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三十亩地如今什么东西都没种,其实算是一半的荒地,之所以说是一半,是因为那块地里有个野生的果树林子,长的果子还能入口,等成熟了采摘下来,拿到市面上去卖,也可以挣到些钱,另外林中的杂树砍了卖柴火,也值些银子。

八房的族田,当日作价五两银子一亩,是中等田,还种了棉花,这个价已是贱卖。外五房这位“水”字辈的堂侄,不敢拿自己的野果林子跟人家的棉花地比,因此只出了三两银子一亩的价钱。三十亩地,就是九十两,是赵琇能从账房取用到的数额。

赵琇起初还觉得兴致缺缺,但一听到他那块地的位置,表情就有些变化了:“你是说…你那块地是在青溪镇以西,临近河边的位置?”

见对方给出了肯定的回答,赵琇双眼亮了。如果她没记错的话,穿越前她曾经陪父母去过上海青村的世外桃园游玩,那地方正好在青村镇西面,当时曾听导游说,青村镇的古名就是青溪。虽然堂侄的这块地未必就是她去过的世外桃园,但世外桃园占地上千亩,这是不是可以推断,他这块地一带也适合用来种桃呢?

上海水蜜桃,还是很好吃的。

赵琇心动了。

第六十八章现场视察

心动就要行动,赵琇觉得自己应该尽快弄清楚那块地到底是不是象自己想的那样。

她立刻就跟那位堂侄约时间,这两日天气情况似乎稍微好了一点,没怎么下雨了,趁机会赶紧抽空到现场去看一看,既然是在青溪镇西面,又在河边,走水路坐小船过去就行了,一来一回半天时间就足够。

那位堂侄闻言喜出望外,赵琇要去相地,证明她有心要买,只要这次交易做成,他得了一笔银子不说,还勉强算是跟小二房搭上了关系,日后无论是跟六房的人学做生意,还是在自个儿家里,都有了一点倚仗。

他立刻就答应了,时间随赵琇定。如今他刚分了家,除去银钱和田地外,还分到一处房屋。原是自家宅子后头给仆人住的地方,三间小屋子,组成一个很小的院子,算是独门独户。房子有些破旧了,屋顶漏雨,墙也倒了一半,因此原来住在这里的管事才会搬到别处去,嫡母就索性把这院子分给了他。他昨日刚找了人来草草修补了屋顶,也不打算翻新,横竖只要这几日有个地方让他吃饭睡觉就行了,等他将来赚到了钱,再考虑修房子的事。不过借着要收拾房子的理由,又分了家,他这几天都不必再到嫡母嫡兄前听候差遣,正好有时间陪赵琇走一趟呢。

赵琇跟他说好了明日一早不下雨就出发,就先打发他回去了。人一走,卢妈就上来劝道:“姑娘当真想要买游小爷的地?不过是三十亩,又是未开垦的野地。亏得珝大奶奶还自称是个贤良人,这般薄待庶子,当旁人都看不出来呢。这块地但凡是好的,珝大奶奶都不可能会分给游小爷,姑娘若是可怜游小爷,给他几两银子就完了,何必买他的地?”

游小爷就是那位堂侄,他名叫赵游。父亲赵珝,是外五房嫡系旁支子弟。

赵琇笑道:“别人看不上的地,对我来说未必就没用处。反正只要九十两,不是吗?九十两就能买下那么大一块地,挺划算的,又是在河边,灌溉方便,只要好好整理一下,未尝不会成为好地。”

卢妈想想,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但还是觉得赵琇买亏了:“荒地野地的。只要一两银子一亩呢。姑娘若是真心想要买,放句话出去,有的是人把地捧到姑娘面前来。况且,买就买了。不过三十亩,何必还要亲自去瞧?老夫人若是在家,可不会让姑娘随意出门。”

赵琇只得哄她:“好妈妈,你就让我去吧,就那十来里地的距离,坐船去一会儿就到了,我坐自家的船,多带几个人,您也跟我一块儿去。还怕会出事吗?再说,我们族里的族田,也差不多就在那附近吧?那一带住的也有许多是我们家的佃户,还怕他怎的?”

