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初转过头,看着远处随风摇曳的荷花,轻声道:“本王不想怎么样,若要怎么样,早就怎么样了。难道在你眼里,本王就无聊到要为难一个不懂事的小丫头?”

谁说得清呢?他之前不就是专门为难她来着?不过刚才这事儿还真是亏了他。明珠垂着眼低声道:“刚才多谢你了。”她还是太冲动了,只想着有气当场就要出了,却没想到如果被宇文隆发现,为了防止太皇太后知道他的丑事,杀人灭口也是有可能的。

宇文初一笑:“以后不要太冲动了。你想知道那个人是谁,可以有很多种方法,例如先不声不响地出来找个地方藏着,等他们出来就可以看清楚那个人是谁,又何必拿自己的性命安危去冒险呢。”

他居然什么都知道,还教她该怎么做。明珠瞪圆了眼睛,盯着宇文初看,却见他卓然而立,一派的云淡风轻,姿容着实不俗,实在看不出对她有什么恶意,于是就多了几分不过意,低声道:“之前福宁那件事,我……”想要道歉,却又不肯,她分明没有做错,是福宁自己来招惹她的,两世的仇凑在一起,她忍不住也不想忍。

宇文初沉声道:“不怪你,福宁不懂事,我已经教训过她了。”

“哦……”明珠就又找不到话可说了,想了想,又道:“我也不是故意要惹太妃不高兴的。后来太皇太后叫我过去问,我什么都没说的。”

宇文初“嗯”了一声,眼里却透出几分淡淡的笑意来。她也不是那么骄横跋扈心眼小不懂事的,知道给敏太妃留面子,知道不扫大家的兴。

好像两个人之间的气氛突然间就和之前不太一样了,明珠又是觉得欣慰又是觉得心虚不踏实的,还觉得多了几分莫名其妙的尴尬之意,不想再这样下去,就回过头去看一眼假山石,低声道:“也不知道他们要什么时候才肯出来。”

说完这话又恨不得把舌头给咬下来,悄悄看一眼宇文初,见他面无表情地看着远处一言不发,就好像没听见她的话似的,才又隐隐松了一口气,干笑道:“还有人在那边等着我呢,我得过去了,不然他寻不到人,会被吓坏的。”

“是宁致么?他被我打发走了,不然早就喊起来了,你以为还能瞒得住?”宇文初回过头来看明珠一眼,当先往前走去:“前面有个亭子,地势隐蔽,又是从这里出来的必经之地,你若想知道那人是谁,不妨到那里去坐着等。”

那他之前是不是也刚好坐在那亭子里,看宇文隆进来,再看她进来,又跟着她进去?不然哪有这么巧的事情?明珠不是傻子,晓得这宫中水深,人人都有几张脸孔,心思更是藏得极深,宇文初看着这样端然正气的,谁知道他又是什么打算呢?他出现得太巧了!

宇文初却好像是猜到她的想法,头也不回地道:“不是我,是宇文佑。我不过是受了傅相所托,不想你出事罢了。”

这又关宇文佑什么事?明珠静下心来一想,就明白了。大抵父亲和姑姑背着她商量,想把宇文隆作为她的新一任夫婿人选的事是真的了。全家人都知道,所有人都知道,就是她一个人被蒙在鼓里。闵太后不乐意这桩亲事成功,宇文佑心里也不舒服,二人便勾连了来,设了这个局给宇文隆钻,也给她看,以她的性子,只要看到这个,这桩亲事还能成吗?

宇文初不紧不慢地往前走着,却是要往宫门的方向而去,明珠本以为他会跟自己一起去那亭子里一看究竟的,见他居然就这样要走了,不由有些害怕,不敢独自去那亭子里,便追上去道:“殿下就一点好奇心都没有吗?”

宇文初垂眸看她,清心寡欲的模样:“好奇害死猫,又不关本王的事,何必自寻麻烦?”

明珠见他真是不感兴趣,生怕他真的走了,便涎着脸道:“一场好戏看了开头看不到结尾多没意思啊,您好歹看完这场戏再走么。”

宇文初仍然淡淡的:“我自来不是个爱看热闹的性子。”顿了顿,又道:“是了,这菡萏宫中人迹罕至,你若想看热闹,身边还是要带个人陪着才好,就这样孤身一人的,出了事可是听都没人能听见。也别说我吓唬你,别以为人家不敢,你要知道,狗急了会跳墙,意外往往就是这么来的。”

明珠给他又吓又引诱的,心里犹如有十只猫爪在挠一样,痒得难受,干脆豁出去厚着脸皮道:“您好人做到底,就陪我去走这一趟么?”

