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阿寿来说,这年头也没什么恋爱不恋爱的事情,因此,他也没什么靠着这个跟人家攀比的意思,阿寿在同龄人中一向是被人羡慕的对象,他自个聪明,贾赦这个父亲也不会像别的父亲那样拘着他,不许他干这个,不许他干那个的!

学里面有人拿了家里才子佳人的话本,阿寿好奇的时候也瞅了几眼,只觉得索然无味,甚至觉得难以置信,觉得不合常理,比如说,一个莫名其妙冒出来的男人,捡到了一方帕子,一根簪子就对人家上心,谁知道这帕子是小姐的还是丫鬟的啊,怎么就一门心思盯上人家小姐了!

阿寿算是典型的理工男,逻辑思维非常强,一个话本他从头看到尾,对于里面什么辞藻华丽,那是没多大感觉的,他对这个那是真的不怎么感兴趣,但是,别人一说,他在那边巴拉巴拉地,就将里头各种逻辑不合理的地方给挑剔了出来,这下,心中再有多少绮思,也一下子灰飞烟灭了。

这会儿阿寿一听,自个过两年居然会娶一个公主,顿时有些反应不过来,戏本子上头,公主总是会看上状元郎,结果,到头来,自个居然能摊上一个公主,让阿寿只觉得不真实。

因此,张氏跟贾赦就那么一说,他们夫妻两个也不觉得公主下嫁是什么多么荣耀的事情,也不觉得要因为公主,给儿子什么委屈受,因此,就是那么轻描淡写地一说,就像是直接跟儿子说,儿砸,你年纪不小了,这个时候该结婚了,我们做爹妈的,给你挑了个媳妇,过两年直接成亲就是了。

因此,阿寿也就是随便那么一听,他对公主什么的,从来没有多少期待之意,这会儿的想法无非也就是那样,过两年自个也要娶媳妇了,媳妇的人选已经定下来了,然后,也就完了。

公主的身份决定了,就算是两人订亲了,也不可能如同寻常的未婚夫妻一样,经常要联系联系感情什么的,阿寿如今不过是个秀才,身上有个安乐侯世子的位置,平常也没机会进宫,等闲也不可能见到荣乐公主,张氏显然也不是什么会为了儿子整日里递牌子进宫,代儿子给公主送东西的人,因此,小两口未来即便要磨合什么感情,也就只能等到婚后再说了。

皇家的动作很快,上头很快几个赐婚的旨意就下来了,也不光是荣乐公主,还有到了年纪的荣静公主,荣恪公主赐婚的旨意都下了,嫁的也都是勋贵人家。比如说,十公主荣静公主直接嫁到了如今皇后的娘家。

皇后娘家因为圣人初初登基,不好叫自个岳家跟自个外家相比肩,因此,岳家封的是承恩侯,荣静公主嫁的就是皇后的堂弟。而荣恪公主却是嫁入了建阳伯府,嫁得却是如今建阳伯世子的嫡长子。

几家听起来除了建阳伯府差了点之外,但是,真要论起实惠,还是安乐侯府更加实惠一些。贾赦虽说是个不掺和朝政的,但是,谁都知道,贾赦那简直是个点石成金的财神爷,内阁里头,几位阁老都知道,朝廷的几个财源还是贾赦让出来的呢。贾赦这个爵位,又能够世袭三代不替,就算是世子贾琛不成器,日后也是稳稳的一个侯爷,不管是谁家的女儿,嫁过去了,都是只有享福的份的。

贾赦除了年轻的时候,也不知道是真的荒唐还是被人传得荒唐,自个出来之后,一直以来也就是张氏一个妻子,一直与张氏鹣鲽情深,一向有情有义,夫妻两个都不是什么刻薄的人,之前贾琛的婚事,不知道多少人盯着呢,结果到头来,竟是便宜了皇家,却是叫京中不少人家简直是扼腕叹息起来。

跟安乐侯相比,如今的承恩侯府其实是显得有些青黄不接,当年给皇子挑选岳父,有个不成文的要求,就是皇子的岳父实职不得超过三品,成婚的时候,徒明昀在皇子中也算不上出挑,上头那些兄长们,哪个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因此,承恩侯当时也就是在礼部做了个四品官,跟闲职差不多。

承恩侯算是清流出身,家资算不上丰厚,底蕴也不深,皇后也不过是刚刚入主中宫,上头除了有个正经的太上皇后,还有个至今仍然荣宠不衰的甄贵太妃,皇后素来也是个贤明人,这会儿圣人的皇位尚且不能说是稳如磐石,何况她这个皇后。皇后自个又孕育了嫡子,因此,也算是比较沉得住气,并没有急着赏赐娘家,提拔娘家人,反而叫承恩侯府尽量低调,不要没事上蹿下跳,安安分分待在府里也就行了。

因此,承恩侯府在京中只能算是新贵,荣静公主下嫁,也是老圣人所提,根本还是为了表示对如今圣人的支持,也是看重如今皇后的意思。

只是荣静公主下嫁的又不是皇后自个的亲弟弟,不过是个堂弟而已,皇后的叔叔可没有什么承恩侯的爵位,只不过没有分家,依旧住在承恩侯府,别人说起来还是一家人而已。

至于建阳伯府,那就更不用说了,建阳伯这边一向比较长寿,而且一向是晚育的典型,其他的勋贵都传了三四代了,很多连爵位都已经没有了,他们家也不过是传了两代而已,如今这位建阳伯都已经差不多古稀之年了,他们家之前已经得了一次恩旨,也是因为如今这位建阳伯尽忠职守,因此得以不降爵。但是如今这位建阳伯世子却是个平庸的,混到如今,也就是做了个四品左右的闲职而已,再等到他嫡长孙袭爵,只怕也就只剩下了一个微末爵位了。

