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琏见黎婉婷、素琴之死注定要成无头的冤案了,便从这边退出来,见明间里许玉珩、黎碧舟、袁靖风、许玉玚都呆呆地站着,就知道他们也已经将屋子里太太的话听去了。

“……这么说,是大老爷的房里人的儿子娶了玉珩哥哥房里人?”许玉玚讷讷地道,虽不知道这事是不是就是素琴“暗算”黎婉婷的原因,但略想一想,便可知……

正疑惑着,又见一个小丫头慌慌张张地进来道:“老太太、太太,孙四娘的儿子孙阅听说他娘被捆住了,跪在前院说他自己是大老爷的长子!求老太太放过他娘。”

“连同那姓孙的小子一起捆了!”许老太太在房里怒喝一声,“谁敢胡言乱语,拔了他的舌头!”

“是。”小丫头哆哆嗦嗦地答应着出去。

贾琏、徐玉珩等被这消息炸得回不过神来,才要进西间,便听西间里黎太太怒斥袁氏:“大嫂子好能耐呀!竟然悄无声息地将有了身孕的孙四娘弄出许家!”

这一声后,袁氏哭道:“那姓孙的造谣,况且,她是老太太的人,要打发她出去也是老太太的主意,难道我能做主不成?”

许老太太喝道:“都乱叫什么,那姓孙的是虚张声势……”

“母亲,你将婉婷害惨了!”黎太太丧女之痛再压抑不住。

袁氏火上加油地哭道:“老太太,你说句公道话。昔日听说孙四娘约莫有了的时候,是谁先给她灌了药打发她配小子的?又是谁许下那孙四娘多少前程,将她送到老爷房里来的?”

……

贾琏听见屋子里众女人连同不相干的宁氏、彭氏都连连哭了起来,微微挑眉,心说果然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许玉珩、袁靖风、黎碧舟、许玉玚站在门前也是进退两难,古往今来送房里人便是婆媳平衡之道,谁能料到许老太太早年为辖制大儿媳埋下的一步坏棋会坑了自己嫡亲的外孙女?

此时,不需其他证据,所有人都能肯定看似跟黎婉婷之死没有干系的孙四娘、孙阅母子就是罪魁祸首。

许玉珩嘴唇动了一动,缓缓地迈了两步,到了西间纱窗前,望见许老太太老泪纵横地被跪在她面前的女儿、儿媳揉搓摇晃得鬓发微乱。

“都哭够了?”一声苍老的声音响起,西间里登时安静下来。

明间里贾琏等忙簇拥着颤巍巍的许之安进到西间里,西间众女人忙整理衣衫对着许之安跪下。

许之安喉咙微动,不曾说话,也先落了泪,亏得许家自诩家中规矩严明,不想……

“求父亲给婉婷做主。”黎太太哽咽着道。

许玉珩、黎碧舟也冲许之安跪下,贾琏、袁靖风、许玉玚紧随着跪下。

“做主?如何做?将那姓孙的母子千刀万剐?”许之安冷笑道。

贾琏等低着头,许家今日的事,就是许家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老 太爷,这是婉婷姐姐最后的一封信,她信里以碧汀先生自居,说了进门后,劝说老太太放了府中女子的一半奴籍。”许青珩穿着一身月白绣青竹衣裙进来,到了许之 安跟前,高高地将黎婉婷的信举起来,满脸泪痕地道:“婉婷姐姐说,所谓放了一半,是指在衙门里依旧有她们的奴籍,不许她们的老子老子娘将她们卖出府外谋 财;却许她们自由婚配,府里老太太、太太不得插手她们的终身之事。”

许之安瞥了眼许青珩,犹豫着从她手上接过黎婉婷的信,略扫一眼,便可见黎婉婷这信乃是听说许老太太、袁氏让步答应打发走素琴后便斗志昂扬地写下来的,虽是她呕心沥血写下的,却不合实际。

“你可知道,她这信里所写,没一样是合乎世态人情的?”许之安冷笑。

许 青珩哽咽道:“不合乎别人家的世态人情,却合乎咱们家的。老太太、太太没有不疼爱婉婷姐姐的,如今她因为那么一桩可笑的事英年早逝……老太太可会觉得问心 无愧?太太们可敢否认昔年曾似有若无地暗示素琴姐姐可长长久久伺候哥哥?不过是一堆人五十步笑百步……死了自家骨肉,却还想着世态人情,实在是可悲可 笑!”

