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眼睛被生石灰灼伤,目不能视,连究竟是谁救了自己也不知,问了几遍,那人却从不明说。

听声音,应该还是个年轻人,很陌生,自称小五。

养了几日,她提出要回京。

小五却说如今走不了,要再等等。

官府在追捕冬至几人的消息虽然还未传到这个偏僻的小渔村,但她却已经从这个年轻人嘴里听说了。因而她也知道,他说的并不是托辞。

小五很担心她的眼睛,时不时便要问上几句。

宋氏倒觉得活着便好,反倒笑着劝了几句,让他放宽心。

她不知道,小五听完她的话后躲在门外唉声叹息了许久…

他不过是来跑腿的,结果却遇上了那样千钧一发的时候。

如今人虽救下了,可眼睛却成了半盲。

印公若知道了,定然震怒…

第289章雪中信

宋氏目不能视,连自己到底身处何地也不知…嗅入鼻间的风带着咸涩的海水气息,她倚窗闻着,揣测着小五究竟是谁,又为何要救自己。

这几日来,不论她怎么旁敲侧击地问他,小五皆不正面回应,像只锯嘴葫芦,倒不出她想知道的事。不过惠州城里的动静,小五倒一字不落,尽数都来同她说了。

官府抓人的榜文贴满了大街小巷,衣着相貌身量体型,皆写得清清楚楚。菜市口更是一连贴了数张,好叫来往行人皆能看得分明。围观的群众一日赛过一日,坊间人心惶惶,都传遍了。

原本只是窃贼,又专偷当地官绅的去救济穷人,生活在穷街陋巷里的人便都拿那贼当个人物看,赞他一声英雄。

如今可好,偷东西且不提,竟是连人也给杀上了。

再加上谢元茂就是个官,那贼人竟勾结了谢府中人,杀了府中下人,又将从京都来的谢太太给劫走了,众人一听,可不就都怕了。官眷尚且被掳走,消失无踪,他们这样的人家,又哪里挡得住这贼子?

没过两日,这劫富济贫的好汉在民众口中就成了杀人不眨眼的江洋大盗。

大街小巷不分昼夜皆有官兵三三两两地在巡视,夜深人静之时,各家各户大门紧闭,屋子里却也不敢熄灯。

一时间,惠州城里人心惶惶。

谢元茂也怕,怕那救走了宋氏的黑衣人哪一日突然回过头来又要他的命。所以他才会不管不顾将事情闹得这般大,好叫那人不敢再到谢府来。谢家附近亦时刻有人看守着,只等“凶手”露面。

然而这般大动静之下,官兵们找了几日,却连根毛也没能找到。

不见鹿孔几人,也不见宋氏。

谢元茂躺在病床上,气得连连捶着身下床板,怒道:“一群饭桶!惠州城就这么大点地方,难道还能叫人给跑了不成?”

他废了一条腿,今后只能拄拐而行,只要一想起这件事,他就觉得心内似有熊熊大火在烧。

不见宋氏,他便将自己残废了一事全权怪在了宋氏头上。

都是她的错,如果不是她,他又怎么会变成现在这样!

谢元茂气得连药也吃不下…

宋氏却才刚刚知道他废了一条腿。

这件事也已经在惠州城里传开了去,小五悄悄说给了她听,还特地道:“可惜了一时心慌没有瞄准,按理该瞄着脖子才是。”其实他当时是一下子没有弄明白谢家发生了什么事,又怕惹麻烦,所以没敢立即杀了谢元茂。不过事到如今,他自然是悔不当初。要早早杀了谢元茂,他们现在又怎么会被困在惠州。

宋氏闻言,神色倒是淡然:“是啊…可惜了…”

小五觑她一眼,心中突然有些发寒。

他这会,可是愈发开始担心印公知道这件事的后果了。

心中忧虑着,他只能越加悉心照料起宋氏来,比他幼时照顾病重的老娘,还要用心得多。

可宋氏难以展颜,知道芳珠跟芳竹死后,她就一直觉得歉疚万分。

曾几何时,她着迷了那么长一段岁月的男人,如今却成了恶鬼一般的可怕之人,饶是她,也从未猜到过。

她不由得十分挂心鹿孔一行人,生怕他们叫谢元茂给抓着了。

一旦被找到,他们的下场只会跟芳竹俩人一样。

她颇有些食不知味,入夜难寐,神色憔悴了下来。

睡了一夜起身,她却分不清此时到底是黑夜还是白昼,叹了一声后忍不住唤小五来,问道:“可有法子送信出去?”

