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宠毒后:鬼王来硬的上一章:第 41 章
  • 盛宠毒后:鬼王来硬的下一章:第 43 章

崔氏问道:“可是江南大才子莫恒之?”

“正是,原是阿蘅退亲后就在议了。君候有些不放心,此次见了三兄,细细打听了莫恒之的事,知他才华好,人品贵重,性子温润,国公这才应了亲事。都城到江南较远,这一来一回要耽搁些时日,因着这儿,还未对外公布。”

晚了一步!

一家有女百家求。

若非陈蘅在书画会一举夺得第一名,都城谁家会注意到她。

陈蘅名动都城,世人发现她有才华,虽说早前受伤可脸上的疤瞧不出,不损容貌,是个清丽无双的佳人,无论出身、家世皆是极好的,这样的陈蘅会引来无数人登门求娶。

崔氏倍觉遗憾。

他们能看到的好,莫家又如何不知?

陈蘅被封为郡主,有一县为沐食邑,嫁妆丰厚,陈留太主的嫁妆、莫氏的嫁妆,皆是她的,这样的贵女不弱公主,再因身上具有的才华、气度,但凡是世家贵族,谁不愿娶。

莫氏笑盈盈地道:“你家阿灼是极好的,我若有两个女儿,定愿意让小女儿嫁她。”

自幼长大的手帕之交,她不想寒了崔氏的心。

莫氏灵机一动,“阿敏,我替你家阿灼保个媒如何?”

崔氏微怔,她今日登门就是探莫氏的口风,如果陈蘅没议亲,明日就使媒人登门,再求一个身份贵重的贵夫人保媒,这亲事许就成了。

莫氏道:“我娘家二兄膝下有一嫡女,名唤静之,比我家阿蘅年长一岁,生得好,性子好,难得的是,她琴棋书画无一不精,是莫氏女儿里头,才华最好、品性最佳的…”

崔氏一时没回过味,“莫静之…”

这名字似曾听过。

江南莫家出了一个莫恒之,好像听人说,还有一个名动江南的才女莫静之,生得宛如夏日净莲般亭亭玉立,颇有美名传出。

莫氏打趣道:“你且回家与家里人商议商议。我二兄在姑苏为官多年,将静之留在我母亲膝下承欢。”

莫家老夫人教养大的女郎,定然是不差的。

“十二岁时,天下各地的世家贵族登门求娶者不少,母亲总觉不舍,想多留几年。而今已是二八年华,不能再误她的姻缘,现下正准备议亲。阿敏若有心,我且与你家阿灼做了这保媒人。”

崔氏心下一动,虽最想娶的是陈蘅,可陈蘅已经与外祖家的表兄议亲,现下又有一个好的,应下,又显得太唐突;若不应,又过意不去,毕竟莫氏亦是一片赤诚。

“阿秋,我回家后,且与夫君商议一二。”

第二百一十章 提亲2

“阿秋,我回家后,且与夫君商议一二。”

二位夫人寒喧了一阵,崔氏告辞而去。

崔氏刚入府门,就见王灼已在门内张望,见她下车,早早迎了过来,揖手唤声:“阿娘!”

崔氏着实不忍让他失望,可晚了就是晚了。

母子二人进了后院。

王牧正与长子在主院的梧桐树下对奕。

这一上午,一家人都有些从立不安。

若王灼与荣国府联姻,这是件极大的好事,更难得王灼也心悦陈蘅。

王大公子笑问道:“母亲出马,定能玉成良缘。”

王灼巴巴地望着崔氏,一颗心似要跳出来。

崔氏道:“晚了一步…”

王灼急了,“怎会晚了一步,谁?”

崔氏凝了一下,终究是要说的,总不能瞒着,“是广陵莫恒之!”

王牧父子听到这名字,印象深刻,名动天下的俊才就那么几个。

王煜道:“莫恒之书画一绝,诗词歌赋、文章无一不通,上回三弟还说,若能有幸结识他就好了。”

两个同样出名,同样得家族器重的少年,居然在同一时期求娶陈氏阿蘅。

王灼急道:“已经订亲了?”

