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妙筠无法,只得道:“你好好坐着,我钓了鱼来给你玩。”

她去找正在钓鱼的苏又芳,却没看到程爱莲,顿时觉得奇怪,问苏又芳,苏又芳笑道:“估计是跑哪里玩去了。”并没有放在心上。

她们钓鱼的池塘靠着一座假山,假山上有一座小亭子,可以俯瞰晏家后花园的景致,池塘对面则是一片梅林,如今都光秃秃的,没什么意思。

这时忽然有一颗小石子砸在池塘里。

惹得大家抬头看,居然是程爱莲,趴在假山上笑眯眯的往下看,苏又芳笑道:“你快下来,当心摔着。”

可程爱莲却不听,又一颗石子扔下来,砸在徐妙筠面前,激起的水波溅了徐妙筠一脸,徐妙筠抬头怒视着程爱莲,程爱莲笑嘻嘻的说着“对不住”,可脸上却是“我就是故意的”那种表情。

徐妙筠气的要命,举着长长的鱼竿去戳她,为了安全,这假山修的也不高,程爱莲站的地方也低,鱼竿将将够得到。

程爱莲惊呼一声,连忙躲开,却又丢了一颗小石子下来。

这次她随手一丢,居然这么巧砸在徐妙筠额头上,徐妙筠只觉得额头火辣辣的,顿时怒火中烧,扔下竹竿就要过去,苏又芳赶忙拦住,又厉声叫程爱莲下来。

ps:

第二更。

第九十二章 心结(粉红票加更)

程爱莲伸头一看,见砸中了徐妙筠,也是心虚,分辩道:“我也不是故意的,谁叫她用鱼竿打我。”

要说刚才是玩笑,可见徐妙筠唬着脸,苏又芳也知道她是生气了。

再看她被砸中的额头,已经红肿起来了,顿时也来气,亲自上去把程爱莲拉了下来:“你快给妙筠赔不是。”程爱莲哪里肯依:“我又不是故意的。”

苏又芳气的说不出话来,程爱莲是她的好朋友,可徐妙筠也是她的朋友,又是大嫂的妹妹,她心里其实是和程爱莲更亲近的,因此才叫程爱莲赔不是。

可程爱莲却觉得苏又芳偏心徐妙筠,死活不依,徐妙筠在旁边站着,冷冷看着程爱莲,猝不及防的,她上前推了程爱莲一把。

程爱莲惊叫着踉跄着后退两步,不及苏又芳去拉她,已经扑通一声倒坐在地上,还打翻了装着钓上来的小金鱼的水瓮,几条小金鱼在地上扑腾来扑腾去,水瓮里的水则直接弄湿了程爱莲的衣裳。

程爱莲跌坐在地上,尾椎骨疼的厉害,衣裳又湿了,又是疼又是生气,居然哭了起来,想发狠站起来推徐妙筠一下,却疼的站不起来,徐妙筠恨恨看着她:“你砸我一下,我推你一下,咱俩扯平了。”

苏又芳和其他几位小姐并服侍的丫头都是目瞪口呆的,要说徐妙筠过分,也确实过分,可她额头上也被砸的肿了,若是流血那可是要破相的。

可程爱莲也不算委屈,她扔下来的石子,可以说是无意,也可以说是有心,可当着这么多人被徐妙筠推了一下,面子里子都丢了,若是忍气吞声,这软弱可欺的名声是落下了,若是起来反抗。谁胜谁负还不一定,这毕竟是在晏家,徐妙筠又是晏静宜的小姑子,晏家自然要护着她的。

这么一闹,把晏三太太和几位夫人都招来了,徐家虽然没来长辈,可晏静宜便是徐妙筠的嫂子,程夫人看着女儿衣裳湿了大半,眼睛红红的,再看徐妙筠红肿的额头。不知道该说谁的不是才好。

幸而晏三太太打圆场:“都说是大姑娘了。却还跟小孩子似的耍脾气。可是玩着玩着恼了?瞧爱莲的裙子都湿了,静宜快带着去换一件,妙筠这额头怎么肿了?快跟我去敷药,仔细破相了可就不好看了。”

晏静宜忙引着程爱莲去换衣裳。晏三太太也拉着徐妙筠去上药,这事就算揭过去了。

大家也都佯装什么都没发生,继续说说笑笑,徐静含担忧的看着徐妙筠的额头,有些责备:“你就不能忍忍?这还是在晏家呢,你这不是叫嫂子为难么?”

