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次他们却料错了。阿凝病情缓解,又饱饱睡了一夜,这会儿的确有点饿了。她迷迷糊糊得醒来时,赵琰尚入睡不久。

窗外虽然没雨,却也仍旧阴沉。房中点了一盏昏暗的烛火,趁着外头透进来的熹微晨光,遇显眼前这种男子的面容如梦似幻。

她这是又做梦了吧?竟然会看见他?如此真实而鲜活的轮廓,让她心头涌起异样的感动,就连识辨这到底是不是梦的勇气都没有,只是想着,要珍惜眼下这一刻。

毕竟躺了一个日夜,阿凝此刻的神思也并不十分清明。她脑子里木木的,抬起头,亲了下他的脸。见他没反应,便再亲一下。

这触觉跟真的一样…可是怎么可能是真的?她抛弃了他,他也已经不要她了…多少个夜里,她在寂静中醒来,枕衾寒冷间,她只能生生压抑着,才不至于哭出来。

她想他,也想三个孩子。

哦,她当初是为什么抛弃他的来着?她这会儿也记不起来了,只是没什么章法的、用尽全力地亲他。

她正病着,用尽全力,也不过是软绵绵的力道。而且很快就经不住累,又睡了。

于是,待赵琰再次醒来时,她的唇是贴在他唇边的。

男子一觉醒来,自是神清气爽,这被动的吻,无疑如导火索一般,掀起他的冲动。赵琰低头,结结实实吻住她,视线落在她的小脸上,渐渐变得幽暗。

长久而深入的吻,他探入她的香口中,勾下她的甜美,一丝一丝满足自己的欲念。当她的衣裳尽褪时,长久的思念让他再也压制不了自己,可却在真正占有的前一刻,猛然觉醒。

她曾说他把她当宠物,不顾她的意愿。现在这个时刻,她肯定是不愿意的吧…

可见再厉害的男人也有犯傻的时候。他以为她既然离他而去,不愿回到他身边,此刻定然不愿意与他行这等事。他却不知道,即便此刻阿凝是醒着的,只怕…也是愿意的吧。

男子的五指几乎要把身下的床单抓破。他闭了眼,额头沁出汗珠来,落到她雪白的脖颈上。再睁眼时,他低头缓缓吻去了那汗珠子,然后翻身下来,重新把她抱到怀中。

每次都诱惑他,却不给他。他终是心有不甘,温柔的细吻之后,低头轻轻咬了一口。

细嫩雪白的地方,留下浅浅的牙印。不深,却也难消退。

“阿凝…”他低唤了一声,轻轻叹口气。

就像无数根线,纠结在一起,缠乱不清。

薛临涧赶到时,阿凝还没醒。陆青山是用飞鸽传书让薛临涧赶来的,刚巧最近他就在山南路探友,所以赶来得及时。赵琰让他给阿凝把了脉,又开了剂药,守到入夜时,这丫头的烧总算是全退了。

他亲手给她喂了点稀粥,小丫头越睡越舒服,闭着眼睛享受,没有醒过来的意思。

就像很多年前一样,他照顾病中的她,几乎无微不至。

喂完之后,他给她盖好被子,走出门,吩咐了锦环许多事情,特别是要敦促阿凝早些离开这里。锦环一一点了头,尔后诧异道:“皇上…不带主子一起回去么?”

赵琰顿了片刻,声音在夜色中愈显低沉,“不了。”

