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周东平的下场

“夫人,咱们真不帮老爷?”王氏的奶娘吴嬷嬷问道。

“帮不了。我们王家可没这个能耐。即便有这个能耐,也不会把这份人情给我这外嫁女使。而且你看看周东平这几年的嘴脸,如果他再往上爬一点,估计这个家连让我站脚的地方都没有了。我王欣如要钱有钱,要家世有家世,即便他做一个七品小官,我也能过得快活,干嘛自己找不痛快,非得把这条白眼狼扶起来?”

王氏示意小丫鬟给自己捶腿,继续道:“就这么混着吧。要是他真被派去那种穷山恶水的地方,我就回京城去。我在京城有宅子有田地,女儿还隔得不远,待她生了孩子我还能抱外孙,日子过得多快活着呢。至于他说的什么白眼不白眼的,我们王家多的是外嫁女嫁的夫君不好的,人家也没见怎么就活不下去。只要自己立得住,有银子花不求人,谁敢给你白眼?”

说到这里,她笑了一笑:“再者,我女婿不是挺能干吗?不看在周东平面上,也得看在我女婿面上,谁会讨不痛快给我没脸?这几年也是我自己想不开,非得想要个儿子,结果反把身体吃药吃坏了。现如今我也看开了,我都这么大把年纪了,不好好过日子,挣命去生儿子做什么?没得儿子没生下来,小命倒去了,让周东平拿着我的嫁妆娶新人,我傻了不成?”

吴嬷嬷十分赞成王氏的话,她早就想这么劝王氏了,只顾忌到不好挑唆他们夫妻感情,这才没说。不过有些话她不得不提醒:“如此的话,老爷纳妾生庶子怎么办?”到时候山高皇帝远的,她们可管不着周东平了。

“纳就纳呗,反正这男人我算是看透了,不是什么好东西。以后他过他的日子,我过我的。反正他也不敢休了我,我顶着他正妻的位置,往后等我死了,我名下所有的财产都给我女儿外孙去,他们姓周的一个子儿都捞不着。”

王氏还真不怕周东平如何。周东平要保持文坛清流的名声,这么些年也不敢贪什么钱。府里要开销,要打点上官,要去巴结他那所谓的靠山,凭他的那点子俸禄,塞牙缝都不够。到时候她拍拍屁股一走,他就知道什么叫清贫了。一个清贫的官儿,想要纳妾生子过好日子,做梦去吧。更不用说要用钱上下打点了。没钱,就只能一辈子呆在山沟沟里。

王氏既彻底寒了心,接下来几日便懒得理会周东平。

周东平见她这里走不通,当即又写了几封信给自己的老师和一些好友。但主考官在科举考试为难考生,这种事是十分敏感的。作为清流的老师和好友帮了他说话,必然会影响自己的名声,被人所攻讦。为此谁也不敢搭理他,更不用说帮他说话了。

那头赵良既抓了周东平的把柄,想要为自己阵营谋这个坑,动作自然十分迅速,不给周东平求助的机会,不过十天的功夫,上面的责罚就下来了,直接贬谪周东平到贵省一个极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做知州。

通知下来,王氏当即收拾了自己的东西,把宅子卖了,告诉周东平道:“我要回京跟女儿过了。你是打算和离回头去娶顾小姐,还是想纳妾,都随你。宅子我已卖了,买家答应说可以让你住到离任。你好自为之吧。”

周东平对于王氏这次的袖手旁观十分不满,还想用和离来威胁一下王氏,却不想王氏自己先提及,而且做得如此决绝。周东平这下子彻底慌了。他是不敢休王氏的,他还希望王氏气消之后,念及夫妻情份,能央求她的叔伯兄弟们帮他一把呢。

他千央万求地想要挽留王氏,无果,只能送王氏离开。而他自己接到调令后必须在一个月内赶到任地,那边路途虽不远,但道路崎岖难走。再者新任的知府已经到任,他再留在此地只能自取其辱,当即也收拾行装准备赴任。

“东翁,我父母年事已高,早就写信叫我回去。这次我不能跟您去贵省了,就此跟您别过。”李一同过来跟周东平辞行。

周东平彻底懵了。

李一同跟在他身边做师爷已差不多十年了,两人情趣相投,行事默契。王氏在生活上照顾他的衣食住行,李一同在公事上为他排忧解难,两人在他生活中完全不可或缺。怎么这会子一个个都离他而去?

