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傍晚,稳婆请了四五个,一应东西也都准备齐全了,孔太医这才让林宛如喝了催产的汤药,自己却侯在外头默默算着时辰。

催产药药效很快,林宛如觉得开始发作了,腹部一阵阵的疼,陈瑞文也被赶了出去,沈姨娘坐在床头亲自看护女儿,不住地安慰,鼓励。

林宛如只觉得浑身如同火烧一样,前世今生加起来,她也是头一次生孩子,那感觉好像是她快要死了,却迟迟没有失去知觉,只能硬生生的熬。

她脑子里晕晕的,好像又回到了前世,一切的事情仿佛昨天才发生,她躲在万家大门口,听着里头的欢笑声,管乐声…她把脖子伸进了绳环,绳子被扣紧,她脖子被狠狠吊住,她喘不过气来…

林宛如放声大哭起来,叫着陈瑞文的名字:“瑞文,瑞文…瑞文救救我!”

陈瑞文在外间等的心焦,听见林宛如的哭喊哪里还坐得住,不顾阻拦冲了进去,趴在了床边紧紧握住了林宛如的手,沈姨娘抹着眼泪给陈瑞文让了位子,几个产婆临危受命,都紧张地看着林宛如的肚子。

很快,一个产婆惊喜叫道:“生了一个,生了一个。”

伴随她的叫声,是婴儿的啼哭声,声音有些弱,身体也是小小的躺在产婆手上,另一个产婆接过去笑道:“恭喜恭喜,是个小少爷。”

沈氏和沈姨娘相视一笑,有人忙着给婴儿擦洗身子,放入包被,有的则继续盯着林宛如,还有一个没生出来呢。

林宛如丝毫没觉得轻松,但是少了一个孩子,她的呼吸也轻缓了不少,依旧痛的昏昏沉沉的,只听着稳婆的呼喝声使劲,几乎没怎么费力,第二个孩子也顺利生了下来。

稳婆笑的合不拢嘴:“也是个小少爷,恭喜恭喜,一共生了两个公子,并蒂花开,这可是好兆头啊。”

沈氏和沈姨娘一人抱着一个,也是合不拢嘴,林宛如却是沉沉睡了过去。

陈翼和陈永明得知后也是又惊又喜,陈翼哈哈大笑起来:“好,真是太好了!”

陈永明则迫不及待的从沈氏怀里接过孩子,道:“哎呦,这可是我孙子,哎,这是大的还是小的?”

沈氏笑道:“是老大,他的个头也比较大,这两个孩子可把宛如折腾坏了。”又向孔太医道谢,孔太医呵呵笑着摆手:“这是少奶奶自己的福气,说起来,少奶奶养的好,原也没什么大事,我不过是略尽职责罢了。”

虽然孔太医谦虚,可陈翼还是命人准备了一份厚厚的谢礼给送去府上。

林宛如生孩子这事十分突然,等孩子出生了去各处报喜陈二奶奶和陈三奶奶才赶过来,沈氏有些抱歉:“事情太突然了,也不知道怎么样,就没敢惊动。”

陈二奶奶和陈三奶奶哪里在意,看着两个睡得熟的小子满心满眼的羡慕,这一胎就生了两个儿子,不是谁都有这个福气的。

外头如何的热闹且不论,陈瑞文一直守在林宛如身边,她沉睡时也是痴痴盯着不敢移开眼,林宛如至晚间方醒,一睁眼便看到陈瑞文关切的眼神,她想起梦中的前世,眼泪落了下来,哭道:“我真是害怕极了…”

陈瑞文拥她入怀,细声安慰:“没事了没事了,孩子都好,没事了。”

林宛如哭了一会,压下了心中的恐惧,这才说要看看孩子,两个奶娘抱着孩子大红色的襁褓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林宛如挨个的看了,又是惊又是喜,抱着这个,看看那个,抱着那个,又看看这个,简直不知道该怎么疼爱才好,其中一个奶娘笑道:“两位小少爷虽是早产,可精神都好,才刚吃了奶,这睡下了,不出半个月,准能养的又白又胖。”

正文 第一百四十六章 双喜临门(二)

陈瑞文也是满脸的笑意,问服侍的笼烟:“祖父和爹可曾取了名字?”

