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瓦罐架在火上已久,热乎乎的饭菜香气升腾,这小丐饿得眼都绿了,过去就想吃瓦罐里的饭菜,先前那小丐不答应了,也过去抢夺,俩人还理论,一个说:“三弟你胡说八道,生下来就挨饿怎么可能活到现在?”另一个说:“二哥哥你喝了十几年凉水都能活到现在,我为什么不能一生下来就挨饿?”

俩人正在那争论不休,连化青不声不响地摸到一块大砖头,抄在手里,照这俩小丐后脑用力拍下去,一下撂倒一个,可怜两个小要饭的,还没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儿,便已横尸就地,连化青骂了声死狗,扔下手中砖头,搬开两具死尸,随后从火堆上拎下瓦罐,吹开扑面的热气,抓起饭菜往自己嘴里塞,忽听一个阴恻恻地声音说道:“好狠啊,为了争一口剩饭,你就敢下黑手害死自己的结拜兄弟,不怕遭报应吗?”

连化青猛一抬头,只见庙门外探进一个脑袋,是个脸上有道疤的瘦老头,单看长相也让人感到心中一寒,身后还跟着一只大马猴,看样子是位跑江湖耍猴卖把式的艺人,连化青心里也不免有些吃惊,却故作镇定地说道:“他们俩小要饭的耗子动刀——窝里反,为了争口剩饭,致使二人互斗身亡,与我何干?”耍猴的算是逮着理了,嘿嘿冷笑两声,说道:“行啊,瞪眼说瞎话。”连化青说:“你一个耍猴的多管哪门子闲事,在此凭空污人清白,是想讹人不成?”耍猴的说:“我不讹你,只想请你去河里寻一件东西。”

原来这耍猴的途径荒山,无意中得到一本魔古道奇书,那些旁门左道的伎俩,并没有长生不死出神入化的法门,仅是些招魂走尸的邪法,其中也有不少阴阳阵法,他这个耍猴卖把式的江湖艺人,文化程度有限,也没什么野心,只想借此聚敛钱财,识出天津卫的风水形势,知道三岔河口有镇河的铁物,河底下能养尸,如果把活人淹死在河眼里,死后怨恨之气不散,等过些年闹水灾旱灾的时候再捞出来,那死人会变得全身生满了河苔,像长毛的僵尸一样,谁看见都得害怕,可只有这耍猴的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到时便自称身怀异术的高人,施展神通降服此处的尸怪,要在此建庙造塔永镇河眼以保平安,上至达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这些个善男信女们,还不都得捐钱?

那就能趁机发笔横财,无奈这耍猴的不会水,寻思要找个水贼为徒,当他的左膀右臂,听说了河妖连化青的事,关上关下顶属此人水性好,便一路找过来,正撞见连化青跟两个小丐争夺一口饭菜,从后拿砖头打死两条人命,又跟没事人一样坐在破庙里吃饭,耍猴的一看这孩子真厉害,能杀结拜的兄弟当然也能杀恩师,但眼下用得上这小子,只好花言巧语,对连化青许下承诺:“你要是愿意给我当徒弟,今后有吃有喝,为师还会传授你通圣之法,往后安身立命,谁也不敢欺负你。”连化青走投无路,听完这耍猴的老头一番话,不由得动了心,当场磕头拜了师,在庙后歪脖子树下挖坑,埋好两个小要饭的死尸,然后跟着耍猴的进了城,后来那耍猴的恶贯满盈遭了天谴,横死在李公祠菜园枯井,连化青侥幸逃脱,但有案底在身,也不敢在城中轻易露面,你们若想拿他,有个金头蜈蚣…

郭师傅和丁卯白天在陈塘庄走访,打听出几件有关河妖连化青的旧事,可都没这要饭的说得详尽,不止详尽,说是历历如绘也不为过,二人心想这乞丐声称当年跟连化青一起要过饭,因此知道底细,不过按此人所言,当初在土地庙要饭的两个小丐,早就让连化青下黑手用砖头打死了,此刻他们忽然意识到:“莫不是破土地庙里的死鬼在诉说冤屈?”

郭师傅想到这里,心中顿时一惊,开口问那要饭的:“你是怎么知道得如此清楚?你到底是何人?”话刚说出口还没落地,忽然感到身上一冷,他和丁卯恍然似从梦中醒转,听到远处传来鸡鸣报晓的声音,揉揉眼看破庙外风雨已住,天光微亮,不知不觉打起瞌睡,竟已过了一夜,俩人起身去看坐在墙角的乞丐,却哪里有人,只有土地爷的泥像斜倒在墙边。

不知是当年的屈死鬼诉说冤情,还是庙里土地公显灵,或许夜里是有个要饭的在说话,天亮就走了,二人又惊又疑,后几句话都没听清楚,只好先把土地爷泥像扶正,拨去蒿草泥尘,插烛也似拜了几拜。

丁卯对郭师傅说道:“半夜听那要饭的所言,连化青曾在土地庙后的歪脖子树下埋尸,也不知道是否真有此事。”二人起身到庙后一看,还真有一棵歪脖子枯树,下过雨后土地松软,俩人到村里借来家伙,在枯树底下挖了一阵,不久泥土下就露出一个生锈的大铁盒子,里头装着两具枯骨。

铁盒是以前土地庙里烧香用的香盒,民间传说铁器能辟邪镇鬼,连化青大概是担心那俩小要饭的冤魂缠腿,所以把死尸放进铁盒里,看得出当年事出匆忙,埋得并不算深,二人对连化青的所作所为咬牙切齿,当着土地爷的泥像起誓:“天公有眼,不管连化青躲在什么地方,豁出我们这两条命不要,定将此人抓回来绳之以法。”

事后这两具枯骨被送到义庄,也经过了立案的程序,不过世道正乱,警察局眼前的大案要案都破不过来,一看这俩小要饭的已经死了十几年了,此等积年的旧案谁去理会,立了案也就不再过问了,但郭师傅等人则是铁了心要捉拿河妖连化青,到处寻访此人的踪迹,身边那些朋友全用上了,除了五河水上警察队,包括火神庙和山东钩子帮脚行的人们也都跟着帮忙,再加上李大愣认识的那些贩夫走卒地痞无赖,这张网撒开了,城里城外几乎到处都是眼线,因此说当差办案首先一个必须人头儿熟,但凡有些风吹草动都能知道,就这么折腾,竟寻不到半点蛛丝马迹。