“你是见我落魄了,就要弃我而去么?”周东平脸色极为难看。

“东翁刚做知县的时候,又不是没去过偏远山区,情形远比现在艰难,我又何曾有过一丝抱怨?只我现在年纪大了,父母更是年迈,我也该回去守在他们身边,好好孝敬他们了。”李一同自然不会说自己看周东平做事越来越没有底线,道不同不相为谋了。他只拿孝敬父母来说事。

周东平苦口婆心相劝,李一同却心意已决。最后,周东平只得带了钟安等几个家仆小厮,孤零零地上了路。

坐在颠簸的马车里,周东平怎么也想不通,自己不过是稍稍为难了一下关乐和的弟子,怎么就落到了这般田地呢?那关乐和离开朝堂十几年,怎么还能有这么大的能量?

他要是知道关乐和并不知此事,更没有插手,全是他为难的那个十二岁的孩子出手反击的结果,不知道他会不会气得吐血。

因那晚赵良的召唤,周东平吩咐钟安给杜锦宁设的局没有实施下去。又知道有赵良盯着,之后他也没敢再打杜锦宁的主意。杜锦宁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在送了黄澄明回县里后,杜锦宁十分放心地在鲁小北、汪福来的陪同下,一处处地查看茶馆和书铺的经营情况。

直到这时,姚书棋一直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用前所未有的恭敬态度对杜锦宁道:“少爷,有一件事我一直没跟您禀报,就想等您考完试再说。”

第331章 竞争者出现了

“什么事?”杜锦宁在茶馆里坐了下来。

这是在府城城西开的一家茶馆,此时还没到营业时间,茶馆里空空如也,倒是很方便谈事情。

“是这样,自打您的、、售卖之后,陆陆续续也开始出现一些仿写的话本。只是作者的水平不够,写个薄薄的两三本,最多十万字就结束了,情节不够精彩,掀不起什么大风浪,我就没跟您说。”

杜锦宁点点头。

跟风之作嘛,哪里都有,不足为奇。而且这时代的人写话本,基本都是两三万字的短篇。写过小说的人就知道,写惯了短篇的人,你叫他写个上百万甚至几百万字的大长篇,他没个一两部作品练手,一下子完全做不到。复杂的线索,众多的人物,一环环的情节设计,会让他感觉一团乱麻。

不过,两年的时间,也足够酝酿出现一部有水准的跟风之作了。

果然,姚书棋接下来的话就证实了杜锦宁的猜想:“现在却有一部叫的话本出现。如果仅仅只是话本,还不足为虑,但他们也采用了咱们的模式,先在茶馆里说书宣传,随后印刷出来在书铺里售卖。而且为了抢客源,无论是茶馆还是话本,收费售价都比咱们的低。”

杜锦宁问道:“那它对咱们的茶馆和书铺生意有没有影响?”

“现在还没有,因为跟在茶馆里听书,或是在书铺里买书的,都已被情节深深吸引,想要知道后续如何,倒没人为了省那几文钱舍弃咱们跑到新茶馆去喝茶。至于话本,我也叫伙计们打听了,那些迷话本的说咱们的话本出的太慢,不够看,所以除了买咱们的话本,也把那本买了。”

姚书棋叹了一口气:“我是担心以后。要是它的口碑慢慢上来了,估计咱们的客源要被夺了去。毕竟有钱有闲听说书的就那么一小撮人,去了那边,咱们的客源必然会减少。而书铺那边,有一部分顾客是囊中羞涩,硬从日常开销中挤出一点钱来买话本的。买了那边的书,咱们的书他们就不一定买了。”

他抬起头来,期盼地望向杜锦宁:“少爷,您看怎么办?”

杜锦宁这段时间是参加完县试又参加府试,为了不打扰杜锦宁,他一直压着这事没说,自己也尝试了不少方法想自己解决。无奈能力有限,他想破了脑袋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而跟对方打价格战这种事,还得杜锦宁同意,他不敢擅作主张,因此就一直把这问题压了下来。

此时他无比期盼杜锦宁能想出好办法来。

如果是以前,他不作如此期盼。因为杜锦宁年纪太小,见识也浅,一直窝在漓水县那么个小地方,人再聪明也少了见识。

但经历过周东平这件事,他已经完全没有这种想法了。

杜锦宁年纪虽小,但看到的想到的,格局之大,又岂是他这等人所能企及的?

