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母听着,顿时就知道,崔氏的确是很满意林黛玉,心中也是得意起来。

第103章

崔氏回去之后,颜奉见得崔氏模样,就知道自家老妻很是满意林家女,笑道:“今儿个瞧见那孩子了,你觉得如何?”

崔氏笑道:“果然是个出挑的,我都恨不得那是我自个闺女了!”崔氏嫁到颜家这么多年,连生了好几个,都是儿子,颜奉还有个妾,生出来依旧是儿子,颜家俨然一副阳盛阴衰的模样,崔氏原本就想要一个女儿,只是一直不能如愿,如今瞧着林黛玉那般模样气派,俨然跟自个想象中的女儿差不多。

颜奉笑道:“我就说嘛,林家的女孩子,怎么着也不会差的。至于如海兄的岳家,也算是老实识趣,自从老荣国公去世之后,虽说有些小错,但是大节上头却是没什么问题。听说那荣国公夫人原本偏着小儿子,结果二房跟西宁郡王府结了亲,立马就让两个儿子分了家,这等见识,实在是了得!这荣国公老夫人教导出来的女孩子,在这上头,肯定也不会差了!”

崔氏笑道:“我一个妇道人家,可想不到这么多,反正咱们家灿哥儿日后也不走仕途,小两口日后和和美美的,我也酒放心了!”

颜家动作也快,没两天就有人到林家说媒,林如海意思意思地推脱了一番也就答应了下来。

林如海如今身体不算差,但是,他哪怕有些书生意气,却也发现新皇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新皇诸般动作,看着不起眼,但是他结合林母偶尔几句话之后,就发现,新皇竟是如同内宅妇人一般,眼睛只盯着一些小处,心胸却是不大,还想着要个好名声。这等人记仇是肯定的,但是要他记恩,你还是洗洗睡了吧!

因此,林如海琢磨着,趁着上皇还在,自个早点致仕算了,省得到时候新皇想着清算,临到老了,别搞得连个善终都得不到。

想着这些,林如海又开始感慨自家岳母的睿智,自家二舅兄跟异姓王扯上了干系,立马当机立断,直接分家,省得日后事发,连累家族,为此,即便原本再如何偏向二房也顾不得了。至于大房这边,当年大舅兄不慎跟义忠亲王扯上了关系,这么多年也只待在家中,与外头并无往来,新皇登基,清算谁也不会清算到贾赦身上来,何况,他为了显示自个对兄弟有义,还得加恩义忠亲王这一脉,贾赦反正是没什么好说的了,贾琏虽说没个功名,但是却是个能干实事的,说不得到时候也能得了上头的看顾。贾琏这边不需要走太远,撑个二三十年,草字辈的也该出头了,贾家怎么着还能顺利富贵哥几十年。

无论是颜家还是林如海,都对林母佩服万分,但是林母自个也不过就是沾了上辈子见得多的光而已,实际上,她本质上来说,还是个寻常的内宅妇人。她之所以气定神闲,完全是因为对贾家的将来不放在心上。

林黛玉婚事已定,林母便琢磨着要跟林黛玉多说说一些内宅里的事情,刚说了一下颜家的情况,林母却是觉得有些困倦起来,林黛玉见林母如此,连忙说道:“老祖宗既是困了,便先安歇一阵,回头玉儿再来聆听教诲!”

林母摆了摆手,说道:“年纪大了,精力愈发不如从前了,玉儿你也先回去歇一会儿,养养精神!”

林黛玉跟鸳鸯一起扶着林母躺到了榻上,给林母掖了掖锦被,这才告退了。

林母躺在被子里头,没多久就昏昏沉沉睡了过去,她只觉得一阵恍惚,一瞬间竟是不知到了何处,只觉身边云雾缭绕,又有异香扑鼻,她在原地站了一会儿,四处望去,却见一座巨大的石牌坊,上头写着“太虚幻境”四个大字,两边又有一副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林母总觉得有些不对,却听一女声呵斥道:“哪来的孤魂野鬼,死就死了,不晓得就投胎转世,竟是胡乱作为,坏了本仙姑的大事!”

林母转头一看,却是一个穿着华贵的美貌女子,这会儿杏目圆睁,柳眉微竖,整个人竟是有些气急败坏,指着林母便道:“本来一切都好端端的,神瑛侍者下凡历劫,绛珠仙子还泪报恩,其他人也是这般,总得全了我薄命司的天数,你这孤魂野鬼,竟是横生枝节,今日,本仙姑非超度了你不可!”

林母不由有些茫然,皱眉道:“这是哪儿,什么神瑛侍者,绛珠仙子的!”

那女子冷笑道:“我乃离恨天上,灌愁海中,放春山遣香洞太虚幻境警幻仙姑,司掌人间风情月两,世间男痴女怨,那神瑛侍者乃是赤瑕宫门人,下凡历劫,投生荣国府!”

林母顿时了然:“你是说贾宝玉?绛珠仙子难不成是黛玉?”

警幻仙子点头道:“不错,绛珠仙子原本乃是西方灵河岸三生石畔一株绛珠草,神瑛侍者对其有甘露灌溉之恩,因果不消,难得成道,因而下凡,将一辈子的泪水还给神瑛侍者,你这一番动作,绛珠仙子如何能够还得恩情,返回天界!”

