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锦宁跟着来通知她的陈家兴一道从庄子上出来,就看到关嘉泽三人都在书院门房处等着了。

她看向章鸿文:“你要是不方便,就可以不去茶馆了。反正也没什么事。”

章鸿文也不过是十三四岁的少爷,好奇心哪有不重的?但经常性地叫郑林的骡车等他,他很不好意思,这会子稍微犹豫了一下,他便道:“那这件事就有劳你们三人多费心了,我就先回去。”

“天黑得早,你赶紧回去吧。”

关嘉泽跟章鸿文,还是在八卦和气愤杜辰生等人的所作所为时结下的深厚友谊,此时倒也十分体谅章鸿文。

杜锦宁一行人到了茶馆时,就看到六个十二三岁的半大小子在那里等着了。

第135章 面试

杜锦宁自己就是个半大小子,甚至比眼前这的些小子还要小,只有十岁;齐慕远也只有十二岁,跟这些人差不多大。只有章鸿文大些,也不过是十四五岁的年纪,但几人浑然未觉,只把自己当大人看待。

几人过去坐了,庄越先介绍了一番,然后示意几个小子上来行礼。

从行礼就看出几个人的区别来了。

那三个从勾栏瓦肆里找来的,想来是在勾栏里呆久了,胆子就大,丝毫不觉得慌张;且应该是被教导过,行礼的时候规规矩矩的,低眉顺眼,还有些点头哈腰;关府的两个小子虽是下人,但出身在关府,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上前行礼问安同样不胆怯,神情落落大方的,倒比勾栏那几个人有派头。

只有钱东宝的孙子,可能是在家里被宝贝着,又是小户人家出身,问安的时候就结结巴巴,行礼也缩手缩脚,神情紧张着很,把钱东宝看得恨不得自己上前替他行礼问安方好。

杜锦宁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她开口道:“你们把你们各自的情况说一遍吧,还说说你们为何想到我们这茶馆里来干活。”

关府的那两个小子虽听自家哥哥和表哥说,这茶馆虽是关七少爷有份子,那个杜少爷年纪最小,穿着也不起眼,却是个厉害人物,不光掌柜的,便是自家七少爷都听他的。因此他们也没敢小看杜锦宁。

但这终是自家七少爷的产业,他们心里有着别人没有的优越感。杜锦宁话声一落,陈家兴的弟弟就上前一步,自我介绍道:“我叫陈家荣,陈家兴是我哥哥。我们的父母都在关府里当差,父亲是跟着老爷出门子的,母亲在五姑娘院里伺候。我排行第四。至于为何要到这里来?那当然是挣钱呗,我也大了,不能老呆在家里吃闲饭不是?”

说着他笑了笑,施了一礼。

刘则的表弟见状也赶紧上前道:“我叫吴天佑,是家中独子,我爹我娘也在关府里当差。不过我爹是管看管牲口的,我娘在厨房里干活。我跟刘家哥哥一样,来这里也是为了挣钱。”

他俩说完,屋子里出现了短暂的安静,没人说话。不过勾栏里几个小子很快意识到不对,其中一个看着年纪大一些的,赶紧上前一步行礼,道:“我叫鲁小北,原也是城里人。自我爹娘相继去世后我就成了孤儿。为了混口饭吃,我就去了勾栏里帮着做些杂事,平时也偷偷学他们的本事。我来这里…”他顿了一下,“也同样是混口饭吃。”

杜锦宁问他道:“为何不想呆在原来的勾栏里了?那里的人对你不好吗?”

