芊芊,我不想纳妾,我曾是那样希望你能站出来阻止,我这一生,只要有所爱的女子一人就够了。”

心,疼得支离破碎。

她似乎能忆起梦里的自己,那样迫切地希望能长得像白莲,也许这样,他就能更快乐些,就能更爱她一些。她曾在临终前许下愿望:来生,我愿长得像白莲,只求能换他快乐。

泪湿锦衾,泪湿双颊,她从梦里醒来,借着月光,一步步绕过屏风,看着临窗小榻上的他,柔柔地月光落在他的脸上,就算是睡熟,他的眉头也微锁着。

陈家的三姐弟,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千斤的重负。

她还记得,成亲次日,陈湘如拉着她的手,“二弟妹。代我好好照顾二爷!给他幸福!”

她缓缓地蹲下身子,用近乎蚊鸣地声音道:“二爷,你以前爱白莲,现在爱的是我么?你真的不想纳妾么?”她俯下身,轻柔地趴在他的身上,眼泪静默地流着,“我害怕别人拿我和白莲比。我知道。你是因为我与白莲长得像才娶我的吧?”

梦里的自己,刻意地模仿着白莲的一举一动,想尽法子的吸引他的注意。也是现在这样不肯用心打理内宅,逼着他纳了妾,最后,竟由大姨娘、她的堂妹掌管了家业。而她背里却被大姨娘欺负着。

她以为他睡熟了,不想他的大手却温柔地落在她的后背。他长长地叹息了一声:“你想置漂亮衣裳你就做吧,想买好看的头面首饰你也买吧,只要你高兴,怎样都成?谁让你是我的妻…”

“不。”杜芊芊仰头。望着他的脸,“天儿凉了,你为什么不回榻上?”

“看你睡得香。不忍吵醒你。”

原来,他真如梦里那样爱着她呀!

可她还以为人言。因为过去的事与他争执着、计较着。

这一刻,她的泪潸然而下。

“相富,对不起!对不起!我不是怪你,是我过不了自己的坎,怕你不喜欢我…”

“你真傻,你是我的妻,我怎会不喜欢你,若不喜欢,就不会娶你。”

他搂紧了她,又是一声长长地轻叹。

“祖母和我娘都写信来了,祖母说,挑了吉日要把五妹妹送来给你做妾,相富,你不要纳妾好不好?我往后都好好打理内宅,再不乱花钱了,也不给你添麻烦了,我向大姐姐学,向赵珍儿学,做她们那样的女子。”

“你学大姐姐就行,不必学赵珍儿,我可不想三妻四妾,只要我们夫妻平平安安、快快活活的,一生一世一双人,我就知足了。”

一生一世一双人…

他原来是这样想的。

杜芊芊“哇——”的一声,抱住陈相富哭得越发大声了,“夫君,是我不好,是我让你烦心了,我再也不胡闹了,我会做个贤妻良母,我们一生一世一双人。”

“好,一生一世一双人,没有别人,就你我和我们的孩子。明儿我就写信给祖母,告诉她,我不纳妾,你实在打理不了内宅也没关系,我让大姐帮忙挑几个能干的管事婆子来帮你,要着实不行,我与三弟说说,把赵婆子、陈二管家要过来…”

“夫君,我会用心跟大姐姐学的。”

这一夜,是他们夫妻有史以来最痴缠的一次。

后来,陈相富果真写信回江宁,告诉杜家人,说他不纳妾,也不要通房了。

杜芊芊倒也改了早前喜欢热闹、爱设酒宴的性子,认认真真地打理内宅,再后来,她又生了两子,日子过得更充实了。

景泰五年春,范阳织造府修建完毕,建在长乐镇上,占地近百余亩,是专替兵部织军布、缝军衣之处。

陈湘如把陈长寿、闵家人给了陈相富,陈长寿则做了范阳陈家大院的东院大管家,而杜芊芊的陪房做了西院管家,陈相富照着江宁陈家大院的管理法子,一切上了正轨后,他也没有早前那么忙,得暇的时候有了更多时间陪妻儿。

陈相富与杜芊芊夫妇一生,育有两子两女,长女陈维莲,幼女陈维蝶,长子陈维德,次子陈维勤。在杜芊芊三十岁那年,她生了场大病,好在陈相富寻了得力的郎中来瞧,这才躲过了死门关。

