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烟赶忙拦住:“少奶奶可别去,万一伤着你可怎么办,偏生大奶奶不在家。这样吧,我先叫人去请大奶奶,您再等等,等大奶奶回来再去见她。”

林宛如摸了摸肚子,有些犹豫,管氏可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万一伤着孩子可不是玩的,遂答应了。叫笼烟赶快去请沈氏回来。

陈瑞文却赶在沈氏之前回来,见管氏带着气势汹汹,骂骂咧咧的,心生不悦,管氏见了他却拉着他诉苦:“你那个媳妇,一点也没把我放在眼里。挑唆的你几个姨妈和舅母骗我,真是岂有此理,你可要替我做主。”

陈瑞文气极。宛如不顾身子忙东忙西的还不是给沈家的人说亲事,管氏不仅不领情,还恶意中伤,实在是过分,遂冷冷道:“二太太,宛如是晚辈,怎么能指使长辈呢,要说去桃花园赴宴的事,虽说下了帖子,可腿长在她们身上,她们要去,宛如还能拦着不成?您与其来寻宛如的不是,倒不如回去管教您的孙子孙女们。”

管氏怒道:“放肆,你敢这么和我说话?谁给你的胆子?”

陈瑞文没做声,闻声过来的陈翼却十分不高兴,陈瑞文怎么说也是陈家嫡长孙,管氏如此训斥是什么意思?分明是不把陈家放在眼里,他上前呵斥道:“瑞文,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还不退下。”

陈瑞文忍着气退下,陈翼上前道:“二太太,瑞文不懂事,您别跟他一般见识,我也听见您说的话了,宛如是我的孙媳妇,她的为人我清楚,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来,究竟事情是怎么回事,倒不如请了大家来当面说清楚,免得冤枉了哪个,您看如何?”

管氏冷哼道:“陈大人言重了,我们一介布衣之身怎么敢跟你们说理,不过是有委屈没处说罢了,别人我不管,元娘是我的侄女,我只问她,她是怎么教导儿媳妇的?竟教唆我儿媳女儿跟我作对,这还有没有王法了?”

陈翼冷冷道:“若说邀请贵府的姑娘去赴宴也是挑唆的话,那以后可没人敢给贵府的姑娘下帖子了,免得被您说成是挑唆你们的关系。”

管氏气结,怒视着陈翼,陈翼还是头一回见到如此蛮不讲理的人,生气之余更多的是讥讽和厌恶,看管氏身后的婆子个个执着木棍,目光顿时冷了下来,喝道:“我堂堂国公府岂容你们放肆!还不快滚!”

那几个婆子都吓得发抖,看向管氏,管氏抿着嘴没说话,眼神越发阴狠,半天才打道回府。

沈家老宅的正堂,小管氏,四奶奶,沈二娘和沈三娘齐齐跪在地上,俱是面色不忿,尤其是小管氏,听沈诠说宴上林宛如公开澄清沈诠的探花之名的事,更是对林宛如感激,越发觉得管氏蛮不讲理。

沈爱萧坐在上首神情悠然的喝茶,沈三娘忍不住道:“爹,娘这么胡闹,您也不管管,难道您想要外孙子外孙女都说不到好的亲事,孤独终老么?”

沈爱萧长舒一口气,道:“别问我,我是什么都不管的,哪怕她杀人放火,官府上门叫她偿命,也不干我的事,我守好我的书坊要紧。”

说着招呼了儿子女婿去书坊:“内宅的事叫她们去折腾,咱们去喝酒,我那铺子里又进了两本新书…”

沈三娘不禁气结,好不容易林宛如能摒弃前嫌,如果因为这件事再生分了那就真的得不偿失了,心里越发埋怨起管氏来,想起从前管氏为难五娘,她身为嫡女,固然厌恶庶女出身的五娘,可到底是同支姐妹,血脉相连。

五娘潦倒,她也心有戚戚,如今风水轮流转,倒是五娘过的比她们几个都好,女儿嫁的好,银子不愁花,如今又等着抱外孙子,万事都齐全了。

哪里像她,没生出儿子,只得两个女儿,婚事还这么艰难,如今沈家两房分家,想回去求大伯父也不好意思了,人就怕比,沈三娘越想越气恼,不忿的站了起来,沈二娘也是默然不语,一片愁云惨雾。

陶然居,林宛如等了半天倒是陈瑞文回来了,见他面色不虞,林宛如心里咯噔一下:“怎么了?她走了?”

