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无论如何,林黛玉本质上并不是什么市侩的人,关键还心软,如何肯因为钱财这等身外之物让嫡亲的外祖母为难,哪怕心中郁郁,最终还是答应不再追究。史太君自然心中欣慰,便又说要林黛玉在贾家多住一段时日,好跟宝玉还有几个姐妹聚一聚,又说什么宝玉非常想她之类的话,林黛玉只是淡淡地应了,却并没有如史太君安排地一样住进大观园里面去,依旧住在了以前的屋子里面。

懂得了一些人情世故之后,本就敏感的林黛玉感觉到了从前当做姐妹的人在表面的亲热下,藏着的一些嫉妒与疏远,迎春或许是因为懦弱,跟所有人的关系都是那么不远不近的,探春表现得更加明显,她将薛宝钗当做自家姐妹,却一直当林黛玉是外人,至于惜春,本来是宁国府的嫡出小姐,偏偏母亲早逝、父亲一心想着做神仙,兄长年纪相差太大,人也荒唐,原本待她不错的嫂子也过世了,尤氏待她也是明面上客气,在荣国府也有些寄人篱下的感觉,倒是跟林黛玉颇有些同病相怜的意思。

至于薛宝钗,依旧端着一副知心温柔大姐姐的模样,不过,林黛玉对她也没有什么恶感,在听底下的小丫鬟说什么薛宝钗日后就是宝二奶奶的时候,心中只是怅然了一番,她没有这个脸皮说什么喜不喜欢的话,心里却知道,不论如何,发生了这么多事情,不论是她还是贾家,都不能毫无芥蒂地说什么成不成亲的事情了,她只觉得自己命苦,若是父母还在,自己怎么会落到这般尴尬的地步,最终还得靠着父亲临终托付的叔父才能立足呢?

林黛玉住下的第二天,史湘云也被接了过来,史家当年为了向当今皇上效忠,撇掉身上义忠亲王余党的嫌疑,几乎是倾家荡产,将欠下的库银给还清了,少了许多进项,因此,这些年过得颇为困窘,为了节省花销,放出了许多下人,一些原本需要下人做的事情,也要由家中的女眷来做,比如说家中主子们要穿的衣服鞋袜,还有些配饰之类的针线活。其实这种事情也算不了什么,但是,很多事情就怕有对比。贾家素来讲究排场,便是那些丫鬟下人,也不至于跟史湘云一样成天需要做针线的,这自然让史湘云觉得很不平衡。

当初史湘云父母都去世后,史家那边也是一团乱,便被史太君接到了贾家住了一段时间,史太君对她非常疼爱,等到林黛玉来了之后,史湘云顿时觉得自己的位置被抢走了,因而对林黛玉总是有些嫉妒,时常说些酸话什么的。

贾宝玉倒是依旧对林黛玉热络非常,但是林黛玉已经懂得什么事避嫌,推托几次之后,贾宝玉就在那里说什么林黛玉才在别人家住了两年,怎么就变成俗人了云云,林黛玉又羞又气,正好李夫人派人来接,便跟着林家的人走了。

李夫人听林黛玉说不要继续追究的事情,不免叹息一声,也不再多说,反正贾家还回来的银钱也足够置办一份比较体面的嫁妆了,只是,将来就算找到一个肯过继一个儿子给林家的人家,那个孩子将来却是得不到多少东西了,她小心翼翼地将事情跟林黛玉一说,林黛玉的眼泪簌簌地流了下来:“婶婶,可是,那是我外祖母啊,我还能怎么办呢?”

李夫人搂着林黛玉,安慰道:“莫要哭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只要人争气,多少银钱挣不来呢!莫要伤心了啊!”

林黛玉之前并没有想到这一层,如今被李夫人提起,顿时觉得自己对不住已经过世的父亲,气苦之下,又病了一场,李夫人一边命人拿了帖子去请太医,一边暗自懊恼,想到林黛玉这单薄的身子,日后的子嗣也是个问题,不免更加为难了起来。

李夫人为了林黛玉的婚事那是左右为难,哪怕林如海的意思是,找个小门小户,知道心疼人的嫁了,但是既然林黛玉住到了自己家里,那就不能这么凑活,她不能让别人觉得林家对亲戚刻薄,可是林黛玉这条件,想要找个门当户对的,真是不容易。林黛玉的优点很多,德言容功,其实一项都不差,但是这年头,鸡蛋里面还能挑出骨头来呢,女孩子终究会被更多的挑剔。林黛玉是丧妇长女,身体也算不上好,这些年住在林家,一直用燕窝雪蛤什么的养着,一年到头太医也得请个好几次,真要嫁给寒门小户,谁家养得起这般娇贵的媳妇。

这些事情王子腾并没有跟王仁说起,因而王仁也只是隐约听说一点,这天冯紫英轮休,请了王仁还有陈也俊、柳湘莲他们几个去听戏。王仁对这个兴趣不大,架不住另外几个都算得上戏迷票友,只得跟了过去。

戏台上这会儿演的是大闹天宫,楼底下一群凑热闹的人看着台上演孙悟空的武生一连串地翻着跟头,拼命拍掌叫好,楼上包间里面,冯紫英对武戏兴趣不是很大,一边吃着东西,在那里抱怨早知道应该将戏班子请回自家去,省得在这边麻烦,嘴里又说道:“说起来,唱小旦唱得最好的还是琪官,偏偏被忠顺王爷看上了,等闲也出不了门,最近更是连消息都没有了!看样子日后也听不了他的戏了!”

