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已经是到了快要过年的时候了,既然是准备要进京参加会试,那么甄老爷也要准备起来,首先就是要准备银两,准备好自己的学籍证明什么的,别以为你自认为是举人,上了京城人家就一定给你考试的,没有身份证明,没有当地官府的学籍证明,你到了地方,人家可不会承认呢,从这一方面来说,我们国家的身份证明,户籍,学籍的历史那是绝对的源远流长。

当然还有就是和几个要好的人家打招呼,让他们在自己离家的这些日子里,帮忙照看一二家里,这一跑,他也算是有了一个意外之喜了,林家三房的老爷,那个和他交好的林老爷,也想上京城了,说起来也算是蝴蝶效应了,本来这林老爷是没有准备会试的,理由更强大,人家就没有当官的心思,只想当个逍遥自在的乡绅,可是和甄老爷谈着谈着,说到了将来的儿孙的事儿,忍不住也跟着感慨起来,他们家如今在苏州无人敢欺,说白了一来是因为是属于士族加世族,底蕴够深,二来就是在京城还有一个有爵位的堂兄弟在,虽说已经到了五服了,已经有些远了,可毕竟是同族,还是能借的上光的。

可是如今往下头一算,眼见着到了下一辈,那京城的一支爵位也要到顶了,将来自家孩子估计是难以借到力了,在一个细算算,林家如今当官的好像还真是少的可怜,好像也就是一二个吧,还多半是旁支,不得不靠着当官改善家中境况的那种。其他的不是读书不成的,就是天分不够的,难得有几个读书好的,才学也不错的,却又喜欢在书院里当先生,愣是找不出几个官员来。特别是嫡支,日子好过的,都没了多少上进的心思,一门心思做学问,当逍遥人去了。

听着甄老爷说起其他几个举人说的那些因为家中势力不足,被人欺负的事儿,就是淡然的像是从不会着急一样的林老爷也忍不住担心起来,要是再过上几年,遇上几个不拿他们这些百年世家当回事儿的人,岂不是说,自家也会因为没有官员在朝而受到欺压?

这样一想,别说是林老爷了,就是林家其他几个房头的家主也忍不住担心了起来,他们本就不是什么脑子不好的,往日不过是平顺日子过得多了,少了些居安思危的心思,如今一旦拨开了眼前的迷障,如同棒喝,一下子让他们整个的清醒了过来,自然看得比旁人更清楚些。

有了这么一个念头,还有什么可说的?即使是为了以防万一,他们家也势必要努力一把,让自家再多一些的底气。和甄老爷告别之后,忙不迭的召集了族老,细细的商讨了一下,一下子就挑选了族里学问好的,庶务通的,年纪合适的,足足五个举人,准备这一次进京参加会试。按照他们的想法,这五个去了,哪怕是只有一个中了,那么他们林家也算是重新在朝堂有了立足之地,加上在京城的那侯府当家人的帮扶,十年内,怎么也能再出一个五品以上的官员。如此一来,将来在扶持其他族人上位也更容易些。至于将来,为了避免以后再出现现在这样的情况,还是要鼓励家中子弟科举做官,最起码每一代都该有二三人撑着,这样才是正经。

林家有人要进京,那么势必就要和京城联系,不说别的,族人进京赶考,即使关系再远,再不好,就如今这宗族关系高于一切的时代来说,也必定是要住到侯府去的,不然那就是不给侯府脸面,就是暗示侯府不看重族人,就是说侯府和族人关系不睦,那可是会让侯府遭人诟病的事儿。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事先通知,告知人数,到达时间,让人家准备好房间是很有必要的事儿。

与此同时,作为提醒有功的甄老爷,也被很荣幸的邀请了同住。好歹是同乡,还是三老爷的好友,到了京城若是不邀请住到一起,那真是跌份了,这可不仅仅是关系到友情的问题,还是关系到他们林家脸面的问题。好吧,所以说,读书人就是讲究太多。当然对于甄老爷来说,那是好事儿,最起码他这坐船,住宿都能沾了林家的光,又省钱,又省事儿了,不用他自己操办了,多方便?更不用说到时候要是考上了,住在林家,能给安排官职的官吏们传递出怎么样的信息,对于他第一次选官会有什么样的便利了。

这也算是林家用隐晦的方式,还甄老爷一次人情的意思,这一点甄老爷看的很是清楚,也不准备拒绝,有时候不好意思不是拒绝的理由,有来有往,相互麻烦才是交情日深的法门。

既然有了住的地方,有了同行的人,连着船什么的都已经不用自己安排了,甄老爷索性又开始准备礼物,既然是住到人家林家去,那么总不能空着手去,还是需要意思一下的。这倒是简单了,准备些苏州的特产,北方不怎么常见的东西也就是了。

这当中甄费还给了一个很不错的建议,比如带上一些江南竹子做的充满了江南风情的工艺品,像是竹雕,根雕,或者是竹子做的莲花碳,还有可以给孩子玩的各种芦苇编制的玩具,器物之类的,别看这东西在这里不值几个钱,可是在北方绝对属于稀罕物,有钱都没处买的东西,绝对能让林家那种讲究清贵,高雅的人喜欢。

