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你母亲的手艺不错呀。”袁修竹是个吃货,一尝陈氏做的红烧兔子,便叫了起来,又用筷子在锅里夹到一块肥肉,问道,“为何这兔子还要跟猪肉一起煮?有什么讲究?”

“兔子比较瘦,没有油脂,所以要配上一些肥肉,用油脂去慢慢滋焖,这道菜才香。”杜锦宁道。

“不错不错。”袁修竹连连点头。

无论是鸭子还是兔子,野鸡,每一道菜在杜锦宁的指点下,陈氏都做得十分可口,大家连声赞叹。

只是有章光义这一桌人都有些食不知味。

昨晚章鸿文去给杜寅生下帖子的时候,正巧在杜家大房门口遇见章氏,姐弟俩便说了几句话,偏生让姚氏听见了,转头就告诉了杜辰生。杜辰生当时也没什么反应,谁知今天他们上车时,他带着杜云年就在郑林家等着呢?

当时章光义就明确表示不让他来,杜寅生也赶他回去。无奈杜辰生苦苦哀求,说自己知道错了,他也不是来歪缠杜锦宁的,只是来赔个不是。看着花白胡子在冷风中飘荡的弟弟,杜寅生一时心软便同意了。

这是杜家的事,章光义有心反对也无可奈何,只得一起上了车过来。

他们都担心杜辰生会在宴席上闹出什么来。

不过看到杜辰生和杜云年此时都老老实实坐着吃饭,似乎颇有悔改之意,章光义和杜寅生又放心不少,慢慢开始品尝起佳肴来。

可杜辰生今儿个厚着脸皮一定要跟着过来,可不是为了吃饭的。他食不知味地吃了两口菜,便端起了酒杯,走到首桌前站定,举起杯对杜锦宁道:“宁哥儿,因着你爹早逝,算命先生又说你克父,这些年我也没好好善待于你。现如今你也有出息了,得了山长和众位先生的关照,往后定然前程似锦。今儿个祖父借你的这杯酒,向你赔个不是。希望你不要记恨祖父,有时间也回桃花村去看看。”

说着,不等杜锦宁说话,他抬起杯子一饮而尽。

杜锦宁的眸子一下子就冷了下来。

杜辰生这是打算当着关乐和等人的面,逼她把以前的恩怨都掀过去吗?

看看,他老人家都如此放低姿态了,自己要是不回应他,并且表示并不怪他、以后会好好孝敬他,必势给不明情况的众位先生留下不好的印象。可她一旦说了那些场面话,杜辰生以后在漓水县就可以以她祖父的名义自居了。他和牛氏时不时地跑上门来,她也不能再将他们拒之门外。

这老狐狸,真是打的好主意。

章光义和杜寅生也没想到杜辰生会来这么一手,一个个都愣住了,心里颇有些难堪。尤其是章光义,在心里把杜辰生骂了个狗血淋头。

他们可是一个村的,今天又是他把杜辰生带来的。要是关山长和众位先生恼了,他们对章鸿文还会有好印象吗?

“这,我…”杜锦宁站了起来,手足无措地摸了摸自己面前的茶杯,却没有举起来,断而转过头去,求助似地看向关乐和,嘴里小声唤了一声,“先生,”似是希望他能告诉自己怎么做。

有章鸿文和关嘉泽这两个传话筒,关乐和对于杜家的事是一清二楚的,便是连杜辰生和杜云年打算把杜方苓卖到青楼去,又算计着让孟强打死杜锦宁、好让陈氏母女几人再回杜家给他们当牛作马的事都清清楚楚。他对杜辰生这个祖父可谓是深恶痛绝。

只是如果杜锦宁不出声相助,他是不好插手人家祖孙之间的事的,这于礼不和。他还担心杜锦宁年纪小,心肠软,一时之间原谅了杜辰生,到时候杜辰生得寸进尺,这又是杜家家务事,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杜锦宁麻烦不断。

可没想到杜锦宁还知道求助于他这个先生,这让他十分欣慰。

他当即出声道;“你是杜锦宁的祖父?”

