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太妃见萧如圭喜欢听戏,不惜重金从京城挖了几个最好的戏班。又洒出大把的银子从各地采买伶俐的男童,命人自幼教习。

唱戏所用的戏服、道具、乐器等物,更是精益求精。

毫不夸张的说,安南王府的戏班比京城太常寺和教坊还要厉害。称得上大齐最好的戏班子。

今天是宁太妃的寿辰,是王府大喜的日子,王府的戏班出来献艺再正常不过。

阿卓不敢放松警惕。再三吩咐侍女,“你出去和跟着阿爹的人说一声。切莫小心,越是热闹的时候,越容易出事儿。”

侍女答应一声,悄悄的退了出去。

整个过程非常短,也很隐秘,连阿卓左右的邻座都没有察觉。

然而,高座在主位上的宁太妃却似无意的瞥了阿卓所在的角落一眼,唇边绽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阿卓的侍女悄悄的摸去了前庭,刚靠近院子,便听到了震天的鼓乐。

鼓乐声中,还夹杂着咿咿呀呀唱戏的声音,很是清脆婉转。

别说,王府戏子唱得就是好,连不懂行的人听了,也要夸一句‘好听’。

侍女稍愣了下,很快记起自己的差事,快步进了庭院,偷偷混入了正厅的宴席中,找到展老爷的座位,悄声将阿卓的话转述了一遍。

展老爷端着酒杯,正与邻座的禄家家主畅饮,听了侍女的话,眉眼不动,豪气的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然后继续跟禄老爷聊天。

只在聊天的间隙,他为不可察的冲着侍女点了下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齐谨之是朝廷官员,王府安排坐席的时候,特意将他和一众知县、主簿等芝麻官儿安排在了一起。

齐谨之倒没觉得被轻视了,他反而很喜欢这个位次,因为能刚好与展、禄等几家相对而望。

抬眼间,齐谨之刚好看到了阿卓的侍女,心念微动,也愈发警惕起来。

其实不只是他,席上有不少人都暗暗戒备着。虽然绝大多数的人并不信安南王会造反,可小心些总不会出错。

万一今天的宴会是场鸿门宴,他们谨慎些,或许还能逃得活命呢。

在场的宾客,有一大半都死死盯着萧如圭以及他身边心腹的一言一行。

尤其是萧如圭端起酒杯的时候,场内的气氛都有一瞬间的凝滞,大家似乎都在担心:呃,安南王不会摔酒杯吧。

摔杯为号什么的,这个梗真是太常见了。

然而,大家盯人盯得眼睛都要花了,却仍没有等到那个画面。

倒不是说他们多么期待,实在是安南王手中的酒杯就好像楼上的第二只靴子,它一刻不掉下来,众人的心就总悬着。

直至宴席结束,众人的视线都没有离开萧如圭和他的酒杯。

…整场寿宴下来,唯一能尽兴享受的只有萧如圭,这位傻王爷生得白净,养得肥壮,如果他不笑、不说话的时候,就跟普通的富贵胖老爷没啥区别。

可当他裂开嘴笑的时候,一股浓郁的憨傻之气扑面而来,再配上他没有灵动的眼睛和笨拙的动作,任谁也不会怀疑他的‘痴傻’。

“好,好,嘿嘿,今天唱的格外好,热闹!”

萧如圭眯着眼睛、嘴角嘀嗒着口水,傻兮兮的笑道:“有赏,统统都有赏。”

肥嘟嘟的手掌往四下里一划拉,竟是把所有的宾客都划到了‘打赏’的范围之内。

坐在靠前位置的几位布政使、马大将军和安宣抚使等人,纷纷露出无奈的苦笑,被人当成了戏子,对于他们这些贵人来说,是莫大的羞辱。

偏偏是萧如圭的手笔,唉,大家也只能捏着鼻子忍了下来,他们可是头脑正常的人类,总不好跟个傻子计较吧。

反倒是那些管事们,一边低头哈腰的跟诸宾客致歉,一边诚恳的表示:为了表示歉意,太妃邀请诸位贵客再在新安停留几日,恰巧安南刚刚发现了一座玉石矿,太妃想请大家过去参观。

安南王府豪富,其最大的经济来源便是治下的几个矿场。

朝廷没有给王府收税、铸币、养兵等特权,却格外恩赏,许安南王府挖矿,当然金、银、铜、铁等贵重金属的矿场除外。

王府运气好得逆天,竟挖到了更为值钱的玉石矿。

大齐建国六十年了,天下太平,百姓富足,权贵们渐渐开始崇尚奢靡、享乐,玉石、翡翠等奢侈品也渐渐在权贵圈流行开来。

单单那几个玉石矿,每年的收益就抵得上大齐三分之一的税赋,而这些,全部归安南王府所有。

王府也正是靠着这笔钱,大肆收买人心,结交官宦、权贵,西南地面上的官员们,更是没少拿王府的好处。

管事们嘴上说什么‘参观新矿’,实际上是变相的给诸位赴宴的贵客‘送礼’——既是去参观,少不得要看看采挖出来的玉石原石,若是碰到什么极品好料,少不得要来个‘宝物赠英雄’。

