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妍思量再三,终于被兄长说动,寻了机会向武帝一说,武帝大为高兴,笑道:“原来夫人家中也有兄长愿意为国效力啊,这正是我大汉之福啊!朕向你保证,只要他们立了功,立刻便可封侯!”一纸诏书,将李广利和李季招到了长安。

李夫人生怕武帝立刻命他们带兵出战闹出笑话来,便谦虚一番,请武帝派遣他们到大将军手下锻炼学习,武帝更喜,夸她心思细腻缜密,果然将他二人亲自派遣到卫青手下,卫青虽然为难,也不得不答应了。

第一百三十章 依葫芦画瓢

更新时间2011-2-14 9:33:40 字数:1137

李延年的苦心经营终于得到了回报,李夫人凭借绝妙无双的才貌曲艺,一缕柔情牢牢的拴住了武帝的心。如今的他,再也不是那个供人消遣,随意呼喝的奴才了,他摇身变成了国舅爷,又被武帝封为乐府协律督尉,佩两千石印授,成为乐府的最高级领导,专门负责督促乐府收集乐曲、创作新声。一时之间,内宫外朝,极受追捧,成了人人争相巴结的对象。

乐府令张大人见他如今光鲜高昂,随从成群的回来,心里又惊又怕又不敢躲,战战兢兢的将他接了进去。李延年正眼也不瞧他一下,却与其他人泰然自若的谈笑风生,好不融洽,仿佛根本没有他这个人在场似的。一连数日,李延年都是如此态度,叫人捉摸不透,除了时不时狠狠的瞪他几眼,再也没有任何要惩罚他的表现。

越是这样,张大人越是寝食难安,提心吊胆,犹如头顶上悬了把利剑,随时都有可能掉下来“卡擦“一下削去自己的脑袋!

他终日濒临崩溃的边缘,终于再也忍受不住,这一日,主动摘下官帽,扑通跪在李延年面前,磕头如捣蒜苦苦哀求他恕罪。

李延年冷冰冰的瞧着他,勾起满怀往事,越想越恨,不由得上前左右开弓扇了他十几个耳光,直扇到手掌发麻,才抚着手掌喘气。

张大人惨叫连连,两边脸颊顿时紫涨起来,肿的老高,火辣辣的刺痛钻心袭来,疼得眼泪直流。他咬牙忍着,伏地跪着,大气也不敢出。

“你没想到吧!说起来我有今天,反倒全拜你所赐啊!”李延年气极反笑。他笑声一收,冷冰冰道:“从今往后,我不想再见到你!明白了吗?”

张大人反倒如释重负,磕头不已,连连谢道:“诺,下官明白,下官明白!下官不敢劳动大人费心!”

当日,张大人自请辞职,灰溜溜离开了乐府,回乡去了!

李延年处处比照卫皇后家的待遇,不甘现状,便请求妹妹向武帝进言,将中山老家堂弟李广利、李季召来长安,像卫青霍去病一样为国效力,以固声威。李妍却知两位堂兄虽然体格健壮,看似威武,但并不是这块材料,因此皱着眉头,久久不肯答应。李延年不肯作罢,苦口婆心的劝说:

什么“这有什么好担心的,又不是当真叫他们率兵打仗,朝中那么多的将军,难道无人辅助码?”、又是“如今陛下虽然宠你,但若没有有势力的娘家撑腰,又有谁会服你怕你呢?明着不敢,暗里动些手脚,到时你防的了几个?”又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你也是李家的人,如今你富贵了,娘家却穷困潦倒,一事无成,岂不是叫人看笑话,连你也轻视了吗!”

李妍思量再三,终于被兄长说动,寻了机会向武帝一说,武帝大为高兴,笑道:“原来夫人家中也有兄长愿意为国效力啊,这正是我大汉之福啊!朕向你保证,只要他们立了功,立刻便可封侯!”一纸诏书,将李广利和李季招到了长安。

李夫人生怕武帝立刻命他们带兵出战闹出笑话来,便谦虚一番,请武帝派遣他们到大将军手下锻炼学习,武帝更喜,夸她心思细腻缜密,果然将他二人亲自派遣到卫青手下,卫青虽然为难,也不得不答应了。

第一百三十一章 太后仙逝

更新时间2011-2-15 8:23:48 字数:1269

王太后身体抱恙,子夫正好收拾心情,每日里专心侍奉王太后,聊以转移遮掩触景所伤之情。反而,武帝见有她侍奉母后,更感放心,除了每日到长乐宫问候一番,依旧时时刻刻与李夫人在一处。

“有皇后照顾母后,朕也就放心了!”武帝颔首微笑,像是赞许。他对她,越来越相敬如宾了。再也不是从前的相亲相爱……

子夫心中有点发寒,在他的心里,她是皇后,是替他分忧的皇后,不再是他所宠爱的子夫了!他依旧相信她,倚重她,还爱不爱她,她却不知道,也怕知道!

