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啊,阿玉的嘴那个紧啊,不管何时何地,不管他怎么问,阿玉都没表示过一句,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愁死个人了。

“阿玉。。。”

“行了,有些事儿做的说不得,你啊,这嘴还是这么快。”

咦,这是说,其实阿玉也在努力了?那若是这样。。。希望大大的啊。不信?嘿,阿玉啥时候干过不靠谱的事儿了?只要他觉得行的,就没不行过。所以喽,铁虎乐呵了。咳咳咳,不能太高兴,脸上显出来只怕会坏了阿玉的事儿。

“啊,那个啥,阿玉,你家小子最近读书怎么样?听说练武到是有点天分,读书呢?。。。”

岁月流逝,就是往日最直咧咧的铁虎也有了自己的小心机,有了圆滑的手段。至于二十五岁的阿玉。。。世间自古有妖孽。。。

在三国做个大当家1

能背出全套永乐大典对于阿玉来说, 好处不仅仅是获得了单位的高度奖励,升职加薪,更关键的是拓展了知识面, 让他会的东西越发的多了, 说句高调点的大话, 就是让他白手起家的建个城, 只要时间够,那也不是干不出来的。

所以说啊,老话说的好,东西不能乱吃,话也不能乱说,阿玉深刻的了解了这一点, 这不是, 这边很不小心的大话刚出口, 一个转头,新穿越的地方就给了他一个大大的, 懵雷。

这是哪里?三国。这是时候?公元234年。

这一年, 他重点观察对象,《广陵散》原谱套取对象, 竹林七贤中的嵇康,今年才10岁, 还是个死了爹没多久的娃娃。

这一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结果自己死在了五丈原。

这一年, 汉献帝刘协在被迫禅位十四年后,终于解脱逝世。

这一年,作为司马懿长媳,司马师嫡妻原配的夏侯徽被害,年仅23岁。作为夏侯尚,和曹魏德阳公主,曹真之妹的女儿,她曾是司马家表示忠诚,曹家显示恩宠的棋子,如今随着曹魏政治波澜迭起而丧生,她的五个女儿也将迎来悲苦的命运。

这一年。。。这一年阿玉原身也不过16岁,还是个拖家带口的小世家家主,奶娘一家三口,管家一家四口,再加上一个10岁的堂弟,一个7岁的亲妹,再有个15岁,据说指腹为婚,从小在他家养大的小媳妇,11个人正在会嵇山的某处躲避乱世纷乱。

“这。。。难不成真的要自己建个城?”

按照记忆,自他们躲避那烧杀劫掠的乱兵,跑到这山上来,已经足足有3个月了,可这怎么就还是这么简陋呢?屋子没有建起来也就罢了,难不成连寻个平整的地方弄个棚子都不成?11个人,就在那横着裂开嘴一般的石缝下窝着,靠着藤蔓和树枝扎起来的木排充当墙壁和隔断,在这山里勉强存活。

要阿玉说,若是他没有过来,这11个人除非重新下山,不然这想活下去可能性真心不大。这时候可不是后世。会嵇山固然是比北方,西南等地的莽莽群山看着纤细秀气些。可作为大禹之乡,秦皇封禅之地,他也自有自己的气势。若是在加上这年头开发力度不大,只要是座山就基本保持原始森林状态的现实。。。不用细想也知道,这地方野生猛兽也是不缺的。你说这样的情况下,这生存压力有多大?

瞧着管家带着他家的两个小子去了附近捡柴火,奶公正忙乎着给这最外头的木排上糊泥,奶娘领着闺女带着妹妹和媳妇正忙乎着清洗野菜,阿玉叹了口气,看了看边上以为崴了脚,正坐在草堆上休息的弟弟一眼,转头拿起了从家里带来的珍贵家当之一--锄头,快步的走向了附近的山林。

忘了说,他们家本就不是什么高门大户,家当本就不多,再加上逃难。。。银钱衣裳没带多少不说,被褥也不过是勉强一人一套,至于工具那就更是简陋了。自东汉末年开始,这天下就一直不停的打仗,所以喽铁器什么的都成了稀罕东西。甚至离着公元280年天下归晋,还有将近五十年的距离,。寻常百姓都已经在用木头锄地耕种了,他们家还有一把铁锄头,一把管家带着防身的柴刀,一把奶娘正用着的菜刀,已经是属于有家底的人家了。

当然了,粮食这样的战略性物资,油盐这样不可或缺的紧俏东西,在准备逃难的时候就已经把能带的全都带在了身边,数量还不少。可问题是,他们已经在这里呆了三个月了,即使带出来的东西再多,这光消耗不不进账也吃不住对吧。所以喽,为了能多坚持些日子,这不是就沦落到了要吃野菜的地步了。

看看这家当,看看这条件,阿玉除了苦干实干已经没第二条路可走了。难不成让这个已经享受了几世锦衣玉食的他在重新吃野菜汤混日子?老实说,他往日再苦再难的时候也没这么遭罪的。

想想吧,上下五千年,都没能进化成蔬菜的,原始状态的野菜那是个什么滋味?再绿色,在健康也抵不过舌头抗议不是。

“兄长,你这是作甚?”

