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扼腕皇家下手在,还没等到他们发现贾琛的好处,皇家就将这个女婿给订走了的人家大有人在。不过,贾赦不光是一个儿子,下面还有一子一女呢!因此,许多人家也不觉得贾琅和贾瑛两人年纪太小了,一个个这会儿都已经暗搓搓盯上了,恨不得直接跑到安乐侯府,对贾赦说,想要让贾琅做自家的女婿,贾瑛做自家儿媳妇。

亏得他们没跑上门来说,否则的话,贾赦只怕得怄死,大儿子贾琛的婚事也就算了,谁让老圣人这家伙早就存了这个心,毕竟在人家的地盘上,总不能为了这点事就跟老圣人给闹翻了,娶别人家的女儿也是盲婚哑嫁,娶公主还是差不多,反正只要贾赦还有用,就算是公主也不好在贾赦面前拿乔,因此,最终也就认了。

但是贾琅跟贾瑛这会儿才多大年纪,贾赦原本就没有让儿女早婚的意思,毕竟,结婚太早,身体还没有完全长成,就先泄了先天的元气,对于日后自然不好,何况十几岁的孩子,本来是学习能力最强的时候,这时候最该做的自然是好好学习,充实自身,而不是想着那些风花雪月之事。

儿子还好,女儿更是够呛,贾赦的女儿固然也没人敢欺负,但是出嫁了之后,终究也有各种不自在的地方,贾赦总不能为了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上门给女儿撑腰,最重要的还是子嗣的压力,这年头大家又不用什么小雨伞,小妾也就罢了,除非特殊情况,正妻也不会吃什么药。因此,若是双方身体都比较好的话,怀孕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只是十多岁的女孩子,身体还没发育完善呢,这时候怀孕生子,一方面孩子容易先天不足,另一方面对于母体的伤害也比较大,贾赦怎么可能让自家女儿吃这个苦头。

因此,在贾赦的计划里,最好儿子差不多快二十的时候订亲成亲,女儿及笄的时候将亲事订下来,然后等到十八九岁左右再出嫁,如此,既不会让人觉得自家女儿是什么老姑娘了,也不会因为后来的婚姻生活,给女儿带来多大的负担。最重要的是,让女儿能够在家多享几年的福,出嫁了,日子可就没那么舒服了,毕竟作为一家的正妻,所要承担的责任也是不小的。

有这样的想头,如今这些恨不得自个上门推销自家儿女的人可就显得有些不那么合适了,毕竟,两个孩子订亲那得多少年之后的事情了,谁知道中间会发生什么事啊,要是对方一不小心出了什么问题,到时候说不得自家孩子还得落个命硬的名头,这是何苦呢,因此,贾赦才不愿意这么着急就将事情定下来呢!

阿寿这边露了脸,倒是衬得另外两个定下来的驸马变得黯淡无光起来,都是年纪差不多的少年,那两位其实比阿寿年纪还稍微大一点,但是最好的那个,如今也不过是顶着一个秀才的功名罢了,建阳伯家那位,根本就是拿着府中恩荫的名额,在国子监做了个监生。

人比人,气死人,那两位倒是没什么,毕竟,贾琛这样的人,本来就不能按照常理计,他们要是有贾琛那样的本事,何苦又要做什么驸马呢,就算想要做什么皇亲国戚,找个宗室的王爷,做个仪宾又有什么难的。

但是,宫中两位公主却是不淡定了,都是天家帝女,凭什么她们两人的驸马就比不上荣乐的呢,荣乐公主年纪最小,但是从小就压她们这两个姐姐一筹,她论起上皇的宠爱来,除了不如甄贵妃所出的八公主荣慧,比其他几个姐妹却是强多了,结果到头来,老圣人简直是偏心得没话说了,她的驸马也是最好的,真要论起来,比荣慧公主还要强上一些。

荣慧公主的驸马却是缮国公家的世子石光珠,但是,缮国公家如今虽说还保留了个国公的爵位,实际上,无论是圣宠还是其他,都是远比不上安乐侯府的,无非就是缮国公家还有些兵权而已。但是,石家一直跟西宁郡王那边勾勾搭搭,暧昧不清,虽说都是属于四王八公之列,他们其实也是结党自保,不过,在圣人那里,自然是也被记下了一笔的。

石光珠原本看着还好,高大英俊,年轻有为,但是如今跟轰动了整个京城的贾琛一比,却是差了不少,石光珠能走到那一步,看的是缮国公府的面子,可是,贾琛却是自个叫人刮目相看,这就是明显的差距了。

对于公主来说,她们出身高贵,日后也是衣食无忧,将来子女也能够按照长幼继承一定的爵位,按理说,日子应该没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只是,没什么人是真的那种淡泊名利,无欲无求的人,作为公主,在宫中的时候,拼的是自家的生母或者是养母,拼的是圣人的宠爱,出嫁的,拼的就是夫家还有驸马,有了孩子之后,又得看孩子人品才学如何,婚嫁如何。

结果呢,荣静荣恪两个公主一开始就输了,做公主的时候在老圣人那里就比不上荣乐,如今要出嫁了,连驸马都差得远,这叫两人自然极为不甘心起来。只是,即便是不甘心,她们能做的也有限,也只能背地里面咒骂两句,其他的什么也做不了。

荣乐公主那边却是极为得意,原本被愉太嫔说了一番,荣乐公主还有些郁闷,如今却是想开了,有个能干的夫婿,总比一个只能靠着公主吃软饭的驸马强得多,荣乐公主本身也不是什么骄纵任性的人,真要是那个性子,老圣人也不会真的疼爱她。