但是合该连化青气数将尽,鬼神都不容他,也是无巧无不巧,那天发生了一件很偶然的事,终于让巡河队发现了“金头蜈蚣”,这才引出“阴阳河遇险,恶狗村捉妖”。

第七章 荷花池下的棺材

话分两头,有一天大胖子李大愣去赶白事会,⒌⑨⒉某户有钱人家出大殡发丧,他冒充僧人去念经超度,蹭一顿吃喝讨几个赏钱,临走的时候顺手牵羊,偷了个蛐蛐儿罐子,寻思回去逮只蛐蛐儿放里面养着,拿回来一看罐子底,顿时两眼发光。

只见那蛐蛐儿罐子底下,落着三河刘的款儿,可把李大愣高兴坏了,因为那个年代非常讲究这个,尤其是清朝末年,提笼架鸟,捧名角斗蟋蟀,在八旗子弟王公贵族当中蔚然成风,想当年满清八旗铁甲进关,横扫天下,刚开国时候的女真人生活在深山老林中,山林之中野兽多人烟少,那些女真人渔猎为生,按史书上记载,人如龙,马如虎,上山如猿,下水如獭,能骑善射,悍勇绝伦,这么厉害的民族,打进关内坐了天下,也是东征西讨开疆拓土,可到了清末,这些八旗子弟,把祖宗的本事全部还回去了,连兔子都不会射,成天只顾吃喝玩乐,愣把大清朝给玩垮了,玩的东西五花八门,斗蟋蟀仅是其中一项,顶头的蛐蛐儿抵得过白银万两,名虫必须配名器,有好蛐蛐儿没好罐子也让人笑话,罐子又是传辈儿的东西,反而比蛐蛐儿更值钱,顶有名的罐子叫三河刘,是三河一位刘姓师傅做的,刘师傅手艺高超,他做的蛐蛐儿罐子在京津两地备受追捧,留到民国以后,变成了很值钱的珍品。

其实三河刘的真罐子底下不落款,带款儿的全是仿制,唯恐别人不知道是三河刘,李大愣不懂这套,他以为捡到宝了,拿去找买主,有多大脸,现多大眼,让人家好一通奚落,破罐子一纹不值,气得李大愣把罐子摔在当街,碎片恰好崩到了路人的额头,划了个口子满脸是血,那位还是个惹不起的主儿,赔给人家不少钱才算完事,这些天走背字儿,急等着钱用,他找郭师傅去借,可郭师傅和丁卯忙于追查连化青的下落,只出不进,身上也瓢了底,仨人无奈,实在是闲不起了,被迫去帮短儿赚几个钱应急。

帮短儿说白了就是打短工,北运河边上总聚着一群人,大多是泥瓦匠,哪家用人就到这来雇帮短儿的,工钱是一天一结,当天李善人花园的荷花池清淤,要雇七八个人挖泥,也不用你会什么手艺,有膀子力气吃苦耐劳不怕脏就行,工钱按天结算,一天一块钱,还管两顿饭,那些泥瓦木匠仗着有门手艺,又嫌天气闷热,不愿意干这种出苦力的活儿,那哥儿仨急等着用钱,既然有活儿也就不多挑了,况且给的钱真不算少了,在老龙头火车站货场上扛一整天大包也就是这么多钱,扛大包那活儿能把人累死,相比到李善人公园荷花池挖泥这份事情,可要轻松多了,仨人兴高采烈,以为捡了便宜,当天就跟着雇主去挖淤泥,没想到从荷花池下挖出一口棺材。

冰窖胡同李善人造的花园,始建于清朝末年鸦片战争前后,由本地一位姓李的大盐商斥资兴建,命名为“荣园”,清朝盐商有得是钱,盖的园子很奢华,仿着苏州园林的格局来建,民国中后期已经是半对外开放的公园了,解放后正式改为人民公园,公园门口是毛主席亲笔提的字,园中有片很大的水塘,长满了荷花,四周点缀的假山宝塔,亭台楼阁树木繁盛,每到盛夏的夜晚,满塘荷花绽放,凉风送爽,月夜下蛙鸣阵阵,风景宜人,是个乘凉消暑的绝佳去处,据说当年李善人花园刚建成之后,家里财路不顺,曾请风水先生来看,风水先生说这花园的形势妨主,因为池塘的形状如同奔马,奔马冲财,改风水要动两个地方,一是池塘边多种树,树多就把马拦住了无法奔跑,二是马腿一带的池塘面积扩大,李家依照风水先生所说,在花园里多值树木,扩大荷花池的水面,还在园中起了一座藏经阁作为镇物,后来几易其主,变成了随便进出的公园,面积不大,南北长三里,东西宽两里,公园内景致不错,尤以夏季观赏荷花着称,可就在这片荷花池的边缘,有块地方总是积满了淤泥,荷花无缘无故枯萎。

园方只好雇人来清理淤泥,郭师傅和他的两个兄弟在内,一共找来七个帮短儿的,每人发了把铁锹,先把那些枯死的荷花拔下来,然后挖出淤泥,装到小车里推走,这份钱可不好挣,烈日暴晒,淤泥恶臭,顶着三伏天的毒日头挖淤泥,浑身的臭汗臭泥,好在钱给的不算少,一天两顿饭,馒头和绿豆稀饭管够,挖到第二天晌午,荷花池子被挖成了一个凹坑,坑底露出一些塌碎的古砖,扒开混着臭泥的残砖,下面露出漆黑的棺材盖子,干活儿的人们一看这下面有古墓啊,消息传出去,引来不少人看热闹,满池淤泥,这些人只能站到远处看,郭师傅就发现围着荷花池看热闹的,可不光是人,还引出来了一些很奇怪的东西。

围观的人一个个伸脖子瞪眼,全盯着荷花池烂泥下瓦出的棺材,没人注意还有别的东西跟他们一块看,郭师傅可在旁边看了个满眼,心里很是纳闷,

光天化日底下,没人觉得害怕,有人说挖出古墓这种事要报官,园方管事的也没主张,觉得荷花池下有古墓,理应挖出来移走,要不往后谁还敢上李善人花园来,可不管怎么说,也得先把棺材挖出来再作理会,那些干活儿的很兴奋,起哄说清淤泥挖出棺材,里头肯定有值钱的玩意儿,谁拿走就是谁的,当即接着挖泥,李大愣和丁卯也想动手,挖出来好东西可以分一份。

郭师傅说:“我看这情形不太对,接下来可能要出事儿,咱别跟着挖了,不信你们往荷花池里瞧瞧,那是什么东西?”