看着自己儿子对于送礼打点上似乎很有些想法,甄老爷索性也放手了,算是离开前对儿子的一次试炼,就让他准备礼物,而甄费呢,在知道了那林侯爷家有一个和他差不错大的男孩子之后,很是欢快的把这事儿接了过去,那可是侯爷的儿子,小侯爷呢,虽然听说到了那个孩子这里,爵位基本就没了,可是那也是贵族,他一个草根居然有机会和贵族搭上线,就他来说,实在是太不容易了,不好好的抓住这个机会,趁着人家年纪小,把线连上,那绝对就是犯罪,谁知道以后是不是有用的上的时候是吧,谁知道以后还有没有这样的机会,对吧,所以他是花费了十二万分的心思在里头的。

送给孩子什么最好?送给贵族出身的孩子什么最妥当,最讨人欢喜?这个现在的孩子或许不知道,可是他却是清楚的,多少网文,多少电视剧告诉我们,这些孩子的喜好偏向啊。要是还不能说出一二三来,那绝对是属于孤陋寡闻的,就是宅男宅女们都能吐你一脸唾沫了。

越是草根的,越是野趣的,对于这些从来没有见识过这些底层社会的孩子来说,那才是最具有杀伤力的礼物。甄费觉得,那个林家的小侯爷一定也不例外,所以他甚至还亲手做了一个芦苇编织的蚱蜢,让甄老爷带过去,作为友情的第一步,想来这样有爱的东西,一定能打动不少人吧。

甄费在自己的屋子里,一个人偷偷的笑着,幔帐的阴影下,怎么看怎么都带着一丝的阴险的味道。

作者有话要说:

第25章

甄费自认为很有爱的礼物,看到了甄老爷眼中却怎么看怎么不像样,忍不住皱着眉头清理了出来,然后对着甄费问道:

“这样的东西如何能上得了台面?“

这就是大人和孩子的区别了,他们看到的都是实际的问题,即使在文青,也会下意识的去评估价值。

“如何不好?父亲,这可是孩儿亲手做的,我还给林家哥哥也做了好几个,有蚱蜢,有蜻蜓,洵哥哥很喜欢呢,还让人带话说是想跟着学,以后做给其他的哥哥们当礼物,怎么就不好了?“

甄费问的很大声,他这可是花费了不小的心思做出来的,倒不是难做的问题,而是明明很熟练,偏要装作刚开始学,一点一点的墨迹,最终做出有点残次的初学样子,几个之后,才能正常发挥水平,这样的假装也是很考验人的呢,要不是他这演戏的天分还算是可以,估计早就被人拆穿了,也正是这样,他发泄一样,一口气做了足足十几个,还是好几个品种,一下子发散出去好些,为他赢得了不少的好评,这才算是减低了心里的那股子郁闷之气。

可是如今老爹居然能质疑他如此英明神武的举动,这不禁让甄费很是不忿,难得的也高声为自己辩解起来,这样的举动在现代或许没什么,可是在古代,这绝对是有点挑衅父母权威的,好在这会儿甄老爷真沉浸在自家孩子手工作业深获好评的惊讶中,一时半会儿还没有察觉到这一点,只是满脸诧异的问道:

“什么?这东西,你都送人了?还很喜欢?“

说起来这甄老爷挑选出他认为不好的礼物,那都是直接在礼单上,实物其实真的是没有见到过,如今听到让人看好,立马一个挥手,就让人把这些取来,他要好好的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居然让林家那个世家子弟这么喜欢。

说实话,这些东西看着实在是很寒酸,除了还算是生动,别的什么都没有,没有珠光宝气,也没有历史沉淀的古韵,就是那么朴素的都能让人忽视的东西,不做作为文人,甄老爷还真是从这东西上看到了那些孩子喜欢特征和可能,那就是生动和野趣,也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会这么受欢迎。

这年头的世家子弟,玩具也很是匮乏的,有时候都不及贫家子弟,没法子,读书什么的,占用了他们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因为从小需要学习礼仪,很多男孩子喜欢的游戏,也基本是绝迹,无从知道的。像是木马,像是套圈,这在大户人家看来,前一个还能在三五岁的时候摸上一下,后一个那就绝对是野孩子的东西,进不得门了。

而所谓的九连环,所谓的趣物,很多都是大人们挑选后,相对文雅的东西,可一经过大人的手,眼光,还能剩下多少孩子喜欢的可能,真是难说了。所以这样完全属于孩子童趣,文雅的可以让大人们也接受的东西真的是不多见的,更不用说甄费这几个亲手做的,如此有趣。还饱含情谊的物品更是属于绝品,最要紧的是,这还是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野外生物的东西,能不让他们喜欢才怪。

唯一可惜的估计就是,这些孩子开始连什么是蚱蜢都不清楚,还要从拿到手之后慢慢了解,但是这东西依然不能抵消孩子们的热情。

“这是你亲手做的?“

甄老爷如今只剩下一个疑问了,他好像从来没有听说自家儿子学这个吧?还有,儿子知道什么是蚱蜢?这个东西他自己小时候都不清楚,还是后来开始管理家事,在田间庄户间走动,慢慢才对这些小东西熟悉的,怎么儿子就知道这些?家里可没有这些东西出没的可能呢,这可是城市!