做皇帝的人,只有别人迁就他的,哪有他迁就别人的份,女儿嘛,就是要乖巧可爱,才惹人疼,若是个性子糟糕的,若是老圣人年轻那会儿还好,毕竟孩子少,哪怕是对公主,耐心也比较足,但是等到他儿女都成群了,孙子都比自个排行比较小的几个儿女大了,若是没有身边的内侍体型,他连儿女孙辈的名字跟排行都未必对得上,哪有那个耐心哄孩子。

荣乐公主能叫老圣人在她年纪还小的时候,想着要给贾赦的儿子配一个公主,明明年纪相当的还有好几个,但是第一反应就是荣乐公主,后来好几年过去,这个想法都没有改变,就知道荣乐公主在老圣人那里的面子了,由此就可以知道,荣乐公主的性子绝不是什么叫人生厌的类型。

因此,荣乐公主如今也想开了,对于贾琛这个驸马也很是满意,心中也有了一些小女儿的绮思,一向对于女红什么的不感兴趣的她,竟是找了愉太嫔,让她教导自己做起了一些什么荷包扇套之类的小物件,想着回头将这些送给未来的驸马,心中陡然就是升起了一阵甜蜜。

第88章

也不知道圣人发了什么疯,或者是注意到格物的用处了,没几天竟是给了贾琛一块宫学行走的令牌,让他可以入宫学,而且不是做学生,却是做助教,叫贾琛给宫学里头的那些皇子皇弟还有宗室的子弟教授格物之道。

贾琛这是让贾赦给坑了,按理说这事压根轮不到贾琛,应该塞给贾赦才对,毕竟,老实说,贾赦才是这方面的能人,给自家儿子编了几套教材的人物。

圣人那边找来了贾赦给贾琛编的教材之后,简直是大吃一惊,这里头的许多道理古籍中零零散散也有,但是许多说得含糊,而且也没有明确的解释,圣人对这些道理不感兴趣,但是对懂得这些道理之后,能够做出来的东西很有兴趣。

因此,圣人几乎是厚着脸皮希望让贾赦到宫学里头做个皇子傅,贾赦直接就拒绝了,他对这种事情那是真的不感兴趣,最重要的是,谁知道朝堂上那些人有什么想法,毕竟历朝历代,教导皇子的明面上都是四书五经,圣人之学,这等在大多数人眼里,只有如工匠之类的贱役才会操持学习那些东西呢,一些读书人研究这个,往往叫人当做是不务正业。

这类人就算是做官,一般也只能跑到钦天监去,这个部门素来是非常苦逼的,天灾什么的预测出来了吧,跟上头不好说,因为大家都觉得天人感应,肯定是皇帝干得不好,所以就出现天灾了,若是预测不出来吧,那更是倒霉,回头出了事,圣人最容易迁怒的就是钦天监的人。贾赦可不想到时候还得跟朝堂上那些家伙打嘴炮,因此直接将这事给拒绝了。

不过,圣人却是极为开明的人物,他觉得,这些知识其实要比什么四书五经重要多了,老实说,皇帝这个职位,压根不是学什么四书五经就能当好的,圣人之言,无非就是用来糊弄人的。臣子用来糊弄上头的皇帝,言必称上古,说道皇帝,一个个都在那里吹嘘三皇五帝,什么尧舜禹如何如何。孔子当年来了一个,知我罪我,唯有春秋!来了个春秋笔法,将大家都不知道的什么上古吹得跟天堂一样,然后就成了儒家臣子吹毛求疵的手段。

哪个皇帝要是相信了这个,那根本就是完蛋!不管是打天下,还是治天下,都不是儒家那几本经书能够解决的。皇帝也不过是扛着圣人这个牌子,需要用的时候拿来用一下而已。自古以来治国,无非就是打着儒家名义,行的却多半是法家的策略。

何况,对于皇子来说,四书五经里的东西更是不行,那些大儒懂什么帝王心术啊,无非就是自个妄想而已,孔子自个当初到处推销自个的学说,跑细了腿,一辈子都没得成,何况之后呢!

圣人也没指望自家儿子还有宗室那些小子能学这些东西,但是却是希望他们能够开阔眼界,别叫那些大臣用那些儒家学说将他们给糊弄了。

别人坑爹,贾赦是坑儿子,贾赦自个不干,圣人就将主意打到了贾赦的儿子身上。

别说什么贾琛年纪小的话,一来有句话叫做有志不在年高,学问这种事情,素来达者为先;二来,贾琛年纪小,辈分高啊,他要娶的是圣人的妹妹,因此,跟圣人是一个辈分,在那些皇子面前,那就是姑夫,就算是对那些圣人的弟弟来说,那也是姐夫。

再有就是,贾琛年纪小,他一方面也能在宫学里面蹭点课,另一方面,所谓的教导,也不过每天就是那么一会儿罢了,按照圣人的说法,就是让贾琛跟那些皇子宗室说些天地自然的道理。

皇家除了四书五经,本来也会教导一些算学之类的东西,再多一门格物,何况只是叫他们知道一点皮毛,自然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朝中的大臣能够跟贾赦计较,总不能跟贾琛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孩子计较。

因此,贾琛虽说接到那份口谕还有令牌之后,整个人都有些傻眼,虽说他曾经在自个以前那些同窗面前显摆过,可是,那也就是他弄着玩玩而已啊,谁知道,如今居然得去教导一些同龄人了呢。