陈也俊轻哼了一声:“得啦,这些年忠顺王爷捧过的角儿也不少了,不过一两年时间,也便丢开手了,到时候再听便是了!”

冯紫英神秘兮兮地说道:“这可不一定,那琪官可是忠顺王爷心尖子上的人,离了他一日都要吃不下饭呢!”

柳湘莲消息灵通,听到这里,说道:“还说什么琪官呢,听说他前些日子偷偷摸摸跟人跑了,这会儿,忠顺王府的人正到处找呢,等找着了,那琪官铁定够呛!”

王仁对什么琪官画官的那是半点也不知道,这会儿听他们说得热闹,有些无趣地说道:“管人家这么多做什么,不过那琪官说起来也不厚道,若不是忠顺王爷捧着,他哪有那么快就成了名角,再者说了,没有忠顺王爷,一个戏子,在长安这等地方算得了什么,估摸着你们两个要不是碍着忠顺王爷,也是想要勾搭人家的吧!”

冯紫英和柳湘莲干笑了两声,这两人都不是什么洁身自好的人,素来是个风流性子,只是还算有品,从来讲究你情我愿罢了。

这边几个人没有说什么琪官的事情了,回去之后,王仁就见王子腾一脸怒色,看到王仁回来,脸色方才缓了一些。

王仁给王子腾请了安,这才问道:“父亲,可是有人惹您生气了?”

王子腾有些烦躁:“还不是贾家那边,你那个姑姑,在家的时候还好,出嫁了之后,就没让人省过心!那贾宝玉,招惹谁不好,偏偏招惹上了忠顺亲王的人!要知道,忠顺亲王是皇上的亲弟弟,而且也识时务,不沾实权,因而皇上对他这个弟弟一直极为优容,一些小事忠顺亲王的话也挺有用的!别人巴结都来不及,结果那贾宝玉居然为了一个戏子把人给得罪了!你那姑姑还有脸来找我,请我代为转圜,向忠顺亲王赔罪!”

王仁哑然了,这事他可不好插口,不过他还是小心翼翼道:“父亲,姑姑也是爱子心切。只是,儿子有些话也不能不说!”

王子腾摆摆手:“你尽管开口就是了!”

王仁叹道:“父亲一直在内阁,想必知道一些皇上的心意,皇上对于世家勋贵颇有些不满,若非我王家及早投诚,且根基浅薄,人丁不旺,想必除非父亲有伊尹之才,也不能得如今之高位。王家这些年尚且战战兢兢,可是,姑姑家中却很有些问题,不说别的,如今不知为何,已经有人在议论,贾家吞没了故去的林大人家的家产,而且,听说姑姑那边私底下还有些触犯律法的事情,父亲这一次可以做中人提贾家转圜,可是,下次呢,下下次又如何呢?”

王子腾沉默了一下,哪怕之前发狠了好几次,以后不管妹妹了,真要做起来,还是不能不去做,不过王仁说得也有道理,妹妹再亲,也是别人家的人了,不能为了妹妹把自己家也拖下水,他有些无力地挥挥手:“行了,我知道了!”

王仁见王子腾已经听进去了,当下便告退了。王子腾对妹妹妹夫家里有感情,贾家跟王家还有几辈子的交情,可是,王仁跟贾家可没那么深的感情,对他来说,贾家那就是外人。

第82章 黛玉番外

李夫人几乎将长安合适的未婚少年巴拉了个遍,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翰林院杨翰林家的幼子杨斐,杨家也是书香之家,家财还算丰厚,尤其家风正派。杨翰林一共五个儿子,前面四个都已经成了亲,杨斐今年十五,刚刚中了秀才,年纪与林黛玉也相当,更重要的是,他们家愿意让杨斐和林黛玉的次子过继给林家。

李夫人虽说觉得杨家门第低了一些,不过杨斐天资不错,也知道勤奋努力,杨翰林夫妻两个性子也是温和慈祥的,必不会为难林黛玉,而且,杨家颇有家财,兄弟之间也极为和睦,林黛玉过去之后也不需要管家,正和了她的性子。

李夫人跟杨家有了默契之后,便回去跟林黛玉说起来,仔细分析了这桩婚事的优劣之后,叹道:“本来按照玉儿你的性子,嫁到人口简单的人家会更家舒心一些,可是,人口简单的人家,谁家肯答应将嫡子嫡孙过继给外姓人!杨家虽说官位不显,可是几代都是读书人,杨翰林跟你父亲也有过一些往来,想必不会薄待了你!”