众人听了这话,脑海中已经浮现出了王府馈赠的‘宝贝’。

有好处,大多数人自然不会拒绝,但也有头脑清楚的,趁机提出了告辞的要求。

他们想着,王府如果真有企图,定不会轻易让他们离开。

可令人意外的是,王府的管事竟然欣然同意了,还表示有想离开的,王府会安排好送行等事务。

王府这般坦荡,那些提出要离开的人,也不禁有些讪讪,觉得自己是不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原本对王府就有好感的官员们觉得之前对王府的怀疑太没道理了,对于那些散布谣言的坏分子,更是忍不住心生埋怨。

那些人投向马翰泽、齐谨之以及安宣抚使等人的目光就非常不善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反而不好直接走人了,就是齐谨之等人,也败在了众人不理解的注视下,纷纷表示会去参观王府的新矿。

后堂的宁太妃,听了下属的回禀,绝美的面容上不禁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

ps:嘿嘿,又提前了一丢丢,明天继续加油!

第066章 终于动手了(三)

寿宴结束,众宾客纷纷告辞离去。

大部分的宾客都被安排住在了王府的客舍里,从前庭的宴会厅出来,这些人便三三两两的结伴前往各自的住所。

马翰泽将军属于首席的贵客,他与几位布政使、按察使相互寒暄了几句,先后离开了正厅。

出了门,几位大人都没有急着离开,而是站在前庭外的空地上,一边闲聊一边等着自家的女眷。

马翰泽神色正常,看不出喜怒,更没有因为身边途经官员的指指点点而有何不虞。

不多时,齐谨之等一众低品级的小官儿出来了,马翰泽的眼中闪过一抹亮色。

齐谨之早就看到了自家舅舅,快走几步,行至近前,躬身行了一礼,“给舅舅请安。”

马翰泽抬手虚扶了下,抬眼觑了下齐谨之的脸色,见他并没有露出焦躁或是无所适从的神情,不觉满意了几分。

“听说你住在了驿馆里?”

马翰泽和齐谨之一样,都非常笃定安南王府会谋逆,只是今日发生的事,有些出乎他们的预料,他略有些担心。

他倒不是担心安南王府的诡计,而是怕在王府的一再‘示弱’下,大家会放松警惕。

尤其是齐谨之,马翰泽对这个外甥可是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也希望外甥能借着这件事而多立一些战功,从此将齐家的门面支撑起来。

这会儿看到齐谨之不骄不躁、不沮丧不颓然的模样,他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承蒙王爷器重,特邀请我来参加老太妃的寿宴,然人贵在有自知之明,我位卑。不好贸然登贵人府第,还是住在驿馆更符合我的身份和官职。”

齐谨之坦然的回答着。

可他这幅模样,落在一些对王府有好感的官员眼中,便是‘不识抬举’、‘不知好歹’。

“哼,好个不知天高地厚的黄口小儿,”

只听得一记冷哼,一个年约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正巧路过这对舅甥。听了齐谨之的话。忍不住冷哼一声,然后用训诫的口吻对齐谨之说:“齐知县,少年人有锐气是好事。有警惕心、知道进取也是不坏事,但却不能为了点子政绩而胡言乱语。过犹不及,什么事做得太过可就不好了。”

齐谨之神色不变,看清说话那人的面孔后。先不卑不亢的行了一礼,口称:“卑职见过于知府。”

这位便是益州知府。姓于,娶妻云氏。而云氏的幼妹便嫁与了京城寿春伯世子。

如果从云氏这边算起来,于知府和齐谨之还是拐着弯儿的便宜亲戚。

然而齐谨之看得分明,这位于知府恐怕不是来跟他叙亲戚情分的。听他话里的意思,摆明是为安南王府打抱不平呢。

偏对方是四品知府,两榜进士。不管是从官职还是从科举上,于知府都算是齐谨之的‘前辈’。

彼时。不管是在官场还是在仕林中,颇讲究论资排辈。

于知府端着上官和前辈的架子,打着关心、提携后辈的旗号训诫齐谨之,齐谨之非但不能辩驳、抗议,反而还要做出感激涕零的姿态。

没办法,世情如此,但凡他有一丝的不满,便会传出‘轻狂’、‘目无尊长’的坏名声,以后在官场和仕林界的路就会变得很难走。

“哼,”见齐谨之还知道尊卑,于知府的语气缓和了些,但仍说教了一句:“太妃寿宴已经结束,一切平安无事,明日去新矿巡视,还望齐县令谨守规矩。”

你丫不是口口声声说人家会造反嘛,现在亲眼看到了吧,王府上下都坦坦荡荡的,哪里有半分不臣之举?