贾琛在贾赦的教导下,其实对于皇权也没有太多的敬畏之心,贾琛自幼长大的圈子里头,他自个就是其中地位顶尖的人物,贾赦对于贾琛的要求就是不卑不亢,即便是对上皇帝,也是这样。贾琛从小到大,不管是上一任皇帝,还是如今这一任皇帝,他也见过不少次了,他们在贾琛面前都没摆过什么圣人的架子,贾琛自个也是有些痴性的人,对于很多事情,并不怎么敏感。

也正因为贾琛的性子,虽说张氏回娘家抱怨贾琛对于仕途经济毫无兴趣,但是张家的人对此却是乐见其成,贾琛这性子,在官场上,那是绝对混不开的,知道的人知道他是个痴人,除了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专注痴迷之外,对于其他的事情,那是压根不管的,但是,在不知道的人眼里,他就是恃才傲物,目下无尘了,非得被人排挤不可。他本身对皇权缺少多少敬畏之心,所谓伴君如伴虎,就算是明君,心胸宽大的同时,也不碍于他有小心眼。

就像是当年李世民,明面上对魏征那叫一个心胸宽广,几乎要唾面自干,但是私底下,直接就是破口大骂,魏征这边才一死,李世民不光立马悔婚不说,还将人家坟给扒了,由此可见,皇帝这种生物,真要记起仇来,那叫一个十年不晚,死了也别指望安宁,还得连累后人。

因此,贾琛跟贾赦一样,游离在朝堂之外,做个单纯的散人闲人,偶尔给朝廷出点力气,那就足够了,至于更多的,他们也做不了,也不需要去做!

贾琛最后硬着头皮跑宫学里头去了,好在宫学里不管是做学生的那些皇子宗室,还是做先生的那些大臣,一个个对他都还算客气,不,应该说是宽容。

当然,这也是贾琛自个有着一定的人格魅力,他不是什么傲慢的人,贾琛本质上是个比较好相处的人,尤其,他不管是做什么事情,都很是从容,哪怕一开始很紧张,但要是办起正事来,那是半点也不含糊。

何况,贾琛名声在外,之前工部那边在贾琛的指点下,搞出了一个更大的热气球,找了个胆子大的当兵的,最后真的飞到天上去了,虽说在上头风比较大,一开始没什么准备,被冷得够呛,但是最终甚至没出什么意外,在将燃料火势慢慢调小之后,热气球顺顺当当地下降,上头还带了个绳梯,等到热气球下降到一定的高度,他直接就顺着绳梯下来了。

因此,热气球能够载人飞行的事情算是板上钉钉了,这下大家自然是激动起来了,贾琛作为发明者,大家自然都非常激动,虽说书上说什么墨子当年做过什么能飞的木鸟,也说什么鲁班做过类似的东西,但是那也就是书上说而已。对于皇子来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他们再明白不过了,书上还说很多皇帝不是他爹亲生的呢,一个个不是老娘梦日月而生,就是梦见什么龙啊凤的,这种事情,听听也就算了,真要相信这个,是不是他们这些出生之前毫无梦兆的皇子,根本就没做皇帝的命啊!

贾琛在很多人眼里,已经演化成了一个传奇的人物,民间传说里头,甚至传说贾琛是什么鲁班转世,天上什么星君下凡,专门辅佐圣人的,当然,这也说明圣人和老圣人都是有道明君,要不然,怎么就出了贾赦贾琛父子两人呢!

不管怎么说,贾琛并没有受到什么为难,反而受到了极大的欢迎,等到他用简单的器械,做了几个有趣的物理化学实验之后,顿时下面的人看着贾琛的眼神,几乎都变得亮晶晶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荣乐公主在听说贾琛跑到宫学里头做助教之后,偷偷摸摸带了几个宫女,就跑到宫学外面偷看去了。荣乐公主也就见过张氏,张氏如今人到中年,但是因为一直保养得不错,而且生活非常顺心,儿女双全,丈夫又是个靠谱的,也没有什么通房侍妾,庶子庶女让他心烦,因此,看着显得比较年轻,容光焕发,加上她出身张氏,本身教养也非常良好,举止间极有礼数,却不显得刻意,反而如同行云流水一般,看着俨然就是个中年美妇。

看张氏的模样,就知道贾琛作为她的儿子,只要不是基因突变,样子绝不会差到哪里去,不过,荣乐公主还是心里有些痒痒的,最后等着宫学下学的时候,远远地看了一眼,然后脸就红了。

贾家的人皮相都不差,从代字辈开始,贾家的基因就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改良,贾宝玉为什么受宠,因为他不光生来带了一块通灵宝玉,还因为他生得像贾代善,贾宝玉长得那般模样,就可以知道贾代善是什么模样了。

真要说起来,反而是史氏原本容貌也不过是中上而已,史家原本底子就不如贾家,如十二钗里头,对于史湘云的的容貌却没多少描述,却是说她扮作小子比女儿身的时候更为俊俏,只说身材如何,由此可见,史湘云若说有多少美貌,在十二钗中,那是没多少的。史湘云如此,史氏当年就算是强一些,也强不到哪里去。

无论是贾琛还是贾琅,亦或是贾瑛,三人的容貌都遗传了贾赦与张氏比较出挑的地方,贾琅与贾瑛这会儿年纪还小,不脱稚气,但是贾琛如今这个年纪,纵然还有些稚嫩,也有限得很了,这会儿也是长开了。因为贾赦的缘故,安乐侯府的饮食结构一向非常合理,因此,贾琛发育得也很好,如今的身高,在比他大几岁的人里头也不差。