第59章 宛如

宇文初道:“我为什么要做这好人呢?明知你见了本王就如见了鬼似的,不喜不欢迎,又觉着本王居心叵测不是个好人,本王何必自找无趣?”

明珠一时语塞,坚决不肯承认自己看不惯他:“哪有这样的事?您误会啦!您几次三番帮我的忙,我心里感激您还来不及呢。哪里会不喜不欢迎?”

宇文初似笑非笑地道:“方才你不是说你撞了鬼,所以心中害怕吗?本王思来想去,你撞到的也只有我了。”

小气!明珠说不过他,恼恨得很,赌气地转身朝着那亭子走去,又悄悄回头去看宇文初是否会跟上来,却见他果真独自走了,一时后悔得不行,想要跟着跑走,却又不甘心,忍不住心惊胆战,东张西望。才站了一会儿,就见之前陪着她来的宫人宁致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抱怨道:“姑娘到哪里去了?奴婢去了不一会儿的功夫,您就不见了,吓死奴婢了。”

明珠见了他就安宁了,神态自若地道:“那你怎么又知道我在这里了呢?”

宁致垂着眼道:“是英王殿下说的。殿下有事,必须立刻就走。”

“过这边来,不要出声。”明珠暗道,他有事他自走他的,何必和她解释?往那亭子里坐了,心神不安地瞅着假山石的方向。

过不多会儿,果然看见宇文隆装模作样地独自走出来,站在路口东张西望了一回,又低声咳嗽了两声,不见他留在外头把风的人出来伺候,神情便有些讶异惊骇,再喊一声:“宽寿?”还是不见人答应,便白着脸迅速离开了。

明珠一动不动地坐着静候,总也不见那藏在假山石中的女子出来,心想那人恐怕是发现事情有点不对劲,所以不敢出来,想要给人一种再没有人了的错觉,倒是个聪明的。可惜她是亲自听见那人的声音的,不等到那人出来怎么也不甘心。因此又耐心地等了足有两柱香的时间,才见一个妙龄宫女探头探脑地走出来,飞快往外去了。

竟然是太皇太后身边伺候穿戴的宫女宛如。

宁致这时候才发现不对劲,白着脸看向明珠,明珠冲他阴森森的一笑:“你别怕,你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没看见。现在,我们再等一会儿就去看昌华。”

昌华公主比明珠要大上三岁,性子安静又大方,不是爱生事的人,偏这样的性子就和明珠彼此看上眼了。见明珠进来,便笑道:“正和凉夏说起你来呢,你就来了。”

明珠在她身边坐下来:“你病了,我不放心,怎么都要来看看。好些了么?”

昌华就笑:“不是什么大毛病,只是怕把病气过给别人,所以不敢往前头去。”拉住明珠的手轻叹一声,抱怨道:“你也是,胆子越发大到没边儿了。”

明珠知道她是说宇文佑,便垂下眼来微微一笑。

昌华道:“这样也好,不然总替你担忧。”

“姐姐也觉得不妥么?”明珠重生以来,还是第一次见到昌华,想到她前世对自己不离不弃,感慨良多,忍不住就想和她多说几句话。

“当然不妥。”昌华背过身低咳几声,轻声道:“不管别人怎么看,我倒是觉得你想通了是好事一桩。你该得个更好的。”

更好的?更好的在哪里?明珠不以为然地一笑,将话题扯到其他事情上去。二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就有宫人奉命前来传话:“傅相夫人在太皇太后宫里说话,召傅姑娘过去要出宫了呢。”

明珠就起身和昌华公主告辞:“族里的叔父铺子里进了一批扶桑来的扇子,我瞧着蛮不错的,请托他给咱们几人都留了几把。等得到后,我就让人给姐姐和小故送来,云舒姐姐的让人给她带过去。”

昌华公主用帕子捂住嘴低咳了两声,雪白的脸上浮起几分病态的嫣红:“劳你有心了。”宫中此类的好东西并不少的,不过是像她这样没爹没娘,又没兄弟帮扶的公主没人记着罢了,便是得了,也是最不好的。

明珠叹了口气:“不值什么,姐姐不必如此客气。先养着吧,过两日我又来瞧你。”

昌华一笑:“那我不送了。”

明珠出了宫门,昌华身边的女官凉夏追了出来:“傅姑娘。”

明珠见她欲言又止的,便让宁致等人先走一步,笑道:“有什么事?”