荣乐公主是几个公主中最为得宠的,也算是嫁得最好的,另两个得以尚主的,很多人都觉得是走了狗屎运,摊上阿寿,不少人家只觉得是荣乐公主拣着了便宜。

大家都是眼明心亮的人,贾赦他们家人口简单,家庭和睦,贾赦给儿女都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安乐侯府再富贵百年是不成问题的,这样的人家,其实未必需要尚主增添荣光。若非老圣人确定了贾琛并没有科举入仕的意思,也不会赐婚,毕竟,对于有志有才之人来说,尚主不是荣耀,而是负担。

旨意下来之后,贾赦跟张氏也得跟着忙起来了,婚期什么的虽说不用着急,但是哪怕是天家嫁女,你也得准备聘礼啊!

皇家嫁女,自有固定的流程,各家准备的聘礼,也是有着固定的单子的,无非就是大雁,钱币,美玉,马匹等等。但是,这里头自然也有问题,若是公主下嫁的人家不够宽裕,规制没问题了,数量质量上就要有问题了。

如今下聘用的大雁早就不流行活物了,毕竟扛着几个大雁过去,万一这大雁拉了或者是挣扎甚至是跑了死了,那可就不吉利了,因此,寻常人家用木头雕的大雁,讲究的人家,会在木头上镶嵌什么金银珠玉之类的,甚至有人家用纯金纯银打造大雁的,不过却是少有人家能承受得起这样的花费。

钱币什么的也是一样,普通人家的聘礼干脆就是多少金银,而富贵人家自然得在这上头弄出点花样来。

迎娶公主同样如此,虽说在公主下嫁之前,皇家都有赏赐,但是,赏赐的东西除了银子,多半是一些不能当钱花的东西,什么玉带,裘衣,银鞍勒马,丝罗什么的,这叫系亲。这里头文章也比较大,得宠的公主,内务府自然不能怠慢,给的自然是好的,若是换个不得宠的,东西都是同一个名字,但是,貂裘跟羊皮的那能一样吗?赏赐的银两倒是固定的,直接就是一万两。

但老实说,想要娶个公主,一万两银子也不是那么经花的。

贾赦是个财大气粗的,大家都知道他有钱,因此,若是聘礼不够大方,只怕要被人说嘴,甚至还要被人当做是怠慢皇家,既然决定好好把公主娶回来了,那么,总不能在这种事情上头被人挑剔。何况,三个公主要下嫁,贾赦这边要是弄得不如另外两家,那么可就比较丢脸了。

贾赦不缺钱,也不缺好东西,一边自个开了库房,一边直接叫了下头的管事出去采买,底下的工匠别的事情也先不要管了,好歹先将自家的聘礼给弄出来。

贾赦这边,荣乐公主年纪最小,因此,虽说几乎是前后脚下的赐婚旨意,实际上,无论是纳采还是后面的成婚,日子都是错开来的,倒是将钦天监忙得够呛,几乎将几年里头的吉日都找了出来,供老圣人还有圣人选择。

另外比较麻烦的就是公主府的问题,这同样是内务府的差事,开国那会儿,还有另建公主府的事情,后来所谓的公主府,也就是在内城找个差不多的官宅,然后叫内务府改建一番,符合公主的规制,也就可以了。

不过,公主府放在什么地方,也是个学问。要是公主府距离所嫁的人家足有十几里路,到时候要么驸马就得长住公主府,要么驸马想要见公主一面,就得跑上十几里路去拜见公主,如此一来,夫妻感情好得起来才怪了。

正常情况下,内务府也不会做这样的缺德事,但是,想要离得近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毕竟开国这么多年,能够在内城居住的,哪个不是高官显贵,就算是谁家没落了,也还有几门显赫的亲戚呢,总不能为了建一个公主府,跑到人家那里强买强卖吧!

好在当年铁网山之事,不少人家坏了事,那时候,就考虑到了有皇子要分府,有公主要下嫁的事情,因此,当初不少抄没的官员勋贵人家的宅子也没有发卖出去,这会儿挑出几个面积地点合适的也就可以了。

荣乐公主的公主府就在贾赦的安乐侯府附近一些,虽说不是比邻而居,却也就在一条街上,中间不过隔了两户人家,算是比较近了,到时候坐上马车,一盏茶的时间差不多也就到了。这对他们这样的人家来说,完全算不上什么距离。

公主府那边正在营建修缮的时候,纳采的时候也到了。荣静公主和荣恪公主的夫家都已经行过了纳采礼,办的聘礼也算得上出彩了,哪怕是底子最浅的承恩侯府,有皇后娘娘的一些赏赐,聘礼也办得极为体面,如今轮到安乐侯府这边,不知道多少人在盯着呢!

贾赦这边也早就准备好了,那一对大雁直接就是用一整块的水晶雕琢出来的,眼睛同样是用宝石镶嵌,大雁上头的羽毛却是按照水晶上头天然的颜色雕琢出来,乍一看,除了有些透明之外,竟是宛若活物一般。

至于钱币,贾赦直接就是用黄金铸成了有着各种吉祥图案和吉利话的花钱,堆在一起,简直是差点将人的眼睛都给闪瞎了,有心人看着那些金钱的体积,估算了一下重量,顿时知道,光是那些金钱,就不止一万两银子了。

美玉什么的,贾赦直接用了好几种,羊脂玉,和田玉,还有那边那边购买的翡翠,雕琢成各种玉器玉饰,看着五彩辉煌,极为精美,叫人看了就移不开眼睛。

马匹什么的,贾赦也没太多办法了,什么里飞沙之类的,贾赦是弄不到,他却是直接弄来了两匹据说是纯种的阿拉伯马,这等良马,放到后世,都能拿出一个长长的血统证书出来,身价怎么着都得用亿万来算,一个马蹄就能叫寻常的土豪仰望了。

其他那些零零碎碎的东西,贾赦也是办得极为奢遮,总之就是两个字,有钱!

