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知道了,我奶前儿把一件旧衣裳剪了准备做鞋底呢,我一会儿就拿来,我帮你一起弄,很快的。”

说起旧衣裳,阿米猛地想到了自己去小麦那里的时候带回来的好些旧军装,一个转身,就开始翻炕头上的箱子,箱子里衣裳不多,可和这个时代的其他人家比起来,却丰富的很,不算那什么羊皮长袄,也有足足不下五套的衣裳,绝对让阿米可以傲视周边几里地的大部分人。

翻出其中一套最大的,还没有修改过的军装,阿米直接递给了阿灿,看的阿灿一时有些愣神。

“这是干啥?”

“给你的,我衣裳多,这一套我哥给了我连改都没来得及,更不用说穿了,我瞧着你身上的衣裳都小了一大截了,也没换也没补,估计你家布票也不够,索性这套给你,看身量,应该正好能穿到明年,虽然这是单的,不够暖和,不过做个外套挺合适的。”

阿米这样的贴心,这让阿灿一时都不知道说什么好,接过了那衣裳,不住的抚摸,眼睛有些发红,他以前的日子一直过得不错,爹妈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加技工,爷爷奶奶也有本事,所以吃穿从来不发愁,可自打家里出了事儿,那就一日不如一日了,虽然家里还有些积蓄,也有点值钱东西,可生活用品上却开始缺乏,只出不进,到了这里之后,虽然也有妈妈带来的以前他爸的衣裳什么的,可爷爷奶奶却是光身来的,几乎啥都没有,所以以前的那些衣裳基本都让他妈妈改了改,给了爷爷奶奶穿。到了他这里,因为四个人只有一个人的工作有布票补贴,更是紧张的很,能存下点补一补,接一截就不错了,哪里还指望能有新的穿。

原本以为一直也就这样了,或许等将来在大些和爷爷混着穿,不想这会儿阿米却给了他这么一套孩子间最流行的军装,这怎么能让他不敢动?即使这衣裳不过是七八成新,可在这个时候,这就是好衣裳,还是别人求不得的好衣裳。阿灿将衣裳紧紧的抱在怀里,都不知道用什么言语来感谢阿米了。

“我前儿还见杨大夫的孙子穿着一件军棉袄,宽宽大大的,一看就不是他自己的,来的时候可啥都没带呢,是你以前穿不下的吧,你家自己都困难了,还要接济他们,我这比你宽松多了,怎么好小气。”

阿米看着阿灿的样子就知道他想什么,先把话说到了头里,顺带还岔开了话题,一边继续手里的针线活,一边说道:“倒是那几个老人,这个天也就单衣叠着单衣,这可怎么办,山里穿的不厚实可容易做病的,我大伯前些日子去县城收旧衣裳也没收来几件,就是分给他们,估计也不够,阿灿,这些日子,你问问那些在咱们村的套兔子的人吧,看他们兔子皮卖不,不成就用兔子皮给他们做皮袄子穿吧,虽然不贴身,好歹保暖,也不用布料,不怎么费钱。”

阿灿到底不是一般的孩子,听着阿米这么说,也放下了自己心里那一点不好意思,点着头说:“我已经问了邱明了,他说他帮我收,说是我出面不怎么合适,万一让其他人知道了,万一传出去,容易多出是非,反正他也正准备弄点给他爹弟弟做袄子的,顺手的事儿。”

听着他已经有了计划,还开始处理,阿米立马也不多话了,这人虽然小,可办事儿还是挺牢靠的,不过对于他和邱明的相处如此融洽还是有些诧异,感觉阿灿这人在人际关系上好像也挺有能力,来村子才多久啊,不但是村子里的孩子们和他处的好,如今和外来的人居然也接上头了,这样的人以后一定有出息的很。

想着这些阿米忍不住多看了他几眼,看他一脸温暖的笑容,摸着衣裳,心下也是一笑,这还是个孩子呢,一套衣裳都能让他这么欢喜。

“阿米,你真好。”

“呵呵!”

“阿米,你还有啥活不?我来干!”

所谓青梅竹马,这或许也算吧!

第135章 同类

下放的老人们如今和阿灿家走的很近, 还有些互助的模样, 那两个兵营出来的老头,能做的虽然不多, 可力气却不小,能干不少的力气活,而阿灿爷爷这样的文人,本事虽然不大,也就带带孩子的本事, 可谁让他们都带着媳妇呢,自然而然的,这很多细致的只有女人能干的活,就有人帮忙了, 一来二去的, 关系不好才怪。

他们的亲近其实很正常, 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谁让他们说起来都是放下来劳改的有问题人员呢,在这个村子里,即使村民们再和善,下意识间, 那种身份上的区别还是让他们有点格格不入,再这样的情况下, 和同类的阿灿家抱成团成为一国, 那是很自然的事情。

这样的事儿其实不仅仅在他们中有这样的情况,其他地方或多或少都一样,只是一直以来都没人去细分罢了, 就比如阿米这里,能跟着她一起进山打猎的一伙子人自然而然的就比较亲近,在村子的孩子中已经隔离出来成了一个团体,而在这个小团体中,本事大的和跟着当个附庸的自然而然又会分开,若是在加上格子的亲戚,住的远近等等,都有可能造成不一样的亲近程度,这样要是去细想,只怕结果就是:细思极恐!

话说回来了,说这个同类的话题其实更多是想要引出阿米的新交际范围,比如和杨大夫,这绝对属于专业造成的同类问题,人家下放前可是妥妥的专家级人物,即使是西医,即使是外科,可对于阿米来说,对方也绝对是医学前辈,所以喽,在用中草药给人看小毛小病的空档里,常去请教一二。这样一来能不熟悉?至于对方?杨兴瑞同志表示,这个世界变得太快,他心有戚戚焉!这么一个豆丁娃子,居然能靠着几本中医书籍,一本本草,自己摸索出治病的本事来,而且还治的像模像样的,这能不让他吃惊?

都说西医是流水线式教学,成批的出医生;中医是一对一精英式教学,需要时间和经验累积的复杂学科!这事儿到了阿米这个孩子这儿怎么就不准了呢?要是各个都像这个孩子这样,那西医在咱们国家还有出路?对于我们这样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只要医生数量跟上去,光是一个草药成本就能把西医给打趴下了好不。

“那孩子真这么厉害?这么有天分?”