许之安的巴掌悬在许青珩头顶上,却迟迟落不下去。

黎碧舟之妻房氏、袁靖风之妻管氏不知何时也跪在了明间里,因许青珩的话对她们有利无害,二人便跟着齐齐呜咽起来。

许之安喉咙哽住,见此时竟是将孙氏母子千刀万剐也难以平息此事了。

“请老太爷依着婉婷所言发话吧,不管其他人家如何,我许家必定依着她的遗命行事。这也是我唯一能对得起她的地方了。”许玉珩磕头道。

许玉玚跟着附和道:“孙儿也请老太爷发话吧,不然难以慰藉婉婷姐姐在天之灵。”

“我黎家也必定会依着婉婷所言行事。”黎碧舟见黎太太这会子几乎昏厥过去,忙膝行两步抱住黎太太。

袁靖风也道:“虽我做不得整个袁家的主,但在我们一房里,必定会依着婉婷的话行事。”

贾 琏眼瞅着众人义愤填膺,少不得也附和了一句,随后又道:“据我说,不如我们几家的老太太、太太们建立一个碧汀社,选了几家德高望重的老太太做监督,令各家 里,只有老太太、太太、奶奶、姑娘有丫鬟,少爷们不得留有丫鬟,哪怕是长辈赐下来的,也不能有。既然丫鬟都是太太、奶奶的,她们若乐意借着陪嫁丫鬟笼络夫 君又或者碍于种种不得不对夫君让步,亦或者不敢跟婆婆斗迂回地接了婆婆的人来,这便是她们自己该筹谋该思量的事了。规矩是在大面上护着她们的,难道还能在 方方面面的琐碎之处都为她们着想不成?至于老太太、太太的监督,虽各家不好做插手别人家家事的事,但人要脸树要皮,倘若按过手印答应的事还能够反悔,那样 的人家言而无信,也难能长久了。”

许青珩因贾琏的话受到鼓舞,啜泣时不由地崇拜地看他。

“……老爷子是唯恐少了丫鬟伺候不肯答应?”许老太太见黎太太已经昏厥在黎碧舟怀中,又见儿媳袁氏、宁氏、彭氏孙媳房氏、管氏个个怨恨地看她,一口气梗在嗓子眼,心道莫非都是她一个人错了?许之安这些爷们就没错!?

许 之安见许老太太逼他,冷笑着扫视屋子里,见除了许老太太、黎太太、袁氏,剩下的都是一群年轻妇人,因这会子妇人们最先着急的是笼络夫君,于是无人不赞同贾 琏的话,向后踉跄一步,又见许玉珩、黎碧舟已经将额头磕得通红渍血,只得艰难地点了头,“……变通二字,你们可明白?便是咱们府里有了这规矩,也多的是 人……”

“先立下规矩,待他们变通时,我们的规矩也变通。若因为怕他们变通,我们永远不变,岂不是永远受制于老太爷嘴里那莫名其妙的‘他们’?”许青珩仰着头冷笑道。

贾琏暗暗在心里为许青珩叫好,与袁靖风几个也跟着磕头。

贾琏道:“老太爷,如今各家都等着看咱们笑话,咱们立下这亡羊补牢的规矩,也能勉强扳回一局,不至于太过丢脸。”

提到丢脸二字,许之安又觉头疼,那孙阅——他决计不会认那人是孙子——叫嚷出来的话未必没有传开,只有再立下规矩,方能显示许家规矩严明,勉强维护住最后一些颜面,“就依着,婉婷信中所说办吧。”