剧本没按杜辰生预料的那样走,杜辰生心里便有些发慌。不过他面上没露什么端倪,放下酒杯,转过身对关乐和拱手道:“是的,在下是杜锦宁的祖父杜辰生。”

“你也配做他的祖父?”关乐和年轻的时候脾气可不好,素来以毒舌著称。这些年被兄长压着在这书院里做山长,性子平和了不少,可不代表他这毒舌功能就退化了。

杜辰生的脸色一变。

“我听说,杜锦宁自打生下来就没吃过你杜家一粒米?全是她母亲姐姐从自己的口粮里省下来喂养长大的?”关乐和表情平静,说出来的话却是尖锐无比,“我还听说,他病的快要死了,你都不肯拿一文钱出来给他看病。还是他大姐许婚许了个傻子,才换来一副药救了他一命?”

第113章 给我走

关乐和指了指杜云年:“你二儿子赌钱欠了债,你不舍得拿自己的钱替他还债,就想把杜锦宁的姐姐给卖到青楼,是不是?因为你大儿子不愿意沾上赌徒,也不愿意供杜锦宁念书,闹着分家;杜锦宁在里正的正义主持下,趁机也分了出来,还给了你四十年的养老钱,买断了这份恩情,这可是实情?”

一声声一句句,大冷的天,愣是逼得杜辰生的额上冷汗直冒。

关乐和却还没有完,也不需要杜辰生的回答,继续道:“你二儿子二儿媳妇整日在家游手好闲。杜锦宁的母亲和姐姐孤儿寡母几个,却当牛作马,每年要帮你家耕种二十五亩田地,却吃不饱、穿不暖,动辄打骂,分家的时候还净身出户。被赶出家门的时候,连一粒口粮都没有带出。要不是里正他们帮忙,全家都得饿死,是也不是?”

“不、不是…”杜辰生想争辩这些都是杜锦宁自己要求的,可关乐和哪里给他说话的机会?

他一摆手,又继续道:“饶是如此,你犹觉不甘,想让杜锦宁的母亲继续为杜家当牛作马,想把他姐姐卖了还债,为此利用村里喜欢打人的傻子孟强,让他对杜锦宁下黑手,大冷天的推他下河,想取他性命,是也不是?”

齐伯昆和黄澄明对这些一无所知,袁修竹虽知道杜锦宁家贫念不起书,孤儿寡母的可怜,却不知内情。此时听得关乐和一桩桩一件件地列数出来,三人都大为震惊,简直不想相信天底下竟然有这样的祖父,黑心肠到这种地步,千方百计地想取自己亲孙子的性命!

“没有,不是我…”杜辰生心慌得浑身颤抖起来。

他没想到杜锦宁竟然会不顾脸面,把杜家所有的事都告诉了关乐和。

关乐和是什么人,他再清楚不过了。要不是关乐和权势滔天,他也不会今天巴巴儿地跑来想跟杜锦宁求和。

他以为分了家,杜锦宁就没办法到书院念书了,跟关乐和等人也没有了交集。却不想杜锦宁不光时常来往于书院,甚至还在关乐和的帮助上搬到了书院的庄子上。这让他十分恐慌。

他无钱无权,黄土都埋到脖子上的人了,倒不怕关乐和对他怎样。但他不是还有大儿子和孙子们吗?不说杜锦程他们进书院无望,只要关乐和跟杜云翼的东家打声招呼,杜云翼就得滚回村里来吃自己的,这让杜辰生怎么受得了?他的后半生可全靠着大儿子呢。

“真没有,这些都是宁哥儿胡思乱想出来的。”他垂死挣扎,极力地想为自己辩驳,“我虽因他克父对他多有冷待,可怎么会想要自己亲孙子的性命呢?如果真要那样,当初他刚生下时我就让他娘把他给溺死了,怎能容他活到现在?”

“你当初不要他性命,可现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却要了。”关乐和冷笑一声,“怎么的,现在看到杜锦宁他得了我们的赏识,以后定然会前程远大,你又后悔了?跑到这里来当着我们的面给杜锦宁赔礼道歉,是想逼着他顾着脸面,又重新认回你这个祖父?到时候他考上进士做了官,你们一家子又可以躺在他的功名薄上喝他的血吃他的肉了?真真打的好算盘!”

