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罢,怀哥儿拎着个布包从马车上蹦了下来,塞到了顾二怀里,嘿嘿一笑,又急急的回去了。

顾二摸着手里的布包,很想马上打开,却又忍住了,看看天时不早,笑着对小孙婆子道:“嬷嬷,咱们抓紧点赶路吧,早饭也就算了,中午可是正忙的时候,老是偷懒怕要被那群长嘴的吐沫星子淹死了。”

小孙嬷嬷自然是痛痛快快的应了,顾二为了照顾她,才走走停停耽误了这许多功夫,眼见已经离府不远,自应当赶一赶路了。

看着顾二三人远去的身影,被无视的少年轻轻叹了一口气,暗道可惜,忍不住又抬头看了一眼顾二的身影,大步甩开,方正得宜,这次却是说出了口:“可惜了。”

那小厮不禁问道:“公子,有什么可惜的?”

少年无精打采的看了他一眼,闷闷不乐地道:“回客栈收拾东西,咱们即刻返京。”

小厮张大了嘴巴,说话竟然有些结巴起来:“可,可是老爷,叫咱们找,找的人还没找到呢。”

那少年敲了小厮脑袋一下,恨道:“你懂什么,现在就是找到了也没用,赶紧给我回去收拾东西。”

回到了灶上,顾二先去看过贺大娘,得知她已经喝了汤药,用了早饭,登时放了心,卷起袖子就去灶上帮忙了、

阿秀虽然有些好吃懒做,人却是很聪明的,看个火烧个饭也轻省,就来看顾惜玉切菜,不时的从菜墩上拣个黄瓜丝萝卜条子丢到嘴里嚼了。

小孙婆子一旁看到了又好气又好笑,骂她道:“若是肚子饿了,边上的蒸笼里有馒头,莫要学些不三步不四的,主子没动前,怎么能先吃?”

阿秀眼睛一斜,她呆了几天,晓得小孙婆子刀子嘴豆腐心,也不怕她,振振有词地道:“那戏文里都说了,给皇上吃的饭菜,都要有人先试过了,我这是帮主子试毒。”

小孙婆子被她噎的没有话讲,顾二暗自好笑,一本正经地道:“给皇上吃的似乎都是做好的菜吧?没听说这刚切成丝还没下锅的也要试吃的。”

顾二不容阿秀插嘴,接着又道:“我怎么听说给皇上试吃的都是特别养的狗呢?”

灶上的婆子捂嘴偷笑,一起看阿秀的笑话,阿秀也是个能屈能伸的,昂起头,捏着鼻子叫道:“汪汪汪汪汪…”

大家先是一愣,随后俱都笑的前仰后合,顾二亦是抱着肚子大笑,她放下菜刀,指着阿秀笑道:“好好,以后咱们的菜做好了,都先叫阿秀姑娘,试,试毒。”

讲到姑娘两个字,又忍不住想起阿秀自认是狗,后面两个字却是断续了半天才说完。

灶上的婆子们也都是喜欢看人笑话的,却是打定主意要捉弄下阿秀殿下,每样菜都比平时多了一半分量,炒好一个菜,盛出来,主子一大盘,阿秀一小盘。

阿秀开始流着口水,来者不拒,在消灭掉半只竹香鸡,一小碗回锅肉,一碟子的糖醋里脊,半盘子京酱肉丝以后,腆着肚子蹭到了顾二身前,委委屈屈地道:“我,我不要做狗了,我还是继续做人吧。”

顾二扑哧一笑,伸出指头点了下阿秀的额头,嗔道:“哪个要你做狗了,你自己偏要学狗叫。”

灶上的婆子们也就不再为难阿秀了,多做的菜,中午加了餐,灶上的婆子们欢欢喜喜的海吃了一顿。

等她们吃完,顾二却又板着脸说,“这多费的材料就从大家的月钱里出了。”婆子们面面相觑,愁眉苦脸的应了,还是阿秀机灵,赶紧又学了几声狗叫,婆子们嘻嘻哈哈一笑,觉得抛费些月钱也值了。