她既然不愿意,他就顺着她。虽然,他也不知道自己能再坚持多久了。

只要她平平安安的就好。

临走时,他坐在榻边想最后瞧她一眼,瞧着瞧着,就握着她的手,放到嘴边,一下下亲吻着。

她的手又小又软,把他的心抓得紧紧的,一生、永生都逃不掉。

他亲了一会儿,便开始含住一根,一点点,送了进去。

最后是吻在她的手心,才依依不舍地放下。

一行人绝尘而去时,榻上女子的唇角还是不由自主得微微弯着的,仿佛做了一个甜甜的梦。

第 153 章 疾风隐

启程回青阳县时,阿凝一路上的精神都不太好。因她刚病过,不宜骑马劳顿,回程时便雇了辆宽阔而舒适的马车,走得也不快。

阿凝透过车窗,呆呆地看着外头的风景,眼前浮过的,却是那张熟悉的面容,冷峻而沉静,如月洒寒江,日耀雪峰。

若是他不出现,她可以说服自己继续一个人的生活。可他出现了,她才发现,自己实在太渴望他的气息、他的温暖。可是,他现在肯定生她的气,生得狠了。

那日醒来后,她没找到他。她知道,他来过的;可是在她真正清醒过来前就走了。

是太忙了?还是…已经彻底放弃了她?京城距峨眉山,相隔千山万水,他既然好不容易来了一趟,为什么不等她醒了,好好说说话呢?

她忽然觉得自己挺可笑。若是他真等她醒了,大约自己也不会好好跟他说话的。

那日她沐浴时,便发现了身上的咬痕。仿佛一个标记,暧昧得落在她的肩头,带着他独有的气势。不疼,但很明晰。他一直很喜欢做这样幼稚的事情,仿佛这样她就真只属于他了。

可她还是残忍地离开了他。他该有多难过…

她闭了闭眼,让心头的锐疼缓过去。

马车里面宽敞,被褥、桌椅等都有,角落处摆了一只博山炉,里面燃着熏香。锦环就坐在她对面,正低头打开一只包裹,目光中有着期待和喜悦。

这几日主子都愁眉不展,好不容易收到京里送过来的东西,主子定然会高兴的。

还在熹宁宫里的锦珠会定时把几位小殿下的近况记下来,由荣寰派人一路送到阿凝这里。阿凝每每收到都会开心好几日,反反复复地看个数遍不止。

“哈哈!主子你看!”锦环兴高采烈地把一副字帖递给阿凝看,指着上面初显稚嫩的楷体字笑道,“这是太子殿下写的字呢!太子殿下这么小就会写字了!”

阿凝果然从忧郁中一下子醒了神儿,仔仔细细瞧着这副字,唇角透着笑意,“写得真好。真好…”

“咱们太子殿下果然是睿智聪慧,写的字也潇洒漂亮,像极了皇上!”她说完,忽然捂了嘴,偷偷瞧了阿凝的神情。对方却像没听到似的,只顾着看字去了。

修长的玉指划过一个个墨黑的字,前面四个字略有歪斜,后面的都立得很正,就像锦环说的笔迹勾画之间像极了赵琰。这后面的字,定然是他握着赵仹的手一笔一划写下来的。

一个月前。禁中宫阙重重,碧瓦雕甍,年幼的太子衣着高贵而严整,坐在高大的书案前,伏案写字。他的双腿甚至还踩不到地面,可眉目中已隐隐有着为储君者该有的威严。他由皇上手把手教导。如今虽只有五六岁,却已有老成持重之风,也只有在疼爱他的父皇面前,他才会偶尔露出孩童的天真之态来。

外头有通报说皇上驾到,赵仹放下笔,小小的身子下了地,一丝不苟地行礼,唤了一声:“儿臣见过父皇!”

一身明黄龙袍的高大男子只轻轻嗯了一声,清冷的目光在看到懂事听话的长子时,总算染上一阵温意。

父子二人再次回到桌案前,赵琰拿起他写的几个字瞧了瞧,微微皱了眉,语气却很温和,“你母后跟你这么大的时候就已经能写柳体了。”

赵仹睁大了眼,目中透出崇拜来,“真的么?”

赵琰点点头,丝毫不在乎谎话有可能损坏他身为一国之君的正义和威仪,又续道:“她若是回宫了,看见你这样的字,定会失望的。”

赵仹立刻急了,但他性子已经练得十分沉敛,不像他的两个弟弟,动不动就包了泪来给他们的父皇看,让他们的父皇心疼地什么事情都一口应下。他只是牙齿咬了下唇而已,明亮的目光透着几分可怜。

唔,显然小太子的策略并不比他的弟弟们差。他这动作,真像极了以前爱撒娇的皇后娘娘…这不,赵琰立刻就心疼了,低头宽慰道:“就算写得不好,你母后也不会舍得责怪你的。来,父皇教你好好写。”

他坐在椅子上,小太子就坐在他的膝盖上。刚批过无数奏章的大掌握住年幼儿子的手,一笔一划在纸上写着,嘴上还温声解说着要点。

写完一张之后,赵仹忽然小声道:“母后字写得好,为何不留在宫里教我和弟弟们呢?”