原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荷花池附近聚集了十几只遍体碧绿的小青蛙,还陆续有青蛙从荷花池里出来,连蹦带跳凑到一处,那些青蛙是越聚越多,蛙头全朝着一个方向,齐刷刷对准从泥坑里露出来的棺材,群蛙不声不响怒容可掬,李善人花园里的水塘面积不小,种满了荷花,青蛙很常见,但从泥坑里挖出口棺材,人们来看热闹无可厚非,大群青蛙聚在旁边可就反常了,看青蛙的样子如临大敌,不知挖出这具棺材是吉是凶。

郭师傅感到事情有异,让李大愣和丁卯别跟再那几个短工挖下去了,其余四个短工却认为青蛙之类的活物儿太常见了,哪没有啊,李善人花园那么大片的荷花池,没有青蛙才怪呢,大白天挖出口棺材还怕炸尸不成,现在看着不动手的人,等会儿看见棺材里有好东西可别眼馋,四个人贪念一起,谁都劝不住了,周围那些看热闹的人也跟着蹿叨,恨不得赶紧把棺材挖出来看个究竟。

从来是利动人心,四个干活儿的短工,一辈子都没像现在这么卖过力,就见他们四个人赤着膀子挖掘淤泥,酷暑时节烈日当头,汗如雨下也顾不上擦,顺着棺材的轮廓往四周挖下去,这四个人粗手笨脚,只会使用蛮力,挖了半天那棺材才露出半截,荷花池淤泥底下的古墓,有个很窄的墓室,上面起坟,下面有石砖砌成的墓室,看结构像是清朝早期的墓穴,到如今两百来年也算是老坟了,估计早年间李善人在这里造花园,坟头被铲平了,仅存的墓室被荷花池淤泥覆盖,常年受到泥水侵蚀,墓砖塌陷,棺木也让水浸得糟烂了,这口棺木的形状东高西低,方位是头朝东脚朝西,棺身还有漆金花纹没掉净,抹去淤泥能看出是水纹托着蝶蛾飞舞的图案,棺木上有水纹,说明其中安放的是女子。

李大愣说:“这么多青蛙,许不是想吃这棺木上金漆彩绘的大蛾子?”郭师傅说:“净胡扯,棺身的漆彩怎么能吃?”丁卯说:“棺木上根本也不是飞蛾,那是蝴蝶。”三人在旁你一言我一语的低声议论,这时看热闹的那群人里来了个小张半仙,念过几本阴阳经,懂得观望些个风云气候,他家祖传就是看风水的,从他祖父那辈儿起就号称张半仙,到他这是第六代风水先生,此人岁数也不大,二十来岁还不到三十,他今天听说李善人公园挖出古墓,特地过来瞧热闹,认出巡河队的这些人,告诉郭师傅和丁卯:“这棺材上的金漆不是飞蛾也不是蝴蝶,似蝶似蛾,介于两者之间,这叫青蚨,相传南方有这种飞虫,古时也将青蚨比作金钱,画成图案一见发财,可能棺材里的女子,生前是南方人,棺木上有青蚨水纹图案是给子孙后代留财之意。”

郭师傅说:“原来如此,青蚨我可听说过,这种飞虫分为子母,母不离子,子不离母,把母虫和子虫的血分别涂抹在铜钱上,卖东西时拿子钱给人家,半夜里子钱必定会飞回母钱所在的地方,所以子母钱永远用不尽。”李大愣喜道:“还有这等好事?我看咱也去逮些青蚨,把血涂在钱上,往后再也不会因为钱不够用发愁了。”郭师傅说:“这不定是哪个想钱想疯了的主儿自己琢磨出来的,岂能当真?”他又问张半仙:“小张先生,你看泥坑里挖出这口棺材,怎么会引来这么多青蛙?它们把这棺木上的彩绘当成能吃的飞蛾了?”张半仙摇头道:“我瞅着不像,青蛙怎么会识得棺材上画的是青蚨还是飞蛾。”

说话这功夫,那四个帮短儿的已经把棺材挖得五面见天,怎么叫五面见天,棺材盖是一面,四周两短两长是四面棺材梆子,这五面都露出来了,只剩棺底还在泥里,荷花池塘中的青蛙也聚了数十只,大大小小看得人头皮子发麻,开始还有人拿石头丢过去,群蛙被赶得散开,不久又聚起来,列阵般排开,整整齐齐蹲在地上,一个个瞪目鼓腮,满脸怒容,对着坑底的棺木动也不动,好像临阵以待似的,至此,围观的人们皆有不祥之感,好心劝那几个帮短儿的别再挖了,指不定那棺材里有什么东西呢。

那四个帮短儿的也是见财起意,到这地步什么话也听不进去,看挖泥挖得差不多了,拿铁锹撬动棺盖,那棺盖甚是厚实,这些人也不知道要先拔去棺盖上的长钉,接连撬了几下撬不动,但棺木底端被泥水浸烂了,棺底已朽出了大窟窿,只不过泥水挡住了看不见,这四个粗手笨脚的汉子在上头使劲撬棺盖,竟把莲花底给抠掉了,四周两短两长的棺材梆子,死人躺在其中,头顶祥云脚踩莲花,脚底对着的棺木有金漆莲花图案,头顶心对着的部分是祥云图案,四个帮短儿的用力过猛,棺木的莲花底本来也有窟窿,当时就掉了一大块,从里面露出两只穿着绣花鞋的三寸金莲,旧社会女人要裹小脚,尖尖细细,可死人的脚,虽然穿着绣鞋裹着锦被,仍让人一看就觉得硬梆梆的,要多不舒服有多不舒服,周围那些人们,掂起脚瞪着眼去看棺木中女尸的两只脚,一时间鸦雀无声。

