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他还是离杜锦宁远一点吧。

杜锦宁那头,大概是大姨妈第一次造访,就那天在马车上来的时候有点多,吓了她一跳,之后就没多少了,第二天还有一点点,第三天已经完全没有了,她的身体也不觉得有什么异样。

陈氏养了四个女儿,对这事经验再丰富不过了,道:“头半年都是这样的,不规律。有时候多有时候少,来了这次,后面两个月不来都是有可能的。”

杜锦宁就有些发愁。

规律还好,每个月这几天她就特别注意一些,提前请个假回家住。不规律就不好办了,没准什么时候就来了那天的那一出,不把她自己吓死都要把齐慕远给吓出个好歹来。

不过这话她不好跟陈氏说。

陈氏是个十分容易满足的人。现在家里不愁吃不愁穿,生活富足,使奴唤婢的,她便无所求了,唯一让她忧心的就是杜锦宁的生死。在得知杜锦宁手上有几千两银子的存款后,就老想着让她激流勇退,死遁后找个人嫁了,安安心心地过日子。

所以在书院里不管遇到大困难还是小困难,她都不跟陈氏说,免得陈氏又找到理由来劝她。

可她不提,陈氏却想到了,不光想到这个,还联想到了那日齐慕远送她回来的情形。

陈氏朝杜锦宁这边挪了挪,凑到她耳边悄声道:“你说,小远那孩子是不是对你特别好?要是他知道你是个女的,会不会愿意娶你?只要他愿意娶你,你这事就不打紧了吧?齐老太爷肯定能帮着遮掩过去的。”

“娘。”杜锦宁吓了一跳,瞪着她道,“您千万别有这样的念头。”

“我怎么就不能有这样的念头?”陈氏却是不愿意,也回瞪她道,“你俩打小一起长大,不说小远对你好,便是齐老太爷对你也是夸赞有加的。我都听姚管家说了,齐老太爷说,不管遇到什么事,他都愿意帮你。”

第494章 纠结

“这怎么能一样?”杜锦宁赶紧给陈氏泼冷水,免得她做白日梦,“齐爷爷对我好,愿意帮我,是觉得我前程远大,以后在官场上能跟齐慕远守望相助,看重的是我的前程。要是知道我是女子,不光不能给齐家带来一丁点好处,反而是个大把柄,以后只要有人发现我就是秀才杜锦宁,齐家就脱离不了包庇欺君大罪,他怎么还会想着帮我?我们自己尚且还担心姐姐们被连累,他祖孙三代那么多人,他敢冒这样的风险吗?恐怕在得知我是女子的那一刻,为了自保,他就得立马把我拿下,交到衙门去,让朝庭治我的罪。我跟他们家再亲厚,比得上自家亲人的性命吗?”

“不、不会吧?”陈氏吓了一跳。她没想到后果会这么严重。

“怎么不会?换你处在那样的境地,你敢说你不会这样做?”杜锦宁继续道,“退一万步说,就算齐爷爷和齐慕远看在多年相交的份上不告发我,可齐爷爷敢让齐慕远娶我吗?一旦娶我进门,而纸又包不住火,有人发现我跟杜锦宁长得一模一样,到时候齐家的政敌抓住这一点来告发齐家,齐家还不一样得完蛋?我放着安生日子不过,偏要跑到火山口上去坐着,还要害人一家性命,我这图的是什么?”

陈氏发热的脑子冷静下来。

想想杜锦宁描述的那种情形,她不由打了个寒战,连声道:“不了不了,咱们还是这样安生过日子吧。”回过神来,她望着女儿又叹息,“唉,就是苦了你了。”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能有广阔的天地让我施展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这就已经足够了。婚姻那种东西,不要也罢了。”

说着杜锦宁摇摇头,看向陈氏:“而且你以为嫁了人,日子就好过了吗?你瞧瞧隔壁的张太太,再看看巷口的李太太,那过的是什么日子?那样的日子不要说给我,便是你自己都不愿意过吧?”