林黛玉低着头听着,然后小声道:“侄女都听婶婶的!”

李夫人搂着林黛玉,轻声道:“玉儿,你的嫁妆单子,婶子已经给你拟好了,除了两个庄子和三个铺子,另外还有三万两银子,给你做私房钱,日后好留给你过继给林家的儿子!你也别害羞,我跟杨家说了,等你及笄之后再完婚,这两年,玉儿你还是要好好调理一下身子,太医之前跟我说了,你啊,就是心思太重了!什么事情都要多想,还总是闷在心里,这样对身子不好!你父亲临终前还在为你打算,你如何能够辜负了他的心意,不好好保重自己的身子!”

林黛玉偎依着李夫人的肩膀,眼圈又红了,她强忍着泪水,有些哽咽地说道:“是玉儿不好,让婶子操心了!”

李夫人搂着林黛玉,轻轻地拍着她的背:“都是一家人,有什么好客气的!”

李夫人安慰了林黛玉一番之后,便嘱咐林黛玉好好休息,又吩咐了几个丫鬟婆子,好好照顾她,这才起身离去了。

雪雁等到李夫人走了之后,才凑过来说道:“姑娘,李太太说得是,您就是心思太重了,婢子虽说不怎么知道贾家那边的事情,却也知道,比起贾家来,李太太才是真心为姑娘好!”到了林家之后,因为紫鹃总是在林黛玉身边提起贾家,提起贾宝玉,李夫人知道之后,便不动声色地找了个借口,将紫鹃送回了贾家,后来派来的丫鬟都是老实本分的,因而,林黛玉从林家带来的雪雁很快取代了紫鹃的位置。雪雁不喜欢紫鹃,也不喜欢贾家,因而言语间往往对贾家颇有些不满,一开始林黛玉还会说几句,后来林黛玉自己也看清楚了,便不再多说,默认了雪雁对贾家的看法。

王嬷嬷也在一边叹道:“还好老爷有先见之明,当年将姑娘托付给了这边的林家,要不然,姑娘现在哪有这般光景!哎,不说了!姑娘也别嫌老婆子说话难听,姑娘身子比起先头太太还要差上一些,若是姑娘还和以前一样,老爷的一番苦心岂不是白费了!姑娘须知,林家还得有人继承呢!”

林黛玉沉默着点点头,虽说王嬷嬷鉴于她还没有出嫁,不好明说,但林黛玉如何不知道,若是自己不能养好身体,将来不好生养,哪怕父亲临终有安排,也是无用的!想到父亲过世,自己却只知道伤心,连林家的家财都保不住,最终还要林家婶婶给自己出头,才置办下不过十万两出头的嫁妆,这还包括了私房银子在内。她曾经见过林家婶婶手里的家产清单,那里面不说不怎么好估价的古董字画,还有那些庄子铺子,但是库房里的现银,都不止这个数。

外祖母不是不疼自己,只是相比较于贾家,自己又算得了什么呢!林黛玉苦笑一声,也罢,那些钱,权当还了外祖母对母亲和自己的养育之恩罢,只是林家婶婶这边,为自己尽心尽力,自己却是无以为报了。

林黛玉正伤感的时候,一个小丫鬟在外面探了探头,雪雁见了,赶紧过去,问道:“可是有什么事情?”

那小丫鬟赶紧说道:“雪雁姐姐,刚刚贾家来人,说有事要见姑娘呢!”

雪雁一听贾家,便竖起了眉毛,没好气道:“贾家那边又有什么事情?”

小丫鬟忙道:“说是贾家宝二爷被打了,请姑娘去探望呢!”

雪雁心中愤愤,还是转身去找林黛玉了。

听到贾宝玉的名字,林黛玉怔了一怔,犹豫了一下,她说道:“雪雁,我如今也是订了亲了,需要避嫌,去取点活血化瘀的药材,让人送过去吧!”

雪雁欢喜地走了,她一点也不希望自家姑娘跟那个贾宝玉扯上关系。林黛玉看着雪雁的背影,无声地叹了口气。

不得不说,林黛玉对贾宝玉并非没有好感,只是,在尚未完全演变成爱情之前,便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林黛玉和贾宝玉都是天真的人,不在乎功名利禄,若是没有发生那一系列的事情,未必不能在一起做一对神仙眷侣。

奈何林黛玉没有家族庇护,委屈了,除了跟贾宝玉耍点小性子之外,再无半点办法,可是,即使是这样,还是有很多人看不惯,酸言酸语地不知凡几,林黛玉一个寄人篱下的孤女,能有什么办法。

