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不会算账,让你把账册交出来,但是你却不乐意,还想着把持着,然后找这样那样的借口。

每次都想着糊弄过来,真是好的很那。

对于胡妈妈,李舜华觉得自己已经够宽容的了,她家里有小孩子,每次这边有了好吃的,好玩的,她都会给胡妈妈一份儿,让她带回去给家里。

也是看在胡妈妈奶了自己一场,可是,现在是自己要把院子管起来的时候,这胡妈妈就不给自己撑面子了。

好像把权利分出去以后,自己就没着没落的一样了。尤其是对于自己把东西交给明月管,她虽然嘴上没有直接反对,可是心里却不乐意。

好在明月是个性子好的,不和她计较,也没有去王氏那里告状。不过李舜华不想惯着她的毛病,不然小错就成了大错了。

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能事事都管着,如今胡妈妈不识字,她像让识字的明月管着账本,这也无可厚非。

可惜胡妈妈却觉得明月是像夺了她的权,找借口和理由搪塞,这就是李舜华不能容忍的了。

“姑娘!”大概是李舜华从来没有这么严厉过,胡妈妈不适应,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李舜华。

“从今天起,我这院子里的账本交给明月,就这么定了!”李舜华吩咐道。

胡妈妈再不情愿,在李舜华强硬的态度下,也只得把账本交给了明月。

不过这心里可是很不舒坦,觉得被下了面子。这可是从来没有的事儿。以前姑娘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这院子里自己是说一不二的啊,可是如今怎么成了这样了?

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以前她的小主子是没有自己的思想的,所以胡妈妈说什么都是什么,可是现在的小主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了,如果还按照以前的思路,那么就大错特错了。

李舜华也不是一棒子把人给打死想法,虽然这胡妈妈有些小毛病,可是总体来说,问题不大,所以在胡妈妈把账本交给明月后,她对胡妈妈说道:“妈妈只操心我的日常起居就成了,我也不想妈妈那么辛苦,明月是娘那边送来的,又懂的算账,让她发挥所能,不是正好?妈妈也可以多歇歇,这样我看着也不心疼。”

胡妈妈听了,这才眉开眼笑,想着,到底是自己养大的姑娘,知道心疼自己个了!

第39章 整顿

胡妈妈说道:“姑娘知道老奴的心就成了,也不是老奴巴着那账本不放,而是明月他们才过来,哪里有老奴熟悉?老奴也是怕她给弄错了。虽然老奴不识字,可是还有新月她们帮着老奴呢。”

李舜华道:“新月和晓月还有别的事儿要管,我都用得着,以后我还想让妈妈享清福呢,哪里能让妈妈这么忙?”

如果有可能,李舜华是想着胡妈妈少管一些,然后安安心心的等自己长大,她也会让胡妈妈过上好日子的,毕竟奶了自己一场。

从她清醒到现在,发现这胡妈妈本事倒是没有多少,可是就是喜欢揽着事儿,以前她没有清醒的时候,还可以说的过去,但是现在她有自己的意识了,如果还这样,那她就不用当这个主子了。

所以她要渐渐的让胡妈妈明白这个道理,哪怕你再是为了主子好,也不能越过了主子,随便自己决定。

如果胡妈妈因为这个事儿,而心里存了不该有的心思,那么对不起,她真的只能让胡妈妈真正的荣养了。

为了自己身边的清静,请出一个胡妈妈,她还是觉得值得的。

倒不是说李舜华凉薄,而是这个社会所决定的,奶娘虽然奶了她,可是主子就是主子,奴才就是奴才,如果这奴才都能做主子的主了,那么这主子当的也太窝囊了!

长此以往,以后这院子里到底是谁做主呢?

李舜华也知道有奴大欺主的事情,以前看红楼梦,里面迎春的奶娘一家子,把迎春的东西都把持着,弄得比主子还要强势,连主子的东西随随便便都可以拿出去抵押了,这里面,迎春的不作为是很重要的原因。

她自己本身是主子,说句话比别人都管用,可是她却任由当下人的随便弄,养大了这些下人的胃口,渐渐的不把当主子的放在眼里了。

人家就认为你软弱可欺,就认为你不敢对他们怎么样。

有时候,你的善良,反而成了他们无所顾忌的借口,反正你也不敢管,我干什么又有什么关系呢?