笼烟捂着嘴笑道:“少爷只顾着少奶奶了,竟是什么也不知道,老爷和大爷没有取名字,说让大少爷斟酌着取,大奶奶和姨娘分别取了小名,大的叫诚哥儿,小的叫誉哥儿。”

陈瑞文看向了林宛如,笑道:“他们正是开字辈,不如大的叫开诚,小的叫开誉吧。”

林宛如没有不答应的,琐玉端了给林宛如炖的汤来:“大奶奶让人一早预备的,说对少奶奶极好的。”

林宛如也确实饿了,竟吃了个干净,到晚上沈氏过来了:“五娘说明天再过来,先走了,宛如,你觉得怎么样?可有觉得不舒服?”

林宛如笑着摇摇头:“没什么不舒服,就是觉得累。”

沈氏笑道:“生了两个孩子,能不觉得累么,你呀,好好休息,什么也不用操心,奶娘是我亲自挑的,又可靠又忠心,把两个哥儿交给她们奶着只管放心。”又满脸慈爱的看了两个孙儿,这才恋恋不舍的回去。

第二日一早,陈家便到各家去送红鸡蛋,因是双胞胎,双喜临门,便送了双份的,林黛玉这才知道,一大早便和贾宝玉一起过来了,和沈姨娘正好在大门处遇上,一起过来了。

沈姨娘带了亲手熬的乌鸡汤给林宛如,林黛玉看了两个孩子,又是喜欢又是埋怨:“竟没人告诉我,要不是今儿见了红鸡蛋。还想瞒到什么时候?”

林宛如有些不好意思:“是我觉得不舒服,这才说要用药催产的,事发突然,别说没告诉姐姐,就是我也是心慌的很。”林黛玉又看了看两个孩子。越看越喜欢,亲手给他们一人挂了一个平安锁,坐了半天才回去。

不到晌午的时候,宫里的赏赐便下来了,皇上身边的大太监和太后身边的老嬷嬷都奉命来瞧两个孩子,好回去禀报。

皇上听闻陈瑞文当了爹,还一连得了两个儿子,便十分羡慕,把希望都寄托在了太子妃的肚子上,两个不敢说。只要一个就心满意足了。

太后的赏赐比皇上的还多些,大部分都是给林宛如的,接着陈盈妃也赐了东西下来,二皇子更是亲自到府里道贺,陈家顿时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十分热闹,一向不见客不爱热闹的陈翼也出来接受大家的恭贺。

林宛如则是每日睡醒了吃,吃饱了把两个孩子放在床边,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诚哥儿是哥哥,比誉哥儿壮实,个头也大,一点不舒服扯开嗓子就哭。

头几日因为小的缘故,声音倒还不大。不过小孩子都是见风长的,这几日已经变了个样子,又白又胖的,哭起来隔着屋子都听得到。

沈氏刚进院子就听见哭声了,和身边的丫头笑道:“这孩子倒是中气足得很。”

簇拥着的丫头婆子自然是满口的夸赞,沈氏得意非凡的进了屋子,看到诚哥儿的奶娘正抱着孩子在地上走动,沈氏伸手接了过来,脸上满是慈爱,奶娘忙道:“小少爷刚刚尿了,才刚换了尿片。”

沈氏点点头,又去看躺在林宛如身边安静沉睡的誉哥儿,誉哥儿更瘦小,如今哭起来还跟小猫似的,性子也乖巧,不像诚哥儿,一个不如意就要大哭。

沈氏现在最大的乐趣就是看两个小孙子了,笑眯眯道:“比刚生下来的时候长开了不少,虽是双胞胎,可诚哥儿却像瑞文,誉哥儿像你。”

林宛如也是满脸温柔笑意的望着小小的誉哥儿,道:“姨娘也是这么说。”

沈氏又说起了陈二奶奶的事,自打见了两个哥儿,陈二奶奶是又羡慕又眼馋,也不等着陈瑞武建功立业了,急急地给他张罗着说亲事。

婆媳俩坐着说了半天的闲话,笼烟捧着三个小盒子进来了:“北静郡王府的水柔姑娘和两位郡主派人送来了贺礼,说恭喜少奶奶喜得贵子,她们不方便来探望,等满月酒的时候再亲自过来。”