杜辰生被撕下了脸皮,将心一横,倒没有什么好怕的了。

他拿起酒杯重重地往桌上一放,满脸地悲愤交加:“关山长,即便你是山长,还是京中大官的弟弟,也不能这样血口喷人的。我什么时候做过那些事?又什么时候想喝他的血吃他的肉了?我既没想过把他姐姐卖去青楼,也没叫孟强取他性命。做这些,这于我而言有什么好处?你说是我为了二儿子做这些事,可手心手背都是肉,我能为了二儿子去迫害三儿子的妻儿吗?这怎么可能?我杜辰生也是念过书识得字的,仁义二字我还知道怎么写!再说,分家是杜锦宁提出来的,分文不取净身出户也是他要求的。”

他指着章光义和杜寅生:“你问问他们我当时是不是极力反对?我家们统共二十五亩田地,我分了一半给小二房和小三房,我自己和大儿子共用一半,也分了西厢三间房给小三房。这么分还是因为宁哥儿没到年纪不能立户。我这么分家有错吗?他自己哭着闹着什么都不要,反倒要付给我七两银子的养老钱,带着母亲姐姐搬出去,怎么现在这些又成了我的不是?”

关乐和是世家公子出身,又做了山长十几年,自恃身份,不愿意跟杜辰生跟贩夫走卒似的吵嘴。

他淡淡地唤了一声:“章里正,你是里正,你说说杜家是怎么一回事。”

杜家的情形,可都是关嘉泽从章鸿文的嘴里听来的——当然,他也不能全信两个孩子的话,后来也派了人去打听过——既是章鸿文说的,作为章鸿文的爹,就得站出来为自己孩子说的话负责。

章光义正想在关乐和面前表现一下自己呢,自然十分乐意起来为关乐和助阵。

“关山长说的都是事实。至于杜辰生你刚才所说的那些,杜锦宁之所以愿意净身出户也不愿意再留在杜家,全是因为你打算把他姐姐卖去青楼为杜云年还赌债。他人小力薄,生怕护不住姐姐,这才想离你们远远的,当时还签了断绝文书。

至于孟强,你也别想耍赖,当时就有人看到你家云年拿了个鸡腿去哄他,紧接着你孙子就领了他去郑林那里等杜锦宁从城里回来,由着你孙子指认,杜锦宁一下车就把他推到河里。杜锦宁掉到河里后,你孙子作为他的堂兄,也没喊人来救他,直接就跑掉了。”

顿了顿,章光义想起什么,又补充道:“还有,杜锦宁他们搬到大林村的那个晚上,你家云年就悄悄地去了那里,想把苓姐儿掳走还债。要不是宁哥儿料想到这一点,央求我们弄了些荆棘在墙头上,没准他就得了手,苓姐儿也不知被卖到哪个肮脏地方去了。”

“章光义,你别什么屎盆子都往我们头上扣,你说有人看到云年去孟强家,是谁,你指出来?又说那晚是云年去的大林村,谁看见了,你说出来,我们当场对质。”杜辰生道。

这两件事,杜云年可是对天发誓了他没被人看到,章光义却拿话来将他的军,想激他露出真话来,真当他傻?

关乐和却不耐烦听他说这些,有章光义作证,袁修竹他们想来也知道杜家是怎么一回事了。

他指着外面道:“行了,别说那么多,你领着你儿子走吧,这里不欢迎你。还有,我警告你,杜锦宁现在是我的门下弟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就相当于他的父亲,有义务护得他周全。你们要是再动什么手脚,别怪我不客气。”

他盯着杜辰生:“你大儿子的东家姓秦吧?”

杜辰生一激凌,脸色变得煞白。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他嘴唇颤抖着,没有说话。

关乐和也不是要他确认,不过是一句威胁。他挥挥手:“赶紧走。”

杜辰生只觉一辈子的脸面都丢尽了,要是照着往日的脾气,他自然甩袖就走,反正他腆着脸再说什么,关乐和都不会对他有什么好印象。

但他今天来,就打着不要脸的算盘,又岂肯这么容易就离开?

他转过身去,看向杜锦宁,老泪纵横,声音哽咽:“宁哥儿,即便祖父原先做错了事,今天特意来向你赔罪,你也不肯原谅祖父一回么?”