杜锦宁问道:“这本书是谁写的?有几个茶馆拿它来说书?这些茶馆是一个老板的吗?书铺呢?它们的老板是谁?”

这些姚书棋早就查过了。

他不慌不忙地道:“写这话本的是一个四十来岁的穷秀才,我托人打听过,他是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才写了一部分,拿到一个开了三家茶馆的名叫彭家兴的买卖人那里去兜售,被彭家兴高价买了下来。彭家兴即刻盘下了一间书铺,照着咱们的经营模式做了起来。这个彭家兴是本地人,家境富裕,主要是做绸缎生意,各县都有他家的铺面。茶馆他家就开了两间。不过如果用这话本说书效果好的话,他没准还会再开,到县里去开也有可能。如此一来,必会跟咱们抢客源。”

杜锦宁摸了摸下巴,旋即笑道:“没事,即便没有彭家兴,也还会出现李家兴,大家看到咱们这买卖做得好,跟着一起做也是有的。只要他们是正当竞争,并无下作手段,便可以不理他们。”

正常的商业竞争在所难免,他们也不可能独占文化娱乐这一块。虽说市场不大,但他们要做的不是在一个小池塘里争得你死我活,而是应该想如何把这块蛋糕做大。要做大蛋糕,就要有繁荣的文化娱乐市场。让其百花齐放,才是明智之举。

“不理?”姚书棋一呆,他没想到杜锦宁竟然会消极应对。

既然杜锦宁不作为,他这做掌柜的就有责任提出应对之策。

他道:“我想了又想,想了两个对策。一个是咱们也降价,跟他的价格一样。他没有了价格优势,又不像咱们有口碑,这生意自然就做不起来。久而久之,自己就败退了。另一个,咱们可收购一个勾栏瓦肆,让他们演。如此一来,咱们的名声会更响,他们再怎么做也击败不了咱们。”

杜锦宁不置可否,而是转向了鲁小北,问他道:“你觉得如何?”

鲁小北先向姚书棋拱了拱手,道:“姚掌柜,咱们就事议事。如果我言语间有得罪之处,还请原谅。”

说完这句,他这才道:“第一个降不降价的我且不说,单说勾栏瓦肆,我在瓦子里呆了好几年,对那里最是熟悉。我觉得少爷不宜涉足瓦子,那里的情况太过复杂,对少爷的名声不好。”

鲁小北一说,姚书棋就一拍脑门:“对不住对不住,我考虑欠妥当了。”

勾栏瓦肆,可是下流人士汇集之地,说书、卖艺、杂耍,甚至还有妓馆,都汇集于此,宋朝官宦禁入此地。

杜锦宁可是要走仕途的,她怎么能够成为一家勾栏的老板呢?即便他们收购的仅仅是梨园行当,说出去也不好听。

他歉意地对杜锦宁道:“这一点去掉,勾栏咱们不涉足。”

杜锦宁点点头。

影视行业在现代繁荣昌盛,她并不是没有考虑过在古代把等著作改编成戏剧,那样受众更广,也能赚更多的钱。

但勾栏瓦肆是她不愿意涉及的。虽说为名声考虑是一个原因,但更多的还是这行当的复杂性。

第332章 比较

戏子在古代,那就是暗chang的代名词,无论男女,在舞台上这么一扮一演,就容易引起观众的某些情绪,且不看现代有多少对着偶像叫“老公”“老婆”的吗?而古代,稍有权势的人就可以直接把那些戏子变成自己的“老攻”“老婆”。

要是她成了勾栏的老板,勾栏里的戏子被权贵看上了,她是要天天跟各种权贵掰腕子,还是昧着良心视而不见?她做不到视而不见,那就得冲在前头,跟权贵们争斗。

她将周东平从知府位置上赶走,不过是侥幸再侥幸,她可不认为自己真有那本事,可以跟权贵抗衡。她仅仅是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子而已,自己遇上事了,她还得向关乐和、袁修竹、齐伯昆等人求救,哪有力量去帮助和拯救别人?