棺木中露出的锦被绣鞋,让泥水浸得变质,颜色发乌,但鞋上还嵌有金丝和珍珠,让日头一照熠熠生辉,有个帮短儿的看直了眼,他哪还顾得了什么众目睽睽,伸出手去拽那两只嵌珠的绣鞋,可就觉得棺中女尸那双小脚在动。

李善人公园找短工清理荷花池淤泥,不成想挖出一口两百年前的棺木,其中一个帮短儿的仗着是白天,壮起胆子伸出手,刚摸到那双笋尖般的绣鞋,棺中女尸的两只脚忽然一动,吓得他急忙缩手,跌坐在泥坑中挣扎不起,另外三个帮短儿的跟他是同乡,一起出来找活儿干,赶紧过去扶起住,怎么扶也扶不起来,这人被当场吓瘫了。

以前有人恶作剧,夜里扮鬼吓人,把人吓得坐在地上半天起不来,要拿迷信的话说,这是在一瞬之间吓掉了魂儿,魂魄再回来就不是原来的位置了,有时候缓几天还能恢复,有时候瘫一辈子再也治不好了,这个帮短儿的就是吓得腿一软坐倒在地,两条腿都没知觉了,嘴里一句话也说不出,他那三个同乡把他抬到泥坑外边,交给郭师傅等人扶着,他们要接着下去扒棺中女尸的绣鞋。

那些看热闹的都站在坑边,荷花池边缘清淤挖出个大泥坑,下面全是恶臭的淤泥,谁也不想往里走,有人眼尖,瞧见棺底露出的两只小脚好像动了一下,劝剩下这三个帮短儿的别再去了,怕是要乍尸,那三个人哪里肯听,李善人公园管事过来的也拦不住他们,换做成更半夜,没准不敢去,晌晴白日有什么好怕?

从来说贫困二字不分家,穷能困人,人穷了志短,没钱这人就被束缚住了,街上好吃好喝好东西应有尽有,没钱只能干看着,半夜做梦受用一番,睁开眼还是出苦力啃窝头,过日子处处都要用钱,没钱便受窘困,这些帮短儿的穷怕了,没瞧见棺中女尸的模样,只看到露出来的那双小脚,穿着镶金边掐金线的绣鞋,鞋上嵌着几个米粒儿般的小珍珠,裹着的锦被和裤子变质发黑了,也就绣鞋上的金线和珍珠还值几个钱,这三个帮短儿的看在眼里心中动火,走到棺木近前虽然不由自主的害怕,那也压不住贪念,一步一步凑过去,哆哆嗦嗦地去拽女尸小脚上那双绣鞋。

这时郭师傅在泥坑边扶着先前吓坏的那位,听此人嘴里一个劲儿在念叨着什么,郭师傅和丁卯俩人听他似乎在说那女尸会动,二人有些诧异,在巡河队捞河漂子这么些年,可没亲眼看见死人白天能动,前些天老龙头火车站货场虽然出过僵尸扑人的事,却是听旁人说的,无凭可查,无据可考,是真是假难以辨别,即便是真有其事,也是出在黑天半夜的时候,这人死如灯灭,荷花池下的棺木中这女尸,死了两百余年,况且白天阳气最盛,说这死尸光天化日之下能动,他们是无论如何也不会信,但今天这件事很反常,看那群青蛙如临大敌般围着棺材,其中必有古怪。

郭师傅一错神的功夫,那三个帮短儿的手已经伸出手了,忽听那棺木中咕哝咕哝一阵怪响,把这哥儿仨吓得脸都白了,埋在荷花池淤泥下的棺材里怎么会有动静?难不成这女尸真的会动?别看乡下人没念过书,大字不识几个,鬼狐精怪的传说可听多了,刚才眼里只盯着这双金丝缠珠的绣鞋,此刻把以前听过那些山村坟地中的鬼怪尸妖,种种可惊可骇之事全想了起来。

仨人以为棺中女尸要爬出来了,不禁腿肚子转筋,后悔起了贪心,想掉头逃开,两条腿却灌了铅似的挪不动,此时就见从棺木莲花底中冒出一股黄烟,其中竟有噫哑作响的怪声,站在泥坑边看热闹卖呆的人们,离得老远都闻到了尸臭,两眼辣得流泪,坑底那三个帮短儿的站在近前,让这股浓烟般的黄雾一撞,三根木桩子般扑倒在地。

郭师傅之前就感觉到事情不对,看那三个帮短儿的让棺中黄雾呛倒了,转瞬间那股黄烟又缩进棺木,他急忙蒙上口鼻,带着丁卯和李大愣趁此机会救人,一人拖一个,拖死狗似的将那三个人拖到坑边,再看这三人都闭着眼,脸色铁青,好像是让尸气呛着了,再迟上片刻命就没了,这一来周围的人们全惊了,赶紧给这三个帮短儿的捶后背揉前胸。

于此同时,从荷花池跳进泥坑里的那些青蛙,突然对着棺木鼓腮齐鸣,棺底窟窿里也不断发出咕哝咕哝的怪叫,随即从棺材莲花底下探出两个齐心怪状脑袋,外皮疙里疙瘩,竟是两只大得出奇的鬼头蟾蜍,这两个一公一母,背上五彩纹鲜艳夺目,咕哝几声就张开大嘴,腹中噫哑作响,分别吐出一道如烟如雾的黄气。

众人这才明白,荷花池下的墓砖塌陷,棺材在泥水中早已糟朽,有只鬼头蟾蜍从棺板窟窿中爬了进去,竟把古墓棺材当成了洞穴,鬼王蟾蜍很喜欢躲在阴冷潮湿的泥穴中栖身,身上五彩纹越鲜艳毒性越猛,这只蟾蜍像是受不住群蛙鼓噪,被迫从棺材里爬出来喷吐黄雾,那些青蛙也不敢过于逼近,双方好像势不两立,在原地僵持了一阵,两只鬼头蟾蜍吐出的黄雾逐渐减少,背上锦绣斑斓的彩纹转为暗淡。