第92章 虚虚实实

不管是亡羊补牢,还是掩人耳目,在黎婉婷死后,许家打着黎婉婷遗言的名义定下这兴许沦为笑柄的规矩,势必能暂时挽回了许家的一些颜面。

贾琏的一席话,最后归结到要紧的“脸面”二字,许之安听了,立时便答应了。

众人心思不一地沉默了,须臾,许之安便打着将孙氏母子送到外省的幌子令人带着他们母子去庄子里审问,黎婉婷也被抬着进了迅速搭好的灵堂。

黎碧舟、袁靖风、贾琏、许玉玚陪着许玉珩在灵堂中守着,须臾便有和尚、道士过来念经做法。

贾琏陪着守了半夜,到第二日一早,许家来劝,他低头望见自己还穿着一身喜庆的傧相衣裳,便立时告辞了出来,出门后上了马,便领着赵天梁等人回荣国府去。

路上众人说起黎婉婷来,都直说可惜。

贾琏从东边角门进了家门,回了警幻斋去换了一身蓝绸衣裳穿着,见贾母打发琥珀来问话,便随着琥珀穿过穿墙游廊向贾母院子里去。

四月的天,一大早露水挂在夏初绽放的花朵上,瞧着煞是好看。

爱享乐的贾母自然不会闷在房里不出来,这会子她穿着一身妆缎衣裳扶着个小丫鬟的肩头站在台阶下看一片茂密非常的新鲜紫茉莉,望见贾琏过来了,就问:“许家的事怎样了?”

贾琏摇了摇头。

贾母重重地叹息一声,直说:“那黎家姑娘的性子跟他老子年轻那会子差不离。”因这话又要扯到贾代善跟黎芮的旧年恩怨,便闭口不再提起。

“这边露水重,孙儿搀扶您回房去。”贾琏说着,便搀扶着贾母的臂膀向房里去,才进去,便听见套间榻上宝玉、湘云两个斗棋的嬉笑声,于是搀扶着贾母去西间套间外坐着边看宝玉、湘云两个边说话。

“许家要怎么收场?若换做别人家,这就是两家绝交的事呢。”贾母感慨道。

贾琏笑了一笑,坐在贾母手边,对贾母道:“许家也不好收场——不管怎么做,脸面都丢尽了。他们家决心亡羊补牢,借着婉婷姐姐的名头,立下一道规矩。”

“什么规矩?”贾母立时问。

“就是家里的老爷、少爷不许有丫鬟伺候着,没成亲时叫小厮小幺儿照料,成亲了,只用新娘带来的丫鬟。”贾琏握着两只手,从手指上依稀闻到了烧纸留下的烟熏味道,不免又为黎婉婷叹息连连。

贾母嗤笑一声,“这有什么,立下就是了。”

“祖母答应?”贾琏心说贾母这答应的也太快了一些,多少话他都没来得及说呢。

贾母指着玩耍的宝玉道:“你道他有自己的丫鬟?你们打小都是这样过来的,小时候只管用着我们这些老太太、太太的丫鬟,到大了,分了屋子,才有自己的丫鬟。”

贾琏见贾母是并未懂得他的意思,拿着手在扶手上刻着的百合花上摩挲了一下,“孙儿的意思是,不单这会子年纪小没有,等大了,不到成亲之前也没有。且不管成没成亲,长辈们也不能送人。”

贾母不假思索地道:“就依着你的话办,等宝玉大了,也叫宝玉搬到前头书房去住着。”

贾琏越发纳罕贾母怎会那般轻易地答应,想书中贾宝玉身边大小丫鬟可是无数呢,于是又将那所谓的放了半个奴籍的话说给贾母听。

“许家可是要这样?”

“不独许家,黎家也是这样。”贾琏道。

“那 咱们家也这样。”贾母爽快地道,看贾琏原本似乎要卖力劝说他的样子,就又开口道:“你当我是老糊涂不成?咱们家如今还剩下什么?据我说,不管黎家、许家怎 样,你只管答应着,我都依着你的意思办。这正是我们亲戚家同进退的时候,许家要闹这么大是什么意思,我怎会不明白?还不是平白无故死了新娘子,两亲家又都 是亲戚,于是与其互相埋怨不如齐心合力去恨那丫头。闹得越大,人家越是以为新娘子死得委屈,那畏罪死的丫鬟,才是真正的罪大恶极。”