甄费对于这样的问题早就有了应对,不然他也不敢随便做出来不是,他小心着呢。

“恩,孩儿自己做的,身边有个小厮是新来的,家中是咱们家庄子上的佃户,做这些可厉害了,儿子看着很是喜欢,想着哥哥们一定也会喜欢,就想着自己做,父亲不是也说过,自己动手做的东西更有心意吗?父亲不也亲手做墨锭做礼物送给叔伯们吗?所以儿子就学了。“

理由很完美,动手的初衷也绝对有深度,学习父亲,送请手做的礼物,以示诚意,这个调调在文人圈子里那是绝对有市场的,甄老爷听了也是不住的点头,觉得自己的儿子很不错。手里拿着那个蚱蜢也是看了又看,只觉得怎么看怎么顺眼,唯一有点酸涩的是,这样的东西,儿子居然没有送自己一个,实在是很有些伤心。

“恩,做的不错,哦,对了,还有这个,蜻蜓,也很是漂亮。“

想到自己儿子准备这些礼物,也是为了自己,酸涩的同时,甄老爷也涌上了几分感动,忍不住将甄费准备的东西都翻了一遍,有竹根做的雕刻,有手工编织的小藤球,看着这些,甄老爷忍不住伸手将甄费拉了过来,细细的查看了一遍甄费的手,看着上头还有一些被粗糙的竹子,藤蔓,芦苇割伤的痕迹,心里越发的心疼了,眼里也多了一些湿润的意味。

忍不住小心的抚着那些伤口,低声问询:

“可还疼?“

他的儿子,什么时候做过这样的粗活,如今为了准备礼物,居然把自己的手折腾成这样,可见是吃了苦了,这样的小东西,虽然他不知道是不是很难做,可是想想也知道必定很是费神,毕竟是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小孩子想要做的如此像模像样,必定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和心血。

“不疼,很有趣的。“

甄费眼睛尖的很,自然是看到了甄老爷的表情,可是他真的不觉得费事,若不是要装作刚学的,时间上还能在快些,至于手上的伤口,那只能说是自己身体原本被娇养的太厉害了,要是以前,这些东西连留下点痕迹的可能性都没有,至于疼?被子弹咬上一口都能不喊一声的铁血硬汉,那说的就是他啊!纯爷们哪能这么娇贵对吧。

不过这样含笑的样子,看在甄老爷眼里,又成为了自家儿子坚强,不想让他担心的孝顺等等一系列美好词汇的代表了。一时间父爱涌动的甄老爷忍不住放下了所谓的抱孙不抱子的规矩,将儿子搂在了怀里,好一阵的亲热。

“我的儿,你竟是如此的本事,这些做的很是精致,连父亲看着都很是喜欢呢,想来送过去,小侯爷也必定一样喜欢的。“

不好说什么太过感动的话,有点丢为父的脸面,所以甄老爷最终只能好生的夸奖起来,也算是变相的发泄一下自己的感动心情。

随即又转头对着管家吩咐起来:

“你去找几个人,将这些物件多做一些,就照着大爷做的样子,做好了将这些送到各家孩子的手上,就说是大爷送的玩具。“

他这是想给自家儿子多拉些人脉,刚才只听到儿子送了林家和其他几个人家,他知道这是儿子和这些孩子交好,这不奇怪,人不都是这样吗,总有个亲疏远近,可是这苏州城里毕竟不是只有这么几家人家的,要是别人家知道了,会以为自家孩子不看重他们,免不得会有些不高兴,甄家还是属于这些大户中的底层,谁家都得罪不起,很多时候都要小心翼翼些。

送去这些东西,虽然不是儿子亲手做的,可是好歹也算是他们的心意,也算是表示了一下重视,而在那些亲近的人眼里,亲手做的,和不是亲手做的,也是有了区别,不至于因为送礼,就得罪了人。

吩咐完了这件事儿,甄老爷头一次对于自己决定参加会试的事儿感到正确无比,想想要是自己成为了官员,身份地位上,就能更高一层,儿子结交友人,送礼什么的,也就不至于如此的小心了,要是自家是什么大官,儿子更是不用做什么亲手制作的玩意去讨好别人,说到底,还是家庭实力决定了一切。就是为了孩子,他这一次也一定要好好考,争取一次过关,让孩子能挺直了腰杆子面对小伙伴。

甄费也没有想到,不过是他心血来潮,自己动手做了些东西,居然就引起了自家老爹如此的豪情壮志,看着管家听了吩咐出门,他脑子这会儿想的是刚才老爹的吩咐,他也不是不通人情世故的,自然知道这是为了什么,立马拍着额头,很是懊恼的说道:

“我还真是忘了,就送了林家哥哥那里,其他哥哥估计都该生气了,好在父亲替我描补,不然下一次聚会,我估计都能让他们口水淹了。对了,藤球,父亲,过些日子,儿子请了哥哥们来一起玩藤球吧,如此一来,他们必定高兴的很。哥哥们一天到晚除了读书还是读书,估计早就乏了。“

什么是玩藤球?其实就是古代版足球,甄费觉得这个很男人的运动,可以迅速的让男孩子们玩成一团,解决一切纠纷,绝对是增加感情的最好方式,这些小屁孩什么的,他自觉还是很好对付的。

甄老爷一听,也绝对很是有理,立马点头,他就要出门了,趁着还没有走,把家里的人气拉一拉也是不错的选择,最起码孩子们玩在一起,自己不再的时候,这些大人们也能帮着多看顾一二,比自己去恳求还更有用些。

转头看看自家小子,甄老爷一万个满意,整张脸都笑眯眯的:果然是自己的儿子,脑子转的就是快啊!(不是你的儿子就不允许聪明了?脑子就不能转的快了?这都是什么逻辑?)