迎娶公主的纳采礼,那可不是直接抬进宫里,而是跟人家女儿出嫁晒嫁妆一样,那是得放在宫门外头陈列着给人看的。

贾赦也不怕炫富,他要是不炫,上头还要不放心呢!上头这位圣人是跟贾赦合伙做过生意的,虽说合作的也就是一两个项目,但是那样就是日进斗金了,叫那位当初还是王爷的时候就没为了钱财费过心,他不过是在里头占了个份子,何况是摊子铺得挺大的贾赦呢?

虽说贾赦家里的生活算不上奢侈,甚至是比较低调的,但是如果说贾赦没钱,那绝对是连鬼都不信。如今安乐侯府有公主下降,若是不表现出一些诚意来,上头哪怕当时不翻脸,心里都要记恨了。

好在贾赦非常识趣,拿出来的东西不算逾制,看起来暴发户了一些,但是却是诚意十足了。何况,这些也就是表面的,贾赦私底下还有干货,他直接献上了晒盐之法。

这玩意贾赦自个拿着没用,平白还要烫手,毕竟,这年头盐铁都是官卖的,能做这一行的,多半就是徽商还有扬州的那些大盐商,这些人背后自然也都是有人的,贾赦赚钱的地方多了,没必要掺和到这种要命的事情里头。

不过,林如海这些年在扬州做那个巡盐御史,显然快撑不住了,甄家势力太大,林如海虽说后头站着贾家,但是显然,在甄家看来,贾家,尤其是荣府,早就不足为惧,贾敬贾赦他们是鞭长莫及,而且毕竟关系疏远一些了,因此,见林如海一直不识相,甄家那边已经是忍耐不了了。

林如海也很烦恼,他是老圣人的心腹,跟新皇却没有多少交情,按理说,新皇登基,新皇应该拿了自个的心腹替了自己,结果新皇根本没这个意思,林如海很担心新皇想要直接将自个利用到死了,因此焦心不已。

林如海也算是病急乱投医,他在扬州多年,也没有怎么在公事上跟贾赦交流过,就算是平常书信往来,说的无非就是些家长里短的儿女琐事,比如说他儿子如何了,他女儿如何了云云,但是如今,甄家那边显然是沉不住气了,动作越来越大,林如海如今那叫一个压力山大,因此,只得给贾敬和贾赦都写了信,虽说没有明说,却也旁敲侧击,希望他们帮忙打探一下圣人的心意,他如今已经是恨不得辞官回乡了。

贾赦对于这种勾心斗角的事情,那是真的是一头雾水,他玩心眼玩不过这些人,因此,干脆只好釜底抽薪了。

晒盐技术,其实很早就有了,只是一直没有得到推广,甚至如今都失传了,毕竟,用盐户煮盐对于那些盐商更有好处,而且这样将海盐的产地限制在江南那一代,这样更能够保证大家的利益。

而晒盐法一出,江南反而不适合晒盐了,雨水太多,但是沿海一带,就能够弄出不少盐场出来,成本低,产量高,一次建设,百年受益。

贾赦直接将晒盐法还有适合晒盐的地点一弄,算是自家迎娶公主的聘礼,同样,林如海总算不用继续在江南煎熬了,以后,什么巡盐御史的地位也要直线下降了。

圣人手上有了干货,自然是心中大喜,虽说觉得嫁过去的是自家妹妹,导致自个辈分低了一辈,有些别扭,但是好处到手,还提别的作甚,他如今倒是情愿再塞一个公主过去,只要贾赦手上还有好东西。皇帝吗,要权要钱,节操什么的,不要就不要了,反正史书上涂抹一番,没什么好担心的!

第86章

安乐侯府不管是明面上的纳采礼还是背地里给的聘礼,都给足了皇家面子,不管是皇家还是朝廷都能从中得到一定的好处,至于那些被损害了利益的人,对于皇帝来说,实在是不值一提。

圣人也就仅仅是别人称呼他一声圣上,圣人而已,做皇帝的,要真是什么圣人,早就混不下去了。就算是史上什么孔圣人之类的,那也不是什么无欲无求的人物啊,得了安乐侯府的好处,圣人虽说不能直接说,你给的聘礼朕很满意,朕要怎么怎么赏你,这样显得皇帝眼皮子多浅啊!因此,圣人一方面命内务府增加了给荣乐公主的嫁妆,另一方面,也不能叫荣乐公主觉得自个得宠,回头下嫁之后,得罪了安乐侯府,那样就不好了。

因此,老圣人那边先是召见了愉太嫔,跟愉太嫔提点了两句,愉太嫔如果是什么只有容貌没有脑子的蠢货,也轮不到她后来得宠,还能安安稳稳生下一个公主来,因此,愉太嫔回头就去跟自家女儿耳提面命起来。

荣乐公主一开始的确是有些自得的,三个公主前后脚出嫁,自个夫家最好不说,聘礼也是最为丰厚,小女孩嘛,难免有些虚荣心,不过,自家亲妈很快就将自个心里的那点沾沾自喜给打醒了。

愉太嫔直接了当地就跟荣乐公主将话给揉碎了,生怕自家女儿回不过味来,回头出嫁了拿捏着身份,到时候叫侯府不喜,也恶了圣人:“荣乐啊,你虽然是公主,回头出嫁之前也能加封为长公主,只是,回头出嫁了,终究还是得对驸马还有安乐侯爷和侯夫人恭敬顺从一些为好!”