林宛如打开盒子一看,三个人俱是送了平安锁和平安镯,只是样式不一样罢了,自然,都是双份的。

林宛如便叫笼烟拿下去登记造册,如今诚哥儿和誉哥儿身上挂着的平安锁是陈翼送来的,上头嵌了两个人的名字,倒比其他的还有意义。

坐月子的生活平静,有些枯燥,陈瑞文和沈氏又怕有事情惹她烦心,什么事都不说,就是石爱珠和柳萱的婚礼那日,外头是何等的喧阗热闹,沈氏和陈二奶奶陈三奶奶一大早过去的,直到傍晚才回来,林宛如却连一声鞭炮声都没听见。

好容易熬到了出月,林宛如洗了个痛快的热水澡,天气日渐炎热,林宛如却被勒令不许洗头不许擦身子,如今换了三桶水,又用花露泡了半个时辰,这才觉得身上的异味没有了,只是一股奶香味却是洗不掉。

林宛如也不甚在意,她穿着雪白的绣玉兰花的亵衣站在落地穿衣镜前打量自己,更白了,也胖了些,比起以前的下巴尖尖,脸庞倒是圆润了许多。

林宛如捏捏胳膊和肚子上多出来的肉,有些苦恼,都是坐月子的时候吃得太多了,恨不能一天吃四五顿,笼烟在旁边收拾东西,笑道:“少奶奶也太挑剔了,要我说这样正好,看着就有福气,以前少奶奶就太瘦了。”

林宛如道:“什么有福气,我瞧着跟母猪差不多了,我这腰至少粗了两寸,以前的衣裳可是穿不下了。”

正好陈瑞文进来,闻言道:“衣裳穿不下了就做新的,还怕没有衣裳穿吗?”

林宛如瞪了他一眼,径自用手量着腰,陈瑞文从后头一把搂住,笑道:“嗯,依旧纤如折柳。”

林宛如转身打他:“你少哄我了,这都是你害的,非得叫我吃那么多东西。”

陈瑞文含笑揽着她,任她挥胳膊动腿的,笼烟偷偷一笑,将几个丫头叫了下去,掩上了门,陈瑞文收紧了手臂,将林宛如抱着坐在炕上,林宛如喘着气恨恨望着他。

陈瑞文却是放声大笑起来,他用鼻尖蹭了蹭林宛如的脸庞,有些情动,说实话,从林宛如有身孕到现在,满打满算也得有快一年没亲近了。

陈瑞文可不是圣人,没成婚前不经人事,自然不觉得多难熬,尝过了情爱滋味,又是对着心爱的女子,陈瑞文再没有反应就是柳下惠了。

可是如今事情多,可不是两情缱绻的时候,遂只是亲了亲,占了些小便宜便强自按耐住了,说起了这两日发生的事情:“祖父的意思是大操大办,好好热闹热闹,可我又怕你累着了,父亲也说太张扬了不好,只是祖父很坚持,最后才说出自己的打算,他想办完满月酒后就上折子请辞,把爵位传给父亲,自己也能安心的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了。”

林宛如惊讶的看着陈瑞文,陈瑞文脸上却有些意料之中的坦然:“其实祖父一早就琢磨着爵位的事情了,咱们家长幼嫡庶分明,倒也不会起什么争纷,二叔三叔二婶三婶都是明理之人,父亲承袭了爵位也是大家公认的事情,可是一旦父亲承袭爵位,势必要为我请封世子,到时候,我手里正在做的一些事情就不得不放下了,祖父也是担心这个才迟迟没有动静。”

林宛如有些不解,陈瑞文便解释道:“之前父亲是世子,我顶多是勋贵子弟,说话做事都随意,但是我若成了齐国公府的世子,一言一行就代表了陈家的风向,要格外注意,有些事情不能做,有些话也不能说了。”

林宛如恍然大悟,陈瑞文之前和二皇子走的亲近,甚至和太子关系冷淡,都可以说是少年意气,可若是他成了世子,那么再做同样的事别人就会说说闲话了,林宛如道:“那祖父是什么意思?”

陈瑞文笑道:“祖父说,等立世子的旨意下来,我自然要重新接手一些事情,可一些事情就能放手了,交给二弟三弟去忙和。”

林宛如有些担忧:“那二弟三弟和二皇子能不能建立默契?”

