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薇姝莞尔一笑:“吟诗作赋我不擅长,到是偏好杯中物,听说春合苑有宫中御酒,若不多喝几杯,岂不是白来一趟?”

方莹莹:“…”

想喝御酒,自家也有,姝娘要多少,她都舍得给的。

小团子方思齐也拍手大乐:“好啊,好啊,姝娘姐姐,思齐也要喝。”

第四十二章 灌酒

春合苑的下人果然尽职尽责,没片刻,就搬了三大坛子酒过来,都是宫中御酒,陈年佳酿,连酒坛都是宫中将作监特别烧制好的白陶瓷酒坛,并不因为这几个年纪小就随意糊弄。

许薇姝倒了一杯,尝了尝,酒香浓郁,不觉笑道:“好酒!”

方思齐顿时口水横流,眼睛都瞪得更是圆滚滚。

许薇姝大笑,找了个茶碗,给他倒了整整一碗。

方莹莹吓得脸上发白:“这,这…”

小团子可不管,抱起碗就嘬了一口,陶醉得眯了眯眼,脸颊都染了一抹红晕,更为可爱。

许薇姝拎着酒坛子:“想喝?让我掐一把,就再给你一碗。”

小团子犹豫了一下:“唔,舅舅说,男人的脸不能随便摸!”

许薇姝眼睛里的笑意更浓:“两碗!”

话音未落,小团子顿时什么原则都没了,乖乖扬起小脸儿,眯起眼睛,任由许薇姝在他滑嫩的小脸蛋儿上摸了一把又一把,光明正大地揩油。

方莹莹:“…”

“你摸多了!”

“没事儿,这些酒足够补偿的。”许薇姝举了举酒坛,一口气给小团子倒了好几碗推过去。

一直在外面不远不近处照应的,方思齐的奶娘乔氏,皱了皱眉,面上隐约带出几分不悦来,脚步一动,就想阻止,但一看后面站着的皇帝,终究是没有轻举妄动。

能到春合苑参加花宴的,无不是京中有头有脸的大家闺秀,他们小郎君身为义王千岁的儿子,又是世子,身份贵重,可越是如此,越不能随便得罪人。

义王千岁让她来伺候小世子之前,就曾千叮咛万嘱咐,不可娇惯放纵,需得谨言慎行。

乔氏一时也是闹不清楚许薇姝的身份,虽对这个女孩子鼓动小世子喝酒大为不满,也强忍着,缄默不言,只问了丫鬟几句,好歹知道那些御酒全是宫里特别酿造,绝不会伤神伤身,也算松了口气。

这边不高兴,老皇帝却笑了。

方家以军武起家,老皇帝这些年虽说都在提升文臣的身份地位,对自家儿孙们的要求,还是要有豪气才好,就算不能上马打仗,面上也该差不多。

他老人家就常常用酒水灌他最小的十九皇子,可怜十九皇子才五岁多,就被自家亲爹养成了一只小酒鬼。

“那是许静岚的女儿?”

皇帝眸子间,有一抹亮光一闪而逝,略略笑了笑,“这孩子和她爹不一样,不像她爹那么迂腐。”

方容挑了挑眉:“皇爷爷当年可是盛赞英国公君子端方,乃是状元里的状元,十年来,无一任状元能有他的风采,怎么如今到成了迂腐?”

虽然外臣都以为皇帝深恨许静岚,连他的女儿都不肯照拂,甚至还搅了人家女孩子的婚事。

若非深深厌恶,哪个皇帝会如此对待下臣留下的孤女?不给撑腰指婚也就罢了,还做手脚毁了人家的亲事,所谓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亲,皇帝这种行为,下面的人纵然不敢说什么,心里依旧忍不住要嘀咕的。

英国公府一朝落败,除了现任英国公许静岩和前任没法比之外,未尝不是大伙儿都揣度上面的心思,那些和国公府沾亲带故的人家,也都故意疏远。

皇家搅得英国公府不得安宁,这会儿爷孙俩提起前任英国公,却都带了几分敬意。

其实并不奇怪。

许静岚毕竟已然死去,还死了三年,就算皇帝对他还有点儿心结,觉得他不够忠心,相比于皇帝,更偏向太子,太早向太子表忠诚了,可毕竟曾经君臣相得。

如今连太子都成了福王,终日吃斋念佛,闭门不出,老老实实的,那可是皇帝自己当年愿意立的太子,也曾经宠爱有加,算是最关注的儿子了。

远香近臭,太子还是太子的时候,皇帝当然要压制戒备,可如今太子成了福王,一年到头见不了几面,剩下的忠王和义王又争斗起来,皇帝自然开始怀念太子。

这印象一好,当年对太子忠心耿耿的英国公许静岚,在他心里,也就没那么讨人厌,再加上朝中能任事的官员越来越少,就又记起人家的好处。

几句话的工夫,小团子已经喝成了小醉猫,许薇姝一个劲儿地灌他,灌到他实在喝不下,连方莹莹都无语,这才又摸了摸他的手,肚子,点点头,高声吩咐:“让我的人抬轿子过来。”