荣乐公主听着有些不乐意,不过还是说道:“母嫔放心便是,女儿心里有数!”

愉太嫔却是摇了摇头,说道:“你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我还不知道你的想法,没错,你是公主,面子上过得去就行了,但是,安乐侯府却是不一样的,你瞧着安乐侯府这次的纳采礼那般丰厚,看得可不是你这个公主得宠,而是看在皇家的面子,这一点你得记清楚了!”

见荣乐公主有些闷闷不乐,愉太嫔压低了声音,说道:“那纳采礼已经算是不错了,实际上,那些不过是小头,你父皇那边,母嫔可是听说了,安乐侯还献了什么东西上去,你父皇还有你皇兄那边都看重得很呢!你父皇十几个公主,便是你皇兄,如今公主也有两三个了,可是,能够给你父皇和你皇兄办事的安乐侯可只有一个!你若是在安乐侯府摆什么公主的架子,叫侯府不喜,冷落了你,你父皇还有你皇兄,未必真的会为你撑腰!”

荣乐公主听着更是有些郁闷起来:“母嫔,那我这公主做得还有什么意思,难道要如同寻常人家媳妇一般,还要给婆母立什么规矩吗?”

愉太嫔听得哭笑不得:“荣乐你怎么就想岔了,这种事情不过是小节而已,何况,安乐侯和侯夫人听说都不是什么苛刻的人,他们都有下人伺候,要你一个公主伺候什么,不过是寻常的时候,对他们敬重一些,虽说不至于如同孝顺你父皇还有母后那边晨昏定省,该有的礼貌是得有的,也别要仗着公主的身份,对驸马呼来喝去!”

愉太嫔当初没有进宫的时候,也是官宦人家的姑娘,也知道一些寻常人家的夫妻相处之道,因此琢磨了一下,对荣乐公主解释道:“不要说安乐侯府看着闲散,在朝中没什么实职,实际上,不管是你父皇,还是你皇兄,对他都很是器重,他平常不开口,但要是他真开口了,说不定给内阁的几位阁老都管用!如今的圣人,是你的皇兄,可不是你父皇了,就算是你父皇还在位,也不会为了你这个公主,真正去处罚一个得力的臣子,安乐侯可是对你父皇有过救驾之功!”

“何况,哪怕是安乐侯府没什么实权影响力呢,女人出嫁了,看的还是丈夫,你纵然身份高贵,若是叫丈夫不喜,冷落了你,你还能仗着公主的身份,强逼着他与你亲近不成?驸马本来就不会有什么实权,他没有求到公主你的地方,你若是嫁了个破落户,人家或许看得看着你公主府的产业,做驸马的俸禄的份上,对你客气一些,但是,安乐侯府什么都不缺,人家不需要权势,也不差钱财,有你这个公主对他们来说顶多是锦上添花,人家娶个高门贵女,说不定还比你这个公主强一些,起码不会影响到驸马出仕!”

愉太嫔是个明白人,之前老圣人跟她一提,她这会儿也不怕伤了自个女儿的心,这会儿说话更是直截了当,省得自家女儿回头别扭起来,有什么想法,因此,直接就跟荣乐公主说了,安乐侯府不比寻常的勋贵,你嫁到寻常的人家,人家可以把你供起来,因为你可以给他们带来好处,比如说,以后勉强算是皇亲宗室,另外每年都能混到一点俸禄什么的,但是对于安乐侯府呢,你这个公主的身份,其实算不得什么,毕竟,你能给安乐侯府带来的东西很少,所以,你那边拿捏着公主的架子,平白只能惹了夫家反感。

本朝开国上百年了,过得滋润的公主也有,日子过得乱七八糟的公主更多,公主下嫁,都得经历一定的心理落差,在宫中的时候,有的时候,公主比一些皇子都得宠,但是出嫁之后,名义上是君,但是,所谓的臣是自个的驸马,是驸马的长辈或者是至亲。若是对这里头的关系把握不住分寸,那么,就算是公主,日子也得悲剧。

毕竟,驸马如果不主动上公主府,公主哪怕是为了自个的脸面,也不能隔三差五就宣召一次驸马,平白叫人耻笑,何况,就算是人到公主府了,你还能逼着他交公粮不成。这年头不比后世,女子讲究的是端庄矜持,做公主的更是如此,从小端着端惯了的人,你不可能低声下气忍气吞声地去讨驸马喜欢,躺在一张床上还有同床异梦的说法呢,若是驸马不乐意,做公主的就算是心里委屈,也没那个脸面闹出去。

至于什么休夫和离,那简直是做梦,皇家也是要脸面的。皇子妃哪怕是有什么过错,最多不过是悄悄让人病逝了,都不会闹出什么休妻的事情,何况是公主。顶多皇家将驸马训斥一顿,降降待遇什么的,回头还得说你一个公主没本事,拢不住驸马的心。

正常情况下,一般能够尚主的人家,对公主都很客气,但是你一个公主,却是不能将驸马真的当做下人臣子看待,驸马固然算是公主的附属,但是,这年头,要点脸面的,谁乐意承认自己吃软饭呢!人家也是有自尊心的好吧,你不能叫人家一看见你,就提醒他自个在公主面前压根算不得夫君,而是只比家奴强一点吧!