在荣乐公主眼里,贾琛远远地站在那里,长身玉立,面目如玉,更兼身上带着那种从容不迫的气度,荣乐公主本就是情窦初开之时,贾琛又俨然已经是她未来的丈夫,因此,偷眼一看,便是心如鹿撞,若说原本在贾琛身上的情丝不过是三分,如今起码也有了七分。

几个跟着的宫女也是贾琛的容貌气度所动,她们是荣乐公主身边的贴身宫女,将来自然是要跟着荣乐公主出嫁的,因此这会儿也是好奇不已,待得看到贾琛模样,有的便同样生出了一些绮思,她们这会儿也是少女情怀,作为公主身边的宫女,她们能够接触到的男人也就是皇子一流,只是那些人如何是她们这些宫女能够亲近的,何况,她们伺候的是公主,哪个皇子也不可能饥不择食,将手伸到自个妹子身边去。

因此,她们的未来无非就是跟着荣乐公主出宫,在公主府当值,要么是年纪到了,被放出去,要么就是被公主选中什么人嫁掉,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公主不方便的时候,让她们伺候驸马,给驸马做妾,不过这个可能性就太低了。

她们自然也没什么痴心妄想,不过未来的男主人是个美少年,显然是一件让人身心愉悦的事情。

这会儿见得荣乐公主的模样,几个宫女也跟着高兴,结果那边贾琛因为跟着贾赦修炼过武功,虽说修炼的是剑术,但是也是修炼了配套的内功心法的,哪怕只是初步的心法,但是却也耳聪目明,五感敏锐,感觉到远处有人瞧他,顿时转头一看,却见是几个宫女拥着一个穿着一身华服的少女,先是一愣,然后就见那少女见得他看了过来,脸上一下子更红了,然后,竟是急匆匆地转身跑了,身边几个宫女急忙跟了上去。

一边几个皇子也看到了那边的动静,顿时窃笑起来,见贾琛一脸茫然的模样,其中一个皇子促狭道:“姑夫,那位便是荣乐姑姑了!”

贾琛顿时傻了眼,他虽说偶尔想过荣乐公主是个什么样子,之前张氏也跟他说过,他未来的妻子是个小美人,这会儿远远一见,虽说只是那么一会儿时间,贾琛却也是看清楚了荣乐公主的容貌。

荣乐公主的确生得秀美,不过贾琛印象更深的却是她那陡然通红的脸,还有那隐约带着一些娇嗔羞恼的眼神,一向有些后知后觉的贾琛只觉得怦然心动。听得那个皇子叫自个什么姑夫,他的脸上,有浮现出了两片红晕出来。

少女情怀总是诗,心动的少年其实也差不多,原本对进宫有些不情愿的贾琛,如今对进宫竟是有了一些近乎迫不及待的感觉,每次进出宫学的时候,都会左右顾盼一番,想要看看能不能看到之前那位少女,若是没看到,那叫一个怅然若失。

荣乐公主出来偷看了一次,却被对方看了个正着,对方不一定知道自个是谁,她却是知道贾琛的,不过想想她若是走了,自个那些兄弟侄子也会告诉贾琛自己是谁的,一想,顿时就有些懊恼起来,自个当时怎么就那么沉不住气,直接就跑了呢,怎么也该装出一番自个出来游玩,正好偶遇的样子出来,而不是特意跑到那里偷看,这下好了,贾琛会不会觉得自个不够矜持呢?

在这般患得患失的心情之下,荣乐公主却是好几天没有再出现,躲在自己宫里,一时高兴,一时叹气的,弄得大家摸不着头脑。

不过,贾琛那边却是得了几个人的撺掇,犹豫了一番之后,将自个亲手做的一些小模型之类的东西装好了,然后有些紧张地带到了宫学里头,吞吞吐吐地找了老圣人的十五皇子转交给荣乐公主。

十五皇子徒明昳当初在宫中并不算重视,他不是老圣人最小的皇子,他生母也就是运气好,不过是伺候了老圣人一夜,就有了他,后来也就是被封了个美人,后来就一直是个小透明。倒是等到当今圣人登基之后,日子反而好过了,圣人对上头那几个兄弟都有些不耐烦,毕竟他们一个个盯着的都是自个屁股底下的位置,生怕自己坐得太安稳了,老是想要在背后捣鬼。

但是,对于几个比较小,还没成年的弟弟都比较宽容,徒明昳的母亲又很是干脆利落地投靠了太上皇后,整日里跑到太上皇后那里献殷勤,因此,圣人对徒明昳还算不错,叫他在宫学里头日子滋润了起来。

做皇子的没有蠢货,徒明昳虽说才十岁出头,但是已经很能够知道一些事情了,贾琛一方面是他的姐夫,老圣人都肯将自己最疼爱的女儿之一嫁给贾琛了,可见老圣人对贾琛的观感如何,另一方面,也是圣人看重的人,因此,对贾琛那边热络一点总是不会错的,何况,他也的确挺佩服贾琛的,贾琛懂的东西也实在是很多,他对此也很感兴趣,因此,贾琛这会儿想着将什么东西送给荣乐公主,其实也是他私底下撺掇的。

这会儿果然不出他所料,贾琛将转送礼物的事情也托付给了自己,徒明昳简直恨不得在心里给自个点三十二个赞,这事他能讨好多少人啊,自个亲爹那边就不用说了,回头只要荣乐公主念自己一个好字,亲爹那边肯定会给他些好处的,要知道,老圣人做皇帝的时候就是个大方的人,如今做了太上皇,手上却是更宽松了。然后,自个皇兄那边知道了,同样会觉得自己会办事,回头也能得到点好处。

做皇子难啊,做皇弟更难,不光要讨好老爹,还得讨好兄长。圣人如今有自个的儿子了,他得为自个儿子着想,他这个弟弟成年之后封亲王还是封郡王,都得看圣人的意思,老圣人那边多半是不会插嘴的,毕竟,谁让他们生得晚呢!就算封的是亲王,宅子在什么地方,什么规格,安家的银子有多少,分到几样产业,那都得看上头的想法,若是他跟以前那样,一直做个小透明,以后就算是想要一个闲散王爷,也得有钱才行啊!