以后你小子还是本分些,别为了点子功劳就上蹿下跳的穷折腾,吃相太难看了!

如此直白的训斥,连马翰泽都有些听不下去了。

不是他敏感,实在是那些人的表现太明显了,这于知府更是指桑骂槐。

马翰泽虽然没有公开言明安南王府有异心,但实际上,却是很支持齐谨之等一干人的,也正是他的劝说,益州等各处府县才会勉为其难的加强了戒备。

如今众人以为的‘鸿门宴’并没有出现,绝大多数官员的心中,对马翰泽不是没有意见滴。

主要还是碍于情面,且马翰泽手握兵权,就是那几位封疆大吏也不敢跟马翰泽起冲突。

大的惹不起,那就拿小的开刀吧。

是以,于知府跳出来为难齐谨之的时候,几位二品大员仿佛没有看到一般,连个上来打圆场的人都没有。

马翰泽不傻,他一眼便看出了其中的猫腻,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齐谨之赶忙拉住他的手,微微摇了摇头,旋即又转头看向于知府,恭敬的回了句:“谨受教!”

人家孩子这般恭谦,大人虽动了怒,到底没有当场发作出来。包括于知府在内的诸官员,也不还再计为难下去。

于知府嗯了一声,面带赞许之色,微微一甩袖子,扬长而去。

其它的官员们目睹这一幕,心中各有计较,恰好此时女眷们也都出来了,大家接了自家的女眷,纷纷回客舍去休息。

“…不错,你小子够沉得住气。”

四周的人都相继离开,马翰泽伸手抹了把脸,方才的怒气竟忽的消散了,舅甥两个相携离开前庭,马翰泽满意的说了一句。

齐谨之却淡淡的说了句,“事实摆在眼前,多说无益。王府行事诡异,准许众人离开,竟有几分坦荡的意思。既是如此,咱们也不能拂了人家的好意。舅舅,西南大营里诸事繁杂,您或许没眼福去看新开采出来的玉石原石呢。”

马翰泽脚步一顿,扭过头来,定定的看着齐谨之。

良久才绽开更大的笑容。大手用力拍着外甥的肩膀,马翰泽豪气的赞道:“好小子,够机灵!”

是啊,王府如此大方,丝毫都不心虚的让大家随意离开,那马翰泽就趁机回水西,且看王府如何应对。

要知道。马翰泽一人。可抵得上一群只知掉书袋的酸腐文官呢。

齐谨之没有被舅舅的盛赞冲昏了头脑,反而异常镇静的提醒:“山路崎岖,舅舅定要多加小心。”

谨防王府在途中设下埋伏啊。

马翰泽愈加满意的笑道:“放心吧。老子是干什么的?缺了什么也缺不了悍勇的兵士。山路虽多,可架不住我大营里的兵卒多。”

他和齐谨之一样,表面上只带了十来个人进城,而私底下却安排了几百人。有的乔装混入了城内,有的则干脆留在了外头的山林间。

寿宴持续了大半天。众宾客离开的时候,日头已经偏西。

马翰泽与外甥分别后,领着几个贴身的护卫回到了客舍,唤来管事。言明,“太妃盛情相邀,奈何大营里有急事。本将须得尽快赶回去。后日的新矿之行,本将就不能参加了。还请太妃见谅!”

管事听了这话。顿时变得认真起来,推说:“事关重大,小的一介奴婢不敢做主,还请将军稍等片刻,容小的回禀一声。“

马翰泽不在意的摆了摆手,表示管事请随意。

管事不敢耽搁,颠颠的跑去找大管家。

大管家听了也是一脸郑重,赶忙去寻太妃拿主意。

宁太妃忙了一日,不禁有些疲乏,她到底上了年纪,保养得再好,体能也比不上年轻人。

此刻她已经洗了个热水澡,换了家常的衣裙,卸去满头的簪环,披散着长发任由丫鬟们按摩。

“太妃,您看这事该如何处置?”大管家立在屏风外,悄悄的拿袖子擦去额上的汗。

宁太妃却不以为意,淡淡的说了句:“让他走!”

大管家愕然,话说马翰泽不是普通文臣,他手里可是掌控着整个水西大营呀,几万人马,足以将他们王府踏平。

把他放走了,岂不是放虎归山?!