何况,有志气的人家,压根不乐意尚主,一般的公主,真正能嫁给什么青年才俊的,那绝对是少数,因此,很多公主嫁得并不好,一开始觉得驸马应该算是青年才俊,回头真成婚了,却发现对方就是个纨绔甚至是无赖,心理落差让她们很难与夫家处得比较好,因此,大多数公主,老实说,虽说物质条件还算是富贵了,但是,在精神上,还真不如寻常的夫妻。

愉太嫔是真的担心荣乐公主明明跟其他姐妹相比抓了一手好牌,却自矜身份,弄得到时候日子过得不是滋味。因此,却是劝说自家女儿面对丈夫,稍微放低一点身段,当然,也不需要如同寻常人家媳妇一般唯唯诺诺,反正以她的身份,人家也不会有那种不切实际的妄想就是了,荣乐公主不需要做太多,稍微多用点心,未来的日子也就好过了。

愉太嫔跟荣乐公主将事情都说清楚了,荣乐公主也不是什么蠢人,她本性也不是什么骄纵的人,不过身为天家公主,该有的傲气还是有的,但是,做女儿跟做人媳妇能一样吗?愉太嫔就是担心她到时候因为这点傲气,在安乐侯府那边放不下架子来,安乐侯府虽说不是什么苛刻的人家,却也不像是能惯着媳妇小脾气的人。

很显然,无论是太上皇还是愉太嫔都实在是太多虑了,老实说,无论是贾赦还是张氏,都没有指望自家未来的长媳是什么温顺的人,只要双方都过得去,她能够跟自家儿子有共同语言,互相之间能相处得好,那么也就没什么问题了!贾赦跟张氏两个又不是要跟自个儿子媳妇一块儿过日子的,只要荣乐公主能够跟阿寿好好相处,那么,他们也就心满意足了。

至于阿寿那边,一些人觉得是天大一个馅饼砸到他头上了,也有一些人觉得阿寿尚了主,那实在是可惜了,日后阿寿若是想要走仕途,却是没太大前途了。

阿寿自个对此却是无所谓,他原本还想着考个举人什么的,不过在做了一些八股之后,顿时知道,自个在这上头,那真是没什么天赋,因此,想要通过科举入仕,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他就算是想要做官,能走的也就是恩荫之路。

阿寿大概是受到了贾赦的影响,对于当官真是没什么兴趣,老实说,贾家的人,性子里面大概都有一个字,那就是一个“痴”字,原本的贾赦,痴迷的是金石古玩,为了几把古扇,能不惜一切,而贾政,痴迷的却是功名还有仕途,阿寿跟阿宁两人都是差不多,阿寿算是痴迷于科学,而阿宁呢,却是痴迷于医术。

跟为官做宰相比,阿寿更喜欢的却是那些数字还有各种对于很多人来说犹如天书的公式定理,他希望能够认识到更多原本自个不知道的东西,能够自己造出更多的器物。

因此,娶个公主对他来说,其实没什么影响,因此,看着颇有一些宠辱不惊的意思,倒是让许多人高看了他一眼。

不过,安乐侯府这边得了尚主的旨意,却是叫有些人觉得心中不甘起来,还是荣国府。

贾珠也到了结亲的年纪,无论是史氏还是贾政,都想要给贾珠结一个得力的亲家,在他们看来,自家还是国公门第,贾珠是未来的继承人,他们却想不到,到了贾珠,根本就没什么爵位能继承了。

贾珠跟贾琛能有多少区别呢,贾琛还小一点呢,两人都是秀才,贾珠还在国子监呢,贾琛就在张家的家学里面厮混,据说也是个不务正业的,结果贾琛尚了公主,还是一个比较得宠的长公主。可是贾珠呢,史氏难得跟自个认识的人家,比如说是四王八公,还有自己的娘家史家表达了想要为自个长孙挑选一个合适的长媳的意思,结果,一个个都是顾左右而言其他,有的说自个女儿还小呢,还想多留两年,有的说自家已经跟谁家说好了,有的恨不得直接表态,自家女儿跟贾珠不合适。

即便是史家那边,也是不冷不热,史家若是没有合适的女儿也就算了,偏偏是有合适的女儿的,结果到最后,见婉拒史氏像是听不懂一样,干脆就推出了一个庶女。

史氏差点没气死,她之前就中了风,好在头一次发作,并不严重,躺了小半年之后,也就差不多好了,表面上看压根没有什么异状,不过,只有史氏自个知道,她如今经常会感到眩晕,而且很多时候,手都会发抖,史氏未必对贾珠有多疼爱,但是她却想要给贾珠娶一个能帮衬贾珠,或者说是荣府的妻子,她眼光又很高,这样的人家哪怕真的觉得贾珠不错呢,也得想想史氏还有贾政的人品如何。

史氏只觉得自从娘家兄长过世之后,侄子上去之后就不听话了,史家这回没有混到什么一门双侯,老史侯过世之后,因为史侯当年也立了一些功劳,那时候还是老圣人在位呢,因此,保龄侯的爵位也只降了一等,变成了保龄伯。

一开始继承这个爵位的是老史侯的长子,也就是史湘云的父亲,结果这位比较倒霉,他谋了个差事外任,结果路上的时候遇上了泥石流,结果直接挂掉了。他老婆自从生了史湘云之后,身体一直不好,得知噩耗之后就一病不起,没多久也郁郁而亡。

袭爵的长房就剩下史湘云一个丫头,史鼎和史鼐为了那个保龄伯的爵位也是争了一场,最后当时有了两个嫡子的史鼐算是赢了,在宗族的调停下,史鼐的嫡次子被过继给了长兄,一个刚会走路,说话还不利索的小屁孩继承了爵位。