他就晚一步,就只晚了一步,怎么陈蘅就要嫁给别人了。

崔氏道:“尚未订亲,现下正在议亲,听荣国夫人的意思,是两家长辈对这桩婚事甚是满意。只因江南到都城有千里之遥,订亲怕得年后。”

王灼立时如霜打的茄子,无精打采地一屁股坐在王煜身边,目光呆滞,似不能接受这样的结局。

王牧夫妇与其他父母不同,当初王煜订亲,选了好几家的闺秀,也是由王煜挑选自己喜欢的为妇。

原几位闺秀都是王牧夫妇比较满意的人物,选其间之一,做到了让儿子与父母皆是满意。

崔氏是不愿委屈自己儿子的,想她一生育有五个儿女,就只得这两子才顺遂长大,只想做一个良母,只要能满足儿子们的,她会尽量去做,力求不让自己与儿子们留下遗憾。

崔氏继续道:“今儿荣国夫人倒提了一位贵女,是江南莫家的莫静之,说是此女不但容貌秀美,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在莫家老夫人膝下长大,极得莫家老太爷、老夫人疼爱。早前老夫人不舍她嫁人,现下正值二八年华,不能再误她的姻缘,正准备议亲…”

王灼没听到崔氏的话,他一心想的都是陈蘅要嫁给莫恒之的事。

莫恒之的名声,他听说过。

因为常有书院的先生、书画会的朋友将他与莫恒之相提并论,说他们二人皆是当代的少年俊杰,天之宠儿。

王煜道:“莫氏静之,在江南有‘青莲仙子’的雅号,才学极好,与莫恒之并称莫氏二杰。”

莫恒之在江南的雅号是“青竹公子”。

王牧道:“阿煜欣赏此女?”

“父亲,世间能如陈蘅、莫静之这样才貌双全,品行高洁的女子着实不多,更难得也是世家名门的贵女。”

任王煜夸上了天,他就只认陈蘅。

王灼恼道:“我不管,儿只娶陈氏阿蘅。我就认定她了,若娶不到她,儿宁可这辈子都不成亲。”

崔氏道:“你这又说的什么傻话?”

第二百一十一章 珍珠入药1

崔氏道:“你这又说的什么傻话?”

“不是还没订亲,只是议亲,这算什么晚一步?阿蘅许是自己都不晓得这门亲事呢。”

母亲说一定帮忙玉成,去了一趟,就要与他说旁人。

他不依!

既是情有独钟,又怎会喜欢上他人。

王灼起身,气匆匆地,急行如跑而去。

王牧轻声责备道:“你是登门提亲的,怎的回来说起莫氏女郎,你让阿灼怎么想?”

“阿蘅已与莫恒之议下亲事,我总不能说,你再看看我家王灼,当我家阿灼娶不上好妻子么?”

崔氏亦是世家名门,她亦有自己的骄傲,抢夺陈莫两家的亲事,她做不出来;让她低下身段,像求人一样,让人家把女儿嫁给她儿子,她更做不来。

崔氏道:“荣国夫人提莫氏静之,我瞧着不错,这广陵莫氏也是百年世家名门,规矩是极好的,难得莫静之才貌双全,怕是还在陈蘅之上…”

情人眼里出西施,就算莫静之再优秀,可王灼眼下看上的是陈蘅。

这不,王灼先听没成,再听母亲听到莫氏女郎,当即就恼了。

王家一家几口闹了个不欢而散。

*

且说珠蕊阁这边,袁东珠一入后院,立在院子里望着药房方向。

陈蘅想到自己被要胁,好心情全被闹没了,鼓着腮帮子坐在花厅上出大气。

“卑鄙!无耻!居然要胁我…”

“她真是疼她女儿,冯娥什么出身,真当世人不知,进了书画会还不得被人嘲讽?”

袁东珠拍了拍药房门。

慕容慬道:“进来!”

袁东珠神神秘秘地走近,立在他身侧,看他捣鼓着药材,“袁大兄,阿蘅被要胁了!”

“什么?”