窝在草堆里正叹气不能帮忙的秦润看着自家堂哥突然往外走,心下一惊。这几日堂哥一直在发愁吃的东西,早上还说想回去一趟,看看有什么可寻摸的。可因为前几日管家下山探听消息的时候说,附近半日路程的地方又有了乱兵走过的迹象,哪里还肯让堂哥冒险?劝了好几回,憋屈的兄长这会儿正郁闷呢。猛地来这么一下,他能不关心?奶娘说了,自己还小,如今这个家,也就兄长一个当家顶梁柱了。可万万不能出事儿啊。

“去寻些吃的,你且歇着,脚伤最是麻烦,切不可动。”

虽然才刚过来,刚接收了记忆,可死啊活啊,循环的十分熟悉的阿玉立马就对这个小团体熟悉了起来。头也不回,一句话就将自家弟弟给打发了,顺带还算是给营地里所有人打了招呼。

一边走一边还暗暗的吐槽几句这个时代说话的强调。生硬的忒难受,怎么就不能好好说话?过日子又不是背诗经,还带词语精简的,真是。。。阿玉感觉自己说的都想咬舌头。嗯,作者也难受,所以以后写出来的,还是尽量通俗点吧,不然看着你们也眼疼对吧。

阿玉即使刚过来,即使功夫什么的,一时半刻的不可能立马恢复,还需要重新练习,可有些准头,技巧却随身携带,在家上这时代的文人因为战乱频繁,多有些粗浅的拳脚傍身,身子还算是健壮。如此一来,只要用心了,应该还不算是难过。看看,这不是,顶着自家这堂弟疑惑的小眼神出门的阿玉,不过是一个时辰不到,就带回来了一只野鸡,虽然整个脑袋都被锄头给砸碎了,死相忒难看了些,可却收获了整个小营地的欢呼。

“野鸡,野鸡啊。”

伸着脑袋,一直注意着阿玉离开方向的秦润是第一个看到阿玉归来的人,还没来得及放下担心打个招呼,那一只色彩鲜艳的野鸡就占据了他所有的目光,随即妹妹微娘尖叫一般的欢呼更合适让他裂开了嘴,欢喜的差点跳起来,看向自家兄长的眼神都带上了崇拜。

“郎君越发的能干了,这才多久,居然就得了这么个好东西。”

一言惊醒所有人,奶娘本就是刚收拾好了野菜正准备做饭,一看这野鸡,哪里还顾得上别的,快步走上去,几乎是半抢一般的拿了过来,顺手就开始收拾了,嘴上还乐呵呵的夸奖这阿玉。

若是以往,还在自家小庄子上的时候,那主子奴仆的,等级必然分明的很,即使这是奶娘,说话都未必敢大声。可这如今不是不一样嘛,在这个山里,相互依靠着过活,往日的拘谨规矩什么的,自然放松了下来。说话自然随意了好些,再加上到底是奶娘,看阿玉,那真的是半个儿子一般,说话自然更亲和,哪还有往日的半点生分。

“福寿叔,快来,看,野鸡。”

“瓦罐呢,赶紧的,收拾了,今儿咱们喝鸡汤了。”

“咦?野鸡?郎君猎的?好啊,好啊,今日果然是好运,你们瞧这是啥?今日膳食不只是鸡汤,这背篓里足足有三斤多的芋头。晚饭足可吃饱了。”

或许是阿玉来的巧,或许是阿玉自带幸运星,这里刚有了一只野鸡,去砍柴的几个人居然也带回来了一背篓的东西。虽然只是些芋头,看着还小的可怜,这么些人分分,每一个人估计也就尝鲜一般吃上几口就没,可到底是能饱腹的东西。这一番的收获一时间让大家伙儿都乐呵了起来。

这边所有人都欢呼着,阿玉却十分的不满意。就他的本事,这么些时间,只得了这个能满意?这时代的山林比唐朝的时候都茂密,动物资源更是丰富的让人咋舌,这样的情况下,他真的是。。。嚓,眼睁睁的看着跑掉了最起码四五只野兔好不。可惜了他的轻功还有的等,可惜了他没有弓箭,连着飞蝗石的本事,如今也不趁手,调整了半响,也不过是用锄头飞出个甩棍的杀伤力。实在是前所未有的弱啊。

可他能怎么办呢?能抱怨啥?在内功没能捡起来,武器不趁手的情况下,如今能弄点东西回来,能让大家每天都能填一填肚子,就很不错了。

瞧着瓦罐里咕噜噜的开始冒着热气的水,瞧着不知道从哪个地方摸出来,刚丢进去的整块老姜,阿玉自我安慰的想到:

“好歹这些人生存能力还是靠谱的,这几个月山里的日子,一个都没出什么大碴子,更没生病,这也算是个好消息吧。唉,这日子过得,为啥他总有成为野人的错觉呢?”