“侍奉母后,乃是妾身应该做的,陛下无需担心!”她温柔的笑着,却掩饰不了眼眸深处那一缕落寞。

武帝抚了抚她的肩,满意一笑:“辛苦你了!”随即告辞,与李夫人携手而去。

子夫怔怔的立着,难过的微仰了仰头,眨眨眼,用手绢轻轻拭了拭眼角,长长的吐了口气。转过身来,却见王太后深深的、柔和的望着她,不由脸一红,垂首上前,低声道:“母后,您精神好些了?”

王太后默默的瞧着她,轻轻拉起她的手,叹了口气,缓缓道:“子夫,别难过,也别怪陛下,好好抚养据儿吧!”

子夫一惊,颇感不安,勉强笑道:“母后言重了,子夫怎么会怪陛下呢!陛下对子夫的好,子夫心里,明白!”

王太后点点头,疲倦的笑道:“你这么想最好了!他是天子,天子不可能只爱一个人,若能一直相敬如宾,倒是最好的结局了!”

子夫心中徒然伤感起来,心底的酸楚冲上鼻端,刺得她几乎要滴下泪来!夫妻之间到了相“敬”如“宾”的地步,算是最悲哀了吧!就像保持着距离的宾客一般,还有何感情可言呢!

在王太后前,子夫不敢露出行迹,忙忍了泪,转移话题笑道:“母后今日精神不错,想吃点什么,臣妾这就吩咐御膳房准备!”

王太后皱了皱眉,摆摆手道:“罢了,你也别操心了,我没有什么胃口!”呆呆的倚枕凝神半日,忽又疲弱叹道:“不知为何,最近总是忆起许多往事,就连梦里也是故人,看来真是老了!”

子夫听她说得颓然伤感,勉强陪笑劝道:“您还年轻的很呢,一点也不老!人在病中,未免多有伤感,您好好休息,别太劳神废思才是啊!”

王太后微微一笑,道:“你说的也是,我还真有点累了!你下去吧!”子夫服侍她躺下,这才行礼告辞。

“子夫,”王太后忽又轻轻唤住了她,她忙上前来,柔声道:“诺,母后还有何吩咐?”

王太后以手撑榻,半起身凝视着她,忽然轻轻笑了,“子夫啊,记住母后的话,好好抚养据儿吧!只要据儿出息了,你总会熬出头的!身为帝王的女人,有的事也只好忍了!”

子夫慢慢垂下了头,笑得凄然,“母后教诲,子夫记住了!”

王太后缓缓躺下,子夫一步一步挪了出去,心底极其沉重,她似乎有种不祥的预感,这预感是什么?她也不知道!

王太后躺了下去,再也没有起来,次日武帝接到噩耗,惊呆了不敢相信!他的母后昨日还那样好的精神,怎么会说走就走了!他来不及悲伤,更多是错愕、惊讶!随之而来是汹涌如潮水的悲伤悔痛,他禁不住痛哭流涕,哀哀欲绝!

子夫亦默默流泪,她终于明白,王太后为何要对她说那番话,原来,她早已觉察到自己不久于人世,这才以自己的经历嘱咐她、安慰她。想到爱护自己的王太后已然仙去,在这宫中,从今更是连个安慰劝解的人也没有了,她心中不由大恸。

泪,无声的滑落!

