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静韵手中是个大海碗,里面也是满满的一碗香喷喷的热\奶\子,笑,“简单的会。”见林靖双眼冒光,舒静韵哈哈一笑,“我可没有你小厨房里厨子的手艺。”

“这怎么一样。”林靖嘴巴巧的很,道,“先生做的东西,能跟厨子一样么。就像这碗双皮奶,我就能从里面喝出先生对我浓浓的关怀来。”

舒静韵给林靖逗的直乐,笑斥,“喝你的奶去吧。”

林靖小小年纪,却已经有些个朦朦胧胧的心思,闻然一笑,往舒静韵胸前瞟一眼,坏兮兮地,“这是先生的奶。”

舒静韵险些喷了,将脸一沉,问,“是不是有丫头勾搭于你?”男人的这点事儿,穷家破户的男孩子条件有限开窍晚些。但,如高门大族,家里别的没有,哪个公子少爷身边没几个丫头,有些丫头想一步登天、脱贫致富奔小康,勾搭少年公子就是捷径。林靖这才几岁,就会说荤段子了,也难怪舒静韵会怀疑到这方面

舒静韵忽然这样问,林靖顿时两眼溜圆,伸出小拳头去敲舒静韵的头,气咻咻地,“先生,你说什么啊。真是为老不尊。”他是那样的人么?

舒静韵正色道,“男女之间,也就那样子。若有人勾搭你,万不要上她们的当,你现在年纪小,正是调理身子的时候,若过早流连男女之事,你这身子是调理不好的。”

“我又不是傻瓜,怎么可能被女人骗啊。”林靖小模样的横舒静韵一眼,道,“不是我吹牛,我见过的女人,肯定比先生更多。”也不想想他在哪儿长大的。后宫之中,别的没有,就是女人最多,简直就是女人窝儿。林靖觉着,他不仅见识过的女人多,而且极具智慧,怎么可能栽到女人手里去啊!先生也真是的…

林靖转而一脸坏笑的凑到舒静韵面前,神秘兮兮的问,“先生,你一把年纪,身边一个女人都没有啊——”最后一字还拉出长音,两只眼睛一个劲儿的往舒静韵胯\下瞟。

舒静韵给林靖气笑,忽然伸手往林靖的裤裆里摸了一把,林靖哇哇大叫,手一抖泼了满手的热奶。舒静韵从容的收回手,笑话林靖,“看这一惊一乍的模样,哪里还有半分大家子弟的沉稳。”

林靖伸出手,青松连忙送上帕子,又去找来温水给林靖净手。林靖歪着头,大为不满,“先生,你怎么能摸我?”

舒静韵笑,“咱们都是男人,瞎乍呼什么。”

林靖哼一声,从袖子里摸出条新帕子擦干手上的水,义正严辞地,“现在不能摸,会长不大的。”

林靖鲜少有这般稚气可爱的时候,舒静韵哈哈大笑。

师徒两个正在说说笑笑,林翊就来了。

林翊永远这般周全,舒静韵不喜去前面凑那些热闹,如今里外皆忙活他的寿宴,他担心下人怠慢了舒静韵,特意来瞧一瞧。见林靖也在,林翊笑,“你怎么来了,找阿韵来念书呢。”这小子,不知是有意还是无心,总能出现在最恰当的地方最恰当的时候。有林靖陪着舒静韵,找舒静韵说话,林翊很是受用。

林靖站起身,把自己的椅子让给林翊,半点不提念书的事,转移话题,道,“大哥哥过大寿,又是这样好的天气,先生做双皮奶给我吃。”

林翊捞过林靖,抱他在膝上坐着,道,“吩咐厨下一声就是,怎么叫阿韵动手。”

林靖笑嘻嘻地,“这是我们师徒浓浓的情谊啊。先生太喜欢我了,死求白赖的非要给我做来吃。等以后,我长大了,也会做东西给先生吃呢。”

舒静韵懒得理林靖,转而与林翊说起话来,问,“昨日,荣家来人了吗?”

林翊握着林靖小白手在掌中把玩,道,“荣公长子打了个照面儿便走了。”

“看来荣家还记仇了呢。”说到荣家,舒静韵的不屑是赤果果写在脸上的。真是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林翊一笑,“再过几天便是荣家老太太的寿礼,因与太子殿下的册封礼时间重了,听说荣家提前为老太太贺寿,不知要如何热闹呢。”荣家若非是昭德帝舅家,林翊也着实不想与这家人来往。

不出林翊所料,荣老太太今年七十岁整寿,昭德帝亲赐了墨宝,慈恩宫也赏了东西,谢皇后虽然心里诅咒死老太婆祸害遗千年,奈何皇上太后均对荣家有所赏赐,她凤仪宫也不能不表示,连带着庆祥宫荣妃在请示了昭德帝之后,也斟酌了赏了几样东西。