在三国做个大当家2

不想当野人, 不用说,那自然就要在住宿的问题上下点真功夫,可问题是, 现在他们更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吃饭的问题。所以喽, 即使在怎么像是野人一样的活的难受, 这会儿也只有憋着的份。

吃下那份没什么滋味的野鸡汤, 吞下一个半大不小的芋头,肚子不到七分饱,这就已经没了,这日子过的,阿玉忍不住回忆,上一次自己这么憋屈的时候是多少年前?这个真不好算啊。是倚天那时候?还是小宝那时候?或者更早?唉, 明儿一早还是先想法子弄个竹剑吧, 有了这个, 再加上飞蝗石什么的,好歹能多弄点猎物。

当初阿玉用七八岁的身体, 在倚天的某个深山突兀出现都能靠着这一手养活自己, 顺带挣钱,放到如今这16岁的身体, 这计划其实并不难。唯一值得考虑的是,这原身的拳脚本事和他以后的表现差距太大, 是不是会有人发现疑惑。

盘算下人丁,下人们再怎么不解,身份就限制住了, 再加上对读书人天然的崇拜,估计不会多想;弟妹年级还小,引导暗示之下,估计也算是能糊弄过去;只有这媳妇。。。那啥,好歹这辈子这娶媳妇的问题不用他自己张罗了,从这个角度想,有点麻烦倒是也算值得。

哎呦,这草垫子睡着可真难受,这帮子人,出来的时候,怎么就光知道带着被子,没把褥子带上呢?看看这罪受的,看来还得弄点皮毛什么的。衣裳被褥都需要用。这木板当床也不成啊,家具还是要整,只是。。。篾匠的手艺自己倒是有,可这怎么拿出来呢?如今是夏末,这地方住着倒是无妨,可若是到了秋冬,那就不成了,房子也是个事儿啊。。。越想越多的阿玉脑仁子发疼。怎么也睡不着了。

想了一个晚上的阿玉,好容易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改善生活计划,第二天一起来,就利索的去捡了好些的小石头回来,然后对着弟弟,同时也是对着所有人说到:

“我这有个笨法子,你没事儿的时候练练。。。不说别的,光是这准头练好了,即使这石子不当什么用,以后有了弓箭也能上手容易些。”

“兄长,这能行?”

“昨儿我就是先用石头砸到了那野鸡的翅膀,让野鸡飞不起来,这才能准准的砸中那脑袋的,你说行不行?”

“咦?要这么说还真是可以,就是野兔什么的,若是击中了腿脚,只怕也不好逃脱了。比咱们先头做的几个陷阱都不差。”

“确实,那陷阱明晃晃摆在那里,猎物又不是不长眼,自然没什么收获,倒是这个法子灵活些。再不济打草惊蛇的,也能起点作用。”

看,都不是啥笨蛋,立马就联想出了新食材。由此可见,这些人在这山里能这么顺当的活下这么些日子,那真心适应能力不错。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战乱了这么些年,不机灵的,适应力差的早就投胎了,能活着的,不是人精也逼成人精了对吧。

见着该说的说了,阿玉也就不在废话了,将石子往弟弟面前一放,然后重新拿起了那锄头,对着其他人说到:

“一会儿咱们还是老样子,先去查看陷阱,然后福寿叔,你带着平安他们去砍点竹子回来,咱们这院子的栅栏该修补了,趁着这个机会,想法子再扩大些,若是能弄成两层,咱们的安全也能多保证几分。奶公,你在家继续收拾泥,那边抹了这么些暂时也够了,剩下的你看看,做点泥砖,土胚,我想着,咱们是不是能在地上挖个大坑,自己烧上一下试试,若是能出点砖。。。哪怕比不得正紧的砖,只要稍稍好些,到时候也能在这外头搭建个像样的屋子。”

自己烧砖?身为奶公的全叔有点傻眼。他也算是有点手艺的人,帮人人家起屋子什么的,干的也不算少了,土胚什么的怎么做也懂,可这烧砖?真的能成?那砖不是要用窑的吗?