男子的动作一滞,目光中的温意蓦的消退,透出几分黯然来。

他侧头,温和地看着儿子,“她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才不得不离开你们,很快就会回来的。”

赵仹立刻点点头,眸中有着期待。赵琰又再次握了他的手,教他写字。

这是天下最尊贵的一对父子,他们似乎拥有一切,可心中和普通百姓一样,渴盼着合家团聚,。

立在二人身后的陈匀,听到主子的话,眼眶都湿润了。他永远不会忘记,那日皇后娘娘离开时皇上脸上的面容,从来从容镇定的人,竟然会露出那样惨白而脆弱的神情来。

那日夜里,他喝了许多酒,陈匀进去时只见地上到处都是空酒壶。他就坐在酒壶中间,不停往嘴里灌酒,仿佛这样就能忘记心口的疼痛。陈匀抹着泪,低声道:“皇上为何不去把娘娘找回来呢?娘娘年纪小,只是一时想岔了…”

“错了,”那时候,赵琰忽然抬头看他,“她虽然年纪小,却十分清楚自己的想法,也很明白自己的选择。她十岁出头就知道算计自己的婶婶,你以为可以把她当孩子看待么?她学荣宓学得最像的,便是一应好手段,还有那股子傲娇劲儿…”他忽然自嘲地笑了一声,“我在她心里,还及不上荣宓的地位。”

手段之言,多少有失偏颇。阿凝就是再有手段,又如何比得过他的手段?只是他那会儿已经彻底失常了,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恨她,恨她的心狠、心硬,他对她掏心掏肺这些年,到头来还比不过死了那么久的荣宓。不过,也只是一瞬罢了。他天生就是要折在她这里的,不管是恨还是怨,他都舍不得。

陈匀很想提醒说,何必要和娘娘的血亲比孰轻孰重?可细想之下,娘娘的确是更看重荣宓才会选择离开。她离开皇上,并非因为那似是而非的皇上杀了荣宓的罪名,而是因,荣宓对皇上的感情。抉择之下,她选择放弃和皇上的感情,即便是荣宓已经死了,她也要把荣宓喜欢的人留给她。

在那以后皇上病了很长一段时间,但也并非到下不来床的地步,日日朝政之事一如往常。直到现在,皇上似乎把对皇后的思念都转化成对殿下们的关心了。他在他们面前,从来都是说皇后有多么多么好,以致于在他们心里,皇后娘娘一直都是光辉美好的形象,使得他们也万分期盼着娘娘的回宫。陈匀心想,若是娘娘知道这一切,会不会感动地回来呢…

阿凝当然不可能知道这些。

这会儿,她也只能通过这副字,想象着赵琰手把手教着小太子写字的情形。可也只是这样,也足以让她心潮澎湃、泪盈于睫了。

“主子!您这是怎么了?”锦环看见她忽然落了泪,吓得手足无措。

阿凝摆摆手,吸了吸鼻子,擦了泪,哑声道:“没事儿。还有别的什么,给我瞧瞧。”

锦环又取出一封信来,是姜氏写来的。

阿凝离开京城,对东临侯府那边的说辞是想跟着先生去外面游历一番。虽然皇后出去游历这种事情听起来着实很荒谬,但她已是先斩后奏,东临侯和姜氏也劝不了什么。姜氏在信中一再叮嘱阿凝要好好照顾自己,言语中又不停暗示着她要快些回京。

正在这时,外面的车夫猝然间“吁”了一声,马车停下了。

这一下停得急促,阿凝差点撞上了桌子。

锦环连忙扶住了她,自己矮身探过去,掀开了车帘子,“怎么忽然停了?”