不管从哪一点来说,涉足勾栏瓦肆都不是明智之举。

“打价格战,也没必要。我现在虽小有薄产,但跟那些世代经商的人还是不能相比。你现在跟着他降价,要是他继续降价呢?你是不是要陪着一起继续降?他没客人,即便价格喊得再低他也没什么损失,咱们可就吃不消了。所以这方法也是不可取的。”

见姚书棋一脸的担忧,她笑道:“放心吧,他们不是要跟风写武侠吗?在他还没成气候的时候,咱们把这股风打散,引领仙侠潮流不就行了?等他们跟风仙侠的时候,咱们再写别的题材。总之,少爷我肚子里有一堆的好货,可不怕他们跟风。”

她作为一个网络写手,看网络小说是她的爱好,也是她的功课。她记忆力又好,自己也有写作能力,看过的小说大部分都可以把它们再在这个世界上写出来。她有太多的东西可写。她现在不怕别人跟风,她只需给爱话本的人留下一个印象——那就是博悦茶馆和书铺都是引领话本潮流的地方,那就够了。

“你去跟那个写话本的穷秀才接触一下。他那部别人买了,咱们可以不买。但咱们可以聘他为咱们茶馆的专用话本师,专门为咱们茶馆写话本。每个月给他一两银子的月钱;他写出的话本,依质量好坏咱们再以市场价买断,或让他参与利润成分。”

也是时候该培养一些写手了。杜锦宁自己,以后会越来越忙。茶馆和书铺对于话本的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要繁荣文化市场,可不是她一个人能办到的。她完全可以培养一批写手来为茶馆服务。由她提供题材,让他们来写,她就不相信还能有人把这块蛋糕从她手里抢走。

“好,我这就去办。”听到杜锦宁前一段话,姚书棋心里就十分亢奋。

他其实一直有个隐忧,杜锦宁当初开茶馆和书铺,是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想赚点钱贴补家用,支撑自己的科举之路。现在她名下可不仅仅只是茶馆和书铺一项了,茶园、果园,以后没准还会有更多别的产业。等她考上了举人,那更是财源滚滚,送宅子送铺面送田地的,不计其数。她的精力又有限,到时候没准就看不上茶馆和书铺这些小生意了。

姚书棋倒不担心自己会失业,而是他自打打理上茶馆和书铺生意后,就喜欢上了这两个行当。看着那些客人为了听书看话本,早早就蹲在门口守着,那些身份尊贵的客人,因为喜欢话本的缘故给予他足够的尊重,他的内心就能获得极大的满足。

他毕竟是个读书人,虽为生计而沦落为买卖人,但他骨子里还是喜欢与文化打交道的。茶馆与书铺的客人都是喜欢话本的,算是有一定的文学素养的,这与他以前做生意接触到的顾客完全不同。他喜欢这两种买卖,他亦十分感激庄越当初能推荐他到杜锦宁名下,管这么一摊子事。

如今听到杜锦宁对于茶馆和书铺有长远的打算,并没有对这两门生意看不上眼,他就满心欢喜起来。

见杜锦宁没再有别的吩咐,他告退一声,出去办事去了。他要趁着杜锦宁还在府城的时候,把这事给处理妥当。

姚书棋出了门,杜锦宁便让鲁小北叫了一个伙计进来:“你知道哪里有卖吗?能不能帮我买一本?”

杜锦宁来的时候,姚书棋就介绍了,说这是东家,这个小伙计又是个机灵人,对杜锦宁的吩咐自然无不尽心,道:“小人出去打听打听,应该没问题的。”

鲁小北是杜锦宁府城一行的大管家,来之前陈氏就给了他二十两银子,让他照顾好杜锦宁的生活。此时他便掏了钱来出来,给了伙计,让他出去买书,还叮嘱道:“坐车去,别为了省钱让少爷等。”

小伙计是个细致的,先问杜锦宁:“那话本估计有好几本。少爷您是都要,还是只要第一本?”

“都买吧。”杜锦宁现在倒是不差这点买书的钱。

小伙计应了一声,飞快地去了。

不到一盏茶功夫,小伙计就回来了,将一套五本书递给了杜锦宁:“少爷,书买回来了。”

“劳烦你。”杜锦宁先把书看了看,发现纸张不怎么样,印刷的水平也不如曹记。那彭家兴把售价降了下来,其实是降了成本的。

不过想想也是,话本在古代,就相当于现代的快餐文学,只图看个痛快,收藏价值就差一些。那些囊中羞涩的自然愿意价钱便宜些。

她摸了摸下巴,拿起话本问小伙计道:“这样一本话本,卖多少钱?”