别说是全叔了,就是其他人也觉得不靠谱,看着阿玉的眼神带着浓浓的不可思议。这让阿玉很无语。按说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也不差啊,为啥在这野外生存上就没点想象力呢?他记得在现代看的那个什么老外的荒野求生类节目里,人连瓦都这么烧呢。看看人家那飞上天的思维。

“试一试吧,要是能成,那最好,不成,也不过是多个坑而已。”

这倒也是,既然家主都这么说了,又不怎么费劲,大家自然接受的也算快。而阿玉呢,该说的说了,那接下来自然是赶紧的,多弄点肉食回来,保证今儿能吃一顿饱饭要紧。

“微娘,乖乖的跟着你嫂子,今儿挖野菜就在附近,别走远了。”

“唉,知道了,大哥。”

在这里,即使微娘才7岁,即使算起来还是个小姐,却已经没有了撒娇的权利,一样要为生存忙碌,看着这样的妹妹,不知怎么的,让阿玉想到了芷若。乱世,女子生存不易啊。

巡视陷阱依然没有什么收获,虽然有被动过的痕迹,可到底是简陋了些,动物十分轻易的就挣脱了去。好在阿玉来了,即使什么都没有,好歹经验够,将这陷阱重新的改了一下,不说别的,好歹让这守株待兔的东西多几分迷惑性,若是运气不错,或许能多些收获。

任何事儿从来都是有利有弊的,这时代工具不给力,可环境真的是没话说,这江南腹地的山里,所谓的竹林说是竹海都是可以的。任何你想要的竹子品种,几乎都能看到,所以喽,竹剑做起来真的快的很,而且还是挑挑拣拣,选了又选,甚至还顺手做出了好些个能盛水的竹筒来。

“多砍些回去,咱们试试能不能做出个竹塌什么的。老是这么在地上凑合也不成啊,这蛇虫鼠蚁太麻烦了。”

“郎君,这手艺可不简单,咱们这些人。。。不会这个啊。”

“再不简单,试试总成。大致是个什么样总是知道的,往那个方向多想想,总能凑出个模样来。”

明明都会,可这会儿却只能说试试,阿玉觉得,自己在这么试下去,妥妥有成为自学成才的天才的可能。可让他为了遮掩什么都不干?委屈谁也不能委屈了自己啊。大不了他不下山,就在这山里待着总成吧。多待上几年,不接触什么熟人,等着时间长了,就是再本事,再吃惊他会的多,还有谁会把他当妖怪不成?反正山下仗还有的打呢,就这么着吧。

嗯,这也算是添置家当?不用挣钱,自立更新的来,说起来也不差,哦!

闲话少说,别的都先不管,打猎最要紧,有了竹剑,阿玉对自己的信心又多了几分,将锄头递给平安,重新捡上五六个趁手的石子,阿玉再次走向了一边的山林。

若是在太平年间,会嵇山这样的地方,绝对能称得上是文人士子瞻仰先贤,郊游探古的胜地,鸟鸣燕飞,林深草密,清幽古拙,好一片的美景。可在这个战乱频繁的时代,这里却渺小的和外界像是隔了一个世界。除了偶尔能看到的,属于山林猎户,山野樵夫的痕迹,其他几乎到处是鸟无人烟的荒凉。

可也正是这样的荒凉,让一心寻找食物的阿玉收获十分的丰盛。昨儿到底是刚来,手脚适应的不好,时间又紧了些,这才收获寥寥。今日就不一样了,看,不过是才走了几处,腰上用草顺手编的小兜里,就有了3个鸟蛋,4个野鸡蛋。左手还提溜了一只野鸡,一条青蛇,而这会儿让阿玉快步走去捡拾的是刚被飞过去的竹剑钉在地上的野兔。

唉,到底是过来的时间太短了,剑法什么的。。。继昨日的锄头之后,竹剑又充当了一把飞镖的干活。窜的不是一般的远。

咦,这是薄荷?这倒是好东西,回去煮一煮,擦一擦,能去些蚊虫叮咬的难受。。。

阿玉的眼睛猛地睁大了,连着手里的野兔都差点跌落,你猜他是想到了啥?是了,有些聪明的读者已经反映过来了,阿玉在这个时代,安身立命最大的资本不是什么武功,不是什么各种永乐大典中记下的图纸,而是那一身的医术啊!

建安三神医:华佗生于公元145年左右,张仲景生于公元150-154年之间,他们只相差5-9岁。到了这会儿,已经都翘翘了,而董奉生于建安25年(也就是建安最后一年,公元220年)如今14岁,比他还小两岁,这么一算,估计名头还没亮起来。那他要是当个神医。。。

等等,这年头大夫似乎不是什么好职业吧!好像还没有他家那一个最低等小世家的名头,像是张仲景,这么个牛人,活着的时候,连曹操那个华佗死了没人治头风,到处找大夫的人都没听说,你说,这年头当大夫有多少出息?