鲁小北摇了摇头:“他们对我很好,说都是穷苦人,匀一匀就能省口饭给我吃,不叫我饿死。可就因为他们对我好,我不能忘恩负义。我要是学了本事留在那里,就是抢他们的饭碗。所以我得自己找活路,不让他们为难。”

说着他指了指身后的两个小子:“他俩跟我的情况差不多,王路生是爹死了,继母不想养他,便要卖他去做奴仆,他逃了出来,遇上了我;张狗儿则是戏班的班头买下来的,后来班头死了,他没去处,也跟了我。我们仨是一起的。”

王路生和张狗儿用力地点点头,表示鲁小北所说的就是他俩想说的话。

鲁小北说了最后一句话,似乎发现自己说错了,连忙描补道:“当然,我们也不是想让东家把我们都要了。要一个也行,两个也行,当然,三个要了就更好了。我们有一个人能挣钱,其他两个就不会被饿死,也不用去拖累勾栏里的其他人。”

王路生和张狗儿又点点头。

关嘉泽出身富贵人家,又打小被关乐和带着,从没吃过苦,人也单纯。见这三个小子跟自己一般大,却无父无母,身上的衣服比当初的杜锦宁还要不如——杜锦宁至少有陈氏打理,虽说衣服也破烂,补丁摞补丁,但至少缝补得整齐,衣服也浆洗得干干净净。可眼前这三个,衣服尽是破洞,还脏得看不出衣服本身的颜色。

杜锦宁心里有了计较,脸上却没什么表情,开口道:“你让他们俩自己说。”

鲁小北脸上一僵,尴尬地挠了挠头,后退了一步,拿眼神示意王路生和张狗儿快说。

王路生倒也不怯,把自己的情况说了,又道:“我跟鲁大哥学了猴戏,我们翻跟斗翻得可好了。”

倒是张狗儿有些紧张,说话也结结巴巴的,把鲁小北急得直跳脚,待他话语一停,就赶紧补充道:“东家,他平时说话不是这样的,挺利索一个人。”

杜锦宁不置可否,将视线转移到钱有财身上。

“我…我叫钱有财。”钱有财一直缩着脖子站在那里,但在钱东宝的又瞪眼又鼓励下,他终于鼓起勇气,上前一步道,“我的名字是我祖父起的,他盼着我挣大钱,所以叫我有财。我、我至今还没挣到钱,所以我想到茶馆里来,挣钱养活自己。”

见他这样,陈家荣就撇了撇嘴。

几人自我介绍完了,杜锦宁仍没说什么,只是递了两张纸过去:“你们自己挑人,两人一组,把我上面写的内容演一遍给我看。”

看着她递过去的本子,几个小子都傻了眼。

只有钱有财眼睛一亮。钱东宝自己识字,又想让孙子传自己衣钵,自然教了他识字。现在的人识字的毕竟是少数,看样子那几个就是不识字的。这么一比,他孙子就有了优势。

可那边的钱有财见其他几人都愣在那里,没有动弹,他自己也缩了缩脑袋,垂着眼,没有作声。

钱东宝气得直瞪眼睛。

杜锦宁见没人说话,便问道:“你们谁识字?”

钱东宝上前一步,陪笑着正要说话,杜锦宁一个眼刀子过去,成功地让他闭上了嘴,笑容僵在脸上。

杜锦宁看向那些人,又问:“你们谁人识得字?”

第136章 矛盾起

几个小子你看我,我看你,鲁小北犹犹豫豫地道:“我小时候跟前门在书铺里做伙计的邻居识个几个字,不过…就几个。”说到后面,他声音小了些,挠挠头,十分不好意思。

王路生和张狗儿十分羡慕和佩服地看着他。

陈家荣和吴天佑一开始本有些沮丧,可看到唯一出来说话的鲁小北也不过识得几个字,便也放心下来,神情很是放松。

钱有财见有人出了头,在钱东宝又挤眼又瞪眼的威胁鼓励下,终于鼓足勇气,站出来小声道:“我、我识得字。”

杜锦宁早在钱东宝站出来的时候就心里有数了,见状,问他道:“识得几个?”