林母听得警幻仙子这番话,顿时瞠目结舌,一听,自家孙女居然要为贾宝玉哭一辈子,直接跳脚道:“你算什么仙姑,我孙女若原本是灵河边上一株仙草,如何就缺了甘露灌溉,灵河水还不够吗?那什么神瑛侍者,对我孙女哪来的恩情,分明是作孽!还要我孙女还他一辈子的泪,他哪来这么大脸面!”

警幻仙子脸上肌肉都扭曲了起来,咬牙道:“你个凡人知道什么,你坏了我的大事,今日,非与你个报应,才知道我警幻仙姑的灵感!”说着,竟是劈手就向林母打来。

“住手!”忽地,一道金光飞来,将林母卷走,远处一人呵斥道,“警幻,你竟敢罔顾天规,向凡人下手!”

警幻抬头一看,叫道:“荣公,这什么凡人,分明是个野鬼,夺了你家夫人的肉身,你还护着她!”

那人冷笑道:“哼,警幻,你要那些情鬼历劫也好,作乱也罢,却是万万不该牵扯到我家府上,我宁荣两家起于草莽,得了从龙之功,又有人间天子册封,得以成就鬼神。结果你拿了我贾家作伐子,以至于我家不过煊赫几年,便沦为寻常,以至于我等这些祖宗在地下都不得安宁!你这般作为,却是欺我等太甚!”

警幻神情变幻不定,咬牙道:“神瑛侍者下界历劫乃是天命,我不过是按照天命行事!”

另外一人也是冷哼了一声,厉声道:“什么天命,我林家世代忠良,修桥铺路,怜贫细弱,为国为民,不知积下多少功德,难不成天命竟是叫我家断子绝孙,不得祭祀吗?”

之前那人又道:“你自去奉承赤瑕宫,与我家又有何干,难不成,我家求了神仙下界投胎的吗?你造下那般孽业,却报到了我家身上,难不成还想着我们对你俯首帖耳不成!”

林母听得一阵茫然,听这几个人说话,这一个是荣国公,一个是林家的祖辈,只是两人面目都笼在金光之中,看不清楚,不过这些确定都是长辈,她也不好插口,那边警幻气急败坏:“你们简直是不可理喻,什么叫做我造下的孽业,分明是你们自家子孙不肖!”

老荣国公却是冷笑道:“若全是我自家子孙不肖,我也认了,只是却不该你在里头插手!何况,你真是为那个神瑛侍者好,好到他下凡不过几载,就取了他的元阳?嘿嘿,神瑛侍者修持数千年,他那元阳很是不错吧!我倒要看看,等着那位历劫归来,你如何向他交代!咱们走!”

说着,依旧一道金光卷着林母,很快就远去了,留下警幻在原地神情阴晴不定,顿了顿足,咬牙也转身走了。

那两“人”卷着林母飞出一阵之后便停了下来,林母站定,有些茫然地看着两人,问道:“到底怎么回事?”

两人面面相觑了一番,林家的那位先祖才干咳了一声,站了出来,脸上金光散去,露出自个的面目来,林母一见,立马下拜:“儿媳拜见公公!”这位却是林如海的祖父,林母的公公林清远。

“那警幻虽说是个小仙,但是这些年弄了不少邪门歪道,却是法力不低,因而之前我们一直用神力护体,却不是故意不与你相见!”林清远开口道,“此事说来话长!”

另一个人也是散开了面上金光,林母却是不认识,就听林清源道:“这家伙便是第一代荣国公贾源!哼,咱们家实在是叫他们一家子坑死了!”

贾源干笑了一声:“那个,谁知道警幻搞出那些事情来呢!那个,咱们两家也是亲家,不必这般生疏!”

“行了,长话短说,她如今却是不能在这边久留!”林清远不耐道。

贾源赶紧将事情简单说了一遍,却是林家子嗣断绝,贾家也是家破人亡,出息一点的贾兰才中了进士没多久就过世了,荣府这一脉差不多也是断掉了,两家合力,好不容易才得了一次机会,让林母取代了史氏,以求一线生机。林母看似没做什么,实际上已经扭转了局面,接下来只要不出意外的话,算是大局已定了。

林母听得瞠目结舌,正茫然间,贾源忽然说道:“行了,时候不早了,咱们也都得回去了,日后自有相见之时!”说着,林母只觉得自个似乎是被什么推了一把,然后就如同从高处落下一般,她直接惊醒过来,一直伺候的鸳鸯见状,连忙问道:“老太太,这是怎么了?”

第104章

林母好几天都有些不得劲,她本来是想着报复贾家的,结果不光是林家有了转机,贾家也有了生机,叫林母有些别扭起来。

她之前那场惊梦,很是叫人吓了一跳,林母自然不能说自个梦见什么了,只说自个做了个噩梦,醒过来也不知道做的是什么梦了。

因此,这些日子林母看着有些精力不济,大家也不觉得有什么奇怪,只是愈发小心伺候,几个女孩子也是围着林母,在一边陪着说笑,看到林母神情舒缓才会觉得轻松一些。

这也是难免的事情,林黛玉是感念林母一直以来对她的关爱,而史湘云却是知道,自个嫁给贾宝玉,最大的靠山是林母,只要林母还在,这门婚事就不会有任何波折。惜春虽说是个冷淡乖僻的,但是,人心都是肉长的,她虽说出身宁府,但是宁府那边几乎对她不闻不问,她从小养在荣府这边,林母过来之后,对她一直不错,她能没点感恩之心?