“锦环姑姑,前面有人挡路。”外面的侍从回道。

她往前面一看,果然有十几个人立在前方不远处。为首的是位锦衣华服的公子,手上摇着扇子,身形挺拔,面容清俊,目光中含着淡淡的笑意,还有隐隐的几丝倨傲。

此处是即将入青阳县的地界,而这位公子,锦环也认得,正是青阳县令的公子云含章,上次就是他,用重金买走了阿凝的画。

男子笑着朝锦环作揖,“学生在此等候多日,想求见山居客先生,烦请姑娘通报他老人家一声。”

他并没有见过阿凝,只知道山居客是和欧阳陵一起隐居的,便误以为这也是一位年长的男子。锦环不动声色,道:“先生一路奔波,十分疲累,现在正睡着。公子若有要事可以跟我说,我定代为转达。”

男子顿了顿,笑道,“姑娘可又是在骗我。姑娘上回告诉我说山居客住在青阳县北,可我在那儿搜遍了也没找到人。这回,我定要亲眼见到先生才行。”

锦环定定看他一眼,“我是好言相告,你若不信就罢了。我们还要继续赶路,烦请公子让让路。”

那男子敛了敛笑意,“本公子若是不让呢?”

锦环淡淡一笑,“先礼后兵。”她朝两边的侍从死了个眼色,转身就走。对付这种人,只有用强硬的手法。你若是对他太温和,反而让他得寸进尺。之前他买了画之后就缠着锦环一直要见山居客,说想做他的学生;锦环被缠得没法子,告诉了他一个错误的地址才得以脱身。

男子显然没料到一个丫头能有这样的气场,当下恼怒道:“不过一个丫头,也敢如此嚣张!把你们先生叫出来说话!”

“公子请回吧,我们先生不会见你的。”一个侍卫走上前去道。

“呵呵!早就听说山居客排场甚大,从来不见外人,如今看来果然名不虚传。可今儿本公子还就得见一面不可!”他朝身后跟来的人使了个眼色,双方就这么打起来了。

阿凝听到外头的刀兵之声,对刚回来的锦环道:“怎么就打起来了?”

锦环道:“不打一场他是不会死心的。以为他是谁呢,还妄想见主子。”

阿凝忧愁道:“他毕竟在青阳县有点身份,若是惹了他不快,只怕后患无穷。”

锦环为难道:“可他如果是见了主子,只怕更后患无穷。” 纵观过往,就没有几个男的见了主子不动心的。只怕他见了就更像牛皮糖一样不会放手了。

阿凝知道她的想法,却并不赞同。当初这位云公子是以竞价的方式买下她的画的,画了那么多银子,还以为她是位老先生,大约是真心仰慕她的画。前几日她因峨眉山上一场病,耽误了唐州的聚会,但也得到消息,说是青阳县的云公子在聚会的小试上拿了第二,屈居另一位年轻姑娘之下。说起这位得了第一的姑娘,却是近两年江南一带有些名气的才女,名唤姜叠韵,正是出自阿凝的母亲,姜氏的娘家。

云含章就是因为自己输给了区区女子,很觉得丢脸,又听说姜叠韵是受到了山居客的指点,才有此成绩。所以这回才如此坚决要见他一面并拜他为师。若是他知道山居客也是个女子,大约不会缠上来拜师傅了。

阿凝只是听说外祖家有一位善画的表妹,曾通过荣府辗转给过她一封信而已,还谈不上指点。

第 154 章 雨来急

这次云含章的确是有备而来,他的人跟阿凝的人竟还能打个平手。只不过,阿凝这边很快有了援兵,又一个个都是高手,才让他渐渐败下阵来。面对忽然多出来的援兵,阿凝也并没有太惊讶。

锦环灵机一动,趁着他们打得正酣,吩咐马车快些走,省得被人纠缠不休。

那云含章见此,立刻骑了马去追。这马车跑得极快,很快就把云含章甩开了。

跟着马车一路的侍卫只剩下两三个。眼瞧着目的地就要到了,天边忽然一声惊雷,风乍起,天骤暗,不过片刻功夫就下起了瓢泼大雨。

“今年的雨水好多。”锦环望着外头茫茫的雨幕,小声抱怨道。

阿凝看见外头几个骑马的侍卫浑身都透湿了,便道:“就近找个地方避一避…啊!”