如今正好逮着个机会,徒明昳哪有不抓住机会的道理。

徒明昳在看过了贾琛带过来的东西之后,也是新鲜不已,贾赦以前就喜欢搞一些模型,比如说浓缩的田庄什么的,贾琛后来也自个设计样式,自个搞,因此,这回送过来的就是他原本自己设计,还亲手参与了制作的一个园林模型,里头还有一些精巧的机关,透过窗户,还能看到里面的家具。

除此之外,还有一条精致的帆船模型,那是贾赦之前给贾琛做的,里面用了许多的齿轮机关,只要转动那个做成船舵模样的法条,帆船下头就能伸出船桨来,自己往前走。

徒明昳差点自个就将东西私吞下来了,哪有男孩子不喜欢这样机械玩具的道理,他如今跟贾琛混熟了,因此,也跟贾琛软磨硬泡,要贾琛许诺回头也给他一个差不多的玩具做跑腿费,这才算是作罢了,回头揣着东西,兴冲冲就跑荣乐公主那里去了。

荣乐公主这些日子以来,因为之前的事情正在害羞呢,也担心贾琛觉得她不够庄重矜持,因此,倒是好几天没怎么出门了,结果向来跟她没什么往来的徒明昳带着贾琛送她的礼物过来了。

毕竟已经是下了明旨,安乐侯府那边连聘礼都送过来了,两人的事情算是过了明路,是正经的未婚夫妻了,而且,中间通过的也是荣乐公主的亲兄弟,并不曾私底下见面,因此,这算不得什么私相授受,荣乐公主也就惊喜地将东西收了下来,她素来得宠,老圣人到了后期也不缺钱,对于宠爱的儿女从不吝啬。荣乐公主见到的好东西多了,不过看到贾琛送的礼物,还是觉得喜爱不已。

荣乐公主得了徒明昳转交的礼物,又听徒明昳在那里绘声绘色地说贾琛这些日子以来,天天在宫学外头东张西望,看不到人就是一副失落的样子,心中甜蜜的同时,也是心头大定。

于是第二天,徒明昳再次充当了信使,交给了贾琛一只小巧的荷包,这对未婚的夫妻就这样通过徒明昳,试探性地开始了交流。

第89章

贾琛与荣乐公主之间的那些小情趣大家都是乐见其成,不管怎么样,夫妻之间,没有意外的话,将来是要过一辈子的,情投意合总比貌合神离,同床异梦来得好。

公主下嫁,很多时候是带着一种政治意义的,要么就是这个臣子很忠心,要么就是他们很能干!说白了,还是皇家与臣子的联姻。只不过大多数情况下,臣子的地位处于弱势,他们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仰仗皇家。

尤其,从宋朝的时候开始,公主的地位虽说依旧尊荣,但是,政治地位却没多少了,公主不能插手朝堂,生活完全与她跟父亲跟自个当了皇帝的兄弟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虽说看着顶着一个尊贵的地位,实际上,对于夫家来说,能够起到的作用很少。因此,真正出众的人家,反而对于求娶公主没什么兴趣。

公主地位比较高的时候,自然是汉唐的时候,那时候,公主有封地,有食邑,手底下有人,她们若是在皇帝那里说话有点重量,可以举荐人为官,在许多朝堂事件上都有发言权,她们的驸马,多半也是位高权重的人物,或者是出自这样的人家。

但是如今呢,公主所受到的限制太多了,若是得宠的还好,不得宠的,除了内务府准备的嫁妆,还有每年的俸禄赏赐,经济上都未必能够宽裕到哪里去。毕竟,俸禄赏赐什么的,都是有定额的,而嫁妆,除非是那种压箱的银子,或者是可以持续产出的如皇庄店铺等,其他的东西,多半上头有内造的印记,就算是想要出手都不好出手。

因为公主难以带给夫家太多的利益,很多时候无非是个象征意义,因此,公主的生活也就可想而知了,她们某种意义上也是底气不足,因此,一般情况下,只要不过成一对怨偶,那些公主与驸马的日子都能说是过得去了。

而贾琛与荣乐公主的婚事,某种意义上,其实是老圣人拿着皇家的地位压人了,像贾琛这样的出身,这样的本事,什么人家的贵女娶不得呢?