林黛玉知道林家家财被贾家挪用了,她对钱财不是很看重,她在意的是,疼爱自己的外祖母对自己的欺骗。在她伤心得近乎绝望的时候,她那时候除了找贾宝玉,没有别的办法,可是,当她那天去找贾宝玉的时候,却发现,贾宝玉和袭人大白天的,竟然赤身裸体地躺在床上,她那时候还不是很明白那是做什么,只是本能觉得不对劲,她有些僵硬地听着贾宝玉在那里跟袭人调笑,好姐姐好姐姐得叫个不停,还说什么一辈子也离不了她之类的话。

林黛玉只觉得恶心,她终于明白,贾宝玉做低伏小、甜言蜜语不仅仅是跟自己,自己不过是他那一堆姐姐妹妹中的一个罢了,没有自己,还有什么宝姐姐、云妹妹,自己在贾宝玉心里,又算得了什么呢!

外祖母依旧在她面前若有若无地提起她和宝玉的事情,她从心痛变成了麻木,好在她被接到了林家,然后,便借着守孝之名,不再出门。

林黛玉要出嫁了,听说贾宝玉不知道怎么得到了消息,哭着喊着要找她,来给她添妆的时候,二舅母那眼神让林黛玉只觉得寒意入骨。

林黛玉出嫁的时候是在春天,陈斐是个温和腼腆的人,不过对她很好,公公婆婆也很和气,几个嫂子也不是什么难相处的人,经历了那么多事情,林黛玉只觉得心满意足。

回门的时候,听李夫人说贾宝玉似乎傻了,贾家那边正一团乱,林黛玉听着,心中已经没有一丝一毫的波动。后来,不知怎么的,贾宝玉就跟薛宝钗成了亲。

再次得到贾家消息的时候,是荣国府被抄家了,据说罪名很多,两个舅舅都被流放,外祖母紧接着也去世了。

林黛玉那时候正怀着身孕,只是命人送去了一千两银子,再也不愿多管。

陈斐那天有些失望地回来,他去年考上了举人,本想一鼓作气,在春闱再得个名次,结果却落了榜,林黛玉抱着两岁的儿子,轻声安慰他,横竖陈斐年纪并不大,再等三年也没什么。陈斐也不是什么喜欢钻牛角尖的人,很快恢复过来,然后告诉林黛玉,说是在榜上看到了贾兰和贾宝玉的名字。

林黛玉愣了一愣,她还以为,贾宝玉依旧跟以前一样,不食人间烟火,鄙弃经济仕途呢,原来,他也是会努力的,只是为的不是她罢了。

贾宝玉没有参加殿试,便失踪了,急疯了的贾王氏甚至打听到了她这里,林黛玉还能怎么说呢,她看着那个早就保持不了曾经端庄慈祥模样的二舅母眼中的疯狂绝望之色,甚至还有对她刻骨的恨意,在二舅母眼里,想必,一切错误的根源就是她吧!林黛玉命人送走了贾王氏,对她只剩下疲惫。

贾宝玉再也没有回来过,林黛玉在有了一子一女之后再次怀孕,想到父亲的希望,胎稳了之后便去城外慈恩寺许愿,希望是个儿子,好承袭林家的香火。雪雁扶着她从马车上下来的时候,她一转眼看到寺外的大树下,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那是薛宝钗,她看起来老了很多,这会儿穿着一身洗得干干净净的布裙,头发不过用一块蓝底碎花的布巾挽住,身边坐着一个不过三四岁的男孩,正端着笑脸在向前来上香的人兜售绣品。

林黛玉看着那个长得跟贾宝玉很像的男孩坐在薛宝钗身边玩着石子,只觉得在贾家的日子如同上辈子一样。

第83章 国孝家孝

到了这个年代之后,王仁忽然发觉死亡实在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或者是因为这个年代实际上依旧属于人治,礼制远比所谓的法律更得人心,更加容易治理国家。上辈子就算哪个国家领导人死了,顶多也就是新闻上追悼一下,其余的人该干什么干什么,但是如今,上一代仅存的一个太妃去世了,据说当今还是皇子的时候,曾经在这位太妃身边抚养过,因而,原本只是一个修容的她在当今登基后,便被晋位为太妃,只是她并不受太上皇宠爱,一直在慈安宫佛堂吃斋念佛,也因为这个,之前那场叛乱中,她虽说受了些伤,但是还是活了下来。

太妃去世,当今大为哀恸,追封为贵太妃,又下令举国戴孝,一年内不许嫁娶饮宴。贵太妃下葬妃陵,长安五品以上命妇均要前往扶灵。孙夫人和林婉都在其中,好在这个时节正是春天,天气正是和暖的时候,又有马车代步,因而并不算如何辛苦。

等到扶灵回来之后,已经到了三月底。王家如今已经是林婉当家,孙夫人更多地是逗弄一下自己的大孙子,若不是这会儿还是国孝期间,孙夫人都要敦促着王仁和林婉再努力一把,多生几个孙子孙女出来才好。每每看到孙夫人这样殷切的目光,明里暗里的暗示,王仁总是有些尴尬,恨不得落荒而逃。

当然,事实上,王仁的确逃了,虽说跟陈也俊黏糊了这么多年,但是两人都没有什么厌倦的意思,反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生出了更多的默契,有的时候王仁总是忍不住想,所谓妻不如妾,妾不如偷是不是就是这个意思,算起来,陈也俊跟王仁总有些偷情的感觉啊!每每这样想的时候,王仁都要感慨一些人类的劣根性。

在林婉还在琢磨着国孝期间,给贾宝玉的生辰寿礼是不是要比往年减上几成的时候,很快就发现自己不需要为这个操心了——贾敬居然也升天了!