第26章

甄费组织的球赛很受孩子们的欢迎,都是些十岁以下的孩子,好动那绝对是属于天性,可是现实是,这些孩子十个里头有八个都是被家里圈在书房,谁让他们真好是处在读书的年纪呢,就是甄费这孩子,才七岁,不也一样已经每天对着笔墨纸砚奋斗了吗。

好容易能有这样的机会,像是个寻常孩子一样,在花园里玩藤球,奔奔跳跳的,一个个都兴奋的不行,即使因为常年不怎么运动,而导致有些同手同脚的孩子,这一天也玩的满头是汗。

这可是让大人们,特别是下人们惊出了一身的冷汗,好在甄费准备的很是得当,一早就知道在这样的冷天玩出一身汗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在请他们来的时候,就说好了让他们在这里住上一晚,如此一来,这些孩子们必然是带着换洗的衣裳来的。所以当玩耍之后,一帮子孩子们洗着热水澡的时候,所有的服侍的人都觉得很是庆幸,要是没有带衣服,这洗澡什么的,可就要丢人了,总不至于穿一个七岁孩子的衣裳吧。就是甄费衣裳够多,也不能让所有人穿着合身不是。

玩出一身的汗,再洗上一个热热的热水澡,然后凑在一个屋子里一边等头发干,一边下棋,玩甄费刚做出来的纸牌,这些男孩子们觉得从来都没有像是今天这样痛快过。一时间对着甄费那真是亲热的不能在亲热了,就是亲兄弟也不过是如此,男孩子之间的友谊,很多时候,其实就是这样,同一个游戏就能立马建立起来,有时候甚至维护的好了,一辈子都能当朋友,而甄费打的目的,自然也就是这个。

甄费在这里和孩子们建立外交关系,外头甄老爷看着那是不断地点头微笑,只觉得自己的儿子在这交朋友方面真的是很有天分,就是他自己也没有想到,儿子居然能安排的这样的周全。心下不由的觉得甄家将来到了儿子手上,兴旺发达,指日可待了。

所有的人都很是满意,而最最该满意的甄费其实是不满意的,因为藤球,他可是想着吧藤球当成足球来玩的,他以前在兵营里,足球绝对是大头兵们集体对抗活动的首选,可是到了这里却不一样了,首先是场地问题,这里草坪什么的,实在是太小了,他家的院子已经不算是小了,可是这院子里不可能只有草地,平地,还有假山,还有小桥流水,有亭子,江南的院子,讲究的最多的就是什么一步一景,螺蛳壳里做道场,光美观玲珑了,没有半点轩敞,所以能利用的地方实在是太小,就是篮球都没法子打起来,最后愣是玩成了手球,一边一个阵地,双方只要投到对方的阵地里就能算是赢了,还因为都是孩子,大小不一,乱哄哄的,没有丝毫的规则可言,说白了就是一场的乱战。

就是这样,这些娱乐缺乏的孩子居然一个个还玩的兴致盎然,满头大汗,甄费无语啊,只能归结为这是童趣,不能太计较什么的,不然他估计都玩不起来了。至于下棋?纸牌?他只能说,没有赌注的游戏,真的只能是糊弄孩子的,他自己就根本没有参与进去,给大家说好了规则,他就开始当服务员了,一会儿给他们弄点吃的,一会儿搞点投壶的游戏,算是给这个小团伙多增加一点趣味性,免得都打牌下棋去了,屋子里没有什么声响。

等到了睡觉的时候,他有转身成了幼儿园宿舍管理员,分配屋子不说,还要负责讲故事,哄孩子睡觉。当然成绩还是不错的,最起码所有人对于他讲的故事都很感兴趣。

甄费讲的故事要放到现代,绝对是属于无趣的一类,什么武侠的,什么鬼怪的,居然都能凑成一锅粥,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事儿,基本上传了也只有扑街的份,可是这些古代孩子没有听过啊,他们能知道的故事,十有□□也就是些个历史故事,还是因为学习才知道的,其他的?谁给他们讲?奶娘?不可能对吧!和年头无知妇孺能讲出什么来?能哼一个催眠小调都是高档人才了。

所以最后,这一屋子,十来个孩子,居然都不去自己屋子了,都凑到了甄费的屋子里,床上躺着五个,软榻上三个,还有嬷嬷们,丫头们在主子的吩咐下,刚搬进来挤在一个屋子里的外屋的床榻上也躺了四个,就这么全挤在一处了。三个炭火盆放在中间,暖烘烘的也不用担心着凉,一个个都睁着眼珠子,裹着被子,听着甄费,这么一个不满七岁的小屁孩讲故事。真是大场面!