经了此事,阿秀大大咧咧的性子却是收敛了些,婆子们对这两个新来的小丫鬟也有些另眼相看,不像是顾二刚到灶上时步步维艰。

顾二见阿秀和顾惜玉二人时时端着笑脸,心里松了口气,回去讲给了贺大娘听,贺大娘听得连连捶着床头,直嚷道:“这个阿秀可真是个奇葩,哈哈哈,老婆子要是病好了一定要看看她是怎么学犬吠的。”

顾二白了一眼贺大娘,真是越来越不着调了,没好气地道:“还能怎么学,自然是四肢着地,扬起脖子对天狂啸。”

贺大娘傻傻地问:“真的吗?”

顾二哈哈大笑道:“自然是假的,大娘也被我骗了呢。”

贺大娘面子上挂不住,抓起枕头丢向顾二:“你一肚子坏水,偏生了个老实面孔,骗起人来,就没有不上当的。”

顾二接过枕头,嘿嘿一笑,却也不敢再还嘴,生怕引了贺大娘情绪激动再咳嗽起来。

放下枕头,扶着贺大娘躺下了,顾二拿出了怀哥儿给她的新包裹,打开了,却是本蓝皮的线装书,上书四个大字,西陵游记。顾二一见就甚是欢喜。

这西陵上人乃是本朝有名的一个游侠儿,平生爱好是走遍名山大川,体会各地风土人情,偏生一手好文笔,每到一地,就亲自辑录当地的奇闻异事,再托了人把手稿捎回来,装订成册,在各地书局出售。

顾二上次看了一册,十分喜欢,松石问起她喜欢什么,便随口说了,没想到怀哥儿竟然记在心上。她翻开扉页,见了日期,知晓这还是最新的版本,登时觉得整个人都被满满的幸福淹没了。

顾二翻了两页,却从中间飘落下一纸薄片,飘然落到了她脚边,顾二有些奇怪地弯下身子拣起,却见上面写了满满一页,花体小楷,字体十分俊逸风流,一条一条,全是这本书的读书心得,有时言简意赅又切中要害,有时又举例证明书中不可信之处。

顾二心里一暖,知道这是怀哥儿怕她一味的尽信了书中之言,不惜自己先读过,再写下这读书笔记给她。

顾二缓缓放下手里这片纸,摸着书皮,一时之间,竟有些不舍的读了,若是与怀哥儿意见相左,若是意见相左,顾二的眼睛一下亮了起来,想必会十分有趣吧。

想到这里,顾二迫不及待地翻开书读了起来,离晚饭前的准备还有段时间,要抓紧,她一目十行的看了下去,就在书上随笔记了些心得,等翻完一本书,伸了个懒腰,才发现不知何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身后传来贺大娘的打趣:“你真是太专心了,小孙嬷嬷进来三次你都没发现,我就叫她自己去忙了,左右灶上也不差你一个人。“

顾二极是不好意思,握着手里的书,又有些舍不得,最后还是毅然放下了,和贺大娘打了招呼,转身去了灶房,见一众婆子已经把晚饭准备妥当,她逐一又检查一遍,拉过愁眉苦脸的阿秀试了味道,刚刚准备妥当后,给主子们领饭的丫鬟陆陆续续的来了。

上卷 从丫鬟做起 第一百一十八章 蝼蚁的命

第一百一十八章 蝼蚁的命

现在府里当家的奶奶却是有权利自己定饭食的,比如大太太,四太太,再比如大少奶奶,其他的姨奶奶们就只能看当家主母的脸色了,灶上弄起来却也方便。

只是这些小丫鬟间也都是有心眼的,难免会互相比较,她们私下里的行为,顾二却是不管的,也管不过来。

大少奶奶这几天身子不爽利,往常来取饭的大丫鬟在照顾她,却换了个叫做小满的丫头,和顾二她们一起进府的,只是性格懦弱了点,一直被大丫鬟欺负着。

小满提了食盒出来,就被几个姨奶奶的丫鬟围住了,你一言我一语的,非要看看小满手里食盒盛装了什么菜品。

小满胆子小,这些丫鬟上前推搡了几下就受不住了,眼睁睁看着手里食盒被夺了去,翻开盖子看了个清楚。总算是这些丫鬟有些脑子,没有做出更出格的事情,看完了把食盒盖子原样盖好了又还给了小满。