死在四月可真不是一个好时候,天气渐渐炎热起来,贾蓉和贾珍两人还都不在家,而且死因也不算光彩,嗑药磕多了,甭管是不是什么仙丹,那些清虚观的道人又怎么信誓旦旦,太爷是服食了金丹成仙了道云云,反正真相信的人不多,不过,碍着面子,贾家的人最终还是硬着头皮,勉强承认宁国府这位太爷是成仙而不是暴毙。

皇帝对贾敬的身后事还算照顾,追封了五品的官职,这让很多人觉得宁国府圣眷未衰,因而原本有些远离的人也都换了素服过来致祭,加上贾家的社交圈子还算宽广,因而,贾敬的丧礼却是非常盛大的。

碍于世交的面子,王子腾和王仁在丧礼上露了一下面,然后便被贾珍和贾蓉给恶心着了。两人干打雷不下雨也就是了,王仁眼尖,看到贾珍出来迎接的时候,居然脖子上还有一块胭脂色的红印,这可不是蚊子咬得出来的。

王子腾虽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不过,贾珍身上香粉的味道可是没掺假的,这让王子腾脸色铁青,差点没拂袖而去。

上了马车之后,王子腾嘴唇哆嗦了半天,才恶狠狠地说道:“以后,少跟贾家的人扯上关系!”

王仁有些无奈,一边点头称是,一边心里暗自撇嘴,自己都多久没注意过贾家的事情了。对了,儿子虚岁也快要五岁了,看起来也该启蒙了,虽说听起来早了点,不过就算是上辈子,虚岁五岁也该上幼儿园了呢,何况现在还不学双语呢!唔,要不要找先生打听一下人选呢?

王子腾见王仁心不在焉,他也知道王仁心里有数,不过还是哼了一声,想到贾家那副闹剧,又添了几分恶心。

王仁赶紧说道:“父亲操这份闲心干嘛,咱们家跟荣国府是亲戚,跟宁国府可没什么干系,而且,长安现在多半人都知道,王家跟贾家如今也没多少往来了呢!”

王子腾摆摆手,说道:“仁儿你想得太简单了,在很多人眼里,王家依旧是金陵四大家族之一!”

王仁轻声道:“只要皇上不这么认为就行!”

王子腾勉强笑了笑,又问道:“罢了,不说这些事情了!最近你也收敛点,我知道你跟陈家那小子在一起挺长时间了,不过,毕竟是国孝的时候,别被人抓住了把柄!”

王仁罕见地红了脸,有些期期艾艾地说道:“那个,我们也没做什么……”

王子腾摆摆手,谁没个年少轻狂的时候呢,何况,陈也俊算起来也是青年俊杰,在一起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又没有误了传宗接代。说句比较难听的话,陈也俊也就是王仁的外室,还是不用花钱的那种,你情我愿,又不会闹出什么私生子的丑闻来,总比自家儿子在外面养粉头、捧戏子来得好。

说到这个,王子腾又有些头疼了,薛蟠只比王仁小了两三岁,如今王仁的儿子都要启蒙了,薛蟠老大不小的,身边也就一个通房丫头,自己那个庶妹年前的时候还跑过来,希望自己的夫人能帮忙相看一个合适的。

王子腾对自己这个庶妹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不识时务!薛家算什么人家,说白了,就是一个商家,还想着娶什么千金小姐,所谓高门嫁女,低门娶妇,何况薛蟠还是个不争气的,便是人家的庶女也未必看得上这么个傻子。

还有,薛宝钗也已经及笄一年多了,至今还不成亲,听自己那个妹妹的意思,是想要亲上加亲呢!王子腾也懒得管,既然是她们自己选择的路,那么就自己走到底吧,真要是闹出什么丢人现眼的事情来,别怪他不顾情面,直接开祠堂将她们逐出王家。王子腾如今年纪已经不小了,也不知道还能活多久,他不愿意将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留给儿子处理,王仁毕竟是晚辈,不能背负一个不仁不义,不认亲长的名声。想到这里,王子腾的眼中闪过一丝厉色。