大愈之后,她对陈相富道:“梦里,我是在这场大病时没了,后来,你扶了我的五妹妹做正室。”

陈湘如听说这个梦后,淡然笑道:“二弟妹想多了。”而她心下却知道这是他们前世的结局,前身是很喜欢杜芊芊的。

今生,通过彼此的努力,也和前世的结局大为不同。

陈相富因在范阳,一生与陈湘如的感情最深,就连杜芊芊与时不时穿过一条街到燕国公府串门,姑嫂两人一坐下来,就有说不完的话,范阳城的百姓都说:她们许是人世间感情最深厚的姑嫂了。

彼时,慕容大嫂道:“鸣弟妹性子好,与谁都能说到一处呢。”

第367章 番外-陈相贵

陈相富被人算计绑走了,回来时,手筋已断,颓废了好些日子,不好好吃饭,甚至不好好说话,动辄打骂下人,脚踹东西等。

一个双手残废的嫡子,是不能再袭官职了。

陈相贵则坐上了江宁织造府郎中一职。

虽然早前,这是他没有预料到的,但能得到世袭的官职还是在心下欢喜。

他知道以自己的学识,想如赵文敬那般是不可能的,他只求与赵小舅那般就好。

一开始,陈相贵视嫡妻赵珍儿如表姐般敬重,他情窦初开时,第一个喜欢的女子是藏书阁的谭惜画。那时候,他痴迷着她,近乎忘了所有,甚至想方设法地诱惑她与自己做些越矩的事。

只是,谭惜画生下庶长女后,就变了一个人,竟下药毒害亲女,想陷害赵珍儿。

他虽自幼无父失母,却亦明白,必须维护嫡妻的利益,否则这个家就会乱,而他亲娘的死一直是他心头的阴影,他绝不允许赵珍儿成了第二个赵氏。

他是真的喜欢过谭惜画,只是后来,他又喜欢了林晴,这是他的三姨娘,二姨娘娇红原是罪臣家的丫头,据说早前做过大丫头,人机警又勤快,怀上庶子维贤后,就被抬为二姨娘,陈家大院人称娇姨娘。

林晴是在赵珍儿怀上第二个孩子时获的宠,那时候林晴十六岁,依然出落成一个风\华绝代的少女,她是几个姨娘唯一一个先有婚礼,再行夫妻之礼的姨娘,人称林姨娘。她知进退,又通文墨。没多久,就替代了早前的谭惜画,成了陈相贵最宠爱的姨娘。

林姨娘原是罪臣庶长女,有着嫡女之姿,又有着庶女该有的谦恭,还能帮衬着赵氏打理内宅。赵氏信任她,便将大厨房交给林姨娘打理。又给林姨娘置了两家店铺赚零使银子。再后来。赵氏帮忙寻着林姨娘的亲娘与弟弟林风,替他们赎了身,又给林风置了六十亩的良田。在乡下修了座二进小宅,甚至还给林风备了几个下人服侍。林姨娘对赵氏就逾加感恩戴德。

景泰三年夏,赵珍儿的次子生下后不久就夭折了,赵珍儿痛不欲生。是林姨娘在旁劝慰开解的,次年正月末。林姨娘产下一女取名维佳,长得很漂亮,颇得陈相贵和赵珍儿喜爱。

景泰五年四月,谭姨娘亦产下一子。却不敢再像早前那样张狂,她逐渐明白,赵珍儿到底是主母。赵珍儿可以弄回来一个林晴,就可以再弄回来一个张晴、王晴。这些女子的才学容貌个个都不会在她之下。

午夜梦回,谭姨娘总觉得自己与陈相贵还能回到过往。

她站在路口时,怀抱着已有三月的七少爷,这孩子还没个正经名字,陈相贵从外头回来了,如今他已经是双十年华的翩翩儿郎。

他家里已有几房妻妾,更有几个孩子,他说话做事都颇有些官员的派头,再加上府里有二老太爷的指点,陈相贵便学得更加圆滑,成了江宁府人人皆笑的“大好人”,无论上下从不轻易得罪人,谁不说他是只狐狸呢。

