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宠毒后:鬼王来硬的上一章:第 63 章
  • 盛宠毒后:鬼王来硬的下一章:第 65 章

许是陈蕴自小做了陪读,他对父母的感情远不如陈葳和陈蘅。

陈蘅为了家人,明明是女郎,却暗里替全家谋划退路。

陈葳为让自己的母亲满意,宁可娶母亲看中的人为妻。

慕容慬道:“你既拿定主意,怎不早告诉我?”

“早前不是还没合八字,今儿我听长嫂说,我与王烟的八字合上了,道观的观主说乃是天作之合,我阿娘可高兴了,现在就等王家回话。”

慕容慬见他等着做新郎,又一心要孝顺莫氏,他能说什么,不让人家做儿子的听母亲的话?

陈蕴眼里对家里人太淡,一副君子行事作风。

陈安呢,更好,虽是男人,也太柔弱了些。

也难怪陈葳提到莫氏,就觉得心疼。

父兄撑不起事,可不就全靠他了。

荣国府父子三人,也就陈葳还像个男人,如果没陈葳,慕容慬都觉得要头疼了。

“阿葳,我与阿蘅的事,你可得代为保密。”

“阿蘅要去广陵…”

“我自同去。”慕容慬信誓旦旦地道:“你放心,我会妥善处理此事,不叫阿蘅为难,也不叫莫家难做。”

慕容慬原就比他厉害,他担心慕容慬作甚?只是他想到自家妹妹,难免觉得这事有些棘手。

两人闲聊了一阵,各自回屋歇下。

第二百七十七章 请吃饺耳

次日,陈蘅与慕容慬前往别苑。

马车上,慕容慬低声道:“县丞、县尉用我的人如何?”

陈蘅眨着眼睛,县令之下的两个重要官职被他讨了。

“我举荐之人,皆是文武双全之辈,你真不想用?”

“用,为什么不用,你举荐的,我放心得很。”

慕容慬勾唇一笑,她倒是信任他得紧。

“你二兄要与王烟订亲了。”

“王烟么?”

陈蘅知道家里在给陈葳议亲,人选就是王烟。

前世的王烟并没有嫁给陈葳,她因被夏候淳拒婚,陈葳大闹卫府、五皇子府,落了一个飞扬跋扈的名声。西府的二房、三房生怕陈葳再取一个像谢氏这样的世家贵女,四处坏陈葳的名声。

甚至外头有了传言,说陈葳在那种事上有特别嗜好,害死了不少的侍女,惹得都城贵女避之如虎。

前世的王烟、崔珊、谢雯在宁王府宴会后,病逝的病逝,远嫁的远嫁,低嫁的低嫁,从此淡出都城人的视野。

前世宁王府宴会前,王烟正与夏候淳议亲,如果她没猜错,夏候淳在宁王府遇到过王烟,明知他们议亲,却没有护着王烟。所谓的六俊伙之一的夏候淳是名符其实的伪君子,胆小怕事,不敢开罪宁王世子与大郡主。

王烟回家生了一场重病,不久之后,陈蘅就听人说,她被家里人送到乡下庄子养病,后来依稀听人说,她嫁给一个寒门文士为妇,最终泯然于众。

后来,夏候淳与王烟议亲的事也不了了之,转而向崔家求娶一女,原本最有可能嫁给夏候淳的人是崔珊,可崔珊却在宁王府宴会后“病逝”,是崔珊的一个堂妹嫁给了夏候淳为正妃。

卫紫芙步步算计,终究与陈茉一样,都未坐上嫡妻位。

今生,她阻拦她们前往,挡去一劫,不晓得王烟能否与陈葳结为夫妻。

慕容慬道:“你不想王烟做你二嫂?”

“她性子温和,行事还算得体,因王氏嫡长房没有女郎,她也是王氏得力培养的贵女,若不是明眼人瞧出,二兄要接掌烈焰军,以二兄次子的身份,未必能娶她。”

没瞧崔氏就不曾心动,崔氏阿珊才貌双全,这可是要嫁予大族做宗妇的,只可惜四大世家的宗妇早已娶了。

慕容慬又问:“你让杜鹃拎了几盘做好的饺耳?”

“这是今儿的考题,二十七家商户答好了,我择优选用,让他们去永乐县为官。”

商贾少有入仕为官的,虽是小吏,但这也可以改换门庭,想来他们不会拒绝。

“以饺耳做考题?”

这恐怕只有陈蘅能想出来,他倒有些期待了,“若挑出的人比我举荐还好,你用他也无不可。”

陈蘅笑。

若是极好的,她自是要用,若此人的才识堪大用,就算将永县的县令一职给他又何妨。

马车近了永乐别苑。

大门启开时,门口站着两排衣着得体的男女,是的,是男女,年长者有五十多岁,年少时是十五六岁的翩翩少年。

“恭迎永乐郡主!”