国孝期间,不管暗地里面如何,明面上都比较清静。皇帝的心情一直不好不坏,朝堂上经历了几年前的清洗,如今虽说依旧还存在着派别之争,但是对皇帝的意思都不敢有什么违逆,反正这个时候也没有什么大事,自然没人会自讨没趣,给皇帝做出气筒。

一晃已经入了夏,王曦那小子是个怕热的,人小又用不得冰,孙夫人心疼孙子,忙不迭带着孙子还是儿媳妇去城外庄子上避暑去了,王仁也懒得城里城外得跑,也就待在家里。

正巧庄子上送来了一些时鲜的果蔬上来,王仁瞧着那些果蔬水灵灵的,味道也很是不差,当即叫人装了几个果篮,送给相熟的人家,自己也提了一个,屁颠屁颠地送到陈景荣那里,正巧也在那里蹭一顿饭。

陈景荣如今在内阁挂了一个侍讲学士的名头,不过他一向随心,并不怎么插手朝政,时不时就要告假,这也让皇帝颇为放心,起码不会觉得外戚擅权。

王仁一直跟陈景荣维持了比较亲密的师生关系,时不时就要弄点土产吃食什么的过来孝敬,陈景荣对他也颇为疼爱,这会儿见他过来,不免心中欢喜,嘴上却说道:“这么个大热天,怎么不在家好好呆着,跑出来干嘛?”

王仁很不见外地自己拧了一张湿帕子擦了擦脸,笑道:“昨儿个庄子上送了些新鲜的果蔬,尝着挺好,这不送过来给先生也尝尝鲜!”

果蔬什么的,并不值当什么,关键是王仁有这份心,陈景荣更是高兴起来:“算你有孝心,这时候也不早了,日头也大,今儿个也就不要回去了,留在这里用饭便是!”

王仁本来就有来蹭饭的心思,这会儿自然打蛇随棍上:“果然是先生心疼我!”

陈景荣没有儿女,因而在别的事情上很下功夫,对于吃的,也是精益求精,陈忠素来也是将王仁当做半个子侄看的,这会儿亲自跑到厨房监工,那些厨子自然也要拿出十二分的本事出来,很快便整治出了几样色香味俱全的菜肴,陈景荣又命人取了陈年的葡萄酒出来佐餐。

吃到六分饱的时候,王仁正捏着酒杯,慢慢抿着,就听陈景荣道:“如今你家跟贾家应该没多大纠葛了吧!”

王仁一愣,怎么又提到贾家了!当即有些紧张,急忙说道:“先生,毕竟姑姑如今是贾家的人了,这关系怎么也断不掉啊!”

陈景荣摇了摇头,说道:“这事倒是跟你姑姑没什么关系,仁儿你也知道,我那大侄子如今在都察院,却是听人提起,说是贾恩侯的长子,叫贾琏的那个,在外面养了个外室,还以夫妻相称,不说这停妻再娶的罪过,这可还是国孝家孝期间呢!”

王仁顿时郁闷了,原来,没有自家凤妹妹,贾琏还是会偷腥的。不过,他也知道现在那位琏二奶奶的一些事情。

余氏生得美貌,一开始也与贾琏过了一段琴瑟和鸣的日子,不过,贾琏遗传自他老爹贾赦的贪花好色很快就让余氏忍无可忍,在身边一个还没过了明路的丫鬟居然爆出有了身孕的事情之后,余氏直接爆发了,那个丫鬟被灌了药,连同老子娘一起,被打发到了庄子上做粗活。贾琏得到消息,哪怕一开始对余氏有愧疚之心,这会儿也没了。

余氏进门之后开始管家,很快发现贾家并不像表面上那么光鲜,偏偏这管家权不是想要就有,不想要就能丢开的。贾琏这一房在贾家地位尴尬,若是没了管家的权力,估摸着下人仆妇都能给他们脸色看了,因而只是强忍着。她填进去不知道多少嫁妆,偏偏贾琏还不怎么领情,这让余氏如何甘心,她出身侯门,从小也是娇生惯养长大的,因而脾气愈发不好了,很快将贾琏身边那些通房丫头打发了个干净,连自己带来的陪嫁的丫鬟也给配了小子,最后不过留下了一个从小陪着她长大的丫鬟夏莲。

余氏嫁给贾琏之后,只生了一个女儿,这些年因为嫡子的事情更是生出了心病来,嫡子没有出生,她自然不肯让别人生出庶子来,夫妻两人的矛盾越来越大,贾琏甚至在外面都发过狠,要休妻了。

不过,如今贾琏闹出这等事情来,只怕被余氏知道了,又多了一个把柄,在余氏面前又要低上一头了。不过,贾琏的事情要是闹出来,可不是什么好玩的事,后世遇到这种事情,最多人家嘴上说上几句,这年头以孝治天下,贾琏甭说继承荣国府了,不被下狱扒掉一层皮都是轻的。

“别胡思乱想,现在还不是动贾家的时候,要不然都察院的人早就弹劾了!”陈景荣以为王仁在担心,安慰道,“回头跟你父亲说一声,你父亲会解决的!”