陈瑞文脸色缓和了下来:“你别担心,这是齐国公府,还容不得她放肆。”

林宛如黯然叹气,管氏这么闹,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难道就没有人能治治她?

林宛如想着,突然福至心灵,想起了管氏的哥哥管惠,她问陈瑞文:“管惠是个什么样的人?”

陈瑞文想了想,道:“能被曾老先生收为弟子的人,品行定然不错,可自从曾老先生去世,他便依附了叶家,和沈家也渐渐断了联系。”他看向了林宛如:“你想叫管惠进京?”

林宛如道:“实在不行,就把管氏让管惠带回去管教,也总好过在京城祸害人。”

陈瑞文琢磨了一下,觉得还真是可行,遂道:“我和娘先商议一下,管氏做了这么多事,管惠未必肯插手,不过倒是可以递个信儿过去。”

转眼进了四月,石爱珠和柳萱的婚事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管氏来闹一次以后也没有继续上门,日子渐渐恢复了平静,林宛如每日在家里养胎,闲时便琢磨几个丫头的婚事。

绿霓已经出嫁了,对方是府里铺子的管事,说好了等成亲满三个月继续回府里当差。

剩下的几个丫头里头,唯有谢娘年纪最大,可谢娘却跟她说过终身不嫁,林宛如看她意志坚决,倒也不好说,篆香和尺素还小,剩下的便是笼烟和琐玉。

笼烟稳重,琐玉机灵,都是和林宛如一起长大的,说是主仆,可要说彼此了解,说是姐妹也不为过,林宛如打定主意给她们找一门好亲事。

若说像绿霓一样配给府里的管事,有些不妥,绿霓毕竟是陈家的家生子,笼烟和琐玉可是她的陪嫁丫头,她这么做难免有利用丫头拉拢人心之嫌。

林宛如琢磨了几天,忽然想起自己名下也有几处铺面,应该也有未婚配的年轻人,若是能挑两个青年才俊,好好提拔一番,一来笼烟和琐玉嫁给了自己人,终身有靠,二来夫妻俩也能齐心协力照管她的嫁妆,等成了大管事,她按股给分红,总比在府里做一辈子管事娘子强。

林宛如越想越不错,索性叫谢娘去请几个铺子的大掌柜来,当初林黛玉给林宛如的添妆,俱是在京城的铺面,林宛如过年结账的时候也见过一面。

因是林家世仆,到底是忠心的,林宛如也放心的把铺子交给他们打理,素日里不过问,只是每半年结一次帐,如今不年不节的,忽听林宛如传唤,几个大掌柜都觉得奇怪,匆匆赶了过来。

林宛如隔着屏风见五位大掌柜,为首的是林掌柜,他父亲是林家的老管家,为林家操劳了一辈子,去世后就埋葬在林家老太爷坟墓旁边,这可是莫大的荣耀。

因此老管家去世后,由他的长子接替了林家管家的职务,如今守在苏州林家老宅,而林掌柜则是他的次子,被派到京城来打理京城的事务,他也是几个大掌柜的头儿,其余的四位分别是万掌柜,刘掌柜,田掌柜和苏掌柜。

正文 第一百三十四章 儿女亲事(一)

其中万掌柜和刘掌柜是京城人士,田掌柜和苏掌柜是跟着林掌柜从苏州来的,因此五个人虽然同为林家效忠,却也分成了两个派系,林掌柜自然是向着田掌柜和苏掌柜的,万掌柜和刘掌柜势弱,自然更想向林宛如表忠心,以求得林宛如的器重。

因此林宛如一问铺子里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时,万掌柜率先发话:“我这儿年轻的伙计虽多,可要按少奶奶说的有本事的,倒是只有两个,要不改日带过来请少奶奶过目?”

