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字营上将司徒历。”

  饮酒一盏,杀敌一将,当皇非喝到第八盏酒,原本沸腾激烈的赤焰军已是安静得落针可闻,每个人都似被战台上那白衣如玉的男子慑住了目光,那人独立漫天血腥之中,便似一柄风华凛冽的剑,放眼天下,无鞘可容。

  台上台下万众惊心,但自始至终有一人,直视那夺魂的光芒与杀机,声容不动。亦只有一人看得清,那每一招精妙绝伦的剑法,每一步算入巅毫的杀戮。

  以他的剑,杀他的人。

  宣王姬沧,毫不诧异逐日剑法可斩废赤焰军阵前虎将,多少次搏命激战,十年间平手之敌,眼前之人,原本便是足以同他一较高下的对手,纵然千军之围,亦未必能困得其人片刻。只是此时,他伤后功力不曾全复,如此强行施为,初时锐气尚能支撑,但若连战十三名高手,再高明的剑法亦无法抵消内力的消耗。

  姬沧微微细了长眸,眼光莫测,一时如刃。

  却只见台上那人,不过随手扬袖,轻轻一笑,便在一天赤色之中冷声说道:“何必浪费时间,剩下的一起上吧!”

  千军之前,执剑邀战,杀意滔天。

  余下五将尚未自震惊中回神,血鸾剑光已如天冲血日,带着死亡的光芒迫向双目,剑气,自那人身边席卷了半边高台。

  每个人都清楚地看见一点剑光,速度之快,几乎超过了他们所能想象,剑势之利,几令战场上杀人如麻的猛将,也在一瞬之间惊破了神魂。

  天地仿佛骤化血海狂涛,地狱怒焰,只余这不可思议的剑光,然而千百次血战中磨砺出的本能反应,亦令五人的精神晋入前所未有的高峰,几乎同时,刀、剑、枪、鞭、锏五种兵器,自五个不同的方向,射向血海的中心,怒焰的巅峰。

  漫空劲气中,人人睁眼如盲,姬沧眸光却是一利,突然振袖而起,凌空掠向战场。

  朱袍雪衣,交织如练,快得令人看不清分毫。

  嗜杀之光!

  一片赤华,霍然自两道人影间冲流而出,战局中五人跌出丈余,无人能再稳当站立。

  光华落,半边赤艳的衣袖飘至足下,姬沧左手指间现出一缕血流,赤色涔涔,很快滴落在飞尘之间。

  日落千山,天地无声。

  那执剑而立之人,白衣如霜微染朱红,剑锋上亦泛着殷艳的光泽,不知是何人的鲜血,色若琉璃。

  身边五将,三人已伤,另外两人刀折剑断,侥幸存命。

  皇非看了姬沧半刻,忽然将血鸾剑抬手一扬,剑锋直没石台,风飘如血,“剑不趁手,人也扫兴。”跟着反袖一拂,转向已被震慑得一片肃静的赤焰军,冷声说道:“他日本君领兵,你们若有一人不服,便先问过此剑,但若有一人不从军令,眼前此刻便是先例。”

  声音清晰传出,偌大的校场,数万名兵将,竟无一人出声,无一人动作,甚至无一人移开目光。

  乱世天下,每一国军队之中站在巅峰的莫不是这样的强者,每一个有资格统领千军的,也无不是这样的强者,所以哪怕是敌人,是仇家,是对手,也一样令人尊敬折服,尤其此时此刻,这台上之人,没有人敢轻视,亦没有人能够轻视。

  皇非对众人的反应,看也未多看一眼,仿佛本应如此,目光自姬沧面前一掠,从容笑道:“宣王想必还有余事处理,非,先行一步了。”

  琉璃花台,香如玉,水如雾,美人如霞。

  自宣王继位第二年后,宣国王宫之中便极少有女子出现,除了少数品级较高的内官之外,一概侍从宫人皆是俊俏美貌的少年,就连内宫亦不例外,这琉璃花台,更已是多年未有女子踏入。

  然而现在,行走在金丝软毯上的数名绯衣美姬风情万种,捧金盅,托玉盘,百花鲜果皆不如她们美目红唇动人,仙乐清音更不及她们婀娜柔软的腰肢,就连那如玉的美酒,也似抵不过这凝雪肌肤,兰若香气,晶帘背后不时传出清脆的娇笑,温柔的低语,几令人以为错入了瑶池仙宫。