当然,大家都是好意,跟着昭德帝抬举荣家的意思,只是这么多的赏赐,荣老太太虽说是一品诰命,不过这一品诰命摆在昭德帝、慈恩宁、凤仪宫、庆祥宫面前,连个渣都算不上。而且,礼法严明,待荣老太太四番接赏谢恩后,险些累的闪了老腰,偏偏因太子登基,许多藩王受邀前来帝都,荣家是昭德帝娘舅家,来贺的人王妃公主公侯夫人,荣老太太也不能不露面寒暄,只一天,便将老太太累的头晕眼花,险些犯了老病,第二日便让媳妇出去张罗,自己在屋里养神。

荣玥捧了盏炖好的燕窝进来,柔声道,“老祖宗尝尝,孙女亲手炖的。”

荣老太太见荣玥一身玫红的衫子,也算喜庆,只是头上不过二三金钗,素朴的很,心下很有几分不好受。已有大丫环接了荣玥手中的翡翠碗,荣老太太道,“我的儿,哪里用得着你亲自下厨,倒伤了手。”荣玥自幼在老太太身边长大,她又生的貌美灵巧,自然是老太太的心头肉。不然,荣家也不能拿她去与林家联姻,不想却出了大丑,自此荣玥性情大改,再不好脂粉装扮,沉静内敛实不像个十来岁的女孩子。

荣玥柔柔一笑,道,“知老祖宗疼我,我也想孝顺老祖宗呢。老祖宗尝尝,别凉了。”

荣老太太笑,“好,可得尝尝我家玥儿的手艺。”想到孙女落此境地,荣老太太每想到畅音园之辱,心头对林家的恨意便是再深一层。

荣家对林家冷淡,林家对荣家也没多少热情,林翊与越氏不过去去便回。到家后,由丫环伺候着换了家常衣裳,越氏令丫头婆子退下,方道,“倒没见着荣家大孙女,说是身子不大好。”

林翊淡淡地,“难得他家还知道羞耻。”想到荣家人将算盘打到林靖头上,林翊便怒从中来。贵族子弟的婚姻向来是大事,何况林靖正经嫡子出身,林翊自有打算,岂容他人越俎代疱。

见丈夫脸色不愉,越氏便不再说荣家的事,转而道,“今天见着大舅妈了,话里话外的跟我打听大妹的事。”

越氏口中的大舅妈,说的是林翊舅家南襄侯温家。林翊眉心微动,道,“大表弟已经大婚,余者皆是庶出,舅妈打听大妹…”略一沉吟,林翊摇头,“不合适。”其实林萍也是庶出,庶女嫁庶子,何况温家也是侯门府第,说的上是门当户对。林翊一口回绝,实在是深知几位庶出表弟的脾性,并无出挑之处。当然,林萍本身…也就那样了。不过,女孩儿不比男孩儿,依林翊的意思,倒是给林萍寻一户殷实人家,人口简单,安安生生的过日子的好。

越氏却是有不同的意见,温声劝道,“我知老爷一心为二妹着想。只是,我思量着,二妹生在咱们这样的人家,眼界都是有的,别叫二妹觉着委屈了才好,反误会了老爷的一片心呢。再者,还有二弟那里呢。”要越氏说,林翊待几个弟妹真没的说,林靖就不必提了,这是嫡亲的弟弟,林翊拿林靖当儿子。余者,林飒林端,林翊也从没委屈到他们。林飒林端倒还懂事,知礼又老实的孩子,倒是林萍,平日里与越氏也并不大亲近。再兼林萍的生母被林靖收拾到了祠堂念佛,林萍愈发冷清了。要越氏说,都是惯出来的臭脾气。越氏也有庶出姊妹,这些姊妹,在她母亲面前,甭提多乖巧伶俐,哪个似林萍这般,成日便跟人欠她八百两银子一般。若只有一个林萍,越氏也不会为难就此,大不了多给嫁妆远远发嫁,便是老死不相往来,与越氏也没什么损失。主要是,林飒与林萍一母同胞,打老鼠还怕伤着玉瓶呢,倒别伤了林飒的心才好。

林翊根本没将林萍如何放在心上,一个庶出妹妹,往日里不知与兄嫂亲近,天天冰清玉洁不食人间烟火似的,又不会讨喜,林翊整日衙门应酬颇多,哪里顾得上林萍。听越氏这般说,林翊道,“待我问问二弟的意思吧。”

越氏温言道,“好。便是二弟三弟的亲事,不如老爷一并跟二弟三弟说一声,他们年纪不小,也叫他们心里有个数才好。”见丈夫听进了自己的话,越氏眼中含了几缕笑意,道,“二弟三弟皆是懂礼的人,老爷与他们多说说,人家千娇百宠的养了女儿嫁进咱家门儿,可不能慢怠了人家。夫妻同心同德,方是正理。”