春合苑最合心意的一点儿,就是下人们能满足客人们所有的要求,不一会儿,英国公府那边,与马车同行,替许薇姝抬轿子的四个轿夫,就抬了一顶轿子走到凉亭处。

许薇姝稍稍检查,就把桌子上的小醉猫提溜着扔进了轿子里,又道:“附耳过来。”

几个轿夫都很听话,把耳朵伸过去,许薇姝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地一吩咐,轿夫们顿时傻眼,面面相觑:“小娘子,真要如此?”

许薇姝点头。

轿夫们脸上都白了:“…可这位小郎君酒醉,再一晃荡,肯定很难受。”

“没事儿,我让你们怎么做,你们照做便是。”

这四个都不是秋爽斋的人,可许薇姝也是英国公府的主子,而且近来在下人中威望很高,他们即便不明白,还是听从吩咐,抬起轿子一会儿抬高,一会儿堕下,一会儿左摆,一会儿右摇,一会儿侧身倾倒。

这下子,方莹莹傻眼,乔氏再也立不住,冲上前怒道:“这位小娘子,你要作甚?快放下轿子,若伤了我家小世子,我们义王府和你没完!”

她一怒喝,周围其他客人都给惊动了。

事实上,许薇姝叫了一顶轿子进门,还把醉酒的小团子扔进去,很多人就都注意到,不知不觉近前围观。

这些贵女,和外面的寻常百姓没多大差别,都喜欢听八卦,甚至比起寻常百姓,她们更喜欢看热闹。

此时此刻,见到许薇姝的作为,连大长公主都给惊动了,举步往这边走。

许薇姝却不等对方近前,先道:“不要停…这位嬷嬷,你家小世子可是患眼疾有三个月,看什么都说是歪斜的?若想他痊愈,那就不要插手。”

乔氏一愣,把嘴里怒叱的话一下子吞回肚子。

第四十三章 奇方

乔氏看着许薇姝,皱眉:“当真能治好我家小世子?”

许薇姝的目光一直放在轿子上,闻言也不过分分辨,只是道:“嬷嬷无需多疑,小世子既然病了这么久,尚未痊愈,让奴家试试又有何妨?”

这时,大长公主扶着身边侍女的手,也走到凉亭处,颇为好奇地看了一眼起伏的轿子,闻言也道:“乔嬷嬷,你且一边看着,我记得莹莹说过,英国公府的姝娘精通岐黄之术,让她替小世子治病,未尝不可。咱们小世子得的是怪病,说不得就要这种怪异的治法,才能治得好他。”

方莹莹这会儿也回过神,先是皱眉,随即又道:“姝娘的医术极好,连宫里的御医也没办法比。”

这可不能乱说。

许薇姝摇头:“奴家确实爱读医书,对疑难杂症有所偏好,可决不可与宫中御医相提并论,不过,这种病症,奴家以前到见过类似的病例,公主,嬷嬷,你们且宽心,对此奴家还是有些把握,决不至于令诸位失望。”

她年纪虽小,但此时开口一言,却是雷霆万钧,颇为自信。

这下子,不只是乔氏和长公主,连不远处旁观的皇帝都怔了怔。

“哦?这个姝娘还会治病?”

他可是知道方思齐新得的那毛病,三个月前,这孩子忽然把自己的书房全给重新折腾了一次,书本,笔筒,自己的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都要歪着摆放,还训斥了家里的下人一顿,非说下人们把他的书本都给放歪了。

一开始义王还以为自己的儿子是调皮胡闹,后来才发现,儿子的眼睛是真出了毛病。

义王大惊之下,遍请名医,不只是宫中御医,外面但凡有些名气的医生都被他请入府中。

奈何所有医生无论是针灸还是下药,都不曾见效,义王和王妃记得口舌生疮,但治不好就是治不好。

到今时今日,他们已然绝望,只好说服自己,儿子看东西歪歪斜斜,固然麻烦,到底不至于危及性命,治不好就治不好吧。

儿子给孙子请医生,皇帝怎么可能不知道?况且,他还很疼爱这个孙子。

方容举目看去,许家的轿夫还上上下下地折腾,眨了眨眼,低声道:“既然许家小娘子敢在大长公主面前夸下海口,想必是有几分把握。”