  纤手挑起晶帘,珠光覆落红颜。

  瑄离踏进琉璃花台,一步入内,一片暖雾轻香深处,一群玉雪美人之间,一眼看到了一人。

  明灯金杯琥珀光,美人环绕,丽影生姿。

  殿下丝竹,轻衣妙舞,琉璃池水,七彩潋滟。

  一眼望去,便是五色迷神,一步身入,便是五音驰意。

  一片光辉,满室奢华,然而瑄离只见一人,那白衣轻衫的男子,闲倚华榻,不过抬眼之间,便令四下金玉无光,琴歌失色。

  方才战台之上杀气夺魂的少原君,此时美人膝上风流如许的贵公子,这人似乎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令人错不开目光,过目难忘。

  “君上好兴致,殊不知今日赤焰军中又是轩然大波。”

  即便暗中联手,少原君这般凌厉肃杀的手段仍令人有些吃不消,瑄离叹了口气,停步,欠身,抬眸看过美色缤纷。

  琉璃花台这些美姬皆是数日之前宣王下令国中贵族进献,特地召入宫侍奉,无一不是历经□,见惯风流的美女,此时人人只着轻薄纱衣,身姿妙曼,容色生光,或是捧酒,或是轻舞,见到来人亦不羞怯,媚眸如烟,仍是风情万种,纤腰飞旋,仍是歌舞不息。

  直到那众星捧月般的男子饮尽了美人手中酒,轻轻将袖一挥,四周美姬这才罢了歌舞,行云流水般退向殿外。

  “你莫非以为,姬沧连这般场面都镇不住?”

  榻上男子手捏金杯,衣怀半敞,唇色含笑。沐浴过后淡淡的水汽在他光彩的眉目间留下朦胧的影色,那样的随意和慵懒,令人无论如何也联想不到他刚刚手刃数人,剑染鲜血,几乎送断了赤焰军一半战将。

  倘若平息不下此事,那今日的宣王便不会是姬沧。皇非杀人,不过是一场公平的较量,八名战将,也不过是宣王座下之臣。但瑄离想起方才东宫神殿前的一幕,仍有些心有余悸,那样令千军震慑的杀戮,只怕换作宣王亦未必做得出来。

  “今天这样的法子,君上还是莫要再用,否则恐怕遗祸太甚,得不偿失。”他抬手取出一个碧玉圆盒,“这盒中之药乃是以曼殊花中精髓所制,可助人增补元气,恢复内力,君上不妨笑纳。”

  皇非起身,未看那珍贵至极的药丹一眼。

  瑄离留心他行动,却看不出丝毫勉强的痕迹,但唯有他知道,眼前这具身体刚刚被某种强横的功法抽空了每一分内力,如今每一寸骨骼,每一丝经络都在忍受着那种空虚无力,却足以产生巨大痛楚的折磨。以这样的代价,换取整个赤焰军的慑服,方才血鸾剑的威力愈甚,此时这身体承受的反噬便越大,但面前之人,这般若无其事,谈笑之间神采如旧,甚至让瑄离都有些怀疑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正自满心疑问,皇非却停步在一旁金案之前,略略扬手,就那么隔着晶帘将一卷锦帛掷了给他。

  瑄离一愣接住,刚刚展开,目光便是一震,“这是……冶子秘录!”

  不是疑问,而是肯定。

  那锦帛之上龙飞凤舞的字迹,一势而下连绵不绝,直如千山飞云,万丈流瀑,直夺心神。以瑄离胸中所学,眼光见识,只一眼,便判断出这书中内容,竟是一份刚刚完成的秘录抄本,其上墨迹初干,甚至酒意犹浓。

  “既知是什么,想必你也不会浪费。”皇非抬指,轻轻一扫案上古琴,冷澈弦音,铮然微响,“天下间可能破解宣国机关之城的唯有‘妙手神机’宿英,他现在既为帝都所用,来日战场之上你二人必有一番较量,能否保得住九域第一机关师的名头,便看你自己。”