林翊轻轻捏住越氏的手,“嗯。我这就去瞧瞧他们。”

荣家老太太的七十大寿一过,册封东宫的旨意下达,准备了数月的皇太子册立大典终于开始。

远在金陵郊外的司徒三却是不晓得什么太子不太子的,此刻,司徒三正在忙着给母亲张氏做生日,虽是穷乡僻壤,也有穷乡僻壤的热闹。尤其,如今司徒三也算得上司徒村的名人了。

别的不说,司徒三做主,跟卖肉的张屠户买了一头大肥猪,连带八月十五的肉都有了。

村里人瞧着司徒三的面子,甭管是攒几个鸡蛋、还是扯几尺粗布,都当送个寿礼,便携了一家子老小的来吃顿大肉菜。其实,一碗里不过三五块肥猪肉,不过,对于肚皮瘪瘪、油水奇缺的乡亲们来说,已是难得的好菜了。于是,大家更是纷纷赞司徒三有出息、孝顺。

司徒三装模作样的整了件长衫穿在身上,带着司徒四跟乡亲们寒暄。张氏坐在屋里床头,听着东家的嫂子西家的妹子七嘴八舌半羡慕半嫉妒的说她命好,有这样能干的儿子,那嘴咧的合都合不拢,露出粉红色的牙花来,那种不知所措的高兴让张氏说话都有些颠三倒四。

司徒大司徒二也来了,不但他们来了,还带着个一身绸衫的中年男人,那男人个子不高,生的容长脸儿、三角眼,外加三缕狗油胡,实在是…生的不怎么样。

司徒大与司徒三介绍,“三弟,这是镇上药材铺的胡大老板。胡老板听说咱娘今天过大寿,特意过来的。”说着,司徒大一脸谄媚巴结的笑意。

司徒三见胡老板后面还跟着个十三四的少年,少年着粗布麻衣,倒是方脸大眼的,双里捧着两匹锻子两个匣子,明显是寿礼。正是张氏的好日子,司徒三问都不问一句,笑,“胡老板请进。乡下地方,叫胡老板见笑了。”

胡老板一拈三缕狗油胡,笑道,“听说令堂寿辰,早闻大名,特来祝贺。小小礼物,不成敬意。”几句半文半白,狗屁不通的话,司徒三很有经验,一听就知这位胡老板也不是什么有学识的人。

“胡老板客气了。”同行是冤家,司徒三见惯了盘算他的人,这位胡老板,眼中透着精明,一脸假笑,何况还有这相貌,令人一见便不由心生防备。当然,这也是司徒三小小少年、便很有些颜控的小毛病有关,不然,日后司徒三也不能一见林靖便成个半呆子,立刻把人当活宝贝的养起来。

不过,好美恶丑,亦是人之常情。

言归正传,司徒三既生防备之心,好在他如今颇有几分小心机,迎着胡老板进屋,介绍给张氏认识。张氏今日穿的是一身新做的暗红底富贵花的大绸衣衫,只是张氏这一辈子头一遭穿绸缎衫、戴镀金钗,颇有些扎手扎脚,如今见着胡老板,更是张张嘴说不出话。倒是胡老板言笑自若的说了几句祝寿词,司徒三请胡老板出去吃酒。

与给乡亲们吃的萝卜冬瓜炖大肉不同,司徒四见来了客人,已经机伶的央了来帮忙的几个婶子大娘现炒了几样小炒出来。什么葱花炒鸡蛋、溜肉片儿、炸花生米、酸辣土豆丝,再加一大碗香喷喷的炖肉。

胡老板却是未提筷子,只与司徒三喝了一碗土酒,便起身告辞。司徒三未苦留胡老板,只是将人送到门口,胡老板脸皮上浮起三分笑,打量着司徒三道,“穷山恶水出蛟龙,三兄弟小小年纪,本领却是令胡某敬佩的。待有空,我再来找三兄弟喝酒。”

司徒三一拱手,道,“胡老板瞧得上我,是我的福气。”

一桌好菜胡老板未吃,司徒三一回身,司徒大正坐桌子上胡吃海塞呢。司徒三虽不知胡老板因何而来,但,瞧见司徒大这德行,司徒三就有说不出的不痛快,抬脚过去,笑道,“大哥,奋哥叫你呢。在门边儿。”说着,司徒三一指门口。

司徒大与司徒奋本就是狐朋狗友,听司徒三这样一说,司徒奋连忙往嘴里塞了一筷子肥肉,嘴角滋出细小的油花,袖子一抹嘴儿,司徒大忙去了门口寻司徒奋。见司徒大离了桌,司徒三请几位帮忙做饭的嫂子婶子坐了,笑着道谢,“乡亲们也吃的差不多了,劳累了嫂子婶子们一天,别嫌弃,我陪嫂子婶子们喝一杯。”

乡下女人,哪里比得上司徒三的见识。司徒三说话文绉绉的,女人们纷纷笑道,“小三你可别笑话我们了,你去忙吧,我们吃我们的。可不敢喝酒,一会儿喝醉了,谁给你收拾碗筷。都是借的呢,得还哩。”

司徒三举起酒碗,笑,“那我自饮一杯,跟嫂子婶子们道谢。”

“到底出门见识见识不一样,长进多哩。”

甭说什么男女大防,在乡下穷苦地界儿,吃饱穿暖都是奢望,哪家女人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守在家里,谁不下地做活呢?