凉夏愁眉苦脸地道:“听说要给公主赐婚了……能不能劳烦您……”打听一下或者是从中调理一下,争取一门好亲事?

前世,昌华是远嫁和亲去了北方的记国,却过得蛮不错的,两人来往一直没有间断过,傅家出事之后,明珠正是通过京中的安小故和江南的蔡明舒,再借了一位友人之手,将母亲和侄儿送去了昌华那里避祸。明珠心中有数,却不能告诉凉夏,只好宽慰道:“知道了,我设法打听一下。”

凉夏谢了她,转身回去了。明珠也就跟着宫人去了太皇太后所居的长信宫,到了殿外,恰逢宛如微笑着迎上来,笑道:“姑娘快请进来,太皇太后催问了好几遭呢。”

明珠看到宛如,就忍不住的犯恶心。谁会想得到这样温柔可人的姑娘就是那背主忘恩,躲在假山石里和宇文隆偷情的人呢,果然是人前一张脸,人后一张皮。宛如见她板着脸盯着自己看,暗自心惊,情不自禁地摸了鬓发一下,讪讪地道:“姑娘看什么?”

明珠灿然一笑:“没什么,是许久不曾见着姐姐啦,突然觉着姐姐又好看了许多,特别是这脸色白里透红的,唇色也极鲜妍,再怎么好的脂粉也装点不出来。”

宛如是个美人胚子,对自己的容貌自然是很有信心的,听到明珠这样说,心就放了一多半,有些自得的笑道:“姑娘又拿奴婢们开玩笑,就算是好,也是太皇太后这里养人。姑娘若是想要这样儿啊,就到太皇太后跟前来住些日子,保管养得白净又可人。”

就听太皇太后在里头笑:“宛如这丫头,听见我多念叨了明珠几次,就变着法儿地撺掇人来我这里住。”

第60章 蒙混

宫人打起帘子,明珠走进殿内撒娇道:“那姑姑肯不肯呢?要是您不嫌我烦,我就来陪您。”

太皇太后和崔氏等人都愣了愣,笑道:“这是怎么说的?早前让你来宫里住,你总不肯,嫌这里闷躁关着你了,如今倒主动就肯了?”

明珠不好说自己其实是想留下来办几件事,便涎着脸滚进太皇太后怀里,撒娇卖痴:“我突然间良心发现,想陪您了,不好么?”

太皇太后没有女儿,只得正乾帝一个儿子,还英年早逝,孙子自有亲娘,又因利害关系,和她并不亲近,倒将明珠这个侄女儿看得和眼珠子似的,见她撒娇,就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一迭声地道:“好,好,好,只要你娘舍得,我这里难道还会少了你的米粮?”

崔氏十分无奈,仍然温声道:“能陪娘娘,是她的福气,妾身如何不肯?”又警告明珠:“不许你胡来,你姑姑年岁大了,不比年轻时候,没精力陪你疯。”

明珠笑道:“娘总把我当成不懂事的小孩子,我如今已经满过十六,什么都懂了的,留在宫里自然是想要孝敬姑姑,哪里会给她添麻烦惹闲气?”

崔氏盯着明珠看了一会儿,见她一本正经的,就信了她六分,细细叮嘱了一会儿,见天色晚了才带着儿媳们离去。太皇太后宫里本就留得有明珠的屋子,里头各色用具和衣裳都是有的,听说明珠要留下来,立即就宫人前去安排收拾。明珠则凑到太皇太后跟前去闹腾:“姑姑,今晚吃什么?”

太皇太后笑她:“这么快就饿了?可是之前在敏太妃的寿宴上没吃饱?”

明珠道:“敏太妃是极好的,寿宴也办得极好,只是我不耐烦给那些人看猴儿似的盯着看,所以坐了一会儿就去看昌华姐姐了。”

太皇太后就势问了一句:“她好些了么?”