马车忽然重重地颠了一下,一只轮子陷进了泥水里,车夫再怎么拿鞭子抽那马儿,马车也纹丝不动。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锦环撑了伞下车,指挥着几个人来推马车。推了好一会儿也没动静,倒是那云含章骑着快马追了上来。

锦环心头诧异,没想到他这么有决心,下了这么大的雨也没有放弃。

那云含章好歹也是位公子哥儿,在当地还是相当有地位的。他的父亲虽然只是县令,但其祖父却位列河南路总督,从小鲜衣怒马、意气风华惯了,这会儿却一身落汤鸡似的,一点形象也无,走到马车旁边,如释重负地笑道:“这是天意,先生,你收我为学生吧!”

阿凝自是默不作声。那云含章又道:“我知道先生以前没收过学生,但先生既然在青阳县暂居,收我为学生绝对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锦环忍无可忍,走过去道:“都说了不收了你还缠着干嘛?若不是你耽误我们的时间,我们早就到家了,能被困在这儿吗?”

云含章见这小丫头脸上都是泥水,毫不客气地笑出声来,“都说了这是天意了。若是先生早些答应了我,我也不会多耽误时间。”

他又朝着马车拱手作揖,“先生,你若是答应了,我就帮着他们三个一起推。多一个人肯定能推动。”

虽说这年轻人有些莽撞和自以为是,但对阿凝的确算是有礼貌了。

阿凝思忖片刻,开口道:“我的束脩可不是这么便宜的。”

雨声虽然大,但云含章就立在马车边上,自是听得清晰。他整个人都被雷击了一样,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半晌没声儿了。

阿凝料想到他的震惊,又续道:“我现在还不想收学生,你也未必真愿意拜我为先生。这样吧,你今日帮我一回,我日后给你引荐别的老师如何?名气定然不低于我。”

云含章已经走到马车前面,伸手猛的掀开了车帘子。却见仙姿玉色,明眸皓齿,一汪桃花潭水般的眼睛,正淡淡地看着他。

“你…你就是…就是山居客?”云含章结结巴巴道。

外头飘进来许多雨丝,阿凝嗯了一声,干脆拿了伞走下了马车,心想少了自己会不会更好推一点。

女子身形纤秀袅娜,撑着玉骨伞立在雨中,白衣黑发,宛若仙人。

云含章看着她的背影发呆,心头暗道,没想到,山居客和姜叠韵一样,是个女子,且是个比姜叠韵长得还要好看的女子。这个事实对他来说太可怕了。

其实就连跟在他身边的人都不知道,他之所以这么想拜师,并非只因输给了女子。而是,输给了是自己心上人的女子。他在唐州见了姜叠韵一面,为其绰约风姿所倾倒,有意向姜府提亲的。若是连自己未来的媳妇儿都比不过,他也太没面子了,所以才想着要找山居客勤学苦练一番。

这马车太大太重了,轮子陷了一半在泥里,只怕就算再加一个人也没办法。阿凝道:“算了吧,这里离溪水村也不远了,咱们有伞,走回去就是。”

云含章醒过神,竟然真的放下身段来帮忙了。不出阿凝所料,几个人拼尽全力也没有用,只好按阿凝说的做,趁着天还没黑,步行回去了。

雨势太大,回到溪水村时,阿凝身上也淋湿了一部分。进了村里,阿凝愕然发现整座村庄都弥漫了雨水,到处不见一个人影。深处高过膝盖,浅处也可及脚踝。

大家看着满世界的大水都傻眼了,想到青阳县今日大约也在不停下雨,渠临江水暴涨,溪水村刚巧在渠临江畔,首当其中遭受了水灾。

“主子,咱们的屋子在山腰上,肯定没事儿。”锦环道。

一行人上了山,发现小院的确是没事儿,可却挤满了人。

溪水村的大水是昨夜才涨起来的,村民们都带着重要的家当往山上走。他们都知道阿凝的屋子在这里,便撞开了门进来暂避了。村长是位身形瘦削的中年老伯,他倒是有些分寸,只是开放了院子和下人房,阿凝的卧房、书房、琴房、仓库等重要的地方还好好关着。

他看到阿凝来了,立刻朝她行礼道:“先生,老朽也是没办法了,还望先生暂时收容我们。”

