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我拼了,每日踌躇一个时辰练,怎么也能比这一回强。“

“对,不认输,林家男儿的脸面不能丢。“

连着几个林家的孩子满脸通红的立誓拼命,甄回似乎看出了一些林洵的意图,这是拿着他和这些喜欢玩球的人当靶子,在刺激林家的孩子呢,这是为什么?林家书香传家,好像勾搭孩子们玩耍很有些不地道吧?是给自己清理障碍?是拉拢人心,为将来的那个族长做准备?甄回很不厚道的用恶意揣测了一番,不过怎么想好像也不像。林洵是林家三房,当族长那是铁定没分的,身份上就卡死了,又不是他们家,就他们家一个嫡支。既然没有了这么一个大目标什么的,这威胁论也搞不到他头上,各管各的家事,自然说不上什么威胁,那到底是为什么?

甄回疑惑啊,心里跟猫爪一直挠一样的痒痒,只是他知道不该问的不问,所以脸上权当什么都不知道,只是伸手击了掌。

“成,一个月就一个月,我走了啊。“

说完这话,干脆利索的就拍拍屁股走人了,临走的时候,眼神不经意的一瞄,看到其他几个和他一样,别家的孩子也跟着上前和林洵击掌,学着甄回的样,表示下个月一定来什么的,他忍不住想笑,这时候的孩子,早熟的也很可怕呢,都才几岁的人,一个个都学着当大人了。下个月。。。还不知道到时候家里是不是放出来,这会儿居然自己就定了约了。要知道这可不是什么诗会,什么上学,是玩耍,和书香世家的风格可不怎么搭调呢!别回去一说,就让爹妈一顿竹板伺候就不错了。到时候还不知道能有几个人能来呢。

这么一想,突然觉得自家父亲离家其实也挺好的,最起码自己好像挺自由的。想干嘛就干嘛!就是他老娘,也不会管他外头的事儿,只要说一声去谁家就成,真是利索干净的很。

不对,甄回脑子突然一转,他家是老爹不在,所以他自由的很,可是林家呢?虽然也走了好几个,可是今日来的孩子们,不是每一个的爹都不在家的吧,那么其他的孩子必定是家里同意了才来的,可是这林洵和自己等人定下约定,不怕这些孩子家里不同意?怎么就能替他们定下约定?难道从一开始他就已经准备好了?或者说,一开始就有了长久计划?

回家的路上,甄回还是在不断的想着这个事情,脑子转的飞快,按理来说,他们只是孩子,不该有这样复杂的心思,也不该神都想寻个究竟,明知道不该多问多想的,也忍不住要思考,其实真要说起来,可能就是甄回自己的问题了。这是他的心里有着隐隐的不安,有太多的惶恐,即使他表现的在淡定,可是毕竟是突然来到这个世界,突然成为了另一个人,所以他对于这个世界,还是很警惕的,甚至到了有些草木皆兵的地步,只是他自己都没有感觉到罢了,这样的情况也许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也许时间长了慢慢的,他会放下心防,毕竟他来到这个世界的时间还不长。

另一边,被他惦记的林洵这会儿正在和林家的几个孩子说着话:

“怎么样,今儿痛快吧,我就说了,一天到晚的在书房里干坐着不行,你看,不过是两日,就顺利的结交到了不少的朋友,不比你们根河父辈出门强?再说了,你们如今也看到了吧,其他人家的孩子,一个个身体都比我们好,那些可一样都是读书人家的孩子呢,你想想,我们要是和他们一起考试,一起比拼,你们身体能抗的过他们?只怕最先从科考的地方抬出来的就是我们,所以我们怎么也要赶上去。不求比他们厉害,总该和他们差不多,我可不想在被人说我们林家的男儿,一个个和姑娘一样弱不禁风什么的。“

听到了吧,其实人家林洵的目的真的是很简单的,那就是自从上一次和甄回他们打球,他就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孩子们的身体素质比他,甚至比所有林家的孩子都要强,这让他有了危机感,以前听到人家说林家人身体不好,没什么感觉,如今有了对比,他是真的知道了这所谓的弱是个什么概念,作为一个世家子弟,骄傲什么的,那就是刻在骨头里的东西,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弱点,而不知道去弥补?所以才有了这么一出。