家里,有汪祥提点陈相贵。

外头,又有赵小舅帮衬。

景泰元年五月,赵小舅升任江宁府州同一职,又三年后,吏部考评竟得了个上上之评,再升迁为江宁府知府。

甥舅二人颇是交好,陈相贵无事的时候就找赵小舅下棋聊天。

赵小舅也常来陈家大院,喜欢与汪祥说话。

汪祥虽是太监,一生在内务府做总管太监,对朝廷内外的事看得通透,念着赵小舅与陈家有亲,少不得也提点几句,时间一长,赵小舅越发敬重汪祥,一遇大事就请教于他,得了汪祥不少帮衬、教导。

久而久之,就在赵小舅离开江南,回京赴任之事,连他也变成了一个行事圆滑的狐狸。

谭姨姨想着过往,而今她生儿子了,总有些不甘心被娇姨娘、林姨娘压上一头,尤其是林姨娘,家中上下都说她是贵妾。她含笑迎来,欠身行礼道:“婢妾见过三爷。”

陈相贵淡淡地看了眼谭姨娘,目光落到她怀里的孩子身上,“这是七少爷?”

一妻三妾,陈相贵这日子也过得很滋润,每月月圆几日去赵珍儿的桂堂留宿,旁的时候,就大半是林姨娘屋里,但谭姨娘和娇姨娘屋里也去。

谭姨娘道:“三爷,你还没给七少爷取名字呢。”

陈相贵想了片刻,“就叫维奇,奇人异士之奇。”

取名竟是这等的随意。

谭姨娘听闻,为给林姨娘生的庶女取名,他可是想了好些天,给嫡子取名还特意请了算命先生来。心头不由得有些难受,她在他心里再不是最重要的女子了,连她所生的七少爷也不重要了。

谭姨娘道:“三爷,七少爷还有三日就满百日了,府里是不是得办次百日宴?”

林姨娘的女儿维佳满百日,府里就办了场百日宴。

陈相贵看谭姨娘时,像在看一个不相干的女子。他曾经喜欢过谭姨娘,可现在这感情越发淡漠了,“二老太爷近来身子不适,这是犯忌的事,等满周岁时再说吧。”

他敬重汪祥,陈湘如曾写信对他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再三叮嘱他要敬重汪祥,说汪祥对陈家大院是有大功的人,他们姐弟都要像敬重自己亲祖父那样敬他、重他。

为了不让汪祥寂寞,陈相贵还替汪祥纳了房侍妾卞姨娘,听闻卞姨娘是早前罪臣萧家的侍妾,她还有个半大的孙女。萧家因兴国公周家之罪被牵连后,家中女眷尽数被贬为官奴。嫁了汪祥后,汪祥将继孙女更名为汪湘妩,这名儿是汪祥给取的。萧姑娘做了汪祥的继女,又成了陈家大院的四小姐。祖孙俩再得富贵,竟是飞上了枝头一般。

卞姨娘嫁给汪祥时已经年过四十。虽是年纪大了,却风韵犹存,说话行事也颇是得体。陈家大院也敬称她一声“老姨奶奶。”后来,有人说汪湘妩其实不是卞氏的亲孙女,而是萧家的嫡孙女,只是卞氏答应了嫡母,只要她活着就会善待此女。如此也算是给汪湘妩谋了个好归宿。

汪祥过寿时。陈相贵会令赵珍儿大办寿宴,早前会请东陈族人来吃寿酒,后来一些江宁府的乡绅、官员也会来吃寿酒。

汪祥是个爱热闹的人。每到那时候就乐呵呵,常对身边服侍的人道“咱家老了,能这般享受天伦之乐,倒也值了。”

此刻。谭姨娘看着怀里的孩子,这可是儿子呀。早前她生下维倩,府里也办了场热闹的百日宴,现在怎的就不办了,这些下人也惯会看脸色的。看家主如何待少爷、小姐,他们便跟着学样。

二少爷虽是娇姨娘生的,可娇姨娘倒也能干。赵珍儿给她一处庄子打理,还把花木房给她打理。再因二少爷维贤是过继到二老太爷汪祥名下的重孙,二老太爷把维贤稀罕得像宝贝儿一般。大家都说,二老太爷从宫里带出来的那些古玩珍宝,怕是将来都要留给二少爷的。

谭姨娘见他要走,紧跟几步:“三爷,你还记得当年么?当年你说,你会好好待惜画的,还说要是我给你生了儿子,就…”

就抬她为平妻?