司徒大在门口张望许久,也未瞧见司徒奋,转身回院里想问一总要司徒三,一看几家女人占了那桌子好菜,司徒三正跟这些半老娘们儿们有说有笑,司徒大立刻知道上了司徒三的当。只是如今司徒三手里攥着他们的借条,如今又有本事,他还是真不敢似往年那般与司徒三翻脸,冷哼一声,司徒大自到灶上,盛了碗萝卜冬瓜炖肉片,再寻了两个粗面饼子,往院子里寻个阳光充沛的地界儿,蹲在地上吸吸溜溜的吃了起来。

直待前来贺寿吃肉菜的乡亲们散去,碗筷收拾妥当,该还的还了,该送的送了。司徒三又送了来帮忙的女人们每家一碗肉菜一碗实诚的烧肉。月过中天,司徒三往院子里冲了个凉水澡,这才思量起胡老板的事情来。

作者有话要说:一更~~肥不~~~~~

29晋江原创发表

魑魅魍魉纷纷涌来,竹马竹马情窦初开

无事不登三宝殿。

何况胡老板那种对着乡下人所流露出的傲倨,司徒四好意备了席面儿,虽是简单些,胡老板却是筷子都未动一下,那眼睛里明明白白的蔑视,司徒三看的分明。

不过,如今的司徒三早不是当初的自尊心放到天上去的司徒三。他早已明白,自己出身不好,既无银钱,亦无地位,别人看他不上,是正常的。

世界,永远都这样现实。

司徒三琢磨了一会儿胡老板的来意,心下有了决断,便去东屋与司徒四睡了。

西屋的灯依旧亮着,张氏激动的心情久难平复,油灯微光下,粗糙的掌心中一支银镀金的梅花钗子折射出淡淡光华,张氏摸了一遍又一遍,似是永远摸不够一般。过一时,叹口气,张氏又与司徒青说一回,“我这一辈子,也算没白瞎。”村里这么些女人,哪个能得儿子这样给办一回大寿呢。真是值了,她这一辈子,值了。

张氏抬袖擦一擦眼角湿意,里衣的料子也是儿子给买的软软的丝棉,这一身,若不是过大寿摆席面儿,她真舍不得穿。小心的将钗子用块绸帕子紧紧的包好,妥妥的藏在了箱子最底下,张氏方上床睡觉。

司徒青也没睡呢,他是个老实人,与张氏这些年,又有了司徒四,不是没感情。司徒三这样大作排场的给张氏过大寿,司徒青既为妻子高兴,心里却又有一分羡慕三分悲凉,他明白,司徒大司徒二是断没有这种心思的。

年纪大了,都是各人睡各人的被子,见张氏躺下,司徒青如往常般给张氏压一压被角,低声道,“四儿他妈,你看,能不能叫老大、老二跟着三儿一道收药草。也,也拉帮拉帮他俩哥哥。”

张氏一愣,叹口气,“三儿跟老大、老二一直不怎么好。唉,说他,也得他听呢。”司徒三又不是村南头儿的秀才,家里老娘不喜媳妇,天天对着媳妇朝打暮骂,老娘一个人打不算,打的不爽了还叫秀才帮把手,把个好端端的媳妇打离了家,如今却是再娶不上。

司徒三自小有主见,你说的合他心,他听;若不合他心,那就有的瞧了。

司徒大司徒二早便想跟着司徒三一道收药草,奈何司徒三根本鸟都不鸟他们。想叫司徒三拉帮司徒大、司徒二,张氏与司徒青,俩人估计加一块儿,估计也没那样大的面子。

张氏这样一说,司徒青深深的叹口气,道,“睡吧。”支起身,扭头吹熄油灯,二人渐渐入睡。

第二日。

司徒三晚上收药草回来,经过司徒大家时,闻到里面一阵一阵的肉香飘出来。司徒三冷冷一笑,继续抄着袖子往家走。没走几步,见着司徒二两口子正有说有笑的走过来。三人走个碰头儿,司徒二脸上撩起三分笑,“哟,三儿啊。怎么着,发财回来了?”

司徒三点了点头,“二哥这是去哪儿?”

司徒二笑,“去大家哥吃饭,怎么着,一道去?”