他想要让所有林家子弟都和自己一样,认清楚这一点,所以比赛有了林家子弟的参与,他想要让族里的兄弟和自己一起补上这一个弱点,所以有了下一次的比赛约定,他想要让林家体弱的传言真的成为传言,不在实现,所以他有把握说服其他长辈。

所以说,爱多想的人觉得很复杂的事情,其实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

第29章

作为一家之主的甄老爷不在家,很多人即使有事儿也会很是识趣的避开甄家,不给甄家添麻烦,就是往日不怎么友好的,这会儿也会偃旗息鼓,毕竟人家是去科考的,说不定一两个月之后,那就是当了进士回来了,这点时间,怎么也要收敛些,若是考不上,回来后怎么嘲讽那是后面的事儿,等人回来了,可以慢慢交手,作为有远见的人家,要考虑的是若是甄家那个家伙考上了,该怎么办!最要紧的是,绝对不能在人家不在的时候吧,欺负人家孩子,给甄老爷有什么把柄,这才是最实在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甄回说是坐镇家中,其实事儿真的不多,就是家里的琐事儿,也大半都是让自家老娘给包办了,即使有些需要人出面的,也有管家什么的,轮不上他,他在家唯一的作用或许就是接待来访的男客什么的,好歹算是这家中还有个男主人在,不至于让人感觉被冷落。当然,凡是还是有例外的。即使是访客,有些也是不能见的。

这不是,这一日就来了一个远亲,真的是远亲,一表三千里,甚至血缘都称不上了,可是谁让人家真的沾着亲戚关系呢,人家来打秋风,那是你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接待的,不然要是遇上个嘴巴坏的,往外头一说,那甄家的名声可就完了,这也是很多世家大族的烦恼,富在深山有远亲,每年想着打秋风过日子的人就能让你财产缩水一半。

“你是说,要给五十两?“

甄回死死地盯着托盘里的银子,他眼珠子都要突出来了,他自己的私房菜多少,这一送居然送出去这么多,真是太让人心疼了,最要紧的是,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据说这一家子几乎每隔上两三年就要来一次,不来自家的时候,好像也是去别人家,也就是说他们就是靠着每年去亲戚家打秋风,然后轮着讨要过日子的,这简直就是奇葩到了极点的一家人了,可偏偏明明知道他们做法实在是太过恶心,可为了自家名声,还一点办法都没有,这让甄回的心更加的疼了,只觉得像是割肉一样。那都是他家的银子,居然就这么喂了一头恶心东西。

管家对于甄回的表现心里其实很满意,虽然看着少了一点书香人家的大气,可是对于他们这样的人来说,书香什么不实在,像是大爷这样的才是正紧的能守家护业的样子,就凭着这知道守财的秉性,他就能预见未来,这甄家必定不会败家。他们这样的世仆才能不会失业。

当然,知道是知道,欣赏是欣赏,嘴上他是不会这么说的,毕竟如今他的主子还是甄老爷,作为一个优秀的管家,喜好什么的也要跟着主子走。做一个主子的贴心人,这才能巩固他自己的地位。

“大前年他们来的时候,老爷给的就是五十两,今儿老爷不在,他们这是想着您岁数小,面皮薄,故意来试试的,想看看您会不会多给些,也正是因为这样,老奴这才没有让您出去,这样的人家,不见才好,免得脏了眼睛。“

管家说起那一家子,眼睛里全是鄙视,脸皮厚的拿这打秋风当成了来钱的差事,吹嘘的资本,你说说,这样的人家,还有什么出息?八辈子也不用指望脱贫致富了。管家能看得上眼才怪,说白了,就是说什么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或者是说什么莫欺少年穷,那也都是要看人的,一个人的本质什么的,就决定了他未来的高低。见大爷?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打的什么注意,不就是想着大爷年纪小,你们好那言语糊弄,然后多淘换点银子去吗,我才不会给你们这个机会呢。也不瞧瞧你们有没有那个脸。

