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里那么多伺候的人,他们这粗手笨脚的,怎么可能还想不开,非要朝前面凑啊。

赵庄头家的也没有贪了给陈三家的赏钱,直接就给了陈三家的。

陈三家的一看,这一个荷包里面,竟然给的是银子那!

要知道,他们庄户人家,看得最多的就是铜钱,银子有的人一辈子也没有见到过。这不过是一点子泡菜,几个铜板钱,就能得到这么一块儿银子?

“赵太太,这,这真的是给我的?”陈三家的不敢相信的问道。

“哟,你可别叫我太太,我哪里称得上太太?让主子听见了,我吃不了兜着走!”赵庄头家的忙说道:“可不是给你的?是我们主子赏的,你那小菜做的好,主子吃了很高兴,该你得的!”

平时,这些佃户叫赵庄头家的赵太太,赵庄头家的也没有说什么,可是现在不是城里的主子来了嘛,要是还被人叫成太太,那真是该打脸了!

陈三家的立刻就跪了下来,“我是不是该跟主子道谢啊。”给了她这么多的银子,她一家子真是喜从天降啊。

赵庄头的忙说道:“可别!我们主子哪里是谁能见就见的?你可别想这些有的没有的,要是真想感谢,以后再有好的这些小菜了,不妨送过来,说不得我们主子什么时候又想吃了!”

她自己都没有那个资格说是见主子,这陈三家的是怎么想的呢?

陈三家的忙笑道:“我这是头发长见识短,不知道事情,还是您明白的很。”

唉,这么好的人家,出手也大方,也不知道他们的主子是不是跟天上的神仙一样好看呢。

估计他们这一辈子都见不到了吧。

人家是天上的云彩,他们就是这脚底的泥,根本就不是一个地界的人。

只能是在心里想一想了。

赵庄头家的还以为自家这个姑娘对乡下的东西感兴趣,都还准备了几个能说会道的丫头,到时候好给姑娘用,说不得就能入了姑娘的眼呢。

毕竟,城里的主子们,来到了乡下,不都是很稀罕这些乡下的玩意吗?

谁知道,姑娘根本就没有那种兴致,就是出去逛,也是带着自己的丫鬟,所以说,等那些有打算的人家过来找她。赵庄头家的直摇头,“不中用,我看还是算了!”

还是老实些吧。虽然这是个特别好的机会,但是人家主子没有那个意思,他们难道还能强迫人不成?

就是有些有心眼的,也到不了主子身边去,一个不好,说不得就要被牵连。

“我跟你们说,可别让你们的丫头自作聪明,到时候惹恼了姑娘,这个庄子上呆的下去呆不下去还是另说了!等大爷和二爷过来了,更是不得了了!”

这些人都想着是个好机会,能在主子面前露个脸,说不定被主子看上了,带进府里去,那时候比在这庄子上不强多了?

庄子上再好,也不如在府里的好。就跟乡下的羡慕城里的一样,这庄子上的下人,也羡慕能在侯府里伺候的下人。

平时没有机会,好不容易主子们过来了,就想着能有那个运气了。

可是赵庄头家的看姑娘的意思,根本就没有那个所谓的机会。姑娘身边伺候的丫鬟,哪一个拎出来,不是比他们这些庄子上的野丫头们要强?

好吧,就是庄子上的丫头,自己有自己的好,但是到了府里,就显现不出来了。

要是姑娘是个爱玩的,说不定就想召进几个进府里呢,可是姑娘她就没有那个意思啊。

第42章 临时

要说李舜华这边,也听明月禀报,在她住的这个地方外面,有几个庄子上的丫头徘徊过,不过李舜华身边的丫头,除了贴身伺候的丫头,还有是她娘给准备的有功夫的,这些人根本就不可能靠近门口一步的,所以尽管是徘徊,也没有影响到李舜华。