众人海呼见礼。

陈蘅道:“各位请起!”

“谢郡主!”

陈蘅走在前头,众商户掌柜、东家尾随其后。

冯娥介绍起二十七位商户的东家、掌柜,从长到幼,她尽量讲得详尽些。

陈蘅道:“今日我约各位来,是朝廷颁下我对永乐县我打理权文书,县内上下官员可由我任命,我想从你们当中挑选一位精明能干者去乐永县担任县丞一职。”

从七品的县丞…

大小也是官。

成衣铺的女掌柜道:“郡主的意思,我们几个妇人也有机会做官?”

声刚落,男人们哈哈大笑起来。

二十七家商户里头,有四个妇人,成衣铺子、饯果铺、豆腐铺、杂货栈。

陈蘅道:“你们不做官,今儿我请你们吃饺耳。”

她扭头对杜鹃道:“送到大厨房,让厨娘煮了送来。”她对冯娥道:“使人安好四人坐的桌案,回头我请几位掌柜嫂子吃饺耳。”

燕儿自然知道,天未明时,杜鹃就让外院的仆妇和面包饺耳,而这馅料更是稀奇古怪,也不晓得郡主到底要做什么。

一行人进入主院大厅,分尊卑入住。

男掌柜们听说陈蘅要选人去永乐县为官,有怀疑的,亦有思忖的,更有雀跃的。

陈蘅不紧不慢地道:“我的来历身份各位都知晓,去永乐县后任县丞一职,官位不算大,但是做得好了,同样有晋升的机会。”她顿了一下,“陈留太主留下的南疆烈焰军,我陈氏在烈焰军中亦有升降文武官员的权力。”

只要做好永乐县县丞一职,可以去烈焰军为官,步步高升并非没有可能。

来的有三位上了年岁的老者,现下有些懊悔,应该让自家的子弟来,说不得亦有表现的机会。

侍女们奉上茶点。

众人寒喧几句,燕儿领着几个侍女摆上饺耳。

四位女掌柜围坐案前,客栈女掌柜笑道:“郡主,你真请我们吃饺耳。”

“吃罢。”

其间有一个三十出头的男子,他开的是文房铺子,好好的郡主只请几位女掌柜吃饺耳,这委实有些奇怪?

他祖上也是官身,只是后来在八王作乱时时期受到牵连,贬为庶人。到了他这辈,虽也读书识字,只能靠着家里的文房铺子与几十亩良田维持生计。

他继承了文房铺子,长兄则继承了几十亩良田。

因文房铺子在祖传的旺街上,又是自家的铺面,日子还算过得去。

只是家里也仅仅是勉强够吃穿,一年到头,儿女们有一身新裳就是好年景。

陈蘅继续与二十三个商户们闲聊,问各家的生意如何,又问各家家里都有些什么人,时不时还打趣几句,气氛倒亦热闹。

闲聊了一阵,四位女掌柜用罢了饺耳。

陈蘅与杜鹃交换了一个眼神,“发下去罢。”

杜鹃给每人发了两张纸。

陈蘅笑微微地道:“你们手里都有两张纸,不会读书识字的可以退出,若接过纸者,请将你们观察到的答案写在纸上。本郡主的问题是:四位女掌柜所吃饺耳中,都是些什么馅的,她们各吃到什么馅?请算出各种不同馅的数量。”

第二百七十八章 选拔(三更)

(续上章)“请算出各种不同馅的数量。”

早前还谈笑风生的花厅,众人立时傻眼了。

唯有文房铺子的掌柜神色如初,嘴角还噙了一丝笑意,就如一早就猜到了这个结果。

好好的,只请女掌柜吃饺耳,这分明就是藏有玄机,原来是在这里,永乐郡主考的是众人的观察力。

二十七家商户又有六人不识字,未接纸笔。

侍女们摆出两张书案。

陈蘅道:“知道答案的,请移步案前写下自己的答案。”她顿了一下,“若有不想入仕为官者,可放下手中的纸笔,本郡主不会勉强人。唯有想入仕者,才能做好官,也能是好官。”

年长者的几位掌柜搁下纸笔。

最后只剩下十三人,其间亦包括一个十五岁的少年。

有人走到案前,提笔写了答案。

冯娥忆起后世一个典故,说的是就是一个聪明的公主,请投靠自己的商户们叙话,只请了五位女掌柜吃饺耳,却让男掌柜们在一旁吃茶点。早前男掌柜们还心下不平,觉得这公主偏心,后来才知,是公主给众人出的一道题,而公主是要为府中选家臣。