这时荷花池中跃出一只青蛙,大出其余青蛙两倍,它蹲在地上,足有常人伸开的手掌那么大,俨然有王者之姿,伸出前肢与那两只鬼头蟾蜍相搏,双方势均力敌难分高下,围观的人们纷纷捡起石块,对准鬼头蟾蜍投掷,那两只鬼头蟾蜍几乎吐尽了毒雾,无奈落荒而逃,刚到泥坑边缘,就让人抄起铁锨拍成了两堆肉饼,还有人连称可惜,蟾蜍背上有酥,活着取下酥来,再掏出五脏六腑,放太阳底下晒干了,这蟾酥和蟾皮都是很值钱的东西,可以入药,再看那些青蛙,相继跃回荷花池,顷刻间散布水塘,就此不见踪影,后来还有人在李善人公园的藏经阁旁边,建造了一座蛙仙庙,供奉青蛙神,不过规模不大,没什么香火,解放后被拆除,改成人民公园后水面经过重整,可不管怎么收拾,却再也长不出以前那么多荷花了。

再说当时,不知是谁报了官,官厅的人这时候到了,郭师傅等人拿钱散了工,跟着看热闹的人群离开公园,事后听说这口棺材被迁到别处去了,外头又传河神郭得友在荷花池救了几条人命的事,那倒不在话下,只说当时领了钱往外走,哥儿仨商量着先去洗澡堂子泡个澡,好好搓搓身上的臭泥,出了李善人公园的大门,恰好跟张半仙同路,走到路口遇见一个推小车卖荷兰水的。

荷兰水其实就是最原始的汽水,薄荷粉加蔗糖对凉开水,也有人往里面放苏打粉,是种极其简单的清凉饮料,咱也不知道最早是不是由荷兰人发明的,反正传到咱这叫俗了,就叫荷兰水儿,清朝末年天津卫开始有卖的,到民国后期早已经有正经的汽水出售了,国内国外产的都有,可一般老百姓喝不起,仍习惯卖民间自己兑的荷兰水,喝完是容易闹肚子,早年间还喝死过人,好处是价格很低,比大碗凉茶还便宜,淡绿色的汽水放在荷花大瓷盆里,拿冰块镇上,看着就那么舒服,三伏天喝上一杯,清凉止渴,生津解暑,那也是一大享受,众人在李善人公园荷花池顶着日头站了大半天,晒得身上流油,酷热难当,郭师傅就请张半仙和他两个兄弟,站到街边喝两杯荷兰水,边喝边同张半仙议论荷花池群蛙斗蟾蜍的事,郭师傅说:“这李善人公园我来过多少回了,真没想到这荷花池底下还有口棺材。”

张半仙说:“这地方有棺材并不奇怪,从我爷爷那辈儿就知道了,他老人家早看出李善人公园形势不俗。”

丁卯笑道:“半仙是风水世家出身,我们在半仙面前说这些,是圣人门前背百家姓,有点不知道天外有天了。”

李大愣不信小张半仙,说道:“什么天外有天,我看张半仙是卖布的不预备剪子——扯,李善人公园荷花池下的棺材里都住进去蛤蟆了,也能算风水宝地?”

小张半仙说:“真不是胡扯,咱这话都是有本儿的。”

李大愣说:“嚯,还有本儿呐?那你可得给我们好好说说,到底有什么本儿?”

怎么叫“有本儿”?这也是给说白了,比方你说了什么话,如果是有根有据,引的是哪本书哪本经,论的是哪段典故,⒌⑨2你能把根据找出来,这叫“有本儿”,说话没本儿属于胡扯。

小张半仙说:“抬杠是不是?我张家祖传三代看风水断阴阳,泰山不是堆的,牛逼不是吹的,要没点真玩意儿,我安敢在列位仁兄面前滋出这丈二的尿去?告诉你李善人公园两旁河岔子多,形势浑然天成,犹如百足长虫,头圆身长尾细,按本儿说这是金尾蜈蚣形,一头一尾两个穴,能埋在穴中的人非富即贵,但这两个穴阴气也重,容易招引妖邪到古坟中栖身,先前在那挖泥开棺出了什么事,你们也瞧见了不是?”

郭师傅冷不丁听到这句话,恰似晴空里闻声霹雳,刚喝到嘴里的荷兰水喷了张半仙一脸,忙问道:“你刚说李善人公园荷花池下边…是什么什么穴?”

小张半仙以为郭师傅刚才没听清楚,那也不至于有这么大反应啊,他擦着脸,又把那句话重复了一遍,李善人花园这个坟是“金尾蜈蚣穴”。

前些时候,郭师傅和丁卯到陈塘庄寻访连化青的踪迹,雨夜天黑住到破土地庙中,偶然得一怪梦,听说连化青在什么金头蜈蚣的脑袋里,当时只顾着吃惊,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什么蜈蚣这么大,能让一个大活人在它头中容身?这时听小张半仙一说才知道,阴阳风水中金尾蜈蚣形这么个形势,那没准就有金头蜈蚣穴,看来捉拿河妖连化青,很可能要着落在这个金尾蜈蚣形上。

大马路上不是讲话之所,郭师傅说:“咱平时各忙各的,也难得见上一回,见一回就有好多话想说,不如让我们哥儿仨做东,请小张先生去澡堂子泡澡喝茶,趁这机会好好叙谈叙谈。”张半仙大喜,嘴里还说:“这年头活的都不容易,平白无故怎么好意思让哥儿几个破费…”假意客气几句,半推半就地跟着去了。

老南市有家天兴池,属于那个年代的大众浴池,当街两层楼,门口挂有前清时留下的老匾,一层是雾气腾腾的澡池,二层设有老式的隔断厢座,堂子客们洗舒服了,还会在澡池子里高喊几嗓子,澡堂中拔罐刮痧修脚搓背之类的服务一应俱全,价钱很便宜,你舍得花钱洗单间也行,不少人花上几毛钱在这一泡就是一天,洗完澡下棋打牌闲聊,所以说浴池不仅是洗澡的地方,还是个特殊的社交场所,来此泡澡的堂子客们目标单一,身份模糊,进浴池都是为洗澡而来,但表示身份的衣服全得脱掉,如果想私下里谈些事,到大众浴池是再合适不过了。