尤其,贾琛已经表现出了他的能耐,那么,皇家只有更加笼络他的道理,贾琛没有什么野心,那么,既然不能用别的方式拉拢,那就以情动人吧!荣乐公主若是能够与贾琛将来夫妻同心,和乐美满,那么,对于皇家来说,简直是再好不过,贾琛变成了半个自家人,那么,用起来也放心,也不用担心贾琛藏一手了。

而对于贾赦他们家来说,他们对于未来媳妇的家世更没什么要求,只要小夫妻将来相处得好,夫妻恩爱,那比什么都强,他们自个日子过得不坏,对于儿女,也只是希望他们幸福就好。因此,贾琛如今看起来跟荣乐公主处得不错,互相之间有来有往,虽说几乎不能见面,但是互相传递一些小东西什么的,也颇得了一些恋爱的乐趣。若是能够在这样的事情中,他们可以增加对对方的了解,加深感情,日后成婚之后,也能说到一块儿。

因此,贾琛与荣乐公主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起来,两人也不光是互相赠送一些小东西,有的时候,哪怕是弄张信笺,上头写个只言片语,对方一看,也是心中甜蜜。

这两人光明正大地秀恩爱,跑腿的徒明昳差点没把两条腿都跑细了,不过,他也跟着得了一些好处,老圣人很是夸赞了他有孝悌之心,又赏赐了他不少东西,连同他的生母都得了赏赐。而圣人那边,原本就拿徒明昳当做自个对于弟弟的标杆,因此,对徒明昳也很是慷慨大方,徒明昳因此却是甘之如饴。

何况,徒明昳在这样的情况下,倒是真的跟贾琛这个姐夫培养出了一些感情出来,徒明昳也知道,自个将来就算是封了亲王,也别指望在朝堂上有什么作为了,朝堂上适合皇亲做的官也就那么多,自个哥哥自己还得拿来锻炼自家那些小侄子呢,对他再好,也轮不到他。

徒明昳是个现实的人,将来做个王爷,没什么正经的权势,不过,想要过好日子,还是得有钱才是。安乐侯爷就是个标准的财神爷,贾琛也颇有这方面的潜质,等到自个开府之后,想要多置办一些产业什么的,还得贾琛这边帮点忙。因此,徒明昳半点也不在乎自个其他那些兄弟酸溜溜地说什么自甘下贱,一个皇子,居然给一个公主还有臣子跑腿。他只当他们是嫉妒,荣乐公主也就算了,安乐侯爷,你就算是想要上赶着给他帮忙,还要看他到底愿不愿意用你呢!

何况,一方面,贾琛是他的姐夫,也不算是什么外人啊,另一方面,贾琛勉强也算是他们的小先生呢,尊敬师长,别人一说也只有说他尊师重道的道理。

贾琛也没光顾着跟荣乐公主鱼雁传书,谈情说爱,他正事也没耽误。贾琛其实自个不知道,他在贾赦的教导下,论起知识的广博还是见识的深远,已经是远胜过常人了。

贾赦终究是出自那个知识大爆炸的年代,一个中学生,跑到这个时代来,将自个知道的那些公理定理什么的拿出来,都能称得上是一代大家了,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

贾赦从小给贾琛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贾琛自个也不是什么笨人,他对这方面非常感兴趣,差不多将贾赦在数理化上还记得的东西都掏空了,后来,贾赦能跟他说的,无非就是一些见闻罢了。

宫学里头这些皇子宗室,一个个跟贾琛比起来,那真是零基础,贾琛之前跑到这边来,也请教了贾赦应该怎么做,贾赦才不觉得这些天生血脉里面就流淌着权势还有野心的皇子宗室会有几个沉下心来做学问呢,因此,只是叫贾琛拿着那些趣味实验什么的,演示给他们看看也就行了,他们若是想要知道其中的道理,自然会去问,若是只是觉得好玩,那么也没什么好说的。贾琛那就是做个科学思想的启蒙者,而不是真的要传道授业,将这些人一个个都教成什么科学家和学者。

贾琛跑到宫学里头,很快也发现,宫学里大多数人都是看重外头的表象,觉得好玩而已,却对此没什么深究,对于他说的那些道理兴趣并不大,毕竟,贾琛年纪也不会教人信服,何况,皇家这些人,对于学问什么的,那真是兴趣不大,能当上皇帝的,需要学的是治国用人之道,当不上皇帝的,只要不想造反,将来妥妥的也有一辈子的富贵生活,他们需要那些新鲜的可以取乐自己的东西,但是做惯了劳心者的他们,却不会去做那个劳力者。

喜欢诗词歌赋,自个不用成天去琢磨什么平仄韵律,随便一句话,自有一大堆不得志的文人跑上门来,为他们吟诗作赋,喜欢什么戏曲的,也不用自个去写什么戏本子,跑到台上去客串一场,自家养上两个戏班子,也花不了几个钱。喜欢什么新鲜的玩意,下面自然有人抢着孝敬,至于是哪个工匠做出来的,他们多半对此并不感兴趣。

因此,老实说,在宫学里头,贾琛除了能够跟荣乐公主之间隔着一个徒明昳谈谈恋爱之外,对于下面那些所谓的学生,多半都觉得比较厌烦,他觉得自个就是大街上玩什么胸口碎大石之类把戏的人,下面那些人,甚至包括宫学里那些先生,都是看个热闹,甚至都没人会问问,这玩意还有其他什么用处,别的,那就没有了,这让贾琛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

回去之后,贾琛就跟贾赦抱怨起来,他觉得自个就是个猴子,对上下头那些人,只觉得是对牛弹琴,如徒明昳这样的,还会关心一下这些东西有什么用,能不能拿来挣钱,其他人,对这些只觉得好玩而已,就是看个新鲜。

贾赦也是失笑,不过他还是很不负责任地说道:“没事,你继续去,起码,你在宫里还有机会见见你未来的小媳妇不是!”

见贾琛脸红了,贾赦笑嘻嘻地说道:“你啊,回头就跟圣人说,老是光顾着给宫学里头那些人上课,你自个的事情都耽误下来了,问圣人要些东西,找些工匠什么的,以后你想琢磨什么东西,干脆直接就在宫里这个地方实验,圣人那边肯定是会答应的!”