别说是杨大夫了,就是这个小圈子里的其他几个人也不敢置信啊,越是文化层次低的人想的越是简单,像是村子里的人,阿米会看病,会抓药这对他们来说一两次有了实例就能接受,不会多操心到底是怎么学的,怎么会的,什么时候开始学的,什么时候怎么就学会了,等等的问题,能给村子里带来好处,能让他们解决看病难的问题,这就足够了。谁管她怎么学的?能治病不就成了?甚至下意识的还会帮着寻点理由出来,证明一下自己这村子里的小大夫本事不错,满足一下他们自己的虚荣心。

不过事情到了这些知识分子这里则问题多了去了,这孩子没人教她怎么看的懂深奥的医书的?即使草药这东西从小跟着死去的爹妈曾采过,懂一些,认识的不少,可这炮制怎么学的?还有这药方子,即使很多都是书里有的成方,验方,可这孩子怎么知道谁该用哪个?怎么知道剂量多少?君臣佐使上没有人解说怎么就能理解?

这事儿要是放到后世,那真是呵呵了,人肉搜索都出来的年代,阿米绝对就是被解剖的料,可在这里却不一样,问题再多他们也没法子问仔细了,一来是心有顾忌,生怕问多了,引来村中人的反感,让他们好不容易得来的平静生活给搅和了,以为他们想举报,是特务等等,谁说的清呢,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好。二来也是下意识的以为阿米其实有师傅,可能还是个挺了不得的人物,只是不好说出来,比如像是他们一样遭难的人,或是躲在什么地方的老大夫啥的,这要是追根究底的寻摸,把人家害了可怎么好。他们自己已经吃过这样的苦头了,不想因为好奇心,让其他同类因为他们而受罪。所以即使疑惑重重,也偃旗息鼓。

可再怎么压抑好奇心,作为医生中一员的杨大夫还是忍不住在阿米过来询问些医学问题的时候下意识的试探一二,比如教一点比较复杂的东西,然后在下一次阿米过来的时候进行考核,只那么几次,倒是让杨大夫对于阿米自学学医的事儿有了那么点相信,因为阿米学的太快了,不单是快,还举一反三,很多他没有讲到的东西,也能自行理解上七七八八,这让杨大夫很诧异,也很惊喜。忍不住说给了同样住在仓库的伙伴们,带着一种有了得意弟子的骄傲,宣扬阿米的聪慧。

“那孩子天生就是当大夫的料啊,别看她如今就是弄点中草药,给村民看点小病,可是在这西医上也挺有天分的,我把人体器官结构和她说了只有一遍,第二回问,这孩子就能说得一清二楚,连骨骼位置都能点出来,这天分,要是不当大夫,干啥都可惜。”

杨大夫如今在村子里时间长了,因为是大夫,常和村民接触看病的缘故,这说话也带上了几分村子里土话的味道,那个啥说得利索的很,都不带扎眼的,边上他媳妇,付德芳听着都忍不住想笑,可看着那几个老头说得正高兴,索性也不管了,转过身,拍着睡着的孙子的后背,轻轻地哄着,免得让这几个老头把孩子吵醒。

“要这么说,以后这孩子肯定能出息了,这当大夫好啊,别看如今咱们一个个都遭罪的很,可真说起来,谁能保证不生病?到了那时候,这大夫的好处保准被想起来,只要想起大夫的好处,那以后这日子就差不了,再怎么折腾,也会留点分寸,除非他们是觉得自己金刚不坏了,不然都不会对着大夫下死手。”

“确实是这么个理,这娃子心善,心善的人就会有好报,这就是好报,天分这东西最不可捉摸,学好本事,有一技之长,到了什么时候都是最大的本钱。”

阿米给他们做的鞋子不用阿米自己说,人洪教授就已经偷偷的暗示过了,他本就是个直性子,不是自己家老婆子做的,他不会去沾这个便宜,当这个好人,自然将阿米的帮忙说了出来,只是怕给阿米添麻烦,所以只是偷偷的让穿鞋的人知道,外头是一点风声也没有的。

不过就是这么一点子好,加上和杨大夫相互的医学交流,在这些老人看来,阿米似乎也已经成为了同类,即使年纪相差太大,即使专业根本不同,可知识的累积和未来的可能,让着几个身处他乡,倍感孤独的人,下意识的就迫不及待的将这个孩子划入了同类的范围,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那娃子才十二,怎么这开春就要去读初中了?年纪够?”

“不是年纪的问题,这孩子脑子聪明,跳级了,洪教授和我说,那孩子的水平就是直接去初二都没问题,只是到底年纪小了点,怕拔苗助长毁了这孩子,这才一直压着,只是最近你们也知道,外头形势不怎么好,这村子里的小学不知道能不能继续,所以洪教授就赶紧着把孩子往初中送,省的万一有个什么变动,害的孩子没书读。”

或许是外头连着两次波澜变动的缘故,如今这些人都十分的敏感,一点子小道消息都要分析再分析,即使知道如今他们已经被贬到泥里,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可心里还是带着恐惧和不安,不怕自己怎么样,就怕再带累了谁,所以都谨慎的做下一步的打算,这送学习好的孩子去更安全的学校就是这其中之一,对高学历没什么追求的孩子即使失学了,家长也好,孩子也罢,不会有太多的想头,在他们看来,不做睁眼瞎就已经实现了零突破,足够了,而对学习好的好苗子来说,若是被牵扯到了,失学,那就宛如被折断了翅膀,别说是孩子不甘心,就是大人也舍不得,也因为这样,所以才有了学期中间跳级如此一出。

“这小学怎么就不能办了?这大山里头的孩子读书多不容易啊,一个小学罢了,这也能戳着谁的肺管子了?不该啊!他们那眼神可没这样好。”

“不是小学的事儿,是洪教授,你又不是不知道,他们下来是个什么罪名,你说这要是让那些蠢蠢欲动的人知道这样的人在教孩子,能善罢甘休?最近老村长也正忙乎着呢,估计是想彻底弄个学校的编制过来,然后好找正紧的小学老师,这村子里高中生没有,初中生还是有的,报上名做个正式的老师编制,然后给洪教授他们弄个代课老师什么的,也好糊弄糊弄,只是这事儿还没弄好,不知道成不成,把学习好的,赶紧的送到县城初中,算是两手准备了。”

“这样说的话,还真是,孩子读书要紧啊,不读书,以后这国家建设可怎么办?靠着咱们这样的大老粗能干啥?嗨,但愿学校的事儿能顺利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再怎么折腾也不能毁了孩子的前程啊!”