难道这个流传后世的故事,并不是这样的,而这个故事的真正主人就是面前的陈蘅。

陈蘅道:“记得署上你们的店铺名称。”

四位女掌柜在一边落座,难怪她们觉得饺耳太奇怪,有的真的很美味,可有的难吃得要吃,含在嘴里又不敢吐,只能硬撑着吞下,有的盐齁,有的苦得人直想吐,还有的辣死人,原来这是郡主给男掌柜的一个考题。

不多时,十三个人写出了答案,分别交给了冯娥。

陈蘅启开一份,看了一眼,搁下,再取一份,又搁下。

花厅上一片静寂。

终于,陈蘅拿起了一份,上头的答案虽不精准,可贵在字写得端方,这是那个十五岁的少年写的,她特将这份放入盘子里。

继续看下去,看到“钱生文书铺”的答案:饺耳四十三只,生姜三只,苦饺两只、盐饺三只、肉饺二十五只、素菜饺五只、酸菜饺五只。又细列杂货铺掌柜吃了:肉饺五只、酸菜饺一只、生姜两只、素饺三只…

杜鹃递过一张纸,陈蘅对照,上头写的装了多少种馅料的饺耳,与钱生文书铺的掌柜所写一般无二。

陈蘅再将纸搁到另一只盘子里,继续看到往后看,又有一个答案相近的,只是这位将苦饺写成了黄莲饺,还写出了一种蜜糖饺,多了一种馅料,就意味出了偏差。

陈蘅又将这份放到一边。

最后,她问道:“金记酒楼金掌柜,你是如何猜出这些饺耳的馅料。”

他一定爱吃甜食,别人都没写蜜糖饺,他居然说有蜜糖饺。

“郡主赏四位女掌柜吃饺耳,四盘饺子上桌,草民看到成衣铺掌柜一口咬下,满脸痛楚似很意外,又看着其他三人,发现她们吃得很香,她吃的第一枚是黄莲饺。”

陈蘅点头,“那确是我令家中厨娘用黄莲泡水,调制的苦饺。”

“草民看另三位女掌柜神色淡然,吃得很是有味,那定是素菜饺耳。”

“豆腐铺娘子吃得满头大汗,她吃到的是一只生姜饺…”

金掌柜侃侃而谈。

陈蘅微微点头。

他似得了鼓励,继续道:“之后,饯果铺娘子吃到了蜜糖饺,她一咬下,发现是甜的,立时就乐了。”

她吃到甜的就乐了?

饯果铺娘子当即大呼一声:“金掌柜,你胡说,根本就没有蜜糖饺,而是肉饺,是用羊肉与鱼肉调制的鲜肉饺,我只听人说过,大户人家的厨娘能将鱼去刺,用羊羔肉与鱼肉剁制成泥,制成鲜肉饺耳,乃是所有饺耳里最美味的。”

她就是小铺子的娘子,不会做,太麻烦,且也调不出这味,吃到传说中美味的饺耳,她当然要乐,不仅乐,还想从盘子里寻出这种鲜肉饺来,可盯了许久,一口咬下又是一枚酸菜饺。

成衣铺女掌柜道:“这些饺子里头有鲜肉饺、苦饺、酸菜饺、姜饺、素菜饺、咸饺六种味道,确实无蜜糖饺。”

金掌柜不信,看着另两个女掌柜。

“我们没吃到蜜糖饺。”

没有。

陈蘅道:“金掌柜观察细微,令人佩服,不知你可有心入仕?”

能做官,谁做生意?

做生意被人瞧不起,连子孙都给误了。

金掌柜起身作揖,“草民愿为郡主效犬马之劳。”

“永乐县有主簿一职,你回家之后且与家人商议一番,若是有心,再让冯氏阿娥与我传话,赴任之前,记得将家里人安顿好,是留都城还是一同赴任,你得拿好主意。”

金掌柜一拜,“草民谢郡主提携。”

陈蘅点了一下头,拿着崔生文房铺的答案,“崔生文房铺崔掌柜,你的答案最为正确,恭喜你成为永乐县县丞。”

崔掌柜起身,抱拳一揖,“谢郡主提携。”

陈蘅示意他回到座位。

又取了一张,“茗香茶楼小东家董柯。”

“小人在。”

陈蘅道:“你的书法不错,家中都有何人?”

“回郡主,小人家中上有祖母、母亲,下有妻子吴氏,又有一个幼弟与一个妹妹。家父早逝,我是家中长子,由我打理祖传的茶楼。”

瞧着瘦弱,面容有些苍白,就是这样一个柔弱的人,居然是一家支撑、顶梁柱。

陈蘅道:“你是一家之主,家中离不得你。往后,自有你效力之时。”她与杜鹃打了个眼色,不多时,杜鹃捧着一捧画轴,展开之时,上头书写的是“茗香茶楼”四个大字。

董柯重重一拜,“小人谢郡主赐字。”

“你且起来罢!”