小五怔了怔:“送去哪里?”

“送到京都,给我女儿。”宋氏眼上蒙着干净的纱布,嘴角有些干裂起皮,“可有法子?”

小五摇了摇头,猛地想到她是瞧不见的,连忙道:“信倒是还送的出去,只是这信走驿站,送到京都,也得花上不短的一段日子。到那时,兴许您自己都已经到京都了。”

而且如今惠州城里仍在戒严,这些信,也不一定能安全。

“…”宋氏微微蹙眉。

不论是陆驿、水驿,的确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将信送至京都。

若是八百里加急,自然又另当别论。然而此等速度,焉是普通人寄信时可以享受的待遇。

她长叹了一声。

小五也没有法子,他只能继续观察形势,挑一个最合适的时机带上宋氏一道上京。若只得他一人,倒是立即便能轻松走人,可偏偏宋氏不能骑马,只能坐马车。马车行得比骑马慢,宋氏眼上又有伤,不能视物颇为不方便,他们在路途上要耽搁的时间肯定会更长。

他想起自己离京时,印公身边的心腹小润子公公专程拍着他的肩头叮嘱他,见到了宋氏一定要当成菩萨对待,将宋氏日常所去之地所做之事,事无巨细地记录下来,到时候再带回来给印公便可。

谁知,他前脚才到,后脚就撞见了谢元茂的疯狂行径。

小五不得不承认,自个儿定然是七月半忘了给祖宗烧香了,这才会这般倒霉。

惠州城里的气氛一日比一日紧张。

小五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离开,宋氏的情绪也渐渐有些不稳。

鹿孔一行人亦是四处躲藏,犹如过街老鼠,溜得飞快,唯恐叫人看到。幸而鹿孔身边还有个冬至在,冬至自幼在陋巷之中长大,熟悉底层的习性,带着鹿孔跟老疤东躲西藏,勉强算是落了脚。但这种日子仍不好过,老疤日日磨刀霍霍,咬着牙骂谢元茂,说要去杀了他泄愤。

好在说归说,他到底并非鲁莽之人,才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自投罗网。

眼下的情势,对他们很不利。

谢元茂打的好主意,叫他们有口难辩,一冒头就会被人给制住丢入大牢,不等审问就会一命呜呼。

那真正劫富济贫的英雄好汉,胆大包天,自恃甚高,又觉自己被泼了脏水愤愤不平,偏要顶风作案,结果被抓了个正着,当场击毙。

可见你武功再如何高强,也无法以一敌百,大杀四方。

如今这是死无对证,全由谢元茂一张嘴说了算,冬至几人是彻底洗不清了。

困顿之中,鹿孔倒镇定了下来,细细说着,“我们离京之前,小姐将豆豆跟他娘一块接到了府里,有小姐护着,他们就算没了我,也能好好活下去。只要他们母子能安然无恙,何惧生死。”

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冬至看他一眼,没有吭声。

他孤家寡人一个,在跟着谢姝宁之前,从来也不是个好人,他一直无谓生死。

角落里的火盆因为少炭,熄灭了。

老疤“呸”了一声,站起来用火钳拨弄了几下,“他娘的,往后哪个再同老子说南边的冬天不冷,老子把他脑袋拧下来当凳子坐!这他娘都冷到骨头里了!”骂骂咧咧说了几句,他猛地看向冬至二人,“算算日子,老金该到京都了吧?”