之前那位倒霉的保龄伯勉强算是因公殉职,毕竟他是上任的路上死的,老圣人那边也觉得那位实在是运气太背,因此,史家那边上书说是给故去的保龄伯过继了嗣子,请求袭爵,老圣人那边也懒得管史家的家务事,因此,直接准了,不过爵位又降了一级,成了保龄子爵。

史家这么一折腾,亏得史鼎史鼐在军中还有着职位,都算是中高层的将领,要不然,史家也差点就被踢出勋贵的阵营了。

史氏这边想着史家如今是侄子做主,到头来居然想要拿个庶女敷衍自己,因此,只觉得自个被羞辱了,好在她如今心理素质算是不错了,总算没当场气得昏过去,再次中风,回去之后,就在自个院子里头摔打了一番,又是报废掉了一些茶具摆设,又去寻摸其他的人选了。

贾政那边想法跟史氏不同,史氏看的是勋贵,贾政想的是清流,哪怕贾政嘴上将贾珠贬的一文不值,整天嫌弃这个,嫌弃那个的,但是心中却是自信,贾珠迟早能够科举晋身,日后混的圈子自然不是勋贵,而是文臣了,因此,他希望给贾珠选一个清流文人家的女人,有个这样的岳丈,贾珠就算是半只脚打进了文人的圈子,将来得少走多少弯路啊!

问题是,清流之所以是清流,人家更加看重名声,贾珠那边固然是个好孩子,这点,很多人都得承认,问题是,贾政是个什么名声啊,不忠不孝之徒,这等无耻无义之人,还想要跟自家结亲,这不是开玩笑嘛!

因此,贾政最后铩羽而归,甚至是自取其辱,回去之后,却不反思自己,只觉得贾珠无用,若是贾珠已经中举甚至是已经金榜题名,那么,还用得着他这个做父亲的出门丢脸吗?另外又是嫌弃小王氏这个继母做得不合格,不是自己亲生的果然不上心,贾珠都到了这个年纪了,居然不急着给贾珠寻找合适的妻子。

小王氏跟贾珠对于贾政的逻辑简直是快要醉了,科举要是那么容易,进士也就不金贵了,十多岁的举人或许还有几个,十多岁的进士,古往今来能有几个!小王氏也知道贾珠中举之后就更好成亲,因此,这不是在等着贾珠去参加乡试吗?结果到头来,还得为了这事没无端指责,贾珠只能低头,小王氏却是毫不客气,将贾政喷了出去。

贾珠婚事不顺,史氏跟贾政都觉得自个受到了羞辱,回头再一听说,贾赦的儿子直接就娶到公主了,无论是史氏还是贾政,心中的那种不平衡,简直是没法说了!这也太不公平了,凭什么贾赦的儿子能娶公主,自家儿子无人问津呢?他根本不去想,在这个十几岁就要订亲,男孩子这个时候立业根本不可能的时候,结亲这种事情,归根结底还是拼爹,贾政不管是能力还是人品,都远远比不上贾赦,又哪来什么不公平呢?

不过,对于贾赦来说,荣府那边如今跟路人也没什么区别,因此,他们心中的不平,贾赦半点也不知道,反正他们也不会冲到贾赦面前来叫嚣。

贾赦比较头疼的是,自家儿子是不会继承自己的环保理念了,阿寿在偶尔听贾赦说了一句蒸汽机之后,顿时跟打了鸡血一样,开始琢磨着怎么做蒸汽机了,好在他这会儿还年少,注意力也容易转移,春天的时候跟着一帮人放了一回纸鸢,然后就不知道听谁说了一嘴,如今正琢磨着让人飞上天的事情。

贾赦自个却是从来没想过这事,他上辈子坐了几次飞机,但是有些晕机,在万花谷练习大轻功的时候,也摔了好些次,因此,对于上天真没什么兴趣,自然想不到这个上头。

阿寿这家伙没有根据风筝的原理搞出什么滑翔机出来,毕竟这年头因为材料方面的问题,滑翔机实在是有些不怎么安全。不过,他却是按照孔明灯的原理,搞出了个热气球,然后将自家厨房里头的一只鸭子给送上了天,那只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倒霉的鸭子被绑上了两只脚,还有翅膀,放在了篮子里头,被一只用一整匹的绸缎做成的热气球带到了天上,亏得这只鸭子没有恐高症,要不然的话,只怕等到找到它的时候,已经是不好了。

因为燃料放得比较少,毕竟,这会儿的燃料无非就是木炭油脂什么的,没有什么浓缩的燃料,而且热气球也做得不大,这个热气球从安乐侯府的后院飞了出去,顺着风也就是飞到了外城,就因为燃料烧干净了,无力继续飞行,斜着掉了下去,正好掉到了外城的居民区里头。

亏得阿寿将热气球放出去之后一直叫人追着,否则的话,那热气球乃至那只鸭子,都叫附近的百姓给弄回去了。

那只自从他们的祖先在人类的驯养下翅膀退化之后,就再也没有同胞飞到天上后的鸭子以后是不用担心被宰杀了做菜了,它直接遭受了惨不忍睹的围观,很多人在知道那个奇怪的东西是从安乐侯府里头飞出来的之后,都跑上了门,一边追着问东问西,一边就对那只鸭子表现出了极大的好奇,凑过来盯着那只鸭子看来看去,恨不得看出一朵花来。