第一百三十二章 寻方问术

更新时间2011-2-16 8:23:23 字数:1230

一年多的时间里,接连失去爱人与母亲,武帝更感人生无常,哀叹沧海桑田之变幻不由人意。

生死之数可敬可畏,充满着无法破解的神秘渺远,让向来自负自傲的他深深的感觉到,这个世界上,无论他拥有再高的权力、再无畏、再有胆识魄力,有些事始终也不能随心所欲的,譬如,超越生死,勘破无常,获得与天地同寿、日月同辉的永恒生命。

他渐渐的迷上了寻士问仙,渴盼有一日能够得道成仙、永生不老。他派出了大量的心腹四处寻访具有仙风道骨的奇人奇士,为他炼制不老丹药、指点得道成仙之法门。消息一传开,许多市井无赖、不学无术之徒皆怦然心动,纷纷自荐。

武帝为了表示自己求仙的诚意,来者不拒,无论是否具有真才实学,皆赏赐以金钱锦帛,他愿意以此态度诚意好引出真正的得道高人。

子夫见他沉溺于间,深感忧虑,旁敲侧击的劝解过几次,武帝不但不醒悟,反而十分不悦,将她指责了一番,并说若是仙人不显真身,定是身为皇后的她心存怠慢,气恼了仙人!子夫默然无语,从此不敢再提。

李夫人与子夫一样,并不相信神仙之说,但她见武帝痴迷,自然不肯违拗,反而出了许多主意。她建议武帝用千年松木在建章宫前建起一座高达二十余丈的迎仙阙,阙堂皆以最上乘的白玉铺就,经能工巧匠雕琢打磨出朵朵圣洁白莲花,临空的露台上立着一尊近两丈高昂首展翅、栩栩如生的金凤凰,凤首向天昂立,向天上的神仙表示武帝的诚意。金凤两旁,各有一位高一丈的铜仙人手把铜盘玉杯,以承云露,武帝每日清晨命专人用水晶杯收集此露,和玉屑服食,冀求长生。

李夫人又说天上有神仙,海外亦有仙源,若派人出海寻访,岂不多了几分希望?武帝自然大喜,深以为然,将李夫人认作知己,当即下旨招募工匠至沿海打制出海巨船,学秦始皇派人率领童男童女出海寻访仙迹,拜求长生不老之术。

武帝这些异于寻常的举动,朝廷内外一片哗然,目瞪口呆。劝解的,不是罢官就是降职,至少也是一顿臭骂,相迎和的无不加赏,一时弄得人心惶惶,不知所措。好在武帝虽然痴迷长生不老之术,国家政事上却毫不含糊,依然那么赏罚果断。只是,为了求仙劳财伤民是不能免的,再加上连年对外用兵,西汉王朝开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积累的财富,渐渐的也吃不消了!

从这时候开始,各种各类不怕死的方术异士们络绎不绝的来到长安,一个接一个的入宫面圣,表示可以为武帝炼制仙丹妙药,以保其长生不老。

比如李少君,随意仿造了个上古的青铜器,谎称器上刻有长生之法,愿意替武帝炼制,后来,他自己因试药死去,固执的武帝竟然认定他不是死,而是坐化成仙去了!再比如安期生,谎称自己出海见过真仙,还品尝了真仙所赠大如西瓜的仙枣,自从食用了之后,神清气爽,百病不侵,听得武帝悠然神往,更激发了寻仙海外的决心!再比如后来的栾大,不但被封为五利将军,还娶了长公主为妻,最终弄巧成拙,露出马脚,惹怒了武帝被处死…….

即便如此,上门自荐的“得道者”们依然前赴后继,毫不后怕,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欺骗、打击,固执的武帝依旧热情不减,毫不气馁,他依然坚信,真仙是有的,只是他还没有遇上,说不定,下一个,就是了!

第一百三十三章 认祖归宗

更新时间2011-2-17 8:30:57 字数:2148

武帝虽然忙于招揽方术异士,求长生不老,对匈奴用兵之事也毫不耽搁。卫青与霍去病依旧是他最为宠信的军中砥柱,攻打匈奴的两把利器。

在一次出击匈奴的途中,经过河东平阳,霍去病偶然心动所至,便顺道拜访了自己的父亲。

他曾经问起过母亲,知道父亲叫做霍仲儒,正是河东平阳人。

霍仲儒因时平阳公主封地上的人,曾经到公主府中服差役,与青春年少的卫少儿互生情愫,便有了霍去病。只可惜役期一满,他不得不与卫少儿洒泪而别,离开公主府。

卫少儿生性豁达,明白自己身为奴婢,一身一体俱是主人所有,哪里轮得到自己做主?她从未想过要与霍仲儒天长地久。

一段美好的记忆,一个爱的结晶,对她来说已经足够了!