李舜华知道这些丫头的心思,无非是想着能进府里去,但是他们侯府却有严格的规矩,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丫鬟进府,但是这些丫鬟,都是要经过严格训练的,就是训练了,也不一定能到他们身边伺候。

试想,谁也不会让一个陌生的丫头直接当自己身边的贴身丫头吧,业务不熟练,也不适应这工作内容啊。

像那些,主子看上了某个丫头人,然后直接调到自己身边的,当然也有,可是即使这样,也得要有人先教了规矩,然后才能上岗的。

李舜华自己身边的丫头的业务能力都是数一数二的,她犯不着自己给自己找事儿,非要从这庄子上带上一两个丫头回去。所以这些人的打算是没有成了的。

李舜华问道:“有没有长得特别漂亮的?”

姑娘家的容貌,有时候也是一种工具,就怕有些人自觉自己长得很好看,然后拿着容貌当武器,自以为是无所不能,生了不该有的心思。

与其这样,还不如长得平凡一些,起码不会容易那么飘起来。

明月摇头,笑着对李舜华说道:“姑娘怎么会问这个?”

这个庄子上,长得还可以的有,但是真正长得漂亮的没有。

何况,自家姑娘就长得很好看,根本不是这些人能比的。

明月是认为自家姑娘还小呢,喜欢漂亮的人或者物,也很正常,压根就没有想到她家姑娘能想的那么远。

李舜华笑道:“也没有什么,我大哥和二哥怎么还没有来?”

明月回道:“大爷和二爷明天一早就来,姑娘要是觉得无趣,不如我们陪着姑娘打打双陆?”

李舜华摇摇头,道:“还是算了,明天我肯定要早起,还是先早早的睡了吧。”

明天她还要招呼客人呢,当主人的,可不能失礼了。

庄子上的夜晚很是寂静,如果是夏天的时候,恐怕都能听到蛙声。现在才刚二月,只能听到风声了。

李舜华睡的屋子里,倒是一点儿也不冷,当初修整房子的时候,把她们要住的地方,都已经装了地龙,人在屋子里,把地龙烧起来,整个屋子都是暖和的。

第二天一大早,李舜华就起来了。王氏也赶了早,过来安排人准备着。

倒不是王氏不想跟着女儿一起过来,实在是临出门的时候,她的表姐张氏家里出了点事儿,于是她就去看了。等早上一过来,看事情都准备的差不多了。

等王氏知道是女儿吩咐的,大感欣慰,觉得自己的女儿就是聪明,才过年前跟着自己学着了那么短的时间,就安排的井井有条了。

要知道,女儿才这么小呢。假以时日,以后还有什么能难得到自己女儿的?哪怕去了婆家,也不会担心她这方面了。

“娘,表姨家里有什么事儿?”要不是有重要的事儿,王氏也不会让女儿单独过来,而自己过去了,肯定是有什么什么事儿。

“也没有什么事儿,咱们今天那,好好的招待客人就成了。”

事实上,怎么可能没有事儿?只是王氏不想女儿跟着操心。大人的事儿,大人解决就好了,小姑娘就该活泼天真的过日子。

要说王氏表姐的事儿,说起来,真是有些荒唐了。张氏让王氏过去,是给她撑腰的。

梅翰林家父慈子孝,可是也犯不着让别人承担这份痛苦。尤其是让张氏,平白无故的多出一个庶子,要是那庶子是她丈夫的亲儿,那也说的过去,没有想到是长史丈夫的弟弟的。

要说偏心,王氏也见识过许多,最眼前的,薛氏这个婆婆偏心自己所生的儿子,尤其是二老爷,这好歹是一个不是亲生的,一个是亲生的,也算是有个理由吧。

可是梅老太太就不是这样,平时看不出来,为难的时候,就显现出来了。

张氏的丈夫排行老二,自己苦读书,在年近三十的时候,中了进士,如今当着一个不大不小五品的官,在京城里,五品官真的不算什么,不过相比较起来,梅翰林家的三老爷,到现在连个秀才都没有考上,那就真的是在梅老太太的眼里,是可怜了。