地位决定眼界,知识决定视野,这些人不管是以前干什么,是什么领域的人,在这一刻,他们的期待和烦忧是如此的一致。

第136章 六四年春

打从过了年开始, 这村子里的干部们就一个个的忙的不行, 连带着整个村子的气氛都有点怪怪的,当然这样的怪也有村中大动作不断地缘故在。先是那香皂厂居然不顾好些屋子没弄好就搬了过去, 在村子最边缘的地方重新落了根,虽然味道什么的确实少了不少,可村子里的人们去干活也比以往远了好些,大冬天的实在是有些折腾。

另一边老村长又发布了新建设计划,开春后原本不过是大小两个屋子的村小学要重新收拾了, 按照老村长从上头要来的政策,葫芦村因为香皂厂的存在,因为路程的问题,将成为这大山中, 更深处的两个自然村落和左右两边两个村子的中心, 不单会分下来一个小卖部的名额, 好方便山里人采买盐粮和销售山货,还能拥有一所小学,三个正式教师资格,作为文教政绩。

这消息一出, 整个村子差点都点燃了。有小卖部代表啥?代表以后即使市集什么的也有可能出现在他们村子里,虽然如今不同以往, 什么投机倒把, 什么封建糟粕都不能干,可相互之间来个互通有无什么总是可以的,那多方便对吧?和以往只能在县城转圈比, 省了多少的功夫。即使只是小卖部,可能物资匮乏,可能收购数量有限,那也比没有强。

至于小学?那更是让无数早年间没支持孩子读书的人一个个悔的肠子都青了,早知道自家这里能出三个这样的正式工名额,那当初怎么也要让自家娃子读书呀,都不用太费劲,只要到初中就成了,这多简单?山里人单纯但不是单蠢,他们很明白,这样的好事儿,也就是如今刚开始,加上在自家村子里办的才有这好事儿,要是换了其他时候,看看县城这转正的老师都是啥学历,啥本事就知道了,没有高中学历都没有竞争力啊!

现如今?那真是便宜了曲会计家的红旗了,今年刚十八的曲红旗本来高中还没毕业,才升到高二的岁数,可谁让他家耳朵灵,关系靠谱呢,这曲会计居然去年就撺掇自家儿子放假补课,生生的将高二高三的课程在两个假期里给补出来了,又不知道走了什么关系,给混出来张高中毕业的文凭,这可好,愣是在第一时间就赶上了村子里小学的招人。因为是本地人,加上高中学历,加上曲会计的人脉等等,愣是让老村长直接给按了一个校长的名头,连着级别都成了干部,让无数人眼红。隔壁几个村子读书人少的就不说了,就是村子里的人,还有那些和村子比较亲近的人这会儿一个个也满心不是滋味。

没人知道,这一切其实一直都在老村长的算计之中,你说不可能?呵呵,人老成精,这你就不懂了吧。来咱们下说说,为啥这老村长拼着毁了任人唯亲的名声也要用本地人,还是干部家属的曲红旗当校长?

首先我们要知道,有了校长了,那就有了正经的框架了,至于剩下五个年级的老师够不够,谁来当的问题,上头可不会时时刻刻盯着了,反正有了校长,那就是上头开会有人去了,下达文件有人接收了,各处活动有人参与了,人手不够自然也是属于这校长的职责,你要是上头看着你顺眼,十年八年的多给你个正式教师的名额,或者你工作实在出色,来个特批什么的,至于其他?就别指望了,三个名额转正已经很不错了,到底是山村里的简陋学校,你还想咋的?上头也没啥期待,只要你把这学校维持下去,你就是能干的校长。

看到这里,有些心活的是不是已经看出老村长的意思了?是的,老村长这会儿就是这个意思,让自己村子的孩子当个校长,这个其实挺能说出理由的,学校在本村,地方,资源,跑关系都是自己村子来,那不选自己的村民占住这个干部岗位才是傻子,再说了,其他村子你们有着高中文凭不?条件就能卡死你们。而得了这个干部名额之后,剩下的三个正式教师的名额且不去说,肯定是未来作为奖励的重点来激励老师的,至于现在?这五个年级语文数学,思想品德三门课需要的老师他也没工夫去寻,直接就让洪教授他们来当,一个代课老师的名头就行,既不用担心上头看到名单找茬,也能在合理的范围内让这些下方人员得到些照顾。做点更合适的工作。

你说为什么这么照顾他们?他儿子就是打仗没得,对部队感情深着呢,怎么可能不关照一二那些部队的人?再说了别以为他老了就不知道好歹,这大学问人来当老师,现在看着是他们沾了自己村子的好,可真算起来其实是他们沾了大便宜才是,让教大学生的人来教咱们村读小学的开蒙孩子,那也就是说自己村子的孩子在起步上就比一般的孩子们更有优势,未来成才的可能性也比其他人更多,这不是便宜是什么?更不用说他这也是下意识的给自己的孙子,这村子里的后辈们多留点后路的意思,国家上头的事儿谁也说不好,今儿是这些人倒霉,明儿谁知道是不是就换了别人?老话说得好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凡事儿都别做绝了,留点余地才是聪明人。

至于村子里的人哪里怎么看?这些人看着就知道不是打猎种田的人,带着这样的人进山,猎户们不愿意,因为容易拖后腿造成伤亡,也就那两个部队来的还能凑合跟在后头勉强走走,其他人就算了。至于种地?那些农人也不愿意,从头开始教,还是这么些老人,万一出点啥事儿算谁呢?就是教会了,这年纪的人了,能指望啥?白费力气的事儿谁也不愿意。反倒是让他们放放羊,教教书,在香皂厂帮着做杂活更合适,速度快,教的好,还只用给临时工,代课老师的工资,划算的很啊!