这些丫鬟回了院子里,各自进了自己主子的房间,姨奶奶们却都集中在了珠姨娘的房间里,听了她丫鬟的禀告,一个个义愤填膺,这大少奶奶果然不是个东西。

看着一派端庄贤淑的,背地里搞这种把戏,自己吃香的喝辣的,姨娘们连饭都吃不饱,还要靠丫鬟救济,简直没有天理了。

珠姨娘咬牙切齿地道:“不如咱们现在就去寻了少爷,让他来瞧瞧,咱们吃的是什么,大少奶奶吃的是什么”

另外一个长着一张圆脸,鼻子嘴巴都有些肉肉的沈姨娘劝道:“上次不也找过了?结果呢?大*奶还不是偏心的。何况,”她的声音压低了下来,嘴巴里却带着一股子的酸味:“大少爷现在日日和那个小骚蹄子黏糊在一起,哪里有时间来管咱们。”

珠姨娘很是生气的一拍桌子,“那就这么耗着不成?”

其他两个姨娘也是一脸不满,沈姨娘笑了笑,柔声道:“那个现在正好着呢,大少爷天天留在她那里,伙食自然是不差的,寻她也是鼻孔朝天的德行。等过几日就是初一了,大少爷要去大少奶奶屋子里住的,到时候她吃了亏,咱们再劝几句,你们说,她会不会闹呢?”

几个姨娘顿时喜笑颜开,一起夸奖沈姨娘的脑袋好使。

等出了珠姨娘的房子,回到了自己的地盘,沈姨娘身旁的大丫鬟伺候她洗了手,轻声问道:“姨奶奶何必给她们出谋划策,就叫她们饿着好了,想当初,哪个得宠的时候不是恨不能踩咱们一脚的。”

原来这沈姨娘却是最先被抬举了的,也是最不得宠的,她抚着手上的玉镯子,似笑非笑的嗔怪的看了丫鬟一眼,这一眼间却有许多风情,“我出了主意,她们自然不好叫我出力了,到时候有了什么三长两短的,我也撇的干净。”

贺大娘的身子却是一日不如一日了,大夫说,年轻的时候太好强,掏空了身体,现在已经到了灯枯油尽的境地了。

顾二却不肯相信,拼命攒钱,想着请个好大夫给贺大娘看看,这几日对几个姨娘的伙食不禁克扣的有些狠了,反正再怎么克扣,也总比下人的伙食好。

这天,顾二正在灶上忙着,听得门外一声怒喊:“灶上管事的给少爷滚出来。”

灶上一时鸦雀无声,有站在门口的婆子向外探了一眼,回过头来低声道:“是大少爷。”

顾二一愣,大少爷来做什么?李府的爷们儿向来不管后宅之事的。她放下手里正在掐的面片,抹了一把手,匆匆地迈了出去,福了一礼,唤了声:“大少爷安。”

李思齐上下打量她一番,沉着脸道:“叫个管事的来,你个小毛丫头不顶事儿。”

顾二沉静地回答道:“贺大娘病了。现在灶上就是我在管事儿。”

李思齐不得不正眼又看了一遍眼前的小丫鬟,却觉得有些眼熟,他想了想,问道:“你以前在祖母跟前当差的?”

顾二半低着头,恭敬地道:“顾盼以前确是在老太太身前当差。”

李思齐哦了一声,自言自语道:“既然是老太太调教出来的,想必是个懂规矩的。”

他话锋一转,质问道:“为什么几个姨太太的伙食那么差?”

