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时,银貂近了陈蘅跟前,嘴里叼着一只荷包。

陈蘅接过,启开荷包,里头是一对灵石玉镯,又有一块漂亮的玉佩,佩上刻的是个观音头像,栩栩如生,异常逼真。

陈蘅立时大乐。

莫氏见空灵大师神色有异,回眸时,就见陈蘅在那儿把玩一对玉佩与一枚观音头像,心下一紧,“阿蘅…”

“大师巧夺天工,这雕玉刻玉的手艺世间少有,阿蘅在这里谢过大师。”

第五百一十二章 求雨(三更)

(续上章)“大师巧夺天工,这雕玉刻玉的手艺世间少有,阿蘅在这里谢过大师。”

她自寻了根丝绦,穿孔而过,观音头像往脖子上一套。

灵石镯子外刻有梵文佛经,旁的认不得,独得这几个字,陈蘅却知道,它是“南无阿弥陀佛”之意。

空灵大师微阖双眸,这世间竟有如此灵石,可惜竟被自家养的墨猴给出卖了,想他一个出家人,自称是得道高僧,竟也动了贪念,罢了,罢了,这东西原不是他的,且他亦答应帮忙。

空灵大师呢喃道:“此乃佛镯,戴一只即可。”

陈蘅微微一笑,“多谢大师”,她放下一只玉镯,取了一串佛珠:“阿娘,这一串给你。”

莫氏有些迟疑,陈蘅如此行事,到底不妥,可见她与空灵大师之间,似早已相熟。

空灵大师问道:“佛镯、佛珠是郡主送老讷的?”

“大师辛苦一场,我不好尽得去了。”

空灵大师收了佛珠,“此镯适合女子,不知郡主可否割爱,将观音头像赠与老讷。”

陈蘅连道一声“好说”,从脖子上取出观音像。

一个得了观音像,一个得了佛镯。

陈蘅忙道:“阿娘还是戴佛镯的好,这手串佛珠我还有用。”

莫氏轻斥道:“没个规矩。”

“阿娘,我们继续听大师讲佛。”

若在前世,陈蘅是半句也听不进,可这次听得很认真,空灵大师多是讲佛家故事,从“拈花一笑”到“三千世界”。

母女二人听到未时三刻出来时,依旧可见幽兰寺进出的百姓甚多。

“悟缘大师,这天儿都干大半年了,而今已是三月,再不下雨,可没法下种了。唉,我们村都是新迁来的,土地有了,新屋也起了,可天不下雨,这不是绝我们的后路。”

空灵大师自来幽兰寺后,他的几位弟子如悟非、悟缘或从福州而来,或从都城而来,幽兰寺更是名动洛阳、颖川一带,吸引方圆千里的佛门信徒,因着这儿,永乐邑城中的客栈近来大半月,生意火爆,就连空置的城中小宅院也租出去不少。

老翁央求道:“大师,我们村的百姓多是善良穷苦人,还请大师请求佛祖上降甘霖。”

莫氏听得眼眸微瞪。

佛祖若真管用,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是不是当求佛祖平息战端。

佛祖是万能的,却不是万灵的。

悟缘大师一侧目,见陈蘅出来,喊了佛号,“几位女施主,这是要离开了?”

这大和尚的眼神太过古怪,不会是又打了什么主意?

上回在护民林中,空灵大师向她讨灵石一看,就是这种眼神。

陈蘅嘿嘿傻笑,“来几个时辰了,得回去…”

悟缘大师道:“还请郡主护佑百姓,早降甘霖。”

莫氏听到这儿,觉得这话怪异得紧,“大师,我女儿怎会降甘霖?”

悟缘大师微微一笑,意味深长地道:“去年冬天,有一万二千百姓迁往永乐邑,若今春无法下种,他们的日子会更为艰难。”

不需他说,这个道理陈蘅也是明白的。

只是她不明白,悟缘如何知道自己会玄门祈术。

悟缘大师道:“城中祭台还未建,郡主若需人手,贫僧定选僧人襄助。”

幽兰寺有僧人三百,分武僧、文僧。武僧护寺,文僧译经、研习佛法。藏经楼译经、抄经的僧人就高达六十人,因空灵大师的到来,连洛阳名寺的僧人亦被吸引而来。

除了寺中僧人,还有一些男女居士在后山待发修行,整个永乐邑信佛的百姓不少,若是幽兰寺的悟缘大师振臂一呼,必有不少人赶来建祭台。

陈蘅道:“我回城就召县令、玉司工入郡主府商议。”

“郡主若需帮助处,但说无妨。”

陈蘅点了一下头,告辞而去。

上了回府的马车,莫氏的神色微凝,用手转着手腕上的佛镯,“阿蘅,我知你会布玄门阵法,只是这降甘霖之事,若是连空灵、悟缘这样的大师都不能做到,你又如何做得到?”