贾 琏开口笑道:“多亏祖母指点,我还说许老爷子怎答应了呢,原来他是要引着众人不去非议黎家教养,转而去唾弃那多事的丫鬟。”因又将那碧汀社的事告诉贾母, 见贾母还在为早先名声受损的事不肯出门见人,便劝说她道:“早先的事算不得什么了,老祖宗只管先去许家安慰安慰许老太太,待过几日,领着迎春、探春、湘云 出门将许家、黎家、袁家的老太太们都见一见。太太身子不好常年留在庙里,多少事都要请老太太出面主持呢。”

“……那什么碧汀社……若去插手人家家的事,未免太过逾越了。”贾母蹙眉,依旧怕出了家门叫人在背后嘲笑她,毕竟贾家闹出那么多丑事,哪一件都是要算到她头上?

“若 没那社,老太太怎肯出了家门?老太太放心,这社不过是个由头,老太太常借着这社请许老太太登门,许老太太难道还能直说这社是没要紧的?她少不得也要请了别 人家的老太太、太太同来一聚。虽说家计如何终归要靠着男儿拼搏才行,但老太太跟别人家的老太太们交好,不是更有益与振兴家业么?”贾琏干脆地起身去冲贾母 作揖。

贾母的手腕还是有的,况且迎春长长久久地没个长辈领着出门,也不像话。

贾琏恭敬地弯着腰,贾母犹 豫再三,面上微微发烫,她怎不知道出了门见了外人,外人少不得要腹诽她偷了夫家钱财纵容幼子雀占鸠巢,可这会子听贾琏的话,又觉他的话里未尝没有道理,与 宁府分宗、与王家断了来往后,与史家的来往也少了,这会子不靠着她出面笼络住许家、黎家那怎么成?踌躇再三,只得点了头。

贾琏连 连对贾母道谢,心说要紧时候贾母还是分得清轻重缓急的,从荣庆堂退了出来,到了警幻斋的山门边,便对小幺儿道:“去请了金彩、林之孝来。”说罢,一径地进 到房中,在棋盘变坐下,先将棋子都收拾开,随后便拿了小锉刀去雕刻桃核,待金彩、林之孝二人来了,便将许家的事撇去孙阅大概是江苏巡抚之子的话说了一说。

才说完,金彩便咋舌道:“果然许家出了要命的大事?都说许家新娘子被个丫鬟轻轻巧巧地逼死了,我原还不信那丫鬟有这么大的能耐,如今看来,这里头定有不少事我们不知道呢。许家若不是恨极了那丫鬟,也不会为了她一个的缘故这么着将其他丫鬟一竿子打死!”

“就是。”林之孝虎着脸附和道。

贾 琏抽空揉了揉酸涩的眼睛,听金彩、林之孝二人一搭一合,轻笑一声,黎婉婷决计想不到她在信里所说,只是成了许家在她死后挽留家族颜面的幌子,若她知道了, 不知她能否在泉下安息。手下一滑,毁掉了一颗桃核,干脆放下手上工具,“咱们家要改,应当没什么需要改动的吗?”

林之孝笑道: “二爷说的是,并没什么要改的,政老爷原本用的就算是二太太、赵姨娘、周姨娘的丫鬟;大老爷用的,也全部算是几个老姨娘并太太的;大爷现在用的,大多是大 奶奶的人;二爷如今并不用丫鬟;宝二爷、环三爷年纪小,原本用的就都是老太太、赵姨娘的丫头,那些小丫头子,与其说是宝二爷、环三爷在用,不如说是他们的 奶娘在使唤。至于老太太,老太太心疼大老爷、二老爷,唯恐他们一把年纪还不尊重,也不会赏赐他们丫鬟;大爷身子骨不好,二爷执意不要,老太太也不会给大 爷、二爷丫鬟。”

贾琏点了点头,这么着这件事对贾家唯一的好处,就是能叫贾家女人打着碧汀社的幌子大大方方地重新出门交际。

金彩跟着笑道:“若说可以改的,大抵就是发话下去,告诉丫头们年纪到了,便可以出去自己嫁人了。”