“武松刚把老虎打死,不想后面吹过了一阵的阴风,风力还参杂着笑声,爽朗的,尖锐的,什么样的都有,好像是一个人,又好像是好几个,隐隐的还能听到感谢的声音,武松酒也醒了,朦胧间感觉到,也许这些都是那被老虎吃了的人死后灵魂不灭,就在这山上住着,如今看到仇家被他打死,这才前来感谢。。。“

老实说,刚开始时这甄费讲故事只是随口说说的,完全是表示友好的一种方式,可是等到这些孩子不愿意回自己分配的屋子,直接耍赖,在这屋子里住下,要求他故事讲完的时候,他已经是有点骑虎难下了,他真的是不记得这么周全呢,不过是以前断断续续的看电视的时候瞄的几眼,他能说出什么连贯的故事来?他也不是什么一天到晚泡在网上,图书馆的书呆子,连着自己顺着脉络说都有点勉强,所以最后只能讲到哪里算哪里,聊斋,武侠,经典名著穿插着瞎说,一边说,一边想,一边想,一边叹气,他要是真的能把那些故事都看过一遍,哪怕是电视剧版本的雷人剧情,好歹也能凑点字数,可惜了,这会儿真的是什么都晚了,书到用时方恨少,他终于明白了当年老师们的教导是多么的正确。

你听听,这武松打虎都能让他扯到鬼魂报恩上去了,可不就是瞎扯吗!

“甄家哥儿,你故事说的真好,真该然甄世叔写下来,放到书肆里去,让大家也知道知道你这本事。“

孩子们中有一个苏家的小子,和甄费一般大,眼睛圆溜溜的,最是可爱,也最是爱听故事,往日里家中下人说些个乡村琐事都能听上好半响,今日算是过了一把大的,听了一个全新的故事。满脸都是幸福的样子,还很是像样的给甄费出主意。

当然像是他们这样的人家,对于出版书籍卖钱什么的,是没有这么一个概念的,更不用说什么版权之类的事儿了,唯一的念头就是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故事,让甄费出名,这就是他们对于出书的全部概念。也算是文人的通病,名比利更重要。

而甄费听到这个,只有一个反应就是翻白眼。他自己的事儿自己知道,这故事连个脉络都没有,杂七杂八的,甚至有些地方还前言不搭后语,这要是放出去,只有丢脸的份。当然他要是真的记得什么书的全本,就是那孩子不说,他也能想到出版卖钱什么的,前一阵子为了自己的特长,为了将来的钱途,他可是没少操心,只是这一条实在是没有可行的可能。当然嘴巴上不能这么说,不然得罪的可不是一个两个。

“这些都是我听来的故事和在一起瞎编的,怎么能有人看?也就是你们,不嫌弃我这故事粗糙,不然只怕都要笑话我了。“

看看,多谦虚的孩子。顺带还让其他孩子感觉自己很讲义气,一个个脸色很是欢喜,

“甄家弟弟,你故事真的讲的很好听的,我都不知道原来,老虎是在山上生活的,他们好奇怪,饿了为什么一定要吃人呢,吃别的不能吃饱吗?我听说山林里猎物很多的,狼啊,羊啊,很多的,这么多养不活他一个?还是他没有狼厉害?真是好奇怪呢。“

“就是就是,你知道的东西好多,那个蚱蜢也很好看呢,我从来就没有见过,我和我爹说了,等天暖和了,让他带我也去庄子上转转,我也想看看那些蚱蜢活的是个什么样。“

“这些有什么好看的,我说,还是藤球好玩,过些日子,我们在打一场才最实在。“

“下棋好,就是那个纸牌也不错,藤球太费力气了,我今儿打完球,退都提不起来了。“

“你真没用,今天你好几个球都没有抢过来。“

“就是,就是,下一次在玩,你要吗回家好生练练,要吗当裁判算了,别老是拖后腿了,我今儿可是被贴了三张白纸,真是丢脸死了。“

“你们不能啊,我很喜欢藤球的,要不我回去自己练好了,啊,不成,一个人怎么练,要不下次你们先来我家练?练好了在比赛?“

“你傻啊,我们每一队都是抽签的,谁知道下次是不是和你一个组。“

“对了,我家花园子大,后头有一大块草坪,是我大哥学骑马的时候修的,如今还剩下好些地方呢,正好给我们打球,下一回去我家好了,甄费,你那个球今儿都玩坏了,真是不好意思,下次我让我家人做。“

“我家也可以。“

“不行,你家后面池塘比草地都大,万一球掉到池塘里,我们玩什么?“

“还是我家。“

“我家,我家更大。“

。。。。。。

孩子们说话,最是容易歪楼,才说了几句书啊,故事啊,一会儿又扯到了游戏上去了,可见今日这一天对于孩子们来说,记忆有多深刻,也是,即使是家中孩子好几个的人家,孩子们因为生母不是同一个,或者年纪相差太大,也未必都能玩在一起,如此一来,导致大多数的孩子,依然还是很孤独了,倒是到了这里,这么多身份,地位,年纪差不多的孩子,凑在一起,更加热闹有意思些,让孩子们忍不住期待,要是能常常在一起玩耍就好了。与此同时,甄费也松了一口气,再让他们扯故事什么的,他真的是要没话说了,今天说的太多,他总觉得自己嗓子都有点发干。