“不麻烦了。”学着城里人的样子掸一掸衣衫,司徒三抬脚走了。

司徒二冷眼望着司徒三远去的背景,冷哼一声,叫着媳妇一道走了。

司徒三并没有回家,反是去了村里老猎手燕伯家里。

燕伯一身武艺,老婆死的早,后来闹饥荒时,儿子因病也死了。燕伯从柳树下捡了个小子回来,养在身边儿防老。因这小子是从柳树下捡的,燕伯便给这小子取个名字,唤做柳志高。

柳志高比司徒四大上一岁,因他自小随着燕伯习武功拳脚,很是目中无人,平日里除了司徒三,谁都不服。柳志高之所以服气司徒三,完全是因为他被司徒三狠狠收拾过,被揍服了。更兼有次柳志高学了三拳两脚,便自视甚高的背着铁胎弓、握着短刀去山里狩猎,非但连根鸟毛都没打到,倒被野猪追的跌断腿,险些没把燕伯急死。司徒三跟着燕伯在山里寻了两天两夜,才寻到断了腿的柳志高。司徒三与燕伯早累的不成了,俩人换着班儿才把柳志高背回村里,自此柳志高才算彻底服了司徒三。

如今司徒三倒腾药草,司徒四被轰去了学堂念书,柳志高便跟着司徒三帮忙。司徒三有意叫司徒四从学堂回来教一教柳志高认字,也省的白交了那么些束休。柳志高学了半拉月,才学会写自己名子。原本司徒三对司徒四的学业进度十分不满,有柳志高在旁边反衬着,便显得司徒四无比聪明伶俐起来,起码司徒四早会写自己名子了。

柳志高正在收晾干的药草,分门别类的装进不同的竹篓里,手脚麻俐至极。听到门口动静,柳志高抬头,一见是司徒三,柳志高咧嘴就笑了,喊道,“三哥,来啦。这些药草都晾的差不多了。”

司徒三过去,抓了把晾过的药草,道,“明天再晒一天。”甭看司徒三生在这种穷乡僻壤,你不得不承认,有些人就是有这么一种天分。譬如,司徒三与薛祟德认识的时间长了,薛祟德也会指点一下司徒三:药草要晾到什么程度、什么水平。司徒三问清楚看明白,再送到薛祟德手上的药草便最合薛祟德的心。尤其司徒三上交的药草愈发齐整厚实,依旧未提出要涨价,薛祟德满意的很,更乐意与司徒三打交道。

司徒三跟着柳志高一道把药草收好,放在干燥的屋子里。才搭着柳志高的肩,把司徒大与司徒二的不对劲说了一遍,低声道,“柳子,我要是出去,给老大、老二瞧见,他们肯定得起疑心。你悄悄的在村子里打听打听他们这些天跟谁来往。再往外说老大发了横财,老二比都比不上老大。”

柳志高小声道,“三哥,打听那两个夯货倒没问题。干嘛说大夯发财,二夯比都比不上呢?”柳志高脑子转的很快,道,“这是,这是在挑拨他们吧?”

司徒三不屑,“我还不知道他们,来瞧一瞧青叔,买上二斤肉两瓶酒,还是两人各五十文正好一百文凑的。后来铜板不够,差七个铜板,一人出三个一人出四个,老大多出了一个铜板,念念叨叨足有小半个月,抠门儿抠到家的都。老二若是知道老大得的银子比他多,定要翻脸的。”当然,还有一些原因,司徒三又往柳志高耳畔低语几句。

柳志高很有几分小机伶,人也长的跟猴儿一般,嘿嘿一笑,尖尖的脸上露出几抹坏笑,“三哥就听好吧。”

“多余的事别做,倒叫人怀疑。”

柳志高点头应了。司徒三又往屋里去瞧过燕伯,司徒三从来不是个小气的人,自从倒卖药草开始,燕伯与柳志高都跟着帮忙,司徒三也不会亏了他们。如此,手里有些银钱,燕伯便少去山上打猎了,一门心思攒些家当,以后给柳志高娶媳妇之类的。

把事情交待给柳志高,这一批药草晾好后,司徒三没叫司徒四去念书,趁着路引期限未到,兄弟两个起了个大早,一声未吭、半个人都没惊动的将药草带到金陵城给薛祟德带了去,待结了银子,兄弟二人歇都未歇一日,连夜赶路回家。

不出司徒三所料,他们前脚刚到家,司徒大就跟闻到味儿的苍蝇似的撵了过来,皮笑肉不笑的搭讪,“三儿又去金陵啦。不是大哥说你,小四不是念书么,你赚银子自己赚去,怎么又拉着小四去金陵城,耽搁了他去学里,叫秀才好个念叨…还有,不是刚去过金陵,怎么这就又去了一趟?”