所以喽,葫芦村的小学正式挂牌之后,这就立马有了一个校长曲红旗,三个代课老师,洪教授,张老师,还有后来的付德芳。至于她家老杨?那自然是成了村医务室的赤脚医生了,这样的资源老村长从来都是利用的妥妥的。最诡异的是,这在县城葫芦村卫生室的负责人名单上写得却是顾小米,呵呵!好在上头没写年纪,不然那估计卫生系统的人得抓瞎。

葫芦村终于有了自己的正紧学校,这让老村长十分的欣慰,县城无数次的跑动总算是没有白费,至于校址?原来的位置上扩大两间基本就成了,隔成五个单间,那就是五个年级多方便。这周边几个村子够年纪,又肯让孩子来读书的也就那么一些,五个教室,每个十二三个位置,妥妥足够了,估计还未必能坐满呢。栅栏做个围墙,废品回收站弄来的铁管子挂树上当钟敲,旧书本再凑凑,木板上涂层黑漆就是黑板,这学校就这么凑起来了。

办下了这么一件大事儿,老村长觉得自己似乎已经做完了作为村长该做的责任,接下来,除了带带年轻人,让他们接过自己的接力棒,好生的护着这祖祖辈辈的地方,就在没有别的可以愁的事儿了。

你还别说,老头真不是一般的敏感敏锐,阿米从零零碎碎中拼凑出这些的时候,那真的是满脸的震惊,她是有了历史做参考,才能在无数的细节中看出这后来的走向,而老村长呢?那真是只凭着这一双老眼就摸索出了最佳的应对,由此可见这时候的人真的不缺智慧,这个时代也没有什么人真的是傻子。

老村长或许未必真的知道未来会怎么样,可他凭着自己的直觉做最对的事儿。这一切很多人未必当时就能明白,很多人甚至最初只是因为老村长的威信才跟着跑动,而这一切的不解在老村长又一次正紧带着村中的人去县城走动,顺带送曲红旗去县教育部门转圈之后,回来的都是一脸的庆幸,看向老村长的眼神都带着敬仰。

好在他办事儿速度够快,不然自家这些孩子们将来就没读书的地方了,你猜怎么的?上头原本几个比较好说话的领导最近不是被调走就是被隔离了,上级所在的城市已经开始有了带着红袖章的革,命,小将,有几个曾被审查又被平反的干部重新被压,城市已经开始出现新的混乱,在这边缘地区的小县城虽然还没有被波及,可上头的人员调动还是让不少人心波动。

“听说大城市好些人都倒霉催的被审查了。”

“听说上头政府都有人被隔离。”

“听说外头很不太平。”

“…”

无数的听说,让着葫芦村的人连外出都带着几分戒备,因为未雨绸缪,也让这里成为这大时代的小角落里难得的安稳。可即使这样,他们也依然嗅到了血腥的味道,邱明的爹死了,就在迎春花开的日子里,用一个碎瓷片,划破了自己的手腕,写下了自辨清白的血书,用生命护下了家中的孩子们,让他们不至于也被一同关押虐待。

第137章 血色反击

一场审查若是秉承着检查和自我检查的目的进行, 公正, 公平的处理,理性的探讨, 那么很多事儿就会变得不一样,问题会被处理,内部的腐烂能得到清理,不安分的特工和暗桩会被发现,一切都会和上头想的一样美满, 可惜这世上最不能控制的就是人心,当对权利的渴望,对利益的追逐主宰了人的全部,一切的扭曲就会出现。从上到下, 从中央到地方, 这个大千世界, 芸芸众生终究还是凡人更多些,经不起考验有时候并不意外不是吗?

只是这样的扭曲,这样的扩散等着到了最基础的地方上,诡异和闹剧就成了主宰, 明明所有人都知道不合理,明明所有人都看到了残忍和无辜, 却无力对抗, 那血色的控诉成了不少人唯一为自己留下的清白痕迹。

邱明的爹是个残疾军人,这本该是他们一家子在这样的年代里最坚固的堡垒,让他们一家能安安全全, 妥妥当当的熬到最后,可不想就因为情谊二字,却让这个家在瞬间坍塌。

人生四大铁里有那么一条就是一起扛过枪,这样的生死情分在这些军人看来,比亲兄弟都亲近,所以当初邱明来村子里求村长帮忙如此的直接,也因为这样,所以邱明的爹在照顾一些战友遗孤时分外的理所当然。可惜他这一回遇上了小人。

被邱明爹救济照顾的几个战友中,有一人当年并没有被证实死亡,相反倒是上过被俘虏的名单,虽然最终人并没有回来,调查也没能证实是否有这个人,没人知道到底是真活着还是已经死了,可因为这一出,这家人就没有法子获得烈士遗属的待遇,甚至还时常被人侧目而视,甚至鄙视唾弃,日子过得分外的艰难。好大的一家子人,如今零落的只剩下了两个,一个老,一个小。靠着捡垃圾过日子。

作为曾一同扛过枪的战友,离得又不远,这样的情况下你要说真的视而不见,那才真的是冷心冷肺,铁石心肠了,所以这几年,虽然因为身体残疾的缘故本人并没上门的事儿,可也常寄点钱粮过去,帮扶一把,好歹不至于让人饿死。

明明就是救助他人,怜贫惜弱的行动,可在这个时候,莫名的被有些一心想寻到机会立功往上爬的人给盯上了,也不管那人是不是真的成了俘虏,也不管那老的小的已经奄奄一息,就那么直直的用了清查特务的名头,将老的小的给抓了起来,连带着和他们家有一点子来往的人也不放过,牵连出了足足近五六十人。

这些被牵连的人当中,有的人哭号不已,为自己曾经的心软后悔,有的人咬牙切齿,为这世道的不公愤愤不平,有的软弱退缩,别人审什么都不知道,就一个劲的认罪,只求苟活,在这些人当中,邱明爹是最冷静的一个,他清楚的知道这个年头,特务这两个字沾染上一星半点都不可以,只要有丁点怀疑,那么哪怕是莫须有,也足够毁了一个人,一个家,所以他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反击,为了保护家人他也必须反击。

作为一个军人,打了那么些年的仗,心态上和寻常人是不一样的,他们看淡了生死,见惯了流血暴力,所以不在意别人的生命,也不在乎自己的生命,只追求一个结果,一种胜利的盖棺定论。所以他能想出来的法子绝对够阴够毒,也绝对够狠。

首先他通过每天关押在一起的晚上一点时间,用言语引导,将其他几个人的思路引了一下,让众人在下意识中产生了那么一种判断,那就是这个斗他们的人其实以前和失踪的人是有纠葛的,还有可能和家产有关,具体是什么不知道,他们毕竟不是当事人,只是听过那么一耳朵,反正是值钱的东西就是了。

第二就是,那失踪的人绝对是死了,只是大炮轰,飞机炸的,没有寻到尸首,再加上为了让家里的老太太精神上有个念想,不至于被老来失子打垮了身子,大家这才隐瞒了这个消息,弄出个什么俘虏名单的假消息来哄老太太的,让老太太以为人还活着,一心盼着儿子回来。不想一来二去的穿来穿去,被人当真了,本来当真也没啥,等着以后老人没了和周边邻居陪个不是就是了,谁想这如今居然被仇人知道了,弄出这么个大事儿来。

最后一点是,这如今被关的除了和这失踪的一家子人认识之外,还有几个坚持自己不认识这失踪的人,甚至连亲戚朋友中认识的都没有,可还是被关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家也有好东西啊!前阵子被这个告发的人知道了,曾过来敲诈过,只是他们舍不得,没给,不想居然被牵扯到了这特务案子里,这是要弄死他们一家的节奏啊!