至于邢岫烟,那就更简单了,她是亲戚家的姑娘,你住人家家里,难不成还能对人家不闻不问不成!另外,她本来就是个聪慧之人,邢氏固然是她亲姑姑,但是她如今能与贾家正经的姑娘一般待遇,却是因为林母说的话,要不然,一个月二两银子的月钱没什么,每季的衣裳首饰,这才是大头,邢氏可未必舍得。

林母别扭了几天才算是回过味来了,她能再来一次,为的主要是林家,至于贾家,二房过段时间便没有翻身的机会了,大房这边,贾琏与王熙凤夫妻两个固然做了些助纣为虐的事情,好歹当初还算是对黛玉照应了一些,他们上辈子也付出了足够的代价,林母本身对他们也没有太多的恶感,因此,夺了王熙凤的管家权,叫他们与二房反目成仇之后,也便罢了手。

尤其,如今黛玉终身有靠,林如海已经跟颜家说好了,黛玉出嫁之后,次子过继林家。对此,颜家也没什么意见,倒不是为了林家的家产什么的,颜家不是这么眼皮子浅的人家,这些人家传承千年不倒,靠的是人还有传承下来的知识,只要这些还在,即便家产散尽,也能复起。而即便孩子不姓颜,但是依旧有着颜家的血脉,日后与颜灿这一脉同源而出,也能互相帮衬。

因此,林母瞧着黛玉每日在自个面前言笑晏晏,心气也就顺了起来,又想到梦里那莫名其妙的仙姑说什么黛玉是仙子下凡,更是有些得意起来。至于什么贾宝玉上辈子也是什么神仙,就被林母给忘了,老实说,贾宝玉那小子,从头到尾,哪儿看得出来前世是个神仙了,就是个贪花好色的纨绔,说不得上辈子是神仙的时候,也不是什么好种子,肯定是被贬下来的。至于自家孙女,完全是太过单纯,叫贾宝玉还有那什么仙姑给蒙了,这样一想,林母对林黛玉更是着紧起来。林黛玉一贯是个有些清高目下无尘的性子,林母琢磨了一番,便也跟林黛玉说一些内宅阴私之类的事情,总之就是一句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林母这边加紧对着林黛玉进行婚前教育,上头圣人又出招了,这边说什么自个虔心侍奉上皇与诸位长辈,只觉得尚且不能略尽孝心,又言道,历朝历代,莫不以孝治国,之前虽说允了每月逢二六之期,让宫妃眷属入宫请候,如今再一想,宫中规矩森严,女眷入宫难免多有拘束,不能尽怀,因此,大开方便之门,表示,凡是家里有重宇别院之家,都可请旨省亲,使得可以尽骨肉之情,叙天伦之乐。

圣人这般一说,下头哪有不动心的,能够接宫中娘娘出宫省亲,其实与娘娘见面那是小事,毕竟,出宫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估计一大家子,一人能上前说个一两句话都不错了。相反,这是显示自家圣眷与实力的时候,宫中后妃第一样靠的是圣宠,第二样,靠的是儿女,第三样,就得靠自个娘家。没个强有力的娘家,再没什么圣眷的话,即便有儿女,日子也未必好过。

除了皇后多半嫁妆丰厚,还有就是手底下有皇庄产业,其他各级妃嫔每个月的俸禄有限,但是支出却很是不少,就算是有那等得宠的妃子,上头圣人有所赏赐,多半也是些首饰衣料玩物之类,却是不能换成钱花,因此,都得靠着娘家送钱进来,如此才能叫这些妃嫔在宫中过得滋润。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娘家就非常重要了,如当今这位圣人,当年生母出身不高,又早逝,后来又抱给李妃抚养,李妃家族同样算不得多厉害,饶是如此,每年也会想办法送一些银钱用度进宫,叫当时还是皇子的圣人日子好过不少。

圣人如今正当盛年,下头也有几个儿女,但是若是圣人如同上皇一般长寿,那么,年长的儿女未必能占到什么优势,因此,各家都指望着自家娘娘能够一举得男,日后自家从娘娘的娘家变成皇子的娘家,甚至是承恩公府。因此,无论如何,也该表现出自家的实力来,好叫圣人知道自家的能耐,日后娘娘还有皇子才有更多的臂助,因此,旨意刚下,各家都开始忙不迭地到处勘测地方,有的家里地方大的,干脆趁着别家还没反应过来,就直接招了一帮工匠,开始大张旗鼓修建起省亲别院起来。

贾家这边如今正帮着准备林黛玉的嫁妆,林黛玉出生之后,贾敏就开始给林黛玉攒木料什么的,如今库房里头好木头很是不少,而史氏的库里也有些不错的料子,林母瞧了之后就打算留给林黛玉了,因此,如今正想着给林黛玉打造一些家具,结果,省亲的事情一出,市面上那些手艺好的工匠,一时间竟是一个都抽不出空来了。

林母跟林如海抱怨的时候,林如海就笑道:“省亲别院的事情顶多也就是这一两年而已,玉儿年纪还小,我跟颜家商议着,要多留玉儿几年呢,既然暂时没有合意的匠人,那就先采买其他的便是,何况,有的东西说不得过两年又有其他时兴的花样呢!”