因此,她从来没恨过霍仲儒,也没向霍去病隐瞒过他的身世。她甚至对他说,如果将来有可能相认,你便与他相认,叫他一声“爹”吧!毕竟,他是你爹,当年的事,也不能怪他的!

路过平阳时,果真,霍去病决定去霍家一趟,他想看看自己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物!

骠骑将军冠军侯吩咐下来的事,河东太守如何敢怠慢?立刻派人快马加鞭飞往霍仲儒家,命他们做好准备迎接侯爷。

霍家上上下下包括霍仲儒在内都吃了一惊,不知是福是祸。当年虽说不得已,但人情伦理上,毕竟是他抛弃下他们孤儿寡母的。霍去病突然来访,是认亲还是报复,谁也说不准!就连前来报告的军士也说:冠军侯只是吩咐说要前来,并未说别的什么!

霍仲儒顿时脸色惨白,几乎要绝望了,霍家上下顿时乱作一团,鸡飞狗跳!反倒是年方十五六的霍光镇定自若,面不改色向父亲道:“既是冠军侯要来,是福是祸咱们横竖都躲不过的,父亲何不坦然面对呢?”霍仲儒一想也是,心中稍定,立刻带领家人洒水打扫,将屋子庭院收拾的整整齐齐,又叫全部换上干净整洁的衣裳,恭敬肃然,垂首立在院外等候冠军侯大驾。

他们刚收拾好,霍去病骑着马摔着亲兵也已到了!远远听着得得马蹄声扬起一片尘土渐渐近来,马背上军士无不胄甲鲜明,铁气森然,气势昂昂,整整齐齐跟随在当中一位头戴银白嵌宝头盔,身披银白铠甲,腰佩宝剑的将军周围。不用问,那便是霍去病了!

霍仲儒眼前一阵模糊眩晕,心脏剧跳,胸口气闷,双腿发软,身不由己扑通一下跪倒在地,匍匐不敢抬头。家下众人见他跪下,也吓得不轻,扑通扑通纷纷跪下,大气也不敢出,身子却都筛糠一般。

霍仲儒正在混混沌沌之间,突然那银袍将军也跪在了面前,一把扶着他,口内又惊又喜又感慨,急切的叫道:“父亲!父亲!快快请起!去病受不起这样的大礼啊!”

霍仲儒脑子“嗡”的一下,豁然撇开混沌,一片清灵,回过神来不由又惊又喜,不敢置信。他抬起头,望着眼前英俊年轻,朗目剑眉的冠军侯,自己的亲生儿子,霎时心中涌起一阵暖流,鼻子一酸,不由老泪纵横,泣道:“老生风烛残年,不想却得见将军一面,真是天意,天意啊!”

霍去病的眼睛也湿润了,他忙扶起父亲,紧紧握着他的手,一种天生的父子之情传遍全身,他像个孩子一样瞧瞧父亲,转头向河东太守及众随从笑道:“你们说说,我长得像父亲吗?”

众人都松了口气,纷纷笑着说:“像,像极了!”争先恐后向他父子道相逢之喜。霍去病与父亲相视大笑,一同携手,跪着的众人早已起来,一个个欢喜得无可无不可,面有得色簇拥他父子入内。

随后,霍去病又依家礼一一见过了霍家众人。不一刻,霍家族中长老们也纷纷来了,恭贺他们父子相认之喜,又依照霍去病的意思,将他的名字添上族谱,打开祠堂,陪他拜祭霍氏先人。

霍去病终于认祖归宗,心头大为畅快,在霍家住了两日,大摆筵席招呼亲友,又命人替父亲购买了良田美宅,奴婢仆从,赠与金银无数修葺祠堂,这才恋恋不舍的离去。

临别,霍仲儒握着他的手,久久不忍放开。其实回想起来,在离开之后,他是时时挂念着他的,只是事实太残酷,他注定无法陪伴他成长,只能各自保平安!如今刚刚相认就要分别,焉能不伤心!

霍去病亦恋恋不舍,他望了望父亲身旁的弟弟霍光,一表人才,面相不凡,便向父亲道:“您老保重,等我打败匈奴回来时,再与父亲相聚!到时候,我把弟弟带去长安谋个职位,不知父亲意下如何?”

