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

唐至清代,一斤相当于596.82克,一两等于37.30

在三国做个大当家8

觉得房子是大事儿的, 在多了几个人之后,这已经不是阿玉一个人这么想了。看看这一晚上挤吧的,几乎没有个空隙了。好歹也是男男女女, 上上下下这么些人呢, 避忌什么的总要有吧, 好歹是世家门第, 隐私尊卑总是要点讲究吧。

所以早上一起来,阿玉这边刚吃了口骨头汤当早饭,领着人往陷阱的方向过去,边上的福寿叔就趁着人少,顺势说起了这房子的事儿。

“要不,今儿我们再去一次, 将那些廊柱什么的都搬来?可惜了, 这人手到底是少了些, 光靠人抬,一次估计能弄回来两根就不错了, 这要起屋子。。。也不知道是不是来得及。起一个屋子可用的不少, 还有这砖。。。”

“不用那么麻烦了,寻上几个合适的带回来备用就成, 至于屋子,我想好了, 咱们用竹子。守着这么一片竹海,不利用岂不是浪费?再说了,这竹子轻便, 柴刀就能砍伐,起屋子速度也能多快几分。”

嗯?不用木头?连着砖瓦也。。。福寿叔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怎么突然间自家郎君这主意又变了。可他脑子转的也不慢,往日也不是没见过那些简陋的竹棚子,顺着阿玉的话那么一想,多少倒是也明白了几分。

当然了他想的和阿玉想的肯定是不一样的,没想着这竹子能建多好的屋子,只是想着这或许是个权宜的好法子,好歹能尽快的分开来,让大家伙儿住的宽松些,免去些不必要的尴尬。所以忙点着头说到:

“要这么说也是,郎君那咱们今儿就开始砍竹子?只是不知道这美晾晒干透的,搭建起来会不会。。。”

这确实是个问题,一般来说这竹屋什么的,不但是要晾晒干,最好还要刷上桐油,这样才能保证持久。可阿玉能等这么久?眼见着就要进入深秋了,在这个没有棉花的年代,啥都没有保暖要紧,至于屋子的持久度什么的,大不了明年重新来过就是了。所以他一边整理着刚经过的,明显有些被翻动,却没有猎物的陷阱,一边细细的说起了自己的盘算:

“时间太赶,估计是来不及了。我想着这样,扎上三层,外头再裹上一层泥,想来怎么也能坚持一年,挡风保暖也应该能行,手脚快些,咱们在冬日前怎么也能搭建出个模样来。靠着石缝的地方先空着,石缝。。。以后当个储物间不错。留下位置,以后也能建大屋。这里南北窄,东西宽,做厢房有些占地方。索性在石缝左右两边,靠着山,面朝东南的各搭上个三间的屋子,好歹北风是不用担心了。若是时间够,沿着这两头,再起上几间,那这就不愁住了。只是。。。福寿叔,东面是咱们下山的方向,这栅栏做的也周全,可这西面。。。我记得上次咱们探过去的时候是绝路吧。”

福寿叔这里刚顺着阿玉的说法在脑子里将那屋子大概的模样琢磨出个框架来,还没等着寻思这三层做好会是个什么样,不想一个转头,阿玉又问起了地形。这让他一时有些没反应过来。一脸萌呆的看着阿玉,问到:

“是啊,那边过去就是一出绝壁,足有四五个人高,南面还是个陡坡,寻常东西都上不来,若非这样,咱们也不至于只在东面做栅栏。”

听着福寿叔那么一说,阿玉忍不住将这地形在地上划拉出来个模样,细细的端详了好一会儿,这才说到:

“再是陡坡,也不能不防备啊,昨儿晚上我听着外头动静不小,你说若是到了冬日,这猛兽没了吃的发疯的时候。。。到时候多弄点竹子,在这地方也围上吧,好歹心里安生些。”

这选的驻地,除了有这么一个石缝在最初能做容身之地,其他的其实真心说不上好,看看这地形,是,北面是有山,还是石头为主的山给了大大的安全感,西面也有足够高的山壁悬崖,让人不用分心,可这南面。。。西南的向下陡坡,和正南的凸起的余脉山壁,再加上东南的喇叭嘴一般的出口,形成的地形从风水学上说起来,那就是一把尖刀直接刺到自己身上,这地方能好?若非这凸起的山壁走势够宽够圆,整个地势环度不错,阿玉当初第一眼看到就想搬走了。