顾二略一思考就明白了,定是这李家大少发现了什么,去问大少奶奶,大少奶奶却推说不知,转到自己这里来了,只是这克扣伙食之事,确实出自她手,况且克扣下来的好处都被顾二得了,倒也怪不得大少奶奶。

顾二无言可辨,低头不语,李思齐的心思却活泛开了,这小丫头懂什么呢,克扣了姨奶奶对她又有什么好处?定然是大少奶奶授意的,他再一看顾二可怜兮兮的样子,越发坐实了自己的猜想。

李思齐既然起了这样的心思,叹了口气,上前拍了拍顾二的肩膀,轻声道:“辛苦你了,捂住左脸。”

顾二睁大了眼睛,看着李思齐那一双洁白如玉的手抽离,右手在空中画出了一个完美的弧线,落在了迅速扬起贴在顾二脸庞上的左手之上,啪的一声脆响,顾二伸出手,捂住微微发烫的左脸,仰望着齐哥儿板起的俊脸。

齐哥儿脸上冰霜一片,厉声骂道:“谁给你的胆子,叫你自作主张的,以后再叫我发现姨奶奶的伙食短缺,定然饶不了你。”

话罢,齐哥儿又狠狠瞪了顾二几眼,扬长而去。

顾二怔怔地望着齐哥儿的背影,灶上的婆子们见齐哥儿行的远了,一起涌了出来,七嘴八舌地问道:“大姑娘,怎么样?”“快让嬷嬷看看,打青了没有。”

顾二捂着脸,摆了摆头,低头从人群中穿过,众婆子当她受了委屈,要去寻贺大娘开解,自动的让了路给她,还不忘喊道:“大姑娘回去好生歇息罢,灶上的事情无须担心。”

顾二回到房间里,独自坐到了小炕上,手还习惯的捂着,不知过了多久,她缓缓放下手,奇怪地看着,手上面旧伤依然累累,只是疤痕淡了许多,看着却也比旁人的手丑上许多。

顾二盯着手看了半天,依然想不明白,她穿上鞋子,默默地到了贺大娘的床前,贺大娘午睡正香,脸上一片安详,和第一次见时那般凶神恶煞的样子相去甚远,顾二隐隐有些明白了。

天气渐渐的闷热起来,贺大娘睡了一会儿,额头上就冒出许多汗来,顾二投了帕子给她轻轻擦拭了额头,又去寻了团扇,轻轻给贺大娘扇着。

贺大娘悠悠转醒时,太阳已经过了最烈的时候,屋子里有了些微风吹过,让人躁动的心也平静了下来。

贺大娘一眼看见了表情木然的顾二一只手机械的打着扇子,登时有些好笑,拍了下顾二的手,扇子应声而落,顾二一下惊醒,立刻蹦了起来,随后弯腰去拣掉在地上的扇子。

顾二的手指将将触到扇子柄的时候,听到贺大娘柔声问道:“想什么这么出神呢?”

顾二站直身体,凝视着贺大娘,直言道:“大娘,我不懂。”

贺大娘满面困惑,问道:“不懂什么?”

顾二亦是一脸困惑,她把今天上午大少爷来找茬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双眉紧皱,不解地问道:“听说王家小姐沉塘之后没几日,大少爷便行动如常了,按理说应是心狠手辣之人,为何方才又要做上那一场戏?”

贺大娘叹了口气,拉着顾二坐近了些,轻声道:“其实齐哥儿心是好的,就是被他**带的有点歪了。”

见顾二一脸茫然,贺大娘耐着性子为她解释:“你怎么知道王家小姐那事儿,齐哥儿不伤心?只是他无能为力罢了。他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大抵是想管而没法管的,于是只好随波逐流了。”

贺大娘见顾二听的认真,抬起手给顾二归拢了下前面的碎发,继续道:“像是你这样的,却又不一样,咱们这种做了下人的,在主子眼里其实不过跟蝼蚁一般,齐哥儿知道,他随手一拂就能把蝼蚁掐死,但是对蝼蚁又有什么好处呢?这点,却是十足随了他父亲。”

贺大娘两眼望着窗外,突然缅怀起往事来:“当年就是说老大心太软了,实在不是个当官的料子,要不然,李家也不会渐渐没落了。”

顾二不解地问道:“三老爷不是在外面做着官的吗?”