刚有点乐呵起来,觉得前途一片光明的阿玉眼神瞬间又暗淡了下来。唉,想要过点好日子怎么就这么的难呢。算了,就是真有这样的机会,大夫地位再高,他一样不敢随意使出来。谁让他没这方面师承呢,天才什么的,多少也要有点限度的对吧。不然杨修,郭嘉这样的,为啥活不长?

在三国做个大当家3

眼见着有一条不错的路子给堵死了, 阿玉叹了口气,看了看手里的猎物,认命的又忙碌了起来。既然想什么都没用, 那自己还是踏实些, 先顾着肚子吧。野鸡, 青蛇, 野兔,再加上鸟蛋鸡蛋的,瞧着今日的肉食应该是够了,可主食却依然还没着落。阿玉的眼睛忍不住往地上细细的看去。这附近既然有芋头,那葛根自然也不会少,这东西虽然粗糙些, 可若是能筛出粉来, 做饼子也是不错的, 绝对能当正紧的粮食用。

还有那竹林,刚才只顾着砍竹子, 倒是忘了竹鼠这东西, 早年在扬州,靠着这个可挣了不少钱, 如今换钱什么的是不指望了,可肉总是吃得的, 再有那皮子。。。是了,他忘了,还要采点鞣制皮子的东西。。。

满脑子都是这些杂七杂八东西的阿玉, 许是想的太杂的缘故,倒是把这初来此地的隔阂生分去了大半,让这身子和灵魂多凝合了几分,手上也越发的利落了起来,待到中午时分,阿玉的身上已经挂上了好些的东西。

三只野鸡,两只野兔,在家上一条青蛇,十来只各种蛋类,在有一捆的山药,一兜的蘑菇,两把野芹菜。有了这些,阿玉心下微微一松,这些可比昨儿得的多多了,十一口人大大小小的,想来也能好生的吃上一日。不用半饥半饱的混日子了。

而看到阿玉得了这么些东西回来的其他人,那欢喜兴奋的几乎都快要傻了。管家满脸的不敢置信,嘟囔着:

“郎君,郎君这是走了大运了?一次就这么多,若是能一直这样。。。”

“福寿叔,往日是东西不趁手,我又少了些经验罢了,锻炼了这么些时日,又有了这可以替代的趁手东西,自然顺当了些。来,别傻站着了,赶紧收拾了吧,对了,这兔子皮收拾好些,咱们还不知道要在这里待多久,指不定还要这个将来保暖呢。”

就知道是这样,往日这十六岁的家主虽说也算是不错,心性坚韧也有些能为,可到底不是什么山林好手,猛地到了这山里,想要生存都不知道从何处下手,以至于这么几个月,基本都是靠着老本过日子,靠着家里其他人一些劳作的基本技能混个安生而已。如今猛地,他立了起来,能为家里解决大问题了,可不就是有些大发的让人不敢置信了嘛。

好在这个时代,就是文人也常学点剑法之类的武人本事,又有生存危机压迫,倒是多了几分可信,看看,最起码他家奶娘就十分的欢喜,只觉得自己这奶儿子本事大,丝毫没多想半分。甚至还帮着说了几句好话。

“往日郎君练剑奴婢还说怕累着,又不是要上战场打杀的,何必如此辛苦,不想到了这会儿才知道,这本事尽是如此的有用,瞧瞧这兔子,就脖子这里这么一点子伤口,皮子即使自己不用,拿去卖了也值几个钱。”

当家的男人顶用,那真是最大的喜事,所有人心中那种对食物,对未来的急切恐慌好像都去了大半。阿玉媳妇陈秋娘一边为猎物丰富欢喜,一边又细细的多看了阿玉几眼,瞧着没伤到半点,这才领着微娘过来细看阿玉的收获,乐呵呵的说到:

“夫君这一趟的东西,咱们紧着些都能吃两日了。只是夫君,你怎么回来这么晚,这朝食都过了,如今肚子可饿?要不要先煮个蛋垫吧一二?”