卢妈对张氏的这一对孙儿孙女从小就宠溺得很,比张氏还要宠得厉害。虽然心里不赞成,但见赵琇软语相求,说的话也有道理,也就很快丢盔弃甲了:“也罢,姑娘可要记得自己说的,一定要带足了人,不过卢妈不去了,明儿姑娘不在家,家里的事还要人看着呢,让我们当家的陪姑娘去,让碧莲也陪着。姑娘只管在船上坐着就好,别到岸上去,那一片都是野地儿呢,虽说族田就在附近,可还隔着一条河,青溪镇上住的人也大多不是咱们的佃户,村野之人,不通礼数,别叫他们吓着了姑娘。”

只要她答应了,赵琇怎么都好说,高高兴兴地答应了。

第二日早上,天公作美,虽然空中有云,遮住了太阳,但并没有要下雨的迹象。卢妈早早起来让厨房准备好了早饭,催着丈夫去挑选跟出门的仆人,又风风火火地亲自看着人备下赵琇出门要坐的轿子,派人去城外渡头打点好要坐的船,忙得不亦乐乎。

赵琇吃饱喝足,换了一身方便行动的衣裙,带了有驱赶蚊虫效果的香囊,就到了前院堂上等候。碧莲也不是头一次跟出门了,但却是头一次跟小主人去一个所谓的“乡下地方”,心里惴惴的。

她虽是丫头,小时候赶路南下也吃过苦,但因为母亲是深受张氏看重的卢妈的关系,大部分时候都过着温饱不愁的生活。这几年在赵琇身边侍候,更是养尊处优,跟副小姐差不多了。她今年一十四岁,已经是一等大丫头,手下还有两个小丫头打下手。从前她也跟着主人出过门,但一路上衣食住行都有专人打点,用不着她操心,这一回,却是她头一次负责这个打点的工作,生怕有什么遗漏之处,心里一遍又一遍地默诵着母亲的嘱咐。

赵琇看到她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身上穿着家常的浅粉色丫环制服衣裙,脚上是精致的绣花鞋,头上还插着漂亮的珠花步摇,忍不住对她说:“你要不要回去换一身衣裳?起码要换一双耐脏些的鞋子?这是你新绣的吧?如果沾上了泥土,不是很可惜吗?”她自己穿的都是一双素面的千层底布鞋呢。

碧莲脸上露出了震惊的表情:“姑娘,您不是说,只会留在船上么?那我的鞋子又怎会沾上泥土呢?”

赵琇默默地转开了头,她是否应该老实说,到时候情况需要的话,她还是会亲自上岸去实地考察吗?

碧莲在她身边待了五年,怎会不清楚她的脾性?看到她的表情,心下一惊,第一个反应不是去换衣裳鞋子,而是去找母亲告状,让母亲过来劝说赵琇。

可惜不等她迈动脚步,赵游就到了,赵琇生怕碧莲找到卢妈,真会告她一状,就迫不及待地招呼所有人:“人到齐了,赶紧出发吧!”

于是赵琇就坐着小轿,赵游走路在一旁护送,一行人出了城门,就在城门外不远处的渡口上了小二房备好的船。这一路,碧莲都坐在小轿里,没机会跟母亲私下说一句话。

小二房的船不大,就是这江南水乡常见的那种乌篷船,但比一般人家用的要宽敞些,乌篷也搭得高大些。因此船舱内空间更大。里头放着茶几,几上有茶水点心,舱口与小窗上都挂了细竹编的帘子,从船内往外看去,能把岸上的景致看得一清二楚。

赵琇就坐在小几旁,一边喝着茶,吃着点心,一边享受着碧莲扇扇子送来的阵阵凉风,同时听赵游对着鱼鳞图册介绍他那块地的情况。

赵游手里有那块地一带的简易地图,这种传统的古地图。赵琇也不指望能从上面看出什么精准的比例、距离来了。大致上能知道那一带附近都有些什么东西。赵游这三十亩地。其实并不是独立的,南面紧挨着赵珝自个儿小家置办的私田,只是其他的田地都开垦得很好,正种着棉花。只有最边上这三十亩地,因为有一大片野树林子的关系,需要费很大功夫才能整理出来,当初买的时候,价钱就很便宜,赵珝之妻嫌费事,家里又不缺那点地,也就放着不管了。