陈瑞文笑道:“这倒没问题,二弟粗中有细,三弟沉稳,这件事祖父也是和二皇子商量过的,二皇子羽翼渐丰,祖父急流勇退也算是让皇上对陈家添了一份放心。”

林宛如若有所思,其实她一直有种感觉,她觉得太子一直太平静了,平静的让人心里发毛,还有保家,保凤仪可是睚眦必报的性子,可迎春被贾家接回去时,保家除了气愤,居然没有想法子反击,这实在不符合保家的一贯作风。

还有太子,太子性情阴狠,占有欲极强,自从复立以后,就一直安分守己的在皇上身边服侍,虽说私下里对二皇子诸多厌恶之言,却也没有什么动静。

照着太子的性子,不说报复二皇子,也应该拿陈家做筏子出了这一口恶气才是啊,可太子却什么都没有做,太子是真的怕了,还是另有所图?

正文 第一百四十七章 中秋!中秋!

ps:

不好意思呀,晚了这么久。

林宛如犹豫着把自己的猜测告诉陈瑞文,又怕自己的胡思乱想打乱了陈瑞文的心思,遂道:“这也是我的一点猜测,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不管是太子还是保家,都太平静了些,不知道是暗暗地谋划什么还是单纯的韬光养晦。”

陈瑞文却是坐不住了,如今听了林宛如的一番话,他才明白一直以来那种没着没落的感觉是什么了——太子太平静了。

正如林宛如所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陈瑞文可比林宛如更了解太子的脾气。

太子六岁的时候责骂一个宫女被皇上知道了,皇上说他对下人太过严苛,太子当时乖乖认错,可是等这件事平息后就让人立刻把那个宫女杀了。

他心胸狭隘,很难容忍有人挑战自己的权威,可这次,他被废是因为草菅人命,胡作非为,他一向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二皇子却替他求情,这让太子的尊严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太子必然觉得二皇子借这件事踩到了他的头上,怎么可能容忍。

依他的性子,即便是刚刚复立,局势不稳,他也会立即出手对付二皇子才是,可他却没有任何动作,哦,只派了一个珊瑚,事情败露后也没有任何后续。

陈瑞文才不相信太子真的脱胎换骨变了一个人。

他立即出门,至晚间方回,面上却是一片疑惑:“太子真的什么动静都没有。保家也是,都安分的很,这究竟是怎么了?”

陈瑞文并没有把心里的疑惑告诉陈翼或者陈永明,反而越发的早出晚归起来。满月酒最终按着陈翼的意思大肆操办,沈氏忙的团团转,却一点都不觉得累,每日看着两个越长越好的孙子,真是不知道怎么疼爱才好。

林宛如出了月子也忙碌起来,跟着沈氏里里外外的操持,沈氏也有意把管家的事交给她。

齐国公府得了一对嫡孙,整个京城数得上人家都赶过来贺喜,陈家摆了三天的酒宴,热闹了三天。不光沈氏婆媳。连陈二奶奶陈三奶奶也是连轴转。甚至陈瑞雨陈瑞霜两个姑娘也被安排了招呼客人的差事。

等到第三天酒宴结束,陈家院子里燃放鞭炮落下的红纸屑积了厚厚的一层,空气中还弥漫着鞭炮的硝烟味。大管家带着几个管事忙着收拾东西。

林宛如却接待了新婚归来的绿霓,绿霓成婚后过的很好,面色红润,穿着碧绿色的锦缎褙子,头上簪着鲜艳的石榴纱花。

她先是给林宛如道了喜,又道:“原早该进来伺候的,可是前阵子府里人事变动,相公说我这一去反倒添麻烦,索性过阵子再进府。”

林宛如笑道:“成了亲到底不一样了,小夫妻俩凡事有商有量的。”

笼烟嘻嘻笑道:“如今绿霓姐相公长相公短的。相公的话比圣旨还灵些。”

绿霓红了脸,嗔道:“就会说我,你们早晚也得出嫁。”

笼烟和琐玉俱是红脸低了头,林宛如笑道:“这倒是真的,上次林掌柜派来的那个后生,长得不是很俊,可却很沉稳,依我看和笼烟般配的很。”

笼烟嗔叫一声“少奶奶”,就羞得避了出去,惹得大家笑起来,林宛如笑着对绿霓道:“诚哥儿和誉哥儿身边正好缺人,你来了正好,以后我就把诚哥儿屋里的事交给你了,你也是府里的老人儿了,一应规矩也都明白,交给你我也放心。”