徐妙筠不服气,看晏三太太不在跟前,嘀咕道:“我为什么要忍着?我本来就讨厌她,她偏生又来招我。刚才还溅了我一脸的水呢。”

徐静含无奈,道:“还疼不疼了?”

徐妙筠吸了吸鼻子,道:“药膏敷上去凉凉的,不疼了。”

徐静含十分无奈,要说这个妹妹。懂事的时候是真懂事,不懂事的时候比个孩子还不如,如今和程爱莲闹起来,也不怕人家说她跋扈,就这么着可怎么了得。

那边程夫人也在恨铁不成钢的提点程爱莲:“你和她是有仇怎么的?在家里说她坏话就罢了,出来了就不能忍一忍?”

程爱莲还是忍不住哭鼻子:“是她先推我的。”

程夫人道:“你不砸那一下,她就推你了?她怎么不推别人?你是湿了一条裙子,换了就没事了,她额头上的伤可是明晃晃的,到时候人家一问,说是你砸的,你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程爱莲不说话了,可还是小声道:“我又不是故意的。”

程夫人恨恨的戳了一下女儿的额头,她就这么一个闺女,不光自己,家里老爷和太爷都十分疼爱,更别说六个哥哥都是拿她当宝贝一样了,纵然娶了媳妇,几个儿媳妇也都是讨好,养成了她这般骄纵的性子,那徐妙筠是能轻易得罪的?

眼见着要被立为皇后了,那就成了枝头的凤凰,碰也碰不得的。

前天程夫人还听程老爷说起皇上为了立徐妙筠整治谢通的事,后来好容易把这事定了下来,礼部的人择了六月份的吉日,皇上却驳了,说大夏天的天气热,册封礼仪繁琐,礼服又厚重,万一中暑了可怎么办,硬是叫改个日子,结果钦天监没法子,重新选日子,定在了秋高气爽的九月份。

现在谁不知道皇上对徐妙筠是十分上心的?徐妙筠是小女儿心态未必放在心上,若是皇上知道了,会不会替心上人出气呢?想到这儿,程夫人心都凉了,又狠狠教训了程爱莲几句,叫她给徐妙筠赔不是。

程爱莲怎么可能愿意,程夫人拗不过,只得罢了,却和徐静含赔不是,说程爱莲骄纵,徐静含是个姑娘家,性子柔和,见程夫人放低了姿态也就不说什么了,再者她觉得徐妙筠也有错,一个巴掌拍不响,也就罢了。

等下午回到家,徐老太太一看徐妙筠额头上的伤便唬住了,连问是怎么回事,晏静宜忙赔不是,这毕竟是在晏家受伤的,徐老太太沉着脸不说话。

徐静含笑道:“这事不怨别人,妙筠和程家的程爱莲不知是有仇还是怎么的,一碰面就掐起来了,今儿这事程爱莲有错,妙筠也跑不了,祖母也该管管,在自己家也就罢了,在嫂子家,倒叫嫂子不好做人。”

晏静宜感激的望向了徐静含,徐老太太虽然脸色缓和几分,可还是十分心疼,叫人拿药膏来又细细的上了一次药。

晚上徐景焕知道了也有些不高兴,当着人训斥徐妙筠,回到屋里就埋怨晏静宜:“怎么不叫人拦着?看那肿的一片什么时候能消下去。”