刘掌柜也忙道:“我那儿也有几个,多大本事不敢说,最是忠厚老实。”

林宛如笑道:“多谢两位掌柜,我也不用瞒你们,是我房里有两个心爱的丫头到了出嫁的年纪,我想给她们挑个好的夫婿,旁的不敢说,人要有上进心,能干,总不能跟着他过日子越过越穷吧,所以想请几位掌柜帮着留心,第一要人品,第二要能干。”

林掌柜笑道:“不知少奶奶要嫁的丫头是哪两个,年纪多大,叫什么名字,到时候我去问也好有个说法。”

林宛如笑道:“一个叫笼烟,十八岁,一个叫琐玉,十七岁,别的不说,人品,样貌,女红都样样出色。”

林掌柜笑道:“少奶奶身边的人自然都是好的,如此我等便留心,一定会为两位姑娘寻得好夫婿。”

万掌柜和刘掌柜对视一眼,他们都清楚的很,笼烟和琐玉是林宛如的心腹丫头,如今要许人,挑的人还要能干。以后定要提拔的,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件事自然不能便宜了旁人。

那边林掌柜,田掌柜和苏掌柜也如是想,因此回去后都把各自的亲戚梳理了一遍,看看能不能找到适龄的儿郎。

这时宫里却传出一个消息。说太子妃有了身孕,因为废太子掀起的风波还未完全平静下来,又起了波澜。

太子是嫡长子,他的嫡长子便是皇上的嫡长孙,皇上闻言立刻派太医去给太子妃诊脉,果真是有了身孕。一时间皇上又是悲又是喜,命人把太子妃接出来好好养胎。至于太子,则没有发落。

二皇子当晚便来了陈府和陈翼商议这件事,最终劝二皇子借此机会为太子求情,若皇上有意复立太子,二皇子也算给了一个台阶,皇上必定高兴。若是皇上无意,也好促使皇上早做决定。

二皇子虽然心中不情愿,可还是应允了。皇上果然是怜惜太子的,二皇子头天刚刚求情,第二日早朝皇上就宣布复立太子。

首辅蔡玉极也是个聪明的,立刻说太子所为皆是保家挑唆的,太子也是受了奸人蒙蔽,皇上本就觉得保家势大,借此机会便将保凤仪贬为庶人,保长飞和保长凌原有的职务也被罢黜,虽然如此,却没有被定为罪身,将来若是通过科举,也是可以为官入仕的。

只不过,百年荣宠的保家就此轰然倒下,实在让京城的勋贵们心有戚戚,有了同情之色。

保家父子虽被贬为庶人,可皇上并没有下令抄家,因此一时间生活也无忧,林宛如受到林黛玉写的信,说贾母派人去接迎春大归,迎春没有答应,说祸福相依,她此刻离保家而去,不免不仁不义。

原先保家还巴不得休了迎春,如今却死活不放人,还威胁贾家说,当初贾贤妃是受了太子的提拔才得宠的,如今贾家想把保家抛到脑后去,简直没门儿,威逼着贾家帮保家求情,贾母如何能答应,到底是没把人接回来。

林宛如和陈瑞文说起这事,叹道:“迎春姐姐原先吃了那么多苦,一心想要离开保家,如今保家没落了,她反倒心软了。”

陈瑞文不以为意,说起了陈瑞雪的婚事:“婚期定在端午后,算起来也就一个多月了,如今太子复立,大家都惶惶不安,猜不透皇上的心思,索性都把心思放在儿女嫁娶上,单这两个月,就收到四五家的喜帖,你和娘斟酌着看,除非是不得不去的,不然就派管事送了贺礼去即可。”

林宛如的肚子已经微微突出了,她这阵子也不用操心,专心养胎,吃得好睡得好,闲时替笼烟和琐玉相看女婿,日子过得颇为自在,如今看想去面色红润,更添了几分颜色。

再说几个掌柜得了林宛如的吩咐,回去后果真先后派了好几个小厮来,以送东西的名义请林宛如相看,林宛如一一的见了,挑来选去,总觉得有几分不满意,一时耽搁下来。

石家和柳家却先后送了喜帖来,说两位郡主的婚事定在了八月初,一同出嫁,请林宛如过去喝喜酒,林宛如十分惊讶,拿着喜帖去给沈氏请安,顺便问问该怎么准备贺礼,却碰上了来商议陈瑞雪婚事的媒人丁夫人。