明珠道:“还有些咳嗽,不过我看是心病的多。”边说边观察太皇太后的神色,见太皇太后脸色有些冷淡,就知道昌华和亲的事情差不多是已经定下来了的,不太可能再转圜了。不能回寰也没什么,明珠觉得自己不太可能改变所有人的命运,特别是昌华这种明知结局不错的,她就更不能跟着瞎掺和。她所能做的,不过是为昌华多争取一些好处罢了,便扫了周围的人一眼,撒娇道:“我有话要和姑姑说的。”

太皇太后以为她是要为昌华求情,懒洋洋地道:“你说吧,我听着。”并不让周围伺候的宛如等人下去。

明珠不干,道:“这是昌华姐姐的心事,她信任我才和我说,我信赖姑姑才和姑姑说,不好让更多的人知道。”

太皇太后只好让宛如等人下去,明珠却还不放心,跑到外头仔细看过无人偷听才跑回太皇太后跟前,抱着她的膝盖低声道:“我去看昌华姐姐,听领路的宫人讲菡萏宫里的清波湖边芦苇丛里有一窝野鸭子,就想掏两只给昌华姐姐养,结果遇到了一件事。”

太皇太后见她神色凝重,心知有异,拉住她的手道:“慢慢说。”

“这样的么?”太皇太后听明珠说完,神色阴沉地冷笑了一声。

明珠静等了一会儿,始终不见她表态,就有些急了:“姑姑?”

太皇太后这才道:“你是说,敏太妃宫里的宫人恰好告诉你那里有一窝野鸭子,然后你在岸边等着,就刚好听见有人在假山里哭?接着外头一个望风的人都没有,就由着你这样去看了?你忍不住要跳出去,又有英王跑来捂住你的嘴,帮了你的忙?”

明珠点头:“是这样的啊。”

太皇太后的神色越发不好看:“英王和你说,不是他做的,而是宇文佑做的?”

“是啊。”明珠有些委屈:“难道姑姑不相信我吗?我可从来没有骗过您的。”

太皇太后不置可否,继续问道:“你在亭子里等着,看到后来走出去的人是宛如?”说到这里,眼睛里已经有了厉色。

明珠不知她什么意思,以为她不信自己,急道:“姑姑要是不信,可以让英王来问。还有敏太妃宫里的那个宫人,他也看见了的。”

太皇太后摇摇手:“不必了,此事你暂且忘了吧,不要和任何人提起,也不要露出半点端倪,我和你父亲自有决断。”

明珠拉住她的手使劲地晃:“我不要宇文隆,我想起他来就恶心。您若非得让我嫁他,我便阉了他!叫他做不成男人!”

“放肆!谁教你这些乱七八糟的?”太皇太后怒喝一声,冷冷地看她一眼:“那你要谁呢?从前临安王是你哭着喊着一定要嫁的,将要成亲了又突然反悔,现在又开始挑剔安阳王,你倒是要嫁个什么样的人呢?”

明珠低下头去小声道:“反正我不嫁这两个人。”

太皇太后道:“这事儿不劳你操心,你少给我和你父亲添乱就极好了。”

明珠觉得好生委屈,眼圈便红了,太皇太后也不理她,沉思了一会儿,才缓缓道:“方才你说昌华,她有什么心病?”

明珠不敢因为自己的事情害昌华失了太皇太后的欢心,忙打起精神道:“也没什么,她只不过是听了些风声,说那位……”她指了指闵太后所居的方向,小声道:“说那位想把她嫁给郑国公那个不成器的儿子,因此忧伤得病倒了。”

郑国公手握重兵,却只有一个不成器的儿子,成日眠花宿柳的,名声很不好听。闵太后最近动作频频,到处收买人心,想要把没有依靠的昌华嫁给郑国公世子,以此讨好收买郑国公也是有的。太皇太后不屑地道:“我再怎么样,也不至于让好端端的公主去配个酒囊饭袋。太后虽然是皇帝的生母,昌华却是我的女儿,该我这个嫡母说了算。”

明珠蒙混过去,就笑起来:“我也是这样安慰她的,昌华姐姐也说,这些年承蒙姑姑照料,只要是姑姑开口,让她往哪里去她都去的,就是那个人,她心里不服气。”

太皇太后一拧眉毛:“胡说八道,什么那个人?那是皇帝的生母,太后!她的长嫂!”

