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秀娘一抬头就看到汪右林,朝着他笑了笑,道,“老爷用过晚膳了吗?”

因着大部分时间都在宫里,很多时候都会用了晚膳再回来,汪右林一般只能陪着姜秀娘吃早膳。

果然汪右林说道,“用过了,你别起来。”说着去了一隔壁去漱洗,等着回来已经是一身的清爽,换了中衣。

“明天就都走了。”

汪右林见姜秀娘实在是不舍,因着有了身孕,她又十分的敏感,以前觉得很寻常的事情,如今却是很容易的哭,吻了吻她的鬓角,说道,“你要是实在是想的厉害,我在郊外也有不少田地,把药田的事情挪到这边来如何?”

这意思就是举家搬迁了。

姜秀娘摇头,怎么因为她的缘故让姜家背井离乡的?这次明白为什么许多人家都不愿意让女儿远嫁,当真是见一面都难了。

汪右林又哄了姜秀娘许多,她才安稳了下来,有了几分睡意,汪右林就跟她说起宫中的事情,“产期是在明年二月份,和咱们家时候差不多,这宫里却是不能没有人主持,“陛下已经是定了明国公小女儿入宫了。”

这一次宫里这般乱,主要还是因为秀女中,没有能上的了台面的,而且皇帝当时也没什么心思,如今却是不同,他有了子嗣,那孩子迫切需要一个身份高贵的母亲,如果没有意外,明国公的女儿入了宫之后就应该直接封了皇后。

那孩子也会养在皇后的名下。

姜秀娘道,“那德清郡主呢?”

汪右林没有想到,不过几日的叫交情,却是让姜秀娘这般关心德清郡主,他揉了揉眉心,说道,“这已经是入宫好几个月了,皇帝那边却是毫无动静。”

姜秀娘沉默了下来,所谓破镜重圆不过就是戏里面的故事而已,其实真正说起来,破镜就算是圆了,还是会有裂痕。

只是德清郡主要怎么办?真要在宫里这般孤老终生吗?

第二天,姜秀娘就起了个大早,送姜家人出门,因着王瑞珠这几日风寒,就没让她去送,也是之前已经道别过了。

姜秀文来来回回的在门口转悠了半天,就是不可上马车,最后还是忍不住来问姜秀娘,道,“秀娘,那王姑娘呢?”

第80章第80章

第八十一章

王瑞珠虽然提前道别过了,但那是对女眷。

姜秀娘见姜秀文这般焦躁,露出几分兴味的神色来,问道,“妹妹最近染了风寒,正在屋里歇着了,前几日还跟祖母道过别,因着你是外男,自然就没有告诉你。”虽然认了妹妹,但毕竟没有血脉关系,该避嫌还是要避的。

“她病了?”

姜秀文听了就急的不得了,道,“你怎么不告诉我呢?”

姜秀娘就说道,“秀文哥,你别急,不过是小小的风寒,咱家的药丸子最是好用,吃了两粒就见好了,这会儿就是不能见风,不然早就出来送你们了。”

“哦。”姜秀文心不在焉的应了一声。

姜秀娘假装没看到姜秀文失落的样子,去郊外的马车上,悄声问姜老夫人,“秀文哥的婚事儿还没定下来吗?”

姜老太太提到这个就生气,道,“到底是读过书的人,一般人家他自己看不上,好人家的女儿,不是贪图咱们家这首辅女婿的便利,就是女儿有些毛病,看了许多家,也没个合适的,他自己也是不急,说就这般一个人自由自在也挺好,你伯娘可是操心的连个觉都睡不好呢。”

姜秀娘露出所有所思的神色来,道,“祖母,要是秀文哥喜欢瑞珠,你看如何?”