即使不说这地形有多不吉利,就是舒适度上也让人很无语好不。这环度,夏日或许还成,可这到了冬日,简直就是东西透风,还是穿堂风。这样的地方,除了有个危险逃难似乎不错,其他真没啥好处。

可即使在怎么看不上,这会儿阿玉都没工夫另外去寻什么合适的地方了。这不但是时间不够的问题,更多是因为住了这么些日子,这地方好歹已经因为各种打猎,点火等原因,驱赶了兽类,留下了气息,守住了地盘,被山里的东西默认了他们的驻扎权安全上有了保证。若是在重新开始,还不知道会折腾成什么样呢。动物们能容忍一次,那是因为他们运气好,过来的地方显然没有什么猛兽驻扎,也不属于任何大东西的地盘。要是再来一次,还是在即将进入秋冬,兽类为过冬拼命的时候,那。。。阿玉不想没事儿找事儿,所以即使地方不怎么顺眼,他也能默认,只是将安全问题再加强了一下。

听说夜里有东西在附近,还动静不小,福寿叔吓了一大跳,手里刚顺手扯下的几根藤蔓都顾不得了,忙不迭的快走几步,走到阿玉身边,紧张的问到:

“郎君,你昨晚又起来了?不是说了巡夜的事儿有我和全叔嘛,你啥时候起来的?听到什么了?近不近?数量多少?大概是啥东西?”

作为这一群人里头唯二的壮年男丁,福寿叔和全叔的任务真的是很重很重,平日里重活累活都需要他们不说,连着夜里也睡得不安生,总是轮着起来巡视,生怕这些妇孺们有个万一。这样的辛劳,这样的尽责以往的那个阿玉或许能接受的心安理得,可如今的阿玉却不能。一直以来他都是别人的依靠,承担责任已经成了习惯,哪里能将安全问题全推给别人,所以自打他来了,这夜里总是时不时的趁着打坐的间隙,起来帮着巡视一二。

作为一个少年家主,阿玉这样的行动,即使在这两个人看来,未必有多少用处,也未必能帮上多少忙,可这体贴的心他们却感受到了,这也是为什么无论阿玉说的他们是不是赞同,是不是感觉有理都一直花费十分的力气支持的原因之一。

可不想今儿一听,这郎君居然真的听到了动静,那这事儿可就大了,他们怎么就没听到?难道说这是因为他们只顾着东南那边,这是从西南那陡坡传来的?若是那样,这往日感觉安全的地方,难道真的有什么不妥当?哎呀,要是这样,到现在他们都没出事儿,这是走了多大的运啊,那西南。。。

“东西不少,种类也多,该来的不该来的,估计都来了,许是让咱们那些肉馋的。所以啊,今日赶紧的,先顾着那边,将栅栏围上。剩下的再忙乎屋子的事儿吧。”

是肉引来的?这个真有可能,昨日这骨头汤可是熬到了天黑的,若是这么说,他们这几日可是打算日日吃肉喝汤的,若是不整好了这栅栏,他晚上是怎么也睡不着了。

“行,那今日先弄这个。这样,一会儿咱们就回去,我让平安和那新来的山根,再加上全叔四个人一起去砍竹子,郎君,你要是再往山里去,就带着留郎。你看可好?”

“往日去山里是为了打猎,如今有这么多肉,我还去干吗?一会儿一起弄吧,你们砍,我和留郎去寻藤蔓,也好快一些。”

“这样也好,咦,郎君你看,那边。。。这是咱们陷阱的地方?”

顺着福寿叔手指的方向,阿玉不过是扫了一眼,嘴角就忍不住翘了起来。

“这是有东西送上门了?可见最近咱们运气实在是不错,昨儿刚得了那么些肉,这今日就又来了个好东西。”

什么好东西?山羊啊,还是活的,你说是不是好东西。反正福寿叔那是乐的眼睛都眯起来了,一边和阿玉使劲,将那东西从陷阱的坑里往上拉,一边叨叨叨的开始嘀咕。

“活得好啊,活的就能养住了,留着不管是卖钱还是存放到冬日缺少食物的时候吃都不错。果然是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若是能时常来那么一只,那这日子过的,比咱们家那田地都好了。”

瞧这梦做的,还时不时来一个,也不想想这陷阱放了多少日子了?这收获又有多少次?要阿玉说,这陷阱,更多倒是成了这一个方向的警戒哨,作用是在向那些野兽们表示,这附近已经成了人类的对盘,让它们别过来。