陈氏神情一滞,最后长叹了一口气,彻底不说话了。

因杜家与齐家的关系亲厚,巷子里有不少人家也跟杜家走动起来。逢年过节的礼尚往来且不说了,有哪家婚丧嫁娶办酒席的,都会发帖子给邻居,陈氏去参加过几次宴席后,就跟巷子里的几家太太走动起来。

隔壁的张太太,经历跟关嘉泽的娘孔氏有些相似。不过她丈夫喜欢的不是表妹,而是跟他一起长大的通房丫鬟,后来抬了姨娘。张太太有娘家撑腰,姨娘有丈夫撑腰,两人在家里斗得你死我活,总没个消停的时候。

巷口的李太太倒是夫妻恩爱,无奈她子女缘薄,生了个儿子死了,膝下只得一女。婆婆为继香火,为儿子纳了许多小妾。夫妻恩爱又如何敌得过年轻美貌、新鲜与儿子?现如今夫妻感情渐淡,李太太心如枯木。

这只是住得近、肯跟陈氏来往、愿意跟她说家中情形的。而那些不曾知道的女人的苦楚,又有多少?

每每看到这些人,陈氏就不由得想到自己。如果杜云诚当年没死,而是考上了举人进了进士,自己年老色衰,又没生儿子,到头来是不是也会落得李太太那样的下场?

不想还没什么,细思则极恐。

“你想的是对的,是娘想得太简单了。”陈氏算是对杜锦宁嫁人的事彻底死了心。

“你在外面小心些,别露了马脚。”陈氏叮嘱道。

“放心,我知晓。”

杜锦宁的年纪比许成源、关嘉泽、齐慕远都小,把他们的成长过程完全看在眼里。早在一年前她就用自己练就的口技变了声,让自己的声音变得低沉些。她本来的声音就不是那种尖尖细细的,而是略带些中音,这么往下压一压,就跟男孩子无异了。

她做事小心,不光在书院里一直用男声,便是刚才跟陈氏在这从不让人进来的院子里说话,也同样是用男声。所以即便现在她来了月信,陈氏对杜锦宁还是十分放心的。

“娘,四姐的婚事,您早点定下来吧。只要四姐出嫁了,我的心理压力也就没那么大了。”杜锦宁道。

一提起这事,陈氏就头痛。

以前杜方菲时是没得挑,所以稍有个合意的就嫁了;杜方苓因着有个鲁小北,也没费多少心思。可杜方蕙这里,因着杜家现在条件好了,再另上杜锦宁的表现十分优异,上门提亲的人多是家境富裕的,挑选反倒困难了。

农村人娶媳妇不易,所以能娶到一个,生儿育女负担重,整日为糊口忙忙碌碌的,虽然辛苦,倒也没那么多花花心思。可城里这些富贵人家不一样,一大家子住在一起,矛盾本来就多,再加上纳妾的风气又盛,家庭和睦的还真没几家。

可杜家现在条件好了,又没有特意回头去找个贫寒人家的道理。贫寒人家的男人手里有了几个钱后会不会变坏,那还是个未知数,为了这个特意去找贫寒人家嫁女,那是脑子犯抽了才会做的事。

因此杜方蕙的婚事就这么被耽误下来了。

“你们书城里有没有合适的?”陈氏问道。

“没有,有的话我早就说了,还能等到这时?”杜锦宁叹了一口气,“我会再留意的。”

陈氏点了点头。

杜方苓的婚期是在一个月之后。要是杜方蕙的婚事再能订下来,除了杜锦宁,陈氏就没什么可忧心的了。

身体无恙,杜锦宁第二日便回了书院。

她自然是受到了众同窗的热情问候与关心。

“多谢大家的关心。”杜锦宁抬手给大家行礼。

梁先宽和方少华虽被拦住了,没去探望她的“病情”,但他们是送了礼去的。其他交好的同窗也相继送了礼。

杜锦宁扫了人群一眼,问道:“齐慕远呢?今天没来?”

“自打你生病后,他也不怎么来书院了,想是还不知道你回来的消息吧。”方少华道,说着又打趣,“我看你们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倒好得跟一个人似的。你不来,他也不来;你一来,他准马上回来。”

大家都“哈哈”笑了起来。

杜锦宁白他一眼:“你还不是跟孟春一样形影不离?”

梁先宽家里事多,时常不在书院里;再加上性格也不怎么合得来,所以方少华和梁先宽并不是特别好。倒是他跟一个孟春的同窗性情相投,时分要好,平时除了回宿舍,其他时间都在一起。

书院里关系要好的同窗比比皆是,杜锦宁和齐慕远走得近,并没有人说闲话,方才也只是方少华开玩笑而已。

可这句话却被正好走到院门口的齐慕远听见了。

他脸色有些发僵。

他虽一再跟自己说他是因为跟杜锦宁亲近,才喜欢与她碰触,但他对杜锦宁产生了旖旎的想法,这是怎么也抹不去的。所以他正打算离杜锦宁分开,保持些距离呢。可大家都知道他们要好,就这么骤然疏离,不知同窗们会如何说他跟杜锦宁的闲话。说闲话倒也罢了,横竖他是不在意别人的看法的。但杜锦宁会怎么想?