这三十亩地沿着河边分布,整体呈长方形。差不多是六百尺长,三百尺宽的大小,野果树林子占了几乎一半,剩下的空地其实也可以开垦成良田的,土质还不错。只是刚好被树林子跟赵珝名下其他的私田分隔开来了,又跟别人家的田地接壤。

那家人不是赵氏族人,但也是县里的大户,与赵家沾亲带故。赵游友情提供了秘密情报:那家的主妇跟赵珝之妻是表姐妹,从小就不和,只是维持着面上情罢了。对方的丈夫曾多次向赵珝求买这片土地,都被赵珝之妻找理由回绝了,只是赵珝觉得都是亲戚,自家不种的地卖给他家也使得的,赵珝之妻要在丈夫面前继续做贤妻,也不开口反对,却故意不去开垦那块地,任由它杂草丛生,想要给那家主妇添堵。那家人前两年遇到麻烦,经济上有困难,也就不再提起买地的事了。等到分家,赵珝之妻就把这块地甩给了庶子。

赵琇打听了那家人的姓名,果然是县里有名的人家,她逢年过节时随祖母到别房族人家做客,偶尔还能碰上他家太太,今年倒是没出现过了,传闻中他家兄弟好象在嘉定得罪了贵人,坐了牢不说,还欠下巨债,虽然还未到倾家荡产的地步,但也很难混下去了,县里有点名望的人家,都已经跟他家断了来往。

这原是别人家的事,赵琇听完了八卦,就不再关注了。船已经驶过了青溪镇,到了镇西赵游分到的那块地所在的河段。赵琇掀起竹帘,向岸上望去,果然看到一大片果树林子,树都长得杂乱无章地,有果树,也有普通的杂树,野草足有两尺高。这块地靠向西面的一半,则几乎都长满了野草,与相邻的一片农田隔着条小小的河沟。那片农田想必就是传闻中主妇与赵珝之妻不合的人家所有,种的是稻谷,眼下明明是五月,正是田里庄稼长得正好的时候,可他家地里的稻子却有些蔫蔫的,不怎么精神,莫非是因为主家受难,无心料理吗?

不管怎么说,赵琇经过现场考察,已经确认了这就是现代她去过的世外桃园一带,野生果树林子里头,也有野桃,可见这里是适合种桃的,等她回去派人把这块地整理一下,再想法子弄些上海露香园的水蜜桃苗种,最后再找几个会侍弄果树的行家,就可以在自家地头上开展种桃大业了!

赵琇喜滋滋地下令返航了,碧莲见她没有上岸,心下暗暗松了口气。赵游也是喜出望外,因为赵琇买这块地,大方地给了他一百两银子,比他预想的更多。

等他们返回赵家二房老宅,正高兴呢,还没来得及坐下歇口气,卢妈就来报告了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县太爷的老子忽然病死了,县太爷要丁忧呢,不知新县令会派谁来?”

第六十九章上跳下窜

奉贤县的现任县太爷是个老好人。

他说不上有什么出色的能力,本身也没有太大的野心,执政能力平平,待人接物还有点圆滑,但他也没出过什么大错,除了约定俗成的好处,不会贪图不该拿的钱,当然,他也不是个清官,因为那意味着他要被很多人看不顺眼。

不过他还是很能压得住场子的,因为他出身于山东大族,家族长辈当年曾经资助过太祖皇帝打清兵的事业,跟皇家有点香火情,族中还人才辈出。他虽然不算出色,但也是正正经经考到了二榜进士,又考了庶吉士,散馆后才来做这个县令的。家世好,科举正统出身,又会做人,将来前程不可限量,不是存心要跟他过不去的,都不会故意给他添麻烦,因此本地大户这些年在他镇压下,都还算老实。