甄回其实和管家这会儿脑波不在一个回路上,管家想的是,这样的人家大爷好奇归好奇,知道就可以了,没必要见面。至于心疼银子?这是没法子的事儿,都给了多少年了,都不是第一回了,心疼一会儿就算了吧。而甄回这会儿的心思,却是在算计这五十两到底代表了多少财富。

“我记得,洗笔他们说,如今外头,二十两寻常人家就能过一年了吧?“

这就是甄回更加心疼的地方了,合着自己给一回还要管人家两年的日子不成?这不是亲戚,这是祖宗啊!

管家听了甄回的话,明显一愣,随即又忍不住笑了,他家这个大爷啊,看样子对于外头的事儿知道的还是很模糊的,想想老爷不在,自己好像也有为大爷解惑的责任,所以清了清喉咙,开始为甄回解说:

“大爷说的很是,寻常人家确实二十两银子就够一年的生活了,只是这所谓的寻常人家,那也要看是什么人家,比如像是洗笔他们家,家中自己有三亩地,虽然是薄田,可是好歹也能种出东西来,只要精心些,交了税赋,留下的稻米换了粗粮,怎么也能吃上三四个月,另外还租种了咱们家五亩的田地,虽说不是鼎好的上等良田,可那也都是中田,交了租子,剩下的和他们自家的田地出息也差不多,如此一来,半年的粮食,他们一家是不愁了,还有野菜,家中后院的菜地,如此相加,零零总总的算下来,他们需要筹划的,就是剩下半年的开销,比如粮食,比如油盐,菜蔬,衣裳,再来就是亲戚间的节礼,偶尔一顿肉食的花费,以及药钱,柴钱,牲口钱,工具钱,修补屋子等等,这样的半年开销,基本上最起码就要十两上下,甚至是十五两,再余下五两作为储备,像是当年收成不好,或者粮价不稳,换来的粗粮不够吃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说,一般人家,才能说二十两能过一年这样的话。而这二十两,像洗笔家,有些是来自洗笔的月钱,有些是洗笔的爹在外头给人做工挣的,有些是他们家养的鸡下蛋换来的,还有洗笔娘织布换的,那都是一家子努力换来的。“

说道这里,管家眼中也露出了几分沧桑之死,甄家的仆人不像是那些世家贵族,有大半都是这样从外头买的,或者是从佃户家选的,外头买的就不说了,那都是死契,家人都不知道在哪里的,由着人牙子带来的,而那些佃户中选的,多半倒是签的活契,多半是五年十年的,这样的事儿在世家大族,真是很少的,没多少人家愿意放心用这样的下人。

甄家能允许这样的事儿,一来是底蕴问题,毕竟买的也不一定都能放心,说不得还不如佃户知根知底,二来这也算是主家甄老爷心善,愿意给下头的人一些方便,给的活路,毕竟佃户什么的,人家不一定喜欢当奴仆,多办还是看重良民的身份的人,可偏偏日子不好过,所以用这样的方式想要度过难关,而甄老爷也愿意给与帮助。

管家心里何尝不曾羡慕过这些佃户?像是他这样的,已经不愁吃穿,不愁活不下去的人,心中对于身份倒是越发看重了起来,只是当初他爷爷辈,就因为快要饿死了,而自卖自身到了甄家,都三代了,已经成为了世仆了,想要赎身什么的,简直就是笑话了,世仆赎身什么的,这事儿听着就不靠谱,都已经成为了甄家的一份子了,分都分不出去。更不用说,他们一家子除了当甄家的管事,伺候人,也不会种地什么的,真要出去了,能不能养活自己都不知道,所以也只能是羡慕羡慕而已,别的就不用想了。