当然,这一点阿玉是不会说穿的,到底也是个不错的收获,再经历了安全隐忧之后,好歹让福寿叔也高兴高兴对吧。

在三国做个大当家9

时光流逝总是那么的快, 即使是在山里,即使日日忙碌,也挡不住秋日的流逝。不过好在日复一日的, 纵然人手少了些, 可点滴累积, 成就也不算差。西南陡坡上早已布下了里外三层的竹制拒马桩, 还有那高高低低的尖刺向外斜插长矛,两层竹制的一人高的栅栏让这西南面的安全问题得到了保证。

而让人更加安心的是,那西面悬崖石壁下竹制的棚子里头,一头山羊,一只野鹿,四只野鸡, 已经成了这一处小小营地里冬日粮食的储备。而且这个数字有望继续增加。这让所有人对山里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再看原本的石缝边, 靠着西面的地方有了长长的五间竹屋, 石缝的东面则是三间,厚实的三层竹子外头, 还裹上了一层泥, 顶上竹子,稻草, 再加上一层席子,不单防雨防雪, 还保温隔热,无惧寒暑。

长条五间的对面,西南陡坡和南面石壁交接的地方, 一个大大的竹棚子下,堆积着高高的柴火堆,这是这里所有女人们的成绩,即使每一间屋子里阿玉都给弄上了土砖做的炕,日日烧起来,也能用上七八日了,可见数量有多少。在这柴火边上还有单薄的两层竹子做的小屋,那则是厨房。厨房屋子外头还放着一个大大的水缸,里头已经盛满了溪水。

至于原本的石缝?这也不能浪费了,好歹也是用泥和栅栏起了墙的,也能勉强算是屋子,所以如今正紧的成了储藏食物的地方,里头除了一口大缸就是几个坛子,还有几个竹子做的箱笼,堆放的全是和吃的有关的东西。

不过是半个月的时间,就能将这原本荒芜的牲口都不来的地方收拾成这个模样,可以说,这已经是这十四个大大小小的人尽了全力的结果了。可即使这样,也不代表他们接下来的日子就高枕无忧能安然过冬了。

看看,这会儿阿玉和福寿叔就正在一边清点食物储存,一边发愁呢。

“再怎么紧着用,这盐。。。能吃上十日都是勉强,毕竟咱们这一日三顿的来,耗费实在是大了些。”

福寿叔的眉头皱的都能夹死苍蝇,他是真发愁啊,吃的如今是还能行,不说肉食多少,就是野菜,菇子,也存了有一个藤箱,紧着些,每天给大家伙儿弄点蔬菜汤啥的,怎么也能混到开春了,可这盐。。。人不吃盐哪里来的力气,他们可是要狩猎的。。。(嚓,其实你多半都是在围着陷阱转,真心说不上是什么狩猎。)

“还是要去买啊。”

阿玉不是没想过,是不是寻寻那些动物补充盐分的地方,可一来这忙得他真的是恨不得能有四双手,根本腾不出空来寻这个。二来这里本就不是什么缺盐的地方,用这个法子没得白白的浪费力气时间。所以喽,拖啊拖的,就到了这不得不买的地步了。

“那成,明日一早,我就去。”

福寿叔也是个能决断的,这里决定了去买,那边他就定下了时间。只是这去的人阿玉却有了异议。

“我去吧,正好去看看,有没有认识的人,问问最近的情况。”

到了这里这么长时间了,阿玉基本上就没见过外人,好容易有个能和外界交流的机会,他也想走出去,好歹不至于让自己消息蔽塞对吧。虽说他心里很清楚,这地方即使接下来几年内算不得什么战争要地,北魏和蜀汉才是战争的重点,这边动静不会太大,可到底离着边境不远,受到的骚然也不会少了。

所以阿玉心下觉得,为了安全起见,就在这山里住着,建造一个相对安稳,没什么乱子的驻地还是很有必要的。多多关心一下时事进展也很必要。至于官道边的老宅。。。趁着东吴还在,他加的地契也能用,就不多管了。

“你自己去?那怎么成?你可是一家之主,要是有个什么。。。我可怎么去见先祖宗。不成,绝对不成。”

“我不一个人去,福寿叔,我带着平安一起去,或者你和我一起?反正两个人去就是了,这里如今安置的也还算安生,守好了门户,我们离开一二日也不妨事,你说呢?”

若是就在山下,这确实不妨事,一天的功夫,真有事儿,下山就是了对吧,可这去买盐。。。就上次下山的情况来看,这附近几乎是不用想了,怎么也要去南面的镇子才成了,那可就是。。。一来一回整整三天。等等,郎君怎么说两日?