他们都是风里来雨里去闯惯了沙漠的人,一直过着刀口舔血的日子,现如今只是送个信,路上应当耽搁不了多久。

冬至颔首,冷静得近乎残酷:“如果他临时跑了,那我们这回可算是真的栽了。”

老疤瞪眼:“狗屁!老金是什么人,我最清楚,他只要没死,都能把信给送到了!”

冬至不置可否,眼睛一眨,道:“那就养足了精神,安心等着救兵吧。”

自然,他们要能熬到那个时候。

这会的情势,远比他当时在信中所写的,更加严苛险峻。

冬至几个虽藏了起来,但偶尔还是会悄悄溜出去打探消息,可宋氏,一直没有消息。

这原本并不是个好消息,可眼下,却也成了好事。

至少比被谢元茂找到了要好得多。

谢元茂日日躺在病榻上,腿脚不便,不能四处走动,他就在那翻来覆去地想,如果寻到了宋氏该如何处置。

*****

惠州城到了冬日也不下雪,京都却已是白雪皑皑,遍地银霜。枝头上,青砖地面上,檐下,皆是白茫茫的一片。

城外有骏马破开白雪,飞驰而至,掠过城门,直接便往北城而去。

也不知跑了多久,马腿在寒风中轻颤,马蹄踩在湿滑的地面上,也禁不住微微打滑。

然而马背上的人影风尘仆仆,面上一片络腮胡密密麻麻将嘴都给遮盖了起来,身板伏得低低的,只拼命策马前行,跑得极为匆促。

马一直跑进了石井胡同,行过谢家正门,往角门去。

到了角门前,但见马上人影一晃,跳下马来,拽着缰绳狠狠往回一扯,那马方才停了下来,重重打着响鼻。

他大步上前,重重拍门:“快开门!”

门扉在他粗大的手掌下哐哐作响,忙有人自里头将门打开来,未看明眼前的人便斥道:“何人在此喧哗,可知这是哪家的宅子?”

“闪开,将我的马带下去喂饱,我要见我家主子。”一脸大胡子的老金又累又饿又渴,哪里还有说闲话的兴致,当即松了缰绳塞进开门的小厮手中,自己就要往里头走。

小厮拽着缰绳一脸茫然,等到回过神来,忙喊:“哪个是你家主子,你就往里头闯?”

老金背对着他,低声骂了句娘,高声回道:“宋公子!”

第290章痛心(粉120+)

见是要找宋延昭,牵着马的小厮恍然大悟,原不是本地人,难道留着那样的一把胡子,浑像是个还没开化的蛮人。

他不敢再怠慢,又恐这人是在扯谎,慌慌张张将马暂且绑在了不远处的那棵树下,拔脚冲老金追了上去,拦他道:“你急什么!先等着,我去帮你通传一声!”

老金啐他:“就你那两条小短腿,来回一趟不得耗费半天光景,我有要事要见少主,等不得!”

他们这群人早年四处瞎跑,什么活都接,也不知在那片茫茫大漠上来来回回跑了几趟,后来被宋延昭收入麾下,日子方才不一样了些。因而老金、老疤这群人,对宋延昭唯一的儿子舒砚,也是向来忠心耿耿。

宋氏身为宋延昭的亲妹妹,又是唯一的,老金二人没能死死护住她,已是失职,这会哪里还敢耽搁,当下大步流星地朝舒砚那去。

谢家他来过几回,认得路,因而一路走得飞快。

这个时候,舒砚则正巧同谢姝宁在一块看图纸。

善堂的修缮工作已近尾声,修葺妥当的屋子里也已经收容了几个孤儿入住,银子拨了下午,冬衣炭火一应俱全。原先善堂还只是个框架,如今渐渐的,便有了血肉。

“你瞧这处是不是该再多加些东西?”舒砚指着图上某一点,问道。

谢姝宁漫不经心地应了声“嗯”,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目光并未落在图纸上。

舒砚见状索性也不看了,将图纸三两下卷了起来,收到圆筒中,问她道:“你这是在担心什么呢?”