晏静宜十分委屈却不敢说,只讷讷称是。

自打立后的事情定了,徐景焕对伯让才满意起来,虽然没告诉徐妙筠,却开始张罗给徐妙筠办嫁妆的事情。

其实徐妙筠作为皇后,压根不用准备嫁妆,到时候内务府自会送来一副体体面面的嫁妆,可徐景焕却觉得那都是伯让的钱。还是要给徐妙筠准备一点私房钱为好。

金银首饰,田庄地铺倒是不用担心,徐景焕打算都折合成银票,徐妙筠要用的时候也方便,还打算多预备几件珍宝古玩,徐妙筠拿出去也是有面子,遂这阵子他忙着和董子澄一起在外头搜罗好东西。

二房的钱都是徐景焕亲自管着,他究竟花了多少晏静宜也不知道,也不敢问,可看着那一幅幅古人真迹。一件件奇珍异宝。一颗心是止不住的往下沉。

她知道徐景焕疼爱妹妹。从小父母双亡,徐景焕又当爹又当妈的把徐妙筠养大,如今要嫁出去了,舍不得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可也用不着把家底都折腾出去吧。

她虽说也有丰厚的嫁妆,不肖想徐家的家产,可徐景焕的这些东西将来可都是自己的儿子的,多给徐妙筠一点,自己的儿子就少一点,晏静宜想想就心疼,可又不好说。

这幸而是晏静宜,要是换了谢芝兰,只怕要闹个天翻地覆。晏静宜不敢闹,却在心里暗暗地不痛快,再加上徐妙筠这次受伤的事,姑嫂俩倒是比之前疏远了。

隔了两天,徐沛凝回来了。她是忙里偷闲过来坐坐,徐大太太见女儿满脸疲累十分心疼。

徐沛凝却笑道:“这两日正好摊上事,这才忙了些,平常却是不忙的。”又看徐妙筠的伤:“我瞧着都好了,哪有说的那么严重。”

徐妙筠忙道:“昨儿还能看见淤青呢,早知道姐姐回来,我就不上药了。”徐沛凝笑着拍了拍徐妙筠的肩膀,道:“你也别得意,就你这个脾气,早晚有吃亏的时候。”

徐妙筠不置一词,要她对谁低头都行,就是对程爱莲,她绝不低头。

四月初,过了清明节,宫里的旨意便下来了,册立徐妙筠为皇后,吉日选在九月十八,徐家顿时热闹起来了。

其实徐家也想低调一点的,可形势不容人,有了册立皇后的旨意和没有这个旨意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没有明旨下来,即便所有人都心知肚明,那也算不得真的。

如今明旨一下,纵然徐妙筠没出阁,那也是皇后之尊,宫里按着规矩派过来服侍的嬷嬷便有八个,还有八个宫女,还有四个教导规矩的嬷嬷,这是怕徐妙筠举止不符合皇后的身份,特意来指点规矩的,隐晦的一点的说法是教她如何服侍皇上的。

纵然徐妙筠早有心理准备,还是苦不堪言,这可和跟着许嬷嬷学规矩不一样,那时候一个先生一个学生,徐妙筠还有心思偷会懒,如今十几个人围着她团团转,连丹桂都靠后了,虽然伺候人伺候的挺顺心的,可时时刻刻一举一动都被陌生人盯着也不自在哪。

而且为了安置这些人,徐老太太特地叫她搬去刚修建好的东西跨院去,这些人也好有地方住,可东西跨院离正院可远了,徐妙筠去和徐老太太说话都要走上老远一段路。

而最让徐妙筠忍受不了的是那些嬷嬷甚至要求徐家上下见了徐妙筠都要行礼,丫头婆子就罢了,徐妙筠怎么能看着祖母给自己行礼呢。

当下便发了脾气,也不管那些嬷嬷脸色发青,甩着手说不做这个皇后了,结果徐老太太又是哄又是劝,最后两边达成一致,徐妙筠出嫁前徐家人可以不行礼,等出嫁后徐妙筠真的成了皇后,再说行礼的事,徐妙筠这才缓和了脸色。

除了行礼这一块,饮食起居一应事情四个嬷嬷都要过问,吃饭的时候多吃了哪道菜,嬷嬷便说食不过三,累了想歪一会嬷嬷说不合规矩,闲时和徐静含一起荡荡秋千那更是妄想,几个嬷嬷满脸惊慌跟她要去上吊一样拦着。