“从这西南的地方下去,我算过了,怎么也能比东南的方向下去省两个时辰,若是咱们再脚程快些,不走官道,从村子和南面那片林子里穿过去,又能省下一个多时辰,这么算,晚上怎么也能到镇子上了,在那边住一晚,第二日一早采买,再赶紧的回来,你算算,是不是两日就成了?”

咦,要这么说还真是可以啊,不过这西南。。。福寿叔忍不住从石缝出来,往那西南的方向看了又看,心下有些吃不准了,那坡陡什么不去说,就是这下头的地方。。。

“放拒马桩的时候我检查了,那地方狭长,虽说有些脚印,可多是走过路过的,没什么野兽的巢穴,再加上如今咱们这拒马桩占了小半,如今这下头安生多了,应该不妨事。倒是那片靠近村子的林子,还有些说不准,不过我记得,那边的村子好像都养蚕的吧,若是如此,那林子只怕是桑树多些,这样的林子野兽不多,自然也不大可能聚集上什么匪人。”

作为一个老鬼,有备无患那是刻在骨子里的,分析能力更是几乎快要点满技能点,所以啊,早在建房子的时候,就已经为自家这地方将来的进出退路想了好几遍。无论是往东南还是西南,他都已经为自己有可能发生的逃难之旅寻到了好几处一日路程的落脚点,那所谓的桑树的林子,就是他西南面觉得有个万一,能暂时避祸的地方,你说能不好?就差没根据脑子里的记忆直接画出张地形图了。

福寿叔听得阿玉这么一说,一边跟着盘算,一边开始点头,肯定的说到:

“确实啊,郎君若是不说我到是忘了,那边还真是个桑树林子,早年谢家的几个仆妇就从去那边摘过好些,听说是那边村子里一个寒门富户自己栽种的。那家的蚕丝可是挺有名气的。”

看看,连着福寿叔都想起来了,虽然在有过这么过乱兵溃兵之后,这寒门人家是不是还在那里,这桑树林还是不是有主不好说,可有这么一个熟悉地方,倒是去了几分不走官道的胆怯。

“那成,明早我和郎君去,其他几个小子到底还小,有个事儿未必应付的来。”

什么还小啊,阿玉也不大好不,不过是当爹的总是习惯性的将脏的累的危险的都先扛到自己身上罢了,阿玉要去他拦不住,到底是主家,说的也有理,那这自家儿子自然就不愿意再冒险了,总想着若是真的时运不济有个什么,好歹这两个小子能护着那二房的小郎君,不至于让一家子没了指望。

福寿叔这心思不用说,阿玉也知道的一清二楚,所以他只是笑了笑,点着头:

“好,就你跟着去,明天正好带上那几张野猪皮去卖了,那东西做衣裳不成,做靴子咱们又没那个本事,还不如换钱实在,再说了,如今这盐价。。。咱们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样,若是可以,索性也多买些,免得一次次的提心吊胆。”

这个倒是正紧的事儿。说起来阿玉这打猎的本事如今妥妥是镇住了所有人啊,虽说都是些兔子山羊什么的,不是什么好皮子,可数量大啊,几乎每一个人都能分到那么一二张,几个主子更是有一人四张,还是羊皮,就他们这几个的少年娃子身材,一人做一个皮袍子都够了,说不得还能剩下那么点缝到裤子膝盖上保暖呢。

就是其他人,像是福寿叔这样的,虽说看着不多,可缝到冬日旧衣的内衬上一样很暖和,这样的好衣裳,往日就是在山下,家里还富裕的时候也未必可得的。这个年代的穷苦人,下人冬日穿的都是什么?那都是草絮,芦花,充入夹衣过冬的,甚至还有人用草编织成衣裳的模样,套在外头挡风的。从这个角度来看,阿玉对下真的算是慈善的。所以喽,福寿叔这些人对着阿玉他们这样几个孩子才能这样的忠心耿耿,甚至因为这样,如今说话也越发的亲近起来,少了往日的那种拘谨和距离。

“郎君如今是越发的出息了,往日只是读书读的好,如今却是文武双全,附近十里八乡的都找不出第二个来。如今连着我们这些奴仆都得了您的济,居然也有皮袄子指望了。以前那里想得到啊。说出去,不知道会眼红死多少人了。我记得,那边那个寒门的郎君,冬日好像也就一件兔皮的大衣裳。”

说起这个,福寿叔眼睛忍不住往那石缝又瞄了一眼。满脸的笑容和满足:

“若不是有郎君,咱们也不可能存下那么多肉食,我算了一下,这些肉干,咱们这些人,就是日日狠吃,也能吃上一个多月,这日子。。。唉,若是不是这样的乱世。。。”

“你这又是强求了不是,若不是这样的乱世,咱们在山下住着,哪里能想到往山上求食?若是不来山上,又怎么能练下如此的伸手?没有这身手,这皮子又怎么来?依然是靠着田地勉强吃饱饭而已。”

这么多个若是被阿玉这么笑盈盈的一说,将福寿叔也给说乐了,咧着嘴笑道:

“还真是这样,我倒是想的简单了。咦,郎君啊,若是这么说。。。这岂不是就你上次说的?是所谓的因果,所谓的一饮一啄了”

“本来就是这样啊!”

能从一个粗汉子嘴里说出如此富含哲理的话,阿玉成就感满满。精神生活匮乏的阿玉本不过是随口说教一二,不想即使福寿叔只是一个时代为奴的下人,在这上头,竟是懂得比一些读书人不差了。果然亲生经历过的道理不用人教,也一样能感悟深刻。

“大哥,大哥,你怎么在这儿?对了,我今天捡了好些树根,你看,都是你说的那种好烧的,你说,今天还点火炕吗?”

这里阿玉和福寿叔说的正热闹,另一头刚跟着那些妇人们去外头捡了柴火回来的秦润远远的看见了,忙不迭的小跑了过来。举着自己的背篓,一脸求表扬的模样。

十岁的秦润虽然父母早逝,可因为一直住在大伯家,被阿玉父子庇佑疼爱着长大,所以虽然懂事,却依然没敛去孩童该有的活泼天性。虽说刚经历了逃难一般的苦头,可如今阿玉能立起来了,顶的起一个家了,对于视长兄如父的他来说,自然也就没了什么压力。做活依然积极,却心性爽朗依旧。

看着这样的弟弟,阿玉总是忍不住想起杨过,想起小宝,想起倚天里的狗蛋,和他们比,这个孩子真的很幸运,也很难得。所以阿玉总是忍不住将他当儿子一般的养。

“不错,选的不错,一会儿就烧起来吧,怎么今天晚上还和我睡?”

“嗯,大哥,你再教我一段书吧,前几日的我都会读会写了。”

要上进的孩子总是值得表扬支持的,弟弟爱学习,阿玉怎么可能不教?几世累积的他,对于知识的传承看的很重很重。有这么一个愿意学的,阿玉只有高兴的份。

“好,晚上再给你解说一段。去吧,把屋子弄得暖和些,别冻着了手。”

“唉,我这就去。”

说是这就去,可秦润依然将背篓里大半的柴火先放到了柴火堆里,然后才转身回屋,这样的条理,阿玉看的直点头。不仅仅是他,就是福寿叔看着也满脸的笑。

“小郎君越发的懂事了。真好,咱们家又有了两个读书人。。。”

这样怀念的语气,阿玉不想接口,他知道福寿叔想到了谁,那是他死去的父亲和那早丧的二叔。那都是乱世的苦命人。是被历史大潮席卷碾碎的尘土,是史书上永远看不到的悲哀炮灰。。。

在三国做个大当家10

从来都是上山容易下山难, 若是这下山的地方还是个陡坡,那这难度,果断上升到3.0。也就是阿玉这样内功重新捡起来, 已经恢复了两成本事的, 才会觉得这地方走的容易。看看福寿叔, 壮着胆子也只能倒退着往下爬。等着好容易到了山下, 那衣裳后背都已经湿了大半了。这可是深秋,秦润做个作业都要点火炕的深秋,这时候出这么多汗。。。汗出如浆也就是这样了吧,由此可见这被吓成了什么样。

当然,在怎么吓坏了,对于福寿叔来说, 他是不会承认的, 好歹也是大人, 是个汉子对吧,所以坐在山脚下歇息的时候, 他一边用衣角不住的擦汗, 一边迁怒的对着这山埋怨起来。

“郎,郎君啊, 这,这也太难走了, 看看,就是绕路,也就是这么些时间了, 若是这么算,咱们从这里走,也没划算多少啊。”

从带着福寿叔走了半截,阿玉就已经知道了自己最初盘算的时间出了岔子了,他先头基本都是按照自己的能力加以简单折算来计算的,可他忘了这福寿叔也不是那种走惯了山路的猎户。管家管家,作为士族人家的管家,基本都是收田租为主,运动量真心不大,即使这几个月在山里,也算是锻炼了一二,可因为阿玉能力太强,扛起了大半的生计问题,所以这管家。。。身体素质提升的很有限,若是在加上这上下山经验的不足。。。