郭师傅带着丁卯等人进了天兴池,先到莲蓬头底下冲去满身污泥,又去热水池子里泡得红光满面,再冲个清爽,上二楼接住伙计迎面抛来的热毛巾擦干身体,裹着浴巾往角落里找张木榻一靠,真是浑身酥软,当天也是累了,朦朦胧胧进入梦乡,一觉醒来不知身在何处,等睡足了让跑堂的伙计给沏壶高末,高末说简单点就是高级茶叶的渣子,喝不起那名贵茶叶,只能喝茶叶铺里卖完好茶叶剩的底子,混起来拿热水一冲,别有一股浓郁的茶香,澡堂里还卖“生梨、青萝卜、青橄榄、莲子”等清热去火爽口的小食品,郭师傅又要了几盘沙窝萝卜和一包三炮台高档纸烟,不断请张半仙喝茶抽烟吃萝卜。

张半仙说:“无功不受禄,今天几位爷怎么又是请我泡澡又是请我喝茶,是不是有什么事儿啊?提前说一句,借钱我可没有,这两年世道不好,看风水相阴阳宅这碗饭是越来越不好吃了,不怕几为兄弟笑话,我都半年多没下过馆子了,顿顿在家吃糠咽菜,杂合面儿也舍不得敞开吃。”

郭师傅说:“千万别多心,踏实住了在这歇着,咱都是穷光棍,谁还不知道谁,要借钱我们也不找你。”

张半仙一听说不是借钱,立刻放心了,摇头晃脑地说道:“古人讲的好,铜臭足乃困人。这年月,上无道,下无法,让张某这样的人物怀才不遇,然而怀才不遇者,又岂止张某一人乎?”

李大愣说:“你别拽文行不行,我们这全是粗人,听不懂这套词儿,你说的这是什么意思?”

张半仙说:“我是说啊,你们哥儿仨跟我一样,也够穷的,穷归穷,可全是有本事的人,郭爷和丁爷我不提了,咱们都认识多少年了,就拿你李大愣李爷来说,咱今天头一次见,我一看就觉得李爷你是一侠肝义胆的壮士,是朋友可让千金,话不投机争寸草,见文王恭谦有礼,遇桀纣干戈齐扬,你就是这么一条直来直去眼里不揉沙子的好汉。”

李大愣咧嘴笑道:“还是你这半仙有眼光,你知道街面儿上那些人是怎么说我?他们却不说我侠义仁厚,那帮杂八地居然说我是把不是东西放小车上——忒他妈不是东西了。”

郭师傅对李大愣说:“行了兄弟,你就别谦虚了,赶紧再给半仙切个萝卜,叫伙计把那壶高碎换成香片。”

李大愣切萝卜倒茶递给张半仙:“半仙你来这个,等我招呼伙计泡一大壶香片,萝卜就热茶,气得郎中满地爬。”

张半仙说:“好么,高碎改香片了?郭爷你找我必定是有事儿,你不把话说明白了,我可不敢再吃你的萝卜喝你的茶了。”

郭师傅说:“得嘞,我也不跟你兜圈子了,我们哥儿仨请你来洗澡喝茶,无非是想跟你请教请教金尾蜈蚣穴是怎么个说词?”

张半仙为难地说:“这个…这个…,刚才不是都跟列位说过了,再让我多说可不方便了,祖宗给立下的规矩,这东西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我们一家子人全指着这个吃饭啊。”

郭师傅说那些规矩我们都懂,你放心我们不是想抢你的饭碗,只是为了捉拿河妖连化青,随即把整个原由讲了一遍,肯定张半仙务必指点一二。

张半仙说道:“郭爷,你问到我是看得起我,我再拿你一把可显得我太不识抬举了,我今天干脆交个实底,怎么说呢,金头蜈蚣和金尾蜈蚣本是一回事,是一条蜈蚣的一头一尾,待我把其中的奥妙告知列位。”

张半仙连比划带讲,他说天津卫的地势北高南低,南边有大片开洼,那片洼地像个聚宝盆,所以南富北穷,很多年前有条大河注入南洼湖,水枯之后形成了这片洼地,以前的河道变成了土沟,自从清末以来城区不断向南郊扩建,盖了很多房屋,铺马路立电杆,那条几十里长的土沟子几乎全被填住了,但在风水上说,这条枯河沟子的形势还在,风水形势上叫金尾蜈蚣形,犹如一条摇头摆尾正要爬进聚宝盆里的大蜈蚣,其首衔金,可助正财,其尾挂金,能勾偏财,蜈蚣尾在李善人公园荷花池下,至于这条金尾蜈蚣的蜈蚣头不在别处,在城南魏家坟,当年张半仙的爷爷老半仙,替魏家二爷选了一块坟地,那块坟地就是“金头蜈蚣穴”。

千百年以前,南洼是片湖沼,地气深厚,所以那地方树木茂盛,跟附近荒凉的盐碱地全然不同,金头蜈蚣的形势虽绝,却有一点看走眼了,怎料到这蜈蚣让一块大石碑给压住了,金尾蜈蚣的风水全让这块石碑给拿光了,吉穴变凶穴,这也是很久之后才被人发现。

一九世纪初,人口迅速膨胀,魏家坟逐渐变成了大片瓦房民居的魏家瓦房,那块地方始终不太平,街道马路布局错综复杂,风水形势就更不好了,经常有黄狼恶獾山猫土狗之类的东西出没,居者不得安宁,于是家家户户在屋顶挂镜子摆阵,那一带不时能看见死猫死狗和死狐狸,别说哪条河发洪水,只要是下雨下大了,魏家瓦房那片屋子都得淹一半,如今房屋半毁,大多数都是空屋危房,只等着推平了重盖,可偏赶上这些年时局动荡,谁还顾得上拆魏家坟那片破房子?