司徒大喋喋不休,见司徒四从布兜里拿出个油纸包,鼻子一抽,司徒大闻到了一股油香味儿,忙道,“小四,大哥早饭还没吃呢?”

司徒四根本没答理司徒大,把油纸包往怀里一揣,搭拉着眼皮往屋外去了。司徒大骂两句“小崽子”,就听司徒三问,“听说大哥发了财,我正好这几天手头稍紧。不如大哥把前儿借我的银子还上一还,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么?”

一听司徒三叫他还银子,司徒大立刻道,“你听谁瞎嚷嚷的,我要有银子,能不给你?没有的事,不是才给张婶做了大寿么,怎能没银子?没银子还买肥猪炖肉菜呢。”现在司徒大才知道,司徒三当初并不只是买了一口大肥猪,司徒三是一共买了五头,哼,连燕伯、柳志高父子都分了半拉猪过中秋,结果他们兄弟连根猪毛也没捞到。司徒大每想到这事,就恼恨的不得了。

司徒三不急不徐的呲牙一笑,道,“就是给娘过大寿过的,我手里银子一时紧巴,大哥有银子,就还了兄弟吧。”

“我哪里有?”司徒大懒的与司徒三纠缠这个,搪塞几句,抬脚走了,具体他来有啥事,根本没说。

柳志高是个机伶人,不过三天,全司徒村儿都知道司徒大发了横财,连邻村儿的丈母娘家都知道了。正好丈母娘家小舅子要娶媳妇,银钱上就有些手紧,此时听说女婿发了横财,老丈人亲自派小舅子去把出嫁的闺女接回了娘家。然后,朝闺女张嘴借银钱。

司徒大的老婆李氏当场就傻了,丈夫弄了几两银子回来是真的,但,爹娘开口就是二十两,她才成亲几年,这是要她倾家荡产么?

李母见女儿似是不乐意,拉着闺女的手,道,“我说闺女,咱们家里可有谁呢。你做大姐的,有银子时拉帮一下你弟弟,以后你弟弟也念你的好儿呢。”说着,李母叹口气,道,“要是女婿没这个财力,我也不开这个口。这不是你们有银子么,暂且借几个给你兄弟支应。知道你怕女婿不同意,咱家又不是不还,要不,给你打个借条子。”

李氏急道,“娘听哪个嚼舌根子的!你女婿你还不知道,要真是有啥大本事的,能看得上咱家!娘不要听谁乱嚼咀几句,就怎么着怎么着的!我若是有银子,不用娘你说,也得拿出来给弟弟们娶媳妇!弟弟们过的好了,难道对我有什么坏处不成?娘,你别听风就是雨了,村儿里人你还不清楚,但凡哪家吃顿肉就是有钱了、发横财了!娘不信我,跟我回家瞧瞧,看看我可添了一件家俱添了半件裙袄。我要是咱村儿的游财主何富户,我还这样穷嗖嗖的做什么!”

李氏巴啦巴啦一通说,李母顿时也没什么话了。做父母的,不是不得已,也不会跟闺女开口,这好容易开了口,却被闺女一顿说给顶了回来。李母脸上就有些不自在,拍一拍李氏的手道,“行了,没有就没有,我跟你爹另想法子就是。”

李氏在家里吃了顿饭,便回了自家。想到娘家开口借银子的事,既气且恼,待司徒大回来,李氏指着司徒大好一顿骂,“弄了三瓜俩枣回来,就恨不能全城的人都知道,骨头轻的没有半两重,你这发了财还不得飞天上去!”

司徒大在亲爹司徒青面前,什么无耻都能耍得出来,却是架不住家里婆娘厉害,很有些惧内的意思。听了李氏没来由的臭骂,司徒大忙从怀里摸出根亮闪闪的钗子,伸手插在李氏的发间,笑,“这可是怎么了,我一回来就听你骂。呐,钗子打回来了,你不是说的么,跟张婶的一模一样的,外头镀了金的。”

李氏横了司徒大一眼,摸一摸发间梅花镀金钗,捞过床头柜上铜镜瞧一眼,心头那口气稍散了些,才开始抱怨司徒大,“我早跟你说过,别有事没事的瞎出去嚷嚷,不就有那么几块银饼子么。你到处去说,别人还得以为咱家发了横财呢,还不得来开口借银子呢。”

司徒大并不笨,想到媳妇刚从娘家回来,眼珠一转,问,“是不是岳父跟咱家借银子了?”