“是我估算的差了,这下山,不走上几次,不熟悉了这几处借力的地方,确实难了些。好在一回生二回熟,福寿叔,下次就好了。怎么样,歇好没?这里离着官道太近了,咱们还是赶一赶,到那桑树林子去歇着安全。”

错了就是错了,阿玉认错十分的利索,而也正是这个利索,让福寿叔其他的抱怨半点都没法子出口了。你说说,这主家的郎君都这么说了,你要是在抱怨委屈的,那是不是有点太蹬鼻子上脸了?难不成你比主家郎君还精贵?福寿叔虽然偶尔是逗比了点,可却也不是那种没脑子的货色,听话听音,听出自家郎君那是瞅准了,就想着这近便的道走了,立马在没有二话,不单是没二话,连着起身走路都比刚才痛快了些。

“是了,是了,这里可不安生,若是再遇上个什么匪人的,咱们才两个人,实在是吃亏,赶紧走,郎君,你在后头,我走前头。”

作为下人,娇贵到要郎君迁就他,福寿叔觉得,若是他在不识趣些,那这以后只怕。。。他可是被老主家托付了要辅佐郎君守家护业的老人,只有他护着郎君的,哪能让郎君护着他,这次序可不能颠倒了。

“郎君,你看,桑树林。”

心下给自己寻了好些个理由,振奋了精神,一路往前的福寿叔说起来,这本事确实是不小。看看,这路带的,才多久,远远的就已经能看到正前方的桑树林子了,按照阿玉这一路的掐算,几乎就没有走过弯路,半点的时间都没浪费,可见这福寿叔对于这一代的地形有多熟悉。

只是路熟归路熟,这家伙运气却不怎么地,你看看,这才指着桑树林高兴呢,转眼,就被阿玉一把拉住了,往边上那么一滚。直接成了泥猴子。

“郎君怎么。。。”

“嗖。。。”

他这里还有点懵,想问一句,不过话才说了一半,一只半旧的剪支直嗖嗖的飞了过来,正好插在刚才福寿叔站立的地方。直接将福寿叔的声音给堵到了嗓子眼里。

“这,这,这是。。。”

差点被射死的福寿叔眼睛瞪得和牛铃一般,死死的盯着那还在晃动的剪支,脸色煞白,声音也有些发颤,不过好歹他还能说话,阿玉心下稍稍安心了些,随即就顾不上福寿叔了,伸手将自己的竹剑拿到了手里,轻声和福寿叔说道:

“你且在这里待着,别乱动,等我招呼。”

说完,也不管福寿叔是个啥反应,一个窜身,就以飞速的跑到了边上某颗树的后头。走的还是曲线,让那林子里有心瞄准的人十分的憋屈,隐隐的都传出了咒骂声。

精准的射击,铁质的箭头,再加上这嚣张的咒骂,不用人说,也不用细看,阿玉就知道,自己这是又一次和溃兵怼上了。你说说这都是什么运气?他才下了几次山?怎么就能来一次就要斗一次呢!所以说要住山上啊,若是在山下,这日子真是没法子过了。

等等,这会儿不是想这个的时候,阿玉赶紧的收回发散的思维,小心的开启了大侠模式:飞身再窜,借着稀松的树木石头遮掩,尽力往桑树林靠近,用飞蝗石不住的袭扰林子里人的视线注意,等着到了林子外围,得,这下弓箭手就失去了优势了,攻防关系开始转变,阿玉这个武功高强的成了猎人。

说来,这林子里溃兵足有五人,原本不过是在林子里歇脚的时候,远远看着阿玉两个衣裳颇为厚实,想要杀人取衣,不想才出了那么一箭,其中一个人就敢往这林子里杀来。让他们差点就傻眼了。

这几个能在战场活命的本就不是什么笨蛋,事儿到了这份上,哪里不知道自己这一次是闯祸了?不过是随手打劫,居然就撞上了铁板。可事情已经这样了,看着阿玉也不像是肯放过他们的模样,所以几个人索性也狠下了心,愣是没逃跑,反过来一个个背靠背的,结成了一圈作为防御,想着用人数优势反杀一把。

老实说,若是真的来个战场争雄,这方面阿玉铁定没有这几个溃兵经验丰富,就阿玉这几世的经历,没有一个和战场这东西搭边的。可若是短兵交接?嘿,溃兵们,你们可就打错了算盘了,那才是他的长处啊。还是经验相当丰富的长处。若是在再加上这林子里轻功偷袭的优势啥的。