皇帝捋了捋胡须,没再多言。

过了差不多有半盏茶的工夫,几个轿夫已经累得大汗淋漓,许薇姝终于开口道:“停吧。”

轿夫大出了口气,赶紧把轿子放下,许薇姝亲自走过去打开帘子,将已经醉得昏睡过去的小世子抱出。

乔氏紧张的不行,连忙凑到眼前,见自家主子双颊殷红,额头上都是汗水,咬着牙瞪了许薇姝一眼,虽然没有放狠话,可但凡见到她神情的,绝对看得出来,若是她那小主子的病没有好,义王府肯定会对许薇姝相当不满。

许薇姝也不以为意,招呼春合苑的下人准备好解酒汤。

解酒汤很快送过来,她闻了闻,点头道:“来,喂给小世子喝下去。”

她也没再开别的方子,这春合苑的解酒汤已经是最好的汤药,一剂下去,方思齐哇啦哇啦大吐了一场,登时就眉眼清醒,伸了个懒腰,偎依在乔氏的身上:“嬷嬷,我有点儿困了。”

乔氏松了口气,忽然想到什么,咬了咬牙,推着自家小世子睁开眼:“小世子,您在看看,这桌椅石凳,可还歪斜?”

方思齐莫名其妙地四下张望,迟疑地摸了摸脑袋,咕哝道:“咦?怎么都摆正了?刚才有人过来重新摆放不成?”

乔氏呆了片刻,眼睛里泪珠子都冒了出来,大笑道:“好,好,我们小世子的眼睛好了!”

她脚一软,差点儿倒在地上,好半晌才想起来,跪下给许薇姝磕了好几个响头。

许薇姝赶紧拦了一把,把人扶起站好。

“万万不可,嬷嬷折杀奴家了,还是快送小世子回家休息,他喝多了酒水,怕是精神不济呢。”

乔氏闻言,看自家小世子的确一个接一个地打呵欠,也顾不上再多说什么,赶紧招呼下人,抱着小世子匆匆离去。

她也想尽快让王爷和王妃知道这个好消息。

这一番热闹,整个春合苑的人,都忍不住多看了许薇姝几眼,会医术到不是什么大事儿,但能治好连御医都治不好的怪病,那绝不简单。

何况许薇姝今天表现的实在够大气,换了别人,就算明知道治病的法子,也不可能真敢给那位小世子治病。万一要是治坏了,岂不是要得罪义王?

方莹莹也跟着急出一头冷汗,这会儿才松了口气,她年纪毕竟还小,害怕也是一会儿的工夫,此时到好奇起来,忍不住扯着许薇姝的袖子追问:“姝娘姐姐,你这究竟是什么方子?怎么就能把小世子的怪病给治好的?”

许薇姝喝了口茶,笑道:“其实小世子没什么大病,所谓目为肝窍,他眼睛有疾,我仔细看了看,觉得他应该是时常贪杯,喝醉酒便东倒西歪,以致于肝之一叶,搭在肺之上,恒久下不来,所以才会看什么都觉得歪斜,我灌他喝酒,喝醉了他的肺就膨胀,又让他辗转,肝叶自然也就落了下来,这种病,用药可没什么用。”

方莹莹听得目瞪口呆,看许薇姝的目光,简直能说是到了崇拜的地步。

周围那些听着的人,也忍不住连连赞叹——谁还敢说前任英国公的千金是绣花枕头?人家可是神医,若不是医术出神入化,怎么可能轻易看出小世子的病因?还用不着下药,随手就把病治好?

好些人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被许薇姝这一手惊到的诸位客人,接下来连参加诗会都有些心不在焉了。

整个花宴也不得不草草结束。

许薇姝到挺满意,像这样的好名声,她还是很喜欢,多多益善,毕竟她这样的身份,一时半会儿地想隐姓埋名出去义诊,实在有些困难,还不如一开始就打响了名声,让那些病人主动找来求医。

多结交些人脉,等到英国公府被抄家的时候,她想脱身还更容易些,不至于让牵连太深。

第四十四章 琐碎

许薇姝在李巧君的花宴上大出了一把风头,弄得一场花宴,到没什么人对春合苑的名花感兴趣,反而对英国公府的姝娘赞誉有加,就算还有人说她性情高傲,至少没人再随便质疑她的才气。

肖氏却因此憋了一肚子火,忍不住皱眉道:“你怎么那么大的胆子?义王府名医无数,哪个不比你有能耐,何苦要去随意乱显摆?万一要是伤了小世子,你担待得起吗?”