  当初令各国觊觎的《冶子秘录》早在楚国之战中毁于一旦,整部秘录只有少原君曾经亲阅,甚至宣王都无缘得见,这份抄本的珍贵程度不言而喻。尤其对于瑄离这样顶尖的机关师来说,能够得阅寇契大师神鬼莫测的传世之学,足以令他突破原有,融汇诸家,登上一代宗师的巅峰之路,而能在战场上与妙手神机宿英一较高下,更无疑是每一个机关师梦寐以求的机缘。

  如此宝卷,随手予人,毫不保留,亦无条件,单是这份胸襟气度已足以令人折服。若无这般心胸,何来那般与日争锋的剑法,若无这份取舍,又何来只手天下的雄心。

  这样的人,不会为一卷秘宝停下脚步,亦不会为三千城池心满意足,不是一座琉璃花台能困,更不是一个宣国能容。

  瑄离微吸一口气,不由垂下眸光,无声一揖。

  瑄离至琉璃花台时,宫中另一处华殿之内,如光使正跪在宣王御前,一一禀报着支崤城中各方的动向,以及赤焰军将领们对今天之事种种态度。

  “大王,少原君今天一举杀了军中八名重将,是不是也太过分了些,若这些大将的嫡系部属心存怨怼,难免不将此事怪在大王这里,万一动摇军心……”

  “嫡系?”

  正在由一旁花月使处理手上伤口的宣王眸光略略一挑,那锋冷的眸色令得如光使心头一凛,知道不慎说错了话,顿时跪倒在旁,不敢再言。

  宣国军制与楚军、王师皆尽不同,除赤焰军核心十万骑兵之外,其余皆属雇佣性质的部队,举国二十七城共有十九部重兵,近二十万兵马与王室以契约为凭,各部自有统帅,战时听从宣王调遣,亦由王室提供部分军需,以及丰厚的战利品。

  财物与女人,永远是战争最直接的获益,亦是宣王控制十九部重兵最有效的手段,所以宣军每下一城,必任军队烧杀劫掠,甚至毁地屠城,从不约束。但对于宣王来说,这批雇佣士兵只是战场上锋利的武器,如同每一辆战车,每一匹战马的意义,而真正能够捍卫王权,坐镇王都的,却是直接听命宣王,亦只效忠宣王的赤焰军。

  赤焰军中,绝不允许有一兵、一卒、一士、一将脱离宣王掌控,哪怕是各营上将,亦没有单独调兵的权力,哪怕是最低一级的战士,亦只听从一人之令,只可为一人战,只能为一人亡。

  如光使一时错言,背后微微冒出冷汗,依着宣王素日脾气,虽不至于为此要了他性命,但恐怕活罪难逃。

  却不料只听得一声发问,面前流金广袖微微一扬,花月使亦退至一旁,座上之人却未再发作。

  姬沧收手,只是漫然看了一眼那殷红如刃的血痕。好利的剑法,好锐的杀气,那一招日落千山,逐日剑下,他也不是第一次得见,只是从未想到在这等情况下,竟然显些没能避开,他临阵出手,倒并非要保那五名战将,不过那人真正的实力,如今就连他这个老对手,恐怕也要重新估量一番。

  但便是这样才好,惊才绝艳少原君,曾以一人之力振一方,以一人之力慑天下,莫说是区区数名战将,便是半壁江山,他亦不惜倾手一掷,只为得此一人。

  姬沧挑眸一笑,目光忽然扫向殿外。

  一缕琴音,便在此时响起。

  七弦音,如流水,乍然起时,如过空处,凝神之际,却在耳畔。

  只是极其随意的曲调,寒澈却不凄凉,冷傲却不萧瑟,弹琴之人似乎只是信手挑弦,却仿佛忽然之间,整个琉璃花台,甚至整个支崤王都都能听到这样的琴音,悠悠然然,隐隐约约,便在月下轻漫响起。

  似清风盈面,似玉暖生香,似明湖柔波,似朗月照怀。

  琉璃花台,月盈中天,白衣男子漫然抚琴,手底指尖便挑动人心海每一丝起落,流淌红尘每一分痴迷。身边无尽美色停了歌声,息了曼舞,便在他身旁安静倾听,每个人的神情间皆是柔顺与安宁,每个人的微笑都有着些许的怅然。