他还对赵氏一族非常礼遇,这对赵家人来说是最重要的一点。

赵老郡公已经去世多年,官场上的惯例,就是人走茶凉,哪怕他当年曾经威名赫赫,他如今也已成为了一抔黄土。他曾经力助当今皇帝坐上龙椅,他刚去世时,皇帝十分伤心,对他的遗属也非常关照,比如那按照律法已经被收回的御赐田地,每一年的收成仍会被送到张氏手中,就是一个好例子。但同样的,皇帝的恩宠不会一直存在,他已有两年时间不曾在新年来临之际派使者来问候张氏了,曾经许诺过要给赵玮的侯爵之位,也一直都没有下文,也许是因为赵玮年纪还小,也许他政务太过繁忙了一时顾不上,也许…他根本就忘了这件事。

善忘的人当然不仅仅是皇帝,张氏带着孙儿孙女避居老家,与京城那些熟悉的亲友减少了来往,那些人也渐渐地和他们生疏了。赵氏一族中,又迟迟未能出一个能支撑家族的新人。就算赵玮身上还有个所谓的爵位,那也只是最低一等的,更何况,严格来说他并没有拥有这个爵位,只是享有这个爵位的待遇而已。官场上从来都不缺少聪明人,在这些人的眼中,赵家也许早就失去了从前的价值。

可在奉贤,赵氏一族仍旧可以横着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真是多亏了这位县太爷。

然而。他现在马上就要因为丁忧而离开奉贤了。接替他的会是什么人呢?那个人对待赵家又会是什么样的态度?

奉贤隶属上海府。上海作为龙兴之地,又靠近苏淞繁华之所,太祖皇帝时建立的南汇港更是越来越兴旺发达,上海府治下的州县。大都是有意求官者眼中的肥差。奉贤在这些州县中并不是最显眼、最吸引人的一个,但谁知道呢?它紧挨着南汇港,也许在别人看来,也是个不错的去处?

赵氏一族上下从得到县太爷丁忧的消息时起,就开始忧心不已,三天两头地串门子开碰头会,也有人跑外头找亲朋戚友打听,甚至有人提议,是不是该打发个人进京去探探吏部的口风?其实大家心里都是有数的。赵家早就不是当初郡公爷还在时的赵家了。如果来了位不讲理的新县令,非要踩赵家的脸,或是割赵家的肉,赵氏全族上下都拿他没办法。

就连宗房的煜大老爷也在心慌慌,他私下跟儿子商量过。进京之事还真是做得的,听说二房小长房的赵玦如今升官了,虽然不知几品,但能升官,想必在朝中也有些人脉,加上从前郡公爷的面子,也许能打点一下,让吏部给奉贤指派一位对赵家和气些的新县令?

这话刚说出口呢,就被他儿子赵璟给劝住了:“父亲别犯糊涂,县太爷丁忧之事,本是意外,谁也没想到的,吏部要派人来,至少也得两三个月后了。上海府下辖的几个县,地方虽小,但紧挨着龙兴之地,素来要紧,朝廷不可能随便派个人来。若来人当真太过分,我们家要往上告,也不是没有门路。何苦这般惊慌不安?小长房更是不能搭理,父亲难道忘了,前儿外八房长子那事儿,才开了宗族大会,拜那人的胡言乱语所赐,如今族中人人都知道您当初被小长房骗了,误害了小二房焯二叔之事,您如今再跟小长房往来,身上的嫌疑可就一辈子都洗不清了!”

一说起这件事,煜大老爷就觉得很没面子,宗族大会上,要不是外八房那臭小子胡说八道,他也不会被三房的八老太爷和小二房的赵琇抢走了风头。如今不但他要老实低调地窝在家里,别随便出门,让人想起小二房赵焯夫妻那事儿,三房八老太爷几次提起要赵璟过去与他商议新族规,他还不能拦着,甚至连表达自己的意见都不行。再这样下去,宗房还是宗房吗?简直就要变成三房的附庸了!