“母亲,建祭台要紧。”

陈蘅当天召了唐县令、钱县丞、玉司工,又唤了冯娥前来,商议眼下先建祭台的事。

玉司工道:“城北、城西刚建好,这一环街的铺面还未建成,现在建祭台…”

陈蘅道:“永乐邑已经半年没下雨了,听说陈郡、洛阳、咸阳亦遇到了二十年未遇的大旱,西北一带许多百姓没水喝。”

冯娥问道:“郡主先建祭台,是为了求雨?”

唐县令噗哧一声笑起来。

历来,哪有县令不引河而选求雨的。

河滩镇、双坪镇皆有大河经过,河里的水位是降了一丈多,可不妨碍良田浇灌,全县的在姓吃水是够了,只是新迁入县的平民都盼着天上下雨。

钱县丞道:“郡主,只有俗人才信神佛之事,你不可当真。”

冯娥心下疑惑:据她所知,野史上说永乐县有玄门神女,会呼风唤雨,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因为玄门神女祈雨之时戴着无脸面具,而一道跳舞的祈者也都是妙龄少女,清一色着白纱长裙。

可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冯娥不知道。

她只知道,正史中没提护民林,但野史小说里不止一次地提到过护民林的神奇之处,她以前还当那些小说家胡扯,可她是见识过林石阵的威力,再也不敢这般想。

玉司工在几人里头年岁最大,轻哼一声:“郡主要建祭台,下官定会召集人手,先暂缓一环街的建造。”

“悟缘大师说幽兰寺还有僧人,若建祭台,他挑僧人相助,在不耽误一环街的建造下,你能调出多少工匠?”

唐县令、钱县丞听说幽兰寺会帮衬,原想反对的话也噎住了。

就连燕高帝也崇信国师,而国师最擅长的医术和卜问吉凶,学富五车,不敬高僧,便是不敬燕高帝。

“多的不敢说,一百二十人足矣。”

“若要你半月之内建成,你需要多少人手?”

“三百…”

陈蘅点了一下头,“阿娥,一会儿你去幽兰寺找悟缘大师,就说我们还差一百八十人,希望幽兰寺能帮忙襄助建造祭台。”

她可不会客气。

主意是悟缘大师出的,借了僧人帮忙,以悟缘的性子,就不会撒手不管,会帮忙督建祭台。

陈蘅道:“玉司工,建造之时,请悟缘、悟非二位大师选吉时、定方位、落风水石!”

“诺。”

说完了话,陈蘅便让几人散去。

冯娥不敢耽搁,赶往幽兰寺寻悟缘大师。

却见一个十余岁的小沙弥迎了过来,“可是冯女施主?”

银侍女略有意外,县主可是刚来,怎的这小沙弥似已经等了许久。

“悟缘、悟非二位在空灵大师禅房,请随小的来。”

第五百一十三章 勘破身份

(续上章)“悟缘、悟非二位在空灵大师禅房,请随小的来。”

冯娥跟随在后,穿过前院三进的佛殿,过了一道拐角廊门,眼前豁然开朗。

幽兰寺的后山错落有致的建造着藏经阁、武僧院、文僧院、佛塔、香客房等。香客房在西,僧院在东,中央是藏经阁与佛塔,之间又有高僧们的禅房。

在一片兰园中央,自有一座无墙木屋,兰园周围种了竹、松柏、梅林。

她早听人说过,这位空灵大师原出自名门,性喜兰花,故而他的弟子为留下他多住、长住,收罗天下兰花种植于广陵栖霞寺,久而久之,栖霞寺就有了一座兰园。

幽兰寺,名为幽兰,便是因出了不少极品兰花的兰园。据说:幽兰寺将是一代高僧空灵大师的圆寂静养古寺。空灵大师选择在此地静修、译经,为弟子授经、讲禅,决定一生最后的岁月在此度过,乃是因永乐邑人杰地灵。

兰园的旁边,建有一座雅致的茅屋,与兰花兰草相映一体。

院中,一对素衫少女正相对奕棋,瞧见冯娥主仆时,齐刷刷地望了过来。

兰妹用手叩了叩棋盘,“一心不可二用,今儿你再输了,明儿我不帮你打水浇兰。”

素兰收回心,“师姐,又来了两位女施主。”

“你再这等好奇,索性随蝶兰师妹去。”

兰妹自幼入佛寺,年幼时承受过战乱之苦,亦品尝过亲人离逝,虽在寺在养兰,许是听的佛经、抄的佛经、看的佛经多了,心如止水,明明正值妙龄,却少了同龄人的好奇、活泼,眸光平静如镜。

“师姐,你…你真要一辈子待在这儿?”