第61章 召见

明珠知道太皇太后的秉性,晓得这话其实说到她心里去了,也不辩解,规规矩矩地道:“姑姑教训得是,我记住了,也会把这话说给昌华姐姐听。”

忽听宫人在殿外通传道:“娘娘,敏太妃那边的夏颜姑姑给您送东西过来。”

太皇太后便停住话题,扬声道:“进来吧。”

“是长兴侯家的二姑娘敬献给娘娘的。”夏颜姑姑揭开托盘,只见杏黄色的缎子上放了一条精致的金项链,项链下端一个镶嵌着红蓝宝石的桃心形坠子,虽然款式不多见,但整体并无什么特别出奇的地方,太皇太后见惯了好东西,不过一笑而已:“不错,难得她有心了。收起来吧。”

夏颜姑姑忙笑道:“娘娘,这坠子有机巧。”说着就按了坠子一下,那坠子的外壳一下弹了开去,露出里头一张小像来,那小像不知是用什么画的,白底黑线,栩栩如生,正是太皇太后的模样,逼真写实。

太皇太后这才惊讶地“咦”了一声,探手道:“拿来我看。”一看之下爱不释手,问凑过来看热闹的明珠道:“这是什么画法儿?能把人画得这样细致逼真,竟然没见过。”

明珠翻来覆去看了许久,不得不承认自己没见识:“不知道,不过看样子这笔很细很硬就是了。娘娘若是想要知道,召她来问罢?”

太皇太后道:“改天吧,今日晚了。”见明珠喜欢,随手就递给她了:“拿去玩吧。”又回头问夏颜姑姑,“是了,我记得江家二姑娘年纪不小了,怎么还不与英王完婚?你们太妃也不急?”

夏颜姑姑等的就是这句话:“太妃自是急的,这不,正等太后娘娘发话呢。”

太皇太后想到宇文初其实并不满意这婚事,敏太妃和长兴侯府这是求她出面压一压的意思,微皱了眉头道:“我记得了。退下去吧。”

夏颜姑姑行过大礼,再悄悄看一眼站在窗边对着亮光研究那小像的明珠,低眉垂眼地退了出去。

少倾,晚膳送来,明珠歪在太皇太后身边用了晚膳,兴致勃勃地翻出一堆宫外带来的小玩意儿炫给太皇太后看,姑侄二人一直说笑到安寝时分才意犹未尽地去睡了。第二天早上明珠早早就自动醒来,自告奋勇地跑去前头伺奉太皇太后用早膳,太皇太后笑着和身边最信任得用的慕姑姑讲道:“你瞧她,果然是长大了吗?”

慕姑姑也笑:“不是说小孩子生一场病就要懂事些的?病长病长,姑娘应当就是这样的了。”

宛如也在一旁凑趣道:“正是呢,奴婢此番见着姑娘,简直以为是换了个人似的。”将一双鞋子奉给太皇太后:“奴婢给娘娘做的,您试试合脚不合脚。”

那鞋子当真是用了心的,太皇太后笑得慈祥极了:“快拿来我试试,这么多年,这么多人,就数你做的鞋最好穿。”盛赞了宛如,还让人打赏宛如,全然一副不把明珠昨日说的事当回事的样子。

明珠看得气闷,索性转过身去浇花,眼不见心不烦。却又听太皇太后和颜悦色地道:“宛如,听说昌华病得厉害,你把这些东西带过去替我看看她,就说让她放宽心早些养好了病,好到我跟前来伺候,再问一问,她都需要些什么,看看她宫里的人伺候得可尽心,若是有那偷奸耍滑的,你便料理了再报上来。”

这是长脸的活儿,宛如高高兴兴地去了。明珠忍不住跑过去拉住太皇太后的袖子道:“姑姑,您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太皇太后并不理她,只道:“规矩点,太后她们就要来请安了。”

不一会儿,众宫妃果然来给太皇太后请安,闵太后见着明珠就亲亲热热地道:“这次来了就多陪母后住些日子,我那里有些番邦进贡来的好东西,这就让人给你送过来,免得你闷。”

明珠恭恭敬敬地行礼谢过了,立在一旁不动声色地看众人和太皇太后说话,不一时,众宫妃散去,唯独留下了敏太妃和萧太嫔二人。

萧太嫔先笑吟吟地看一眼明珠,再去和太皇太后低声说话,不时又笑眯眯地看一眼明珠。明珠恨不得将耳朵伸过去听她们都说些什么,奈何太皇太后没有叫她过去,她也不敢贸然闯上去,只好站在一旁干着急。

萧太嫔说够了话,心满意足地给太皇太后行礼告退,走到明珠身边握住她的手,十分亲热地邀请她:“我养了几盆极好的夏兰,这几日开得正好,姑娘得闲了就过去看吧。”