凭杜锦宁的脾气,一旦他表示出冷淡,想来杜锦宁会转身就走,从此之后再不理他吧?

他真要跟自己的好友形同陌路?

第495章 求娶

齐慕远站在院门外面,久久没有进去。

可院子里很快就有同窗出来了,正好看到站在外面的齐慕远。

“齐师兄,你回来了?刚他们还问你呢。”同窗还以为齐慕远是刚走到这里,连忙招呼道。

齐慕远对他点了点头,拱手回了一礼。

院中方少华听到这话,立刻笑着对杜锦宁道:“看,我说对了吧?你一回来,齐慕远保准回来。”

齐慕远便知道不能再在外面呆着了,只得迈脚进了院子。

杜锦宁一面跟方少华斗嘴,一面转过身来看向门口,正跟齐慕远四目相对。

“齐慕远,我没来,你竟然也躲懒不来书院。”杜锦宁笑道。

齐慕远看到杜锦宁如花一般的笑颜,心跳不由得加快了几分。

他抑制住自己的情绪,如常走过去,淡淡道:“家里有客,祖父唤我回去。”

齐伯昆虽致仕了,却是一点儿也不寂寞,经常有人上门拜访。所以杜锦宁听到这话,倒是没往深里想,点了点头,转而邀请众人:“进屋里坐坐吧,正好我带了点心和好茶。”

“好啊好啊。”方少华完全不知道什么叫客气,“是今年的新茶么?那我可得好好尝尝。”

齐慕远见一群人簇拥着杜锦宁进了房间,他脚下未停,没有跟着进去,而是直接去了他自己的房间。

许成源身为杜锦宁的姐夫,在众人跟杜锦宁表达问候与亲近的时候,自然不会往前凑。可这会子他看到齐慕远的举动,不由走到杜锦宁身边,问她道:“齐慕远怎么了?”

齐慕远虽然看上去为人冷淡,但平时对人也还好,至少礼数还算周到,不会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看不起人的感觉,只会让人觉得他生性如此,这也是许成源比较佩服他的地方。

因为与杜锦宁亲近,即便齐慕远不大喜欢热闹与应酬,他也会到这房里来说上两句,这才回自己房里去,不会这么冷着脸走掉。

杜锦宁是个敏感的人,许成源能感觉到的异样,她自然也感受到了。只是此时人多,她即便心里有疑惑也不会这时候去问,只是对许成源笑笑,帮齐慕远解释道:“或许是累了。要不就是他家客人又烦他了。”

许成源想起络绎不绝的客人带着自家孩子上门,打着跟齐家结亲或是让儿子、孙子跟齐慕远交好的主意,心下便也了然,同情地点点头:“那倒也是。”

南麓书院的同窗不像府学那般非富即贵,或是天之骄子。这里的学子或是有钱却无地位,或是家境不算好、在院试中名次也不高的。人对于跟自己身份地位差不多却比自己强一点的人会心生嫉妒,但对于高出自己一大截、望尘莫及的人,就只有“抱大腿”的想法了。

书院里的同窗便是如此。他们对齐慕远、杜锦宁他们只有佩服、景仰的份儿,不会像府学那般,有些学子明明在学问上比不上杜锦宁,却依然鄙夷她的身份地位,觉得自己可以踩她一脚以示高贵;便是对齐慕远也多有不服。

大家怕杜锦宁烦他们聒噪,每人吃了一块点心呆了一会儿就离开了。许成源也随之离开,唯有方少华却留了下来。

杜锦宁看他欲言又止的样子,不由好奇地问:“有什么事么?”

方少华哼哧了半天,挤出了一句话:“那、那个…我们家的情况,你了解么?”