徐妙筠觉得自己哪是做皇后,分明是做犯人,徐老太太只能安慰她,徐静含更是开玩笑似的道:“别人想受这份罪还没机会呢,你且忍耐些日子。”

徐妙筠满脸不高兴:“还有五个月呢。”

这是宫里的规矩,徐老太太也没法子,徐景焕也十分郁闷,以前他想起来了便去徐妙筠院子走一趟,看看她在做什么,兄妹俩喝喝茶,说说话,不知道多温馨,如今再要去居然连院子都不叫进了,嬷嬷一脸严肃,说:“皇后娘娘不宜见外男。”

一眨眼他成外男了,他是徐妙筠的哥哥好不好,亲的!

可人家说了,不合规矩,就是不叫进,那也没法子。

就这么鸡飞狗跳过了半个月,伯让再次夜探香闺,这次徐妙筠身边伺候的都是宫里的人,见了他权当没看到,还贴心的帮着在外面把风,结果伯让终于不用站在窗户外吹冷风,和心上人隔着窗户说话了,很荣幸的被请到屋里,还贴心的上了茶。

可他却惊讶的发现徐妙筠脸上全无喜色,不由着急了:“是不是哪儿不满意?”

徐妙筠忍了许久的眼泪落了下来,对着伯让发泄出来:“我统统不满意!这么多人看着我一个,点心不让多吃,饭也不许多吃,也不许多走一步路,我要去见祖母也拦住,要去找姐姐说话也拦着,我哥哥来瞧我也不叫进,我都好几天没和他们见面了,整天对着那些人,一点意思都没有。”

徐妙筠的声音不算小,外头守着的那些人听到她告状,虽说面上不显,可心里都紧张着呢,且听皇上怎么说,皇上却是温声细语一番安慰,道:“这都是宫里的规矩,为的就是叫你提前习惯,你想想,你到了宫里也是不能三天两头的和娘家人见面吧,你大姐姐出嫁也没有三天两头回来呀。”

徐妙筠当然知道,出嫁了的女儿和没出嫁的女儿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她这一番哭闹倒有撒娇的嫌疑,遂擦了擦眼泪,道:“我知道,可我心里还是不痛快。”

伯让一笑,细细的给她擦眼泪:“你若是喜欢,将来时常请你祖母进宫说话便是了,这也不是难事,倒是让你哭成这样,我瞧着心都碎了。”

ps:

这是今天的加更,同时祝大家愚人节快乐,同时说明一下,从这个月开始,除正常更新外,每十张粉红票加更一次,要是有缺了漏了欢迎大家提醒哈。

第九十三章 缠绵

他一说甜言蜜语,徐妙筠便忍不住红了脸,这才想起来人家半夜跑过来,自己光顾着哭了也没关心一句,实在太不温柔了,便不好意思道:“你最近是不是挺忙的?”

伯让笑道:“这要看怎么说了,国家大事我一个人说了也不算,和大臣们商议着办也不累,就是批改奏折处理事情也自有一番章程,唯有宫里的琐事让人烦心,我盼着我的皇后早点帮我分忧呢。”

徐妙筠听了,就如同大冷天喝了热水一般熨帖。

她这个人怎么说呢,大事明白,小事糊涂,再加上被家里人惯出来的一点娇气和任性,有时候就有一个很大的缺点,既想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好比今天,伯让翻了窗户偷偷来瞧她,她却好一通抱怨,她明白自己这种行为是不妥当的,却仍然希望伯宠着她,惯着她。

就好比小时候犯了错,明知道乖乖认错是对的,非得撒娇痴缠,还要徐景焕哄着劝着,徐老太太一直挺为她这个缺点担心的。

要知道徐妙筠将来的夫君可是皇上,做皇上惯了,自大傲气是通病,如今能放低身段哄着,将来未必肯,若是徐妙筠再不小心撞到枪口上,两个人一起使性子,那可真是要糟了。

不得不说,徐老太太挺有先见之明的,可那毕竟是将来,如今徐妙筠是伯让的心头宝,自然温柔小意,一时倒也愁不到,再者说,有些事情非得自己栽个跟头才能学乖,不然别人光劝是劝不住的。