咦,他回来晚了?是了,他怎么忘了,这时候的人一日不是三餐,而是两顿,早上朝食,晚上是晚膳,还有这蛋,这会儿也没有啥炖蛋的说法,做食物不是炖的,就是煮的,基本没第二种啊!阿玉的脸不由自主的又抽了一下,这日子过得。。。不只是条件不好,连着习惯都不怎么地,苦的不是一点两点哦。

好在他从来都不是个会委屈自己的,再加上这里一共也就这么几个人,还是他最大,所以他立马就用婉转的语气开始说到:

“连着好些日子吃的都少,偏偏日日干的活计还多,看看,一个个的都瘦成什么样了,且不管他什么一日两顿的规矩了,一会儿直接做一顿吧,咱们以后朝食吃早些,中午都加一顿午膳,免得干活没了力气。”

虽然阿玉的提议有些不符合规矩,可想想前头阿玉说过的这又是烧砖,又是重新围栅栏的,都是重体力的活计,若是不吃饱,这活计干起来只怕也拖延的很,这样一想,多加一顿好像也有些道理。于是二话不说,这心疼丈夫孩子的官家媳妇枝嬷嬷立马就先点了点头,赞同的说到:

“要多做活,快做活,确实得有力气才成,听郎君的,以后这饭食我和甜姐儿来做就是。春嬷嬷,来,今儿咱们先搭把手,这日头都到正中了,赶紧做了,好让他们早些吃了干活。”

说话间阿玉带来的东西就都到了那石缝一边竹棚子搭起来的灶间忙乎了起来。许是看到了那么多的肉食,又有了多一顿饱饭的诱惑,连着做了一上午土胚的全叔都像是去了疲累一般,凑到了官家福寿叔那边,帮着整理起竹子来,一边忙乎一边还说到:

“早知道郎君有这样的本事,我一早就该跟去的,看看这一身帮着东西回来的狼狈,有个人搭把手能方便多少。对了,该做个背篓。哎呦,我这脑子,好在你们弄了这么些竹子来,一会儿我就弄,多做几个,咱们存东西时也能用得上。”

呵呵,这才一趟丰收,连着存东西都想到了,想的可真是够远的。不过背篓,阿玉眼睛往这简陋的石缝屋舍里看了一眼。果然是缺啊,这里头才三个装东西的家伙事儿,两个整体的,看着就结实漂亮的大背篓记得好像还是逃出来的时候,装锅碗瓢盆和粮食用的吧。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倒是后来做的,不过那是挖野菜时候用的。这么一算,确实差了好些。

“全叔,一会儿你们去做栅栏,用藤蔓和竹子围拢扎紧,做的结实些,那背篓我来做。”

“郎君,你来?”

这可就吓人了,以往没见郎君会这个啊?所有人都忍不住侧目了一下。阿玉笑了笑,装作不好意思的说到:

“早年在外头戏耍,曾和村中小子学着做过些草编之类的小东西玩,本也没细想,也不知道能有什么用,只是这一次出去,一时东西不凑手,没得装,这不是,就用草编的法子,整了个兜子,看着也有些模样,这么一对比,我想着,背篓什么的,似乎差不离,应该也能做吧,再不济那不是还有全叔做的那个做样子嘛。多来几次总是能成的。这里又不缺竹子给我练手。倒是这栅栏,眼见着就快到秋日了,动物也到了贴秋膘的时候,只怕闹腾的很,还是这个防范的事儿要紧。全叔且先顾着这个吧。”

他这么一说,众人才注意到阿玉带回来装鸟蛋蘑菇等东西的草兜,全叔快步过去,拿在手里看了一眼,欢喜的说到:

“郎君就是聪明,这东西做的十分的想样。若是做的大些,比篮子都不差。咦,这是菇子?郎君,这东西。。。吃了可有毒。”

刚开始还欢喜的全叔,在看到蘑菇之后,脸色都变了,差点没直接丢出去,惊叫声都带着几分颤抖。好在阿玉从采摘开始就已经有了准备,知道这年头因为懂各种蘑菇分类的不多,吃了毒蘑菇而死的倒是常见,故而已经有了一套的说辞,所以听到他惊叫忙回应道:

“不用那么小心,这些是没有毒的,我曾见村中衣食不济的小子吃过,放心,我都是捡了见过的,知道能吃的采的。全叔,就是不认得的,以后采来也不妨事。记得那时他们曾说过,曾用给鸡喂食的法子试过,凡事丢给鸡鸭,他们愿意吃的,一般都没事儿,倒是动物都不肯接近的,才是有毒的。这个辨认有毒没毒的法子十分好用,他们还说,曾细数过,凡事颜色艳丽的,多是有毒的,普通的,不怎么起眼的,多半倒是没毒。我今儿见着的时候就想了,这法子许是在别的东西上也能用,以后我打野鸡时注意一下,咱们养上一二只活的,凡采到咱们没见过的,就丢给野鸡试试,这样许是能寻出更多的能吃的东西来。”

刚开始听到阿玉说曾见人吃过,众人还有些疑惑,记得阿玉小时候虽然确实喜欢在外头玩耍,却从没听过他说起这些事儿啊?真的是这样?真的能吃?心下有些不怎么确定。可等着听说用野鸡实验,这就立马都点头了,确实,鸡能吃,那人自然能吃,不然等着人吃鸡的时候岂不是也会中毒对吧。既然有了这么个很说的过去的道理在,众人立马就信了阿玉的话。点着头称赞这法子的好。