她若是去萧太嫔宫里看兰花,想必就会“偶遇”宇文隆了。明珠想到宇文隆就觉得十分恶心,正想将手从萧太嫔的手里挣出来,就将太皇太后冷冷地盯她一眼,只好委委屈屈地道:“多谢太嫔美意,我得空了就过来。”

萧太嫔心满意足,真正走了。明珠气闷得很,正要靠到太皇太后跟前去撒娇,就又听太皇太后问敏太妃:“那件事你先挑个日子再使人过来和我说一声,我会安排。”

敏太妃含笑道:“是。”正想再说点什么,就见慕姑姑进来躬身道:“娘娘,英王殿下来给您请安。”

敏太妃神色微变,很快又笑了起来:“这孩子要来给娘娘请安也不知道来早些,日上三竿他才来。”

“是我让他这时候来的。”太皇太后抚抚鬓角,和气地道:“我有点事要问老六,你先回去吧。”

敏太妃柔顺地应了一声,低头退下,悄悄看一眼明珠,无声地叹了口气。明珠不曾察觉,只顾着去想,宛如被调出去了,短时间内回不来,萧太嫔也被安抚得很好,这当口宇文初又独自来请安……姑姑其实是把她的话都记在心里了,不动声色地稳着萧太嫔母子和宛如等人,再把宇文初叫过来问情况啊!接下来想必就是雷霆手段了。于是高兴起来,等敏太妃等人出去后就嗔怪道:“姑姑不早说的,害我一直提心吊胆的。”

太皇太后道:“你不是一向不耐烦管这些事的?我和你说了做什么?你性子不沉稳,七情六欲全都在脸上,岂不是要给人看了去?自己若是想学,就安安心心地听着看着。”言罢就叫她往屏风后头去:“没我的话不许你出来。”

第62章 改日再议

这是要玩什么?明珠大感兴趣,立即屁颠屁颠地跑到后头去藏了起来,透过缝隙往外偷看。

日光从大殿外直射进来,宇文初背着灿烂的朝阳,安静从容地走了进来,还是那副清心寡欲的模样,身上的紫色常服也显得冷清了几分。

装模作样!明珠每每一瞧见宇文初就会想起这个词来,然后再看他就越发觉得他真是会装,从眼神到动作,无一不是装的。

宇文初给太皇太后行礼问安,站起身来时,目光微微扫过屏风,就又很快将眼皮垂了下去,端然安静的样子。明珠却觉得,他一定知道她在这里了,别问她为什么会这样感觉,反正她觉得她就知道,他是晓得她在这里藏着的。

“昨日的事我都听明珠说了,多谢你。”太皇太后的语速极慢,就好像在斟酌什么似的。

“回母后的话,这是儿臣当做的,当不得母后的谢。”宇文初垂着眼,表情倒是极为真诚服帖的。

“坐吧。”太皇太后的口气要柔和了些,等宇文初坐定,慕姑姑上了茶,才和颜悦色地道:“明珠那丫头被吓坏了,说得颠三倒四的,有些细节处没能说清楚,让你来,是想再听你说一遍。”

明珠听得极不服气,她说得颠三倒四的?她分明说得很清楚的吧。照这样的说法,事后说不定还会被宇文初嘲笑,说她连句话都说不清楚,果然是个笨蛋。却听宇文初应了一声“是”,不紧不慢地陈述起事情的经过来:“之前因为福宁无礼,儿臣生恐她闹翻了太妃的寿宴,便将她送回去,不想偶然瞧见九弟和宫人说话,听到提起傅姑娘的名字,因此记在心上。接着果然就看到傅姑娘往菡萏宫去了,因为不放心,就跟了过去……”

他的语气声调不紧不慢的,清晰又稳重,带着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明珠不知不觉间就跟着他的话将当日的情形重新在脑子回放了一番。待听到他说起帮着自己躲过宇文隆的搜查那里,莫名心跳加速,暗想他会怎么说这段经历呢?

只听宇文初轻描淡写地就将这段经历略了过去,只说引她躲开,并未提起其他,忍不住又暗骂这人真是狡猾不要脸,他一定是害怕把真相说出来,会惹得姑姑不高兴。待回过神来,外头已经说完了,太皇太后的声音十分威严冷厉:“你可看清楚那女子是谁?”

宇文初滴水不漏地道:“儿臣因是看见傅姑娘进去了担心她出事才跟去的,后来把人送出来后就又早早走了,因此并不曾瞧见那人是谁。”

太皇太后冷笑:“你就不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