霍仲儒含泪道:“若是那样,我也放心,也是他的造化了!你自己好好保重,回来再叙!”霍光亦上前拱手致谢道别,殷殷相送。

霍去病微微一笑,仰头望着东方初生的太阳,胸中豪气万丈,策马长嘶,绝尘而去,霎时,消失在地平线远处,与天际融为一体。

回来时,他果然带走了霍光,将他推荐给武帝。武帝极宠信屡立战功、勇气非凡的霍去病,对他的弟弟自然青眼有加;又见霍光一表人才,温文儒雅,忠厚睿智,更生好感,当即封他为郎中,将他作为亲信留在身边。

从此,霍光开始了他的政治人生,虽然此时只是一个郎中,前途确是谁也不曾料到的无量。他的人生,将成为另一个传奇,一个与西汉国运息息相关的传奇,在西汉的历史上写下非凡的一页。

遗憾的是,三年之后,英勇无敌的霍去病便英年早逝了,年仅二十四岁。武帝痛失爱将,伤心不已,命三军数万人带孝送葬,为他建造了巨大如山的豪华墓室,刻碑攥文做纪,表其丰功伟绩。

这位杀得匈奴胆战心惊、闻风而逃的西汉勇将,这位从匈奴人手中夺回了河西走廊、祁连山的勇将,这位夺取了匈奴人祭天金人的勇将,曾经一度豪迈的宣称:“匈奴不灭,何以家为!”可惜就在匈奴分崩离析、一蹶不振、远遁大漠、再也无力对抗汉朝的前夕,竟去世了!

功垂成功,竟至于此,留给后人的,除了无限的赞美,还有一声长长的叹息!

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为己用

更新时间2011-2-18 8:21:53 字数:1349

再说年幼的霍光随着异母兄霍去病来到京城,深知自己毫无背景根基,又非名人异士,纯粹是一步登天,所能依靠的仅仅是霍去病念在父亲面上的一时感触,因而处处小心,时时在意,不敢多说一句话,生怕行错半步路。

对于他的到来,卫少儿一笑置之,卫皇后子夫也仅仅表示“知道了”,并无多大热情。毕竟,当年霍仲儒离开公主府,虽说迫不得已,事实终究是他抛弃了自己的亲姐姐孤儿寡母,这么多年来始终未有问候过片言只字,口信都不曾有过一个。卫少儿虽然不在乎,作为姊妹,她的心里却难免有些不平,对霍家人并无好感。霍去病又是认祖归宗、又是替父亲买宅置产,又是栽培霍家的异母弟弟,她心里颇有不乐,只是从小疼爱去病,况且如今他又是武帝宠爱的勇将,也不好说什么,但是面对霍光时,她始终不能释怀,淡淡的近乎冷漠。

反之,武帝却极喜欢霍光,封一则他乃是霍去病亲自推荐的弟弟,爱屋及乌;二则霍光温文儒雅,一表人才,谦虚有礼,进退有度,让人一见顿生好感,三则,李夫人对霍光也是赞不绝口,向武帝奉承不已。武帝大喜,立即将他为郎官,让他跟随在霍去病身边供职。

李夫人也不含糊,拿出体己赏赐黄金千两,宫中秘制美酒数坛,锦缎一帛无数,并且当着武帝向霍光笑道:“冠军侯的兄弟果然也是一表人才,恭谦得体啊,霍家真是人才济济!往后你们兄弟可要齐心协力替陛下分忧,不要辜负了陛下的期望厚爱才是!霍大人既然来到长安,有什么不习惯的,或是短缺什么,尽管开口,不必客气!”

霍光受宠若惊,感激涕零,忙跪下叩头谢恩道:“卑职霍光承蒙陛下、夫人厚爱,得兄长抬举栽培,实乃三生有幸,此生必当竭尽全力,报效朝廷,尽忠陛下、夫人,不负兄长苦心,不负陛下栽培!”

武帝见他说话条理清晰,镇定自若,气度不凡,丝毫不显小家子气,心中已然欢喜,连忙命起身,又故意向李夫人笑道:“夫人仅凭一面,怎么如此肯定霍光是个人才,可以为朕分忧啊?”