慕容慬想到今日登门的两位贵妇,紫衫的妇人举止高雅,倒与莫氏有得一拼,一举一动,极是严谨,一瞧就是宫里出来的。

另一位着蓝裳的,年岁有些大,脂粉涂抹得太厚,一双眼睛不大安分,看着他的时候,让他很不舒服。

“袁大兄,清河老妖/妇拿你是男儿身的事要胁阿蘅。如果阿蘅不将她女儿引荐入书画会,就要将阿蘅与你的事宣扬出去,让阿蘅这辈子也别想嫁人…”

这事,原就是因为慕容慬而引起的,她是陈蘅的朋友、姐妹,自然要将这天大的事告诉慕容慬。

慕容慬握紧了手里的小陶罐,“她…真猖狂!”

以前几经辗转,那么多牙婆、人牙子都没瞧出他是男人。怎的最近,先是被袁东珠识破,又出来一个清河大长公主,一个一个都知道他是男人。

堂堂陈氏娇女郎的阁楼里养了个美貌男人,这传出去,的确可以毁掉陈蘅的名声。

虽然,南晋有养面首的太后、公主,但像陈氏这样的世家贵族,是万万不会允许自家的女郎做出这样伤风败俗的事。

南晋的贵族爱自己的名声,宛如鸟爱惜自己的羽毛。

袁东珠很是期待,陈蘅都被人要胁、欺负了,他这个江南高人是不是得做些什么?

“清河那老妖/妇对外说冯娥是她义女,其实是她的亲女儿。”

慕容慬气恼之后,很快就平静下来。

第二百一十二章 珍珠入药2

慕容慬气恼之后,很快就平静下来。

他生气?

是为陈蘅的名声受到威胁而生气?

“她的次子袁天宝是你兄弟?”

袁东珠被踩住了痛脚,当即跳了起来,“谁说的?老妖/妇手段卑劣,老…老…”

老了半天,也不敢吐出“娘”字。

朱雀在她心里,是她很敬重的人,不能爆粗。

祖母不认袁天宝是袁家的子孙,她也不会认,除了她父亲承认外,全家上下没一个人认那小子。

袁家人无论男女,个个自幼习武,她瞧过袁天宝,活脱脱长得像个娇女郎,说话还翘兰花指,险些没恶心死她。

袁老夫人见过两回,一口咬定那不是袁家的种,说袁家多少代,就没出过比袁家女郎还娇气的男丁。袁老夫人觉得:袁天宝的亲爹应该是某个面首。

老夫人不说面首,她的话是“小白脸”。

长得好看的少年郎,靠着女人过活,就是让人瞧不起。

“老妖/妇养了那么多面首,天晓得是谁的种?我阿耶被她哄骗,祖母、长兄却不糊涂。”

慕容慬笑得意味深长。

若袁大司马与清河是清白的,清河能哄骗成功?

是不是袁大司马的儿子,旁人能比袁大司马更清楚?

袁老夫人不认袁天宝,是瞧不顺眼,这山野老夫人四十岁以前生活的小山村传统而保守,她实在接受不了一个男子居然比女子还娇柔。在她看来,那不是人,是妖怪。

袁东珠道:“他不是我们袁家人,舔着脸皮非要姓袁,真不要脸!”

慕容慬忙着配药,“你家的人参不错。只是还得预备一些质地上乘的珍珠。”

“珍珠?”

袁东珠眨着大眼珠,“珍珠还能入药?”

“珍珠不是入药,是制美/白养颜膏。”

袁东珠挠了挠头,“我家人参、鹿茸多,这珍珠不知道…”

陈蘅立在门外,进了花堂,半晌不见袁东珠过来,“我屋里有一匣子珍珠,是四舅母送我的。”她一转头,“杜鹃,把我屋里的珍珠盒抱来。”

慕容慬接过盒子时,里头满满一盒皆是豌豆大小的珍珠,大小匀称,粒粒圆润,是难得一见的上等珍珠,用这个磨成珍珠粉制美颜膏,真真浪费。

他睨了一眼,“制珍珠粉的珍珠不用这等上等珍珠,绿豆大小的也可以。”

陈蘅道:“杜鹃,从我屋里取了银钱去街市买一盒珍珠回来,就说是磨珍珠粉的珍珠。”

“是。”

慕容慬取了个陶罐,从盒子里倒出一半珍珠,“用一半最好的珍珠磨粉,能提升美颜膏的药效。”

剩下半盒子,他依旧还给陈蘅。

袁东珠不好意思地道:“请袁大兄制美/颜膏,还让蘅妹妹添珍珠,这…”怪过意不去的,用了人家的地儿,借了人家的人,还得让人家贴药材。

慕容慬淡淡地道:“就你带来的药材,加起来还不如人家的珍珠值钱。”

他补充了一句,陈蘅做了好事,他自得让对方明白。

袁东珠脸颊微红,干笑了两声。

陈蘅牵着袁东珠的手,“我们回阁楼说话。”

第二百一十三章 叫我盟主1

是夜。

冷月当空,撒下淡淡的银辉,荷塘披上一层银霜。

袁东珠睁着双眼,即便很困,依旧告诉自己:不能睡,不能睡!