所以李舜华为了自己以后的好日子,就不能惯着胡妈妈,免得把她的胃口养大了,以后真的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那不是为了她好,反而是害了她了。

至于明月和胡妈妈以后的关系,那就不是李舜华操心的了,如果明月能和胡妈妈和平共处,那更好了,如果不能,那只要双方别犯错误就成。

胡妈妈心里不别扭,那是不可能的,尤其是把账本交给了明月后,面上对明月说道:“明月姑娘,可得把账本看好了,弄错了,可就不关我的事儿了。”

明月温声说道:“明月记住了。”

倒是把胡妈妈弄得个没有趣了,也不好再说什么。

李舜华院子里的事儿,自然王氏这边也知道了,王氏表示对女儿很满意,这个年纪,能自己做主,已经很不容易了。

王氏对王妈妈说道:“这个胡氏,到底是浅薄了一些。”

王妈妈说道:“当初姑娘谁的奶也吃不了,就这个胡氏的还成,就把她留下来了,夫人也别自责了。”

当初夫人一心只担忧姑娘,只要能喂了姑娘,别的都不在乎了。

那三年,这个胡氏也是尽心尽责的,只是现在姑娘清醒了,胡氏的这点儿教养就成了问题。

王氏道:“看在她奶了舜华一场的份上,我也不会过分,到时候给她男人找个好点的差事,让她跟着去享福吧。”

这就是要把胡妈妈给调走的意思了。毕竟这样的妈妈留在姑娘身边,对姑娘也不好。

“夫人仁慈,是我们的福气。”

王氏以前还怕女儿和这胡妈妈感情深厚,所以为了女儿,就没有动胡妈妈的心思,可是这件事,却让王氏下定了决心,把胡妈妈给调开了。

王氏倒不是怕奶娘和自己女儿的感情更胜过自己,那样也太狭隘了,而是不想留胡妈妈这样的隐患在自己女儿身边。

到时候出点事儿,伤心的就是女儿自己了。

与其那样,还不如趁现在,把胡妈妈一家子给调到庄子里去,让她男人当个庄头,也算是以后吃喝不愁了。

王氏既然下定了决心,办事儿就很快,过了几天,就把胡妈妈给叫了过来,把事情给胡妈妈说了。

对于到外面当庄头,这可是很多人都羡慕的事儿,不说别的,到了庄子上,庄头就可以当家作主,以后除了给主子上供的,其他的那不就是自己的了?

胡妈妈以前也羡慕别的庄头,吃得好,喝的好,还能在外面买院子呢。

如今事情轮到他们了,胡妈妈心里既高兴又有些惶恐,该不是那明月小蹄子告了什么状,所以才让夫人这样吧。

可是要是真的告了状,夫人也不可能把好差事留给自己家了,这看着又不像。

那么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胡妈妈这样的脑袋想不出来,也就猜测,是不是因为自己奶大了姑娘,所以夫人才这样奖励自己的?

“地方有点远,你家里也有孩子,我也不忍心让你们骨肉分离,好在舜华那丫头也已经大了,倒是可以放你离开了。”王氏说道。

怎么着也不能耽误你们骨肉团聚啊,就是你奶的姑娘知道了,也会顺顺当当的放你走的。

胡妈妈心里挣扎的厉害,她一直觉得自己是以姑娘为主的,这辈子都离不开姑娘的,可是为什么现在听了这个事儿了,她心里却动摇的厉害?

难道她真的不是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重视姑娘?

自己离开了姑娘,姑娘身边照样有人伺候,说不定比她还要好,而自己离开了家里的孩子,他们就没有娘了,还是那么老远的。

所以说呢,还是诱惑不够,等足够的利益在面前摆着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最想要的选择是谁了。

胡妈妈一直以为自己看姑娘比自己的孩子还要重要,可是等考验来的时候,她还是第一个选择了自己和孩子和家庭。

事实上,在胡妈妈的内心深处,照顾好姑娘与自己家庭的利益一直是一致的,她把姑娘照顾的好好的,夫人这边就会看重她,然后呢,她家里相应的就能过的很好。

如今夫人都开口了,胡妈妈总不能不识相吧。于是胡妈妈就说道:“全凭夫人做主。”

不知道为什么,胡妈妈说了这句话,感觉心里空荡荡的,好像以前对姑娘的好,都是装腔作势一样。

如今得了更好的好处,还不是立刻就选择了?

王氏点头,表示知道了。对胡妈妈说道:“既然这样,那舜华那边,你好好跟她说说,以后有空

过来了,也可以看看她。”

第40章 好聚好散

胡妈妈要跟着即将当庄头的丈夫离开,李舜华也很快知道了。

胡妈妈跟李舜华说的时候,还是有些为难的。毕竟是自己奶了几年的孩子。

“姑娘,我,”胡妈妈花还没有说完,李舜华说道:“我知道妈妈舍不得我,可是我也知道,妈妈还有自己的孩子呢,这几年一直在照顾我,连和他们团聚的机会都没有,这次要是我拦着不让妈妈跟着过去,那妈妈岂不是好几年都见不到自己的家人了?因此,虽然我舍不得妈妈,可是也不想妈妈和自己的骨肉分离。”

李舜华让新月拿出了一个包裹,里面是李舜华给胡妈妈的银子,一共有一百两,这一百两也够普通人家过十几年了。

不管怎么说,胡妈妈是她的奶娘,她也不想弄成以后老死不相往来的境地,大家你好我好一起好,不是挺好?