李夫人瞟了霍去病与霍光一眼,自信的向武帝微笑道:“霍大人的气质非同寻常,妾身是不会看错的!何况,还有冠军侯亲自栽培教授,那还能不出息?”说得大家都笑了。

对霍光来说,除了兄长,李夫人是第一个对他表示了接纳和肯定的人,且她又是武帝所宠爱的夫人,她的肯定意义更是非凡。霍光的心中一阵温暖,顿时也踏实多了,一扫先前的忐忑、黯然、紧张、自卑,他的眼睛也明亮了,充满自信的光,前途,仿佛亦一片光明,看得见的着落。从此,对于李夫人,他始终怀着一股尊敬、感恩、知遇的情怀,始终不曾改变过。这在他当权之后,有颇多的表现,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对于李夫人似乎过分的做法,李延年十分不满,他私底下和妹妹抱怨:“那霍光是霍去病的弟弟,霍去病是皇后的亲外甥,也算是卫氏一族,何必如此出钱出力替人欢喜?”

李夫人只是淡淡瞥他一眼,笑道:“因为冠军侯的关系,陛下极是喜欢他,我不过顺着陛下的意思表示表示,讨陛下的喜欢,这有什么,也值得你抱怨的!”

她的心里却自有主意,对卫氏来说,霍光身份尴尬,正当如日中天的卫氏绝不会将他当成自己人,这一点她是十分拿得准的。何况,霍光通身的气质表现,待人接物的行为举止,大大出她意料之外,使她不由感慨,若自己的哥哥有此人一般风度见识,有什么事是办不成的?因此对霍光大加笼络,以留后用。正因为霍光与卫氏关系微妙,将来更是一着奇兵,若是与他联合打败卫氏,岂不更是痛快!

第一百三十五章 最后的战役(一)

更新时间2011-2-21 8:21:35 字数:1636

霍光来到长安三年之后,他的兄长霍去病因病去世了,临死将霍光托付给武帝。武帝痛失爱将之余,将满腔宠信移在霍光身上,聊以安慰,将霍光封为奉车都尉,留在自己身边当一名侍卫长,随侍左右不离。

霍去病死时年仅二十四岁,他的死,与匈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先天不足,从小多病,长年的征战,又让他的身体早已受到极大的损害,而最致命的,却是那最后一次出征匈奴。

霍去病向来以初生无谓、勇猛果敢称著于三军,对匈奴人来说,就如同从天而降的鬼魂般,无论逃了多远,藏的多深,都有可能被他出其不意赶上,痛击一顿。

偏偏那一次,正赶上匈奴部落中爆发了瘟疫,马牛羊等牲畜甚至人口,瘟死无数,他们将所有瘟疫而死的人畜尸体埋在唯一的水源处,然后继续远遁。霍去病率领的骁勇骑兵因饮用了受污染的水,许多人上吐下泻、头疼发烧、浑身无力,也有人因此而死亡,好在这是一支强健异常、经历多战的骑兵,又加上随行军医治疗及时,在病源地呆的时间不长,因而并未造成太大的影响。

尚在军中时,霍去病并未感到不适,虽军医苦劝,也不肯就医用药,回至长安,不料没几日病如山倒,就此一病不起,虽扁鹊再世,亦无能为力了!

武帝因此迁怒于人,还处决了三名太医,又恨极了匈奴,命令卫青,必定要血洗匈奴,歼灭主力,替霍去病报仇。卫青悲痛之余,自然义不容辞,死去的,是他的亲外甥,是他姐姐的亲儿子,眼看着姐姐肝肠寸断,大姐、三姐自小宠爱霍去病,闻之也食不甘味,痛哭不已,他更是心如刀割。

除此,他更清醒的认识到:是该到时候与匈奴人做个了断了!若再这样纠缠下去,哪一日才是了局?多少生命又将血洒疆场!

经过三年处心积虑的准备,卫青向武帝递上奏本,武帝准奏,下旨挑选了十万匹精壮的战马、十万骁勇善战的骑士组成了一支汉朝开国以来最精锐强大的骑兵,由大将军卫青任主帅,分作东西两路,远征漠北。为解决粮草供应后备问题,武帝又从全国征集了五万匹私人马匹,派遣十余万人步兵负责运输粮草辎重,以保证大军供给充足,解除后顾之忧。

卫青深知此战的重要性,他已经与匈奴人纠缠了小半辈子了,在这最后决一雌雄的关键时刻,他绝不容许出现任何的意外、任何的纰漏、任何的疏忽、任何不成功因素的影响。因此,此次随同出征的大将,基本都是经验丰富、同生共死多年,相互之间极富默契的宿将。