林之孝连连点头。

贾 琏捂着嘴打了个哈欠,幸亏他也没将这事当事,摆摆手道:“知道了,就这么着吧。”再三揉了揉眼睛,待金彩、林之孝出去了,便去西间自己研墨铺纸,胡乱挑了 一张纸张,在上头写道“贾家依着在许家所说改了,却又什么都没改”,料想自己这信送过去了,许青珩当会断了那些不合实际的心思,便打发全福托着许玉玚的名 送过去。

全福只当这又是贾琏写给许青珩的“海誓山盟”,于是兴冲冲地出门交给朱龙,令朱龙送去。

朱龙怀 揣着这信便骑马向许家去,因昨天没随着贾琏去许家,并不知道许家里到底怎么了,只在心里为据说姿容出众的黎婉婷叹息连连,到了许家门上,见许家到处的大红 喜字都揭下来了,满府的人个个如丧考妣,细听,门房里有几个小厮也在为黎婉婷道可惜,寻了个稳妥的门上小厮,朱龙便将书信交了出去。

那小厮勤快地跑腿向许玉玚的前院书房去,见许玉玚还在睡觉,便将信搁在了许玉玚的书桌上。

家 里出了这样大的事,许玉玚哪里能安生地睡着,到了午时便醒了过来,匆匆地吃了一碗粥,唯恐许玉珩一时想不开,便出了书房去安慰灵堂许玉珩,陪着许玉珩守了 半日,再回来才瞧见书桌上有一封信,见是给他的,便直接拆开了来看,望见信上那句“都改了,却什么都没改”,先懵懵懂懂地不解其意,须臾醒悟到大抵这信是 给许青珩的,便打发人将这信去送给许青珩。

这信送过去时,许青珩正在许老太太跟前跪着,只见她两眼红肿,已经掉不下眼泪来,只是愣愣地,不时念叨一句婉婷姐姐。

“老太太,玚二爷送了信来。”五儿这会子不敢背着许老太太行事,拿着一封信,犹豫再三后,当着许老太太的面就说了出来。

“是什么信,拿来给我瞧瞧。”许老太太盘腿坐在炕上,手边炕桌上放着一把光滑的戒尺,她扫了一眼许青珩身下的蒲团,见那蒲团十分地厚重,这才凌厉地去看五儿。

五儿一个激灵,险些踩到了自己直垂到脚面的素绢裙子,忙双手将书信送到许老太太跟前。

许老太太淡淡地接了,拆开了信去看,因曾看过贾琏的信,认得贾琏字迹,瞅了一遍,嗤笑一声,便叫五儿递给许青珩。

许青珩不解许老太太嗤笑什么,接了那信只一眼就将所有字看进心里,她最是明白黎婉婷是为什么死的,是以最是明白只有黎婉婷信中所说能够达成,对泉下的黎婉婷才是莫大的慰藉,此时接了贾琏的信来看,只觉这信是对黎婉婷莫大的讽刺。

许青珩声音沙哑地问:“咱们家……”

“咱 们家改了,却也什么都没改。”许老太太嘴角噙着一抹冷笑,此时居高临下地望向许青珩,叹息一声道:“你过两日,不必等婉婷出殡,便跟着家里两个老嬷嬷闭门 不出再学一学规矩吧,不然将来吃亏的是你,若你步了婉婷后尘……”说着,眼泪便如断了线的珠子一般簌簌地落了下来。

“黎家……”

“黎家改了,却也什么都没改。”

“袁家呢?”许青珩不死心地问。

“袁家也改了,却也什么都没改。你呀,到底吃的盐少了一些。”许老太太落着眼泪嗤笑道。

许青珩眼神黯淡了,慢慢地攥着信纸,喃喃地问:“倘若那样,家里兴师动众地张扬这事……”