王仁回过神来,点了点头:“知道了,先生!”

第84章 史卫联姻

贾琏的事情很快就解决了,贾家很是费了一番力气,才将事情给压了下去,贾琏被贾赦劈头盖脸狠揍了一顿,还带着伤就被差遣去了平安州,而尤二姐和尤三姐,贾珍和贾蓉自然不肯在这个时候给她们出头,尤二姐被灌下了一碗红花汤,流掉了刚刚怀上还没有多久的孩子,然后直接被送到了庵堂念佛,等着出了孝就打发了嫁人,不过她已经不是完璧之身,只怕嫁不到什么好人家了。

至于尤三姐,虽说贾珍父子两个很可惜这个还没能上手的美人,不过,在史太君的逼迫下,也不得不放弃了。尤三姐性子泼辣,什么都敢说,本来按照贾珍的意思是将她跟尤二姐放到一起,但是却被人老成精的史太君给否决了。尤二姐一个人,怎么摆弄都不要紧,可是,加上一个可以说是唯恐天下不乱的尤三姐,问题就大发了,万一尤三姐鼓动着尤二姐做出什么不该做的事情来,贾家之前为了遮掩这件丑事做下的努力就化为泡影了。

尤三姐直接被下了软骨安神的药,连夜被人送到了金陵乡下,那边是贾家的大本营所在,任尤三姐有千般算计,也翻腾不出什么浪花来。贾珍派去的人已经给尤三姐找好了人家,是个乡下的土财主,最是吝啬俗气不过,想必尤三姐日后的日子也精彩的很。

本来这事是瞒着余氏的,不过余氏管家多年,颇有手段,很快知道了详情,那报信的下人本来就是余氏的心腹,这会儿更是添油加醋了一番,余氏听得咬牙切齿,心情大起大落之下,忽然觉得腹痛不已,竟然落了红,连忙命人去请太医,结果却是怀了孕,但是,这一胎不稳,稍有不慎,就会流产。要想保住这一胎,就得好生静养,不得操劳。

余氏也是果断之人,当即就跟史太君推掉了管家的事情,安心窝在自己院子里面开始安胎,她明白,贾琏这人是靠不住的,这次有个尤二姐,就能让他说出回头休了自己,扶尤二姐做正房的话,日后再来个张二姐,刘二姐的,也是说不准的事情。余家比起贾家来说势弱,贾琏若是执意要休妻,一个无后的罪名就已经足够,她不能让自己沦落到这一步。与其继续往贾家这个无底洞里面填嫁妆,不如好好养着,生个儿子出来。

没过多久,在这个几乎天天都有新鲜事的长安城,贾家的事情就被淡忘了。除了孙夫人和史夫人偶尔还会庆幸,当初没有被贾家说动,将王熙凤嫁过去,要不然,如今受苦的不就是王熙凤了。想到这里,妯娌两个往往都要同仇敌忾,骂上几句贾家不安好心。

王熙凤如今的日子过得很不错,她嫁过去没多久就怀了身孕,生下了一个儿子,如今儿子可爱,丈夫贴心,公婆也和善,别提有多舒心了。

两个女儿过得好,史夫人连一向看不顺眼的王伦都不那么膈应了,反正她跟王子胜早就没了什么感情,如今多半时间都是和孙夫人在一起,逗逗孩子,闲着没事摆弄一下针线,最多的时候,还是说些家长里短的话。

“嫂子,还记得我娘家那个侄女吗?”史夫人一边挑选着花样,一边说道。

孙夫人这会儿正在给自己的乖孙子做荷包,听到这里,抬头问道:“是哪个?”史家跟王家不一样,那叫一个人丁兴旺,除了早死的史晟不过生了史湘云一个以外,史鼎和史鼐都有好几个儿女,加起来差不多超过了两掌之数了。

史夫人忙说道:“就是我晟堂兄家的那个丫头,闺名叫湘云的!”

“是她啊!”孙夫人对史湘云还是有些印象的,记忆里面是个漂亮伶俐的女孩子,她想了想,“说起来,她今年也十三了吧,可曾定亲了没有?”

史夫人点了点头,叹道:“如今可不正在议亲吗?那丫头的亲生父母都没了,这议亲的事情,也难得很!”虽然在感叹,但是语气里面颇有些不以为然的意思。

“终究是跟着两位侯爷夫人身边长大的,总有分情面呢!”孙夫人安慰道。

史夫人听到这里就有些气恼:“什么情面,那丫头就是个养不熟的!我以前竟不知道,那丫头居然是那样的人,口无遮拦的,弄得人家都以为史家欺负孤女呢,这算什么话?弄出这样的名头来,想要找个好人家议亲,那才叫艰难呢!如今这个样子,可不就是害人害己!”