“五百文。”小伙计道。

跟其他书铺的话本价钱一样,都是六百文,与她手上这本差了一百文钱。在价格上,这话本对博悦书铺倒是有一定的冲击力。

“行了,你去忙吧。”杜锦宁示意鲁小北给小伙计赏钱,自己把书翻开,看起话本来。

等姚书棋回来的时候,杜锦宁已看完了一册了。

“少爷。”姚书棋神情沮丧,显然此行并不顺利,“那彭家兴许了利给穷秀才,说茶馆给他半成收益,所以咱们许的条件,没法打动他。”

有一句话他没说,那穷秀才其实是看好彭家兴的财力,愿意抱那条粗腿,根本看不起杜锦宁这个小县城来的童生。即便姚书棋搬出府案首的名头,穷秀才依然不屑一顾。

第333章 探口风

杜锦宁摇摇头:“不用去劝了。”她举了举手上的话本,“他写的话本我看了,虽说文笔老道,人物刻画也不错,结构、情节也还行,但估计他写来写去也就这样了,因为他这本书里没有自己的东西,全凭借鉴。”

她这评价,讲得还算客气了。

这本在设定上很大一部分借鉴了“江南七怪”,只不过把人物性格与特征改了,再把他们放到金庸大大设定的武侠世界里,并借用了其他两本书的一些梗,比如掉下悬崖后获得武功秘笈,某个女性角色生活在古墓里…等于说是她拿到古代的那三本话本情节与设定的杂揉,完全没有自己的思想与创新。这书要是放在现代,定然会被读者用唾沫淹死。

这样的作品,大家乍一看似乎能看得下去,可细一想就会怀疑,从而摇头不屑。到最后,大家还得回归博悦书铺里来。毕竟,那本书的源头还是博悦书铺的话本么。

“再者,它用的纸张,你研究过没有?是竹子与晚稻的稻草所制成的纸。这种纸软塌不挺括,而且比较脆弱,多翻几下就会容易破。那些顾客一时图便宜买了它,等看过几回就知道这便宜不是那么好占的了。到头来,他们还得回头来夸咱们博悦书铺的书质量好。”

姚书棋挠挠头,老脸一红:“我就随意翻了翻,发现它文笔老道,情节能吸引人看下去,人物描定似乎也不错。至于其他的,我就没想那么多了。这纸我倒知道是竹草纸,但它降了成本。反正读者贪便宜么,我还想着要不要跟少爷您提一提,咱们也用这样的纸,好把书价降下来呢。”

“为了让读者省一百文,最后让他们损失了五六百文买书的钱,你觉得这是明智之举吗?”杜锦宁摇摇头。

这年头,因为纸墨印刷昂贵的关系,书籍是十分珍贵的,哪怕是话本,都可以一代一代的传下去,成为一种财富。

“只要彭家兴正当竞争,就由他吧。”杜锦宁站了起来,又道,“你留意一下那些写话本的。写得好的,你可以跟他们签一个契约,与他们长期合作,让他们为书铺写稿。”

“是,少爷。”

临走之前,杜锦宁又问:“张狗儿和王路生还没到吗?”

姚书棋望望外面的天色:“应该快了,估计再过半个时辰王路生就到了,张狗儿会稍微晚一些,不过他走得早,差不多也是这个时辰到。”

张狗儿和王路生开始被姚书棋带来府城,在他身边学习了一年半有余,半年前被分别派到县里的分店去做了二掌柜。因鲁小北跟他们已有大半年时间没见面了,杜锦宁便早早叫姚书棋往他们那里送了信,让他们赶过来跟鲁小北聚一两日。两日后,杜锦宁便要回漓水县了。

当然,杜锦宁唤他们来,还有别的想法。

杜锦宁和鲁小北也没在这里多呆,而是先回了她住的小院。

果然半个时辰后,王路生和张狗儿陆续到了。杜锦宁只出去打了声招呼,便由着他们兄弟三人叙话。直到吃晚饭的时候,她与姚书棋这才一起跟三人吃了顿饭。

大家都不是什么世家大族出身,没那等“食不言”的讲究,杜锦宁夹了一筷子菜放到碗里,问王路生道:“你什么时候成亲?”