“不张扬张扬那起子奴几的狠辣,莫非要张扬婉婷的不识时务?”许老太太反问道,许家越是将这不是事的事当回事,才会越显得许家委屈,那些奴才的“奴大欺主”。

许青珩呆呆的,嘴唇动了动,便又紧紧地抿住了,手下意识地又展开贾琏的信来看,反复看了两次后,自己先嗤笑一声,将信丢在一旁,自顾自地低头落泪。

“跪够了,就起来跟你的嬷嬷请安去吧。祖宗留下的几千年的规矩,不是你想改就能改的。”许老太太嘲讽地一笑。

“……是。”许青珩有些服软地答应了,并不立时起来,待许老太太扶着丫鬟的手从炕上站起来慢慢向外去后,不禁瘫坐在地上。

五儿、六儿忙给许青珩揉腿。

“姑娘,要不要去信请教四爷该怎么办?”五儿想当然地以为贾琏无所不能,见许青珩神情委顿,便想起贾琏来。

许青珩微微摇了摇头,反问五儿:“你说,若是婉婷姐姐知道她平生志向成了她死后为她遮羞的……”说到此处,声音沙哑地再说不出话来。

五儿、六儿齐齐笑道:“我们不懂姑娘们的事,只是姑娘们做的事自然有道理。”

许青珩见跟她们也说不通,只得自己“识时务”地住嘴,扶着五儿、六儿两个,就去跟她素日里不肯见的老嬷嬷请安去。

第93章

许家养着的两个老嬷嬷足有七八十岁,一个姓李一个姓王,俱是鬓发苍苍、规矩严厉之人。

往日里许青珩有许老太太亲自教导,这两位老嬷嬷便也乐得清闲,如今这二人正聚在一处坐在椅子上晒太阳,望见许青珩红肿着脸皮过来了,忙喊着心肝地将她迎过来,叫她坐在李嬷嬷坐的椅子上。

许青珩推辞不肯,勉强笑道:“老太太叫我来跟两位嬷嬷学规矩。”

李嬷嬷、王嬷嬷两个鹤发鸡皮的老人,听许青珩这样说,却也明白许老太太的意思。

李嬷嬷摩挲着许青珩的臂膀道:“到底是老太太英明,婉婷姑娘闹了这么一出,怕咱们家姑娘的名誉也有所损害。少不得我们对姑娘要严厉一些了,姑娘心里得明白我们是为姑娘好,千万别在心里埋怨我们才是。”

“不敢埋怨两位嬷嬷。”许青珩又连连请这两个无儿无女的老嬷嬷坐下,因听老嬷嬷用一个“闹”字来说黎婉婷,不免又在心里为黎婉婷鸣不平。

“为了个丫头就这样,实在犯不上。”对黎婉婷之事一时半截的王嬷嬷拉着许青珩的手,待要拍一拍,又见许老太太已经打过她的手了,此时一双白嫩的小手青青紫紫,“谁家里没有这样的事?况且咱们大爷已经将人打发了,她还这么着,就有些得寸进尺了。”

“正是,那些丫鬟不过是个玩意,还怕大爷糊涂地为了个丫鬟宠妾灭妻不成?”李嬷嬷声音沧桑地附和,见许青珩脸色不好,这才又缓和地道:“纵然是看不上那丫鬟,也该暂时忍了一口气,待过两些时日,大爷自然就对那丫鬟淡了。待到那一日,要怎样,还不由着婉婷姑娘了?”

许 青珩勉强堆着笑,眼前不禁又晃过贾琏信上写着的“什么都改了却什么都没改”,从满腔激情到一心无奈,虽不苟同这两位老嬷嬷的话,却含笑应对着,待这两位老 嬷嬷训完了话,天色已经黑了,走回自己屋子的路上,肚子里便咕咕叫了两声,回到屋子稍次间中,洗了手等丫鬟去端饭菜来的空当,便从百宝槅子上拿了玻璃匣子 下来,帕子梨花木木桌上,将匣子里的十二生肖倒了出来,拿着食指一一将桃核上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推正了细看。

“姑娘,老太太说将四爷的信拿给姑娘看。”五儿说着,又将许青珩丢在许老太太房中的信展开了放在许青珩面前。

许 青珩头会子觉得自己会错意了,黎家、袁家、许家便罢了,她以为贾家最是要改的彻底的,偏贾家也是改了等于没改;变通的法子,在旁人家可行,可在火眼金睛的 贾琏手上,他若有心,是断然不会许人用这变通法子的,手腕上的金铃铛叮当地响了两声,这清脆的声音没来由地叫她听着腻烦起来,拿着右手去脱左手上的镯子, 偏手掌生得太过白胖,用了力气也拔不下来。

“姑娘别伤到了手。”五儿不解镯子哪里得罪了许青珩,见她将自己的手勒得通红,赶紧叫人拿了水盆、皂角来替她摘镯子。

五儿不知,许青珩这会子失魂落魄的,只觉自己还戴着幼时的镯子,便永远都是小孩儿,由着五儿给她摘镯子,哑着嗓子问:“你说,四哥的话什么时候是真的,什么时候是假的?”