这不可能!

娇姨娘生了儿子,林姨娘最得他心,他也没想过要抬平妻。

汪祥便与他说过,一家不可有两个妻室,只能有一个,这是各家的规矩。

陈相贵转过身来,冷冷地看着谭姨娘道:“你是良妾,不能逾越了林姨娘。”

这话的意思再是明显不过:你还不如林姨娘呢。

林姨娘好歹有个娘家,还有亲娘和弟弟,陈家帮扶一把成了小户之家,不愁温饱,每月林风会随母亲到陈家大院探望林姨娘母女。过年过节,赵珍儿也会照例备份节礼送去。

景泰七年,赵珍儿再产一子,取名维世。

这年,林姨娘与娇姨娘又各添了一子。

江宁陈家大院人丁兴旺,每个姨娘都有了儿子,算是一件圆满的事。

陈相贵不到三十岁,便有了五个儿子、两个女儿,自这以后,赵珍儿的肚子再没了音讯,倒是林姨娘于景泰九年又添了一子。

景泰十年秋,汪祥逝于陈家大院上房。

陈相贵以叔父之礼守孝。

维贤守孝三年,在乳母及下人陪同下去了汪祥置的田庄里守孝。

兴国公府被查抄后,名下田庄由官府出面变卖,陈相贵花钱买下了与陈家湾毗邻的周家庄,陈家湾自此分为前湾和后湾,前湾住的是陈氏族人,更有陈家大院的祖宅、祠堂等,后湾则租给了佃户打理。

陈相贵将陈记的生意打理得甚好,织造府那边有赵武做师爷,再加上他自己的用心,也打理得得心应手。

这年,陈湘如把名下的田庄、店铺尽数出手,一些卖给了杜家,还有一些转卖给了赵珍儿,她们知道陈湘如名下置的嫁妆都是极好的,赵珍儿买进来,想留给陈相贵的几个儿子,或是给庶女他日做嫁妆也不错。

年满三十时,陈相贵在生辰时纳了一房侍妾,之后每过五年就纳一房,也至在他年近花甲时竟先后纳了九位姨娘,除了谭姨娘、娇姨娘及后来纳的三房侍妾早逝,待他年迈之时,身侧陪伴的还有四位姨娘。

林姨娘是他一生中最宠爱的侍妾,林姨娘的性子好,与赵珍儿也最合得来,陈相贵一生育有子九人,女七人。他和赵氏持家有方,陈家的家业还算够大,儿子们每人都还有一份体面的家业,女儿们虽全是庶出,个个出嫁时都有份得体的嫁妆。

第368章 番外-陈家事(上)

景泰元年,赵珍儿替陈相贵产下嫡长子,取名维德;景泰二年元月,又有侍妾娇姨娘生下庶子维贤。

汪祥听说把维贤过继到他名下,心情大好,有了重孙子,他也算是有个后继香火的人,出宫时就听陈湘如聊了陈家大院的事,“是说我的二孙儿维贤么?”

陈二管家的长子答道:“二老太爷,正是二少爷,现下有半岁多了,长得又白又胖,一瞧就是个有福气的。”

陈湘如轻声道:“叔公回到江宁,还劳你多多指点三爷夫妇,他们年轻,为人行事多有不妥当处。”

汪祥笑着,头发花白,做一辈子宫人,像他这样有善终的寥寥无几。

陈二管家的长子又道:“三爷的婚期订了,就在十月初六,三爷正盼着二老太爷回乡主持婚礼,也请大小姐和大姑爷无论如何也要回去吃喜酒。”

汪祥沉吟着,现在的陈家大院可谓名门望族了,在江南一带,除了沈丽妃娘家扬州沈氏,就当属陈家,“是哪家的小姐?”

陈湘如答道:“叔公,是江宁杜家二房的嫡小姐,她父亲是礼部侍郎。”

汪祥神色微微一暗,还是觉得配不得陈家,虽说杜家也是官宦世家,可这就京的勋贵我了,再则陈相富的年纪也不算大,十六七岁,慢慢寻觅,也能寻个更好的。

多年的宫闱生活,又让他觉得,虽是大事,却也不能反对。

陈二管家的长子道:“三小姐的婚事也订了,在明年正月。”

陈湘如问:“是柯家哪位少爷?”