姜老太太笑的很是慈爱,显然早就有所察觉,道,“祖母自然是欢喜的,只不过就怕秀文那小子配不上你妹妹。”

姜秀娘心中有了几分计较,只不过这件事急不得,总要想个周全。

等着在郊外十里亭分开的时候,姜秀娘很是不舍,叮咛了许多话,汪右林觉得幸亏自己过来相送,不然这要是姜秀娘一个人…说不定哭着哭着就跟着姜家人直接回姜家村了。

临出发之前,姜秀文纠结了半天,最后找来姜秀娘,悄声说道,“妹妹,王小姐一个人孤零零的,怪可怜的,你说是不是该给她找个婆家了?这样也算有个家了。”

姜秀娘心里憋着笑,嘴里却是说道,“是呀,我正让老爷去问问有没有合适的呢。”

姜秀文不听这话还好,听了就着急了起来,道,“王小姐遭逢大难,这心思就比旁人多,多愁善感的,要是遇上那莽夫不知道怜惜,还不成了怨偶了?”

“是吧,那你说找个什么样的才合适。”

姜秀文的脸顿时就红了,支支吾吾的半天,最后像是豁出去了一般,道,“妹妹,你瞧哥哥如何?”

姜秀娘终于憋不住大笑了起来,顿时就觉得离别之情也不是那么让她难受了。

姜秀文看姜秀娘笑,这才知道她早就知道自己的心思,这会儿正逗自己呢,气的一蹦三尺高,却也是对这个最疼爱的妹妹无可奈何,委屈道,“妹妹,你怎么拿了哥哥逗笑?哥哥心里可是急的不行。”

***

姜家人走后,姜秀娘一直有点蔫蔫的,好在汪羡康需要她照顾,能转移下注意力,加上王瑞珠也是一直陪着她,到叫她很快就从失落中走出来。

这一天,姜秀娘和王瑞珠在院子里的葡萄架下面一起做女红,拿了最柔软的松江三梭布给未出生的孩子做小衣裳,王瑞珠自然是没什么经验,不过姜秀娘曾经给几个嫂子做过,给她比了尺寸,“就这么大,线头要放在外面,不然孩子皮肤娇嫩,会蹭的不舒服。”

王瑞珠看着比巴掌大不了多少的尺寸,忍不住稀奇的说道,“这么小吗?”

姜秀娘笑,温声说道,“就是这么小呢。”

王瑞珠就看向姜秀娘鼓起的肚子,目光爱怜,道,“乖宝,你可要快点出来。”

姜秀娘见王瑞珠这般喜欢孩子,就想起哥哥姜秀文的事情来,觉得今日也算是合适的机会,可以探探口风,道,“瑞珠,你以后打算如何?”

王瑞珠一愣,有些不知所措的看着姜秀娘。

姜秀娘见了很是后悔,觉得可能是吓到王瑞珠了,忙是解释道,“我在京城也没有个亲近的人,好在你来陪着我,不然真不知道这日子如何过下去…瑞珠妹妹,我心里很是感激你。”

王瑞珠听了这话,脸色才恢复了几分血色,道,“姐姐,你说的什么话。”

姜秀娘握住了王瑞珠的手,柔声说道,“你也知道,我家里这一辈就我一个女儿,我都不知道有姐妹是什么感受,遇到你才能做一回姐姐,觉得很是高兴,只是我要是真替你着想,就不应该总想把你留在身边,而是替你做打算才是。”

王瑞珠这才知道姜秀娘的意思,一时红了眼圈,有那泪珠在眼眶打转,想着不过因为不洁了,爹娘为了家里的名声,为了自己的脸面,都不要她了,妹妹更是为了私情陷害她,结果姜秀娘这个外人却是这般真心实意的待她。

“姐姐,你的恩情,我一辈子都还不完。”

“你不用还我,当初你也不是救了我的命。”最后逃跑的时候,要不是王瑞珠当机立断的去缠住那个老大,他们也没办法逃出来。

“姐姐…”

“我就想问你,有没有想过嫁人生子?”姜秀娘温声哄到,“比如我那哥哥姜秀文你看着如何?”