五儿不知她为何这样问,低着头也不接话。

“原 来他说的话,最要紧的就是挽回颜面那一句。”许青珩待要冷笑,又笑不出来,只觉自己往日太过幼稚,倘若自己对贾琏的话将信将疑,不信他的,便不会给黎婉婷 去信告诉她这世上不是所有人都觉“与个丫鬟计较实在有失身份”,倘若自己在信里一味地劝说嘲笑她太过钻牛角尖,兴许黎婉婷便不会答应嫁过来,便是嫁过来也会 因觉这世上并无“例外”而乖乖地依着世情老老实实地活在许家。

如此一想,许青珩也有些钻牛角尖地以为黎婉婷死了,也有她的两分责 任在里头,于是待六儿将一碗粳米粥、四样小菜摆在面前,便含泪吃了小半碗粥,太阳打西边出来一般叫人拿了一本《烈女传》来翻看,待五儿催促她洗漱睡觉了, 只觉两只腕子上没有铃铛空荡荡的,躺在床上,向枕头下一摸,偏摸到的又是被自己奉为圭臬的贾琏的信,立时坐起身来,掀开枕头将信一一拿了出来,通通递给五 儿道:“拿去烧了吧。”

“姑娘,这可是四爷的信。”五儿睁大眼睛,不解许青珩这是怎么了。

“拿去烧了吧,若叫人看见了,反倒要生出是非来。况且,虽没定亲,但两家都明白这事,日后咱们也要避嫌,若非必要,不见也好。”许青珩赌气地躺在枕头上,两只眼睛肿胀得竟有些合不拢。

五儿见许青珩忽然要“规矩”了,心里吓了一跳,不敢逆着她的意思,只得捧着那些书信去烧掉。

许青珩侧身躺在床上,拿着手捂着眼睛不知不觉又哭了起来,忽地觉察到有人摩挲她的后背,一转头便望见许老太太坐在床边和蔼地看她。

“老太太——”许青珩哽咽一声,立时抱着许老太太无声地哭了起来,“……原来四哥满嘴义正言辞,不过是拿着婉婷姐姐的遗命替婉婷姐姐遮羞,并非是真心实意……”说着话,又再次没了声音,张着嘴也说不出一个字来。

“若不是这样,你道我跟你祖父为什么这样喜欢他?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他的话多荒唐,只管跟着他的话应下来总不会错。”许老太太搂着许青珩,见才一日她的小脸就显得瘦削了不少,再想起黎婉婷的事来,越发心如刀绞。

“可……”许青珩又只说了一个可字,便什么都说不出了。

许 老太太笑道:“你还年轻,不知什么叫做顺势而为,若不依着他的话办,你婉婷姐姐没了,就是黎家恨咱们家;如今依着他的话办了,就是你母亲、你姑姑都同仇敌 忾憎恨那些奴才。不然,难道我们许家黎家要翻脸不成?难道我们许家要亡羊补牢,低三下四地向黎家求和,然后叫你哥哥好端端的娶个黎家庶出的丫头?”

许青珩原本就说不出话,这会子越发说不出话来了。

“明儿个一准有人来安慰我这白发人送黑人的,你只管跟着瞧瞧吧。”许老太太拿着帕子替许青珩擦了眼泪,从床边站起来,又叮嘱五儿、六儿,“多劝着姑娘吃些东西。”说着,便缓缓地起身向外去了。

许青珩听许老太太的意思,又像是她错了,重新躺在枕头上,满腹心思地辗转反侧。

一夜无话,第二日一早,果然就有许老太太房里的老嬷嬷来催促五儿、六儿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