如果真的想和胡妈妈撕破脸,她娘也不会还另外安排胡妈妈一家子去庄子上当庄头了。

既然这样,好聚好散,也是不错的结果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里最重要的人,胡妈妈选择自己的家人,也无可厚非啊。

胡妈妈接过了银子,对李舜华说道:“姑娘以后好自珍重。”

胡妈妈就这样,跟着自己的家人离开了。

而同样要离开的,还有二表哥王琅。

开了春,王琅离开西宁也有好几个月了,他本来就是打算过年后回去的,如今跟长安侯府告别,这就要启程出发了。

王氏早早的把给娘家人准备的东西给了王琅,一下子又多出好几车。

李骐和李骥兄弟两个,一直把王琅送到了京郊几十里的地方。

王琅说道:“表哥和表弟回去吧,以后有机会还能相见。”

李骥说道:“真想跟二表哥再一起回去,离开了大半年了,跟离开了好久一样。”

西宁虽然没有眼睛繁华,可是却很自在,天高地阔的。

“等你自己长大了,就能自己过去了。”王琅笑着说道。

只要没有正式的当差,能出京,也是很方便的,李骥虽然身上有个几品的官,可是那只是个虚职,听着好听。好歹不是白身,真正让他上朝,那是不可能的哦,不说别的,就这年龄也成问题。

过年朝贺的时候,王琅也进宫去了,王琅代表的是西宁侯府,所以进宫不例外。

大年初一一大早就过去了,对于这么冷的天在宫里面喝风,王琅没有什么感觉,要知道西宁的风比这个要冷多了。他才开始当兵的时候,经常是一晚上都站在外面守夜,那时候冷得不像话,都熬过去了,更不用说这个宫里面了。

那些被冷风冻的脸都要掉的官员们,恨不得立刻把这朝贺给弄过去。

宫里的宫宴也是不那么美好,大家都是浅尝则止,上面的皇上兴致倒是高,歌功颂德的也不少。

可惜,如果把这些拍马屁的功夫用在治理国家上面,那现在的朝廷也不会是这个样子了。

李骐和李骥送走了王琅,策马朝回奔,因为是在郊外,人很少,也不会担心会撞着人,不然被人当成纨绔子弟,那就不好了。

“你们哥俩这是干什么去了?”两兄弟在回程的路上碰到了湖阳长公主的儿子陈让。陈让上次给他们家提了醒,这个人情,李骐一直记着呢,两家的交情越来越好。

李骐把马给扯住,笑着说道:“刚送了表弟离开,你这是要干什么去?”

陈让一听,叹息的说道:“王琅兄要离开,也不跟我们说一声,我也想着送他一程呢,这不,今天觉得有些烦闷,所以出来透透风。”

李骐说道:“表弟不想大张旗鼓的,所以就没有跟大家说,你也知道,他很有些不方便,还不如悄悄的走。”

陈让点点头,他今天之所以要出来透透风,也是因为家里的事儿,严格说起来,是因为他的婚事。

他母亲湖阳长公主倒是看中了好几个大家闺秀,不过这期间太后又横插了一杠子,大概不知道从哪里听说,平川公主的事情,有他母亲的影子。

估计是当时母亲劝了皇上几句话,让平川公主嫁人,这就被迁怒了。

平川公主的母亲贤妃觉得自己的女儿受了委屈了,认为母亲不地道,所以竟然想让自己娶贤妃娘家的侄女儿。

真是好笑,定下和亲的是皇上,他母亲不过是个长公主,哪里能掺合到这国家大事上?

要是皇上没有那个想法,就是他母亲说上一千遍一万遍也没有用。

当初,你们要是反对,这事情说不定也不会那么顺利,可是当初你们还不是一句话不说?

既然这样,凭什么要怪到他母亲头上去?

要想和他们家结亲就直接说,反而拿这种借口说事儿,真是好笑!

皇上舅舅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心态,竟然觉得这样很好,还说过段时间就要下旨。

他母亲对他说:“你是男子,就是娶了这样的人也不吃亏,这次的事儿,是母亲牵连了你,是母亲对不起你!”

陈让缺说道:“母亲说的是,我是男子,婚姻大事儿,我算不上吃亏,再说,娶谁不是娶?要是皇上那边下了旨,母亲也别再进宫去了,咱们高高兴兴的把旨意接下来,以后的日子谁说的准呢?”