过了魏家坟再往南是南郊,越走越荒凉,往北去是往城里走,那块大石碑在魏家坟西北方位,下边有赑屃驮负,民间称此石碑为驮龙镇河碑,到底是不是,无从知晓,反正都这么传,那石碑很高大,几个人摞起来也够不到顶,离得老远就能瞧见,是老年间挡煞气护城用的古物,这么多年修路盖房子都说要挪走一直没动,这金尾蜈蚣头朝南尾朝北,呈现出来的势态,原是想往聚宝盆里爬,却让这石碑给钉住了,只要这块石碑还在,蜈蚣脖子压在石碑底下动不了,所以,石碑附近定是列位要找的金头蜈蚣穴。

那三个人大眼瞪小眼的听着,等的就是张半仙这句话,做梦也没想不到连化青躲在魏家坟,既然知道了地点随时可以过去拿人,别看没跟连化青照过面,这个人脸上的特征可太明显了,目生重瞳,找两眼四目的人准不会错。

陈塘庄铁盒藏尸案和三岔河口沉尸案,仅是这两个案子就够枪毙连化青好几回了,但五河水上警察队不管抓人,况且捉奸要双,捉贼要赃,你说连化青身上到底背了多少条人命,哪来的真凭实据,必须捉起来审讯落下口供才算,此外郭师傅还想到一件事,连化青哪都不去,偏躲在魏家坟石碑附近,那地方本身就邪行,可见这个人一定是有所图谋,到那里仔细看看,哪怕拿不到人,能找到一些相关线索也好。

张半仙说道:“你们三位要去魏家坟捉妖,本是替天行道为民除害的举动,按说我不该阻拦,可我不得不说句不中听的,如今那金头蜈蚣的形势,已经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凶穴,这些年那座大石碑更是聚了不少煞气,现在那形势简直是一条张开大嘴的蜈蚣精,专门要吃活人,来一个吃一个,来两个吃一双,今天看郭爷印堂发黑正走背字儿,因此是不去则可,一旦去了,准死不可,我绝非信口雌黄,咱这话也是有本儿的。”

哥儿仨不信,认为张半仙又在故弄玄虚,这些看风水算命的专会危言耸听,不这样搂不来钱,告诉他不用多费口舌,事成之后石财主给的犒赏必定有你一份,捉拿河妖连化青的头功是张半仙你的,到时我们摆一桌谢你,四冷荤六热炒八大海碗,外带一个锅子,最起码也是这样。

张半仙说:“哥儿几个拿我当什么人了,我不是吓唬你们,郭爷要去魏家坟镇河碑,那是必死无疑,三天过后你要是还活着没死,我张半仙下半辈子再也不吃阴阳风水这碗饭了,列位,我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你们还非去不可吗?”

他们哥儿仨听出张半仙也是一番好意,可还是觉得这话说重了,生死有命,哪是由人说了算的?张半仙无奈,别看郭爷平时挺好说话,脾气可是真倔,属牛的人都这样,只要他认准了的事儿,谁劝也不管用,何况旁边还有个李大愣不住蹿叨,李大愣这号人贪字当头,满脑子只想结了三岔河口沉尸案邀功请赏,根本听不进别人的话,张半仙该说的全说了,明知拦也拦不住,索性不再言语了,心想:“说不说在我,去不去在你郭得友,是要死还是要活,你自己掂量着办。”

郭师傅等人打定主意,要去魏家坟捉拿河妖连化青,但知道魏家坟那地方邪得厉害,当天白天在李善人公园挖荷花池挖出古墓,下午从澡堂里出来天色已晚,没敢直接去魏家坟,辞别了张半仙,转天早上起了个大早,天蒙蒙亮的时候,三人在南门外会合,动身前往魏家坟镇河碑。

那位说了,张半仙的话到底准不准?您问得好,我告诉您,魏家坟金头蜈蚣穴的风水形势变了,由以前爬进聚宝盆的金钱蜈蚣已经死了,变成了一只张着大嘴要吃人的蜈蚣,郭师傅正走背字儿,本身倒着霉,去魏家坟真是去送死。

您看到后边就知道了,张半仙说的话是真准,可河神的故事一直讲到解放后五六十年代,要是郭师傅这会儿死了,哪里还有后话?因此这是个扣儿,说书说扣儿,扣儿就是悬念,咱这扣子就扣在这了,来个下回分解。

第八章 闹鬼的十字路口

人们都说李大愣是虎相,大脑袋肉鼻子,铜铃似的一对圆眼,像只老虎,丁卯是龙相,小伙子精明干练,身子板儿鞭实,走路呼呼带风,拿起腿跑上二十里地,停下脚步气不长出面不改色,⒌㈨⒉这一龙一虎要辅佐着河神郭得友,什么话让人传多了,都免不了添油加醋和过份夸大,可也说明这哥儿仨当年总在一块,到魏家坟捉拿河妖连化青,少了谁也不行。

金尾蜈蚣这条风水脉,是老年间的枯河沟子,一头在李善人公园,一头在魏家坟,近百年来,枯河沟子早已不复存在,只有会看风水的先生才能从中看出形势,郭师傅带着丁卯和李大愣,根据张半仙的指点,到城南魏家坟路口石碑周围找寻连化青的下落,一早起来,天热得好像下火,穿着鞋走在马路上都觉得烫脚,眼前灰黄一片,地下是雾,天上是云,浓云薄雾,天地间灰蒙蒙黄腾腾连成了一片,一群接一群的大蜻蜓擦着地皮乱飞。

似乎是要下大雨的兆头,他们仨到城根底下碰头,看街上行人稀少,像这种要下大雨的日子,人们很少出门,尤其是卖苦力的穷人,天热干活儿累,满身出汗,心里有火,汗毛孔全张着,让大雨淋到,激这一下,至少半个月高烧不退,你一天不干活儿,全家大人孩子就一天没嚼谷,十天半个月可歇不起,况且生病吃不起药,只能在家硬抗着,抗过去也得落下病根,如若病得厉害,说不定当天就一命呜呼,一领草席子裹起来,埋到乱死岗去喂野狗,家里干活儿挣钱的顶梁柱一死,这一家人便也散了。

郭师傅他们三个人全是光棍,也不做苦力,倒不在乎这个,眼见天色不好,心里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去魏家坟,捉到连化青就能审出三岔河口沉尸案的详情,不管那具女尸是不是当年离家出走的石家小姐,都要给石家一个交代,此事该当尽早了结,用丁卯的话来说,拿住连化青,不仅传名积德,还有一份犒赏,他们也是把事情想得简单了,先在城根儿底下吃了套煎饼果子,然后直奔魏家坟。

魏家坟又叫魏家瓦房,临近南洼,通着电道,电道就是马路,以前东北天津北平有这种叫法,听着很怪,好好的马路不叫马路,怎么叫电道?道路通着电,人走到上面还不得过电?在以前那个年代,老百姓对电的理解,只有一个字——快,电报电车电话,凡是跟电有关的速度都快,电道是铺好的板油马路,走车走人快捷稳当,所以人们就管马路叫电道,往南走不到洼地,是两条电道纵横交叉的大十字路口,老天津卫都知道这路口闹鬼,邪行的厉害。