王路生脸一红,不好意思地道:“婚期订在八月。”

他在宁兴县做掌柜,因人生得俊,又能干,年纪轻轻就成了两处茶馆和一个书铺的掌柜,被隔壁一个做茶叶生意的商人赏识,愿意把女儿嫁给他。王路生也觉得那家闺女不错,是一桩好姻缘,在写信征求了杜锦宁和姚书棋的意见后,把这门亲事给答应了下来。

姚书棋拍拍王路生的肩膀,夸赞道:“不错不错,有出息。”

姚书棋也算是王路生的半个师父。王路生能被人赏识,他自然与有荣焉。

在来之前他是得了杜锦宁授意,肩负着重担的,夸赞完王路生,便将目光投到了张狗儿和鲁小北身上:“王路生可是准备成亲了,你们呢?别等王路生的孩子能打酱油了,你们还是孤家寡人一个。”

张狗儿和鲁小北对视一眼,都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

姚书棋见两人都低着头不说话,干脆指名道姓地问道:“鲁小北你先说,你可比王路生还大半岁呢。张狗儿最小,他最后说。”

鲁小北挠挠头:“没什么好说的,这都是老天爷安排的,姻缘到了就到了。谁能想王路生能娶个宁兴县的妻子呢?搁在以前,咱们想都不敢想。”

张狗儿经过两年的历练,也比以前大方多了,点头附和道:“可不是?小北哥说的对。我们俩,姻缘还没到呢。”

“什么还没到?有一句话叫尽人事听天命。你们自己在这方面尽了人事吗?想要娶妻,以你们现在的身份和收益,又不是什么难事。看上了哪家姑娘,叫媒人上门提亲就是。”姚书棋不以为意地道,“又不是要娶大家闺秀,没什么配不上的。”

“鲁小北你先说说,你对未来的妻子有没有什么想法?比如容貌、家世这些。我看到合适的,也帮你张罗张罗。”他又道。

鲁小北沉默了一下,摇了摇头:“真没有,没什么想法。这还得讲缘份。”说着他举起酒杯,“不说这些了。来,我三兄弟先敬少爷一杯。要是没有少爷,也没有今天的我们,我们兄弟对少爷的恩情铭刻于心,从不敢忘。”

由他带着,王路生和张狗儿也应声而起,纷纷敬酒。

虽说这时代的酒度数低,但为防酒后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杜锦宁打一开始就说自己喝了酒身上会起疹子,每到这场合都是以茶代酒。

这会子她拿起茶杯跟三人碰了碰,又说了一通话,坐下来时,跟姚书棋对视了一眼。

她没跟姚书棋说杜方苓的事,只说有人看上了鲁小北,托她探探鲁小北的口风,让姚书棋帮着问问。现在看来,似乎鲁小北心里有人啊。

她就怕会有这样的事,才特意请姚书棋探鲁小北的底。如果她与杜方苓冒冒然提起亲事,而鲁小北又是个重情重义的,没准为了她的恩情就把自己的心思压下,答应与杜方苓的婚事。这可不是杜锦宁愿意看到的。

第334章 荣归故里

杜方苓作为杜锦宁的姐姐,身份比较敏感。如果让鲁小北、王路生等人猜到端倪,肯定会很尴尬,以后鲁小北跟杜方苓也不好相处。

这顿饭的后半场,杜锦宁便再没让姚书棋在这个话题上说下去,而是扯起了别的。

当晚,鲁小北跟王路生、张狗儿挤在了一间屋子里,抵足夜谈,杜锦宁则在隔壁的院子里一夜好眠。

对于鲁小北和杜方苓的事,她没什么好纠结的。鲁小北心里有人,她再帮杜方苓另找一个就是。杜方苓容貌出众,家境现在也很不错了,嫁妆丰厚,还识得字;现如今她这个“弟弟”还是童生,府案首,秀才也是妥妥的,真要在县里放风出去,家里的门槛都要被踏破。