贾琛顿时恍然大悟,回头圣人那边就将宫学边上的一个偏殿拨给了贾琛,又将贾琛要求的东西都备齐了,除了去上课,贾琛在那个偏殿只要不将那偏殿给掀翻了,那就都没问题。

贾琛这边的事情算是勉强走上了正轨,贾赦也在家里按照自个的节奏过着悠闲自在的日子,而另一边,林如海,总算是从江南盐税的泥潭里头脱身了。

林如海这几年简直是老了足有十岁,他这会儿也就是不惑之年,但是头上已经有了白发,没办法,江南那边的事情实在是太难办了。

甄家原本把持盐政的时候,一方面截留盐税,拿出来的理由是,他们当初几次接驾,家里留下了一大堆的亏空。那会儿老圣人当权,也觉得亏待了甄家,毕竟每次接驾,欠下的银子不是假的,三四次下来,足有两三百万两银子的亏空。

老圣人那时候也没多想,毕竟,甄家按照行宫的规模建园子接待圣人,这里头就得花上不少银子,后续还得维护什么的,因此,甄家截留盐税还钱什么的,老圣人也是睁只眼闭只眼认了。

真要说起来,江南的盐税,一年怎么着都有一百多万两左右了,这还是开国那会儿的数字,往后人口繁衍,吃盐的只有更多,但是从甄家把持盐政开始,一年的盐税里头,交上去的盐税居然只有区区二十万两左右,这样的话,两三年甄家也该把亏空还清了。

结果甄家把持盐政六年时间,亏空愣是只还了不到十万,多余的那些钱,也不知道跑什么地方去了。

老圣人也不是傻瓜,不过是碍于奉圣夫人和甄贵妃的面子,不过却是直接将甄家调离了盐政之位。

但是,接下来的时间里头,叫甄家祸害过的盐政就再也没好起来过。甄家早就跟那些盐商达成了默契,官盐的价格被抬得老高,他们趁机贩卖私盐,哪怕私盐卖得比之前官盐还贵,但是人总不能不吃盐啊,一来二去,这里头自然就有很大的赚头了。

在林如海之前,江南的盐税一直有问题,几个巡盐御史,要么是跟甄家同流合污,他们家里可没出过圣人的乳母,也没有圣人爱重非常的宠妃。圣人发现盐税有问题,立马就将人给处置了,拔出萝卜带出泥,连同与之相关的官员也栽了好些个,还有几个大盐商直接被满门抄斩。

也有的巡盐御史知道圣人的态度,想要彻查的,结果一个个死得很有创意。比如说林如海之前那位巡盐御史,他本来就是跑过来找甄家麻烦的,发现问题之后,如获至宝,这边想要掀盖子,结果回头这家伙就横死了,而且死得很不体面,居然是在自家小妾肚皮上马上风了。

也有想要和稀泥的,结果两边不讨好,最后丢官去职都是好的,倒霉的干脆被当成了替罪羊,反正也没人替他说话。

林如海是甄家之后,做的最长的巡盐御史。他到了之后,简直是焦头烂额,为了理顺那些烂账,都差点没把自个头发给愁白了,另外还有明刀暗箭层出不穷,亏得那些人对林如海还有些顾忌,毕竟,林如海在朝堂上颇有些根基,他那些同年都混得不错,林如海他老爹虽说过世得早,留下来的人脉后来也被林如海重新联系上了。

加上林如海是贾家的女婿,荣府也就算了,甄家如今也不把荣府放在心上,要不然当初也不至于明明答应了史氏元春的事情,最后黄了也没给荣府一个交代。但是,甄家顾忌的是贾敬还有贾赦,他们可是查过了,林如海跟正经的舅兄贾政反而关系不怎么样,倒是跟贾敬贾赦两人关系不错,常有书信往来不说,年年的节礼也是一次不落。

因此,这样的林如海,他们自然也不能用对付以前那些人的手段来对付他,一开始的时候,甄家那边还有些拉拢之心,毕竟,林如海后头的势力却是比较雄厚,若是能拉拢了林如海,进而再跟其他人拉上关系,大业何愁不成呢?

问题是,林如海也不是什么蠢货,甄家做的那些事情,分明就是寿星老吃砒霜,那是活腻味了。

当年几个皇子,手上还掌着兵权呢,最终也只能是惨淡收场,如今甄家呢,除了有钱,扶持了不少官员之外,有什么,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何况,很多人之所以跟甄家同流合污,无非就是有利可图,若是看得不好,第一个卖了甄家的也就是他们。

林如海那是真的不看好甄家和他们所支持的徒明昊,徒明昊毕竟吃了年纪的亏,何况,母族这般强势,老圣人若真是想让徒明昊做皇帝,头一件事就是先把甄家给处置了,毕竟,有这样的母族,徒明昊做了皇帝之后,朝廷是姓徒还是姓甄啊!