“我祖父话本上的字,我都识得。”想是开了头,又见杜锦宁态度和蔼,钱有财的神情稍微放松了一些。

“行,那你把它拿下去吧。”杜锦宁指了指手里的两张纸。

钱有财刚把纸拿下去,鲁小北三人就围了上来。

鲁小北道:“钱有财,东家说了两人一组,我们三人你随便挑一个吧,我们一定好好配合你。”

王路生也点点头。

本来看到别人三三两两的都有伴儿,自己只是一个人,钱有财便有些惶恐。现如今看到鲁小北他们主动上前交好,他心里顿时高兴起来,露出腼腆的笑容,道:“好。”

“那就我大哥吧。”王路生道,“大哥你跟钱有财一组。”

张狗儿也用力点点头。

鲁小北想了想,他能进茶馆总比一个人进不了的好,便同意道:“行,我上就我上。”

另一旁的陈家荣和吴天佑你看我,我看你,最后都将目光投到了陈家兴和刘则身上,大概是想让两位哥哥帮自己一把。

陈家兴犹豫了一下,终于走了过来,却没找杜锦宁,又是悄悄对关嘉泽道:“七少爷,您能不能…”他虽没明说,但那眼里的哀求之意,不用说就能让关嘉泽明白他是什么意思。

这陈家兴虽没当差,但嘴甜手快,很是巴结关嘉泽,想到关嘉泽身边去做小厮。否则关嘉泽也不会知道这么个人,把他提到这里来帮忙。

这会子见他眼里的哀求,关嘉泽心里一软,转过头便对杜锦宁道:“你写那个只有一份?要不让钱有财给他们念念?否则陈家荣他们两个怎么办?”

陈家荣两人听了,眼巴巴地望着杜锦宁。

这茶馆如今是关家的掌柜在作主,小二还是关家的下人,杜锦宁本也没什么想法的,毕竟她找不来可靠信任的人做事。关嘉泽能把这事担起来,她还承了他的情。

但见了刚才陈家兴的那番举动,这里主持面试的明明是她,却不找她,而是避过她去找了关嘉泽,她心里便有些不大舒服起来。

她辛辛苦苦写了话本,费劲巴拉地弄这么个茶馆,可如果茶馆里上至掌柜,下到小二,都不把她当回事,只管看关嘉泽的眼色行事,那她往后在这里说话,还有谁听?这些人莫不得阳奉阴为?当着关嘉泽的面听她的话,背地里还不知如何看不起她呢。

这些人如何不要紧,重要的是关嘉泽的态度,关嘉泽愿意护着他们府里的人。

一旦她的理念跟庄越发生冲突,一旦陈家兴两人不合适当这个小二,她要辞退他们,估计也就是她跟关嘉泽矛盾的开始。

看来得想想别的营生了,免得到头来因为这个茶馆,跟关嘉泽闹出不愉快来。

一个茶馆而已,就当还了关家的人情了。

她垂着眼,心里想着事,也有意晾关嘉泽一晾,想看看他之后是什么态度,也想冷眼瞧瞧庄越和陈家兴等人的态度,便一时之间没有说话。

关嘉泽的笑容就僵在了脸上,屋子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微妙起来。

要是章鸿文在此,可能还会说上几句话调和调和,但齐慕远可不是那等圆滑之辈,而且他也不认为这时候有什么必要开口的,坐在那里同样面无表情,默然不言。

庄越见状,张了张嘴,本想说几句话打个圆场,可想了想,他还是闭了嘴。

这是七少爷和杜少爷之间的事,他这个做下人的,还是不要多嘴的好。

倒是陈家兴,见杜锦宁竟然敢甩他家少爷的脸子,他本来满是笑容的脸上一下子沉了下来,张嘴道:“杜少爷,我家少爷跟你说话呢,你这是聋了还是哑了?怎的不说话?”语气很有些不善。

齐慕远原先还面无表情,可这一会儿脸上马上沉了下来,冷冷看着陈家兴,站起来就想说话。

杜锦宁一把拉住他,开口道:“钱有财,你念给他们听。”