当然,付出就有收获,也正是这一次,甄费也算是彻底的和这些孩子们凑在了一起,初步巩固了这个孩子团体。

第27章

这是甄费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个新年,这个时候不会什么全球变暖的现代,苏州依然有白雪飘飞,青砖黛瓦配着残雪,更显冷清。是的是冷清,即使门窗上海贴着红色的剪纸,各处回廊,门口挂着红色的灯笼,可是这个家里依然冷清,原因很简单,甄老爷离家进京了。

甄费托着下巴,愣愣的看着窗外,不由的想起了前几日家中的热闹,这个时代过年,其实比以前在山村里的时候更加的热闹些,家中下人们喜气洋洋的准备各种吃食,亲朋好友之间的来往走动,虽说没有那绚烂的烟火,没有什么春晚,可是光是这些来来往往的人群,相拥而至的族人,友人,甄费就觉得热闹的不行了,听甄老爷说,今年也是甄家这些年来最热闹的一年,因为家中多了龙凤胎的缘故,往日来往的不怎么勤的亲戚们也难得都亲自过来走了一趟,不为别的,就为了抱一抱这两个孩子,粘粘喜气。还有新买的田地,庄子什么的,新管事也按照规矩要来主家磕头拜年什么的,越发显得甄家人气旺了些。

甄费虽然有这身体原身的记忆,对于过年的流程也算是清楚,可是这身体本身不过是个孩子,能让一个孩子留下深刻记忆的东西,左不过是些吃的,玩的,这过年的流程的什么的却很是不清楚,甄费倒是对这个很是在意,毕竟他一心想要在这个世界好好的活着,甚至活的更好,想要过得好,想要出人头地,最起码的一点,那就是要知道这个世界的规则,只有懂的规则,才能很好的利用规则,把自己隐藏在规则之下,慢慢的发展。

这过年前后,甄费跟着甄老爷,用学习当理由,从布置过年的器物开始,到祭祖的准备,请客的安排,各处的年礼,还有下人们的赏银,新一年的安排等等,每一样都没有错过,都一一看的清清楚楚不说,还很是询问了些不懂的事儿,倒是让他对于这个世界越发的熟悉和了解了。连着元宵吃什么样的汤圆,该怎么看灯猜谜都没有放过。

而等到过了元宵的第二天,甄老爷就动身了,二月初二就是会试之期,若不是因为能跟着林家的大船走,顺风顺水,还不用担心路上耽搁,到了地头还安排好了住宿,甄老爷只怕过了初一就该动身的。毕竟这一路之上,光是水路,怎么就要将近十天,若是再加上寻找客栈,递交考试申请,那更是需要好几天,为了不至于因为意外或者路程耽搁,提前十天那都是属于慢郎中,心态好的了,大有人在过年前就开始动身的。甚至乡试之后,就赶赴京城做准备的人。所以说,这一次甄老爷真的是占了天大的便宜。

往日不觉得,可是甄老爷真的这么一走,甄费第一次发现这家里少了一个人是个什么样子。那可是顶梁柱一样的父亲呢,整个家没有了他,似乎就提不起精神来了,他的记忆里,已经不记得三年前,这甄老爷赶考的时候,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了,孩子的记忆有时候真的是靠不住,这么重要的事儿,居然糊涂的没有什么概念,真是要命。

不过作为如今这家中唯一能够主事的男丁,甄费有一点还是知道的,那就是每天一早就到外书房去,不管能不能管事儿吧,好歹要有一个姿态,这家中主子还在,还镇守在外书房。

对了,如今甄费也不能喊甄费了,新年第一天,甄老爷就上告了祖宗,把他的名字给改了,顺带把弟弟妹妹的名字也取好了,就等着他们满周岁的时候,添些到族谱上。

对外,甄老爷给儿子改名字的理由很是充分,一来是因为这双胎是个吉兆,所以他想换一个吉利些的名字,可是发现这要是按照‘费’字来取的话,这不管是排辈的时候,用‘弗’,还是用‘贝’,这名字都不好选,所以想来想去,索性趁着甄费这孩子名字还没有上报到学堂,没有开始科考,一并改了,好让他们兄弟姐妹有个能排辈的偏旁。二来也算是给甄家开个好头,吉利的好头,谁让甄家好几代都是单传呢,连带着其他几房也好些个单传的,弄到现在,各房取名字,基本都是各区各的,没有一个连在一起能合着排辈分的偏旁或者字。他想着从儿子这一辈开始,让他们也能有个将来好区分,排辈分的东西,也算是美好的祝愿了,毕竟只有枝繁叶茂的人家,才会因为人口多,怕辈分混乱才这么麻烦的。

甄老爷的理由,在甄家族人中也很有些市场,特别是那些子嗣少的,听着甄老爷的意思,跟着忍不住插嘴,也想着把自家孩子改了能体现辈分的名字,不说别的,将来说起来,我是那一辈的甄家子弟什么的,听上去都感觉家族子嗣多,家业旺盛的样子。

所以最终这改名,居然成了族人们的一件大事儿,几个老头们之乎者也了好半响,这才定下了甄费的名字,他们这一辈的辈分,很是让他无语的辈分,‘口’字辈,据说这是族老中一个老头的提议,寓意他们甄家四四方方,为人端正,清清白白,要让世人交口称赞的意思。