连着近一个月,受了无数的苦,邱明爹终于把一张网给布上了,作为一个曾经很有理想,差点进了炮兵的老兵来说,这其实并不难,执行力也绝对够,虽然他意识到这一件事儿最终的后果,意识到了自己的结局,对家庭突然有了很多的不舍和留恋,可理智告诉他,这才是最好的办法,彻底护住一家子,让他们未来无论怎么乱也能平安的唯一法子,所以狠了狠心,继续着。

最后的时间里,邱明爹用几个人的白衬衫写下血书,通过老鼠洞送了出去,由几个被关人员的家属在第一时间,送到各个人群聚集的地方,政府大院的门口,在众目睽睽之下伸冤。反告那审核的头头是为了私仇攀诬专业军人,为了敲诈鱼肉百姓,反正闹的很大,在上头一脸郁闷,烦躁,那个审核的头头气急败坏的想要再次下狠手给点教训的时候,邱明爹趁着这个机会大声的喊冤,大声的诉说前些日子酝酿出来的某个阴谋,一副要让真相大白天下的模样,并在无数人的瞩目下冲击到那人面前,一副要同归于尽的架势,吓得那人下意识的举起了配枪。

然后莫名的就枪响了,邱明爹也死了,这一下事儿更大了。在事情还没有查明白前,你怎么就能开枪呢?而且对着的还是一个转业伤残军人,你这是为什么呢?不是就像是刚才那老军人说的那样,这里头有其他的问题?本来这上头就因为这事儿如今闹的沸沸扬扬的很头疼,更因为某些传言,弄得敌对的政治势力也开始频繁找茬,这如今又在大庭广众之下弄出人命来,事儿就再也压不下去了,甚至还必须在最快的速度将事情解决,寻出替罪羊来,不然这事儿很有可能引来更大的群众事件,引来对手更大的攻击,甚至有可能影响到好几个岗位的权利争夺。

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人自然是失去了掌控的机会,换了新的人过来审查,而被邱明爹洗过脑子的那些人会怎么说?在看到和自己一起受苦的难友被无辜打死的情况下即使再怕死再没用的人,潜意识里也会说点有偏向的话,更不用说这些已经被撸过思路的人了,所以审查的结果就是,这就是一场有针对性的阴谋,是某个野心家为了个人的私仇,诬陷烈士,为了个人私利牵连无辜百姓的重大事件。基于这一场事件中已经有人为此送命,还是一个伤残军人在大庭广众之下被残忍的杀害,所以事情绝对需要从严从重处理,给老百姓一个交代。

事情到了这里还有什么可说的?自然不再是某些人能随便定罪,随便折磨用大刑的事情了,甚至连案件的审理也不可能只有一方参与,而是需要几方相互牵制才能进行。也因为这个牵制,因为事儿闹的太大,很多事儿反而更加容易说清楚,比如那个所谓的俘虏,领导调阅了一些文件,发现这人确实只有入伍名单,出征名单,而没有在死亡名单上,可同时也没有在其他所谓的失踪人员,或者被确认的俘虏名单上,也就是说莫名的这个人就没影子了,根据当年的特殊情况来看,再加上邱明爹临死前的控诉和证明,还真是有可能是因为尸骨无存而被遗漏记录的。

有了这一条,那这一场所谓的特务大案的成立基础就已经被证实是虚假的了,再来看其他的人给予这人的罪名,为了钱财?这个真不好说,冲进去抓人抄家这些人都做惯了顺手的事儿,怎么可能不给自己捞点好处?甚至都已经有了一定的规矩,啥级别得几成什么的,像是这人,就是头,拿的最多,家里床底下就存着两箱子。所以这些人家的值钱货出现在这人的家里也就可以预见了,两个大事儿一确定,再加上杀人又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所有人都看到了的,自然也无从抵赖。

到了这一刻,邱明爹的所有预期布置终于都达到了,还因为影响巨大,民情汹涌,限时审查的缘故,很多细节问题被忽视,让邱明爹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成了被求速度,求政绩的复审人员忽略的部分,最终用他一个人的生命,保证了这一场反击的成功,不单是摆脱了自家的危机,还让自家孩子多了两个优先照顾进入国家单位的名额,还让其他被牵连的一个个获得了解脱,脱离了噩梦般的劫难,就是那战友家最后剩下的一老一小,也被保护了下来,甚至还得到了一份迟来的烈属证明,未来也能有一定的保障。至于那跳上跳下,一心用他们的命博取政治资本的小人,自然也被他拉了下来,即使有人保,也因为误杀罪,被判十二年,最终妻离子散,凄惨无比,彻底失去了未来一切的可能,也算的上是得了报应。这一笔搏命邱明爹感觉很值,只是他的儿子们却不这么想,像是邱明在那一瞬间差点就有了毁天灭地一般的愤怒。

第138章 坚强活着

邱明很愤怒, 也有理由愤怒, 明明是心怀善意和情谊的举动居然也能带来灭顶之灾,害的他失去了父亲, 害的这个家没有了顶梁柱,虽然最终父亲得到了清白,获得了补偿,可他不傻,往日也是自家爹言传身教养大的, 哪怕没有只言片语,光是就目前表面了解到的当时的情形和内里那些一同被关的人的言辞,他就已经知道,这一切都是他爹煞费苦心, 精心算计回来的结果, 若不是从舆论上拿下了先手, 从证据上窜好了证词,又来个大庭广众杀人的戏码,让那混蛋避无可避,遮不住影响, 最终吃亏的恐怕只有他们这样无权无势的普通人,甚至有可能这个家再也不会有, 一家子都会被牵扯进去, 从此再无生路。