“你们家的情况?”杜锦宁诧异地看着他,旋即摇摇头,“不了解。”

她是不爱打听别人隐私的,只是听方少华说他父亲被调去了贵省做巡抚,他才留在了这里念书,其余的一概不知。

“我家祖籍在寿县,老家只有堂伯一家。我爹父母早逝,是由我大伯抚养长大的。我爹当年殿试时中了探花,被我外祖看上,将我母亲许配给了我爹。”

说到这里,他抬眼望向杜锦宁,补充了一句:“我外祖是文渊阁大学士魏正铭。”

杜锦宁的心猛地一跳。

宋代沿用唐朝官制,但发展到如今,在中央集权上已有了一定的改变。比如这文渊阁大学士,不再是掌文学著作之官,而是有了明朝内阁大学士的地位,成为了皇帝顾问,官居三品。品级虽不高,但因为是天子近臣,能左右皇帝的决定,故而手握实权,地位极高。

她实在没想到,方少华一副大大咧咧没有任何心机的模样,却是真人不露相,竟然比之齐慕远的身份地位也不差。

不过转念一想,她就想拍自己脑袋了。

其实方少华的背景,还是有迹可寻的。

桂省的权贵人家,还有他们在京中的关系,她都了然于心,但这其中并没有方家。可见方少华的父亲不是出身显赫之家。她知道方少华第行第二,由此推断方少华的父亲年纪并不大,如今也就四十出头的年纪。一个出身平常的人,以四十出头的年纪,却能做到一方巡抚,三品大员的位置,说身后没人鼎力相助,可能吗?方家这边没人,那只有方少华的外祖家了。

见杜锦宁只是面露惊讶,并没有露出生气或是疏离的态度,方少华松了一口气,继续道:“我爹跟我娘只有我大哥、我和我妹妹三个孩子,一家五口,再无其他。我哥已中进士并娶了亲,在外地做官;我妹妹今年只有十二岁,还没许人。”

“除此之外,我爹做了官娶了亲后,就把大伯一家接到了任上,跟我们一起住。但没到两年我大伯就去世了,只留下大伯母和两位堂姐。两位堂姐现如今都出嫁了,嫁在了江南。大伯母原是跟我们一起住的,这次我爹他们去贵省任职,大伯母舍不得堂姐,没有跟去,而是留在了我们在苏省的宅子里。”

说着,他停了下来,看向杜锦宁。

杜锦宁越发纳闷,见他停下来半晌不说话,忍不住问道:“你跟我说这些做什么?”她又没查他家户口。

“我…”方少华红了脸,吞吞吐吐地道,“我、我想向你四姐求亲。”

“啥?”杜锦宁瞪大了眼睛。

第496章 我又不是断袖

“我、我已写信问过父母了,他们同意的。”方少华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封信来,递给杜锦宁。

杜锦宁饶是脑子转得快,可此时看看信,再看看方少华,也不知道该接不该接。

她完全没有想过要把杜方蕙许给方少华。

方少华一见急了,把信往杜锦宁怀里一塞:“你看看嘛。”

杜锦宁拿着信,却是没看,而是问方少华:“你什么时候生出了这个心思的?我怎么不知道?”

方少华的脸本来就有些发红,此时更红了。

他低下头道:“一年半前,你姐姐帮孟春家设计园子的时候。”

“…”

孟春家里是富商,也不知是真心喜欢园林,还是附庸风雅,抑或是想跟杜锦宁乃至齐慕远拉近关系,他家也请杜锦宁帮着造了一个园林。

杜方蕙当时刚上手设计了一两处园林,最是着迷的时候。孟春家的园子又只有七亩,杜方蕙迫不及待地把这件事搅了下来。她不像杜锦宁有丰富的经验,又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对一个园子看上一两遍就能了然于心,回头就能把设计图给画出来。

她那时经验不足,又想把园子造得好一点,便一趟一趟地往孟家跑。孟家有意跟杜家交好,又知是杜锦宁的姐姐来帮着做设计,当下便派了跟杜方蕙年龄差不多的孟春的妹妹陪着她。

而那时候,孟春跟方少华的交情已很不错了。想来定然是那时候方少华见到了杜方蕙。

见杜锦宁不说话,方少华有些急:“你相信我,我一定对你姐姐好的。真的,我发誓。”

“我姐姐知道吗?”杜锦宁皱眉问道,“除了那次造园子,你还见过她几次?”