诚哥儿可是嫡长子,若是做了他屋里的管事妈妈,等诚哥儿长大了,念及养育之恩,谁见了她不得客客气气的,这可是莫大的荣耀。

别人不清楚,绿霓却知道,大少爷屋里的管事嬷嬷年轻时候就不说了,上了年纪后都被送到庄子上荣养,吃喝不愁,人见了谁不叫一声老封君,连带着子孙都跟着沾光。

绿霓大喜,赶忙跪下磕头谢了,又信誓旦旦的保证:“少奶奶只管放心,小少爷少了一根头发丝,您只管来找我。”

林宛如笑道:“行了,你我还信不过吗,这几日收了不少贺礼,你看着登记造册了,从现在就得给他攒钱了,将来娶媳妇用。”

大家听了都捂着嘴笑起来,诚哥儿是嫡长子,不能溺爱,誉哥儿却是次子,再加上不如诚哥儿壮实,林宛如便留在身边亲自看着,叫谢娘带着尺素和篆香照顾。

晚上陈瑞文回来,说起了中秋夜宴的事情:“皇上的兴致很高,说要宴请百官,又赦了一些人,说是为太子妃肚子里的皇孙祈福。”

林宛如讶异,皇上可真是大手笔,一般来说大赦天下都是在过年的时候,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因此大赦天下以示皇恩,可如今为了一个未出生的婴儿大赦,是不是有点过了。

陈瑞文也有些不赞同,不光他,朝中大臣都不怎么愿意,可皇上盼孙心切,谁敢去出这个头?遂只好挑了一些罪名不重的犯人赦免了。

八月十五,中秋节,原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日子,可是今晚的京城除了皇宫,都不怎么热闹,有品级的官员和诰命都进宫赴宴,宫里倒是灯火通明,花团锦簇,恍如白昼,林宛如也来了,但没把两个孩子带着,毕竟还小,夜风凉,万一吹了风就不好了,林宛如便叫绿霓和谢娘在家照顾着。

太后见林宛如没带孩子来有些遗憾:“听说长得白白胖胖,我还以为能见一见呢。”林宛如忙道:“孩子小,不敢抱出来,太后若是喜欢,等过阵子抱来给您看。”

太后摆摆手,笑道:“孩子重要,等周岁的时候再抱来吧,我可要好好赏赐他们,到时候太子妃也生了,三个孩子一起得多热闹啊,我一想起来就高兴。”大家自然也都陪着笑附和。

石爱珠和柳萱也都做已婚妇人打扮,依偎在太后身边,偷偷的朝林宛如挤眉弄眼的,林宛如抿嘴一笑,看太后在和另一位夫人说话,便悄悄退到了偏殿。

不一会,石爱珠和柳萱也过来了,三个人拉着好一番笑闹,林宛如笑道:“你们成亲我也没去,改日一定要摆酒请罪。”

柳萱摆手道:“哎呀,热闹归热闹,可也太热闹了,幸而你没去,你都不知道那天人有多多。”

石爱珠也笑道:“是啊,听说你一连得了两个儿子,京城里的奶奶夫人哪个不羡慕嫉妒?我还想见见我的干儿子呢。”

林宛如想起家中稚子也是神情温柔,笑道:“今儿没带来,改日到家里去瞧,不过我可先说明了,没有见面礼,可不许见我宝贝儿子的面。”

柳萱嗔道:“财迷,放心吧,既然要认干儿子,这见面礼定然叫你满意。”

“好哇,你们躲在这儿说悄悄话,也不告诉我。”朝凰公主兴致勃勃的声音传过来,她穿着一袭大红色织锦缎子宫装,越发显得华丽贵气,薛宝钗跟在后头抿着嘴笑。

林宛如眼前一亮:“宝姐姐,好久不见了。”

薛宝钗笑道:“还没贺你喜得贵子呢,恭喜恭喜。”

林宛如佯装苦恼道:“如今人人见了我都是这两句话,可见我那两个儿子把我给比下去了。”

柳萱笑道:“哎呀,你这是故意炫耀呢,要是旁人听了可不得气疯了?”

朝凰公主却拉着石爱珠问:“听说段凌送给你一匹小马,还教你骑马?”

石爱珠红着脸不答话,柳萱却抢先道:“你也知道了?姨母知道后不知道多高兴,说小夫妻俩和和美美的,真是酸掉牙。”

林宛如笑道:“那你呢?你和林若江可好?”