因为了解的够深刻,知道的也够详细,所以邱明更明白什么叫世情如刀, 明白若是自己不依不饶,只怕没什么好结果,出了这样的群众事件,上头最关键,最关心的就是怎么压下去,一切阻挠他们的都会被记恨,所以邱明不敢说什么冤屈,不敢报什么不平,甚至连上头处理这个案件的人询问有没有困难的时候,还要用父亲教导的名义推辞,表现的更淳朴,更大度,更单蠢些,免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大哥,你怎么…”

邱明这样的行为很多人不了解,不了解的人有的事不关己,自然无话可说,那些亲近些的,倒是多半觉得邱明不知道好歹,这个时候不赶紧求着政府做主,换点好处,以后这好事儿可就寻不到了,就是邱明的弟弟也多少有点情绪,觉得大哥有点太好说话。

看着已经十五岁的二弟邱亮皱着眉头满脸不解,邱明深深的叹了口气,没有了爹,这个家自己就是顶梁柱的男人,不仅要养家糊口,也要教导弟弟们长大,责任真的很重,重的他感觉心都沉甸甸的压着难受,可该说的还是要说,该教的也一样要教,就和当年爹教导自己的时候一样,一点点,一步步的让弟弟们明白这个世界活着的不容易。

邱亮和邱清一个十六,一个十二,都不小了,邱明索性也不当他们是孩子,喊过来将这件事儿整个的掰开了,揉碎了,深度分析的讲给了两个弟弟,甚至还引导着他们去想接下来他们该怎么做才能让世人忘记这一件事儿,让他们能安安静静的生活,在这个小小的县城,避开那愈演愈烈,让人心里发慌的革,命,形势。

邱家的几个孩子虽然年纪小,对世界的认知太少所以显得有点单蠢,可到底品种不错,有那么个当个兵都知道算计兵种的爹的遗传,即使再不怎么知道人心向背,也明白他们如今正处在劣势,年纪又小。想要安全的长大,那么谨慎小心,不惹人注意才是最要紧的。

“大哥,那咱们就这么咽下这口气?”

最小的没有发言权,除了含泪听着,也不知道该说啥,可十五六岁正血气方刚的老二却一肚子的不满意,不痛快。

“不咽下怎么办?爹用命换了咱们不被牵扯,能安生的活着,难不成你还要毁了爹的希望不成?这会儿他们忘了咱们才是对咱们最好的事儿,有那个心,就盯住了那些害过咱爹的人,然后自己好好活,活的比他们好,那就是对爹最大的回报,若是老天有眼,万一咱们能寻到他们的什么破绽,那到时候也别傻不拉几的出头,告诉哥,哥想法子让他们也享受一次什么叫阶,级,斗争。记住了没?”

邱明的老大当的还是挺有威信的,恩,这个可能也和这买房子他出大头有关,会挣钱,有本事,又是长兄,确实说话有力度,听的邱亮立马不敢扎刺了。

“那大哥,咱们该怎么办?这地方还能住不?咱家前阵子买房子的事儿不会让人寻着啥错处不?”

邱亮脑子也不慢,听着大哥说了那些弯弯绕绕的立马知道自家大哥如今不吭声装老实是为了啥,也想到了往日爹说的话:咬人的狗不叫。心里警醒的很,甚至还联想力丰富的琢磨,这爹用自己的命坑死了那个混账,那这混账背后有没有人?若是有人,那人会不会反过来盯上自家?应该不会吧,自家也没啥好让人点击的东西,还没了条人命,应该看不上咱们才是,再说了,那人都毁了,应该没几个替他出头了吧!

想是这么想,可到底心里有些不安,忍不住问起了邱明家里房子的事儿,要说他们家能有什么可让人惦记的,好像也就这方子最值钱了。邱明一时还没有明白自家弟弟的心思,还以为说这买房子的钱的来路呢,忙说道:“这应该没事儿,毕竟大家都知道爹当年有退伍金,伤残补贴,存下点前换个房子也能理解,再说了,咱们家除了爹,娘也挣钱,我毕业几年了,虽然是临时工一样也挣钱,这么算,我们家没钱才奇怪呢,有钱换房子才是正常。”

说起工作的事儿,邱明一下没工夫想其他的了,忙不迭的和两个弟弟说道:“上头给了咱们两个招工的名额,不过大家都忘了爹本身就是邮局职工,是可以顶替的,这样一来咱们家就有了三个名额,这事儿上头只怕一时半会儿还没反应过来,咱们要是不趁着这会儿他们迷糊着赶紧收拾妥当了,那过上一阵子,这名额就是烫手的山芋,万一让人看上了,可就麻烦了,到时候是不是能保住都成问题,更不用说连爹那个都保住了。”

这年头工作问题很严重,特别是在城里,要是没了工作,那简直就是铁定没饭吃的货色,以后结婚啥的也甭想了,没人能看的上,想到这个,小子们一个个都紧张起来。眼睛死死的盯着大哥,想听听大哥怎么想的,他们虽然也伤心于爹的死,愤怒与自己弱小和老天爷的不公,可他们更明白这个世界的残酷,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哀伤,去柔弱,为了活下去,为了顶住这个家,坚强是唯一的出路。

“老二,你初中正好就要毕业了,明儿我跟你去一趟学校,和校长商量一下,就说咱们没了爹,要考你我两个养家,所以想提早参加毕业考,你争取一次通过,拿个初中文凭出来,然后抓紧了去邮局,把爹的工作顶了。”

这个年头的工人阶级,最大的遗产和优势就是工作顶替,这是一无所有,作为社会最底层劳动人民的他们能给予孩子最大的支持和帮助,这一家子三个小子,若是没有这一次的意外,或许事情会这么发生,老大会因为爹年纪还不到退休,家里还要供应小的读书,所以只能寻路子,在各个单位厂矿招工的时候想法子补充进去,从底层做起,老二也许得到更多的读书资源,若是能读上去最好,要是不能拿估计就是个临时工的命了,再招工能被选上实在是希望不大,到了老三,年纪最小,等着长大,说不得两个哥哥工作生活已经稳定,老爹年纪也变大了,反倒是有可能成为顶替的人选。那个年代这样的情况数不胜数。

不过邱明家如今情况不一样,怎么安排都要看实际情况,这会儿让老二拿个初中文凭去顶替确实很实在,因为邱明已经给自己想好了去处,只要这两个地方实现,那么以后他就能安心了。

“我去?哥,你去最合适。”