孙夫人一愣,抬起头来,问道:“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史夫人对娘家还算有几分感情,这会儿气鼓鼓地说道:“那个死丫头,在外面说自己被婶娘逼着做针线,每天从早做到晚,熬到天黑掌灯都不得停,每每少做了就要被责难什么的,不用说这话是真是假,难道她那几个堂姐妹不是这样做的吗?出丑都出到全长安去了,简直就是家门不幸!”

“弟妹莫不是听差了吧,我怎么从没听说过!”孙夫人有些疑惑。

史夫人叹了口气:“嫂子如今只知道含饴弄孙,哪里还会注意这些事情呢!要不是前些日子去贾家送节礼的人回来跟我说,我也不知道呢!”

又跟贾家扯上关系了,不过孙夫人很快反应过来,史太君喜欢史湘云,时常接她去贾家小住的事情,大家都是清楚的,估摸着史湘云就是这么跟贾家的人说的。孙夫人心里叹息,史湘云何等不智,她父母双亡,寄人篱下,亲事完全攥在自己的两个婶婶手里,在外面说她婶婶刻薄,她自己也要落个口多言的名声,这听起来没什么,真要较起真来,即使嫁人了,也会被因此而休弃,何况她还是未出阁的女儿家。何况史家的情况,孙夫人也是知道一二的,当初为了摆脱之前站错队造成的负面影响,史家为了还清亏空几乎是倾家荡产,即便史家两个侯爷出仕之后,这种情况也未能得到本质上的缓解,毕竟当官的花销也不小,因而经济上一直比较窘迫,家里的女孩子做针线补贴家用也是不得已的事情。史湘云还能时不时去贾家住几天,她那些堂姐妹可没这么好的运气,不是还得待在家里做女红,偏偏她就觉得不平了。

孙夫人轻叹一声:“小姑娘家毕竟不懂事,不过只要贾家人不说出去,谁知道呢!”心里对此却不抱什么希望,贾家那些下人若是管得住自己的嘴巴,当初贾珠也不会死得那么早!

“希望如此吧,只希望她嫁人之后知道一点分寸,若是弄得夫家嫌弃,那可就不好收场了!”史夫人有些索然起来。

而事实上,史湘云的行情远远没有史夫人以为的那样差。不说因为史太君知道李夫人在国孝之后就飞快地给林黛玉定下了陈翰林家的公子之后,就把主意打到了史湘云头上,不过很显然,婆媳的对立和贾王氏的短见让她的打算成了泡影,史湘云在贾家说过的这些话在小范围内流传开来,也属于贾王氏的反击之一。

气得快要吐血的史家人急急忙忙将史湘云接回了史家,如今正四处打听适龄未婚的大家公子,好给史湘云议亲。

史湘云毕竟有两个做侯爵的叔叔,又是嫡女,即便是为了史家的颜面,两位侯夫人也不可能让史湘云的亲事太过单薄难看。史家一门双侯,史湘云在社交圈子里面露了几次面,给那些贵妇人的观感还算不错。毕竟史湘云是个漂亮的女孩子,而且,女红很是不错,行事也挺有章法,虽说有些心直口快,不过还是个可爱的少女,想要结亲的人家还算不少。

没过几天,王仁首先就得到了消息。

“你是说,卫家要向史家提亲了?”王仁一下子瞪大了眼睛,有些不可置信地看着刚刚放出这个消息的陈也俊。

陈也俊点点头:“是啊,你也知道,卫若兰算起来年纪跟我差不多了,比他小好几岁的你孩子都老大了,他再不成亲,难不成让人怀疑他有什么难言之隐啊!”

陈也俊这话说得颇有些刻薄,不过似乎这两家因为之前的事情,如今不怎么像是亲戚,反而有些老死不相往来的意思,这会儿陈也俊脸上的笑容也带着讥讽的味道:“当年大长公主为了他的亲事,挑了又挑,选了又选,恨不得觉得娶公主都委屈了自家的宝贝孙子,如今怎么着,还不是只能娶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女!”

王仁张了张嘴,还是说道:“你怎么说话呢,算起来,史家还是我家的亲戚呢,哪有你说得这般寒碜了!”

陈也俊撇了撇嘴,没有多说什么。

王仁回去的时候跟孙夫人和史夫人说起来,史夫人吃了一惊,她可从来没想到,史湘云能嫁到卫家,虽说卫家如今似乎没落了,但是毕竟有着皇家血脉,卫若兰身上还是承袭着爵位的,史湘云这次可是真的算是高攀了,毕竟是娘家的侄女,史夫人还是有些欢喜的:“那丫头可算是有了着落了,前些日子我还在担心呢,真是菩萨保佑!”

孙夫人在一边问道:“仁儿你跟卫家公子之前也是相熟的,卫家公子性子如何?”

王仁笑道:“若兰是个温和的性子,想必必定会和史家表妹谈得来的!”

孙夫人也就是一问罢了,这会儿也是含笑点点头,说道:“那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