“柯万五。”

以前哪是什么少爷,还是姨奶奶偏娘家人。拨了五十亩田地给柯家三房人耕作,他们的日子才好过起来,又得姨奶奶接济,各家又雇了长年耕作,竟被人唤作了“少爷”。

因着陈家厚待姨奶奶的事传出去,倒有许多人家愿意把女儿嫁入陈家大院为妾。

陈湘如与慕容鸣在京城待了几月,九月初一时离开京城。

慕容鸣带着三块匾额回范阳。陈湘如便带了块“陈家大院”的匾额回江宁。

陈家一挂上匾额后。便办了场“谢恩宴”,宴请了江宁府的乡绅、官员前来一瞻景泰亲赐的匾额,也借着机会对外介绍了汪总管。当着宾客的面将陈相贵的次子陈维贤过继给汪总管为重孙儿,易名汪维贤,在陈家大院,依旧唤他一声“二少爷”。

陈湘如又将景泰的圣旨交予陈相富兄弟。供奉在桂堂里,现下兄弟二人皆做了从四品的织造府郎中。又同被赐了个进士出身,也算是真正的朝廷命官了。

杜家人听说陈相富也得个范阳织造府郎中一职,只是满心欢喜,在“谢恩宴”这天。杜芊芊没来,杜大太太、二太太都过府凑趣,来的宾朋是少有的热闹。

扬州沈家、新晋的靖南候夫人婆媳俩也特意过来。

靖南候夫人一瞧着陈维良就喜欢上了。要把她嫡次子、沈无争弟弟的嫡女许给陈维良为妻,据说这孩子才刚满百日。

赵珍儿觉得也是极好的。沈家现在是江南的新贵,沈家也是看在慕容鸣的面子上才特意从扬州过来道贺的,当即就答应了,两家请了官媒,合了八字,一番问名讷吉之后,交换了庚帖,就将两个孩子的亲事给定了。

沈无争妻又找了陈湘如,要把她的嫡女许给慕容景,以结百年之好。陈湘如则道:“你要再得个女儿,我们就订亲,景儿与孔皇后娘家的侄女订亲了。”

虽说沈家好,哪敢与当今皇后娘家相比。

这话,原是陈湘如入京城时,与孔皇后闲话家常,孔皇后提出来的,陈湘如不好拒绝,想着孔皇后生得雍荣华贵,又仪态端方,再加上孔家也是世家大族,孔家的小姐自是不错的,也就应了。

陈湘如笑道:“贤嫂莫急,待你再生女儿,我再得个儿子,就结儿女亲家不迟。”

“谢恩宴”结束后,陈湘如与赵珍儿就开始忙着给陈相富准备聘礼。

聘礼是照着当年陈相贵的样儿,又多备了四抬,原因很简单,陈相富是嫡长子,理应多预备,杜家那边因念着二房的嫡长女,杜家老太爷、老太太亲自预备着杜芊芊的嫁妆,也是丰厚的。

这里正忙着,陈湘如与赵珍儿正盯着婆子、小厮归整箱笼,扎红绸,裹红纸,就听到一个哭嗓子道:“大姐姐、三嫂…”

陈湘妮一进大库房的院门,再也控抑不住,眼泪儿扑簌簌地滚将下来,“大姐姐,我不嫁给柯万五,他太过分了,自个儿家里才过多久饱饭日子,就学会了眠花宿柳,还要纳妾,前儿从牙行里买了个美貌丫头回去…”

赵珍儿对陈湘妮是没甚感情的,尤其是老夫人过世后,陈湘如与陈相富兄弟都各自忙着,少有过问陈湘妮与姨奶奶的事。

陈湘如轻叹一声,“当初我与你如何说的,只得那两个法子,你自个拿主意。”

“我不嫁柯万五,着实不成,分一半嫁妆给他我也愿意。”

这里正说话,姨奶奶就过来了,挑着秀眉道:“婚期都订了,你现下才懊悔,这不是让人瞧我笑话么?”