“悟缘师伯说过,要建一座比丘庵。待比丘庵建好,我就去那里。近来两个小师弟正学种兰,待他们学会我就离开。你是还俗或是继续留在这儿,皆随你…”

兰妹不想嫁人了,她是在兰园长大的,虽然从栖霞寺的兰园到幽兰寺的兰园,可她的心一片沉寂,再也泛不起半点波澜。这些年听空灵大师讲经多了,更觉得唯有佛门才是她的归宿。

小沙弥近了兰园深处的禅院,“禀师公、师伯,冯女施主到!”

里头传来悟缘大师不紧不慢地声音:“请进来!”

冯娥对身后的侍女道:“你在外头候着。”

“诺。”

冯娥穿的是县衙主簿的官袍,袍子有些偏男式,可头上却挽着女子的发式,她福了福身,“三位大师,我是奉郡主之令,前来求幽兰寺众位僧人襄助,帮忙建造祭台。”

与佛门中人说话,不能绕圈子,有事说事。

冯娥对高僧们心存敬意。

悟缘大师定定地望着她,眸子里掠过一丝异样。

空灵大师轻声道:“悟缘,你去安排罢。”

悟缘大师应答一声。悟缘没做皇泽寺的住持方丈,到了幽兰寺,悟非又力荐他做了新住持。

悟非一心想承空灵的衣钵,潜心研习佛法,不想因打理庶务影响修行。

悟非不想做住持方丈,而悟缘却是盼着的。

空灵大师道:“女施主以为,这天几时下雨?”

冯娥不解,为甚他会问自己?

空灵大师抬了抬手,悟非大师告辞出得禅房。

冯娥瞧得出,他在等自己答话。

“祭台建好后,神女祈天,天降甘霖于永乐。”

空灵微阖双眸,转动着手腕上的灵石佛串,冯娥目不转睛地定定看着,一副见鬼的表情,她记得来了,她参加永乐市博物馆,看到玻璃柜城展出的一串佛串,正是空灵手里的,一样的翠绿,一样有金丝。

上面刻有梵文,据说是空灵大师的佛串手珠,也有人说,其实是晋末荣国夫人的赔葬。众说纷纭,据史记,这佛串共有两只,一只是空灵大师所有,另一只就是荣国夫人。

后来,她离开永乐市博物馆,有一天走在街边,看到一串一模一样的,那卖手串的老尼还道“姑娘,看看吧,这可是真正的古物,是好宝贝,只卖九十九块钱。”

她拿在手里,“仿真得不错。”

别说九十九块,就是九百九十万也未必能买到千年前的古玉佛珠手串,仅是它的历史就不止这价。

对方笑了一下,“姑娘给九十九块可好?”

果真是仿品。

不到百元买真品,哪里找这么好的事。

冯娥回道:“一百元钱!多一块不用找。”

“我只能卖九十九,多一元都不行。”

老尼很是坚持。

她带回了手串,再次醒来时,就发现自己穿越了,她只记得自己与几个大学同学聚会,是在歌吧穿的,还是回家路上穿的,过程很是迷糊。

带她来的佛珠出现了,是不是说,莫氏或谢氏那里也有一个一模一样,昔日老尼用九块九卖给她的佛珠其实是真货。

丫丫的,她若回去,那可是大发财。

只是,这几年,她试过好些法子,依旧不能回去。

空灵大师呢喃道:“女施主的灵魂从后世而来?”

冯娥惊讶非常,激动地道:“大师,你知道怎么送我回去?”

不愧是得道高僧,只一眼就瞧出她的灵魂不属于这个时空。

如果他能送她回去,那就是太好了。

凭着自己这一趟穿越之旅,她可以写成故事《我在古代做跟班》,是做凤懿皇后的跟班,到时候用写实的手法,肯定能大火。

“你如何来的?”

冯娥伸手指着他手里的佛珠。

是它,将她带来了这里。

这串佛珠是媒介。

空灵大师面露疑色,“你确定是它?”