确定陈蘅睡熟,她轻手轻脚地下了阁楼,站在花厅的门前,透过门缝注视着外头的动静。

慕容慬昨晚就出去了,眨眼的工夫不见了踪迹,今晚,她一定还会出门。

三更一刻,药房的门轻轻推开,昏昏欲睡的袁东珠立时打足了精神。

慕容慬身披着斗篷,手握宝剑,长身而立,宛似天神临世,他扫视四周,一双眸子注视着花厅木门,袁东珠吓得赶紧捂住了嘴巴,不让自己呼吸,生怕被他发现。

他再望向内院门方向,纵身一跃,轻盈如燕,跃过了高墙。

“走了!又不见了!”

果真是高人!

袁东珠很是兴奋,全然没的困意,推开花厅大门,看了看高墙,学着慕容慬的样纵身一跳,她最多只能蹦五尺高,可他却能蹦过高墙,这墙怎么也得三丈余。

但凡世家贵族的嫡女,越是矜贵,阁楼的高墙就建得越高,一是防男子,二是为了显示身份尊贵。

袁东珠急得直抓头皮,他是怎么跳过去,看样子很轻松。她从小厨房的梁上寻出自己预备的绳子,系了块木块,摇了又摇,套住墙头,攀沿而上。

夜,越来越静,明月孤寂地映照着大地。

袁东珠往慕容慬离开的方向,寻了良久也没瞧见一个人影。

在她兜转寻人之时,荣国府梅林之中,两个身影,一挺拔、一恭谨。

慕容慬冷冷地道:“杀清河!”

诛杀令?

所杀之人是南晋的大长公主,虽然清河恶名昭著,但也是皇族。

御狗小心地问道:“殿下,不知…”

“在明日辰正之前,本王要听到她死的消息,你要让所有人相信,她就该这样死,也必须这样死,更不能让人怀疑她是被杀的。”

要他杀人,还要世人相信她是自然死亡。

殿下这是给他一个很难办的差。

“御狗,我别告诉本王,你连这点小事都做不成?”

如果他说办不好,不是说自己是十二御卫里头最无能的一个。

坚决不会承认!

“殿下放心,属下一定做得干净俐落。”

慕容慬漂亮地收握着拳头,手指传出咯咯的声响,“你们也需要银钱花使,跟着本王的人,应该过好日子。本王听说,清河公主府的钱财不少…”

御狗听明白了,让他去杀人,再顺道将钱财给收了,两眼透亮,还没高兴多久,就听慕慬不紧不慢地道:“所得钱财,本王七,你们六人三。”

还以为是一大笔,闹了半天,他还要占大头。

御狗立时有些蔫气。

“怎么,不想干?”

他敢拒绝吗,不分一两银子他也得干啊,谁让他是南陵王的十二御卫,老大御龙要是知道他敢抗命,还不得把他给揍成肉泥。

“不!不,殿下高瞻远瞩,前程似锦,能给我们分三成好处,着实能让属下乐得睡不着觉。”

三成好处,御龙知道了,还不得再分一份大头,他们五个小弟肯定所得不多。

第二百一十四章 叫我盟主2

三成好处,御龙知道了,还不得再分一份大头,他们五个小弟肯定所得不多。

呜呜,真是苦差。

慕容慬冷冰冰地道:“从即刻起,不必唤本王为‘殿下’,就叫…叫盟主罢。”

“盟主?”

御狗不知道这又是什么新式称呼。

陈蘅不是误以为他是世外高人的弟子,是江湖门派,他就创一个门派出来。

他抬头望天,看着明月,微微一笑,“就叫玄月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