陈湘如道:“好了,你那侄儿做得也着实不成样子,就各分一半嫁妆,既然三妹妹都想好了,你又何必为人所难。”

陈湘妮抹着泪儿,“柯五表哥另有新欢,为顾忌姨奶的颜面,正月十八,让他另娶他人。”

姨奶奶是千万个不乐意,想着另一半原也该是属于柯家的,这会子却一分为二。

而陈湘如又出做主,只得应下了。

十月初六,陈相富风光体面地迎娶了杜氏小姐进门,由汪老太爷亲自主持婚宴,曾经的慕容宅就收拾成了新房。而陈湘如一家则住在淑华苑内。

十一月初十,杜氏回娘家住了对月归来,便整理收装,准备随陈相富去范阳府上任。陈相富又在帮衬着工部、户部建造范阳织造府,诸事繁琐不容久待。

景泰三年正月十六,陈湘妮出阁嫁给她亲舅家的三表哥为妻,赵珍儿备了一千两银子的陪奁。这在庶女里算是阔绰体面的了。陈湘如又添了二百两银子的一套头面首饰,杜芊芊也照着陈湘如的样也添了一套二百两银子的头面首饰。

也是同一天,柯万五迎娶小户人家、李秀才的女儿为妻。

算是两家皆大欢喜。

陈湘妮出阁后。姨奶奶便搬离了陈家大院,与她娘家兄长、侄儿同住一处,因着那田庄、店铺皆是她的,柯家人对她倒是敬若神明。偶尔她会去探望陈湘妮,或在节假日时去探望赵珍儿。每年清明、祭祀日也回陈家湾住些日子,给陈将达夫妇烧香。

景泰三年正月末,岳氏变卖了陈湘如给她和四处店铺,带了王问梅前往六安。后来。岳氏写信给陈湘如,说她们母女在六安县城置了座一进小院又五家店铺,日子还过得去。同年八月。王问梅嫁入六安赵三舅家为妇,因上有公婆。岳氏只得带着丫头、婆子独居在那处一进小院里,得空的时候,王问梅会回去探望岳氏。

*

岁月匆匆,景泰十六年,陈相贵从南方收购生丝回来,一进西院,便听到一阵笑声朗朗。

却是杜芊芊领着三个儿女回乡祭祖,给杜家高寿的祖父贺寿来了,现下母子几人便住在早前的慕容宅、现在的伯义院里。伯义院有三处院子,一直空置着,只留了几个下人在那儿打扫,足够他们母子住了。

维莲、维蝶、维勤姐弟还是第一次见到三房的堂兄弟姐妹,聚在一处,竟没有半点生份,反而有说不完的话。

维倩领着弟弟妹妹迎了过来,“给爹爹请安!”

陈相贵应了一声,看着维勤,笑道:“你是勤儿?”

维勤瞪着一双滴溜溜的黑眼珠,“你认识我?你长得好像我爹。”

维莲骂了句“真傻”,“这是叔父,还不叫叔父。”

“给叔父请安!”

陈相贵笑道:“是回来给你外曾祖父贺寿的?”

陈维莲答道:“是。也是回来祭祖的,爹说马上就要重阳了,原说要回来,可他着实走不开。还有姑母早前也说要回来的,可临走的时候有喜了,姑父便不许她来,不过景表哥来了。”

慕容景已经是十五六岁的少年了,陈湘如竟在这时候又有孕了,她连生了几胎,个个都得儿子。她现在就想再生个闺女,就如前世的月娥那般乖巧懂事。

“景儿来了。”陈相贵眸子晶亮,后来他去过范阳,一是为了办差,二则是为了送一批绸缎去范阳府,那年慕容景有七八岁,现下怕也是个翩翩少年郎了。

陈相贵四下一寻觅,发现今儿园子都是几个较小的孩子,要么就是几个小姐,稍大的少爷都跑得没影了。

陈维蝶道:“大哥、二哥、三哥他们都跟着景表哥上街玩了。”

陈相贵含着笑,“佳儿,你是主人,要照顾好堂姐妹。”

维佳应了声是。

转眼间,陈相贵的庶长女陈维倩也嫁人了,嫁的是江南一知县,她丈夫提拔回京任职,陈维倩便跟着夫君一起去京城,临走的时候,特意来拜见了赵珍儿,却没见谭姨娘。气得谭姨娘在背后发了好大一通脾气,直说陈维倩忘了是谁生的她。

夜里,慕容景特意到上房拜见陈相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