林如海这次上门,为的可不是女儿嫁妆的事情,林黛玉的嫁妆可是差不了,林家几代单传,光是历代主母的嫁妆,就是个叫人咂舌的数目,林如海已经决定好了,历代主母的嫁妆除了一些粗笨的过时的东西,其他的,全给女儿做陪嫁,另外,林家的家产也给林黛玉三成,剩下的七成,等到林黛玉生下次子之后,便由他继承。

林如海在内宅之事上,很多时候也是个挺大意的人,因此自觉这般林黛玉的嫁妆已经是非常丰厚了,因此,并不如林母这般极为操心,新皇登基之后,用到礼部的地方也不算多,林如海因此日子也挺清闲,除了每日里上朝点卯,其他时候就是看看书,喝喝茶,与那些与他一般的闲人一块儿谈笑,如此也不会引起上头的忌讳。

但是,能跟林如海结交的人,又能差到哪里去,林如海虽说没有入阁,但是耳目也颇为灵通,这不,得知了一点消息,就上门找林母来了。

林如海却是听户部的人说了,国库空虚,还有许多官员宗室打了不少欠条,另外还有许多官员任上留了不少亏空,以至于户部那边也是捉襟见肘,想着如同上皇时候那样,看看能不能从内库挪出一些钱财来暂时支应。

问题是,上皇有钱,不代表圣人也有钱,上皇又没驾崩,他的私库自然不可能留给圣人,圣人当初做皇子的时候,就不是什么有钱的,毕竟,无论是生母养母,外家都算不得出挑,妻族也是平常,又一直小心低调,其他皇子多有门人,不少商人捧着银子上门投效,圣人当年可没这样的好事,因此,在诸多兄弟之中,虽说算不得最穷,但是也算不得宽裕,因此,如今户部哭穷,想着圣人掏钱,圣人哪有什么办法。

林如海还听说了一些小道消息,说是圣人将自个私库的钱财拿出来,在下旨允后妃省亲之前,备了许多砖石木料之类,就等着各家营建省亲别墅的时候出手,好赚上一笔。

能逼得一国之君做这等算不得体面的事情,林如海就知道圣人手头的确不宽裕,又听说圣人似乎骂了几句,下头人揣摩圣人的心思,想着叫户部那边清欠,结果圣人顾忌上皇,最终还是没有答应。

林如海知道这个消息之后,顿时就想到,自个岳家似乎当年欠了国库不少银子,因此不敢耽搁,直接上门一五一十跟林母说了起来。

林母听了之后,沉吟了一番,叹道:“若是老国公爷还在,这钱还也就还了,毕竟,老国公爷圣眷犹在,其他人即便有什么想法,老国公爷还镇得住!可是如今,贾家倒不是拿不出这笔钱来,只是,咱们家如今这情况,一个拿得出手的人都没有,贸然将钱还了,这得罪的人可就多了去了,到时候,府里却是折腾不起!”

林如海自然也明白这一点,笑道:“岳母不必担心,既然府上能凑出这笔钱,那就没什么问题了,小婿已经叫人帮着看着户部那边,只要有人先还钱,到时候,贾家跟着,自然大家也就不会惦记着贾家了!”

林母心中一堵,她宁可别人惦记贾家呢,不过面上还是说道:“那就劳烦如海了!”

第105章

贾家不着急捧新皇的大腿,自然有人想要奉承,因此,没多久,就有人家摆出一副砸锅卖铁,忠心耿耿以报皇恩的模样,将自家的欠银给还了。

而这之前,林母也跟贾赦说了一番,贾赦自从被义忠亲王之事牵扯到之后,就变得有些胆小起来,何况,贾家真要说起来,也算不上缺钱,贾赦查了一下,自家欠国库大概五十多万两银子,心里暗自后悔,当初分家之前,就该将这事提出来,如此,起码少分二房十几万两。

不过贾赦也就是想想而已,要是这会儿还没分家,二房还不知道要占多少便宜呢,自个又哪能住进荣禧堂!何况,贾赦也琢磨着,大概自家老娘其实还是偏着二房的。

实际上,林母自个还在后悔呢,她压根就忘了亏空这回事,要不然的话,分家的时候就该提出来,总之,不能叫二房占了便宜。

不管怎么说,有了先行一步的人,别人也就好办了,荣宁二府这边商议了一番,都将自家的欠银给还了上去。

新皇并不觉得这算臣子的忠心,他却是觉得,这是臣子的本分,何况,见先头几家还得痛快,心里还得想,你们明明有钱,却是一直死赖着不肯还,实在是其心可诛。只是,毕竟还有个千金买马骨的意思,因此,新皇同样意思意思地褒扬了还了钱的几家,然后就没了下文。