贺大娘嗤笑一声:“老三?他倒是做了官,可你看看大房如何,四房又如何?若是你大老爷做了官,断断不会放着兄弟不管的。”

顾二隐隐有些明白了,贺大娘玩笑一样拍着顾二的手道:“若是将来,咱们顾大姑娘有能力决定旁人的生死了,可要仔细的想一想,你随手一掐,就去了一只蝼蚁的命喽。”

李思齐那双纤细白皙的手在眼前一晃而过,顾二郑重地保证道:“大娘,我会的。”

贺大娘不禁捂住嘴巴吃吃的笑了起来,这傻孩子,还真当自己是个有本事的了。

上卷 从丫鬟做起 第一百一十九章 传说中的沈姨娘

第一百一十九章 传说中的沈姨娘

没几天,宅子里出了个大新闻,起因是齐哥儿目前最宠爱的秋姨奶奶不慎撞到了四太太,四太太当时就跌了一跤,捂着肚子叫个不停,等请了大夫,却说是动了胎气。

四太太便叫人请来大太太,一阵哭诉,大太太好生安慰了弟媳一番,赌咒发誓回去定然把那秋姨娘发作了。

等大太太回去,就叫人把秋姨娘捆了,狠狠的打了几十板子,半个宅子都听得见秋姨娘的求饶声,打板子的几个粗使婆子绘声绘色地道:“哎呦呦,你们是没看到,秋姨娘那粉嫩粉嫩的小屁股,就和刚点好的豆腐脑一样。”

于是,秋姨娘,豆腐脑,很快传遍了全府。

按理说,一般女子受了这么重的侮辱怕是要寻个绳子了断了,又或者不敢再随便出门了,偏这个秋姨娘是个不知羞耻的,养伤的时候还经常搬把躺椅出来晒太阳。

沈姨娘一边剥着瓜子,一边看着窗外的秋姨娘,阳光下,秋姨娘细瓷一样的脸上晶莹剔透,不愧是南方来的美人儿。

她的大丫鬟一边叠着刚洗好的衣服,一边恶狠狠的啐了一口:“不要脸的骚蹄子,刚还听到她的丫鬟打听少爷的去处。”

沈姨娘脸上闪过一丝阴毒,手里的瓜子被她瞬间捏碎。

当天下午,秋姨娘房里来了个不速之客,沈姨娘带了些鸡蛋红糖的就来探病了,秋姨娘往日里是瞧不起沈姨娘的,这个院子里,谁不知道,别的姨娘,大少爷一个月之中也会钻几次屋子,只有沈姨娘,纯粹就一个摆设。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秋姨娘现在是落难的凤凰不如鸡,她一脸感激的连声催促:“快坐,快坐。”

沈姨娘和气地握住了秋姨娘的手,体贴地道:“你后面的伤还没好,就好生歇着吧。”

话罢,沈姨娘转头接过丫鬟提着的篮子,笑道:“姐姐现下是什么情况也不瞒妹妹,这鸡蛋是滋补的,红糖是补血的,妹妹要不嫌弃就留下用吧。”

秋姨娘红着眼圈谢了,泪珠顺着脸颊一路滚落尖尖的下巴,那小模样,真是惹人怜爱,沈姨娘面皮一抽,赶紧挪开视线,笑道:“妹妹哭什么呢,等养好了病,大爷还不是要来你屋里歇着,这院子里,论模样,就没一个比妹妹强的。”

秋姨娘抽噎了两声,渐渐止了泪,一开口,却是软软的吴腔,听得人身子都酥了:“多谢姐姐还记得来看我,我平日里和姐妹们走动的少,却不知姐姐是这般的人。”

沈姨娘婉约的笑着,秋姨娘抬眼见她不禁一怔,这沈姨娘模样也不差,听说还是当初大少爷的贴身丫鬟,怎么抬举成了姨娘反倒不受待见呢?