“这、这…”大管家磕磕巴巴的想要劝说两句。

宁太妃没耐心,累了一天,她最想做的就是好好休息,而不是跟一群蠢货解释。

“没听到我的话吗?让他走!”

宁太妃冷冷的说道:“不只是马翰泽,再有人想离开,也只管让他们走人。哦,对了,不但答应让他们走,还要大张旗鼓的将他们送出新安。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我安南王府坦荡荡,绝不会行那等小人伎俩。”

大管家傻眼了,这、这跟制定好的计划不一样啊。

难道太妃就不怕大家都会跟着跑掉了?

好容易把西南的大小官员请了来,如今却…太妃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宁太妃见大管家迟迟不出声,从鼻子里发出了一记冷哼。

惊得大管家猛地回过神儿来,赶忙应了句:“是,小的、小的遵命。小的这就去办。”

宁太妃不耐烦的说道:“那还不赶紧去!”

大管家险些跳起来,连滚带爬的跑了出去。

别看大管家在宁太妃面前如此失态,等他来到马翰泽跟前时,却变得很是淡然。

先客气的代主人挽留,遭到婉拒后,这才殷勤的帮马翰泽打包行李、准备一应上路事宜。

待到次日清晨,大管家更是亲自带着几个小厮,热情的将马翰泽一行人送出了王府。

与此同时,他也不忘命人四下里宣传,并且体贴的提醒其他官员,若是衙门里有要紧事、想要提前回去的,直接跟客舍服侍的下人说一声,王府定会将人好好的送出新安。

马翰泽及其部下前脚刚离开王府,后脚整个客舍的人便都知道了。

有几个好事的人,还特意命人悄悄跟了出去,亲眼看着马翰泽等人顺利出了城门,一路朝官道疾驰而去,盯梢的人才回去复命。

这下好了,原本还有几个心里有小算盘的人,眼见马大将军都平安离开了,心中的那点子疑惑也烟消云散了。

连展、禄几家的家主也开始怀疑了,莫非大家真的冤枉了安南王府?!

就是阿卓,心里也泛起了嘀咕。她倒不是怀疑自己冤枉了好人,而是担心王府正在进行更大的阴谋。

大家各自揣摩、四处打探消息,忙得不亦乐乎,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第二天便是王府邀请诸来宾前往新矿参观的日子。

清晨,众宾客都早早的起来,洗漱换装、用罢早饭,大家便带着随从前往王府前庭汇集。

相较于寿宴那日的谨慎、戒备,今天的诸位都非常轻松,身边也只带了三四个近身服侍的人,护卫、家丁什么的并没有多带。

大家想得简单,所谓玉石矿定然是在荒郊野外,那里不比王府,没有森严的护卫,也没有城池高墙,真要是有什么不对劲,大家一哄而逃,王府的人抓都抓不住。

何必待那么多护卫?

哪怕是为了安全,护卫也当安排在最要紧的地方,比如沿途的山路上,亦或是城门、官道等处。

齐谨之也是轻车简从,身边只带了六个护卫,连最信得过、武力值最高的齐大勇都被他留在了驿馆中。

阿卓却是唯一保持警戒的人,几乎将大多数的随从都带了出来,特意穿了宽松的阔腿衣裤,腰间还有些鼓鼓的。

齐谨之瞄了一眼,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丫头到底夹带了多少暗器?!

不多会儿,时辰便到了,宁太妃和安南王乘坐马车,王府出动了三四十个王府护卫,丝毫没有严阵以待的模样。

众官员瞧了,愈发觉得王府没异心。

王府的马车在前头开路,一众官员或乘马车,或骑马,非常有秩序的跟在后面随行。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出了县城,朝西北方向的行进。

新矿距离县城约莫二三百里的距离,众人赶了一天的路,到了傍晚才抵达。

正如大家预料的那般,新矿地处荒芜,四周也没有任何围栏,护卫也少,只有一排排简易的房舍,和数百名闷头窝在矿坑里挖矿的苦力。

看到如此情形,众人愈发放心了。没有护卫,没有传说当中的私兵,王府果然只是单纯邀请他们来参观的呀。

他们直接将那几百苦哈哈的矿工给无视掉了。

然而,随后那血一般的事实告诉他们,不要以为矿工就只会闷头干活,他们发起狠来,可比朝廷卫所的军户厉害多了。

数千里之遥的京城,万寿节上,诸皇子正向圣人进献贺礼,宫禁之中却冒出了近两百名鞑子,他们绕过巡视的禁卫军,直奔正殿…

ps:谢谢柔雨拂肩亲的小粉红,谢谢亲们的订阅和支持,谢谢哈!

第067章 终于动手了(四)

这天清晨,顾伽罗一起床就觉得有些心悸,总觉得有什么事要发生一般。

“不会有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