虽然姜秀娘认了王瑞珠当妹妹,但毕竟没有改姓,也没有上姜家族谱,所以嫁给姜秀文倒也无碍。

王瑞珠何等聪慧,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估摸着是姜秀文有了想法,这才想起来,那阵子,姜秀文总是对她千依百顺的,鞍前马后的忙活着,天热了怕她热着,第一个拿了酸梅汤给她,爬山的时候见她累了,还会喊了人来背着她去…要不是男女有别,他那神态,只怕就想自己背着她走了。

姜秀娘见王瑞珠一直沉默不语,叹了一口气,想着总归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是姜秀文和王瑞珠没有缘分,道,“我就是说说,你别往心里去。”

王瑞珠却是低头哭了起来,姜秀娘再也不敢讲了,忙抱着她哄道,“姐姐说错了,你别往心里去。”

那之后两个人就再也没提过这个话题,姜秀娘虽然觉得惋惜,但也知道这种事情不可强求。

天气渐渐的凉快了起来,姜秀娘的肚子也跟着气球一样鼓了起来,原本人就有些娇小,顶着这么一个大肚子,看着叫人害怕,汪右林见一次怕一次,又写了信给上官家,让上官家里找个擅妇科的人来。

上官家一直都依仗汪右林这个关系,极为重视,不过几日就回信,来的却是上官重楼的母亲梁氏。

说起来梁氏还是姜秀娘的师母,姜秀娘很是敬重她,不曾当做一个郎中来对待,而是贵客一般给她安置了客房,还找了丫鬟婆子去服伺。

和上官重楼的纯良不同,梁氏是个长眉入鬓,眉目锋利的女子,说话办事很是爽快利落,姜秀娘琢磨着,上官家里估摸着都是这位师母做主。

梁氏一见到姜秀娘就喜欢上了她,姜秀娘身上有一种恬静柔美的气质,很容易就让人喜欢上,姜秀娘又待人真诚和善,极为对方考虑,觉得跟她在一起很是舒心。

梁氏想起当初夫君的话来,性子极好,很少能看到和我儿谈得来的人,做儿媳妇没错的,她那时候还颇为犹豫,毕竟是和离过的身份,如今这会儿不乏对儿媳妇磋磨的婆婆,但是能被休了也说明自身也有问题。

结果见了才知道,这么好的人,肯定那婆婆有问题。

只是两个人最后却是兜兜转转的嫁给了首辅大人,也是她儿子没福气。

原本只是例行来帮忙,如今却是真心实意的照顾了起来,她自己就生了五个儿子两个女儿,又是行医的身份,经验很是老道,不过几日就将姜秀娘这边料理妥妥当当的。

汪右林很是担心姜秀娘的肚子,道,“肚子这么大,真的没事吗?”

好像上一次当爹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汪右林第一次发现妇人有了身孕会有这许多的危险。

梁氏见汪右林紧张的像是十几岁的少年一般的,心中暗自好笑,道,“有的人显怀,有的人不显怀,秀娘这是显怀的人,我早上诊过脉了,好的很。”

汪右林这才松了一口气,但还是不放心,每次见姜秀娘走动就去搀扶她,很是忧愁的模样。

姜秀娘原本也是有些担心,毕竟是头一抬,父母皆不在身边,上面也没有婆婆照顾着,只是见汪右林这般紧张,反倒放松了起来。

这一天,姜秀娘正在查看账目,随着习惯了汪府的生活,李姑姑就规劝姜秀娘慢慢去学看账,姜秀娘觉得李姑姑说的对,不能总是依靠旁人,她以后还要教养子女,要是什么都靠着别人还如何教孩子?

李姑姑在一旁仔细的解释着,姜秀娘因着之前学了医,认了字,又加上因为家里做生意,还算过账,倒也不觉得难,不过几天就找到门路,如今是看的津津有味。

正在这时候,有丫鬟来报,说道,“夫人,大事不好了,少爷突然晕倒了。”

第81章第81章

第八十二章

姜秀娘急匆匆的赶了过去,刚到门口看到伺候汪羡康的婆子甘嬷嬷,“夫人别急,少爷是起了水痘了。”

“不是说晕过去了?”

甘嬷嬷瞪着给姜秀娘报信的丫鬟,道,“你在夫人面前乱说什么。”

原来那小丫鬟刚入府邸不久,第一次遇到这般严重的,吓的够呛,一时就听错了,还当少爷晕过去了。

姜秀娘虽然松了一口气,但水痘也是很麻烦的事情,就要进去看孩子,甘嬷嬷却是不动声色的靠了过来,挡住了门,小心翼翼的问道,“您有没有起过?”