冯娥接过佛珠,细细地查看每一枚,在现代时,她曾细细地看过、抚摸过每一枚珠子,“不对,我记得有一枚珠子上有团火苗般的印记,不像是它。”

“那不是火,是血…”

“血…”

可她看到的明明是团小小的火苗形状。

空灵大师呢喃道:“若不是血,便是火灵珠。老讷这串手串佛珠乃是木灵石所制,可称木灵珠。”

永乐市博物馆展览的那串佛珠应该是空灵大师的,因为展出后,后世幽兰寺的住持高僧曾请求政府,要求将这串佛珠归还幽兰寺。说这原是幽兰寺的宝物,是在八国联军时期丢失的宝贝。

第五百一十四章 佛珠

(续上章)说这原是幽兰寺的宝物,是在八国联军时期丢失的宝贝。

她在参观时,也听导游这么解说,“现在,幽兰寺大师正通过佛教人士与政府交涉,希望将此物收回去。传说这串佛珠乃是晋末高僧空灵大师所有,是他亲手所雕,上面有梵文,还有佛像,每一枚珠子上的佛像栩栩如生,乃是难得一见的宝物。”

当时,就有一个对考古学者道:“这话不对,据我查证古籍,史书中记载:南晋末时的荣国夫人也有一串与这一模一样的佛珠,乃是空灵大师赠予永乐郡主,而永乐郡主又孝敬了母亲。后来荣国夫人莫氏传给了儿妇谢氏。既是一模一样之物,你怎能肯定是晋末空灵大师所有?”

也因为这事,献出这串佛珠的海外华侨觉得很有可能是荣国夫人之物。

现在,冯娥坐在空灵大师的面前,细瞧之后,确定了博物馆里的佛珠确实是空灵大师的,那么另一串就当是荣国夫人手里,是带她穿越千年的珠子。

冯娥道:“这佛珠很神奇。”

“是天地灵石所制,自有特别之处。”

冯娥有些眼馋地想:如果拿到陈蘅手里的那串佛珠,她是不是就能回去了?

在这里她没有亲人,只能追随在陈蘅的身边,任劳任怨,做牛当马,只求在乱世之中求一栖身之地,可这里没有人权,她都快要疯了。

空灵大师从脖子上取出一枚观音,“相遇即是有缘,这只玉观音吊坠就送你了。”

“大师,这个对我没用,我想要的是那串手串佛珠。”

“手串佛珠在永乐郡主处,你可以找她讨要。”

陈蘅会给?如果她知道自己拿佛珠是为了寻回去的路,万一发现她还有利用价值,不敢让她回去,不给怎么办?或是她一怒,再毁了又怎么办?

冯娥接过玉观音,行了一礼,带着忐忑的心情回城。

陈蘅看着发呆的冯娥。

她来时急切,这会儿却不说话了,心事沉重得很明显。

“阿娥,你怎了?”

冯娥回过神,无论如何也要试试,万一陈蘅就给她了,“郡主,你是不是从空灵大师那儿得了一串刻有梵文的手串佛珠,上头有十八枚珠子?”

“这么快,你就知道了?

昨天得的,今天冯娥就听说了。

陈蘅问:“你想要?”

冯娥取出一只盒子,启开来,“我想要手串佛珠,用…这个玉观音与郡主换。”

空灵想要玉观音,说是喜爱,却又回头给了冯娥。难道是他瞧出冯娥是个祥瑞之人,还是说,知道冯娥来自千年后。

冯娥道:“男戴观音,女戴佛,观音最合男子佩戴,我戴着不合适,所以…想换一串佛珠。”

陈蘅歪着头,“阿娥,你每次你说谎的时候,眼神飘忽,嘴角微颤。”

骗人也得寻个好理由。

就凭她一句话,她就信了?

冯娥垂眸,脸颊微红,“我要郡主的手串佛珠,是…是我以前见过,而且它原是我的东西。”

陈蘅问道:“是你祖上传下来的?”

她拿这串佛珠,原是准备送给慕容慬的,落到后世冯娥的手里,莫非冯娥是慕容慬的后人,这也不对。

“你原姓什么?”

“我母亲复姓慕容,我父亲姓冯,我外祖父最爱说自己是慕容皇族的后人。”

冯娥从未相信过,认为外祖父胡说,可现在瞧来,未必真的是胡说。

陈蘅暗道:是慕容慬传下去的?

韩姬听得很是迷糊,她听陈蘅说冯娥不是冯多金的女儿,这冯娥不会是北燕皇族后人吧?

如果是,合得年岁的皇族也只一个定王,定王因手握天眼阁,年轻时数度进入南国,就是西魏也待过两年,该不会真是定王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