于是。。。没有于是了,就阿玉如今这内功,这剑法,这战斗经验,还不等福寿叔豁出去的奔过来帮忙,这五个就已经去见了阎王。等着气喘吁吁,拿着下山开路时候用的柴刀,满脸通红的福寿叔赶到,连着摸尸体这样的事儿阿玉都已经干了三分之一了。

“郎,郎君,这,这就。。。”

自家郎君啥时候这么厉害了?上次两个好像还纠缠了一阵才搞定的吧,这一次可是五个?怎么反过来比上次还利索?不对,这会儿不是想这个时候,这尸体。。。

嚓,他看到了啥?自家郎君从那个尸体里摸出来的是金子?金子?金子?重要的东西说三遍。

死命揉一下眼睛,确认自己没看错,金子闪闪的光立马将福寿叔所有的疑问都给压了下去,一个跨步走到阿玉身边,瞪着眼睛说道:

“这,这,这是抢了谁家啊,居然还有金子?该不是什么小官吧。”

“应该不是,衣裳这么破,能是什么官。至于这金子,这有什么稀奇的,你看看这里。。。一看就知道是被剪开的金饼子,只怕是和人一起干了一票大的,分润下这一份而已。赶紧的,再细细的看看,还有啥。若是漏了这才是真亏了呢。”

反杀了人家,居然还怕亏了?这样的阿玉让福寿叔一时都不知道怎么搭话了,好在有好处在前头吊着,不搭话好像也没什么不对。已经干过一次,业务相对熟练的两个人这摸起尸体来确实挺仔细。从头到脚,连着周围都不放过。而这样一来这成绩。。。

五个人,战斗力自然不是上次那两个人能比的。所以喽,这提供的战利品,也一样丰盛的让人惊喜。银钱上:一块约2两重的金子,二十多个,总计大概有30两上下的碎银子,再加上500多的铜钱。直接让阿玉家的家底上升了好大一截。细软上:五件银首饰,两枚玉饰,一件金饰,还有一个铜错银的酒壶。基本都能凑出一个寒门富户全部家底的规格了。甚至还不止,因为这个时代再怎么混乱,有些规矩依然是存在的,比如君子如玉--士人,贵族才能佩金玉。

“郎君,这金玉。。。”

“我家用着正合适。”

这心大的,福寿叔都不知道怎么说了,他担心的是来路好不,这要是从哪个大户人家抢来的。。。算了,反正他们如今住在山上,也没人找来的,哦?等着过上几年在拿出来,似乎也没人会去计较了,就这么着吧。

除了这些之外,这几个人之所以围拢在这里,那是因为在准备吃饭,而做饭的,那是一个。。。当当当,是一个到了唐朝都可以说是代表了身份的鼎啊,还是个青铜鼎。记得不,那谁谁谁说的?哦,主父偃?对,就是他,说: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再有钟鸣鼎食。。。只有富豪世贵之家,才有资格用鼎吃饭,这几个溃兵。。。

“郎君,这附近只怕真的有哪家让这些人给霍霍了,这。。。”

福寿叔心下有些怕了,作为一个下人,作为小世家出身的下人,对于阶级,对于世勋贵戚之门那是有这天然的畏惧,一时间连着这白捡的战利品都有些不敢拿了,可见日常这森严的等级给了他怎么样的束缚。

只是这束缚对阿玉没用,早就在金字塔顶层晃悠过的他,如今除了自己那是对谁都没啥可敬畏的,更别说连个门都没挨上,只是见着了这么一个煮饭的家伙事儿呢,能有啥好顾忌的?一边继续翻动着东西,生怕漏了点啥,一边没好气的说道:

“这什么这个那个的,你我才两个人,即使真有这样的事儿又能如何?难不成还能揽天之将倾?扶社稷之危局?别闹了,咱们能护好自己就不错了,赶紧的,收拾赶紧了走人,谁知道这后头有没有追赶而来的,咱们可别平白的给人当了替罪的。”

作为如今什么都缺的山里人家家主,阿玉没功夫去关心可怜别人,有这点功夫还不如多弄点实在东西呢,比如这几个兵丁随身带着的两个牛皮水囊,比如那两把大刀,一面盾牌,两支□□,还有最重要的,一副弓箭。这简直就是雪中送炭有没有?阿玉想要一副弓箭很久了,这可是他多少世发家致富的关键工具。做梦都在想这个呢。原本还以为,怎么也要到了镇子上才能想法子弄来,不想。。。瞌睡碰上了枕头。难道说这所谓的运气不是其实是假的?运气很好才是真相?