李氏摸着头上的钗子,望着铜镜中模糊的影子,拉着脸道,“咱家本就没银子,我还想等以后攒了银钱买个村东头儿白财主家媳妇用的玻璃镜呢。那镜子,瞧的可清楚了。”

司徒大笑嘻嘻的应了,说,“咱儿子还在张婶儿那里呢,去接回来呗。”

李氏皱眉,抱怨道,“既嫁给咱爹,就是咱家的人,正经的婆婆,看会孩子怎么了?一会儿再去。”

“张婶倒是不赖,就是小三小四那两个崽子,一个赛一个的不懂事,别要欺负咱儿子。”说到司徒三司徒四,司徒大气就不打一处来。原本媳妇生了孩子,司徒大打的如意算盘,张氏是个好脾气,他是想把孩子交给张氏带。结果司徒三直接撂下狠话,“让我瞧见小崽子,直接摔死。”

司徒大是当爹的人了,还是亲爹。司徒三发了狠,司徒大真怕司徒三虐待自己的儿子。故此,除非偶尔,他真不敢把儿子往张氏那里送。

李氏骂骂咧咧的咒了一回司徒三,这才起身去接儿子。

这几天,司徒大也有诸多不顺,无他,来家里借银子的朋友实在太多了。

以往,司徒大自以为是个聪明能干的人,交往的多似司徒奋之流,如今听说司徒大发了横财,纷纷伸手借个零花。倒也不多,几十个铜板之类,兄弟开口,再挤兑一二,司徒大不得不借。而他本身,又并不是个大方的人,即便往外借一枚铜板,都心疼的了不得。

再加上李氏厉害,司徒大往外借银钱,每每都要给李氏骂个半死。

司徒大越发觉着日子苦闷,百无聊赖的,司徒大觉着,他与弟弟司徒二得了些银钱,因这银钱来路很有些不可说的地方,故此,司徒大根本没往外说半个字。便是老婆李氏,也不是会往外嚷嚷的性子。那么,他有银子的事是谁说出去的呢?

司徒二先不觉什么,但,渐渐的,司徒二也觉着不大对劲了。明明他与大哥得的银子是一样的,怎么村里人传的好似大哥发了横财,就连他们的爹司徒青都私下说司徒二,道,“跟你大哥学学,看你大哥多长进。”

兄弟两个本来都是精细脾气,大家都晓得司徒大发了财,这样,倒叫司徒二有了些别的想法:是不是司徒大得的银子比他多呢?

有时,嫌隙就是这样一点点产生的。

正在此时,司徒三连着请司徒大喝酒吃肉,还放出要司徒大帮着做药草生意的风声,这一下子,司徒二立刻跳了脚。

司徒三想知道的事,毫不费力的从司徒二那张不大严实的嘴里全都暴了出来。

难怪,难怪这次司徒大、司徒二能跟镇上的药材铺的胡老板扯上关系,原来是有高人坐镇。这高人司徒三倒也认得,就是司徒大、司徒二的亲大伯,司徒青的同胞大哥司徒绿。

话说司徒青兄弟三人,老大司徒绿、老二司徒蓝、老三司徒青,一看这兄弟三个的名字,也能知晓司徒老爹以往的营生。不错,司徒老爹活着时是开染坊的,故此,儿子们的名字都是按颜色来分类。后来,司徒老爹死了,按规矩,长子司徒绿继承染坊,剩下的两个兄弟,司徒青最老实,没啥本事,于是,一直老老实实的在村里种田。

说实话,司徒绿一向不大瞧得起这个弟弟,开染坊攒了些银子,司徒绿便举家搬到了镇上去过活,更是少了来往。这怎么突然的,司徒大、司徒二又跟司徒绿来往起来。更难得的是,司徒绿还真瞧得上司徒大、司徒二?

司徒二很快为司徒三解惑,道,“大伯家的闺女正在跟胡老板家的小儿子说亲哩,三儿,你现在三乡五里的收药草,名头儿出去了,还有更远的人带了药草来你这里卖。那胡老板,以往在镇里铺子里坐着,就有人把药草送到他那儿去卖。现在,你在咱村儿里收,胡老板那儿生意差了,他打听打听,就打听到你这儿来了。”

司徒三心思一动,抿一口酒,挑起半根眉毛,露出不可一世的嘴脸,道,“我还怕他?”

司徒二立刻道,“不是这样说,三儿,胡老板的闺女可是咱县太爷的小老婆。不说别的,你要去金陵城,得有路引吧。这还不是县太爷一句话么?”

幸好把先时那些药草卖了出去,司徒三庆幸着,一面给司徒二斟酒,一面道,“我不信,县太爷还能听一个姨太太的?”

司徒二说的唾液横飞,见司徒三仍不信他,顿时急了,问,“三儿,那我问你,你现在是不是药草不如以前好收了?”