“是。”钱有财早已被屋里的气氛吓住了,大气都不敢喘。听得杜锦宁吩咐,二话不说就拿着本子就念了起来。

关嘉泽一听陈家兴那话就知道要糟糕,但他心里恼杜锦宁当着下人的面给他没脸,便没有马上喝斥陈家兴。到得此时,心里又后悔起来。想要说两句软话给杜锦宁陪个不是吧?可杜锦宁瞧也没瞧他。而且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给杜锦宁服软,他也拉不下脸来。

于是他沉着个脸坐在那里,一直不吱声。

陈家兴说那话的时候,心里还有些忐忑,生怕自家少爷会责怪自己。毕竟从昨日来看,自家少爷还是挺给那位姓杜的面子的。可这会子看到自家少爷竟然一句责怪的话没有,他顿时心头暗喜,以为自己是拍马屁拍到点子上了。

又见得杜锦宁服软,他心头十分得意,示威似的瞥了杜锦宁一眼,这才转过头去看场中那些人的表演。

齐慕远见这情形,暗自皱眉。

鲁小北这些人还没有签契书,杜锦宁自然不会拿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来给他们试演。她不过是将《射雕英雄传》里的一段对话写了出来。这段对话不多,也就二十来句。两人对演的话,一人十来句。

十来句,只这么一会儿的功夫,要想记下,记性稍微好一点的也不难。她的用意也是想看看这些人里哪个比较聪明一些。

别选出个榆木疙瘩来,拿个台本子半天记不下,到台上还忘词儿,那可就麻烦了。

第137章 挑唆

钱有财说他识字,还真没有虚言,那段对话他十分顺利地都念出来了。

念完之后,杜锦宁道:“你们分成三组,两人一组,把刚才那对话表演一遍。”

她倒不是要招这些来人演戏,茶馆里也并不演戏。但台词功底、表演天份、是否放得开等等问题,通过这么一表演就能看出来。再没有比表演更能迅速了解这些人的水平了。

几人迅速分好了组。其实这也不用分,鲁小北跟钱有财一组,王路生跟张狗儿一组,陈家荣自然是跟吴天佑一组。

刚才他们也听了一遍台词,没一会儿便连谁演哪一个,都分配好了。

见他们分好了组,杜锦宁便让钱有财再将本子念两遍。两遍之后,就让他们表演。

陈家荣两人贼精,打算先看看别人怎么演,同时也能在别人演的时候再加深一下台词的印象,只拉着吴天佑不动弹。而且刚才的情形他也看明白了,这家茶馆号称合伙,其实还是他家少爷作主。既如此,只要他们不出大错,这个活计还不就是他跟吴天佐的?

倒是鲁小北直接站起来道:“我们先上吧。”

钱有财缩着脖子也点了点头。

两人对视一眼,便由鲁小北开了口。

一听他开口,杜锦宁心里便已点头了。

这鲁小北真不愧是在勾栏里长大的,那台词咬字清晰,说得抑扬顿措,十分有感情;那眼神,那表情,无不是戏。要这是搁在现代,绝对是个当影帝的好苗子,被无数的影迷追捧着。可惜生错了时代,做了最低贱的伶人。

而让杜锦宁刮目相看的是钱有财。

先前看这孩子,畏手畏脚的,一副怯生生的样子,让人担心他到了台上,都不敢张嘴。可这会子,他却表情生动起来,台词也念得不错,虽比不上鲁小北表情丰富灵活,可也算得不错了。而且他的记性似乎也很好,跟鲁小北一喝一和的,台词都不打顿,从头到尾都没有出错。

大哥都上台了,王路生两人自然也不能怂,跟着也上来表演了一番。两人表现得虽没前面那一对好,但也算可以了,至少挺放得开。唯一不足的就是王狗儿没记住多少台词,上来一会儿就忘了词,还得王路生提醒着方才磕磕碰碰的接下去。不过没过多久,王路生也卡词了。

有前面两对表演,陈家荣两人等于说又复习了两遍词儿,他们上台时台词倒说得贼溜,但就是表情很假,动作十分夸张,让杜锦宁有一种不忍直视的感觉。

看完三对表演,她干脆将皮球踢给了关嘉泽:“你来决定吧。”