现在且说两个人三更半夜偷偷见面,虽然伯让没偷个香什么的,可也是心满意足了,知道徐妙筠日子过得不自在,只能安慰了几句,徐妙筠也挺满意的。最后应允给伯让绣个荷包,这才把人送走。

这边伯让一走,那边一直听着声响的嬷嬷便进来了,见徐妙筠居然没撒娇坚持把她们这些人换掉,心里挺惊讶的,在她看来,徐妙筠完全就是一个任性的被宠坏了的小孩,虽说素日里言谈举止挺符合大家规范的——毕竟许嬷嬷先教过了,可就是一点,不识大体。

看看原来的皇后。现在的太皇太后。在宫里的嬷嬷眼里。那才是皇后的典范呢,于是越发燃起了熊熊斗志,不说让徐妙筠和太皇太后比肩,那也要做到形似吧。

遂板着脸若无其事的关上窗户。道:“娘娘还是早些安歇,明日起来眼睛若是肿了可怎么是好。”

徐妙筠示威似的哼了一声,倒头睡下。

第二天徐妙筠便叫丹桂开箱子挑选做荷包的布料,丹桂和银杏是在她的坚持下才能继续留在她身边伺候,虽如此,这两个丫头也是跟着嬷嬷学了几天的规矩才被放过来,如今倒有些束手束脚。

见徐妙筠要绣荷包,丹桂便开了箱子把以前积攒的边角料拿了出来:“姑娘要绣个什么样的?”

徐妙筠想着伯让一贯温润如玉的气质,翻翻捡捡挑出一块玉白色的料子来:“把纸和炭笔拿过来。我重新画个花样子。”

丹桂赶忙把东西拿过来,一直侍立在一旁的安嬷嬷昨天是听了墙角的,知道徐妙筠要给皇上绣荷包,见她挑了玉白色,便叫人拿出一整匹玉白色的料子出来。那料子摸上去厚实多了,因是贡品,价钱也翻了一番。

皇上要是佩戴一个用廉价布料做的荷包,不是叫大臣看笑话么?

徐妙筠倒没有多想,那料子质地好,颜色也正,便拿过来用了,丹桂倒是心疼了:“这可是一整匹料子呢。”

安嬷嬷不悦道:“娘娘是贵人,这算什么?姑娘这么说反倒小家子气了。”

丹桂立刻低了头不敢说话,徐妙筠也没吭声,趴在炕桌上绘花样子。

说真的,徐妙筠的画工还真不赖,好歹在沉烟楼里认真学过的,绘了一幅夕阳西下,炊烟袅袅,远处有山,山下有河,河边有树,树下有一茅草舍的田园小景,一时兴起,在上面还描了“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两句诗。

原来用玉白色的料子做底,还怕单调素净,如今上头要绣这么多东西,便十分雅致了,而且这花样子描绘的这么细致,绣起来也十分费工夫。

不过徐妙筠觉得挺不错的,又画了一副春日江水,河滩鸳鸯的图画,上面应景的题了“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四句诗。

丹桂看了颇为咋舌:“这得费多少功夫呀。”

徐妙筠挺得意的:“要是简简单单的绣上两朵小花,谁不会啊,这样才有新意么。”

安嬷嬷暗暗点头,这想法倒是不错,看来并非朽木一块,稍加用心,还是可以雕琢的,遂又叫人去找了贡上的丝线来给徐妙筠用,徐妙筠耐着性子绣了半天的花,下午眼便花了,说要出去走走。

安嬷嬷是四个教导规矩的嬷嬷里面的头儿,她见徐妙筠一上午安安心心绣荷包,便点头答应了,徐妙筠便去了徐静含那儿,徐静含也在做针线,给谢芝兰没出生的孩子做小衣裳,徐妙筠十分稀罕,拿着在身上比比,笑道:“怎么这么小。”

徐静含笑道:“我也这么说呢,只是祖母说这个尺寸就可以了。”