一开始大家都以为这玩意出自贾赦之手,后来在知道是阿寿所做之后,对阿寿简直是大加赞许,一个个连声说道果然是虎父无犬子,阿寿的确是继承了贾赦在这方面的才能,要不是如今不过是起步,还不确定这事有没有什么危险,看这些人的样子,一个个都要不顾仪态,开始争着抢着预约上天的名额了。

然后,宫中的旨意也来了,贾赦无奈,直接与阿寿一起,跟着传旨的中官入了宫。

第87章

上头顶着个皇帝就是这一点不好,你这边有了什么好东西,上头一开口,你就得老老实实地把东西交出去。

说实在的,热气球这玩意也没什么技术含量,也就是比孔明灯大了一些,下面系了一个篮筐,可以装人或者是其他东西,只不过大家以前都没想过还能这样而已。

在这年头,热气球就算是商业化什么的也没多大赚头,毕竟,这会儿一方面技术不成熟,除了那种天生具有冒险精神的,一般人虽说挺羡慕能够飞到天上去,但是到时候万一下不来了,或者是出了问题,摔下来了,那可就不得了了。另外能做的就是拿来给那些商人打打广告,你可以在上头往下撒传单,或者是不放篮筐了,直接在热气球下面系上大幅的广告。

但是京城不是其他地方,你天上飞着东西,万一飘到什么不该飘的地方去,或者是什么人往里头放了什么不该放的东西,到时候,麻烦可就大了。回头若是有那些以造反为己任的如白莲教,弥勒教之类的组织,拿着这个搞什么造反宣传,那对于官府来说,简直就是噩梦。

很多事情从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就像是火药发明之后,一些人拿来做烟花爆竹,一些人直接开始搞起了火炮枪支。哪怕是如今用来寄予一些期望的孔明灯,当初发明出来为的却是军事传信。

阿寿弄出来的热气球,寻常人看着的是稀奇,顶多想着自个有机会玩一玩,而到了有心人手中,这就是个大杀器,因此,做皇帝的,却是绝不能容许这玩意给私人使用的,除非以后有了绝对克制这玩意的东西。

毕竟,这年头又没有空军什么的,人们对于天上飞的东西,办法一般都不多,无非就是用弓箭射,但是,热气球你若是飞得比较高的话,也没多少弓箭有这么长的射程,何况,这玩意居高临下,能做的事情可是多了去了。比如说黑夜里头用热气球载人入城,或者是用这个代替斥候使用。

草原上往往会驯养鹰隼用来巡视草原,辨认敌人,但是鹰隼毕竟还是畜生,就算能够训练得非常听话,他们能够辨认的东西却是很少的,无非也就是辨认衣服的颜色式样而已,换身衣服,它们就搞不明白了。可是如果是用人在热气球上往下看,那么,很多事情就非常一目了然了。

做皇帝的,少有没有开疆扩土之心的,虽说天下承平,不过,北边的鞑靼,南边的茜香国,瀚海国,虽说名义上都对着朝廷称臣,实际上背地里面却是经常有些小动作,圣人之前还得了南边的战报,说是茜香国那边女王病重,为了王位,下头的王子王女甚至是王室的其他成员都蠢蠢欲动起来,若是上台的是个好战分子,他们到时候对上的还是朝廷,毕竟素来天朝就是典型的傻多速。

打输了没事,朝廷不会杀绝你的族人,毁灭你家的宗庙,占领你的国家,相反,顶多也就是给你换个人做国王,然后你这边说点好话,痛哭流涕一番,还得掏钱大方地安抚一番。打赢了更没问题了,中原人一向有钱,哪怕只是攻占了一个普通的县城,抢劫一下大户还有府库,就能弄到不少的好东西,正好显示一下自个的肌肉和武力,回头借着胜利还能跟朝廷讨价还价一番,再得上一笔钱财作为安抚。

因此,很多藩国对于天朝嘴上说得俯首帖耳,恨不得一副跪舔的架势,实际上,若是自个手里有了足够的实力,他们是绝对不介意扑上去从朝廷腿上撕扯下一块肉下来的。

茜香国如今这位女主已经是七八十岁的高龄了,将几个年长的儿女都熬死了,自个还很坚挺,她还是当年太宗皇帝扶持起来的,茜香国开国那会儿还用前朝的国号,在那里还打着前朝的名义跟本朝死磕,后来惹怒了朝廷,直接就将茜香国给拍翻了,然后利索地换上了如今的女王。

女王还算是个不错的,她没什么野心,能做国主也是意外之喜,对朝廷一向还算恭敬,但是她下面的儿孙可未必会这样想,朝廷多年不动刀兵,偶尔在边境上还吃点亏,这叫那些人早就将朝廷的威势给忘了,如今女王病重,人也老糊涂了,不能理事,下面的人就蠢蠢欲动起来了。

圣人得了军报之后,已经决定,若是茜香国有什么异动,干脆就出兵抽他丫的,只是,圣人对于南方的军队也不太了解,最重要的是,他不怎么信得过,毕竟,甄家在江南经营多年,谁知道他们跟军中有没有什么勾结啊,到时候若是暗中作乱,故意拖延战机,这不是给自个添麻烦吗?