小长房有什么不好呢?当年做坏事的是赵炯和蒋氏,与现在的赵玦父子何干?小长房得势的时候,他宗房的地位可是杠杠的,族中谁也没人能违抗他的命令,哪里象如今,连个即将被逐出宗族的外房旁支子弟,也敢公然给他没脸了!偏偏连他的亲儿子都不站在他这边。

煜大老爷忿忿地甩袖回了后院,他近日收用了一个年轻漂亮的通房,正是得趣的时候,既然插手不得族中事务,又不方便出门,索性跟这新纳的通房玩耍去吧,也省得看到儿子那张一本正经的脸心烦了。

赵璟目送父亲回了内宅,脸上一片无奈。父亲就是贪权慕势之心太烈了些,其实他年纪也不小了,有子有孙的,在家享享清福有什么不好呢?

虽然不同意父亲的提议,但赵璟低头想了想,也觉得不能什么事都不做,就去了二房老宅,寻赵琇说话。

赵琇正在吩咐人给刚离任的县太爷送礼去,县太爷这些年帮了赵家人不少的忙,她总要代替祖母和哥哥表示一下心意,程仪是要备的,奠仪也不能漏下,总归要尽到礼数才好。县太爷虽然以后多半不会再回来做官了,但他背景深厚,多结个善缘是好事。

赵璟来得正好,她虽然可以准备礼物。却不方便亲自送上门去,叫管家去,与旁人都是老爷少爷什么的上门相比,未免显得有些不够份量,赵璟正好可以帮忙出面。这主意正中赵璟心意,他本来也是要走一趟的,顺道帮小二房捎一份礼,不过是举手之劳。

揽下这个任务后,赵璟另有事与赵琇商议:“叔祖母和玮哥儿进京也有日子了,一直没有书信回来。是不是打发个人去看看?”

赵琇闻言。不由得面露苦笑。

她其实也很担心祖母和哥哥在京中的情形。但祖母不送信回来,似乎也是合情合理的,她才七岁,族里又没什么人是可以商量朝廷上大事儿的。祖母送信回来做什么?若只是送封平安信,叫她安心在家等候消息,意义又不大,实在不必再耗费人力跑这一趟。

赵琇也在担心太子殿下的伤势,鲁云鹏夫妻都走了,她也就失去了最稳妥可靠的消息来源,但近日听外头百姓的议论,似乎京中并没有坏消息传来,甚至连议论“太子受了伤”这件事的人都少了。曾经骚动不安的县衙官吏和嘉定那边的宗室贵人。也不再跟人提起这件事。赵琇有些怀疑,当初谣言传得满天飞,兴许真是有心人故意为之,但现在朝廷已经醒过味来了,也就及时出手压制了流言的传播。

但流言没有了。她也就无从判断太子殿下的情况好坏了,只能告诉自己,没有坏消息,就是好消息。太子是一国储君,他的生死安危是何等大事?如果真的有个三长两短,不可能会瞒得住的,丧事也会大办,民间也许还要禁婚嫁喜宴什么的,消息早就传到上海来了。如今既然风平浪静,想必他还平安无事吧?

于是赵琇就对赵璟道:“我心里虽然担心祖母和哥哥,但他们身边不缺人侍候,又曾在京城待了多年,祖父昔日故友不少,皇上也是恩宠有加,应该不会有什么事。忽然从家里打发个人去,会不会反而让祖母担心我在家有事呢?”

赵璟想了想:“琇妹妹,你老实跟我说,叔祖母带着玮哥儿上京,说是去探望受伤的太子殿下,是不是也有为玮哥儿的爵位奔走的意思?”

赵琇小小地吃了一惊:“璟大哥为什么这样说?”