当然甄费自己觉得,这里头问题很诡异,很有可能是因为老头们自己谁也不服谁,每一个提出来的,都让别人驳斥了,说了一堆的不好,然后他爹的那个吉利什么的理由,因为正巧写在了纸上,让他们看中了,所以直接选了一个最简单的,像是他的那个龙凤胎的弟弟,就被取名‘甄吉‘,有了这么一个’吉利‘的’吉‘字,想要再选别的,可不就是只能按照’口‘字来选嘛,不按照’口‘字,还能用什么?’士‘字?这个字更难选,翻遍字典估计也找不出几个来,而他们这一辈,即使人在少,好像也有七八个吧,可不就是卡住了嘛。

所以最终,弟弟叫了甄吉,妹妹叫了甄杏,(牧童遥指杏花村啊,亲,那些老头,这是想要妹妹成为酒鬼吗?真是老不休!)而他则是叫甄回。好吧,甄回就甄回,‘真会’总比‘真肥’或者‘真废’好听多了。他愿意接受。

事实是,就是他不愿意接受,也没有人听他一个小孩子提意见,那些老头们,有的辈分比他爹还大,他爹都只能隐晦的写几个满意的名字给他们做参考,没有实际确定的权利,更不用说他这个奶娃了。所以从这章开始,我们的猪脚那就是甄回了,大家可是要记住哦。

老实说,就他这个名字还是好的,好歹他爹还记得要谐音也听着顺耳,像是他一个堂兄弟,恩,那个快要出五服的一个族兄弟,堂兄弟都是亲的了,取得,或者说是改的名字更要命,因为叫做‘甄吕‘,甄回念了半天,怎么念怎么拗口,也不知道这孩子回家会不会哭。还有一个给改成了甄固,他怎么听怎么感觉像是针线下人手里的那个’针箍‘,好在这些已经不关他的事儿了,他只要能把这些名字和人对上,那就万事大吉了。

甄费,啊,不对,是甄回,在甄老爷离家后第一天到外书房,开始他的坐镇家中的时代,整整一天,几乎都是对着窗子外头发呆,想着漫无边际的事儿,满脑袋都是空的。

这会儿正是过年,几乎所有人都是松快的时候,就是他自己,甄老爷离开前也曾说过,让他过了正月再开始开笔,所以真的是很无聊啊!想要找孩子们凑一起?人家亲戚多的,这会儿还没有参加完宴会呢,有些回老家的,这会儿还没有回来呢,果然,清闲什么的,有时候也是很折磨人的。

或许是他祈祷让老天爷听见了?或者是有人心有灵犀了?反正就在他耷拉着眼皮,无趣的开始要吐口水的时候,门口有了响动。

“大爷,大爷,林家来人了。“

甄回的眼睛瞪得一下,就亮了起来,他没有幻听吧!没有做梦吧!他还以为他在这屋子都快隐形了呢,居然这会儿有人来找他了?细细的一看,是他的长随,一脸欢快的走了进来,脸色带着几分激动,拿着一张红色的帖子。

甄回一把就把那帖子给抢过来了,这时候,别说是帖子,哪怕是白纸,他也有兴趣,总比没事儿好。再说了那可是林家,他可不觉的林家没事儿会来个帖子,这么慎重其事,说不得就是有大事儿。

打开一看,好吗,无聊的估计不是他一个,林家的洵哥儿居然在这个时候给他下帖子,也是,林家老爷都不在家,下帖子的可不就是这个家伙吗。刚才他居然都没有反应过来,可见发呆能让人智商下降。

而至于为什么,这林家的洵哥儿会给他来帖子,呵呵,傻子都知道了,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不过是和他一般的心情,无聊了呗,也是,他爹和自家老爹一起进京了,甚至,他们林家去的人更多,足有五个,如此一来,一样孤单的没了爹的小子们,可不就是开始充当大人,举办属于他们的聚会了吗。才走了一天,他们居然比自己还耐不住,可见往日沉稳的样子是装出来的,甄回这会儿优越感十足啊!心里那个嘚瑟劲更是别提了。兴奋的!

眼睛在帖子上看来大概有两三回,总算是没把眼珠子撒出去,帖子上写的很是清楚,邀请甄回(好吧,他爹的战斗力还是可以的,不过是几天的功夫,几乎地球人都知道他改名字了,看看,帖子上写的真是。。。)在明日下午,参加一个赏梅宴。呵呵,一帮小屁孩,赏梅?打雪仗还差不多!不过出门?和小伙伴们在一起?那比起一个人呆在家里,实在是美妙的太多太多了。甄回怎么可能忍受的住这样的诱惑!

“洗笔,快点磨墨。傻站着干嘛呢?赶紧的。“

甄回兴奋的准备回帖子,不得不说,小鬼当家什么的,其实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即使他心理上是个成年人,在这个时候,没有父亲压在上头,他也忍不住想要跳上一跳了。不知道明天这一次的聚会会有多少人?会有怎么样的热闹?期待中。

第28章

事情和甄回想的一样,在林家,汇集的人多半是上一次在甄家一起参加球赛的人,还有剩下的一些,也多是林家其他分支中和他们差不多年纪的孩子,很显然,这一次林洵是准备让这些族中的兄弟们和大家一起玩耍,算是增加一点兄弟情义?这个不清楚,不过多几个人一起玩还是很不错的事儿。

你还别说,到底是书香世家,数百年的底蕴,这林家的孩子每一个出来都是文质彬彬的样子,只是甄回看着有点担心,就他们这弱不禁风的样子,这打球能坚持半场不?这大冬天的,别弄到最后,一个个都感冒吧!要是这样,林洵可怎么跟人家家长交代?