方少华摇摇头,低下头去:“你姐姐不知道。她、她每次去给别人设计园子的时候,我都想办法偷偷在半路上去看她一眼。怕吓着她,我都没敢跟她说话。”

杜锦宁无语。

“那你是看中我姐姐的容貌了?”她问道。

“不不不。”方少华摇摇头,随即又点头,“当然,容貌肯定是一方面,要是个丑八怪,我肯定不能看上。可我更欣佩的是她的才华。能设计出那么美丽的园子,她的才情又岂是一般女子能比的?不说女子,便是男子都很少有人能做到。听说她还擅种植花卉果树。”

他这话杜锦宁挺爱听。

她不由开了句玩笑:“我能设计出更好的园子,也比她更擅长种植花卉果树,她所会的东西都是我教的。你怎么没看上我?”

窗外一个人正路过,却是齐慕远在屋里坐卧不宁,又担心杜锦宁得了空跑到他那里去,他到时候理也不是,不理也不是,干脆便想着去藏书阁看书,却不想正走到杜锦宁的窗外,就听到了她这么一句话。

齐慕远心脏猛地一紧,停住了脚步。

屋里,方少华古怪地打量了杜锦宁一眼:“你要是个女的,我倒是求之不得。可我又没有断袖之癖,对男人不感兴趣。”

听到这句话,齐慕远感觉像是有一道雷直直地劈到他心房上一般,震得他不知是个什么滋味。

尽管身体僵直,他依然逃也似的离开了这里,没有一丝的停留。

杜锦宁坐的位置正对着门口,看到齐慕远的身影快速地从她门前掠过,她皱了一下眉,不过旋即心神就放到了方少华身上:“你的意思是,我要是个女的,你就娶我不娶我姐姐了?”

方少华还是挺警觉的,一听就知道这是个语言陷阱。

他赶紧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不不不,我只中意你姐姐,对你没兴趣。”

“或者换个说法,只要有一个容貌才情比我姐姐更出色的,你是不是就更愿意娶她而不是我姐姐?”

见方少华张嘴想要说话,她伸手阻止:“你别急着表明心迹,好好想想再说。我不希望你以后后悔。”

“不用想。我就中意你姐姐这样的,别的人再漂亮再有才情,那也不是她。”方少华道。

“娶了我姐姐,是不允许纳妾的。”杜锦宁又慢条斯理地道,“这一点,你要想清楚。要是做不到,这件事就不用再谈下去了。”

不等方少华说话,她又道:“不要打着现在答应,以后食言的主意。我会看着你的。虽然我现在才是个小小的秀才,但我也不是拿你没办法的,相信我。”

方少华一听这话就笑了起来,很轻松地道:“放心,我娘说了,别人家她管不着,但我们家不许纳妾。除非四十仍无子,否则一律不要有纳妾的念头。”

杜锦宁没想到方家的家风竟然如此好。她此时对方少华的表现还是挺满意的。

不说别的,光是方少华能先写信回家去向父母禀报,得到父母允许后才来找她,这就十分有诚意了。而刚才那些回答,也都在及格线以上。

她把那封信拿出来,打开来看了一遍,然后还给了方少华:“行,你的想法我已经知道了。我会好好考虑,也会回去跟我娘商量的。你回去等消息吧。”

方少华一脸懵逼:“我有哪里不好吗?干嘛还要考虑?同窗两年,难道你还不了解我的为人?”他以为把刚才的疑问回答一遍之后,杜锦宁就会答应这门亲事的。

“就是因为了解你的为人,所以我才要好好考虑。要知道我给我四姐找夫婿,从来没考虑过你。”杜锦宁直言不讳。

“为什么?”

“第一,你性格不够稳重,不能给人安全感,不是个好依靠;第二,你门第太高,咱们门不当户不对。”

“我、我哪里不稳重了?我挺稳重的啊,真的,我从来没办砸过什么事。”他赶紧道,“至于门第,你考上进士也不过是时间的问题,咱们很是门当户对的。”

“行行行,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啊。有消息我通知你。”杜锦宁把他往外推,直到把方少华赶回他的房间再把门关上,她这才舒了一口气。

方少华反正也跑不了,而且这事急不得,她得细想想。

她打算先去找一下齐慕远,看看发生了什么事。要不是有什么事,齐慕远绝对不会来来去去的连个招呼都不跟她打。

第497章 谈心

齐慕远跟杜锦宁交好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两个人的喜好一样,生活节奏十分合拍,都是喜静不喜闹的。只要呆在书院里,只要不是上课时间,他们的去处就只有房间、藏书阁和膳堂这几个地方。