不想,武帝见到诸将名单之后,却将他召了去。

“大将军,李广利、李季二人在军营锻炼多时,为何这次出征,并无他二人在内呢?”武帝开门见山。

卫青心中“咯噔”一下,只得回道:“回禀陛下,此次出征与以往不同,必然要穿越大漠,深入腹地,环境恶劣,凶险异常,随臣出征的均为熟悉大漠、熟悉匈奴的老将,两位李将军虽然在军营多时,却无实战经验,微臣只是担心——”

实际上,李广利、李季二人本身毫无本事,不过是因为李夫人的关系得以谋职军中,这几年在卫青营中,卫青如何不知他们脾性?李广利心思粗鲁,毫无谋略胆识,一遇挫折便方寸大乱,只求退守以自保,并非军人作风;李季更是见利忘义、贪杯好色之徒!仅仅也就罢了,偏这二人仗着是李夫人族兄,得意忘形,自以为是,欺上瞒下,将任何人都不放在眼里,若不是碍着李夫人武帝面子,卫青早将他们逐出辕门,此次关系到一世声名的大战役,他自然是绝对不愿意他们兄弟在场的。

武帝听了他的话,却缓缓摇头,道:“话虽如此,可是你替他们想的也太多了!驰骋沙场、为国效力,焉得挑肥拣瘦?何况有你在,朕放心的很!就让他二人跟随你一起,多些历练吧!”

卫青心中虽然为难,却也明白了武帝的意思。他深知武帝因为宠爱李夫人,故意要让李氏兄弟趁机为国立功,好名正言顺的赐予封赏,不敢再多言,只得叩头谢道:“如此,微臣遵旨,不敢有负陛下所望!”

武帝满意的点点头,笑道:“你放心!你是三军统帅、大司马大将军,最要紧的是依法办事,以军纪管束众人,虽然李氏兄弟二人是朕亲自任命去的,若是有什么违犯军纪之处,你可以纪处罚,不必有所顾忌!”

卫青诺诺应允,心中却想道:即便有您这句话,然则我又怎好不顾及您和李夫人的颜面,但愿那二人好自为之,不要太出格才好!

第一百三十六章 最后的战役(二)

更新时间2011-2-22 8:18:30 字数:2167

冰雪初化,春寒料峭之际,卫青率领一众部将辞别武帝,领着十万精锐铁骑,又一次踏上了征程。

十万大军兵分两路,他的大姐夫公孙贺率领五万人马,从代郡出塞;其余五万,由他亲自率领,从定襄出塞;二人约好在穿过大漠,在漠北真颜特漠山会师,与匈奴决战。

公孙贺一支人马轻骑快进,一路上只遇到一些散兵游勇、零星部落抵挡,与五万大军比起来,自然是到一处收伏一处,一路尚算顺利。匈奴单于听了赵信的话,集中力量专门对付卫青。事实上也是如此,假如卫青出师不利,败给匈奴,公孙贺一支必然军心大动,不攻自破。只是可惜,赵信遇上的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卫青!

匈奴单于命令将粮草继续往漠北转移,自己则率领精锐部队埋伏等候在漠北大沙漠边缘,以逸待劳,要给卫青来个迎头痛击。

卫青与匈奴交手数年,匈奴人的打算自不难预料。为了保持骑兵体力与斗志、保证粮食供给链不至断裂,他并不急于行军,始终不急不躁,稳稳推进,直到临近大漠边缘,这才突然传令带着铁甲兵车急行军,两个昼夜赶了原本十来日才走完的路程。

当汉字旗与卫字旗赫然在目,迎风招展,凛冽作响时,还在喝酒谈笑、想着十日后方才迎敌的匈奴人目瞪口呆,以为兵从天降!

匈奴人虽然以逸待劳,可待的久了也是会松懈、滋生惰性的。卫青横跨大漠一千余里,走了近三个月的时间,匈奴人为了诱敌深入一网打尽,因此路上竟然并不派人阻挠。他们甚至暗暗嘲笑卫青胆小、缩头缩尾,进军如此缓慢,因此并不在意,谁也料不到,最后关头,他竟然会风驰电掣、极速前进,出其不意的出现在眼前!