丁夫人和陈二奶奶是闺中密友,和沈氏也十分熟悉,如今陈瑞雪出嫁,陈二奶奶便请了丁夫人做媒,一个想娶,一个想嫁,都想把这门亲事办的热热闹闹,因此聘礼嫁妆什么的倒也都没挑剔,丁夫人这个媒人做的也轻松,闲时便来喝喝茶,说起来也来了陈家四五回了,倒还是头一回见林宛如。

因是晚辈,丁夫人便赏了一对戒指给林宛如,又夸赞她模样好性子温柔,沈氏自然脸上有光,林宛如坐在她们旁边侍候茶水,安安静静的听她们闲话家常。

原来丁夫人想要给陈瑞云说亲,沈氏虽然做不到把这个庶子视如己出,却也从没有使过脸色,对他的终身也十分关心,丁夫人提的是翰林院董翰林的独生女董姑娘,比陈瑞云小一岁,性情温柔,模样标致,又知书识字。

丁夫人道:“…董老爷和我娘家哥哥是同年,董家虽然清贵,却有些贫寒,董姑娘到了年纪,董老爷看中的人家都觉得董姑娘嫁妆少,不嫌弃嫁妆少的人家董老爷又看不上,又不想委屈这个女儿,这才耽搁下来,这才托了我哥哥,我哥哥自己都有三个女儿没说亲事呢,哪里顾得上这个,又托了我,我想来想去,觉得你们家三少爷最合适,这才过来一说。”

沈氏笑道:“别的不敢说,只要这姑娘人品好,配得上瑞云,别说嫁妆少,就是一分嫁妆也没有,我也是喜欢的。”

丁夫人见沈氏有松口的意思,笑道:“我就说你不是盯着儿媳妇嫁妆的人,董姑娘的人品实在是不错,不然我也不说这个话了,不过百闻不如一见,你若是有意,改日咱们安排安排,你亲眼渐渐就明白了。”

沈氏满口应下,笑道:“正好瑞雪的婚事定在了端午节后,我想赶在端午节前去庙里上香,也顺便为我未出世的孙子祈福,不如就安排在庙里见吧。”

丁夫人喜不自禁的应了,这才告辞。

丁夫人走后,林宛如这才道:“二叔还没定亲事呢,说三叔的亲事不大好吧。”

沈氏笑道:“他们又不是一房的兄弟,不碍事的,等瑞雪出嫁,你二婶定要张罗瑞武的婚事,用不着咱们操心。”又叫人把陈瑞云的生母殷姨娘叫了过来。

林宛如很少见公公的姨娘,在家规森严的陈家,她们的存在感也很低,此时沈氏一传,殷姨娘就急急忙忙的过来了,听说要说陈瑞云的婚事,睁大了眼睛,有些惊讶,也有些不知所措,沈氏移开眼睛,淡淡道:“到时候你也跟着去,帮着掌掌眼。”

殷姨娘忙不迭的答应了,按说姨娘是没有资格过问子女的亲事的,不过沈氏发了话,殷姨娘跟着也就不算违反了规矩,打发了殷姨娘,林宛如又和沈氏商议了贺礼的事情,这才回去。

谁知却在院子外头遇见匆匆赶回来的陈瑞云,他朝林宛如施礼:“大嫂。”

林宛如见他满头的汗,衣裳上也有污迹,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笑道:“着急忙慌的往哪去?”

陈瑞云下意识的后退一步,道:“我身上脏,别熏着大嫂了…找我有事,我就回来了。”

他说的含含糊糊,可林宛如还是明白,定是殷姨娘叫人去喊陈瑞云回来的,遂笑道:“快去吧,有好事等着你呢。”

陈瑞云有些讶异,拱了拱手,这才离开。

跟着的琐玉笑道:“三少爷挺腼腆的,素日里也不爱说话。”

林宛如却若有所思,陈瑞云可是陈家唯一的一个庶子,他不同于同样庶出的陈瑞雨,陈瑞雨是姑娘家,到了年纪一副嫁妆打发出门也就罢了,陈瑞云以后成家立业可是要分去一份家产的。