  支崤城中每一个人,似乎都听到了这样的琴音,都在不约而同之间,一刻凝神。

  赤焰军中的将士,城头肃立的守卫,宫中往来的侍从……

  瑄离一步迈出,驻足回首,一音入耳,仿佛有无数往事自心中恍然涌现,但纵使染血的尘梦,永难泯灭的杀戮与灭亡,亦只是淡若流水,随这琴音起起伏伏,渐行渐远渐模糊。

  有多少恩仇,有多少爱恨,有多少兴亡与生死、至情与无情,于此五音之中,若即若离,遥遥而至,却又在将逝的瞬间,直触人心。

  瑄离手指倏地一紧,突然握住了手中秘录,流墨般漆黑的寒眸微映月光,几若锋痕。

  宫外别馆,独对冷月的柔然王子手掌拭处,埋藏多年的绝焰枪长锋一展,冷光忽现。

  而那琴声亦在此时一转,于无可高处,清音乍破,几乎不可思议地扶摇直上,仿若奇峰突起,长泉奔流,原本悠扬从容的琴声,竟在那人指端化作千军纵横、战鼓连天的激越与凛冽。

  一转一折,凭云凌风上九霄。

  如光、花月二使皆是心头一跳,似被这琴音所激,微微色变,宣王姬沧长眉一扬,犀利的目光仿佛穿越千里横野、万重山城,直指那惊云山畔,王域之巅。

  丝弦入境,直拔心曲。

  世有血鸾剑,便有逐日争锋,世有夺色琴,便有一曲知音,当日赤峰山巅一剑一曲,从此再难忘此一人。

  如此男儿心志,如许灿耀风华。

  有此一人,纵横天下方不寂寞,铁血杀伐方是快意,只因他与他,从来追逐的便是同一个目标与荣光,至少在此一刻,也有着相同的对手与敌人。

  第十九章

  竹苑琅轩,风过如海。

  白衣纤影在翠色的竹林深处起舞,剑光点点,流转如星,四周风吹林海,却始终没有半片落叶沾染舞者的衣襟,细微的竹叶反而在剑气之下翻飞飘逸,随那飞云流雪般的白衣化作一幅绝色的图画。

  九夷族的舞,原本便是冠称天下,且兰的剑法也早已今非昔比,如此一舞一剑,端得是人美势绝,倾人神魂。林下风中,青衣男子轻轻扬袖,长卷之上寥寥数笔,一袭水墨别无它色,便勾勒出雪衣清颜,流云剑势,仿佛眼前女子飞身入画,在那如墨笔端旋舞生姿。

  轻微的脚步落至林畔,离司墨烆等人刚刚从穆国赶回,入内求见。

  林中两人却都丝毫未受影响,直至雪白的小兽跳上石案,跳上画卷,子昊忽然抬笔在它额头轻轻一点。且兰亦恰好一套剑法舞尽,旋身收势,回眸望来。子昊执笔淡淡一笑,随手行书,一卷画成,便是一幅赏心悦目的剑谱。

  “这套剑法传自百年前道宗绝式,其宗旨便是一个快字,浮翾剑乃是当今世上最锋利的兵器之一,如此特质正可与之相辅,达到剑式合一的境地。”

  他微微抬手,离司趋前接过笔墨,叫声“主人”,子昊侧眸看了四人一眼,眉心轻痕微掠,却也未开口说什么。“是离司回来了。”且兰收剑前行道:“若说剑法,我见过最快的剑,是苏陵的风寻剑。”

  子昊一笑道:“你可以比他更快。”说着微微抬手。

  浮翾剑入手之时,忽然轻盈一振,正是且兰方才所练习的剑法,然而所有变化在那只削修的手中,也不过是一剑起,一剑落,四周飘摇的竹叶似乎倏然一止,再一瞬,已是纷纷扬扬飞落,几乎每一片,都从中化作修长的两半,便似所有竹叶生出轻灵飘逸的影子,霎时盈满风中林下。

  且兰对这几招剑法的领悟原本也已颇为通透,一瞬之间看得清楚,浮翾剑其实在那弹指之间已经生出数十种变化,而他的人,亦是倏进辄退,才能在刹那间将这么多竹叶一斩为二。竹叶原本既柔且轻,若要做到如此地步,其中力道之巧,角度之精,速度之迅,莫不令人叹为观止,但只因那变化太快,步法太妙,乍一看去,才像他站在原地随手一剑,化这千竹为海,纷染清风。

  这一剑之后的变化,看在心中,蓦然一悟,但真要做到像他这般举重若轻片痕不留,恐怕还需更多的时日,更多的练习。且兰却也不急,柔声微笑,“九公主忽然将离司他们遣了回来,穆国是否出了什么事,你不问一问吗?”