看到大家这么容易就被忽悠,阿玉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有些好笑,这时代的人啊,即使那些大人物们征战杀伐的勾心斗角不停歇,可总体来说,普通人却依然淳朴的没多少心机,人和人之间充满了信任。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里活着其实也挺舒坦。

在三国做个大当家4

阿玉确实过的挺舒坦的, 再怎么难,他只要一想当年在倚天的日子,一想刚开始乞讨的日子, 就不觉得难了, 甚至因为他日日能得些好猎物, 不但是他不觉得难了, 就是其他人也过得舒坦起来。

可再怎么舒坦,这住在山里的不便依然多的让人措手不及。比如说这几日,刚将那栅栏给为好了两层,那大坑烧出了好些土砖,刚想盖房子呢,猛地发现这地基成了问题, 就这么几个人要挖到什么时候?不用石头光用土胚能结实几年?就是挖地基能用时间耗, 不管屋子使用年限, 那这门窗呢?怎么办?他们就是有点木匠手艺,也没有合适的工具啊!连个斧子都没有, 难道也靠竹子糊弄?在一个因为吃的东西多了, 那几个瓦罐就开始成了储存食物的容器,那做饭的东西怎么办?总不能日日吃烤的吧。

再有, 这家具什么的,阿玉虽然展露了点篾匠的手艺, 在拿出三成本事的情况下,做出了和几个背篓什么的,那座椅之类的怎么办?床呢?又该怎么整?就是想用竹子做, 就他展露的一点本事,好像也差了点吧。最后还有衣裳,这来了山上这么些日子,往日带上来的针线什么的用的也差不多了,那以后怎么办?盐也是急切要解决的问题。

“还是要下山一次啊。”

这么多问题那么一堆,即使阿玉没提出下山,其他人也感觉到了下山的必要性,全叔第一个在吃了晚膳后提了出来。作为一个曾当过半拉泥瓦匠的他来说,工具的重要性他比一般人多了一些认知,在他看来,如今这些活计,若是能工具趁手,那效率怎么也能上去三成。

而他的话也得到了其他人的认同,特别是福寿叔是掰着手指头已经开始算起来了:

“可不是嘛,咱们这缺的东西多了,水缸也没有,箱子也少了,存粮食的瓮也缺,家伙事儿更是可怜的很,就这么几样。唉,当初走的时候就该趁着时间够多跑两趟,如今。。。家里也不知道还能剩下点啥了。”

还能剩下点啥?等着福寿叔和全叔领着阿玉偷偷跑回去看的时候,差点都傻了。那小庄园一般的宅邸连着围墙都倒了半边了。屋子里头更是狂风过境一般,连着茶盘都没剩下。倒是后头厨房门口的水缸,许是太大,一时搬不走的缘故,还在那里立着,其他的真的是啥都没有了。

“这,这是。。。连案板都没了?这。。。”

“必定是走过的见着没人,选了自家能用的拿走了呗。算了,不想这个了,看看有什么能用的,赶紧带走吧。”

“还能带什么啊,郎君,你看看,这。。。难道咱们就抗个水缸走?”

“不止这些,咱们没斧头,山里想要建房子也难得很,这屋子的廊柱,砖瓦,带回去一样能用,倒是这院子。。。唉,这么下去,只怕不用一年,就该成了乞丐窝了。”

阿玉看着这宅邸,心下是十分的可惜,这要是能有个什么法术,一下子搬到山里该多好,足足十五六间的屋子呢,多少人住不下,即使这宅子看着就破旧了些,可好歹也算是齐整对吧。可偏偏。。。这里离着官道太近了,太平年间倒是好地段,可在这乱世,稍微有点兵乱,就是一场祸事,若非如此,这家小士族也不至于这么些年越来越落寞了。

“连砖瓦也。。。”

“福寿叔,即使咱们自己再怎么烧,你也看到了,那速度真心是慢的可以,这些日子弄得都不够一间屋子的量,倒是这里的,理一理收拾好了带走,到了山上怎么也能重新用上,让咱们这屋子起的快些,如今可已经是秋日了,咱们怎么也要在冬日前将这屋子的事儿弄好吧,不然这老老小小的可怎么办?”