口头上的褒扬其实一文不值,不过,贾家这边也没指望新皇如何施恩,这会儿将钱还了,总比后来遭到清算好。不过,私底下,林母直接就跟贾赦,贾珍,林如海他们说道,新皇此人是宁我负人,人勿负我的性子,薄情寡恩,因此,大家等闲还是要小心一些,寻常没事就别冒头了,以前就算有什么错事,也赶紧给抹了,省得日后被清算。

贾赦原本还想着这次一口气还了钱,好歹能叫自家儿子得点好处呢,被林母一说,便有些蔫了,不过,他也是个心宽的,但凡是个心胸狭窄的,憋屈了几十年,早就气死了。如今贾赦身边儿孙绕膝,孙女可爱漂亮,孙子活泼伶俐,贾赦对此已经是心满意足了,日后家族前程,就得靠贾琏,他可是管不了这么多了。

荣府宁府都是一副得过且过的样子,而二房那边,却是意气风发。

二房攀上了西宁王府,西宁王府对他们也存着利用之心,贾宝玉在家待得腻烦,却是得了北静郡王的青眼,经常跟着北静郡王参加什么诗会文会的,贾宝玉在经义上头,那是非常粗疏的,但是在诗文上,却是还有几分灵性,又有北静郡王捧着,因此,倒是在京中一些闲人中得了一些名头,叫王氏听说之后,只觉柳暗花明,自家儿子参加不了科举,但是这般才华,做个名士,上头回头还得请着儿子去做官呢!因此,对贾宝玉更是宠爱起来,只觉得任什么都配不上自家儿子,只觉得便是郡主公主,自家儿子也配得上的,只是想到林母的威胁,王氏也只得认了,不过,史湘云嫁过来之后,在自个这个婆婆手下,还收拾不了她?

王氏在家志得意满,却是不知道,自家丈夫和儿子都有意无意间卷入了西宁王府及其一党搞出来的风波中。

京中除了有宫妃要省亲的人家,一时间却是平静非常,圣人摆出了一副孝顺的架势,对着上皇每日里晨昏定省,比当皇子的时候还孝顺了几分。

上皇那边刚怀念了一下奉圣夫人,圣人就直接下旨,命甄应嘉入阁,简直是想上皇所想,急上皇所急。总之,在一些人看来,如今圣人一切都听上皇的,叫许多人心中都有了想法,几个亲王自然是不甘心在圣人面前俯首帖耳的,因此,一个个也是可着劲地奉承上皇,上皇的威信一时间竟是比自个做皇帝的时候还要强一些。

上皇当日退位的时候,身子着实不好,如今虽说圣人每日里去上皇那边请教国事,但事实上,上皇用不了多少心力,而且又不用批折子什么的,因此,身体慢慢好转了起来,如今顿时有些后悔了,因此即便圣人表现得极为孝顺,上皇依旧觉得有些不得劲,因此,平常的时候,自然是对其他儿子比较偏向,而且还不甘寂寞,时常召一些老臣入宫。圣人虽说面上恭敬,背地里头,在自个寝宫里不知道砸了多少东西。

召甄家进京,看似荣耀,实际上却是圣人的一步妙棋,甄家的根基都在江南,到了京城,甄应嘉还不任由圣人拿捏吗?甄家一党又是以甄应嘉为首,甄应嘉出了问题,甄家也就烟消云散了。

只是甄家却被入阁为相这事给蒙蔽了双眼,毕竟,对于男人来说,出将入相自然是最大的荣耀了。何况,甄应嘉也觉得自家外孙需要自个的帮衬,自个进了京,才能更好地主持大局,因此,才接到旨意,就直接顺着水路,带着家人进京,半个月时间,便已经到了京城。

而对于荣府来说,麻烦的却是甄家的人要上门了,贾家对甄家原本倒是亲近,当初甄家接驾,一时钱财不凑手,贾家还直接出了五万两银子,两家也曾有过联姻,虽说如今算起来是旁支了,但是老一辈上却颇为亲近。

问题是,林母对甄家却是没有半点好感,林如海之所以在江南落下那样的下场,跟甄家可是脱不了干系,因此,林母能看得惯甄家那才叫怪了呢!

这会儿听得管事说甄家递了帖子过来,林母就是一皱眉。

贾赦在那边抱着茁哥儿不放手,见林母神情不好,也是有些疑惑,问道:“甄家可是咱们家的老亲啊,母亲怎么这般神情!”

林母淡淡地说道:“咱们认甄家做咱们家的老亲,可是甄家还是不是这么看,那可就不好说了!”

贾赦如今对林母还是挺信服的,因此问道:“母亲怎么这么说,难不成甄家做了什么事情?”

林母叹道:“当初你妹夫去扬州赴任,我曾经写了一封信,带给甄家,托他们照看你妹夫妹妹一番!结果呢,你妹妹之所以过世那么早,一是丧子之痛,二就跟甄家脱不了干系了!”

贾赦一听,就直接站了起来,叫道:“竟有这等事情,怎么从来不曾听母亲妹夫说过,早知道如此,我早就带着人打到甄家门上去了!”