阿凝点点头,看了眼满院子疲惫而饥饿的百姓,吩咐锦环道:“你带人去仓库里取些大米来,熬了热粥分给大家。”

说完,她咳了一声,又觉得身上发凉,便欲回屋去歇息。她回头看了一直跟着她的云含章一眼,“不要跟着了,明日早些回去禀告你爹爹这里的灾情吧。”

第二日一早,云含章却没能出得了溪水村。老天爷像是疯了一般,又下了一整夜的大雨,整座村子都被淹了,他根本下不了山。

阿凝本就大病初愈,又加上这样一场奔波,病情又反复起来了。不过外头有无数比她可怜无数倍的难民,她便觉得自己的病实在算不得什么,时常吩咐锦环去帮忙照顾外面生了重病的百姓,有时候,她也会亲自动手,只不过她实在不是善于照顾别人的人,动作十分拙劣。

趁着她休息的时刻,云含章凑上去道:“我原本还一直不相信你就是山居客,但见这么多人喊你先生,就不得不信了。”他顿了顿,又迟疑道:“你多大了?我今年二十一,你比我还小吧?”

阿凝瞧他一眼,正欲说话,忽然又咳了起来。

云含章十分殷勤,连忙去屋里给她倒了杯茶端出来,道:“先生请用茶!”

阿凝没有推辞,接过来小口喝着。

云含章又道:“先生为何一个人住在山里呢?一个小姑娘家…”

阿凝淡淡道:“我不是什么小姑娘。”

云含章一愣,看着她清淡的神情,料想她大约是被夫君抛弃了,所以才来此隐居?如果真是这样,她夫君也是够狠心的,这样漂亮的姑娘也舍得。

阿凝没再解释,只是静静坐着。云含章看着她纤长而安静的眼睫,雪白而细致的小脸,心头莫名涌起一阵强烈的保护欲。他一再提醒自己,这是自己的先生啊先生。

嘉正四年溪水村的这场水灾持续了十来日,村民们都拥挤在山间小院中,后面还陆续有邻村的流民也到了这里暂避。

阿凝虽也历过些大灾小难的,可从未和百姓难民有如此近距离的接触。里面有不少人的家人,说是被大水冲走了,不知是死是活。大家都蓬头垢面、饥肠辘辘的,小小的一碗粥都能让他们红了眼睛地抢夺。这种场面对于她无疑是震撼的,她只能竭尽所能地帮助他们。

难民所吃所用,阿凝都是尽力满足,即便她院中存粮再多,也经不住这许多人消耗。仓库里除了米粮之外,还有衣裳、被褥以及各种药材,几乎都用了出去。她还把尚未开放的房间都收拾了一番,最后只留下自己的卧房和书房,别的都向百姓们敞开了大门。

存粮无多,阿凝自己也开始喝粥,她是吃尽山珍海味的人,对此竟也能安之若素。云含章作为一个旁观者,在被困的十几日里,对阿凝的认知愈多,心中对她便越钦佩。在拜师一事上,也表现出超乎异常的毅力和决心。不管阿凝做什么,他都跟上跟下地伺候着,丝毫没有先前的大少爷脾气。阿凝婉拒了无数次都没用,加之现在她身边的确缺少人手,便也罢了。

这日清晨,阿凝在书房中画画,云含章一如往常地厚着脸在旁边给她磨墨。

“先生,您这用的是欧阳先生的手法吧?但是在欧阳先生飘逸清新的风格上添了几分现实感,别出新意啊。”

阿凝抬眼,见他变得明显瘦削而蜡黄的面色,想到他这些日子白日跟着自己喝粥,晚上跟着难民一样在外面打地铺,心中多少有些感动,便点头道:“我小时候还拜过别的先生,所以手法并不尽像欧阳先生的。”

云含章颇有兴致,“哦?那又是哪位先生?”

阿凝滞了滞,“这跟你没关系。”那时候赵子熙之名多么鼎盛,现在…天下没有人敢唤当今皇上的字。

二人正说着,外头忽然响起异样的喧哗,门板“砰砰”地响着,几个难民情绪颇为激动地正拿着木板撞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