本朝对于外戚一向限制得紧,甄家想要以势压人,那完全是走错了路。

林如海因此,无非就是跟甄家虚与委蛇,甄家那边渐渐的,也就没了耐心。如今甄应嘉入了内阁,甄家那边声势大振,甄应嘉在朝中需要招揽人心,为徒明昊鼓舞呐喊,那是流水的银子往外花。

光靠着勾结盐商,贩卖私盐什么的,赚到的钱已经不够甄家花用了。毕竟,除了甄应嘉还有徒明昊那边要花钱之外,甄家上上下下,光是大大小小的主子,就有上百口人,伺候他们的奴仆,还有各个产业的管事,哪个不要花钱。甄家那些豪奴,一个个在外头,都跟财主一般,这里头的钱财,自然不是他们自个赚的,无非就是从主子那边用各种手段捞钱。甄家上上下下的人,一个个又过得极为奢靡,甄家出了个甄贵妃,如今还想着培养几个女孩子,给徒明昊做侧妃,日后大业得成,直接做皇后呢!这样的女孩子,什么教养,什么气度,说白了,都是金玉堆出来的。

林如海一方面把持着盐税,另一方面,又盯紧了私盐的事情,几个涉及到私盐一事的盐商都叫林如海抓住了把柄,最后不得不破财消灾,在林如海的软硬兼施下,不得不站在了林如海这边,跟甄家那一边的盐商打对台。

这实在是太影响甄家的收入了,因此,甄家人觉得,不能再让林如海这样下去了。因此,林如海最近一两年,那叫一个险象环生。甄家做事向来不讲规矩,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不说暗地里的勾当,林如海光当街遇刺,就遇到过两次。

贾敏跟着林如海在扬州任上,也是被殃及,贾敏当初跟着林如海下扬州的时候,路上就查出有了身孕,来年二月花朝节里头就生下了一个女儿,乳名唤作黛玉。

贾敏这些年,身体可没什么问题,因此,林黛玉之后,贾敏又怀了一胎,结果因为甄家那边出手,林家有下人被甄家收买胁迫,在补汤里头下了毒,他们夫妻两个身边有贾赦给的解毒丸,及时吃了,倒是没大碍,贾敏肚子里的孩子却是没保住,直接流了下来,那时候贾敏怀胎已经六个月,流下来的孩子已经能依稀看清楚是个成形的男胎。

贾敏因此身体受损,林如海也是心头大恨,林家数代单传,如今虽说已经有一子林瑾,但是林家不嫌儿子多啊,结果好好的一个小儿子,就叫甄家给祸害了。

有了杀子之仇,林如海算是跟甄家不死不休了,只是,林如海在扬州终究是势单力孤,不比甄家实力雄厚,因此,林如海只是暗中收集甄家的罪证,以待将来。

林如海之前给贾赦贾敬写信求助,贾敬那边直接建议林如海将贾敏他们母子三人先送到京城,贾赦这边直接釜底抽薪,献上了成熟的开垦盐田晒盐之法。

晒盐之法送上去之后,贾赦还跟圣人说了盐政的一些事情。如今盐政之所以难办,因为能够有资格参与其中的盐商也就那么几人,他们之间有了默契之后,自然可以抬高盐价,压迫灶户,控制产量,把持市场。

因此,按照贾赦的意思,如今反正能晒盐的地方多了,产量大增,那么就该降低门槛,让那些小商人也能参与到食盐的买卖里头来,而且,想要做这个食盐买卖的商人,进货的时候,就要签一张契约,保证零售价不会超过某个限度,以后,市面上若是发现售价过高的盐,那就直接打为私盐,按照贩卖私盐论处。

至于那些因为采用了晒盐的法子,而失去了生计的灶户,也很简单。盐田晒出来的盐那是粗盐,里面不知道混了多少杂质,吃起来口感不好,还有轻微的毒性,这些灶户就可以重操旧业,采用蒸馏过滤的手段,将那些粗盐提纯成精盐。

这些精盐的价格,自然不能如同粗盐一般卖,反正这玩意普通老百姓暂时是吃不起的,那么,这些精盐直接交给皇商或者是干脆由内务府主持出售,也可以玩出各种花样出来,吃的精盐,刷牙用的青盐,还有就是沐浴也可以专门调制浴盐,再搞点什么竹盐之类的,哪一样都是细水长流的好买卖。

当然,这么一来,盐政衙门的地位自然是大为降低了,不过,风险也很小了,贾赦将方子还有自个的建议说出去,反正也不是正经的朝堂奏对,而是当做自家儿子迎娶公主的聘礼,也不指望什么赏赐,这个麻烦自然也塞到了圣人那里,圣人那边自然迅速反应过来。

甄家那边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围在他们身边,不就是因为他们有钱吗,他们为什么有钱,因为他们勾结盐商,贩卖私盐,但是,若是以后盐价降低到比私盐还便宜呢?

第90章

天津那边如今却是变成了一个全新的经济中心了,那边不光搞了个天津织造,每年卖出去的那些羊毛的布料还有其他的相关产品,一直就是供不应求,便是南方不怎么冷的地方,寻常人家也愿意买几斤毛线回去,织几件毛衣穿着,秋冬的时候穿在里面,外面都不用罩夹袄,穿一件单衣,也没多冷了。

如今,天津那边又开了晒盐场,那边原本就是滩涂盐碱地,芦苇都长不起来,如今干脆开垦出来做了盐田,没多久,就晒出了不知道多少白花花的盐出来,简直把人都看傻了。

圣人又下了诏令,晒盐场那边,十石起步,只要没有作奸犯科的前科,所有的商人都可以到这边批发带回去出售。

当然了,朝廷还制定了一张建议零售价的表格,不同的地区,根据距离盐场的远近,制定零售价。以后,各地盐政的责任就是,若是发现当地的食盐价格超过了这个零售价,那么甭管你这到底是买的官盐还是怎么回事,统统算是私盐。

这么一折腾之后,林如海算是彻底解脱了。

而江南那边,那些盐商算是倒了大霉。这年头官盐的价格贵那是有道理的,毕竟,这年头采用的是煮盐法,给灶户发放铁锅,连柴炭都是有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