这会儿,她是连温柔妥帖的外皮也险险要撕破。

许薇姝也没生气,应付了几句就过去了,到是肖氏身边的刘嬷嬷劝道:“夫人也别太不给姝娘面子。”

就在刚才,义王府还派了王爷身边贴身的管事来家里送礼,送了许薇姝好大一箱子名贵药材,什么人参,鹿茸,灵芝,都是进贡到宫里去的好东西。

瞧人家管事客气的模样,显然义王对姝娘是相当的感激。

哎,刘嬷嬷皱了皱眉,又想起前阵子,睿王府的公公对她也恭恭敬敬,说不得有贵人相助,那位小娘子将来造化不浅。

肖氏冷哼了一声,瞪着许薇姝的背影,双拳紧握,几乎刺破了掌心,她实在是很难不去讨厌这个女孩子,不为别的,只为了当年施氏处处瞧不起她,她就不想让这个小丫头有好下场。

刘嬷嬷叹了口气,不再多言。

她伺候了自家夫人几十年,当然了解她的性子,夫人的确小家子气了些,这些年也改不了,要她说,小宝也就罢了,养废他自然应该,那毕竟是前任英国公的儿子,若是一个不好,指不定就能威胁到自家小公子的地位。

这一点儿上,自家夫人做得本是不差,既笼络小宝的心,又娇惯的他不知天高地厚,差不多算养废掉了。

可夫人本应该好好地对待姝娘,待她越妥帖越好,姝娘一个女人,将来出嫁不过一副嫁妆的事儿,嫁得好,对国公府也是一大助力,何苦一定要这般折腾人家?而且,她给姝娘穿小鞋儿,也只是小打小闹,又没办法一口气给打死,反而让本来不通人情世故的小姑娘成长了许多。

刘嬷嬷在国公府里人脉也广,早就发现,家学里好几位先生对姝娘的观感不同过去,暗地里都说,姝娘将来一定能成气候,真是短短时间就令人刮目相看。

那些先生们私底下还对她十分怜惜,觉得是这孩子父母双亡,惨遭变故,才能在守孝三年的时间里,发生脱胎换骨一样的变化。

“哎,夫人对付小宝,不是挺拿手,做的不差,怎么换成姝娘,脑子就犯迷糊。”

刘嬷嬷摇了摇头,心里叹气。

没办法,夫人恨施氏恨的太深,她连劝,都不敢狠劝,就怕劝说不成,自己还招了夫人的厌弃,如今既然结了仇,她也只好指望夫人真能再婚姻上拿捏住姝娘,别让她翻了天去。

肖氏和她身边嬷嬷的各种心思,许薇姝其实也多多少少能感觉到一些,只是目前来说,她没心思理会,等到再过两年,她年至十七,就能参加女官考核,一旦考中了女官,便有了品级,即便是肖氏,也再难掌控她的婚姻。

门外风雪初歇,到有了几分暖意,许薇姝推开窗子,深吸了口气,正好看到小宝蹲在外面堆雪人。

玉珍和二丫像老妈子似的护在他旁边,时不时把小郎君从雪堆里刨出。

不说旁的,只看这小家伙折腾这么久,眼睛里亮晶晶,却是气息匀称,就看得出月余的辛苦,还有许薇姝在他身上花费的药材和吉水,并没有白白浪费。

不多时,宝琴和吴妈妈从角门进来,一眼看见,吴妈妈喊了一句:“二丫,别摘你的眼罩,小心伤眼。”

她老人家心里可怜二丫,把那孩子当自己亲闺女一样待,这些日子以来,喝药换药,都是她亲力亲为的,这会儿想起小娘子说过,雪地反光,对眼睛不好,自然很是忧心,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二丫乖乖地应了声,又把黑色的纱巾做成的眼罩,小心翼翼地戴好,脸上露出一抹笑意:“放心吧,吴妈妈,二丫的眼睛好得很,都不疼了。”

许薇姝没在她身上吝惜药材,短短时日,二丫的眼睛就好了大半,连视力都没有多少损伤,只是还不能太疲劳。

吴妈妈又叮咛了几句:“年轻的时候不注意身子,将来老了,有你吃亏的。”

说完,便走到窗口,又数落许薇姝:“小娘子也是,好歹也把斗篷披上,大冷的天,吹了风怎么得了。”

许薇姝缩了缩头,轻咳一声,笑问道:“大姐姐可是已经走了?”