不管是不是吧,阿玉摸着弓箭,那真是满脸惊喜,满心的高兴。差点让边上刚回神的福寿叔以为阿玉中邪了呢。

“郎君,郎君,这是。。。那咱们这会儿就走?”

“走,赶紧走,不对,这东西不能往镇子上带,咱们才两个人,带着这么些家伙。。。岂不是不打自招?”

回过神的阿玉整理东西相当快,一边说,一边就将东西往背篓里丢,只是才忙乎了一会儿,现实问题就出来了,这刀枪什么的,若是放弃那是绝对舍不得的,他们在山上过日子,这兵器自然是越多越好的。可这要是带着走。。。

“这样,福寿叔,我这身手你也看到了,一个人去镇子上并没什么问题,再怎么也能安全回来。倒是这些东西,不好带着去,容易引来麻烦,索性你往回走,将这些都送回去要紧,若是再不放心,那就在咱们刚才歇息的山脚等我,你看如何?”

阿玉的决断很快,也很有信心,至于福寿叔?还能如何?五条人命在这里作证呢,还是死症,他还能说啥。自然是只有点头了。

“也好,那这几个人还是老法子,直接烧了,免得麻烦。来,郎君,搭把手,拖到林子后头去。。。”

一个火堆,一阵青烟,不过是转瞬,又是五个人消失了,还消失的理所当然,无人问询,这就是乱世。。。

在三国做个大当家11

福寿叔带着一堆的东西往回走, 而阿玉呢,则是继续带着自己的竹剑,带着20两银子, 500个铜钱继续他的镇子之行。前头就说了, 这一次最重要的事儿就是买盐和打听消息, 这样的诶事儿, 很不用带太多的银钱和兵器,没得还没走近,就让人以为是什么来打劫的给避开了。

可是没想到啊,即使阿玉只带着这么些东西,也依然被人当成了山大王。当然了这所谓的当做,面对面的人家是不知道的, 像是面前这个原身以前读书时候的伙伴。

“山匪?咱们这里?不会吧。怎么可能?”

刚解决了溃兵这里还有山匪?要不要这么频繁啊, 这难道是要自己开启杀伐模式?不该吧, 就是元朝他都没这么干过。真心没这样的心气。

“怎么不会,就是谢家那个离着你家挺近的那个庄子你知道不?人家就发现了痕迹, 被烧成灰的两个人人形还在地上存着呢, 你说,能下这么个狠手的, 不是山匪是什么。只是这山匪估计还不算什么太差的,那谢家出来的人说, 那被烧的不是他们的人,估计是什么在那里歇脚的流民。”

这人明明也就是十七八岁的模样,可这八卦起来的那个模样, 怎么看怎么让阿玉牙疼。他当初是怎么样的想不开,居然和这样的人成了好友的?真心有些感觉不牢靠,嗯,不对,八卦的人消息也灵通对吧,从这个需求上来说,好像也不算差,就是这表情。。。能不能不要这么猥琐啊,好歹也是士族啊亲。

不过这谢家。。。为啥他听的感觉很熟悉呢?难道是。。。

“人形?哦,是了,放在地上烧,怎么也会有痕迹,最起码这地上的草木什么的,烈火烧过之后总有那么点不一样。”

“可不是,好在你家走的快,不然。。。离着你家可真心不远啊。对了,说起来,你家到底藏到哪儿去了?”

嚓,居然真的是他家附近的那个谢家庄子?那说的没算错的话,还真是自家干的那一票了,这怎么就传成这样了?这都好久了吧,还成了热门话题?那这谢家庄子那边是什么时候发现的?阿玉有心想问问仔细,可一想,咱不能此地无银三百两对吧,硬生生的又将这疑问给憋了回去,倒是这后头的问题。。。

呵呵,这会儿才问这个,是不是晚了点,好几个月没见,这时候才想到自家去了哪里?都说到这份上了,还能告诉你在山上就差落草了?所以喽,阿玉只是说:

“在会嵇山的山坳里,先父早年避暑读书的宅子里呢。”

“哦,那怪不得你要来买盐呢,山里确实这东西没有。不过也幸亏有这么个地方可以避一避,如今这官道附近实在是不安全。就是我家,我大父(祖父)也说了,要准备搬到嫡支那里去呢,好歹那边安生些,老大的庄园,就是真有个万一,那也有三百私兵守着,不担心出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