阿玉这话一说,别说是福寿叔了,就是全叔也听得直点头。可不就是这么说嘛,过日子不能只顾眼前,还要看以后啊,这冬日。。。一想最近那山缝里头睡着晚上的凉意。。。就不能不抓紧了。

“行吧,那就这么着,今日咱们先顾着这水缸吧,免得下次来,连着这个都没了。至于砖瓦,廊柱的,回去后将小子们都带来,一起弄,人多些好歹能快点。只是,郎君,其他的东西。。。”

其他的东西怎么办?阿玉这会儿也不知道,他是真没想到这里能空成这样。不过穷则思变,他到底不是那种迂腐的,脑子不过是转了个圈,就想了个不是办法的办法,说到:

“先顾着这个,其他的。。。我记得,前头不远的地方有个谢家的庄子,一会儿你们在这里绑东西,我去看看,那边若是还有人,那咱们下次来,就用山货和人换,若是没有。。。正好寻寻有没有剩下咱们可用的,一并带走。”

嚓,这是他们家主?这是连捡破烂也干上了?世家子弟居然也能拉下这样的脸?福寿叔很是震惊,随即又满心的不忍:

“郎君,你这样。。。老家主若是知道了,该多心疼。咱们书香传家那么些年。。。”

“在书香传家,也要吃饭过日子啊,我是家主,总要想法子领着大家活下去吧,别这样,福寿叔,谁让咱们活在这乱世呢,天下什么时候一统了,什么时候在将那些脸面捡起来就是了。”

阿玉这话说的实在,乱世嘛,什么都没有活着要紧。想到这个,福寿叔狠狠的点了点头,不过即使点了头,他也不放心自家郎君一个人过去,索性将全叔一拉,对着阿玉说到:

“既然这样,咱们两个陪着郎君一起去,这里到底不安生,在一处好歹安全些。”

福寿叔隔上几日总会下山,在附近查看一二,本是想看看啥时候外头能太平,让他们可以回家。不想这查看却让他知道,今年许是东吴对外阵仗打了不少,这边隔上一阵子总有些乱七八糟的人经过,或是乱兵,或是山匪,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人走在路上确实不安全的很。如此,他怎么放心让自家郎君独自前往查看?自然是要跟着的。

阿玉过来已经一个多月,身手也恢复了好些,即使比不得以前,可若是真遇上什么乱兵山匪的,也算是有些自保的本事,不过俗话说得好啊,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既然他们这样说了,他自然也没有退却他们好意的,于是点了点头说到:

“也好,那就一起吧。”

说话间,三个男人就迅速出了这已经破败的和土地庙有一拼的老宅,匆匆的往官道前方疾走而去。

从心底里来说,那谢家的庄子什么的,阿玉是希望那里还有人的,倒不是他心善,而是最起码有了人在,那他们以后打了猎物也能有个交换的地界,缺了东西也不在发愁了。可惜啊,这样的想法只能是想法了,到了那里,人都没走进,只看那边半塌的大门,就知道人家也已经空了。也是,既然阿玉他们知道逃,就可以想见这附近当时是个什么样的状态。即使这里的谢家比他们家门户高些,能耐些,人多些。可这都已经几个月了,接连不断地出现麻烦,人家只怕也未必能撑住了。走人也是常理。

“郎君啊,这。。。看来,这附近只怕都没什么人了。谢家可是这附近最能耐的人家了,他们家都放弃了这庄子那这。。。”

“走了就走了吧,走,去看看,有什么咱们能用的不,若是能寻到建屋能用的东西,正好省了咱们家拆房子了。”

经历过元朝的阿玉,早看过不知道多少十室九空的地方,对这样的破败没什么可感慨的,反倒是对捡破烂多了几分兴趣。这谢家的庄子。。。既然坚持的比他们久,那只怕留下的东西也比他们多吧,但愿能多寻点出来,免得就抬那么一个空水缸回去,白走了一趟。

只是他这边刚带着两人走惊到门口,耳朵猛地就竖了起来。里头树枝折断的声音,还有细微的轻笑声,就穿了出来,阿玉猛地一下就拉住了没听见声音,还想往里头走的两人。一脸严肃的说到:

“先别动,里头有人。。。”

内功捡起来这么些时候,别的不说,这耳目绝对比寻常人灵便好些。不过是那么一下,他就分明听见这里不少于四五个人的声音。等着按下了两人,他轻手轻脚的往前再走了几步,凝神一听,那些声响里头,似乎还有孩童的呼喊,成年男丁的肆意笑骂。这么一听,阿玉立马拿起了插在腰上的竹剑,快步往里头走去。

“郎君。。。”

“你们小心些,慢慢的跟上,里头只怕有匪人再作恶。”

“匪人。。。郎君。。。那,那咱们还是走吧。”

一说有匪人,全叔是立马就想来拉阿玉,福寿叔则一边拉人,一边忙不迭的想将阿玉劝走,对他们来说,什么都没有阿玉的安全重要,可惜啊,就阿玉的手脚哪里是他们能比得上的,一个都没成功不说,还得了阿玉的呵斥:

“那里有孩子,见死不救可不是我秦家的规矩。我先去,你们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