他知道杜锦宁是什么脾气,那定然是要强硬否定的。可他就要在关乐和等人心里种一下根刺——杜锦宁,他是个心肠冷硬的孩子。对亲生祖父尚且能这样,何况外人呢?倾力栽培他,值得么?

第114章 圣人之言

“前段时间伯祖父给我的那本《论语》里,曾有一段话。祖父既说自己能念书识字,那么我想请教祖父这段话是什么意思。”

杜锦宁嘴角一勾,盯着杜辰生,缓缓念道:“《论语·颜渊》里,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这屋里头,不说章光义、杜云年,便是董大成,都是念过书的,否则也不会被关乐和委以重任来管庄子。念书最少的,恐怕就只有杜锦宁自己了。

而《论语》和《孟子》,是古代学子架构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典籍,是放在《三百千》后面的必学之书,屋里的所有人,不光学过,而且都会背诵。

杜锦宁念出这段话,大家不用别人解释都听懂了:杜锦宁这是说杜辰生首先自己都不像祖父,没能像别的祖父那样养育孙子、疼爱孙子,又怎么能要求孙子恭敬地孝敬他呢?

她这是以子之矛,攻之之盾啊!

你杜辰生不是口口声声说自己念过书识得字,知道仁义二字怎么写么?那么你现在倒来解释解释这两句话呀!

你有脸解释么?

杜辰生的脸青一阵红一阵,煞是好看。

关乐和对自己这个学生,真是满意得不能再满意。

他自己年轻时就是个离经叛道的,绝不会死板地按礼学上的要求来要求自己的学生。什么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自己不能对孩子慈爱,反过来却要求让孩子对自己恭敬孝顺,可能吗?父要杀子,虽子不能反杀回去,但他就不能对父心生寒意、从而避而远之?

恐怕圣人自己都做不到!

杜锦宁这态度,就很好。

而且,杜锦宁并不是一味的耿直怼回去,要是这样,即便他把杜辰生赶走了,也必然会在袁修竹、齐伯昆等人心里留下不好的印象——他们自己就是祖父,在心理上难免会将自己放在杜辰生的位置上,感同身受。

像杜锦宁这般,用圣人的话将杜辰生的不合理要求怼回去,不光怼得杜辰生哑口无言,便是袁修竹、齐伯昆也说不出她的半点不对来。

谁敢说圣人不对?你能说这圣人这句话没道理?

见杜辰生还站在那里,他立刻出言帮自己的学生,厉声喝斥:“怎的?还没听明白?那我要不要我跟你解说解说?”

杜辰生饶是脸皮再厚,也在这里呆不下去了,他拱手对关乐和作了个揖,转身掩面而逃。

弟弟走了,杜寅生也没脸,但他却不好跟着一起走,否则倒显得他跟杜辰生是一伙的似的。再说,杜云昌还在这儿呢,他不能不顾儿子。

抬头看到杜云年竟然拿着一只鸭腿在大吃特吃,似乎根本没注意到刚才的刀光剑影,更没注意到自己老爹已经被气得离开了这里,杜寅生顿时气结,伸出脚去用力踹了杜云年一下,低喝一声:“滚。”

杜云年这才抬起头来,发现屋里气氛不对,最重要的是他老爹不见了。他茫然地望向杜寅生。

杜寅生狠狠地瞪他一眼,朝外面努了努嘴。

章光义虽说跟杜辰生是同村,可刚才站在了关乐和这边同仇敌忾,可不像杜寅生这样藏头露尾见不得人。

他冷冷出声:“你爹走了,还不快滚。”

杜云年这才慌慌张张地站起来,抬脚追了出去,临走之前还不忘从盘子里将另一只鸭腿抓在手里。

杜云昌将头埋进袖子里,恨不得找条地缝钻下去。

眼前这人是他堂兄啊,这脸丢的,他都没脸见山长和先生了。

这一屋子人里,跟个老顽童似的袁修竹,性子最是豁达。他不像齐伯昆常年呆在京城里,顺风顺水一路升迁,而是辗转在各地任职,从小小县令做到一省太守,最后到被贬谪辞官,真是看尽了世间百态。