“不了,我准备去葫芦村,那个曲红旗你记得不?和我还是同学呢,那家伙混了个高中文凭,如今是葫芦村小学的校长了,前一阵还听说他们找老师什么的,估计我去混个教师正式编制还是可以的,那地方又是在山里,又有寒暑假,到时候我还能在空闲的时候继续打猎换钱,让咱们家的日子过得更舒坦些,好歹不会亏了嘴。对了,另外我准备把最后一个名额也用到葫芦村,那里有个香皂厂,厂子不大,工作也不难,让妈去当个工人,虽说工资和城里的不能比,可好歹也不算差。关键是这样一来,这工作单位不扎眼,人家就是反应过来,觉得这名额给的多了,也不至于不依不饶的抢夺,咱们这一家三个工人名额才算是彻底拿稳了。不用担心了,以后要是还想回城,那只要自己努力,总能有工作调动什么的机会可以寻。只要有本事,总是能成的。”

明明可以在县城安稳的过下去,却突然变成去山里的村子,即使知道那村子条件好,也不是什么人都愿意的,这两弟弟一时脸色也有些不好,可邱明说的名额的事儿确实也是他们的心病,也正担心被人欺负了夺去,所以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好在邱明算计的确实不错,解说下也能理解。

“爹这事儿即使过去了,可这闲言碎语的,以后的日子只怕是不好过,索性老三转学也去葫芦村读书,小学最后一年嘛,哪儿不一样啊,老二也争取换个邮递员的工种,这样咱们一家子就能直接搬走,去葫芦村住,那里有老村长爷爷在,没人能欺负咱们,有事儿也有人护着,日子过得能安稳些。再一个,咱们搬走了,这房子咱们就能租出去,收点房租也能存点钱,以后没了爹,也没有了爹的那些补贴福利,咱们要靠着自己过日子,即使名额都顺利弄下来,新手的工资也不高,福利也几乎没有,想要过得好,这存钱就很有必要了,爹常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变穷,咱们要多算计点才成啊。”

都是苦日子过过来的,对存钱自然看的很重,想到那一级级不同的工资,两个孩子也打了个寒颤,这都是新手,又是大哥说的工资不高的单位,那岂不是说两三个人估计都未必顶的上当初爹一个人的工资?那确实日子估计挺难的。是要想法子,有个房租也算是补贴了。

再加上邱明说的有老村长庇护这一点,也让两个小子突然对葫芦村充满了期待,刚没了爹的孩子是严重缺乏安全感的,即使勉强自己站起来,坚强起来,心里也有些发虚,这会儿感觉他们其实还有人可以依靠,还有地方可去,还有人会维护,那种安全感其实比任何东西好处都实在,一下子就戳中了红心,让他们对去乡下也不在排斥了,甚至还有些期待。

“哥,我们挺你的,你说咋办就咋办。”

“大哥,我听你的,我去葫芦村读书也能跟着学打猎,到时候咱们都去,都挣钱。”

“成啊,都挣钱,既然说好了,那一会儿咱们去和娘说,让她也安心些,娘一辈子老实,习惯了爹做主,如今只怕心里慌的很。”

长子的职责很重,除了兄弟,如今老娘也成为他的负担和责任,吃喝拉撒,工作学习等等,要想的很多,要做的更多,邱明的肩很瘦弱,可却承受住了无数的压力。

第139章 情谊

世间的一切就像是黑夜和白天, 有黑自有白, 有冷自有暖,邱明一家在遭受了无数冰冷的洗礼之后, 重新遇上了暖流,最直接的不是旁人,就是他们身边的邻里们,在知道他家的事儿之后,在没有了被牵扯的可能之后, 一个个心地最良善的一面显露了出来,这个拿来一两斤米,那个拿来一点子鸡蛋,甚至还有过来帮着干点杂活, 帮着开解邱明娘的。

邱明对来的每一个人都真心的感谢, 他不怪这些人在自家刚出事儿的时候一个个避之不及的样子, 没法子,谁让敌特这名头实在是太大太吓人,谁也不想因为一时心善而害了一家子,这个可以理解, 换成是他们估计也是这样做。在去除污名后他们能亲近自家,能帮着安慰因为失去丈夫心神太过哀悼, 有些萎靡的母亲, 对他来说已经是帮了很大的忙了。

“明子,你去忙你的,家里的事儿别管了, 都是多少年的老邻居了,旁的帮不上,咱们这么多人呢,帮着照看一下你家还是成的。”

“是啊,你们兄弟命苦,这么小就要自己学着当家,该办的事儿可不少呢,在一个你爹的后事虽然政府帮着处理,可你到底是长子,该做的也不少,有啥要帮忙的就说话啊!”

“老家那里有啥说头没有?这坟做哪里?你爹这事儿冤的慌,按照以前的规矩怎么要请了和尚道士来做个法事的,可惜了如今不能办。”

“大明啊,胡奶奶偷偷给你弄了点黄纸,做了纸钱,你别忘了给你爹烧上一些,下去了也好有钱花。”

从邱明开始处理爹的后事开始,这些邻里就像是忙乎自家的事儿一样,跟着忙碌了好几日,不管是有用的没用的,都替他想到了头里,生怕他一个孩子不懂怎么办,直到下葬之后才慢慢的回归了自己的生活,光是这一点,邱明觉得,他就该一辈子记着这些人的好。

还有在学校,邱亮的老师知道了他们家的情况,二话不说就给邱亮补课,连自己家的孩子都顾不得了,生生的在几日里将初三的课程给邱亮撸了一遍,还亲自带着他去校长哪里求情,让他用跳级的名义争取和今年的毕业生一起考试,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开辍学的名头,为以后邱亮继续求学留了后路。

另一边邱明爹工作的邮局也是一样,干部很是温和的对着邱明嘘寒问暖,不但立马给邱亮补上了名额,还允许他考试之后再来上班,对邱明提出的想换成邮递员,好方便他们搬到山村居住也给予了方便。更不用说整个邮局所有职工自发的捐钱,凑了足足二百多块钱,用送邱明爹丧仪的借口送了来,只为了好帮这一家子度过难关,这让邱明感动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爹突然没了,不仅仅是感情上的缺失,同样的,在金钱上也损失颇大,无论是最早为了救人的走动,后来的丧事还是为了将来的安排,哪一样不需要花钱?他们家刚买完房子才多久,根本就没啥积蓄,邱明早就捉襟见肘了,偏偏即使平反冤案,上头也不可能给金钱补偿,能有这工作名额都已经很不错了,所以邱明早就为了钱的事儿在发愁,如今有了这一笔,好歹是能喘口气。

等着这城里的事儿彻底办完,邱明马不停蹄的又去了葫芦村,找了老村长求他帮忙,想要将上头给的两个名额用到这里。这个还有什么可说的?老村长本就对邱明爹的死感觉十分的愤怒和惋惜,能帮忙自然不会推脱,再说了,邱明好歹也是在村子里常来常往的孩子,熟悉的很,知道品行不错,还有初中学历,给个小学老师的编制不算过分,至于香皂厂?那本来就不算啥好单位,工资只有其他县城单位的八成,若不是本村本土的,一般人还不愿意来呢,给个名额也容易,就是再不会干,当个库房管理员或者包装工人也成啊。就是老三来借读更容易了,只听说过上大城市学校借读难得,你啥时候听过去乡下读书难得?