所以,“平时说他是老小,让我们让着吃喝,让着事情,这都不算什么,我也忍了,谁让他是老小呢?可是,现在这算是什么事儿?老三自己在外面置了外室,生了孩子,如今竟然想把孩子安在我家老爷身上,打量我们好欺负呢。”张氏对王氏说道。

没错,就是这么回事儿,如今那梅三老爷听说正是在给他选官,要是这个时候弄给外室和外室子,那么他这官也选不上了。

梅老太太心里一着急,就想把这孩子按在梅二老爷也就是张氏的丈夫身上。

因为在梅老太太的心里,梅二老爷反正是当着官,也不怕被人说了,而梅三老爷呢,说不定一辈子就这么一个机会当官了,要是因为这个事儿给担搁了,那就是再也没有机会了。

所以梅老太太一张嘴,就要把这个事情给定下来,让梅二老爷把事情给承担下来。

张氏一听就火了,这都叫什么事儿,打量他们好欺负是不是?

她和丈夫恩恩爱爱的,非要给他们‘送’个庶子,问都不问他们的意思,还觉得他们一定要答应下来,否则就是不顾手足之情。

张氏就奇怪了,你们把这孩子强塞给他们二房的时候,怎么就没有顾这手足之情了?

张氏以前孝顺,那是因为都没有过了她的底线,可是这个事儿,她不能接受。张氏就问了,是不是这孩子是她们二房的,那么这外室也要他们二房养?

没有想到老太太还真是那个意思,张氏当时就冷笑。

这是打量她好欺负呢,要知道,她也是有娘家人的,可不是任人欺负的小白菜!

要她忍气吞声的接受这样一件恶心的事儿,她绝对不会妥协的!

王氏在马车上听了张氏派来的人说了经过,心道,上次去梅家,看那梅老太太还挺明事理的,怎么在这个事儿上,就这么的无理取闹?

“夫人不知道,咱们三老爷出生的时候体弱,所以老太太从小就特别疼爱。”

原来是溺爱造成的啊,这当娘的溺爱孩子,有什么好处?长大了,只能给你惹祸。

王氏也挺瞧不起这梅三老爷的,自己惹出了事儿,让当哥哥的顶着,还是这样的事儿,不过,王氏问道:“梅三太太知道不知道这件事儿?”

那人回复道:“三太太知道,不过,只要不认到他们三房,三太太是不会闹开的。”

也对,管他是不是外室子,只要名分上一定,那么就是二房的人了,虽然梅三太太会膈应,可是总比承认是她丈夫的孩子要好吧。

王氏知道了自己表姐的打算,除了让自己过去给她撑腰,恐怕还要和三房撕撸开的意思。

等到了梅翰林家,王氏也没有去梅老太太屋里,张氏称病在自己的房间,王氏见到表姐,就对张氏说道:“表姐夫是个什么意思?”

如果这位表姐夫也是要当这个冤大头,那么还有什么可说的?

“哼,他要是也做那好人,我跟他过还有什么意思?早就让他躲到外面去了,他碍于孝道,不好说老太太的不是,我可不怕,他们以为只是养活一个人,那又不是阿猫阿狗,他们怕影响了老三选官,难道就不怕我们老爷名声受损?你说老太太说的什么话,好歹老二也当了回官,老三连官都没有当过,合着大家为了让她宝贝儿子当官,可以让我们家老爷名声扫地,连官也要当不成了?见过偏心的,没有见过这么偏心的!我这次要是如了他们的意,下次不定有什么恶心的事儿等着我呢。”

张氏是很羡慕王氏的,虽然也有个恶婆婆,可是人家一回来就把人给拿捏住了,现在还分家另过,那薛氏也不敢对自己表妹干什么。

而她呢,却遇到了这么龌蹉的事儿,有本事你管好你家的老儿子啊,偏偏闯了祸,还让别人承担!做她的春秋大梦!