也许是甄回的表情出卖了他的想法,坐在一边的林洵淡淡的开口了,说的还就是这个问题,

“上一次打球回来之后,因为生怕被你比下去,下一次又输的一败涂地,所以练习了好几天,原本不觉得,可是自从打球之后,我倒是发现,手脚越发的有了力气,身子也暖和了好些,家里的老人说,我这是活血养身了,所以我想着,既然这是好事儿,自然不能一人独享,就带着这些族中兄弟也一起了,算算也练了好些天呢,所以如今你可别小看了他们,一会儿谁输谁赢可真是不好说。“

甄回回头看了一眼有些笑的很是自得的家伙,嘴角一牵,

“这有什么,我前些日子还开始学拉弓射箭呢,一定更厉害。“

甄回嘴上一派孩子要强的样子,可是眼神却带着好奇,他也真想看看,这些一天到晚只知道读书的孩子,接触这藤球几天,能有些什么样的改变,从外表上来看,还真是看不出来什么,只是,怎么说呢,球赛什么的,好像是最能激发男孩子身上雄性激素的东西,说不得还真能让这些孩子破开几分书香世家的斯文样。比赛什么的,最让人热血了。

甄回在林家待了两天,连着两天都在这样的比赛中度过,和上一次这些人在甄家一样,不同的是,这一次似乎大家回去后都练习了,而且还都琢磨了好些的技巧,不再是甄回一个人在那里闹腾着秀本领了。也正是因为这样,这个比赛倒是越发的精彩起来,也更让人投入,一个上午就能连着打两场,和甄回预料的一样,在比赛的时候,林家的孩子固然是抛开了几分斯文,可是体力上还是有些跟不上,最起码和几个往日最是调皮捣蛋的孩子,或是在家也练习骑射的孩子,那是绝对比不上的,所以换人什么的,比较快。还有几个甚至才跑了几圈,就不得不停下,开始喘粗气,怎么看怎么不给力,好在这是他们大本营,人多,还不至于溃败。

可就是这样,最终比赛结束的时候,他们也是最狼狈,一个个气喘吁吁的,可见林家孩子的身体素质最差,已经占据了所有人之冠,不过就是这样,这些孩子们还是满脸的笑意,眼睛里闪着不一样的神采,甄回能说,这就是比赛的魅力?你看看,不说别人了,就是林洵也显得比往日更加活泼了,如今更是凑在一边很是高兴的说道:

“看看,外头都说我林家的男人娇弱,像是姑娘一样,可是真到了正经的时候,还是能和你们一比高下的吧。“

恩,这是什么意思?林家的孩子在外头有这个形容?他怎么不知道?甄回回头看了看看别的孩子,一个和林洵一般大男孩子,也不知道是哪家的,大笑着回嘴:

“罢了罢了,不过是上一次他们随口这么一说,何必当真?你们林家的人,都不怎么出去走动,让人说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你也别小心眼了,再说了,你们家的孩子常生病,也是事实,对吧。“

这算是含蓄的道歉?或者是有意模糊?毕竟他没有提这所谓的能对上,是林家仗着人数优势才能堪堪平手的。

不过这一点,甄回也没准备揭穿就是了,人家又不是说他,人手什么的,这可是甄家的硬伤,他家想玩一个人数优势还玩不起来呢,他唯一的亲兄弟,还在吃奶。不过有一点,甄回听明白了,估计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林洵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的时候,听到什么流言了,还是有关于林家孩子身体不好的话,这才有了这么一出,这个时候,这个地点,说着这样的话,那么这样说起来的话,这一次比赛,也有为林家孩子正名的意思?

甄回感觉自己似乎有些懂了,可又好像不懂,他怎么觉得这一次藤球比赛,好像林洵是有自己的谋划呢?针对的是谁?又想达到什么目的?只是单单是正名?不是!

甄回很肯定不是,他看到林洵的眼睛,这个十岁的孩子,眼睛里有一些他看不懂的神采,像是在为什么而执着的样子。有心想问,可是转眼,他又打消了这个念头,何必问,不管是哪一种目的,好像和他都没有什么关系,他只是来玩的,还是一个七岁的孩子,不该管这么多,只要知道对自己没有什么妨碍,对甄家也没有什么妨碍,那就可以了。

转头,把手里的藤球往边上的人手上一塞,甄回站了起来,

“今儿尽兴了,我也该走了,连着两日不在家,也不知道家中如何,如今父亲不在,我可不敢太过偷懒呢,要是你们不服气,下次再战,我绝不推辞。“

他有理由说的这么张扬,谁让他这一次又是胜利者呢,连着两次都是赢家,可不就是有这样的气场吗。

“好,一个月,我就不信,我林家这么多子弟,一个月后,还会输。“

林洵也站了起来,看着甄回,伸出了手,一副要击掌订约的样子,头还偏向一边,对着还在休息的林家其他的人问道:

“你们呢,你们怎么说?都是林家子弟,可不能没了林家的傲气。“

即使是累的已经像是狗一样,就差没有瘫倒再地的人,听了这么一句,也忍不住挺直了腰杆子,一脸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