就聪明,哈哈哈…”

梁先宽长得不错,尤其是有一双很漂亮的眸子,黝黑而深邃。

听到关嘉泽的话,他瞳孔一缩,盯着杜锦宁看了一会儿,见杜锦宁十分平静地回看着他,并不因他的凝视而产生任何窘迫不安,他不由冲着她粲然一笑,笑容里带着一丝丝的邪魅:“不错,我最喜欢聪明人。”他抬起手,作了个揖,“在下梁先宽,幸会。”

第111章 意外来客

要是杜锦宁现在的身份是个妙龄女子,或是有钱有地位,她还会多想,以为梁先宽在打什么主意。

可她现在就是一个乡下穷小子,什么都没有,梁先宽能对她释放善意,不是单纯的欣赏她,就是因为欣赏她而想拉拢她。无论是哪一样,她都不反感。

她也笑了笑,抬手作揖回礼:“杜锦宁,幸会。”

见两人惜惜相惜,互相见礼,关嘉泽在一旁不乐意了,嚷嚷道:“梁先宽,你别打杜锦宁的主意,他跟我是一伙的。”

听得这话,杜锦宁不由得笑了起来。

她感觉自己回到了小学时光——他跟他是一伙的,我跟你一伙的,咱们不跟他玩。

“幼稚!”梁先宽说出了她的心声。

关嘉泽气的要死,瞪着梁先宽,一副要打人的样子。

“好了好了,比试也比完了,咱们出去吃饭吧,肚子饿扁了。”杜锦宁连忙拉了拉关嘉泽,又招呼了齐慕远一声,转身朝外面走去。

齐慕远立刻跟上。

“哼!”关嘉泽对着梁先宽冷哼一声,赶紧拔腿跟上了杜锦宁。

看着一行人出了散舍,有说有笑地往外走,梁先宽笑了起来,道:“这小子,不简单。”

吴凡疑惑地看看外面,问道:“怎么不简单了?”

“乡下穷小子一个,年纪又小,关嘉泽却对他言听计从,连那个冷冰冰谁都不理的齐慕远也听他的话。”梁先宽道。

吴凡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走吧,咱们也赶紧去吃饭。”

杜锦宁本意并不是吃饭,因此出了散舍便打算告辞:“你们去吃饭吧,我回家了。我们家已搬到后面的庄子上了。明日书院沐休,午时我家请客,我已给山长和齐爷爷、袁先生、黄先生都下了帖子了,到时候你们一块儿过来。”

“太好了,这下我们找你就方便了。否则还得托章鸿文带信,你一来一回的也耽误功夫。”关嘉泽高兴地道。

齐慕远点了点头。

“那我走了。”杜锦宁也不废话,转身就走。

“哎哎,等等。”关嘉泽上来拉住她,“你今天帮了我,我总得表示表示。走走走,我请你们吃饭。”

杜锦宁是个干脆的性子,也不客气,点头道:“行。”

他们没有去得太远。关嘉泽他们午歇的时间只有半个时辰,刚才已耽误了很长时间,三人直接去了书院的膳舍。

古代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吃两餐,很多殷实人家都是吃三餐的。书院的学子都是长身体的年纪,一大早从家里来,天黑了才回去,在书院里呆的时间长,如果早晚只吃两餐,很多人都顶不住。

可夏日炎热,饭菜不经放;冬天太冷,拿过来的饭菜冷冰冰的也不能吃。书院里的学子又都是殷实人家的孩子,并不是连饭都吃不起的那种,所以书院就开了膳舍,请了两个厨子来给需要吃饭的学子做饭。

三人到膳舍的时候,好菜已差不多没了。时间紧,纵然关嘉泽不缺银子,也不好再叫厨子别做好菜,只得将就着打了三份饭菜,一边道:“下回,下回我请你们去醉仙楼,咱们吃顿好的。”