哀叹一声自己家的未来似乎注定了就是一个大管家到头,除了甄家破灭,在没有改变的可能之后,管家又转回头,继续说起了这外头的事儿,还有一个现成的例子没说呢。

“可以今儿来的这一家子不是寻常人家,他们家怎么说呢,这祖上传下的田地那是一点都没了不说,这一家子连着家里的其他值钱东西也都基本卖了个干净,一家子人又没有什么谋生的手段,说是读书,上进,其实家里出了几本装相的四书五经,那是什么书都没有,也就是说,他们那就是用着这读书作为借口,不事生产,专门靠着亲戚们这里打秋风混日子的。你要是不给吧,他们甚至还能说,你这是不知道亲戚情分,连着支持一下亲戚读书都不肯。你说说,这是寻常人家?一家子都等着这银子卖粮食,没有半点出息,没有四十两,这一家子吃什么?至于给五十两,前几年,那是老爷顺带给他们家孩子的买书钱。没法子,人家打秋风都打的很是专业,居然还知道带上四色水果来,甚至还带着孩子来,你来了孩子,总要给见面钱吧,过年过节的,总要有个表示吧!所以每一次他们总能从各家亲戚那里拿到比一年开销还多一些的银子。”

说道这里,管家眉头都皱起来了:

“今儿他们可是全家都来了,一个不少,足足六个人呢。居然还避开了十五,快正月底了才过来。和往年都不一样。”

甄回有点傻眼,他发现这大千世界,果然是无奇不有,这样的极品,居然能让他遇上了,只能说一句造化了。

一家子?什么意思?这是想趁着他爹不在,他还小,容易糊弄,来一次性弄一笔大的?

甄回疑惑的看向了管家,而与此同时,管家也心有灵犀一样,对着他重重的点了点头,没说的,就是这样啊!

第30章

这一家人到底想要多少才满足?甄回第一时间开始估算这几个人的心理底线,虽然他不想给,但是弄明白人家的心思,这一点他还是很愿意的。六个人,最要紧的是这里头有两个和他同辈的孩子,这是想着从自家老娘这里要点见面礼?大人再从自己这里弄银子,两头下手,双管齐下?

要是这么说的话,他们估计想的是,及时在自己这里不能弄到五十两以外的好处,凭着这两个孩子,也能在自家老娘这里再讨要上两份红包,怎么也能有个十两二十两的,若是自己稍稍好说话些,从自己这里再要点别的,比如用读书做借口,来点笔墨纸砚什么的,那就更好了,毕竟他们这样的人家,即使是最普通的文房四宝,拿到了外头,也算得上是上等的东西了,换了银子怎么也能有一二十两,要是这么算,这一家子过来,或许心下已经算好了,想要从自己挖个百两了。

甄回皱着眉头,微微的垂着脑袋,明明不过是稚嫩的孩子脸庞,可这一刻生生的让他营造出了几分承认的稳重,看的管家心下都有些暗暗称奇,越发的觉得自家大爷不凡。

“他们一行六个人,两个和我是同辈,那么也就是说其他四个都是长辈了,弟弟妹妹满月,百日什么的,他们都没来参加宴会吧,或许,这一次他们是来补上见面礼了,咱们怎么也该让旁人知道知道才是。”

甄回声音很淡,但是这说出来的话,让管家眼睛一亮,可不就是这样?你能来我们家打秋风,那我们也能让你吐出来一些回礼不是!礼尚往来不就是这么来的吗,只会他们能给?

管家对于这一点很怀疑,不过转头一想,想到了这一家子每一次来送的那些水果什么的,立马福临心至。大爷这是在赌,赌他们是不是还要这一层遮羞布。要是这礼尚往来,书香人家的遮羞布还想用着,那么这给双胞胎的见面礼就不能省,即使是什么都没有准备,那太太给的见面礼,他们也必然会转个手,当成他们的东西还回来,如此一来,也算是自家少亏损了一些了。要是他们不要这脸面,直接赖上了,当不知道,那么一来自家太太也能一样无视,他们也不好再提什么见面礼的事儿,算是省事儿了,二来,情分都淡了,淡的连见面礼都省了,想来以后自家慢慢的和他们不在来往也能说得过去了,毕竟不是他们家不讲究情谊,是这一家子自己先干出不在理的事儿,对自家名声无损。