司徒三脸色一僵,看司徒二一眼,抿一抿嘴,未说话。司徒二带着三分得意,夹一筷子凉拌猪耳朵,搁嘴里嚼了,道,“你只顾闷着脑袋收药草,也不出去打听打听,胡老板把药草价往上提了。他给的银钱多,都往他那儿去收药草呢。”

司徒三登时大怒,啪的将筷子往桌间一摔,破口大骂,“好个下作东西!”这怒,半真半假。当初那胡老板一来,司徒三已心有不祥。如今胡老板使出这种手段来,的确是挤兑司徒三的好法子。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一斤药草,你多付他几个铜板,他肯定去收的更贵的那家。

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司徒三不过刚刚起步,胡老板的药材铺子虽说不大,但,比起司徒三来,却也称得上财力雄厚。这样直接打价格战,不必说,司徒三定是吃不消的。

只要把司徒三的小生意挤兑死,胡老板依旧可以逍逍遥遥的过日子。

司徒三心里已是恨透了胡老板与司徒大、司徒二,听司徒二不停的撇清自己,“唉,我也劝过大伯,胡老板这样下作,怎么倒跟这样的人家结亲?不过,大伯怎么会听我的?反是骂了我一顿。我只得暂时虚应着他们。说到底,咱们才是亲兄弟,有什么事,哪儿能不给你提个醒呢,三儿?你说是吧?”

司徒三挑眉,板板的脸上强露出一分笑,叹,“二哥说的对,可不是么。”

与司徒二喝了一顿酒,把司徒二肚子里知道的,差不多套个干净,司徒三又送了司徒二两匹耀眼的缎子,道,“大嫂都金钗子上头了,这是大哥的本事,我就不说了。这两匹缎子,是弟弟孝敬二哥二嫂的。”送东西,司徒三也不忘挑拨一二。

司徒二将缎子抱在怀里,笑道,“那我就不跟三弟客气了。”既然老大不仁,也不要怪他不义了。

司徒三亲热的搂住司徒二的肩,道,“咱们兄弟,谁跟谁呢。一个锅里扒饭多少年,谁家兄弟不打架吵嘴,说到底,还是兄弟。”

把司徒二哄的眉开眼笑,兴高采烈的走了。

当天晚上,村里便传来了司徒大找到司徒二家,兄弟两个打的鼻青脸肿、并放狠话老死不相往来的消息。

司徒三只冷冷一笑,根本没空理会这俩人的事。再者,离间了这两个混帐,对司徒三根本没有半点害处。司徒三着急的是,胡老板不仅往上提了药草收购的价钱,司徒三的路引到期,找到在县衙里当差的同乡马陆去续路引时,马陆叹口气,私下悄问司徒三,“三儿,你是不是得罪人了?”八月十五,司徒三给马陆家送了半拉猪还有一筐时令鲜果。因司徒三会办事儿,马陆跟司徒三交情还算不赖。故而,司徒三一来,马陆便给他提了个醒,也是跟司徒三说一声他的难处。上面有交待,马陆也没办法。

司徒三将事大致与马陆说了,道,“陆哥不用为难,我想想法子再说吧。”药草收不上来,路引也没办法签,司徒三一时陷入困境。

好在司徒三是个头脑灵活之人,不过三日,他便有了一个绝好的法子。

******

册立东宫之后,接着便是太子进学之事。

太子的老师,昭德帝已经选好,这是极大的恩典,搁谁头上都是荣耀,再没有不愿意的。倒是为皇太子选伴读,宗亲贵族家的子弟,有上百人。当然,不是在同一天选伴读。宗亲王室的,一批选。贵族出身的,另一批选。

林腾一身宝蓝色的锦袍,他面色微黑,虽是头一遭进宫,因林腾心肠宽大,又受过他家靖四叔的点拨教导,故此落落大方,稳重坦荡,还悄悄的与认识的小伙伴们儿聊天。

林腾与崔谨然挺投缘的,两人正在悄悄的咬耳朵,兵部尚书关庭宇家的老二、林靖的死对头、被林靖称为关二括的关小二迈着步子到林腾跟前,问他,“怎么是你来?林小四呢?”

因关小二一见到林靖,俩人就冷嘲热讽的,有时还大打出手啥的,譬如关小二挥林靖两巴掌,林靖挠关小二两爪子。就为了跟关小二干架不落下风,林靖长期将指甲保留在一定的长度与尖锐度,尤其是每次见关小二前,必要把指甲修理的闪闪亮。

林腾对关小二的印象不咋地,说,“四叔身子不舒坦,就我来啦。”

关小二黑着脸问,“林小四又病啦?”怎么总是病,叫他林四丫还真没叫错,比丫头还娇弱呢。这个,要不他回家拿点补品去瞧瞧林四丫吧。

林靖没来,关小二还怪失望的。这劳什子太子伴读,林四丫不在,多无趣啊。

其实,选谁做伴读,昭德帝心里有数,很荣幸地,林腾与关小二都在入选之列,余者,还有谢国公府长孙谢长允、宜德大公主家的长子温孝宣。昭德帝教导了这些小家伙们几句,令他们拜见太子,各赏了些纸墨纸砚,便令他们回家了。太子一共八位伴读,四人一组,可以轮番的陪伴太子殿下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