沈姨娘轻轻叹了口气,不着痕迹地把话题引向了秋姨娘这次受的无妄之灾上:“听说妹妹冲撞了四奶奶?”她眯着眼睛打量了一番秋姨娘,肯定地道:“我却是不信的,妹妹这副身板哪里冲撞的了四奶奶那么沉的双身子。”

秋姨娘的一双秋水明眸登时又泛滥成灾了,这可是头一次有人给她说了公道话,顿时觉得沈姨娘真是熨帖到了心里。

沈姨娘抿嘴笑了下:”其实啊,也难怪四奶奶要怪罪妹妹了。”

秋姨娘抬起泪眼,一脸懵懂地看着沈姨娘:“姐姐,这话什么意思。”

沈姨娘却不肯再说,转过头夸赞了一番秋姨娘屋子里的摆设:“妹妹这对鎏金玫瑰红花瓶可真不错,想必是大少爷特意给妹妹寻来的吧?这百宝柜子打的也很细致,一看就是老师傅的手艺,这种老师傅,现在是有钱也难得请到了。”

秋姨娘只得忍住心中困惑,随口支应着。把屋子里的摆设夸奖一遍后,沈姨娘站起身,温柔地道:“妹妹先休息吧。”

秋姨娘挣扎着撑起半个身,连忙唤屋子里的大丫鬟去送沈姨娘,沈姨娘微笑着在要踏出房门的瞬间,顿了一下,状似无意地道:“对了,妹妹,大少爷还没来看过你吗?”

话罢,沈姨娘又自言自语道:“大少爷这几日去了谁的房里了?”

沈姨娘的话在秋姨娘的心里种了颗怀疑的种子,沈姨娘刚走,她立刻叫丫鬟去打听打听,大少爷这几天住在谁房里了。

丫鬟回来后,一脸高兴地说:“大少爷这几日哪里也没去,听说一直住在大少奶奶房里呢。”

秋姨娘悬着的心放下了,却又多嘴问了一句:“那大少爷这几日都做些什么?”

下午却是有些凉了,丫鬟一边利索地给秋姨娘盖着被子,一边道:“听说从街上买了不少补品给四奶奶送去了,哎呀,大少爷还真疼姨娘,若不是为了给姨娘在四奶奶那里讨个好,怎么会舍得花这么大的价钱…”

秋姨娘的十指深深抠进了掌心,若是有丁点的关心,买来的补品怎么不送上一些到她这里?连人影都没见一个。

大少爷和四奶奶,秋姨娘隐隐猜到了什么,却又不敢置信,这可是**啊。

秋姨娘的身子渐好了,她日夜望着窗外,却总也不见大少爷的人影,听说四奶奶前些日子生了个儿子,大少爷很是欢喜,每天都去看望堂弟。

秋姨娘终于忍不住了,她翻出自己最新的一套裙袄,鲜艳的桃红色,只在过门的时候穿了一次,就那次,大少爷捧着她的脸,夸奖她皮肤细腻如油脂。

秋姨娘仔细的涂了蔻丹,又点了腮红,对镜贴了花钿,恹恹一笑,却是带了几分病美人的娇气。

叫小丫鬟守在外边,看见大少爷进了四房的院子,估摸着时间,秋姨娘摇曳多姿的出了门,一手捏着帕子,一手提着篮子,只说去采摘些新鲜柳枝,插花瓶里观赏一番。

却总在四房的门口徘徊,一双眼睛时时瞄向院门。

四爷打着呵欠,在小厮的搀扶下回来补眠了,儿子新鲜了两天半,又哭又闹吵的人心烦,他便借口谈生意,却是躲出去喝花酒。

玩了三天三夜,身子撑不住了才回来休养下。

远远望见前方一个婀娜的身影,一张粉脸堪比桃花,登时动了心,捏了捏小厮的手,小厮机灵,低声道:“那是大少爷新纳的小妾,唤作秋姨娘的。”