“玮哥儿明年就十二了,他身上虽有个县男的爵位,但其实只是每年领禄米罢了,从不曾听说有正经封爵的旨意下来,你家前院大堂正中,也不曾供奉这么一封圣旨。”赵璟正色看着赵琇,“我从前就想过,既然小长房获罪,这些年滞留京中,也没见起来,皇上是不是打算让玮哥儿继承建南侯的爵位呢?郡公爷是开国功臣,军功赫赫,皇上怎么忍心让他子孙连个象样的爵位都没有?兴许皇上只是因为玮哥儿年纪太小了,才一直没有明文册封。”

赵琇从没听祖母提过这件事,但也不能担保张氏不是这么想的。她沉默了一会儿,摇头说:“我不知道。”

赵璟一窒,忽然反应过来赵琇的岁数,不由得自嘲地笑了笑。是啊,赵琇再聪明,也不过是七岁小女孩,张氏会跟十一岁的孙子商量正事,却未必会把这些话告诉七岁的小孙女。

他想了想,就对赵琇说:“叔祖母在京中,虽有玮哥儿在旁侍奉,但玮哥儿年幼,若有需要奔走跑腿的地方,多有不变。况且他们这一去,也近将两个月了,迟迟没有消息,是不是该在族中选派两名老实能干的子弟,进京去看看,有什么地方能帮得上忙的?哪怕什么忙都帮不了,至少在路上也能帮着跑前忙后。”

赵琇犹豫了一下,点头道:“这样也好。”

赵璟得了赵琇的准话,立刻就去挑人,挑中了两名素来与他交好,又精明可靠的子弟,一个是玉字辈的,一个是水字辈,俱是年轻力壮之人。赵琇给他们各送了一份程仪,包括了他们路上的花费在内,准备得非常周到。没两日,他们就要出发了。

可在这时候,煜大老爷忽然跳了出来:“光是两个小辈去,怎么够份量?我从前常往京里去,各衙门、公侯府第都熟悉,不比他们两个生瓜蛋子强?还是我带着他们走一趟吧。”

听到他的话,赵璟和赵琇都不约而同地拉长了脸。

第七十章赵煜的小算盘

赵琇不清楚煜大老爷说这番话有何用意,她只是下意识地不信任这个人。当年张氏与赵焯夫妻被忽悠南下,煜大老爷功不可没。虽然他一再辩解自己也是被骗了,可谁知道呢?他当初也在赵炯那艘船上,赵炯对张氏与赵焯所坐的船见死不救,又对后来游水过去求助的珍珠嫂赶尽杀绝,他一句不知情就能混过去了?赵炯一家远在京城,赵琇心里怨恨再深,也奈何他们不得,煜大老爷就在她眼前晃,张氏不追究是老人家大度,她赵琇可没那么好的涵养,看在赵璟的面子上,不把人轰出门去,就算是给面子了。

她直接黑了脸,对赵璟说:“后面的事我就不管了,但愿璟大哥派出的人能给我祖母哥哥帮得上忙。”言下之意就是不要添乱,然后她转身走人,理都不理煜大老爷。

煜大老爷气得吹胡子瞪眼,有心要说她一句目无尊长,无奈宗房势弱,当年的仇怨又尚未平息,赵琇背后有张氏撑腰,如今族中又人人都夸她仁善知礼,把事情闹大了,他也未必能占得便宜,反而还有可能被人揪着他当年犯下的过错不放,只得把这口气强忍了下去。

他走到儿子面前,道:“明儿两个族中小辈出发北上,就由我带他们同行吧。你放心,行李我都嘱咐人整理好了。”

行李都整理好了,怎么没跟儿子提前打个招呼?赵璟忍不住埋怨说:“父亲既有此意,为何不早提?明日就要出行,您到这会子才出声,路引怎么办?族中的事务怎么办?八叔祖要改族规,也需得您出面商议,您这一走,难道家里的事就不管了?”

煜大老爷有些心虚地摸了摸鼻子,强辩道:“这有什么?我又不是要去一年半载不回来,路引的事,跟县丞打个招呼就好。虽然县太爷已走了,但如今代管政务的县丞,与咱们家交情也不错,路引这等一句话就能解决的小事,算得了什么?至于族中事务,这几年不都是你管着么?我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出去给小二房跑跑腿,出出力,也是咱们宗房应尽的责任嘛。”顿了顿,不屑地撇撇嘴巴:“至于改族规的事。不过是你八叔祖胡闹罢了。寻几个晚辈陪他解解闷就得了。难道还要我堂堂宗长去陪他玩耍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