他对杜锦宁这做法最没有芥蒂。

见一屋子人都不说话,他笑呵呵地对仍站着的杜锦宁道:“坐,坐下。锦宁啊,刚才做得好。他都要杀你了,你要是还把他当祖父孝敬,那是愚孝,是笨蛋!你真原谅他了,老夫这饭可就吃不下去了。”

“坐下吧,袁先生都这样说了,可见你没做错。”关乐和朝杜锦宁点了点头,表情和煦。

杜锦宁这才坐到了位置上,一滴眼泪从她的眼眶里滴了下来,落到桌面上。她抬起袖子抹了一把,低着头久久没有动弹,眼泪却仍不停地留,把一个被祖父伤透了心却不得不佯装坚强的小男孩演绎得十分到位。

不就是飙演技吗?杜辰生会演戏,她也会啊。古代人和现代人在孝道上的观念有些不一样,她不得不如此来寻求认同。

“唉,这孩子,还是于心不忍啊!”齐伯昆叹道。

相比起袁修竹与关乐和,他的思想最为传统。看到杜锦宁这样,他心底的那一点点芥蒂也消失不见了。

杜寅生实在是没脸再呆下去了。他缓缓地站了起来,涨红着脸对关乐和这桌行了一礼:“杜辰生,是我弟弟,我没把他教好,在他虐待宁哥儿他们母子的时候也没站出来阻止,我心里有愧。”说着,他深深作了个揖,转身也出了门。

杜云昌一愣,连忙朝上首行了一礼,也追了出去。

他们那一桌,就剩了章光义父子和董大成。

屋子里静了一下,袁修竹便出声道:“行了,吃菜,吃菜,这菜做得好吃,别浪费了。”

关乐和见章光义坐立不安,似乎不知是继续呆在这里,还是跟杜家兄弟一样也早早离席,便出言安抚他道:“章里正,你好生坐着,吃过饭再走。宁哥儿以前多得你照应,你这饭不吃,可对不住他一片心。”

他这是以“终身为父”的“父”自居了,代杜锦宁招待客人。

杜锦宁感激地看向关乐和。

这些话,她是不好说的;以关乐和的身份说这话最为恰当。

要说当初拜关乐和为师,不过是权宜之计,并没有多少认同感。可后来关乐和为她思索赚钱的营生,再到今天的维护,杜锦宁是真真切切地把关乐和当成了自己的恩师,真心敬爱着。她暗暗下决心,往后就把关乐和当父亲一样孝敬着,只要他一直对好,她就一辈子当他是父亲。

“来吧,吃菜。关小子,齐小子,你们跟锦宁到那桌去坐,章里正和董大成过来,咱们好好喝酒。”袁修竹道。

见四个小子都落了座,他又不忘吩咐:“你们三个小伙伴,好好安慰安慰锦宁。”说着又要董大成斟酒。

在他的带动下,宴席虽少了一些人,却又重新热闹起来。

杜锦宁站起来,以茶代酒,敬了众位长辈一杯,这才又重新坐下,便见关嘉泽夹了一全是肉的兔肉给她,见她望来,他一笑,指着刚放下的筷子道:“这是你的筷子。”

向来没什么表情的齐慕远面露关切的表情,问杜锦宁道:“你现在能吃油荤了么?”显得那日在温泉庄子上的事,齐伯昆跟他说过了。

杜锦宁感激地朝两人一笑,回应齐嘉泽道:“可以了。”担心几个姐姐看到肉就猛吃,吃坏肚子,最近几餐她就要求陈氏做菜多放些油,调节一下大家的肠胃。所以只要今天只要不是吃得太撑,就没问题。

“茶馆的台子按你的吩咐整好了,那叫沙发的也做好了,你要不要去看看?”齐慕远又问。

第115章 茶馆里

“行啊。”杜锦宁笑道。

齐慕远虽没说什么,但她能感觉到他眼里的担忧与关切。

望望关嘉泽和章鸿文,她心里一暖,道;“下午没事的话,咱们就去看看,顺便把占股的文书也拟出来。”