前先见她服了软,关嘉泽心里也没那么生气了。可这会子杜锦宁没有作主,而是甩给了他,明显还是将方才的事放在了心上。他顿时也恼了,赌气道:“不是一直你作主吗?你说了算。”

说着转过脸去。

齐慕远这一回没有装哑巴,慢悠悠地指着鲁小北和钱有财道:“你们两人留下,其他的都回去吧。”

陈家荣和吴天佑一愣,看向了关嘉泽。陈家兴和刘则也看向自家主子,面露哀求之色。

关嘉泽顿时气极,对着陈家荣两人吼道:“看我做什么?给我滚。”

陈家荣和吴天佑顿时脸色煞白。

陈家荣将哀求的目光投向了哥哥。陈家兴却是知道关嘉泽恼了,这时候再去求他,必然会触霉头,便示意陈家荣他们先回去。

陈家荣知道哥哥过后肯定会想办法的,乖乖朝关嘉泽行了一礼,退了出去。

吴天佑一见,也赶紧照做,跟着出去了。

王路生和张狗儿虽没被取上,但听到说鲁小北可以留下,他们还是很高兴的,朝上面几人躹了一躬,道了一声谢,这才跟着退了出去。

屋子里便只留下了鲁小北和钱有财。

杜锦宁看关嘉泽紧绷着一张脸,心里暗叹一声,站了起来,从怀里又掏出几张纸,递给钱有财,吩咐道:“你们把这上面的记熟,按我上面写的要求来演。二十五日开业那天,钱先生说完书,你们就上去表演一番。”

那是一个双簧段子,让鲁小北和钱有财表演最是合适。鲁小北在前面演,钱有财在后面念。钱有财台词功底不错,如果只躲在后面,不面对观众,便也出不了大错;鲁小北表情丰富,为人机灵,全身都是戏,一定会受观众喜欢的。

交待完这事,她便道:“关大哥,齐大哥,我还要回去写话本,就先走了。”说完拱了拱手,不待两人说话,转身就走。

“等等我。”齐慕远立刻起身追了出去。

关嘉泽望着两人渐行渐远的背影,一时有些茫然。

他转过头来问庄越:“我做错了吗?”

庄越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可一旁的陈家兴早已义愤填膺地开了口:“少爷,您哪有做错了什么?是那个姓杜的没把你放在眼里,想在这里一切由他说了算。见您插手了,还当众给您甩脸子。依小人看,这样的人,根本就别给他脸,免得他顺竿子爬,转头就不知道自己姓甚了。看看,少爷您硬强一些,他就连屁都不敢放了,乖乖地退到后面,把作主的事让给您。”

刘则本来在姨妈面前打了包票的,这会子表弟被遣,他丢了面子,不敢拿出身显赫的齐慕远怎么样,便将杜锦宁怨上了,也附和陈家兴道:“可不是,少爷,这合伙做生意,可不能怂。您要是焉了巴唧的不说话,他们便以为您好欺负呢。刚才您看,您要是不强硬一些,他们可就全部作主了,有征求过您的意见吗?”

听了这两人的话,庄越暗自摇头,刚被提拔过来做大掌柜的喜悦一扫而空,思忖着自己提出想要再回绸缎铺子,不知还能不能行。如果这茶馆像现在这样,一切都听这两个马屁精的挑唆,他这掌柜的还有什么地位可言?一言不合这两人就把状告到七少爷面前,他做得再好也没有用不是?而且,有两位大爷在,这茶馆能好吗?

关嘉泽听了这两人的话,不仅没有想明白,反而脑子里一团乱麻。

他烦躁地起身道:“行了,我先回去了。”说着,起身就走。

第138章 要不咱俩合伙?