若从正上方俯瞰,十字路东南是魏家坟那片平房瓦屋,魏家坟改成魏家瓦房以来,住户全是贫民百姓,去年一场大水,这片房屋塌了不少,砸死了七八口人,住在魏家瓦房的人们全当了难民,然后便没什么人住了,不通水电,等着拆除,跟魏家瓦房隔着一条大马路,十字路口的西南方向,是座烟草工厂,有名的哈德门香烟厂,民国初年,英美烟公司忽悠农民种美国烟,种子和种植技术免费提供,手把手的交你怎么种,种好了烟草公司高价收购,还有比这好的事吗?说得简直是天花乱坠,总之如何如何之好,掰开揉碎告诉大伙:“种庄稼只是维持个温饱,想发财你就得种烟草。”乡下农民有很多人上当,要了烟籽回去种,只种还不行,收了烟叶必须烘干,这成本可也不小,烟农们四处借贷,自己买来炭,把烟叶烘好了,到日子送至英美烟公司,才发现收购价格不及付出成本的十分之一,不卖给烟草公司又没别的地方收,乡下人以种地为生,全家人一整年都指望这份收入过活,不料比预期的价格差了十倍,这就叫逼死人不偿命啊,以往赶上收烟的时候,经常看烟草长门口挂着死尸,那些人实在没活路了,只好在路边拿麻绳上吊。

那几年为此而死的人着实不少,有传言说魏家瓦房下埋着吊死鬼,吊死鬼要拿替身,所以这路口经常有人上吊,不知道是否可信,总之这条路含恨屈死的孤魂野鬼很多,也是风水不好,时不时的出事。

后来烟草厂搬到了河东大王庄,魏家瓦房旁边烟草厂这块地跟着荒了,临着马路的几座楼,曾经是烟厂的办公楼和宿舍楼,后来几此易主,居着皆不得安宁,空楼荒废至今,过了魏家坟和烟草厂往南,属于南洼,有大片的芦苇荡子,再远处全是庄稼地。

十字路口的横道以北,也有些偏僻,先是一大片臭水泥潭,再往北离城区渐近,住家和民房就逐渐多了,十字路口当中那块大石碑,据说是用来挡住南洼的煞气,同时把魏家坟和烟草厂的死鬼全挡住了,并且也拿尽了金尾蜈蚣的风水,这石碑的年头可不短了,不知道是哪朝哪代所留,底下驮碑的石兽,脑袋断掉了只剩半截,碑文模糊不可辨认,碑文的内容也早已失传,修路的时候想动,怎知一动这石碑就变天,这个活儿谁都不敢干了,推来推去,这么多年一直没动,不当不正的留在十字路口,过往都要绕着它走,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块纪念碑。

郭师傅他们三个人,平时很少到这边来,但大路都认识,别钻进魏家坟那蜘蛛网般的小胡同便好说,到十字路口的时候快中午了,灰蒙蒙的天彻底阴了下来,他们在路边看看四周,马路上并非没有行人,毕竟是白天,三三两两有过往的路人,大多是些菜贩子,天不亮赶着大车从郊区进城,到早市上把成筐的豆角萝卜论斤吆喝出去,不到晌午就基本卖完了,此时开始陆续往家走,路口靠近烟草厂那边有个馄饨挑儿,担挑子卖馄饨的是个老头,带个八九岁的小女孩,大概是爷孙两个,老头拿扁担挑个小炉,到路边摆几张小板凳,卖馄饨和烧饼,那些卖完菜往家走的乡民,如果当天收入不错,路过这往往会喝碗馄饨垫补一口,看样子爷孙俩这副馄饨挑专做这些人的生意,摆的是常摊儿,可当天要下大雨了,买卖不好,摊子上没有吃馄饨的主顾,平时白天这路边也有几个做小买卖的,石碑南边人少,好在没有巡警来管,不过收的都很早,天黑之后可没人敢来。

哥儿仨在路口附近转了一圈,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这么闷热的天气,往石碑南边一走,竟觉得有些阴森,魏家坟这边的平房大多空着,有的房子上了锁,有的连锁都没有,因为四壁空空,没有怕偷的东西,石碑跟前也看过了,拿脚踩了个遍,下面全是实地,其次就是石碑西南角烟草厂的水泥楼,这时到饭点肚子也饿了,看路旁的馄饨挑,便过去喝碗馄饨吃几个烧饼当午饭,卖馄饨的那个老头,身材高大,下颌留着发黄的胡须,收拾的利利索索,可总是沉着个脸,见来了主顾,欠身起来招呼,那也看不见半点笑容。老头让小女孩给这三个人拿板凳,这小女孩长得乖巧,手脚勤快挺招人喜欢,很奇怪的是,这爷孙两个脸色发白,冰冷苍白中又带着些高深,让人觉得有几分可怕。

哥儿仨坐下,郭师傅问卖馄饨的老头说:“老爷子,馄饨怎么卖?”卖馄饨的老头说:“馄饨现包现煮,两个大子儿一碗。”李大愣问:“馄饨汤要钱吗?”老头说:“汤不要钱,可你得买了馄饨才能喝汤。”郭师傅说:“劳驾,您给我们来三碗馄饨十个烧饼。”老头答应一声,烧沸锅里的水,准备往里头下馄饨,馄饨全是那小女孩现包的,小女孩手底下很熟练,馄饨包得飞快。郭师傅问卖馄饨的老头:“是您孙女?”老头一边忙活一边答话:“啊,我孙女,从小爹妈没了,这些年我们爷俩就摆这么个馄饨挑子为生。”郭师傅点点头:“孩子可怜,看着也懂事,给您帮了不少的忙吧?”老头说:“可不,平时就我一个人还真忙不过来…”说话这么会儿功夫,那馄饨也包好了,放到滚开的汤锅里一汆就得了。老头把馄饨从锅里捞出来,一碗一碗的盛好了,点几滴香油,放点香菜葱花,分别递给这哥儿仨,他说:“趁热吃吧,眼瞅着要变天了,等吃完了馄饨,你们快回去,我们爷俩也要收挑子了,万一犯了天气,可不是闹着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