徐妙筠见徐静含越发文静了,知道她是心内郁结,被杨敏之的事给愁得,想和她说点私房话,前后左右都有人候着,徐妙筠看着安嬷嬷:“你带着她们下去吧,我和姐姐说说话,有事叫你们。”

安嬷嬷有些犹豫,可看徐妙筠有些不高兴,还是挥挥手叫大家退下了,她自己也站在了门外头,徐妙筠便问徐静含是不是还想着杨敏之,徐静含一愣,苦笑道:“我想着他又有什么用?他又不想着我。”

话说的豁达,可一分神针尖便把手指头刺破了,这边血珠涌了出来,眼里泪珠也落了下来,美人垂泪是最惹人怜爱的,连徐妙筠瞧了都心疼,赶忙替她擦。道:“可你天天这么着也不是法子,身子都熬坏了,祖母还说替你说亲事呢,这可怎么办?”

徐静含摇头:“祖母对我的恩情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人家家庶出的女儿过的什么日子我看得清楚,我虽是庶出,太太对我却极好,一样的和姐姐念书识字,祖母也从来没偏心过,我也恨自己这样不争气。不能替她们争光。反倒给她们丢脸。”

徐妙筠道:“你说这个做什么。什么嫡出庶出,只要你姓徐便和我是一样的,难道是庶出,就不能嫁给自己想嫁的人了?你不说。我替你去说。”

徐静含赶忙拦住:“你千万别,如今我虽然心里难受,却也想的明白,我和他是没有缘分,没的闹出来叫人瞧笑话,他要娶妻生子,我也要过自己的日子才是。”

徐妙筠看徐静含的样子越发替她难过,一面又埋怨杨敏之没眼光,赌气似的:“让祖母给你挑一个好的夫婿。把杨敏之给比下去,让他见了姐姐和姐夫就自惭形秽。”

徐静含笑了,人生不如意十七*,就像徐妙筠吧,贵为皇后。福气够大了吧,却也被一群人围着没一点自由。

接下来几天徐妙筠便把心思放到了给徐静含选婿上面,之前徐老太太和徐大太太一直在忙这件事,不过一面觉得没有合适的,怕委屈了徐静含,一面觉得家里就三个姑娘,嫁出去两个,想多留徐静含两年,便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上心。

如今可不一样了,徐妙筠九月份要出嫁,总不能叫徐静含做姐姐的落在后面,而且当时徐老太太听说徐妙筠进宫的吉期定在九月份时,便猜测皇上可能是刻意留了一段日子让她们嫁徐静含的,心里还挺感激的,觉得皇上很体贴人,可又觉得烦躁,觉得越是着急越找不到合适的。

那些个人一见徐妙筠成了皇后,就都一窝蜂来上门求亲,能和皇上做连襟,那得是多大的荣耀啊,别人不说,单说苏阁老的嫡长子,娶了徐家大姑娘,如今奉命在翰林院修书,这可是又清闲又赚名声的好事,要知道苏又庭虽有功名,比他有才华的却多得是,能得这个差事还不是皇上一句话?

大家都羡慕着呢,因为徐家两个少爷都娶亲了,只剩下一个二姑娘没定下来,庶出的没关系,架不住人家后台硬啊,更有想巴结上来的,试探徐大太太的意思,想把自家闺女说给徐家的少爷,正妻做不成,妾侍也是可以的。

这倒让徐大太太哭笑不得,一概都推了,徐老太太知道后便道:“越是这样静含的婚事越是要慎重,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宁愿多留她两年。”徐大太太也是这个意思,总之,都不想委屈了徐静含。

再说徐妙筠这边,一个荷包绣了七八天,总算是绣好了,想着好事成双,送一个荷包也不成样子,便把另一个也细细绣了出来,摆在一起越看越喜欢,竟舍不得送出去了。

最后左右掂量着,打算把绣田园茅舍的那个送给哥哥,把春日江水那个送给伯让,安嬷嬷听了心里不解,你都送给皇上,皇上多高兴啊,送给哥哥做什么,有心劝两句,可徐妙筠的话却很明白:“有了好东西,哥哥一个,他一个,不偏不倚。”