又在府城呆了一天,让鲁小北和王路生三人好好聚了聚,杜锦宁这才启程回了漓水县。

姚书棋行事老道。虽说周东平去了贵省,但为防他蓄意报复,姚书棋去府城有名的镖局雇了五名武功高强的镖师,护送杜锦宁回县里。

一路倒没什么事,平平安安的。花了一天功夫,杜锦宁回到了县里。

“府案首回来了,府案首回来了。”杜锦宁的骡车驶进庄子时,见到的她的人就激动地跑回去报喜,不一会儿庄子里就响起了一阵爆竹声。

虽说博阅书院的学子也不是没过得府案首,去年齐慕远还拿到了这个名头呢,但这跟庄子没什么关系。他们因是书院的庄子而与有荣焉,但终是隔了一层。

现如今杜锦宁可是他们庄子上的人,是他们看着长大的孩子。在县里得到消息,派差役到杜家报喜的时候,庄子上的人可都欢欣鼓舞了好一番。这会子见她回来,自然是欢喜不已。

见得许多人听到这消息,从家里出来跟她道贺,杜锦宁连忙从车上下来,一路跟大家说话寒喧。等走到家门口时,就发现自己家张灯结彩,像是办喜事一般,陈氏拉着她的手,神色复杂,眼泪滚滚而落。

一眼看到杜寅生和杜辰生、张氏等人也在,杜锦宁倒没感到诧异。为免得陈氏挂念,她哪日回来,是托黄澄明带了口信回来报备过的。当初她获得县案首时杜辰生他们就来庆贺了一番,现在又得了府案首,这番庆贺自然少不了这些“亲人”。

“伯祖父,祖父,我回来了。”杜锦宁上前,朝他们躹了一躬。

“好好好,好好好。”杜寅生看着玉树临风、已差不多跟自己一样高的杜锦宁,激动得老泪纵横,“你太祖父要是知道你这么出息,不知有多高兴。”

他没想到自己绝了荣归故里念头的时候,杜锦宁却给了他希望。

虽说杜锦宁还没拿到秀才,也没有拿到举人的名头,但县案首和府案首啊,这不是一般人能拿到的。有这份成绩,他们这一支在另一支杜家人面前,也能挺直腰干说话了。

杜辰生高兴之余,则满脸复杂。

他要知道杜锦宁这么能干,打死他都不会亏待小三房的人。当初杜寅生规劝他的言语犹在耳边,他怎么就为了那么个不争气的杜云年,一定要把小三房逼到这个地步呢?

他知道杜锦宁是个记仇的,两人之间横亘的鸿沟,是怎么都跨越不过去了。他也识趣地保持着这个距离,不往杜锦宁面前凑。只要杜锦宁愿意跟小大房保持关系,并且在外人面前给他这个祖父面子,他也不求什么了。

他满脸堆笑地道:“宁哥儿,你这是有大出息了啊。你爹要是地下有知,不知该有多高兴呢。”

“总算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杜锦宁笑道,心里却吐槽:杜云诚如果真地下有知,在你虐待他的妻儿时,他早从地下爬起来不知多少回了。

“宁哥儿,好样的。”杜云昌拍着杜锦宁的肩膀,神色间不乏艳羡。他要有杜锦宁这样的资质就好了。

办酒席的事,杜家人早在杜锦宁拿到县案首的时候就已讨论好的。张氏领着两个儿子及儿媳妇们端茶倒水地招待庄子上的人,都统一口风:“待我家宁哥儿考上秀才,再请大家喝酒。”

乡亲们热闹一番,便也慢慢散去。

杜寅生、杜辰生及杜云翼等人是有意跟杜锦宁修复关系的,自然不会空着手来。虽说早在小三房接到县衙喜报的时候他们就送上了红封,但这一回来又带了鸡鸭鱼肉等食材,打算自家人办个喜宴好好庆贺一番。

张氏也不让陈氏和杜方菲三姐妹动手,自己领着两个儿媳妇整治了两桌酒席,男女分开满满坐了两大桌。

杜锦宁依然以喝酒过敏,郎中嘱咐不能喝酒,否则有生命危险来做借口,滴酒不沾。

虽说她仅仅是童生,席中有杜云昌这个秀才、杜寅生这个老童生,还有许成源这个新童生在,但小二元的名头让她的地位比所有人都高。杜寅生把她当大熊猫一般看待,自然不会强求于她。最后这顿酒席杜锦宁仍然以茶代酒。

大家的酒喝得正酣,门外却怯怯地挪进来两个衣衫褴褛的人,对着屋里的人行礼。为首的那个妇人堆着满脸的笑容道:“我们来恭喜宁哥儿获得府案首。”