陈家兴见状,赶紧道:“少爷一个人回去可不行,你在这里帮着掌柜的收拾一下,我送送少爷。”话声未落,人已到门口了。

“凭什么呀?”刘则骂了一句,追了出去。

只剩下庄越跟钱东宝祖孙俩和鲁小北大眼瞪小眼。

庄越苦笑一下,摇摇头,拿了跟钱东宝一样的契书过来,让钱有财、鲁小北签字划押按手印。

不管怎么样,他现已既是茶馆的掌柜,就得先把活儿干好了。钱有财和鲁小北既拿了杜锦宁给的戏本子,那就得先签下来,免得被人钻了空子。

办好这事,他便道:“你们先回去,明儿个辰正时分过来。咱们的茶馆虽还没开张,但该说的书该演的戏都得背起来演起来。二十五日开业,没几日了,得抓紧。”

可鲁小北和钱有财的工钱是多少,还没说呢。

钱东宝老于世故,钱有财胆小沉默,都没说什么。鲁小北却等着赚了工钱就回去养两个兄弟呢。如今他能干活了,可不能再回勾栏去吃白食。

而且他在社会低层混久了,最善于观言察色,他可不像钱有财那么懵懂,刚才的情形他可看得明明白白。

就这茶馆,还没开业呢,合伙的东家们就内部闹僵了。原来那个作主的东家还好,虽看着瘦瘦小小的,比他还要小,但做事一板一眼的,十分可靠;新作主的这个东家,人倒长得高高大大的,可他瞅着做事怎么这么不靠谱呢?竟然任由刁奴挑唆,还任人唯亲。如果这茶馆一直由他作主下去,离关门也不远了。

别到头来忙活一通,连工钱都拿不到。

他挠挠头,十分坦然地把问题提了出来:“那个…掌柜,我想问问,我们在这里做事,工钱怎么算呢?开业前这几天,我们是算工钱还是不算?”

钱东宝正想领着孙子回家呢,一听这话,那告辞的话便没说出口,瞪着眼睛望着庄越。

庄越又是苦笑:“这件事,还得东家们来做主。可你刚才也看到了…明日吧,明日东家来,我给你们问问。”

也只能这样了。

鲁小北见没什么事,便告辞离开了。

钱东宝也赶紧领着孙子告辞。

钱有财跟着祖父往家里走,一路上都听见祖父叹气,不禁问道:“祖父,您怎么了?”他都被选上了,怎么看着祖父不高兴的样子?

“跟你没关系。”钱东宝知道孙子担忧什么,连忙安抚他。

想了想,他觉得自己平时教导孙子的方法有些不对,跟鲁小北等人一比,钱有财似乎稚嫩许多。这可不行。

像他们这些在社会底层混的人,就应该像野草那般坚韧,而不是跟温室里的花朵似的,弱不经风,啥事不懂。

他有意教导孙子,道,“我看呐,这茶馆做不长。唉,可惜了。”

天知道当他拿到那册《射雕英雄传》的时候,有多兴奋多激动。他说了一辈子的书了,看过无数的话本子,可从来没有哪个话本子让他这么激动,这么抓心挠肺地想知道下文的。可想而知当他说书的时候,台下那些客人是怎样的反应,茶馆对他们又有着怎样的吸引力。当他停下来时,那些客人为了催他继续往下讲,打赏又会是怎样如雨点般落下来。

可这美梦不过做了两刻钟,就被两位小东家的争执给生生吵醒了。

这茶馆生意好不好,可靠这话本啊。现如今写话本的那位东家恼了,以后要是再不写话本,茶馆还怎么开得下去?

可惜了啊,可惜了。

花开两枝,各表一头。

且说齐慕远追上杜锦宁,却是没有说话,跟着她走了好一段路,才忽然开口道:“要不,咱俩合伙到城西开一家茶馆?”

杜锦宁心里一暖,扬眉道:“可能吗?”