水痘得过一次就不会在得,姜秀娘却是没有,摇头说道,“我先去看看孩子。”

甘嬷嬷很是纠结,为难的说道,“夫人,往日奴婢也不敢违逆夫人的话,只是如今您是双身子,万一染上了这水痘,可如何是好?”

姜秀娘一时犹豫,结果忽然就听到汪羡康的哭声来,她就顾不得其他,推开甘嬷嬷走了进去,屋内窗户紧闭,有种说出来的污浊味道,她走到了床边,看到汪羡康白净的额头上长着几个红色的小痘痘,他似乎想要伸手去抓,却是被丫鬟拦住。

等着汪羡康看到姜秀娘,忍不住哭道,“娘,我难受。”

姜秀娘没生过水痘,但是双生子生过,知道这才开始,后面就开始要发烧了,然后起水痘,最少要半个月才能痊愈,心里既是懊恼又是心疼,怎么就没有提早发现,对着丫鬟说道,“去开了窗户,喊郎中过来,还有跟老爷说一声。”

汪右林的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几个时辰之后了,他刚走到门口看到李姑姑,李姑姑一脸的焦急,见到汪右林这才松了一口气,道,“老爷,夫人在里面呢。”

这就是家里没有长辈的麻烦,什么事情都需要姜秀娘自己来,可是她如今有了身孕,如何能处处关照?

汪右林大步的走了进去,看到窗户大开,姜秀娘正握着汪羡康的手,柔声的说着什么,他松了一口气,走了过去,见儿子不仅是脸上,就是手臂上也有了痘痘,道,“羡康。”

汪羡康正是觉得难受,在跟姜秀娘撒娇,听到是父亲,越发觉得委屈,道,“爹爹,我热。”

一开始是小痘痘,等着后来就是发烧了,汪羡康显然要发烧了。

汪右林哄了几句,这才对柔声对姜秀娘说道,“你没有发过痘,又有了身孕,万一染上可如何是好?且回去吧,这边有我。”

姜秀娘不愿意,她这会儿难受的不行,最近因着身子重,每日都是困乏的不行,一天里有大半天在睡觉,对汪羡康就没有以前那般事无巨细的关怀。

“我太粗心大意了,居然没发现,我不出去,不放心。”

汪右林有些生气,冷了脸,道,“胡闹,赶紧出去。”

这还是汪右林第一次对姜秀娘生气,自从两人成了亲开始,汪右林对着姜秀娘,就是说话也舍不得大声,可见他对她的宠爱,只是这会儿关系着姜秀娘和她肚子的孩子,这件事自然是没有余地了。

姜秀娘显然没有想到汪右林这般严苛,一时有些愣怔,抬头看着汪右林。

汪右林见姜秀娘一双美目带着几分委屈,很是懊恼,刚才确实是太急了,担心孩子,更是担心她,当初张氏病逝之后,汪右林难过了许久,他的人生当中,母亲早逝,结发妻子又是病故,所以对病情极为敏感,不然也不会特意去结交上官家。

汪羡康虽然烧的昏昏沉沉的,但还是忍不住说道,“爹爹,你别凶娘,羡康讨厌爹爹。”

两个人原本是有些僵硬,听了孩子的居然忍不住跟着笑了起来,姜秀娘是觉得汪羡康实在是贴心的孩子,让她越发的难受起来,汪右林是觉得,孩子终究是大了,知道心疼自己的娘。

汪右林柔声说道,“快出去吧。”

汪羡康也是懂事的,刚开始是害怕,这会儿被姜秀娘安慰过了就觉得心里舒服了很多,虽然也很害怕,但是他不想让姜秀娘跟着也生痘,爹爹说年后就能看到小弟弟了,他不想小弟弟有什么差池。

“娘,你听爹爹话,不过就是水痘,羡康不怕的。”汪羡康一开始看到脸上长的痘痘,很是恐惧,后面姜秀娘把发水痘的过程跟他说了,主要是为了安抚他,汪羡康是个极有主见的,且意志力坚强,不然当初也会非要让姜秀娘给他当娘了。