“不用那么破费。”杜锦宁摆手道,“这个就可以了。”

“嘿,你别跟我客气,醉仙楼是我们关家的产业,去那儿吃顿饭我还是请得起的。”关嘉泽得意地道。

“哦?”杜锦宁眼睛一亮,心里便有了计较。不过她也没提,跟两人一起吃完饭,便告辞了。

她没有回家,而是去了一趟市场,想看看市场里有什么菜卖。明日要请客,她得在饭菜上把把关,免得陈氏舍不得银子,整治得太过寒酸。她们家虽说没钱,但既然要请客,总得有点诚意方好。

市场最热闹的时间是上午,许多附近的乡下人过来卖菜,到得午时就卖得差不多。只有那些住在山里的猎人才会晚来,这时候来买猎物最合适。但猎物不是天天能遇上的,得看运气。

还好,杜锦宁运气不错,在市场逛了一圈,就看到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背着山鸡野兔,正东张西望地找寻卖东西的位置。

杜锦宁并不了解物价,此时也没处打听去。不过她能赚钱,也不在乎贵了几文还是便宜了几文,听得那男子说三只山鸡两只兔子一共要九十八文,她也没还价,直接就买下了。

提着野味从市场里出来,遇见有人牵了山羊来卖,她又买了一公一母两只山羊,花了一两五钱银子。想了想,她又买了点茶叶。

回到家里,陈氏看到她买的这些东西,责怪道:“怎的买这么多?这得花多少钱?”

“羊是买来养的。我看后山上就有草,每日割些草,就能养大。待生了小羊羔,养大了就能卖钱;而且羊奶最是滋补,咱们一家人的身体都亏得慌,需得补补才成。”杜锦宁道。

她可不是陈氏,只知道死种田。种田是发不了家的,还得从别的方面着手。养殖、种经济作物,都是农人们发家致富的路子。如今分家出来了,她们就可以大展身手了。

陈氏到底也识得字念过书,有几分见识。听杜锦宁这么一说,她便也赞同:“确实得养些牲畜。”杜锦宁从小就亏得慌,是吃玉米糊糊长大的,十岁了还跟人家八岁的孩子差不多。往后念书费神,也确实需要补补。

杜方蕙以前在杜家就是专管养殖的,看到两只羊十分高兴,提了一只竹筐便拉着杜方苓上山割草去了。

陈氏和杜方菲则去整治野鸡和兔子。

“娘,野鸡一只跟野菌炖汤,另两只红烧;兔子明日割些肥肉回来,也一起红烧。”杜锦宁吩咐道,想想不放心,又去厨房里检查了一遍调料。做豆干的香料和酱油还有,明日再让陈氏买些糖酸,家里的调料便齐全了。

陈氏也知道自家能过这样的日子,多亏了关乐和等人的帮助,而且往后杜锦宁还得在书院里念书,也需得那些人的照应。因此虽心疼银钱,却也知道轻重,第二日照着杜锦宁的吩咐,买了几斤猪肉和羊肉,又买了两只鸭子回来,依着杜锦宁所说的方法烹煮了。

她做菜的手艺本就不错,再经杜锦宁的指点,三桌菜肴让她做得色香味俱全。

桌椅杜家是不够的,杜锦宁又去董大成家和另一个邻居家借了一些。董大成家就不说了,另一家邻居见得杜家直接送了一碗做好的肉菜过来,自然十分乐意借桌椅。

上午午初时分,杜锦宁正在厨房里指挥陈氏和杜方菲做菜,就听院外一声叫:“杜锦宁。”却是关嘉泽的声音。

她连忙迎了出去,便见关乐和、袁修竹、齐伯昆、黄澄明领着齐慕远、关嘉泽连袂而来。她赶紧上前见礼,将一群人往屋里让。杜方蕙早在陈氏的吩咐下泡了茶水出来待客。

陈氏趁杜锦宁出来的功夫,问道:“里正和你伯祖父怎的还不来?这菜都做好了。”

杜锦宁也是疑惑。

杜寅生且不说,章光义那人她自认还是看得透的。那是个虽心地不错却也不失心机的人,还有一颗向上爬的野心。今天明知她除了请他们之外,还会请关乐和等书院的山长和先生,章光义应该早早就到这里、以免失礼才对。怎么这时候还没到?