安嬷嬷暗笑,当是哄小孩呢,还不偏不倚。

结果荷包送给徐景焕,徐景焕果然十分喜欢,特意说服了安嬷嬷,和徐妙筠说了一会话,还带了红艳艳的草莓给她吃,徐妙筠也好一阵子没见着哥哥了,想要撒个娇抱怨一下,偏偏安嬷嬷紧守着不离开半步,徐景焕心下了然,反而劝了徐妙筠几句。

等伯让再来的时候,徐妙筠才把荷包给他,他还酸溜溜的:“我看见你送给景焕的荷包了,他天天带着,有一次在宫里弄脏了衣裳才解下来,我真想叫人给偷过来,看他宝贝成那个样子。”

他在徐妙筠面前从来没自称过朕,徐妙筠和他说话也觉得轻松,笑道:“你这个荷包比哥哥的那个还漂亮呢。”

伯让的笑容意味深长:“这是自然,上面绣的鸳鸯正合我意。”

徐妙筠笑了,很是开心,说起日常起居也没有苦着脸了,显然已经渐渐习惯了。

两个人本来一人一个凳子坐着,可伯让却笑着朝徐妙筠伸手。低声道:“到我怀里来。”徐妙筠红红着脸,慢慢把手伸过去,让他拉住。

伯让一使劲,便软玉温香满怀,偏偏怀里那个还睁大了亮晶晶的眼睛望着她,栀子花瓣一样白皙柔嫩的脸庞上濡开了一抹红晕,嫣红的嘴唇微微翘着,他心中一热,低头轻轻吻了上去。

那唇瓣如此柔软,比花瓣还要柔嫩几分。从轻轻地摩擦到不满足的吮吸。身下的人儿嘤咛一声。伸手欲推开他,可那力气却可以忽略不计,却让他更加痴迷。

他身上淡淡龙涎香的气息和徐妙筠身上的茉莉花香混为一体,让人沉溺其中难以自拔。两个人又是彼此悦意即将成婚的男女,只希望时间再长一些,靠的再近一些。

等到伯让终于停下,徐妙筠脸色通红,不住地呼吸,脑子里翻江倒海的完全不敢抬头,伯让也是微喘,这才发现自己居然忘情,把手伸进了对方的衣襟。手下覆盖的是玉山初隆的柔软,他下意识的揉捏两下,徐妙筠却轰的一声,神思被震飞天外,她红着的脸仿佛被煮熟的虾子。见伯让手下不停,越来越往下,吓得使劲推他,把身子往后撤,一不小心从伯让怀里摔到了地上。

徐妙筠的眼泪顿时涌了出来。

伯让也是吓了一跳,赶忙伸手去抱她,徐妙筠却逃似的跑到了床的最里面,拿被子紧紧裹住了自己,一双眼睛惊慌的看着他,显然受到了惊吓。

伯让也是后悔不迭,怎么一时忘情了呢,对方到底还只是不通人事的小姑娘,亲吻已经觉得是极限了,哪里受得了这个,他追了过去,连人带被子抱在怀里,轻声的哄着:“是我不好,吓着你了,不哭了啊…”

哄了一会,见他确实没什么放肆的动作,徐妙筠僵硬的身体这才慢慢软下来,伏在他怀里不吭声了,伯让轻柔的吻她的额头,低声呢喃着,徐妙筠便安心的睡着了。

伯让抱着怀里的人,只觉得比天上的云还要软上几分,那微微红肿的唇仿佛胭脂滴在了白玉上,红梅落在了雪地里,让他绮思又动,情难自已。

可到底忍住了,把怀里人安置好,只觉得身上某处疼得厉害,见桌子上有冰凉的茶水,他咕嘟嘟灌了下去,浇灭了心里那把火,这才觉得好受些。

往窗外一瞧,今儿可忘情了,天都快亮了,也快到了早朝的时候,看看徐妙筠安宁的睡颜,这才翻窗户出了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