本来二月二,是要去表妹的庄子上散散心的,谁知道,弄出这么个事儿来!

王氏问道:“那外室是自己找上门来的,怎么就被人发现了?”

第43章 合群

“那外室因为这胎生了儿子,自认为可以进门了,这不就找上门来了?”因为有了筹码,所以有恃无恐。

只是这种人也悲哀,真以为有了儿子,就可以有恃无恐。殊不知,像大户人家,儿子是不缺的,人家嫡子庶子一大堆的,谁稀罕一个外室子?

可是他们老太太就稀罕了,稀罕就稀罕吧,还把这笔帐算到他们头上去。

说什么这些年老二没有纳妾,她都从来没有说什么,这次不过是让他们名义上认个孩子,不算什么大事儿。

梅老太太还说,如果她不同意,那么以后老二多几个妾室,也不算什么了。

真是威逼利诱,无所不用其极。

“表姐是什么打算?”王氏问道。

“你今天上门,就是给了我撑腰了,其他的我自己去做。”张氏对表妹能在这个时候上门心里感激,要知道,这别人家的破事儿,谁也不愿意掺合,这样的事儿最容易落着埋怨。

况且,第二天表妹还有应酬,能在这百忙之中过来,真的是帮了她很大的忙了!

张氏的娘家不在京城,可是并不代表这京城没有娘家人,请表妹过来,也是让府里的人知道,她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只有没有靠山的人才会被人随意欺负。

这次震慑成功,下面就该她跟自己那个婆婆来斗一斗了,她就不信了,牛不喝水还能强按头?

王氏第二天赶早就过来了,等女儿问起,她也不好将这种龌蹉的事儿讲给女儿听。

好在接下来就有的忙了,来庄子上的人陆陆续续的到达,王氏带着女儿在庄子门口迎接。

李骐和李骥过了一会儿,也和一群少年一起过来,庄子上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

虽然是开春,可是庄子上的迎春花已经开了,黄灿灿的一片,引得一群小姑娘都驻足观赏。

二房的几个姑娘也来了,自然,虽然不是真正的主人,可是也是姓李的,也跟着招呼大家一起玩耍。

李舜华觉得这情景有些像是春游,大家结伴而行,玩得不亦乐乎。

虽然是初春,可是却有好几个姑娘已经换下了厚厚的冬装,转而穿起了有些轻薄的春装。果然是不管什么时候,女人爱美的天性是不会改变的。

而夫人们呢,大部分选择去泡泡温泉,因为人员安排得当,不会出现男子突然闯进来的意外事件。

何况,能让王氏招待的人,一般都是成了婚的妇人们。而来到庄子上的男子,都是和李骐他们差不多大的少年,也就是这些妇人们的子侄辈的人。更不会有人心怀不轨。

当然,少年爱慕,知道这庄子上有年轻的小姑娘,可是顶多是见见礼,也不会直愣愣的盯着人家姑娘。

大家公子,都是守礼的人,即使有些爱慕的心思,也会通过正常渠道。

何况,王氏已经吩咐了下人们,他们办春宴,绝对不允许出现诸如年轻男女私相授受,或者私底下单独见面,还有落水投怀送抱之类的事情。

这样的事儿发生了,不是表示他们这主人家办事不力吗?

另外,大家都是有涵养的人,除非是实在是厚脸皮,不然在人家的地界发生这样那样的事儿,那不是跟人家主人家结仇吗?

尤氏也过来了,她是作为半个主人来的,只是看王氏招待客人是游刃有余,她反而没有什么事儿了。

不过,她现在要紧的是盯着春闱的事儿,大姑娘李萱的婚事不能拖了。

也得提前打听打听,不然真的出了榜,别人家也看上了,那不是白忙活了吗?