  “今日暂且到此。”

  子昊侧首,不必他问,离司已自怀中取出一笺密函呈上,他信手一展,抬眼看去。

  素笺如雪,唯见数字。

  平安。平安?

  乌黑的墨迹,柔软的笔锋。一心牵念,一笺思恋,尽入这千丝清墨,婉转成双,熟悉的气息轻轻漫过指端,浸上心尖,不经意间,便化作了淡淡浅笑,幽幽发香。

  见字如见人。

  简单笔墨仿若石子掷入平湖,凝神刹那,子昊眉目深处仿佛有些异样的痕迹似水流波,转瞬即逝。离司看着主人清浅的神情,不知为何,便突然想起了临行前月下湖畔,执笔轻书的九公主。

  商容意外之亡,公主担心帝都有变,命他们连夜赶回。临风案侧,亲裁素笺,这一封信她却写了整整两个时辰。或许她有太多的问题想问,但一切皆不知从何问起,又或许她根本什么都不想问,任何事情,都比不上一人平安,一身无恙。

  千言万语,不如一字,相思相念,无非如是。

  然而看过密函,子昊却只抬手抚了抚跳入怀中的雪战,淡然相问,“穆国诸事已定了吗?”

  “我们回来之前,穆国禁军以及天宗已全部倒戈,除非太子御能够迅速调动城外重兵,否则三公子有七成把握可以控制邯璋……”离司等人对婠夫人之事自是一无所知,只将太子御那边情形一一禀报,不料话说一半,子昊怀中的雪战忽然双耳一竖,露出倾听的神情,跟着所有人,便在同一时间,听到了一阵震彻王城的吼声。

  王师先机营中,叔孙亦正与苏陵商议斛律遥衣刚从漠北带回的情报,对着巨大的沙盘调兵布阵,忽然间听得外面一阵巨大的响声。似是万象齐吼,百兽长鸣,霎时整个军营人人心惊,以苏陵二人非常的定力,亦被这巨响所惊,一愣后双双掠出室外。营地各处,靳无余、古秋同等将领亦纷纷现身,众人目光所及,漫天沙尘,滚滚而来,身经百战的猛将们无不被眼前情景吓了一跳。

  所有人都同时看到,王师大营之前,不知从何处冒出成群结队的走兽,一眼望去,一只只雪狮玄虎,一头头巨象金狼,一路扬尘,徐徐前行,更有赤蟒如龙,穿游其中,巨鸟展翼,盘旋其上。青天朗日之下,王城帝都之间,这些平日里人所罕见的异兽,仿佛在什么神秘力量的驱使下,纷纷从四面八方向营地这边聚来,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不由人不瞠目结舌。

  以惊云山为中心的王域领地原本便是九域间最为富丽神奇之处,平常异兽出没,珍禽翔空也并非什么稀奇之事,尤其深入惊云山脉之中,运气好的话,就连云生兽这样的灵兽也可能一见,像先前樵枯道长豢养的金猊,或是魍魉谷中守卫魑泽的戾鹤,这些在他国虽是难得,但在王域也只能算是寻常而已。只是但凡灵兽,无不深居山林独来独往,鲜见呼朋引伴,聚众成群,更少主动与人接触,何况此处军营重地,一片兵戈肃然,杀气极重,倘若出现一两只走兽倒也平常,像如此结队而来,前赴后继,实是罕见至极。

  营前士兵虽都是胆识过人的勇猛之士,纵然面对敌兵万众亦是面不改色,但眼前突然出现这样一群异兽,却令人人愣愕万分,一时倒不知如何是好。直到群兽临近营前,守卫士兵方才回过神来,阵前一声令下,两排利箭越过防御工事破空而去,直趋兽群之前,无数长矛巨盾亦不需命令,迅速拉开一道坚利的防线。