陈翼的三个儿子俱是嫡出,到时候陈永明作为嫡长子接手了齐国公府,和二房三房也能平分私产,做到不偏不倚,二房三房又都只有一个嫡子,家产的继承自然不会有什么争议。

倒是陈瑞云,他是庶子,能分得的家产只怕有限,将来仕途除了靠陈家外,更关键的是靠岳父,有一个得力的岳父比什么都重要,可董家清贵,丁夫人又特别说了贫寒,只怕没什么根基,陈瑞云能看中么?若是沈氏相中了,陈瑞云却相不中,他又会有什么举动呢?

正文 第一百三十五章 儿女亲事(二)

林宛如一路想着回了陶然居,还没进院子,一个丫头突然窜了出来,林宛如吓了一大跳,后退了好几步,琐玉赶忙拦在前面,呵斥道:“你是谁管着的,怎么这么没规矩?冲撞了少奶奶,你有几个脑袋来赔。”

那丫头不住地磕头求饶,林宛如松了口气,道:“人吓人会吓死人的,你叫什么名字?以后可不要如此莽撞了。”

那丫头一抬头,露出一张清丽脱俗的脸庞来,林宛如一愣,这不是琼瑶么。

管氏送来的四个丫头,除了珍珠被退了回去,其余的三个都跟着笼烟学规矩,平常很少出门走动,怎么今儿琼瑶在这儿?是无意还是刻意等着谁?

林宛如不动声色的看了看琼瑶一眼,被琐玉一顿喝骂,吓得梨花带雨,楚楚可怜,院子里的人被惊动跑了出来,笼烟诧异的看着琼瑶:“你不是说要跟着桂香去送东西了么?怎么一个人先回来了?”

林宛如询问的看着笼烟,笼烟忙道:“是大姑娘来向少奶奶讨一盒胭脂,我打发桂香送过去,琼瑶说她也跟着去,认认路,以后也好跑腿,我想着有桂香带着,也不至于出岔子,就应了,谁知道她竟躲起来吓人。”

这个罪名可就大了,琼瑶直磕头,哭道:“少奶奶明鉴,奴婢不是有意的,奴婢走到半路肚子疼,桂香姐姐便让我先回来,我怕笼烟姐姐骂我偷懒,不敢露面,就躲在院子门口,想等桂香姐姐回来再一起进去,我才刚听见声音以为是桂香姐姐。这才跑了出去,不妨竟冲撞了夫人,求夫人饶命。”

林宛如道:“这次就算了,以后不要乱窜,都回去各自当差吧。”

大家听了话都各自散了,琼瑶也被带了下去。琐玉不忿道:“谁知道她是不是故意吓夫人的,要我说索性打发出去,素日里什么也不做,跟供祖宗似的养着,看着就气人。”

几个大丫头都知道琼瑶几个的来历,因此对她们很是排斥。林宛如笑道:“这件事也给咱们提个醒,以后该格外注意才是。”又问笼烟:“大姑娘怎么突然来向我讨胭脂?”

笼烟摇头:“是一个小丫头来传话的。我也是怕有什么事,这才打发桂香送过去,叫她留意着。”

桂香一回来果真求见林宛如,道:“大姑娘叫奴婢告诉少奶奶,请少奶奶去看她,有话想告诉少奶奶。”

林宛如有些奇怪:“大姑娘难道不能出门么?”

桂香摇头:“奴婢不知。只是大姑娘身边多了两个嬷嬷侍候,看着极为眼生。”

林宛如恍然大悟,定是陈二奶奶觉得陈瑞雪快嫁人了。叫了嬷嬷过去盯着她的一言一行,陈瑞雪是有什么事想告诉她,却不方便出门吧。

林宛如想了想,叫厨房做了一些糕点,分别送去各房,然后自己带着一份去了陈瑞雪的院子,陈瑞雪见了她眼睛发亮,却不敢有所动作,只轻声慢语的打发两个嬷嬷去歇息。

两个嬷嬷虽然严厉,可对着林宛如也不敢怎么样,领命退下,待她们出了屋子,陈瑞雪这才放松下来,长舒了一口气:“大嫂如今在养胎,我也不好贸然打扰,可实在是有事情想求大嫂帮忙。”

林宛如含笑道:“你怎么还跟我客气起来了,有事情只管说。”

陈瑞雪的眼圈却红了:“我听人说,曹贤房里有个很得宠的姨娘。”

林宛如着实吃了一惊,按说陈二奶奶已经命人调查过曹贤,若是真有姨娘定然会知道的,怎么陈二奶奶不知道,陈瑞雪反倒知道了?