石爱珠正郁闷柳萱拆她的台呢,立刻道:“宛如不知道,表姐至今没让林若江进门呢,她可是把郡主的架子给摆足了。”

林宛如有些惊讶,柳萱却有一分不自在:“本来我的地位就比他高,我说什么他都得听着,我不舒坦,也不能叫他舒坦了去,哼!”

林宛如无语,石爱珠性子软和,段凌对她嘘寒问暖,她的心也就慢慢软了,柳萱却是性格刚毅,一副不吃亏的样子,可是苦了林若江了,不得不屈服她的雌威之下。

林宛如道:“不管是谁,只要是夫妻,过日子就得你让着我我让着你,这样才能和和气气的,不然只叫一个人忍让,时间长了,性子再好的人也会有怨言,别人见了也只会说另一个性子刁蛮,萱儿就是不为了林若江,也要为了你的名声着想。”

柳萱低下了头,不做声了。

今儿的宫宴并不是分内外,而是在皇宫最大的朝阳殿上,殿内可容纳千人,皇上太后及宫妃坐在上首,下头依次是文武百官和诰命女眷,林宛如的身份毕竟低,和几位年轻的夫人一起坐在靠近门的位置。

在她的位置看皇上诸人几乎只能看见一个身形了,陈瑞文和陈永明坐在前头,连沈氏和林宛如也坐的远,因为是正式的宫宴,你的身份高,那就能往前坐,你的身份低,不管你是谁的儿媳妇,谁的妻子,都要靠后坐。

正文 第一百四十八章 中秋!中秋!

不像内宫设宴,大家看在她是沈氏儿媳妇的面子上,即便她的身份不够格,有些场合也能占据一席之地。

林宛如倒也不在意这些,反而和周围的人打了一圈招呼,大家都对她客气有礼,转过头去,林宛如就听见有人窃窃私语:“她就是陈家的少奶奶,生了双生子的那个。”

“哎呀,可真是有福气。”

林宛如微微一笑,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能落得一个有福气的名声。

陈瑞文朝她投来关切的目光,林宛如点头微笑示意自己很好,很快酒菜源源不断的送了进来,林宛如坐在殿门口,帘子一掀,宫女太监鱼贯而入,怎么也得半盏茶的时间才能放下。

八月的夜风凉,席上的酒菜早就冷了,也没什么滋味,林宛如索性只是喝了两口茶,专心的看歌舞,上头皇上太后说什么她是听不清的,与其费力的竖着耳朵去分辨皇上说的到底是什么,倒不如不听。

可在看歌舞的间隙里,林宛如还是注意到贾贤妃把小公主抱到了皇上席上,皇上接过小公主,贾贤妃也顺势坐了下来,这么一来,身份最高的柔嘉贵妃也没贾贤妃离皇上近。

虽然看不清诸位贵人的脸色,可林宛如却听到周围的人在偷偷议论——这也是坐的远的好处,大家也能肆无忌惮的议论而不怕被人听见。

有人语气里很是不屑:“不过是女官上位的身份,倒是会捧自己。不就是生了小公主吗,别说柔嘉贵妃了,就是吴贵妃和陈盈妃,生了两个儿子也没她这么轻狂。”

另一个则道:“皇上女儿少。所以格外喜爱女儿,要不怎么会有她的位置,听说前阵子为了见小公主一面扮成宫女,皇上见了还说她慈母心肠。”

又有一个道:“什么慈母心肠,这些争宠的手段瞒得过皇上,还瞒得过别人?太后老早就不高兴了,只是她老人家惯不过问后宫的事,也就没吭声。”

林宛如一边听一边想笑,这时又有太监打起了帘子,宫女们端着托盘鱼贯而入。在每人面前放了一个白瓷小盅。打开一看。是热气腾腾的佛跳墙。

宫里做的佛跳墙是真的汇集了山珍海味,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林宛如顿时觉得饿了。看着热气腾腾的汤盅,拿起了勺子,听前后左右的夫人们也在称赞,林宛如会心一笑,勺子还没放进嘴里,就听见殿内想起了一声凄厉的尖叫。

既而是太监尖利的声音:“有毒!汤有毒!快护驾!”

随着这声惊叫,林宛如的手一颤,勺子摔在了桌子上,要说平时这是很失礼的举动,可这个时候殿内却是此起彼伏的瓷器摔在桌子上的声音。汤盅打翻的声音,甚至还有人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