林母叹道:“江南盐政的事情那般复杂,你妹夫也几次遇刺,大家都知道跟甄家脱不了干系,甚至甄家因为之前做过几任盐政,直接就将手伸到了巡盐御史衙门里头,你妹妹也是因为那些人做的手脚,才年纪轻轻就没了!只是,这等事情,又不会放到明面上,就算你找上门去,那边来个一推三五六,你又能拿甄家怎么办!这个亏,咱们还只能暂时咽下去!不过,咱们一时间不能给你妹子报仇也就算了,还要将甄家当做亲戚走动,我老婆子却是做不到的!”

贾赦也是说道:“母亲说的是,甄家先不仁,咱们不义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甄家这般可恶,还厚着脸皮上门下帖子,直接回绝了算了!”

林母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是,虽说甄家如今势大,但是这等仇恨,难不成咱们家还要反过去巴结她不成!甄家的帖子,直接送回去,至于原因,也就不用说了!”

甄家那边接了荣府送回去的帖子,甄应嘉差点没撕破脸,直接破口大骂贾家给脸不要脸。不过最终还是咽下了这口气。很快想明白,贾家大概是因为林家的事情跟甄家有了芥蒂,心里又是暗骂一声,当初用得着的时候进宫去求甄贵妃,如今用不着了,就这般作态,回头非叫贾家好看不可!

想到之前林母求甄贵妃的事情,甄应嘉一下子就想到了贾政,他进京之后就听说两家已经分家了,只是贾政那一房怎么着也是受了自家恩惠的,女儿因此还嫁入了西宁郡王府,如今已经是世子妃了。贾政有了西宁王府的帮衬,如今外放做了粮道,这可是个肥差,说不得回京之后还有重用,西宁郡王府可不是当今的死忠,这般一想,甄应嘉顿时起了心思,因此,直接叫人将拜帖递到了王氏那里。

王氏可不知道那些,她只知道甄应嘉如今已经是入阁为相了,这般能耐,王氏哪有不巴结的道理,因此,王氏对甄家来人却是极为热情,又听说甄家也有个宝玉,与自家宝玉一般无二,更是觉得这是天定的缘分,因此,跟甄家的走动更加频繁起来。

甄宝玉是甄应嘉的老来子,甄应嘉进京,也将甄宝玉带过来了,贾宝玉遇到一个跟自个一般模样,差不多的想法,都是一副怜香惜玉心肠的人,简直是喜不自胜,两人几乎是每日里同进同出,竟是如同一母同胞的孪生兄弟一般,叫人啧啧称奇。

林母听说了之后,只是暗骂了一声作死,然后便将这事给抛诸脑后了。

第106章

一晃又是两年过去,之前各个宫妃省亲的盛况叫整个京城的人如今说起来都是津津乐道,圣人对这些外戚似乎还颇为优容,一点也不吝啬官职,一时间,不知道多少小官小吏等人家上门奉承,各家为了自家娘娘,也是龃龉连连。

尤其,宫中又有几个妃嫔怀了龙胎,如此,她们的娘家一个个不投靠当今都不行了。毕竟,跟着其他王爷,自然没有扶助自家外孙外甥的好处多,若是自家娘娘日后做了太后,自家就是承恩公,起码荫蔽子孙三代,可是你扶持那几个王爷,最终又能得到多少呢?

因此,却很是挫了那几个王爷的势力,另外,对于上皇来说,却是大权愈发旁落,毕竟,新君登基两年多,又有了两次殿试,选拔了一批天子门生出来,朝堂上头,那些老人要么被拉拢,死硬的却是逐渐被边缘化。这年头,想要指望那些官员有多少节操,做梦还要快一点!毕竟县官不如现管,当今地位日渐稳固,将他拉下来的希望日渐渺茫,除了那些早就上了贼船下不来的,其他人想要出头,自然得加倍地跪舔当今。

上皇自然心中不甘,因此,如果说他刚刚退位的时候,还显得颇为从容自在的话,如今却是近乎有些恼羞成怒了。他已经有了些蛮不讲理的架势,反正无论当今说什么,他都想反对,他加倍地对其他几个儿子加恩赏赐,甚至眼睁睁地看着贵太妃出手,使得有孕在身的吴贵妃小产。

碍于孝道,上皇这般作为,圣人也只能忍了,不过,圣人可不是忍者神龟,他不能在上皇身上发泄,但是对下头的臣子,圣人却有的是办法,甄家成了头一个倒霉的。

甄家那位奉圣夫人死了,但是,甄应嘉并不想丁忧,毕竟,在他看来,自个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如今圣人权柄愈发重了,等着丁忧三年之后,黄花菜都凉了,因此,在奉圣夫人出现病重的情况之后,甄应嘉权衡了一番之后,却是出了昏招,吩咐家里极力救治,若是不成,先将事情拖一阵子,等到再也瞒不住了再说!