“…太多了,多的一时三刻根本说不清楚。”她侧目瞥了他一眼,似乎欲言又止。

舒砚奇道:“怎么,你有话要同我说?”

谢姝宁抱着温暖的手炉,懒懒靠在铺了貂皮的椅子上,叹口气道:“你的事。也是其中一件。”

“那你憋着吧,不必说了。”舒砚抬手给自己沏了盏茶,自顾自喝了,“你今日来见我,若叫你那大伯母知道了,岂不是又要寻你说教?”

这话题换的倒是一点也不巧妙。

谢姝宁微笑:“她倒是想说。也得有力气能发的出声才是。”

上回长房的大太太王氏特地来潇湘馆摆着长辈的款,对她那是谆谆教诲,姑娘家该矜持些,虽是表哥,平素也不便相见,如何如何的。竟是说了个滔滔不绝。

她说的话倒也并没有错,错就错在她挑错了人来说。

谢姝宁当面笑着附和她。连连点头,扭头让玉紫送了点心上来,说是几个丫鬟自己琢磨着做的,外头便是想买也买不到,请她尝尝味道。

大太太笑呵呵的,捡起一块又一块,真尝起了味道来。

等到她回到长房。刚说了两句话,便觉腹痛如绞。腹鸣有如擂鼓之声,当下匆匆进了净房,发出一连串惊天动地的“噗噗”声。

这一泄,就泄了七八回,直泄得她双腿发软,站立不稳,浑身无力。

她心知必然是谢姝宁拿来请她尝的点心有问题,但东西都叫她吃了,丁点证据也无,她是有苦难言,根本怪不到谢姝宁头上。

大太太恼得很,想着要好好收拾收拾谢姝宁,然而这一回跑肚足足让她去了半条命,哪里还有力气来寻谢姝宁的晦气。

谢姝宁乐得清静,特地让人送了些上回模样的点心给她,权当探病。

大太太瞧见,面上慈和笑着收下了,扭头就让人去请大夫来,瞧瞧这点心里头有没有泻药。

结果,这点心里头自然是没有泻药的,旁的药,也没有。

这件事也不知怎地就传到了老太太耳朵里,将拐杖在地上重重敲击了数下,还是没忍住要责备大太太不像话。

大太太委屈得很,分辩了半天,老太太却没搭理她,只是道:“阿蛮那丫头什么心思我还不知道?可你这事做得不成样子不提,还叫那丫头拿住了把柄,跑到我跟前来抹着泪哭了半天,说往后可不敢再给你送东西了。”顿了顿,老太太又道,“你委屈,她瞧着比你还委屈呢!”

大太太闻言就知道自己输在了个小丫头手里,顿时臊得满面通红。

从此以后,她是再不敢主动去谢姝宁跟前露面了。

若去了,谁知外头会如何说她这个疑心侄女的大伯母。

她还是要脸面的,这辈子也未曾用过泻药这种不入流的手段,如今自己倒尝了一次,委实是叫人连说出去的脸都没有。

坐在恭桶上“放了一堆炮仗”,她的脸皮都生生薄了一层。

薄了皮的大太太,连三房的地界都不涉足了。

“你这话听上去倒是得意洋洋,不愧是我宋某人的表妹!”舒砚斜睨她一眼,咧嘴笑了起来。

谢姝宁瞪他一眼,倏忽坐正了身子,伸出一直搁在暖炉上的手,屈指在手旁小几上点了几下,道:“表哥自个儿数数,这是第几次了?”

舒砚怔愣:“我夸你的次数才这么点?”

谢姝宁冷眼扫他一眼:“正经点!我是在说公主殿下悄悄溜出来见你的次数!”