确实不可能。就因为刚才那点子事,就撇开关嘉泽跑去开一家茶馆,也太小题大作了些。

齐慕远又想了想:“要不,你们家开一间食铺?我看你们家人做菜挺好吃的。没本钱的话,我可以借钱给你。”

杜锦宁摇摇头:“算了吧,做餐饮累得很,起早贪黑的,还得抛头露面的,应付各种差役和客人。我娘她们不适合的。”

齐慕远皱着眉头,似乎在思索着要如何帮她。

杜锦宁一下子就想到了关乐和当初帮她想赚钱营生的情形,她心里因为陈家兴的无礼而产生的那点不舒坦顿时消散不见了。

她笑道:“你就不用再想了,现在我们家做豆干卖,收益还是可以的,再不像当初那般困难。书院的束脩我再凑凑,也差不多了,你不用担心。你刚才不是说我们家做菜好吃吗?到时候不光是豆干,可能我们还会做其他的东西卖。不用开食肆,卖给酒楼或茶馆,也能赚到钱。”

卤水都是现成的,她们不光可以卤豆干,还可以卤五香茶叶蛋,卤鸡翅鸭爪。只要肯开动脑筋又不辞辛劳,还怕赚不到钱吗?

虽然相识的时间不长,但照着杜锦宁张罗茶馆的事来看,齐慕远便知道她是一个心里有成算的人。她既然有想法,他便也不乱出主意了。

他点点头:“那行吧。”

“天还早着,不用送,你回去吧。”杜锦宁见齐慕远仍跟着自己走,不由停住脚步。

“没事,我回去也没事干,不如散散步。”

杜锦宁无奈,只得由他。

两人肩并肩地走着,齐慕远习惯不说话,杜锦宁也不愿意没话找话说,两人便都了默不作声。直到看见庄子,庄子上炊烟袅袅,农人陆续晚归,齐慕远这才告辞回家。

“不如到我家吃饭?”杜锦宁邀请道,“你不是说我们家的菜好吃吗?”

齐慕远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改日吧,我没跟家里说,祖父该担心了。”

他要是去了杜家吃饭,杜家定然得想办法弄些荤菜招待,可杜锦宁年后的束脩还没着落呢。如果因他去了就多了开销,他怎么好意思?

杜锦宁也知道家里定然没有好菜,便也没有坚持,两人在庄子口别过。

第139章 关太太教子

关嘉泽的父亲关正祥,在关家这一辈子孙里,排行第二,却是关家三老太太的长子。关嘉泽的母亲孔氏既是关家第三房的大太太,本不应该是宗妇的,无奈关家大老爷年纪轻轻就死了,他的未亡人便寡居深堂,不再出来待客。此时关二老太太已亡,膝下只有庶子,且年纪不大。关大老太太和关二老太太一合计,便让关二太太孔氏作了宗妇。

于是孔氏在成亲后不得不在丈夫考上进士到京中做官时,仍留在漓水县伺候公婆,处理关家事务。直至成亲五年未有所出,孔家人来闹了一场,关老太太这才不得不把儿媳妇送到京中,生了一儿一女后,方回来继续守着。

当然,这是官方的说辞。

其实内情不过是关正祥与孔氏的亲事,是当初关老太爷在关正祥六岁时,酒后一时兴起,跟身为举人的挚友订下的。及至关正祥长大,却跟表妹产生了感情,欲要退婚,关老太爷自然不许,婚事如期举行,门第同样不高的表妹则做了妾氏。

那表妹黄氏是关三老太太的亲外甥,自家姐姐的女儿平白做了妾,她自然心里有气,便以家中无有这一辈的宗妇为由,将新婚的孔氏强留在了身边,那位妾氏表妹跟着丈夫去了京中,给关嘉泽生下了庶长兄两人,庶长姐一人。

孔氏也是个能隐忍的,受了这样的委曲,却因娘家不显,只得忍气吞声,默默把一儿一女抚养大。现如今关三老太太去世了,再无人把她强留在这里,关大太太也表示如果她想去京中与丈夫团聚,她另择人打理族中事务。可孔氏却早已对丈夫心寒,并不愿意去京中看那一对璧人恩爱,仍留在了漓水县,打理事务,照看抚养一双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