甄应嘉已经有了破釜沉舟之心,因此,暗地里面已经加急联系九门提督还有禁军各个军官,想着以贵太妃为内应,直接逼宫,推自家外孙登基。在他看来,如今还是春天,江南那边也颇为寒冷,尸体不容易变质,因此,拖个个把月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何况,从江南传信到京城,也得有个小半个月的时间,这么长时间,足够甄应嘉成事了。

结果,甄应嘉快要准备妥当的时候,朝堂上,御史弹劾甄应嘉眷恋权位,为逃避丁忧,竟是瞒报奉圣夫人死信,不仅是大不孝,还是大不敬。而且御史还当场拿出了证据,甄应嘉措手不及,当时就被拿下。

而上皇那边,也是暴怒不已,上皇生母早逝,养母对他并不亲,在宫中并不受宠,年幼的时候,几乎全凭当时还是他乳母的奉圣夫人照顾。奉圣夫人陪伴着上皇走过了最艰难的时光,拿着自个的份例还有私房给上皇打点,因此,上皇登基之后,没多久就封这位乳母做了奉圣夫人,年年都有赏赐,可以说,无论是贵太妃还是甄应嘉,如今能有今天,都是源于上皇对奉圣夫人的感激。

结果,奉圣夫人过世,甄应嘉这个亲儿子竟然为了不丁忧,命家人瞒报死讯,这简直是大逆不道,因此,圣人在那边询问上皇该如何处置甄应嘉的时候,上皇直接表示从严处置。即便后来贵太妃过来相求,上皇也没有改变主意。

圣人这边直接将甄应嘉拿下,之后就顺藤摸瓜,发现甄应嘉意图逼宫谋逆,将证据往上皇那边一递,原本因为贵太妃的枕头风,已经有了放甄家一马心思的上皇也是坐不住了,甄家竟是联系到了那么多人,而且甄家可不是想要继续奉自个做皇帝,而是想要将自家老八给推上去。

上皇再如何,也没想过让老八登基,甄家是硬伤,如今见甄家竟有逼宫篡位之心,顿时就想多了,老八年纪不大,而且一向对甄应嘉这个外公极为孺慕,日后做了皇帝,要是被甄家再来这么一次,这天下是姓徒呢,还是姓甄呢!

因此,这下无论甄贵太妃怎么恳求,上皇都已经是心如铁石。

而圣人这边,既然拿住了甄家的把柄,哪有不抓住的道理,他原本就做好了准备,如今反应速度极快,立马就命人南下,查抄了甄家,当然,奉圣夫人的灵柩没有动,甚至还命礼部出面,操持了奉圣夫人的丧事,却不耽搁他下令将甄家人押送进京。

而与甄家有些勾连或者是干脆原本就是甄家门下走狗的那些人如今却是如丧考妣,一个个忙着将自个摘出去,为了脱身,也顾不得甄家对他们的许诺或者是恩情了,忙不迭地落井下石,将所有的罪名都往甄家身上推去,一口咬定,自个只是失察,被甄家蒙蔽,这才做下了错事。

其中,以贾雨村为最,这一世,贾雨村没得林如海的推荐,也没到荣国府得了贾政的看重,一直就是依附甄家,他反应速度极快,甄应嘉这边刚因为不孝被拿下,第二天就连上数道奏折,直接弹劾甄家诸多大罪。

这等无耻之徒,偏生圣人却是很欣赏,贾雨村越是弹劾得厉害,如同疯狗一般,将甄家乃至甄家一党往死里咬,圣人越是高兴,毕竟,贾雨村这种人,寒门出身,身上又有着洗不掉的污点,这种人,处置起来都不用找什么借口的,因此,贾雨村竟是数日之间,接连升迁,俨然成了京中新贵。

贾雨村也是觉得自个得了圣心,他之前也就是给甄家做狗,如今为什么不换个主人呢,因此,更是忖度着圣人的心思,摆出了一副刚正不阿的模样,天天上折弹劾这个,弹劾那个,哪天上朝贾雨村不出列弹劾,朝堂上那些文武大臣都要觉得缺了什么了。

当然了,也有人将贾雨村恨得牙痒痒,只是明显圣人如今要用他,大家试探了几次之后,也只好暂时忍了下来,冷眼看着贾雨村上蹿下跳。

甄家的案子,要交给三司会审,贾雨村被任命为大理寺卿,直接成了主审之一,甄家很多罪名是贾雨村咬出来的,贾雨村比谁都希望将甄家彻底碾死,因此格外卖力。对着那些他原本卑躬屈膝,曲意奉承的甄家之人,毫不留情地大刑伺候,三木之下,什么口供问不出来,因此,贾雨村的进度极快,没多久将圣人想要的口供都弄了出来。

因为担心夜长梦多,圣人直接暗示下头速战速决,既然口供出来了,从谋逆到忤逆,从卖官鬻爵到枉顾人命,大大小小的罪名几乎要叫人看花了眼,甄家的下场已经可想而知了,按理说,哪怕是一个企图谋逆,甄家也脱不了一个株连九族的下场,何况,甄家已经快要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呢!