“你算得倒仔细。”舒砚敛了面上玩世不恭的笑意,“西越的皇宫糟透了,她不喜欢呆在里头。”

“那是皇宫,出一趟宫门极为不易,她有半数都是悄悄私服溜出来的,若被发现,就算是公主也得受罚,更不必说若是被人知道她是来见你的。”谢姝宁摇摇头说道,心中却对舒砚那句西越的皇宫糟透了深以为然。

后宫里,到今年冬天,已多了近三十名被肃方帝临幸过的嫔妃宫女。

有些得了封号赏赐,有些一夜过后便被他抛之脑后,继续在寂寂深宫里挣扎着往上爬。

皇贵妃近些日子,尽帮他收拾残局了。

结果一来二去,连纪桐樱的婚事都给耽搁了下来。

一来的确没有她自己看好的人选,二来肃方帝全然不管,皇贵妃一人就算看中了人,也无法拿定主意。明年她就该十六了,肃方帝却似乎一点也不着急,偏生她的亲事,又非得他开了口才能让钦天监去合生辰八字,挑选成亲的黄道吉日,而后各部才能忙起来。

粗粗一算,至少也还得花上大半年。

纪桐樱却觉得长松了一口气。

舒砚亦如是。

“…我知道。”他愈发正色起来。

谢姝宁遂道:“我看着你们就忍不住心惊肉跳,你给我句准话,心中究竟是如何打算的?”那是她自小一块长大的姐姐,同盖一床被子的交情,可不能轻易就随他们胡乱折腾去。

“我要带她去敦煌。”舒砚缓缓道。

谢姝宁大惊:“去敦煌?她的身份,如何可能?”

舒砚眼神镇定,语气平稳,显然不是一时兴起所言:“只要她,不当这公主便是了。”

“…”谢姝宁被他的话噎了一噎,竟不知该用什么话来反驳他的胡思乱想。

舒砚嘴角翕动,似乎还有话未曾说完,然而未及开口,忽然有人来报,说是老金回来了。

二人齐齐站起身来,不约而同地问道:“娘亲/姑姑回来了?”

“没有,只有老金一个人!”

谢姝宁眉头一蹙,拔脚就往外头走,出了门便瞧见衣衫褴褛风尘仆仆的老金站在庑廊下,一脸焦躁。

“八小姐!”见是她,老金愣了愣。

舒砚也跟了上来,问道:“怎么只有你一人回来?是姑姑打发了你回来的?”

老金“扑通”一声跪下,将那封冬至写的信从怀中取出来双手递上,“冬至的信,还请八小姐过目。”

谢姝宁的脸色骤然难看了起来,一颗心更是往下沉了沉。

她伸手接了信,打开信封,取出里头的信来。

一行又一行,冬至的字迹她亦记得,便是伪造,她也能认出来,这封信的确是冬至写的。

每看一行,她的脸色就更白一分。

看到后头,她手一垂,酸软无力的手竟是连薄薄一张纸也握不住了,任那纸飘飘荡荡落在了地上。

舒砚问她:“出了什么事?”

她张了张嘴,却根本说不出话来,眼中有大颗大颗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珍珠扑簌簌滚落下来。

舒砚大惊失色,慌忙俯身去拾那张纸,捡起来匆匆一看,亦白了脸,扭头喝问跪在那的老金:“怎么回事,什么叫人不见了?”

“属下该死!”老金连一句辩解的话也说不出,这件事,的的确确是他们失职了。

舒砚一拳打在了老金身后的柱子上,“你给我把事情清楚了!”

话音落,趁着众人不妨之际,谢姝宁蓦地冲过去攥住了老金脏兮兮的衣襟:“是谢元茂做的好事?”

“八成就是那王八蛋!”老金向来看不起打女人的汉子,因而不管瞧见没瞧见,他都已经管谢元茂叫王八蛋了。

谢姝宁听了手一松,面上犹自挂着止不住的泪,却忽然冷笑了起来:“很好,很好!”

舒砚见她笑,唬了一跳,“你这是想要做什么?”

“做什么?”谢姝宁从他手中夺回那封信,揉作了一团,“娘亲若是不在了,我势必用整个谢家为她陪葬——”

第291章掳或救(日珥仙葩+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