  群兽被利箭隔空威慑,前进之势略缓,当先三只金睛雪狮,两只白额玄虎,忽地便仰首长啸,啸声连绵,百兽应和,端的是飞尘滚滚,惊心动魄。叔孙亦与苏陵对视一眼,不由皱了眉头,任他心智高绝,对这突如其来的群兽亦有些摸不着头脑,方要下令调军戒备,却见营后行城之上不知何时站了数人,当中轻衣白裘之人正是东帝,其旁则是王后且兰以及离司、墨烆,就连宿英也已从穆国归来,随侍在侧。

  既然东帝不曾发话,叔孙亦也暂且按下军令,只同苏陵一起掠上行城,躬身参见。

  群兽忽然作啸,一时不绝于耳,半空几只形如青鸾的巨鸟同时振翼长鸣,更添声势。

  “这是怎么回事,哪来这么多珍奇异兽,尽数凑到了军营这里?”且兰微微蹙眉,询问苏陵,突然间目光一凝,顺着子昊抬眼的方向,看往正在高空飞旋的一只白鸟。

  如此兽行鸟翔,众人看在眼里,听在耳中只觉诧异心惊,子昊怀中的雪战却是十分不满,一改趴在主中手底懒洋洋的模样,忽地起身,一双金瞳神光绽现,面对下方兽群便是振威一吼。

  雪战身为云生兽,形体虽不及那些雪狮玄虎数分之一,但却天赋异禀,乃是惊云山中万兽之王,如此振声发威,不说惊云裂石,亦是地动山摇,顿时压过了所有嘶吼之声。

  前方兽群蓦地一震,除了几头体形较大的白象尚自镇定外,数百异兽无不噤声,胆小者如金狼灵猿,甚至早已匍匐在地,瑟瑟发抖,不敢再前行半步。半空中飞行的巨鸟更是惊骇莫名,无不纷纷振翼高飞,调转去路,唯恐避之不及一般向后飞去。

  “哎呀!”其中一只雪翼怪鸟上,一个红衣少女险些被摔下鸟背来,急忙拍着鸟背安抚道,“别怕别怕,乖乖听话,我再给你吹曲子听!”

  众人远远只见那羽若白雪,却偏偏生了两头两尾的巨大怪鸟双翼一展,一阵悠扬的箫声突然响起,遍地异兽闻之抬头,虽在雪战余威之下,不敢再齐声长吼,但原本混乱的队伍渐归整齐,免去了四散逃窜的局面。而当空飞翔的各色异鸟,也自羽翼飞张,盘旋起伏,在箫音的引导之下,形成蔚为壮丽的奇观。

  箫音时快时慢,婉转轻扬,满天飞鸟相随,满地虎豹俯首,似乎所有异兽都受了箫音的引领,变得十分顺从,渐渐地,那些匍匐在地上的金狼和灵猿们也重新站了起来,对云生兽的畏惧显然消减不少。雪战居高临下俯视群兽,岂容这般当面挑衅,刚想从子昊手底跳出,再发神威,突然一只清冷修长的手,指风微微一弹,威风无比的小兽呜咽一声,可怜兮兮缩到了白裘之下,心有不甘却也不敢反抗。

  子昊淡淡扫了雪战一眼,且兰他们却是不约而同松了口气,被一只云生兽这么近距离在耳边狂吼一通,哪怕是有九幽玄通护体,也不是人人都能吃得消。大家此时也都注意到了怪鸟之上若隐若现的红色身影,知道有人正以箫声操纵群兽,而普天之下,能将驯物灵术这般施展这般胡闹的,除了樵枯道长的宝贝徒儿含夕公主,还有何人。

  这时候,那缭绕盈空的箫声微微一转,群鸟忽而飞向行城这边,巨翼相连,似将天日遥遥托起,而那抹红色身影,轻轻迎风一跃,便自最大的那只双首雪翼的鸟背之上飘下,箫声一转一折,落至下方巨鸟背上。

  只见阳光如金,风吹鸟鸣,如雪的白翼之间,一抹红衣,一缕霞带,一路踏飞鸟,逐青云,奏玉箫,几如仙子临风,降落凡尘。军营之中数万将士,无不看得目瞪口呆,行城之上众人虽知是含夕玩闹,却也不觉心驰神怡。