卫青容不得他们思索,命令部队用铁甲兵车迅速环绕围成一片坚固的营地,同时派仲泽率领五千精锐中的精英骑士如汹涌的潮水冲入匈奴大营,左右冲杀冲撞,以壮声威。

匈奴单于大惊失色,一时之间营中大火四起,浓烟冲天,人哭马嘶,乱作一团。他来不及整军应战,又不知来的有多少人,不得不命亲信高呼撤退,自己在数百亲兵的护卫下,仓皇逃出四五十里方停住。卫青就势占领了他的营寨,传令休息,来日再战。

这一仗,匈奴人输得十分窝火不甘,明明是已方以逸待劳,占尽了天时地利,没想到临末了竟然被卫青杀个出其不意,连人家虚实还未摸清,就搞得丢营弃寨,狼狈而逃。

赵信深知自己脱不了干系,诸多匈奴将领都对他怒形于色,他心中惊怕,便向单于道:“单于不必惊慌,卫青虽然出其不意小胜一场,但是在这一望无垠,远离汉土,无可依靠救援的漠北,这也算不了什么!我就不信,跋涉上千里,他们还撑得住?就算人勉强撑得住,马匹总是不能的!明日卑职愿意率领部署与汉军决战,必定大败汉军,以振单于军威!”

“不!”单于目露凶光,眼似铃铛,袒露着胸膛,气狠狠道:“明日我要亲自会一会那个汉朝的大将军!在本单于的地盘上,轮不到他来撒野!”

右贤王也斜着眼瞟了瞟赵信,冷笑道:“单于所言不差,汉朝小子既然来到咱匈奴的地盘上,我们自然该好好招待招待他,怎么好让赵将军独自去呢?谁知道你会不会旧病复发啊?”话音刚落,在座将领不由哈哈大笑,嘲弄赵信。

赵信原本是匈奴将领,后来投降了汉朝,一次汉匈大战中,被匈奴人围困,苦等救兵不到,兵尽粮绝,迫于无奈复又投降了匈奴。匈奴单于虽然对他不计前嫌,诸王诸将却十分不喜欢他,又见单于偏偏听信他的话,更是添了一层气。如今因为听信他的话而落了败仗,众人气愤之余,更多了几分幸灾乐祸,借机嘲笑者大有人在。赵信尴尬得满面通红,垂头不语,一双手紧紧的抓着膝盖,微微发抖。

“够了!什么时候了,还说风凉话!匈奴人的脸都让你们丢尽了!”单于满心烦怒,出言喝斥,众人这才作罢。

卫青料到匈奴被汉军这么突如其来一阵狂扫,虽然大败而退,定然心生不服,会回头再战。次日一早,他便命仲泽、赵食其各率领三千精锐悄悄往左、右出发,迂回绕至匈奴后方包抄,以断其后路。自己率领其余诸将安营扎寨,静候匈奴前来挑衅。

谁知李广利眼见头一日那么轻松便赢了匈奴一仗,不觉得那是卫青安排有方,反而认为匈奴不过如此,甚至暗笑传言害人,匈奴人哪里有传言中那么凶残厉害了?

如今,他见卫青安排仲泽、赵食其单独行动,心痒难挠,也想趁机立个大功显显威风,便自告奋勇,向卫青请求右翼一支包抄队伍由他带领,还美其名曰理当替大将军分忧。卫青不愿在这种关键时刻在内部起什么纷争,便勉强答应让他跟随赵食其一起出发,哪知李广利执意不肯,非要兄弟二人单独领兵,李季也不咸不淡的说:“大将军难道是担心我兄弟二人立了大功,抢了大将军的风头吗?若是这样,我兄弟二人便即刻返回长安,省得在这一事无成,反而碍手碍脚让大将军操心!”

诸将都是跟随卫青多年,对他尊崇有加的宿将,听了此话,一个个气得怒火中烧,怒视相向,若不是因为顾忌李夫人,早将他二人打出去了!

卫青不愿再生事端,强忍着心头怒火,淡淡笑道:“既然这样,那你们便去吧!只一件,需得听我号令,不许擅自行动,否则军法处置,必不轻饶!”说到最后,话转严厉,目不转睛盯着李广利。

李广利心头一跳,顿生怯意,随即又硬着头皮故作豪迈道:“大将军放心!我兄弟二人必当不负陛下厚望,定当为国争光!”言语中根本不把卫青放在眼里。卫青也不在意,让他二人领了令牌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