对于娶妻这样的事儿,他从来都不报什么大的期望,何况,嫁过来就是他们陈家的人了,如果胆敢不老实,他就不信他一个男人还拿捏不住一个女人。

不过,虽然这样想,可是到底心里不舒坦。谁还会高高兴兴的呢?

皇上是自己的舅舅,可惜在一些事儿上,却拎不清。耳根子又软,大概也觉得自己亏待了贤妃,所以贤妃只要一求,他就答应下来,反而是他们这些人要承担了。

李骐知道,陈让要是想说他为什么烦闷,会直接说的,既然不想说,那就是有不想说的理由,他也不会追根到底。毕竟各人有各人的事儿,何必问的那么清楚呢?

“二月二的时候,我家的庄子上可以住人了,到时候你可一定要赏光。”李骐邀请陈让。

陈让听了笑道:“那我是一定要去的,听说你们那新买的庄子上,有好几处温泉呢,可惜现在没有下雪,不然下着雪的时候在露天泡泡温泉,那该多惬意?”

“现在也不算晚,如今春寒料峭呢,现在庄子上已经让人在修了好几座屋子,到了那边,直接进屋,就可以泡澡了,你要是喜欢露天的,也有,庄子附近还有几座高山,只是我想着,如今那些动物,很可能还没有出来呢,打猎也打不到什么。一冬天饿着,身上也没有什么肉了。”李骐说道。

“大哥,没有肥膘不是更好吃?”李骥说道。

“呵呵,李骐,我看你弟弟说的是,精肉才更有嚼头呢,那就说好了,二月二的时候,你可一定要给我下帖子!我是一定要去的!”

第41章 赏赐

二月二,龙抬头。虽然才是早春,不过燕京城里的贵人们都开始活跃起来,一个冬天,沉闷的很,开春了,该出去透透风了。

李舜华家里去年又新买了一个庄子,他们家的庄子够多,可是好东西谁也不会嫌弃少。

如今这个新买的庄子已经打理好了,王氏就商量着请大家过去玩一玩。都是那个新意。

请的也都是相熟的人家,在几天前已经让管事的送了帖子,庄子上也早早的准备妥当,就等着人过去了。

李舜华作为主人家,是在二月初一就过去了的,到了庄子上,先自己美美的泡了个温泉澡,真是浑身通畅。

趁着别人还没有过来,李舜华先逛了一逛庄子,从胡妈妈离开后,明月就成了李舜华身边的管事丫鬟,把李舜华身边的事情安排的妥妥当当的。

因为是新买的庄子,所以庄子上的人也都是重新派来的,不存在是积年的老人。也没有倚老卖老这样的事儿。

不过,他们买下这个庄子的时候,也留了一些以前庄子上的人,那是旧主人以前的下人,如今成了李家的下人,只要安分守己,大家都会相安无事。

这个庄子里的佃户都是附近的村民,因为李舜华家里没有把他们租的田收回去,还是让他们种,并且在去年出现雪灾的时候,还免了一部分田租,所以知道这庄子的主子们要过来,就纷纷托现在的庄头给他们送了些东西。

都是他们自己田里产的东西,比如干菜等等。

还有一家的佃户,他老婆做的一手好泡菜,愣是送了好几坛子过来。

李舜华吃的时候,多吃了几口,觉得特别的爽脆和开胃。

等知道是佃户家里送来的之后,李舜华对明月点点头。

明月就去找了赵庄头的老婆,把赏赐给了赵庄头家的。

赵庄头家的对明月也特别客气。毕竟是姑娘身边的大丫鬟,穿戴比一般人家的小姐都要好很多。

就是这附近几个地主家的女儿,也没有明月打扮的好。那衣服料子,真的是特别好啊。

当然,赵庄头家的不会是眼皮子浅,跟没有见识过一样,跟明月是客气,但是不至于献媚。

等知道是姑娘打赏那佃户家的后,赵庄头家的眉开眼笑,“我替陈三家的谢姑娘赏,姑娘能喜欢她的小菜,是她的福气,明月姑娘如果喜欢,我再找陈三家的要一些去。”

明月说道:“那倒不必了,你们有这个心,就是好的,只是姑娘还小呢,别拿一些事情来找姑娘。”

明月说的是,怕有些人仗着姑娘年幼,就想求着姑娘些什么事儿。

赵庄头家的听明白了,忙保证说道:“看明月姑娘说的,咱们哪里不知道分寸?咱们家姑娘,是侯爷和夫人的心头宝,坚决不能让姑娘被打扰。”

事实上,她也就是在姑娘过来的时候,给姑娘磕了个头,连看都没有敢看姑娘,不过也得了姑娘的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