她正想让陈氏稍等等,便见门外窜进来一个七八岁的小子,嘴里叫道:“杜锦宁,你家来客了。”却是董大成的小儿子董文清,早上借东西的时候见过的。

“应该是里正他们来了。”杜锦宁忙迎了出去。

走到院门口,便见到章光义带着章鸿文,杜寅生领着杜云昌站在门口。而在他们身后还站着两个人,一个是杜辰生,一个是杜云年。

第112章 出头

看到杜锦宁从满面笑容到收敛笑容,面无表情地站在那里不说话,章光义堆起笑容打破尴尬的气氛:“那个,宁哥儿,我们来了。”

他指了指章鸿文:“昨晚文哥儿去给你伯祖父送请柬的时候,你祖父听到了,说你搬新家,他这作祖父的怎么能不来?所以便和你二伯跟我们一起来了。”

说着,他朝杜锦宁眨了眨眼睛。

杜锦宁也知道,在这以孝道治天下、讲究“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的古代,不管她跟杜辰生签多少断绝关系的文书,只要杜辰生厚着脸皮凑上来,她就不能做得太过火,直接把他拒之门外。否则,唾沫都能把她淹死,她以后也别想在社会立足,杜方菲等人也别想找到好婆家。

“杜少爷,这是你家里人?”董大成此时拿着一摞碗筷从他家走了出来,看到杜家门口站着的几个人,忙笑着打招呼。

章光义担心杜锦宁说出不好听的话来,连忙接过话,对董大成自我介绍道:“我是桃花村的里正,看着宁哥儿长大的,我家犬子也在书院里念书。”他指指杜寅生等人,“这是宁哥儿的伯祖父、祖父、二伯和四叔。”

“幸会幸会。”董大成举了举手里的碗筷,“我行动不便,不能见礼,见谅见谅。我是这庄子的管事,姓董。”

“宁哥儿,怎么还不请人进来?”杜锦宁身后传来陈氏的声音,紧接着她走了也来,看到杜辰生和杜云年,也是一愣,旋即身子都颤抖了起来。

搬到这里,她以为能摆脱杜辰生、摆脱噩梦了,可是…他们怎么会来这里?知道了她们住在这里,他们往后会不会来纠缠?

“娘。”杜锦宁发现了陈氏的异状,连忙上前扶住了她。

董大成见陈氏出来看到这些人,脸色骤变,反应极为强烈,他不由得回头诧异地看了章光义等人一眼。

“董叔,你先进去吧。”杜锦宁道,看着董大成进了屋,他才又道,“过门是客,既然来了,都进来吧。”说着扶着陈氏先进了门。

章光义松了一口气。

他就怕杜锦宁沉不住气,在这里闹起来。这里可不是桃花村和大林村,而是是书院的庄子。到时候传出他对祖父不孝,那可就糟糕了。

一行人进了屋,两边的人都纷纷见礼。听到杜辰生就是杜锦宁的祖父时,关乐和与关嘉泽叔侄两个的脸色都变了一变。不过关乐和老于世故,旋即便恢复了笑脸,没说什么。

大家见了礼后,纷纷坐下。

因顾及到大家的生活习惯不一样,杜锦宁安排关乐和、袁修竹、齐伯昆、黄澄明及关嘉泽、齐慕远一桌,她作陪;章光义一行人和董大成坐一桌;陈氏和三个女儿、董大成的妻子赵氏则在厢房里开一桌。

将菜上齐,陈氏等人就退了出去,堂屋里两桌人吃起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