不待陈氏和杜锦宁说话,牛氏的声音就响了起来:“你们来干什么?赶紧出去。”说着便起身,站到了那两人面前,跟赶小鸡似的想要把他们往外赶。

这时候杜锦宁才认出,那两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姚氏和杜锦寿。

两年的时间,姚氏手里的钱不光自己挥霍,还被姚家人跟蚂蟥似的连哄带骗,早已花干净了。现如今母子两人是去山上帮人扛木头度日。母子俩过了那么多年的好日子,哪里吃得起这份苦?根本就不愿意去干活,整天跑到杜辰生和牛氏面前装可怜,想仍然回来啃老,靠着杜辰生和牛氏过日子。

不管姚氏再怎么讨厌,杜锦寿都是自己疼了那么多年的孙子,但凡当初卖田地的时候这母子俩做得不那么过份,杜辰生能给口饭吃也就给了。

可想想父亲和自己辛辛苦苦一辈子积攒下来的家业就这样被这对败家娘儿两个给卖了,杜辰生和牛氏就心疼得不行,死活不愿意搭理他们。最后还在院子中间砌了一堵墙,把姚氏和杜锦寿的房子隔了出去,来个眼不见心为静。

姚氏和杜锦寿没奈何,只得时不时上山去干活,饱一餐饥一餐地过日子。

看书就搜“书旗吧”,!

第335章 关乐和的怀疑

前段时间杜锦宁考上了府案首,这是好事,杜寅生和章光义在村子里宣扬了一通,姚氏和杜锦寿自然知道了。再加上今天杜寅生和杜辰生要过来给杜锦宁贺喜,浩浩荡荡地一群人,哪里瞒得住姚氏母子两人?

姚氏想着自己跟儿子好久没吃顿好的了。今天小三房宴客,没准还要摆流水席,她是杜锦宁的伯母,当着外人的面,杜锦宁再不待见她也不好赶她走吧?遂带着儿子准备过来蹭一顿好的。如果杜锦宁和陈氏肯原谅她,那就更好了,以后可以常来常往。

有杜锦宁撑腰,想来那两个老东西也不好不理会她们母子了。

姚氏打的算盘倒挺好,可到了这里,却发现小三房并没有摆酒,屋子里团团围坐着的,全都是杜家那些不待见她的人。

不过桌上摆的鸡鸭鱼肉却让她直咽唾沫,杜锦寿更是不管不顾地冲了进来,她顺水推舟地便也跟进来了。

“出去,给我滚出去。”牛氏见赶不走这母子两个,直接指挥杜云翼和两个孙子,“你们赶紧去拿扁担来,给我把他们打出去。”

牛氏是个貔貅性子,钱财只进不出,拿出一点就跟要了她的命似的。姚氏把杜家的田地卖了,还把那么多的钱全都挥霍光,被姚家人也骗去了那么多,现如今最恨姚氏的就是牛氏了。要不是休了姚氏,姚氏再找个人嫁了过好日子,杜锦寿没准也会跟着去,杜云年回来妻子儿子全没了,她都想直接把姚氏给休了。

所以她哪里看得了姚氏坐在她面前大吃大喝?见杜云翼几个犹疑着半天没动静,她提起地上的小板凳就往姚氏身上砸去。

“娘,我知道错了,我真知道错了,您了就原谅我吧。”姚氏用胳膊挡着脑袋,一个劲儿地嚷嚷,“我今儿个是过来给宁哥儿贺喜的,您怎么能赶我走呢?我好歹是宁哥儿的伯母。要是被人知道我被人打出去,不定怎么说宁哥儿呢。”

张氏实在听不下去了。

她正不知如何才能讨好杜锦宁呢,现在正是表现的机会,她推了推儿子,示意他们去拉杜锦寿,自己则上前去,一把抓住姚氏的胳膊,对牛氏道:“娘,您也来,咱们把她扔出庄子去。也告诉告诉庄子上的人,以后别放她进来。”

杜辰生跟张氏一样的心思,闻言也忙道:“对对,老婆子,把他们赶出去,告诉庄子上的人,这娘儿俩都不是什么好人,以后别放他们进来。”

这年代的人成亲生孩子都早,牛氏即便是做曾祖母的人了,也不过才五十出头,身体倒比先前好吃懒做、之后又一顿饥一顿饱的姚氏要健壮。听得老头子发了话,她二话不说,跟张氏一人架一边,把姚氏往屋子外面拖。

杜锦程和杜锦德也把杜锦寿架着,跟在她们身后。

“娘,我知道错了,我再不敢了。”

“祖母,您让我吃一口吧,我都两天没吃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