所以尤氏是跟在文臣的夫人身后,毕竟这些文臣手里还有些门生,不乏寒门学子,有希望中进士的,她们反而更清楚一些,总比临到头了抓瞎的好!

这次李萱也过来了,不过,像这些小姑娘和少女,本身就很容易分成群,一般是嫡出的跟嫡出在一起,庶出的和庶出的在一起,这样也不存在谁瞧不起谁了。

各人有各人的圈子,也有混得开的,比如有人家家里的庶女,就能很好的跟着嫡出的在一起。

还有的是家里只有庶出的姑娘,从小被当成嫡出教养的,也都可以很好的跟嫡出的姑娘在一起说说笑笑。

不是说嫡出的都是鼻孔朝天看不起人。大家也不是乌鸡眼,天天要斗什么的。有矛盾,一般人都不喜欢在别人家里,或者公共场合解决,大家都是文明人,真要见面就吵架,那也被人说成是没有教养。

李舜华带着几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姑娘,先是看了一会儿迎春花,然后又去露天的温泉池子那边玩耍去了。

这露天的温泉池子只到人的膝盖那么深,也不用担心一不小心就掉下去被淹了。

尤其是跟着李舜华他们这些小姑娘的,还有一群丫鬟婆子,大部分都是会水的。

小姑娘们见到了这热腾腾的温泉,一个二个都忍不住了,因为知道过来要泡温泉所以大家过来之前都准备了衣服,换上了准备好的衣服,都下去玩耍去了。

小姑娘们不去在屋子里的温泉,而是喜欢这露天的,也是天性,而且这个温泉不远处,还有几株腊梅已经开放了。在温泉池子里耍耍水,嬉戏一番,不知道多有趣味。

再年纪大一些的姑娘们,就去屋子里去了,像李舜华他们这样的小姑娘,也不怕被人说,毕竟这个年龄段,男女都看着差不多呢。

看大家玩的有一会儿了,李舜华就吩咐下人们准备了可以浮在水面上的托盘,上面放的有点心,也有水果,还有那种甜滋滋的果子露,每人面前一个托盘,大家可以边泡温泉边吃东西,或者是喝东西。

“哇,心思真巧!我就喜欢这样!”其中一个小姑娘看见这托盘,喜不自禁的说道。

小姑娘都喜欢新奇的玩意儿,尤其还是第一次见到,都新鲜的不得了。

李舜华心道,可惜现在没有那种高脚玻璃杯,不然倒了红酒,边喝边泡温泉,那该是多惬意啊。

如今嘛,只能是勉强凑合着用这白玉杯倒果子酒喝了。

不过,小姑娘喝果子酒,也不会被人说成是破格了。

礼部尚书姜大人的孙女姜红玉和李舜华差不多大,以前在宴席上两人也见过。

姜红玉长得很可爱,只不过是肤色稍微黑了一些,但是她也不在乎。

姜红玉会游水,在水里游了一个来回,就到了李舜华这边,“舜华,你们家这个托盘在哪里做的?我回去了也让家里人多做几个,真是太好了!”

里面放了这么多的东西都不会沉下去,而且看着齐整的很。

李舜华笑道:“你要想做,等我回头给人交代一下,去你们府上送上样子图。”

“太好了!”姜红玉也不游走了,在李舜华旁边叽叽喳喳的说起来,说这个庄子比他们家的庄子好多了,他们家的庄子就是些果子树,一点儿新意也没有。去了只是在那边避暑,像这种天气,根本就不想去。

姜红玉家里人口也多,几代下来,各房都人口不少,从她祖父到下面,都没有分家,几代人住在一起,弄得大家住着也紧张。

姜红玉是得了她祖母尚书夫人的喜爱,所以是养在身边的,所以每次出去宴席,都能带上她。

就这样,姜家那边就有很多不服气的,不过姜红玉人小,只当是没有听见过。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这样豁达的性子,也是姜红玉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