只是,三司请求圣裁的时候,圣人却是摆出了一副宽仁的模样,又说奉圣夫人当年抚育上皇有功,贵太妃又多年侍奉上皇,为皇家开枝散叶,因此,要对甄家网开一面。

说是网开一面,但实际上,却是将短痛变成了长痛而已。甄家牵扯到此事的一干成年男人,直接就判了死罪,女眷中,有些罪名明确的,也是被判了死罪,其他人,都没有流放的说法,族中男子,哪怕是襁褓中的婴儿,直接被打入奴籍,沦为官奴,至于女眷,也是沦为贱籍,发往教坊司,下场还不如家里那些下人。起码那些下人本来就是奴籍,就算再卖一次,还是奴籍,运气好的话,若是有人肯为他们赎身,转眼都变成良民了。

这般处置,看似宽和,实际上却也是绝了甄家的后路,若是流放,几次大赦,也就回来了。可是打入奴籍,即便是大赦,也是不会赦免奴婢的。

甄家算是彻底成为历史,甄贵太妃每日以泪洗面,她娘家没了,儿子因为牵扯进了谋逆之事,直接被发配到皇陵看守皇陵去了,说不定这辈子都回不来了,至于上皇,如今却是也不肯见贵太妃了,因此,哪怕甄贵太妃的封号没有被剥夺,她也没了任何依靠,她并不是如武曌吕后那样的女子,说白了,她还是依附男权的菟丝花,她如今能做的,除了哀哀哭泣,还有什么呢?那些曾经被甄贵太妃欺压过的太妃太嫔见得她这般,本想着瞧她的笑话,几次之后,也没了兴致了。

而甄家落马,作为最大的赢家,圣人如今却是志得意满,甄家的党羽虽说不至于一扫而空,也是没了大半,朝堂上,圣人也将投靠自个的人给提拔了上去,军中也安插了自个的人手,其他几个兄弟经此一事,对自个也是多了几分顾忌,甚至,原本胆子就不大的老六,竟是直接向自个投诚了,圣人能不得意吗?

只是,很快,叫圣人恼火的事情来了,甄家的案子判得太快,江南那边查抄出来的财物明显对不上号,甄家藏匿了一部分财产,只是牵扯到这事的几个甄家的主子都被砍了,想要问问藏哪儿了都不知道,圣人原本想着能够靠着查抄甄家,好让国库给自个的内库充盈一些,但是看到查抄上来的清单,圣人直接摔了杯子!

第107章

天下总有要钱不要命的人,王氏就是其中之一。

甄家之前那情况,是个人都不想跟甄家扯上关系,结果王氏倒好,甄家几个仆妇送了二十多个箱子过来,她就大咧咧收下了,直接藏进了自个的私库,等着甄家判决下来了,她还得意呢,甄家那些人不是死了,就是成了官奴,谁会来问她要这些呢,这些自然也就改姓王了。

只是,王氏根本不去想,这年头,大户人家,一草一木都是登记造册的,即便后来做了删改,但是负责查抄的自然是户部的文书,这些人哪个不是老狐狸,靠着平账都能不动声色捞一笔的人物,甄家那边又做得仓促,因此账面自然没平下来,因此,户部几个人拨着算盘算了一番之后,一下子就发现,这里头出入大了。

出入的现银其实不多,一方面,甄家也没多少现银,挂在甄家或者是甄家那些豪奴名下的庄子铺面房产已经是一个叫人觉得心惊肉跳的数字,甄家有钱,很多都是得送到京城,孝敬甄贵太妃和八王爷的,另外还得拿来打点,因此,现银什么的,算起来真没多少,甚至甄家的管家奶奶不得不先将家里的一些之前的首饰摆饰什么的拿出去典当暂做周转之用,等着庄子铺子还有各种孝敬以及一些灰色收入送来之后,再将东西赎回来。

另一方面却是,现银的往来实在是太容易引起注意了,因此,送出去的财物多半是一些体积不大,比较贵重,又容易快速脱手变现的东西,比如说金银器皿首饰,还有一些珍珠宝石之类的东西。甄家盘踞江南多年,接驾六次,积累的好东西不知道多少,然后,这些就被甄家分散着藏到了一些人家,贾政这边就是其中之一。

只是甄家没想到,自家居然败落得这么惨,直系的族人没死的都被打入了奴籍,圣人那会儿还在清算甄家余党呢,甄家那些故交也是不敢出手将甄家人买下来的,倒是一些跟甄家有些仇怨的人家,买下了一些甄家人,这些人日后的日子也就可想而知了。

官奴可比寻常奴婢麻烦多了,这真是世代为奴,难得解脱,除非改朝换代,重新整理户籍,计算人口,若是他们当时运气好的话,说不得能捞到良民的身份,若不然,顶多是从官奴变成原本伺候人家的家生子。

因此,对于官奴的管理也非常严格,身上会带有明显的印记,想要出门都不容易,何况是跑到各家去要之前藏匿的钱财呢,那不是要罪加一等吗?何况,就算拿到了钱财,奴婢是没有私产的,这些也轮不到他们花用。

因此,很显然,知道这事的甄家人都不可能上门要钱了。贾宝玉之前跟甄宝玉关系甚笃,结果甄家事败之后,王氏直接将贾宝玉困在家中,不许他出门,贾宝玉跟甄宝玉长得那么像,谁知道甄家人会不会狗急跳墙,拿自家儿子去顶缸呢!贾宝玉知道甄家一家子被打入奴籍之后,还闹腾着想要将甄宝玉买回来呢,结果直接被王氏糊弄了过去,只说自家去晚了,甄宝玉已经被别人买走了,应该也是甄家的故旧,贾宝玉这才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