四爷喃喃道:“秋,秋,萧瑟而丰华,“又注意到秋姨娘一身窈窕偏带了几分弱,不禁赞道:”好名字。”

那天早上,灶上如同往常一样忙忙碌碌,过了许久,却不见有人来领饭,顾二十分奇怪,她探头向外望了望,见府里空空荡荡,似乎没有人一般,招手唤了小孙婆子过来:“嬷嬷,你去打探下,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

小孙婆子去了半晌才回,脸色苍白,汗珠大颗大颗的从她额上滑落,顾二一见她这副样子,就知道出了大事,赶紧搬了个小杌子让她坐下,又倒了盏温茶给她。

小孙婆子一把抢过茶碗,咕咚咚一干二净,缓了半晌,心仍然跳个不停,她颤抖着抓住顾二的手,急惶惶地道:“大姑娘,不好了,出大事了,出大事了啊。”

顾二轻声安慰于她:“嬷嬷先别急,慢慢说,是大房还是四房?”她略一思考,不禁问道:“难道是九少爷?”

这刚生下来的九少爷最是金贵,四奶奶嫁了这么多年才生了个儿子,自然宝贝的不行,就是九少爷掉根头发,阖府上下也得被她折腾一次。

小孙婆子眼神呆滞地摇了下头,木然地道:“是大少爷,和四老爷。”

顾二依然一头雾水,这府里虽然只剩下这么两个成年的男主子,但是向来井水不犯河水,两个人还颇有一比高下的意思,一个接一个的收姨娘,难道会一起出事了?

小孙婆子突然抓住顾二衣襟,声嘶力竭地喊道:“大少爷把四老爷杀了啊,啊啊啊啊。”

她真是吓得傻掉了,一连声的尖叫,顾二也傻掉了,完全想不起去阻止她。

过了许久,顾二的理智渐渐回笼,她安慰的抱住了小孙婆子,拍着她的后背,灶上的婆子不知道什么时候聚在了一起,把她们二人围在了当中,一张张脸上全是惊骇之色。

就有婆子按捺不住,惊慌地问道:“大姑娘,方才小孙嬷嬷说的可都是真的吗?”

顾二皱了下眉头,方才却是她失策了,应当把小孙婆子拉到角落再盘问的,只得尽量的放柔了声音安抚道:“怎么会呢,大少爷毕竟是四老爷的亲侄儿,两个人的关系也向来不错的,小孙嬷嬷应是听错了,大家都回去干活吧。”

婆子们将信将疑的散去了,若是真的没事,为什么大早上的一个打饭的丫头都没有?难道是大老爷回来了,把这一府的人都带天上享乐去了?那为何独独落下了灶上的?

小孙婆子仍然精神恍惚中,顾二把小孙婆子的手握在手心里,两眼盯着小孙婆子的眼睛,好言开导着她:“嬷嬷,别太在意了,大娘说过,咱们做下人的,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上卷 从丫鬟做起 第一百二十章 李府的大危机

第一百二十章 李府的大危机

小孙婆子抽了下鼻子,眼泪汪汪地看着顾二:“大姑娘,你孤家寡人当然去了哪里都一样的,我们一家人只怕要拆个四分五裂,像是我家老头子,身体不好,在李府帮着看看门,要是再叫人牙子来,谁会挑他啊。”

顾二默然,小孙婆子又道:“哎,据说大少爷双手是血的从四奶奶房里跑了出来,然后丫鬟婆子们进去一看,四老爷浑身是血的倒在地上,四奶奶都吓得傻掉了,大太太也被气病了,府里乱成一团了。”

顾二一惊,她急急道:“你且好生休息一下罢,我去寻贺大娘来。”

顾二匆匆回到了屋子里,贺大娘晚上折腾了一夜,刚刚睡着,脸上满是疲惫,顾二愣了片刻,终还是伸手摇醒了她,“大娘,大娘,醒醒。”

贺大娘抬起迷蒙的花眼,嘟囔道:“映红,你来接我了吗?”

顾二登时急了,声音大了点:“大娘,我是顾盼,顾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