  含夕所习的摄物夺虚术,原本便是世间一门奇门绝学,樵枯道长既是个中高手,教出来的徒弟自然不会太差。同门之中,若论武功计谋,含夕自是不及皇非,若论星相阵法,含夕亦难与且兰相比,但是随手召唤灵兽,悄悄摄人心魂,她却是得心应手,出神入化,只不过世人眼中的神奇灵术,到了她手里,多数只被用做了寻趣玩闹而已。

  含夕随子昊来到帝都之后,因楚国亡国伤心了几天,但毕竟少年心性,不记忧愁,很快便恢复了往日调皮好奇。子昊既曾承诺仲晏子与樵枯道长,对她和且兰始终温和宽容,照拂有加,更在相处之时刻意将自身所学亲手相授,如此纵然有朝一日她们不在他的羽翼之下,亦会有足够的能力自保,甚至,能够一人一身,支撑一国一族。

  且兰身份毕竟不同,子昊传授她的除了武功剑法外,多是指点治国为政之道,更多兵法星相,甚至不乏谋略手段,掌控人心之术。含夕生性顽皮,对这些并不感兴趣,亦没有且兰那般耐心和毅力,往往跑来听上一会便觉无聊,待到且兰读书练剑时,她缠着子昊下一下棋,听一听箫,用不了多久便跑得无影无踪,去寻王城中好玩的去处、有趣的灵兽。子昊亦对她不加约束,只是派了影奴暗中保护,以防意外。

  一段时日下来,含夕跟子昊下棋,自然而然学了三分兵法,听惯子昊奏箫,一心一意模仿,倒也惟妙惟肖。子昊知她心性不定,那些高明的剑法、深奥的内功练起来事倍功半,勉强不得,便将一段九幽玄通中源自上古的摄魂之术细细传给了她。当日楚国秘营,歧师曾在此术之下魂飞魄散,吐尽事实后化作血尸一具,含夕虽无子昊那般武功修为,威力不至于如此恐怖,但她所习的武功心法本就与此相通,修炼起来分外轻松,很快便略有小成。子昊索性再从旁相助,耗费自身真气替她打通了数条经脉,提升内力,此时此刻,含夕的摄物夺虚术较之樵枯道长亦不遑多让。当日在魍魉谷,她便曾以一人之力驱使烛九阴游湖作战,现在借助箫声聚群兽,唤异鸟,踏空而来,也不过游戏一般。

  群鸟高飞低翔,一路错落有致,直达望台之前,含夕自最后一只灵鸟身上一跃而下,随着悠悠箫韵飘然落在石台之端,朱衣飞扬,笑靥如花,其人其音,美得叫人眼前一亮。

  “子昊哥哥,你看我唤来的灵兽好玩吗?这几只雪翼大鸟,我费了好大劲才让它们驯服呢!”

  随着银铃一般的笑声,含夕飘至近前,连连发问。身后千百灵兽失了箫音的催动,也皆停在原地,和弯弓执箭的士兵们形成对峙之势,不再前进。子昊笑了一笑,摇了摇头,“一时不见你,便闹出这么大动静,朕若不过来,你怕不是弄这些狮狼虎豹将整个帝都都闹翻了去。”

  含夕嘻嘻笑道:“我本来只是追一头雪狮好玩,后来随便吹了吹你送我的玉箫,谁知跑出这么多灵兽,王域果然和别的地方不一样呢,真真比楚国有趣多了!”

  她一边说着,一边伸手逗弄怀里一只眸若琉璃的漂亮小兽,正是子昊前些时日送她的云生兽,现在已经认了主人,很是乖巧地伏在她怀里。雪战从子昊袖底钻了出来,和那小兽好奇地对望了片刻,突然便跳上含夕手臂,那小兽被吓了一跳,纵身跃出,两只云生兽一前一后便在城头追逐起来,全无半点万兽之王的风范。

  含夕看得有趣,不由拍手欢笑,叔孙亦却苦笑着作了个揖道:“公主可有法子让营外这些异兽先散了去?免得将士们个个如临大敌。”

  含夕转头道:“那是自然,让它们散去容易得很,不过叔孙将军……”她忽然俏眸一弯,笑盈盈凑前问道,“若是我真让异兽攻击大营,你的这些将士能不能抵挡得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