姜秀娘听了一时红了眼圈,差点落下泪来,道,“好孩子,娘都知道。”

娘俩又说了一会儿话,姜秀娘这才走了出去。

汪右林安置好,这才出来,到了院子里看到姜秀娘正在跟王瑞珠说话,他靠近听到王瑞珠说道,“姐姐,我小时候出过痘了,这一场下少则十日,多则十五六日,姐夫平日里繁忙如何能日日盯着,就让妹妹代劳吧。”语气里很是诚恳。

姜秀娘见到汪右林走出来,问道,“怎么样了?”

“吃了药睡过去了。”汪右林想起刚才对姜秀娘的训斥,颇为后悔,语气越发柔软,带着几分缠绵,一旁的王瑞珠听了居然忍不住脸红了起来,觉得大概所谓的恩爱夫妻,也就是像这般吧。

如果她也能…王瑞珠不由自主就想起了姜秀文,不过很快她就把这个想法给压了下去。

王瑞珠拽了拽姜秀娘,撒娇道,“姐姐,我一定会好好照顾羡康的,难道姐姐不相信我?”

姜秀娘最是受不了王瑞珠这般,少女声音清洌好听,很是可爱,她道,“不是不信你,就是怕累着你。”

“难道姐姐平日里说什么如亲姐妹一般的,都是在哄我?既然都是一家人,又分什么累不累,羡康也是我的外甥。”

姜秀娘见王瑞珠很是坚持,这才道,“老爷,您看…”

汪右林见王瑞珠平时帮着姜秀聊料理事物极为妥帖,性子又是细腻,沉吟下了说道,“就有劳王姑娘了。”

王瑞珠见汪右林这般很是高兴,道,“姐夫这话见外了,这是我应该的。”

王瑞珠很是能干,见汪右林同意,当时就让人在汪羡康的床下加了个小床,吃住都在一起,很是认真细致。

姜秀娘没有想到王瑞珠竟然这般上心,很是感动,汪右林一开始也是盯着,后来见孩子病势平稳,王瑞珠又这般上心,也就放心去忙了。

水痘虽然麻烦,但不是重病,只要细心护理,药要的及时,一般都会扛过去,更不要说如今汪羡康也已经八岁了,身子骨也结实了许多,早就不是那个羸弱的孩子了。

张家毕竟是汪羡康的外家,第二天姜秀娘就派了人递了消息过去。

下午的时候,张家就来了人,派了一个稳重的婆子过来,说是曾经伺候过家里几位小少爷出过水痘,很是有经验,姜秀娘自然是欢喜的,叮嘱了一番,就让她去了汪羡康的院子。

姜秀娘偷偷的往汪羡康喝水的杯子里滴了一滴露水,或许是家里看护的好,也或者是姜秀娘的这露水起了作用,汪羡康治愈的要比别人快,而且不是很痒,要知道水痘都发出来的时候,简直是痒的人都受不了,好在总算是熬了过去。

就在这时候汪家来了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

姜秀娘看着一脸心事重重的杜三娘,静静的喝着茶,听她说话,“之前在公主府就说过要过来,结果回到家中就被我娘拘在闺房里学做女红。”

姜秀娘知道但凡出嫁之前都是要在家里做针线的。

“你的婚事定在明年什么时候?”

杜三娘低下头来,咬着嘴唇,说道,“夫人难道不知道?我和明国公次子的婚事算是完了,如今我要入宫了。”

杜三娘说完就抬头看姜秀娘,果然见她露出惊讶的神色来,想着首辅大人可真是宠着这位夫人,旁人都是要夫人出去应酬,不说要看懂官场内的变化,总要知道一些大事儿才是,这样才能帮衬夫君,姜秀娘却是闭门不出,一门心思过自己的小日子,实在是叫人艳羡。

“陛下一直想要找个合适的秀女入宫,只是但凡有些家底的都不愿意去。”杜三娘道,“夫人想想也就知晓为什么了,陛下年岁太大了,而太子殿下又正直青春,对我们功勋世家来说,安稳是最重要的。”