杜锦宁想都没想,直接去了藏书阁。

因着齐慕远的身份和杜锦宁的学问出众,再加上山长对他们的另眼相看,整个书院的同窗对他们都是极尽交好的。他们两人喜欢呆在藏书阁二楼一个靠窗的角落里看书,同窗们便默认那个地盘是他们的,从不去占用那个位置;有新来的同窗不知这情形的,其他同窗都会好心告诉他们。

而杜锦宁和齐慕远也养成了习惯,只要去藏书阁就会坐到那里去。有时候两人大半天都不说话,各自看自己的书,但只要一抬头,就能看到对方的身影。

可今天,杜锦宁进了藏书阁后直上二楼,到了那个专属的角落一看,并不见齐慕远的身影。她还以为齐慕远去别的地方了呢,下楼梯的时候却遇上个同窗,告诉她齐慕远在一楼看书。

杜锦宁脚下一顿,心里升起了一股不好的预感。

下了楼,在一楼各处看了一圈,果然在一处不显眼的地方找到了齐慕远。

他此时正对着一本书看,但从他眼珠久久都不转动一下,那页书更是一刻钟都没翻动,就可以看出他其实并不在看书,而是在发呆。

杜锦宁走过去,坐到了他的对面。

见他仍没有反应,她伸出手,轻轻敲了敲桌面。

齐慕远回过神来,抬头便看到杜锦宁一双幽深的眸子。

他下意识就移开了视线,将头转向了另一边。

“出去,咱们聊聊。”杜锦宁道。

齐慕远这才将视线又移了回来,眉头皱起,态度冷淡:“没空,我要看书。”

杜锦宁却是半点不退缩,盯着他的眼睛道:“你真要在这里说?”

齐慕远环视了一下四周,发现一楼有不少人在看书。因他跟杜锦宁在书院里的名声,再加上他一反常态的跑到这里来坐,大家的目光有意无意地朝这边看过来。

他看了杜锦宁一眼,见她表情严肃,目光坚定,似乎不说清楚不罢休的架式,他只得认命地站起身来,率先走了出去。

一直走到没人的地方,齐慕远这才停住脚步,转过身来面对杜锦宁。

“你这是生我气?为什么?”杜锦宁开门见山地问道。

“哪有?没有。”齐慕远矢口否认,眼睛不看杜锦宁,只盯着不远处的树叶。

杜锦宁盯着他,好一会儿不说话。

她不说话,齐慕远也不说话。

“是不是因为江南?”杜锦宁又问。

两人相识四年,齐慕远的为人她再了解不过了,他不是个小肚鸡肠爱计较的。对人虽冷淡,但只要他认可的人,他都很包容。就比如说关嘉泽,那家伙性子大大咧咧的,有时候做了让他不悦的事,他也能容忍下来,不发脾气。

所以她思来想去,能让齐慕远十分生气不理她的原因,就唯有江南了。

齐慕远的眸子动了动。

江南?什么江南?他跟杜锦宁在江南也没什么生意合作,跟江南那边的人更没联系,杜锦宁怎么会提到江南?

难道有什么事是他不知道的吗?

齐慕远向来是个面瘫脸,从他脸上完全看不出他在想什么。所以这会儿他虽心潮涌动,面上却一点也没表露出来,饶是杜锦宁心细如发,也没发现端倪。

见齐慕远耷拉着眼皮不作声,她以为自己猜到了原因,赶紧解释道:“江南说她心仪于你,我还能怎么样?阻拦她,她还以为我对她恋恋不舍,有什么想法呢。到时候做出什么过激行为,比如利用我来算计你,让你不得不纳她为妾,我岂不是害了你?所以我才顺势提出两条路让她选择,一是她留在我府里配小厮;二是我帮她问问你,如果你有意,我再把她送过来给你做小妾。但我知道江北对他妹妹尤为看重,是绝不会选这两条路的任何一条的。”

说到这里,她抬起眼看看齐慕远脸上的表情,但看到的依然是个面瘫脸,除了偶尔睫毛眨一眨,脸上没有任何变化。

可她不知道的是,齐慕远此时心里那叫一个汹涌澎湃。

听到江北这个名字,他终于想起江南是谁了,是江北那个似乎长得不错的妹妹。江南心仪于他?而杜锦宁还提出要把江南送到他手上给他做小妾?杜锦宁这是什么意思?莫不是他还想给他与江南拉皮条不成?他把他当作什么了?

脸上虽是不显,但齐慕远心里无端的生起了怒意。

难怪他怕自己生气呢,自己果然很生气,十分十分地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