“好。”大家都点头。

酒足饭饱,大家方才离去。离开之前,关乐和一再叮嘱,有什么事尽管找他或董大成,不必客气。

送走了老师与长辈,四个小的便去了茶馆。

这年头,也不讲究什么装修,袁安只是叫人把墙刷了刷,别像原来黑乎乎的,再把桌椅上了一道漆,就算是将茶馆重新修整过了。最大的工程就是埋那四个瓮子。此时高台上挖了两个大坑,各扣了两个瓮子,挖出来的土都堆在一旁,还没有掩埋上,想是等杜锦宁来看过后再动工。

“杜少爷,您看这样行不行?”袁安问道。

“我试试。”杜锦宁走到台上,指着台下正睁大了眼睛望着自己的三人,拿腔拿调地来了一句从《大宅门》里学来的京剧念白,“看前面黑洞洞,定是那贼巢穴,待俺赶上前去,杀他个干干净净…”

下面三人,哦,不,是四人,还得加上站在台阶上正准备上台的袁安,一个个都傻愣愣的望着杜锦宁。大家没想到这小子竟然还有这么一手,等反应过来,“哈哈哈”,大家都笑喷。便是向来没什么笑容的齐慕远都笑出声来。关嘉泽最是搞怪,捂着肚子直叫“唉哟”。

“你小子,没想到还有唱大戏的天赋啊。”关嘉泽指着杜锦宁,又笑了起来。

杜锦宁翻了个白眼,指挥章鸿文:“章大哥,你站到大门口去。”又叫齐慕远,“你到后面靠墙站着。”

“我呢,我呢?”关嘉泽见杜锦宁不理会自己,跟个小孩子似的嚷嚷起来。

“你就站在那里别动。对,就不许动,动了就输了。”杜锦宁指着他道。

关嘉泽昨日才跟梁先宽打过赌,对输赢最是敏感,闻言也没多问,赶紧立在那里站好。

杜锦宁憋住笑,将脸一板,把袁安搬到一边去的惊堂木拿过来一拍:“各位客官,小佬儿今天给大家说一回书,名叫《射雕英雄传》。话说临安城外有个牛家村,住着几十户村民,其中有一户人家叫郭啸天,一户叫杨铁心,彼此为结拜兄弟。这一日,来了个道人叫丘处机…”

她即兴说了一段,突然戛然而止。

台下四个又一次傻愣愣的站在那里。不过关嘉泽这一次没有笑,而是追问:“还有呢?怎么不说下去了?”

杜锦宁丢他一个白眼球:“先打赏!没赏钱小佬儿哪有力气说书?”

“哄”,大家又笑了起来。

这一回,齐慕远笑得更加欢畅了。如果说前先那次笑还只是露出八颗牙的笑,这一回则是咧开嘴大笑了。

袁安见得自家少爷这模样,一面跟众人笑着,眼里不由发涩。

杜锦宁指着齐慕远问道:“刚才你听得到么?听得清楚么?”

齐慕远的脸上还带着笑,用力点点头;“听得到,听得很清楚。”

“你呢?章大哥你呢?”杜锦宁又问章鸿文。

章鸿文点点头:“听得很清楚。”

杜锦宁满意了。

刚才她只是用正常的音量说话的,站在门口的章鸿文都能听得清楚,可见这瓮子的扩音效果还是不错的。

她虽是童音,声音比较尖细,不如成年男子那般低沉。但说书先生那嗓门都是练过的,气息吐纳自有章法,能把声音传得较远,可不是她这小嗓门能比的。她这都能听得见,说书先生的声音自然不用说。

“袁伯,你可以叫人把那些土都埋了。”杜锦宁道。

袁安这些天都呆在茶馆里,自然知道埋了瓮子和不埋瓮子还是有区别的,早就对杜锦宁佩服的不行了,一再在齐伯昆面前赞赏她。现在见杜锦宁也满意,便点头应下:“好。”

“沙发呢?袁伯,你不是说沙发做好了吗?在哪儿?”关嘉泽问道。

“小人刚才已吩咐人去搬了,很快就过来。”袁安道。

他话题刚落,门外就传来了喧嚣声:“轻点轻点,慢点,不要急,别碰着了。”

紧接着,四个身材高大的汉子各搬着一张沙发鱼贯着走了进来,章鸿文赶紧让开。

看到站在墙边的齐慕远,为首的那个轻轻蹲了一下身子,唤了一声:“少爷。”转头问袁安,“放哪儿?”