另外一点就是,茜香国那边毕竟是南方,虽说那边出产香料,翡翠,象牙什么的,但是,对于中原来说,那边除了稻米一年能二熟甚至是三熟有些吸引力之外,根本就是穷山恶水,就算那边能一年三熟,不过多半是山地,连开垦梯田的本事还是中原传授过去的,耕地也不多,偏偏山中还多有些瘴气什么的。那边也早就有了原住民,朝廷想要移民过去,总不能叫那些原住民饿死,到时候朝中那些清流文官,非要喷死皇帝不可。

因此,打茜香国实在是一种挺得不偿失的事情,圣人这边正发愁呢,结果就听说了热气球的事情,然后心里就亮堂了起来。

老实说,与其花上大笔的代价,运送粮草,动员士兵什么的,用绸缎还有火油什么的做热气球可就省钱省太多了。江南那边这些年也用上了形形色色的纺织机,织出来的低中档的绸缎都有了要泛滥的趋势,中原这边有点小钱的人家都能跑到绸缎庄买上一匹绸缎回去给家里人裁两件衣服了,如今往海外的丝绸都已经开始折价了,虽说还能赚,不过赚头比以前还是差了一些。

如今正好采购来做热气球,就算是当做一次性的使用,也花不了多少钱,比军饷便宜,你发军饷还要担心下面的官员过了手,漂没那么一部分,但是谁没事贪污几个如今不怎么值钱的绸缎呢?比军粮都难出手。

到时候用热气球运送一些刺客死士什么的去茜香国里头刺杀大臣王室还有将领什么的,到时候茜香国自个都要乱起来了,哪有心思对上朝廷。

圣人那么一说,贾赦只觉得自个实在是太纯良了,果然能做皇帝的,都不是什么好货色,亏得贾赦是个和平环保主义者,要不然,他要是搞出了什么地雷,手榴弹,白磷弹之类的东西,圣人还不叫人直接扛着炮弹,在热气球上往下扔啊,那也不要搞什么工业革命了,大家先玩军备竞赛吧!

不管怎么说,这个热气球的做法算是直接交给圣人了,圣人拿了方子,看着阿寿简直跟看着宝贝一样,心里暗恨叫老圣人当初截了胡,早知道,这么一个好孩子,就给留给自家女儿才是,虽说自家女儿小了点,但是,让贾家等等也是不要紧吗,年纪相差大一点算什么,年纪大一点,才知道疼人呢!

可惜的是,自个实在是晚了一步,圣人心中不由暗叹,还是自家老爹眼光好,这小子还是个小毛头的时候,就慧眼识人才,将人给定了下来,要不然的话,自己非得截胡不可。

不管怎么样,圣人不是个小气的人,有功当赏,有过也当罚。贾琛已经是安乐侯世子,再给个爵位什么的,未免太过了一些,日后这小子再折腾出别的什么东西来,该怎么赏赐呢,因此,圣人直接赏了贾琛进士出身,也就是说,贾琛以后不用参加科举了,圣人已经给了他这个资格,若是他想要当官的话,跑到吏部那边跑一跑,也就能补个缺,而不是要靠贾赦帮忙了。

当然了,贾琛是未来的长公主驸马都尉,三品以上的官是别想了,不过他要是乐意的话,圣人倒是乐意在内务府或者是宗人府给贾琛安排一个差不多的职位的。

一个进士出身,听起来不怎么样,对于贾琛这样的出身还有他的前程,这玩意几乎就没用,毕竟,贾琛回头身上就有爵位,马上还要娶公主,他又不用当官,一个进士出身对他来说,也就是锦上添花,不过说出去要好听一些而已。

因此,除此之外,圣人又赏赐了一些金石玩器什么的下来,对着贾赦也是一通好夸,比如说什么教子有方,子承父业之类的话,要不是他如今做了皇帝,要讲究城府,很多时候不能如同之前那般没多大顾忌了,恨不得这会儿就要搓着手,跟贾赦讨论怎么样教导儿子,能让儿子更像自己了。

不管怎么样,阿寿在圣人面前狠狠露了个脸,顿时,在个人层次上,就跟自个那些小伙伴拉开距离来了,那家十多岁的孩子就能做出这般大事来,还得了圣人的赏赐呢!

贾赦也沾了自家儿子的光,得了一些好处,许诺回头将热气球的关窍对圣人派出去的工匠倾囊以授之后,才算是出了宫。

坐在马车上,阿寿从马车暗格里头摸出了一个匣子出来,拿了里头的点心吃着玩,嘴里抱怨道:“圣人真不愧是圣人,儿子弄出来的这热气球,本意是想要让人能够飞上天,在天空中畅游的,结果倒是圣人那里,倒是变成了杀人利器了!”

贾赦不由失笑:“这便是理念不同了,圣人心中装的是天下,装的是开疆扩土,你呢,如今还是个孩子,心里头想着的不过是什么东西好玩而已,自然想不到这种事情上头!”

阿寿也不过是觉得自个弄出来的东西简直就像是明珠暗投了一般,不过对此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想法,他虽说从小也是跟着先生读四书五经的,却不是什么迂腐的人,圣人也说了,是茜香国那边先有了异动,这才需要使用热气球,回头免得南方那边遭遇兵祸。

这年头天朝这边还是有着很强烈的自尊心的,中原的汉人那是人,至于其他的蛮夷,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啊!这些藩国的子民还好,毕竟还算是接受了天朝文化的教化,若是如同南洋那些地方的土著,比野人强不了多少,谁也不会觉得自个跟野人是同一个物种啊,因此,自然没有多少同情心。

阿寿同样如此,这热气球为的是保家卫国,跟刀枪什么的也是差不多的道理,刀枪无辜,有错的无非就是拿刀的人而已。反正他如今的确做出了能够带着人飞天的东西,至于这玩意用在什么上头,阿寿这会儿毕竟还是少年,也考虑不了那么多。

贾赦这边被人证实了教子有方,儿子继承了他的天赋,甚至颇有青出于蓝的架势,毕竟,飞天跟其他的事情相比,虽说热气球技术含量其实远不如那些什么水力纺织机,印刷机什么的,但是在大多数人看来,这却是非常高大上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