林宛如的心提了起来,握住了陈瑞雪的手:“你慢慢说,是听谁说的,怎么说的?”

陈瑞雪拭了眼泪,道:“是丁姑娘说的,丁夫人是媒人,丁姑娘知道和他结亲,所以特地写信告诉我,说曹贤中秀才时,曹太太便把他房里的一个丫头抬成了通房伺候着,那人和曹贤一起长大,曹贤特别宠爱她,已经放出话来,说只要成了亲就会抬成姨娘。”

林宛如疑惑道:“既如此,怎么丁夫人从没提过呢?”

陈瑞雪道:“丁姑娘和曹家姑娘认识,早在没说亲事时,丁姑娘就听曹姑娘说了,她们自家人说的,怎么能作假?”

林宛如蹙起了眉头,按说曹家不是不讲规矩的人,宠妾灭妻的事情定然是不允许的,可既然曹姑娘都说要抬为姨娘了,可见那个丫头实在是得宠。

也难怪陈瑞雪担心,这种从小就服侍在身边的丫头最是难缠,主母进门,心性好的就一应听主母的,心性差的,压根就把自己当成主母了,到时候两边挑唆,本就是素不相识的新夫妻,还不得给拆散了?

林宛如拍拍陈瑞雪的手,安慰道:“你放心,我这就叫人去打听,若是谣言也就罢了,若是真的,我也不能叫你吃亏。”

陈瑞雪点点头,很是依赖的样子:“我听大嫂的,只是一件,请大嫂不要告诉旁人,丁姑娘告诉我是好心,若是被人知道,只怕对她的名声不好。”

林宛如点头:“我晓得。”

林宛如请林掌柜帮着打听这件事,林掌柜不愧是在京城混迹了几十年,不过两天的功夫就查了个清楚,回话说:“那丫头叫秋岚,原是曹家老太太跟前的丫头,赐给了曹贤,刚开始也是小丫头,渐渐熬成了大丫头,曹贤屋里的大小事情都是她管着,后来曹老太太去世,曹贤对秋岚更多了几分尊敬,直到中了秀才,这才听曹太太的话收了做通房,说抬成姨娘的话其实是这样的,曹贤身边除了秋岚还有一个叫春雨的丫头,和秋岚一般年纪,但是远远不如秋岚受倚重,春雨心里不服气,背地里就说秋岚的坏话,说,还没当姨娘呢,就管这么宽,若是当了姨娘,还不得反了天,被人听了去,以讹传讹,传成了这样,其实秋岚至今也只是个通房。”

林宛如这才放下了心,原话告诉了陈瑞雪,劝道:“曹贤如今十八岁,房里有人伺候按说也不是大事,你嫁过去就是主母,屋里上上下下的人还不得听你的发落?若是那秋岚是个欺主的,你只管拿出嫡妻的身份管教她,曹太太和曹贤有什么话,我们自会给你做主,我们好好的姑娘嫁去做嫡妻,难道连个通房都管不了?”

陈瑞雪有些踟蹰:“若是曹贤和曹太太让我把她抬成姨娘,那该怎么办呢?”

林宛如笑道:“这更好办,成婚头一个月不管发生了什么,都不能抬姨娘,这是打了陈家的脸,曹太太不会如此糊涂,若是曹太太真的发话了,你只管抬举秋岚,不只她,连春雨也抬成姨娘,叫她们俩斗去,你只管好好地讨好婆婆,一心一意督促曹贤念书不就成了?”