“放这儿?”袁安指着前面的区域,不过不是回答那护卫的问题,而是向杜锦宁询问。

看杜锦宁点点头,他连忙指挥那几人:“来,过来,一张放这儿,一张放这儿。”

杜锦宁忙从台上下来,让四人把每张沙发都给相隔一段距离,问袁安道:“只有四张?”

“不,还有四张呢,在外边。”袁安吩咐那些护卫再把外面的四张给搬了进来。

考虑到那些有钱的老爷唯我独尊的性子,所以杜锦宁没有做那么多人坐的长沙发,而是做了单人沙发。八张摆成两排,前后错开,每张沙发除了各在前面摆上一张小方几,还在侧后方配了一张小凳子。这是给老爷们的下人坐的。照着尊卑,老爷坐着,下人应该站着,但他们站着挡后面的客人不是?所以得配一张小凳子。

摆好沙发,再将袁安让绣娘们做的垫子拿出来摆上,中间这片区域顿时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起来。

关嘉泽跑到沙发前坐下,舒服得不愿意起来:“嘿嘿,这沙发好,太舒服了,腿和腰也不用那么累了。不行,我得叫人也给在卧室和书房里各来一张。”

袁安笑道:“多着呢,照着杜少爷的吩咐,我们做了许多,关少爷想要多少线,尽管搬去。”

杜锦宁对袁安道:“你叫人在这里做一圈儿栏杆,将这贵宾区隔离出来,免得后面的前排的人冲撞了贵客。”

袁安此时对杜锦宁的佩服又增加了一大截,自然没口子地应下:“好的,杜少爷。”

“不知哪里还有不妥当的,小人一并儿做了。”他又虚心请教。

杜锦宁环顾一周,摇了摇头:“就这样吧。”

中间的这些沙发占了位置,茶馆的客容量小了,她完全可以把那种桌面能收放起来的椅子山寨出来。但这是茶馆,只要客人不走,你就不能赶人家的那种,椅子坐得太舒服了,有些客人能一杯茶坐上一整天,那她岂不是亏老本?所以,还是这种没靠背的长条凳最合适。

“走吧,让他们做事,我们去里面把章程给制定下来。”杜锦宁道。

一行人进了里间。

待袁安给各位上茶上点心,坐了下来,杜锦宁这才问他:“这茶馆,连买连修整,再加外面的沙发等物件,一共花了多少钱?”

袁安拿出账本,放到桌子中间:“各位少爷看看,一共花了一百八十五两银子。”

杜锦宁翻开看了一眼,传给坐她身边的关嘉泽,开口道:“到时候还要买小食,给说书先生发月薪,需得有十五两银子的流动资金,咱们这茶馆就当是投资了二百两银子,你们看如何?”

关嘉泽和齐慕远都是富家少爷,从小到大就没愁过银子。加上年纪小,还在念书,也没管过家里的营生,对这些东西一无所知。章鸿文就更加了,作为一个地道的农家子,杜锦宁带着他来参与这茶馆经营,就像给他打开了一扇大门,他只觉得新奇,自然不会有什么想法。

因此,大家都没意见。

第116章 商议

杜锦宁知道问他们问不出什么,最能给她意见的是坐在旁边的袁安。但入乡随俗,她既到了这阶层分明的古代,就会遵守这里的尊卑制度。袁安是下人,即便他懂得再多,今天能拿主意的,也不是他。

因此她道:“今天这些,我们也只是先议议,你们可以回家跟家里人商量商量,过几天再定。”

“不用。”关嘉泽摆摆手,“我叔叔说了,既给我一百两银子做买卖,这些事情就全由我作主,他不干预。到头来买卖是亏了还是赚了,都由我负责。亏了钱自己填补,别找他哭就是。”

“我也不用。”齐慕远道。

只有章鸿文没有说话。

“这事暂且不谈,咱们再来说说占股的事。”杜锦宁道,她转头问关嘉泽和齐慕远,“你们打算出多少银子,占多少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