宝琴点点头:“刚刚宫里的车来接了丽娘。”

她说到这个,心里就又开始为自家小娘子忧愁,将来若要考女官,最后的殿试之前,要在宫中住十五日,身边不能带人伺候,什么都得亲力亲为,以自家小娘子这样惫懒的性子,怕要吃苦头的。

如果许薇姝知道自家小丫鬟的心思,恐怕会哭笑不得,想她好歹也是二十一世纪的人,难道还会比古人更身娇肉贵?

不过,她这些年来,到的确没真吃什么苦头,身边有忠心耿耿的丫鬟,衣食住行都让人伺候的好好的,当真让她再一次返回二十一世纪,恐怕她都会觉得难以习惯了。

“可有把我准备的暖玉送给大姐姐?”

“小娘子安心,婢子看着丽娘换下腰上的荷包,佩戴上小娘子准备的那块儿暖玉。”

许薇姝点头。

她也是刚刚想起来,丽娘没考上女官,还染了风寒,生了一场大病,等出来没几日,人就不行了,好歹也是亲人,许薇姝不可能看着她送死,什么都不做,可也没办法阻止人家去考女官,便从大舅舅给她的礼物中,找出一块儿暖玉,说不定能起到一点儿作用。

主仆两个正闲谈,就看见秀芹在月亮门那儿探头探脑地向里面张望。

宝琴皱了皱眉,低声道:“小娘子,这几个人还是早早赶出去为好,咱们院子里留下几个不和咱们一条心的下人,婢子心里实在不安。”

许薇姝若有所思,抿着嘴唇,露出一丝冰凉的笑,“别急,快了。”其实当初老太君一来,她就有心清理清理秋爽斋,只是大舅舅跟她说,小宝之所以被拐走,和内鬼有关,李氏这人就十分可疑,这才暂时留下她。

再过一阵子便到了年节,许薇姝不想拖延,打算在过年前就给自己的院子除除草。

第四十五章 腊月

“反正小娘子要心里有数才好。”宝琴压低声音道,“玉珍早就发现了,小郎君的东西总被人翻动,对方做的隐秘,可玉珍按照小娘子吩咐的,摆放东西的时候都会夹一根头发丝当标记,有好几次了,小郎君的书箱,衣柜,都出了问题。”

许薇姝点头,眯了眯眼,心下暗道:有人想在小宝身上找东西?他只是父亲的一个庶子而已,能有什么?还是说,和父母有关?

对于这类想不清楚的事儿,许薇姝一向不太执着,反正该暴露的,早晚有一天都会暴露。

原主那一辈子,过得固然凄惨,可也没有真被卷进什么阴谋诡计里去。

大概是原主根本没有资本让旁人算计!

时间一日日过去,进入腊月,许爱丽一直平平安安地呆在宫中,虽然宫里的消息传不出来,但她没被送回家,就是好消息。

听说今年的准女官们要在宫中过年,还会被委以重任,帮忙处理年前的各种杂务。

也算是考验之一。

因为这个,肖氏还露出几分担忧,时不时地在老太君面前唠叨几句,前前后后也就是许爱丽根本就没学过管家,性子又沉闷内向,恐怕在宫里会得罪贵人,连累家里,她想求着老太君动动关系,把爱丽接回家便罢了。

反正女官考核都过了复试,回家也能说一门好亲,要是在宫中出错,让人给撵回来,那可完全不一样。

老太君没搭理她。

只是许爱丽的亲娘,那个在家里跟透明人差不多的方姨太,被肖氏吓得忐忑不安,又犯了咳嗽的毛病。

一直到年根底下,家里才得了许爱丽一封报平安的信,听说是陛下仁慈,快过年了,体恤准女官对家人的思念,特意恩准传信回去,既然是从宫里传回来的,自然说不了太多,不过,许爱丽还是对许薇姝重点感谢了一番。

说是她在宫里看见同屋的女官落水,便跳下去救人,虽然救了人回来,自己险些染上风寒,要不是姝娘送的暖玉起了大作用,她怕是已经让人遣返了。

接到信,无论家里其他人是庆幸还是骂许爱丽逞能,反正许薇姝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