最后最麻烦的反倒是住宿的问题,虽然老村长觉得,这孩子脑子不错,知道这事儿如今风头太过,到乡下避避是个好法子,不管哪个角度来说,他们这一家子想要安生的过日子,目前在城里确实难了点,到底扯上那么大的事儿呢,哪怕是为了几个孩子的将来,暂时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一阵子也是需要的。等着过上几年,大家对这事儿不记得了,那重新回到城里开始也能顺当些,最起码这上头的领导们也该忘了,不会因为这事儿太大,而对他们有什么不好的想法,阻碍了他们进步啥的。

只是邱明想在村子里住,可这村里目前还真是没有空余屋子,想了半天,这老村长才寻出个法子。

“这样吧,我们村子里那几个下放的人你知道吧,他们住的那个地方还有几间屋子空着,你们暂时住着,我另外帮你们寻个地,给起上两间屋子,也不用多久,有个十天半个月的,就能起出来,你看怎么样?”

划地皮起新屋子?这可是好事儿啊,这岂不是说以后他们再这村子里也能有份产业?那可太好了,要知道当初他爹带着他们从原来的老家出来的时候,因为家里直系亲属几乎没有,城里又有工作有房子,所以他爹就把老家的破旧土胚老屋给了村子里,所以说是老家,其实那真是没有半点产业。一穷二白也就这样了,也就是后来买了那个院子,这家才像个样,如今能再有个正紧房产,邱明只有激动的份。

想着起屋子不可能让老村长贴钱,邱明利索的把自己带着以防万一的钱拿了出来递给老村长,一脸的忐忑和激动,“村长爷爷,你能接受我们,能让我们在这里有个家这份恩情,啥都不用说了,我记着以后一定还,只是我也不知道这村子里起屋子到底该花多少,也不懂这些,更不知道该怎么起,阿灿家起屋子的时候虽然也搭把手,可也就知道点石头土胚的事儿,好在手头还算是宽松,这是五十块钱,我家里还有,明儿我拿来,还有一百块,您给拿个主意看能起多大,就起多大,尽力咱们一次就给办好成不?我家三兄弟,还有我娘,这么些人呢,以后都要在这里过日子了,总不能老是占村子里的便宜,借用村子里的屋子。”

一百五十块能起啥屋子?老村长看了看手头的钱,知道这数字只怕已经是这孩子家全部的家底了,叹了口气说到:“村子里地不值钱,要是选的偏些更是少,能有十来块都是好的,再说了,地基钱就是欠着也没事儿,到底你们一家子以后都在这儿工作生活,没人太计较,倒是这起屋子,这些钱是不多,不过也能凑合,我瞅着三间正房是没问题的,放心吧,一定让你们家都住下。”

这话一出口也就是说老村长这是把这事儿给接下了,其实真说起来就是阿米家翻新那也用了差不多这么些钱,正紧从头起哪里够呢,这是老村长寻摸着自己给帮着贴点了。只是估计贴的不会太多就是,再多了,这孩子看出来了,只怕也未必愿意。

邱明确实不愿意,他和老村长说完之后没多久就去寻了阿灿,想要问问当初他家起屋子总计用了多少,好心里有数,听到阿灿说用了二百多快,心下就是一紧,明白了老村长的心思,连忙想去寻他,不想才走了几步,就被阿灿给拉住了。

“你急啥?是不是钱不够?有困难你和我说啊,我这有,你先拿去。”

阿灿说着就拉了邱明进了屋子,从自己的箱子里翻出三十块钱来,塞到邱明的手里。

“给,这是我自己的私房钱,你先拿着用,不用着急还的。另外我还存了些土胚,本想垒猪圈的,先给你用,反正我也不急,还有阿米家存了些石头,呵呵,这是她想另外建个厕所的,一会儿我们过去说一声,先拿来救救急给你用,她一定肯。”

阿米确实肯,不但肯,还拿了五十块给邱明。

“既然都建了,好歹弄得结实些,半腰石头的屋子在这山里最实在,你手里一百五十,加上阿灿的和我的,也有二百三了,有了这些钱,我在和阿灿去村子里帮你找点材料,只要不是太精致的,别说三间正房了,就是厢房也能弄起两间来,石头土胚再加上茅草屋顶算起来都不值什么钱,就是个数量大才看着多罢了。你也别觉着欠了难受,咱们都是熟人,搭把手的事儿没啥欠不欠的,算的太清楚了才伤情分呢,再说了,土胚这东西,以后放假了你做点慢慢还就是,其他的以后村子里别家有事儿,你想着搭把手,就啥人情都还了,咱们村子都是山里人,猎户人家,脾气都利索着呢,要想在这里和村民融洽,别那么计较反而更好。”

阿米给钱利索,说话也直接,甚至还带着两个小子去看了她弄来的石头,你还别说,因为阿米力气大的缘故,她自己整来的石头都不小,还处理的十分的规整,一摞摞的叠在那里,看着估计都能够垒出一间屋子了,可见数量不小。若是邱明拿过去,确实省下了不少的功夫。

“这人情我可欠大了,又是钱,又是东西的,可怎么好意思。”

“有什么不好意思的,都是朋友。”

确实没什么不好意思的,阿米还不好意思呢,作为千元户,借钱只给了五十,她都觉得自己小气,可谁让她如今只是个孤女,不好钱财外露呢,就现在这环境,这经济形势,这收入水平,给五十就很不错,很大气了,再说了,在给的多了也怕吓着人家不是。

“是啊,我们是朋友,邱明哥,你要是有心,下回我家做活的时候来帮忙就成了,你也知道,我家我爷爷年级大了,身体也不怎么好,做活就靠我一个,要是你来搭把手,那我可轻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