陈瑞雪红了脸,轻轻点点头:“我听大嫂的。”

安抚了陈瑞雪,林宛如把这件事告诉了陈瑞文:“…没想到瑞雪能想的明白,我还以为她会坚持把秋岚打发走呢。”

陈瑞文笑道:“瑞雪也就是性子懦弱些,其实什么事心里想得明白,嘴上不说罢了,有齐国公府的名头压着,曹家断不敢怠慢了瑞雪,只要瑞雪孝敬公婆,和曹贤好好过日子,谁也动摇不了她的位子。”

林宛如摸着肚子,点头笑道:“这倒是。”

陈瑞雪却关切的看着林宛如日渐隆起的肚子:“你觉得怎么样?我瞧着肚子比前两日又大了些。”

林宛如道:“我也不知道怎么了,一天一个样儿,我也有些担心,可若说不好,我又没觉得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只是吃的更多了。”

陈瑞文越想越不放心,叫人去请王太医来请脉,沈氏得了信也赶了过来:“可是宛如觉得不舒服?”

林宛如道:“并没有不舒服,这才四个月,觉得肚子比寻常的大些。”

沈氏笑道:“你养的好,孩子大些也是有的。”虽如此说,还是让王太医给把了脉,王太医沉吟半响,这才收回了手,道:“看少奶奶的脉象,怀的好像是双生子。”

陈瑞文和林宛如俱张大了嘴巴,沈氏惊喜道:“王太医,这脉象可做准?真是双生子?”

王太医笑道:“老朽也见过不少双生胎,这倒不会诊错,也幸而少奶奶进补得当,脉象沉稳有力,虽然是双生子,倒也没有什么不妥当,只是月份越大,肚子也就越大,少奶奶可要格外当心才是。”

沈氏又赶忙问了一些注意事项,笑的合不拢嘴,她就生了一个儿子,自然希望孙子孙女越多越好,如今一胎就得了两个,怎么能不高兴呢?

她回去把这件事告诉陈永明,陈永明也十分惊喜:“宛如这孩子真是有福气,快些把这个喜讯告诉亲家,也让亲家高兴高兴。”

沈姨娘果真匆匆赶来了,也是又惊又喜,拉着林宛如问了半天话,又道:“你姐姐如今还没有身孕呢,上回叫人来送东西,听话里的意思,她婆婆有些不高兴了,张罗着要纳妾,你姐姐一个字也没在我跟前说,我也不好多问。”

ps:

月底啦,求票票!

正文 第一百三十六章 儿女亲事(三)

林宛如道:“如今贾家上下都靠姐姐养着,王夫人不敢对她怎么样的,不过这也不是长久之计,改日我劝劝姐姐,凤姐姐不能管家,不还有王夫人和邢夫人?西府里的大奶奶也成,姐姐身子弱,花钱是小,别把身子累坏了。”

沈姨娘笑道:“这些话也只得你去说,这些日子你舅母常接我去四喜胡同说话作伴,日子清闲的很,又做了些小衣裳小包被给我的外孙子穿,如今看,得再准备一份才成。”

过了几日,沈氏却说要进宫给太子妃贺喜,太子复位,太子妃有孕,有品级的诰命夫人自然是要进宫贺喜的。

林宛如大着肚子,沈氏不想叫她奔波劳累,便叫她在家,谁知沈氏从宫里回来又有太监来宣旨,说太子妃听闻林宛如有孕,特意召见说说话。

林宛如只得准备着进宫,天气渐暖,她穿着一件宽松的水蓝色绸子褙子,月白色的裙子,显得十分素雅,来宣旨的公公极为客气,林宛如也不吝红包,这才套出了话,原来太子妃听闻林宛如怀着双生子,所以宣召入宫,想沾些喜气。

毓庆宫比之以往的热闹,显得有些冷清,太子妃也比之前更为清减,她虽然穿着大红色的锦衣,却难掩脸上的憔悴神色,见林宛如进来,眼中浮起了一抹羡慕,一抹嫉妒。

林宛如虽然怀着身孕,但面色红润,比未怀孕时更多了几分风情,眉梢眼角俱是快要做母亲的慈爱和喜悦。

太子妃给林宛如赐了座,笑道:“说起来,我肚子里这个只比陈少奶奶肚子里的小一个月。以后可要常常进宫,好好亲近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