一家无男丁,上无父亲,只怕行商不易。

董柯的字有两分风骨,亦显得有些单薄,这许正是董家眼前的难关,陈蘅赠他一幅字,也是想告诉世人,茗香茶楼的背后是荣国府。

陈蘅道:“冯氏阿娥自创柳书,又通诗文,行事端方。”

有她这话,就是证明冯娥没有抢陈蘅自创柳书的名声。

“我与冯氏阿娥为各位备了份礼物!来人,带上来!”

冯娥与自己的侍女打了个眼神,侍女明了,走近燕儿,介绍起各家的掌柜。

第二百七十九章 考校

冯娥与自己的侍女打了个眼神,侍女明了,走近燕儿,介绍起各家的掌柜。

陈蘅给酒楼赠送了一柄上等好刀,这是官制好铁,外头难得一见;她给豆腐铺子赠送了能制出更豆腐的方子;又给饯果铺赠送了秘方…

陈蘅除送刀、字等物,其他的秘方、方子皆是冯娥预备的。

“冯氏阿娥是你们中的大管事,亦是我信任之人,往后你们遇到难处,可寻冯大管事相商。你们的背后是荣国府,本郡主会庇护你们,但同时也不想你们欺凌弱小,只要你们堂堂正正地做人,大大方方地做生意。”

众人都得到心仪的赏礼,没有不高兴了。

又坐了一阵,陈蘅道:“今日有劳你们跑一趟,且都散了。金掌柜、钱掌柜留下。”

有人揖手恭喜二人。

二人脸上洋着笑意,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最低,但凡行商久了,就没有不想改换门庭的,不为自己,只为会后人。

陈蘅道:“我想问你们,你们打算如何治理永乐县?”

金掌柜没想过,他就是一商人,开酒楼的,他是为了自己的子孙才决定做官的,就主簿的那点俸禄,还不如他一天赚得多。

钱掌柜侃侃而谈,从发展农耕,鼓励猎户到森林行猎,又说要把北疆的难民引入永乐县落户,将他们安顿在离森林最近的地方,一步步将森林开荒成良田。

金掌柜神有鄙夷。

慕容慬倒是听得津津有味。

冯娥却知道:后世的永乐市没有森林,而是有千年历史的古城。百姓人口极多,那一带的男女直至在后世都是出帅哥美女之处,不少影视巨影就来自那里。

慕容慬早前就没想过二十七家商户里会有能人,可这位钱掌柜倒不是胡言乱语,在增加人口,安居百姓上还真有一套他自己的想法,不像那些不事生产的书生,处处都很务实。

金掌柜挂着自家酒楼的生意,寻了个“家中有事”的由头先行离去。

钱掌柜说到晌午,陈蘅留他一处用了午饭。

分别前,陈蘅道:“你想在年节前赴任,还是年节后赴任。”

钱掌柜揖手道:“郡主,属下以为,当年节前赴任,只是不宜马上上任,属下想到永乐县了晓民情。”

陈蘅道:“支他一千两银子,作为他在永乐县安家所用,你既不急着赴任,文书我稍后再给你。”

冯娥取了一千两银票递给钱掌柜。

钱掌柜想要推辞,可自家连一百两银子都筹不出。

“自晋玄帝后,各地不太平,你若前往永乐县,需得小心些。”

他离开都城,暂不准备带上妻儿,就他一人去永安县,扮成寻常百姓即可,中一路不太平,可山贼们总不会抢他这个“货郎”,对,他就是准备扮成“货郎”。

“荣国府管事莫松已前往永乐县,在县城东南方置了一处宅子。你若有事,可与他递话,我会告诉莫松,你是我引荐之人。”

“谢郡主!”

陈蘅又叮嘱道:“将家里人安顿好,接手铺子之人引荐给冯娥。”

“是。”

钱掌柜告辞离去,心情大好,他祖上原是官宦世家,他能入仕,就算是县丞,也是又离祖上荣光近了一步。

陈蘅离了永乐别苑,坐在车辇里,经过大兴街时,只见几个大户人家仆妇模样的人聚在一处胭脂水粉铺子前大骂:“冯娥不要脸!冯家不要脸,抢了永乐郡主自创的柳书说是她自己创的,不要脸!”

“啊呀,我听说冯娥的妹妹冯嫦在宁王府宴会上被人剥了个精光,啧啧,没羞没皮的,她怎么还好意思活着。”

宁王府送帖子,送到了冯宅。

冯多金好几日没见到冯娥,冯嫦觉得机会难得,自己带着两个庶妹去参宴,不想就遇到这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