这是旁人从来没对姜秀娘说过的,她想着到底是大家出身,看事情总是和她不同。

“当时我爹爹同意了,只是家里年龄合适就我一个,那信国公次子就说要出门修佛,无法成婚,其实不过就是借口…”杜三娘蔫蔫的,“大家找个体面的理由把婚事吹了,我就可以入宫了。”

姜秀娘看着这个正值青春的少女,她今年才几岁?好像是是十五岁,就要去陪伴比父亲还要大的男子,姜秀娘可是记得皇帝可是过了五十岁的人了,就觉得有些惋惜。

第82章第82章

第八十三章

姜秀娘又想起宫中的德清郡主,或许对眼前的少女来说,皇帝不过一个老人,根本就没办法有男女之情,可是对于和皇帝相濡以沫几十年的德清郡主来说,那个人就是她的如意郎君。

要是能帮她们就好了。

姜秀娘心里有些难过,她能看出来杜三娘根本就不想进宫,可是生在世家,就是这般无奈。

杜三娘不过说了几句,又转开话题,笑着说道,“不说这些了,夫人,您上次送我的小萝卜可早就吃光了,您还有其他吗?”

姜秀娘道,“有呀,你不是一直想看我种的菜地,今日就带你去瞧瞧。”一想到杜三娘以后要在宫中度过余生,姜秀娘就觉得很是不忍,待她也就格外的温柔了起来。

杜三娘很喜欢姜秀娘这种温柔,让她心里很是舒服,上前去搀扶姜秀娘,道,“夫人,您这是几个月了?什么时候生呀。”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听,很是活泼。

等着到后花园,杜三娘看到了地上圆溜溜的夏瓜,惊讶的不行,上前摸了摸,道,“居然还有夏瓜。”

“羡康和老爷都喜欢吃,就种了一行。”又吩咐身旁的丫鬟,道,“去挑一个切了过来。”

小丫鬟听了这话,马上就挑了一个去切。

瓜地旁边有个凉亭,姜秀娘坐在里面,前面石桌上摆了放零食的八宝攒盒,丫鬟已经切好了瓜。

只是给杜三娘的则是切成片的,给姜秀娘的则是半个瓜,旁边还放着一只勺子,姜秀娘见杜三娘望了过来,笑着说道,“我喜欢这么吃,吃起来很是过瘾。”

杜三娘看着很是有趣,脸上露出跃跃欲试的神情来,姜秀娘就道,“你也试试?”

“好呀。”

刚好还有四分之一的瓜没切开,丫鬟就放在银盘里,递给了杜三娘,旁边放着一只荷叶尾的银勺子,杜三娘见姜秀娘吃的起劲儿,也是跟着学了起来,清甜爽口,跟她吃过的小萝卜似的,意外的好吃。

杜三娘吃的满口的甜汁,停不下来了。

两个人吃完,相视一笑,只觉得亲近了不少。

等着杜三娘走的时候,姜秀娘还给她带了一个瓜,杜三娘高兴的不行,还问她以后能不能常来玩,之前拘着杜三娘是怕嫁入信国公府之前惹出事情来,如今马上就要入宫了,且女子入宫,想要出来,是难上加难,杜三娘的母亲这才放了她自由,想着让她入宫前出来散散。

杜三娘跟脱了缰绳的马一样,各种想要出来玩。

姜秀娘很喜欢杜三娘,跟那些京中贵妇人不同,相处起来很是舒服,自然是欢迎,两人说笑了许久,杜三娘才意犹未尽的走了。

晚上汪右林回来,见姜秀娘忧心忡忡的,问道,“这是怎么了?”应该不是汪羡康的事情,他刚从孩子那边过来,如今发的痘子都快脱落了,看这情况不过几日就应该可以出来了。

又想起管家说,明国公次女来访,想着是不是这件事?

果然姜秀娘说道,“大人,原来是要让杜三娘入宫呀。”

“那孩子需要一个身份显贵的母亲。”不然普通的身份如何镇得住太子朱炎?等着孩子长大,皇帝已经垂垂老矣,没有母亲的强势支撑,根本就没办法对抗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