管家笑了,他能不笑嘛,自家大爷这一招以退为进,甚至可以说是看着有些示弱的,放弃主动权的做法,简直就是一箭双雕呢,至于为什么以前没有出现这样的事儿?为什么到了如今突然出现什么见面礼纠纷?外头谁不知道,自家如今老爷不在家,只有大爷在?大可以说是这一家子欺负自家大爷年纪小,不看重,所以连自家二爷,大姑娘的见面礼都不给,如此一来,大爷那不但名声无损,还能让人怜惜,更是能把这一家子踩上几脚,很是合算。

管家在这甄家出生长大,对于甄家的归属感是很强的,谁占了甄家的便宜,那和占他的便宜基本就是一个意思,所以对于打秋风的人也绝对是很看不上的,当然若是真的是那种过不下去的,想要救济一时的倒是没问题,甄家也不是那种心肠很硬的人家,能帮一把帮一把的善心还是有的,但是这样靠着救济过日子,甚至还很自得自己手段的人,那就绝对是不在这一行列了。

所以管家知道了甄回的打算,那是立马就笑嘻嘻的开始行动了,甄回自己不出面,可是他能出面的对吧,还能当面看好戏,怎么能不行动呢。

不过是一会儿的功夫,还在外书房的甄回就听这打探消息的人回来说,这一家子急匆匆的走人了,甚至连五十两银子都没有拿。为什么?因为人家管家又临场发挥了一下。

当然人家管家很客气的,先是说了一下这家里生了龙凤胎是多么大的一件喜事,多少人家来送礼什么的,一边说,一边笑嘻嘻的看着这一家子,意思很明显,这家里添丁,你们送礼了吗?然后又说这双胞胎满月啊,百日啊,怎么怎么样的宴请,多少亲戚来送礼。又是一个送礼,然后又是一阵意味深长的眼神。最后说道这马上就是二月二了,自家老爷参加会试,这一次是多么的有希望能中进士,连着林家的侯爵府的关系也扯了出来,好像不用一个月甄老爷就能立马当官一样,随即又说到了到时候家中必定宴请,不知道他们有没有空来参加什么的,含义还是送礼!这还没完,随即又说到了大爷三月份过生日,四月份太太生辰,五月份老爷生日,这样一连串的生日砸下来,然后有说起往年生日宴会上多少人家来,送的是什么礼。

意思很明确了是吧,就是傻子这个时候也明白人家管家说的是什么事儿了,这就是摆明了要他们的礼物啊!可是他们哪里来的银子送礼?他们可是来打秋风的!是来要银子的!可是你不给?你连礼尚往来都没有,连一点心意都不肯付出,那么自然是不想跟我们家来往了,既然都不来往了,我们为什么要给你们银子?再说了,不年不节的,给什么银子?施舍?这都开春了,找工作还是可以的,这不是,他们还没有开口,这管家立马就又开始介绍各处的招工情况了,什么茶楼的掌柜,什么书铺的抄书员,什么商铺的账房,怎么看都是读书人也能干的活计,一点都没有鄙视,或者挖坑的意思,全心全意给他们找出路的样子。

可是他们要是愿意干活还会打秋风过日子?可是你不干活,只想着让甄家养活,这样的话,你说的出口?就是你真的说得出口,人家管家也不会让你说出口,因为这一会儿的功夫他又开始介绍励志人物了,什么东街的穷书生,每日给书铺抄书,挣钱养活寡母了,什么西街的二郎,每天在城隍庙门口替人写书信,挣钱养家了。这么一说,这一家子人,连半个借口都没有了,想要说一句什么读书人怎么能干这样的粗活什么的,都不行了,因为干得人不少,还很是受到赞扬。点地图炮什么的,他们还没有这个胆子,毕竟他们真的不是什么大户人家,还是怕人打上门的。

至于彻底不要脸?这个他们也不敢干啊!他们还要名声啊。不是他们脸皮不够厚,不够无赖,而是真要是这样干了,或许就会让族中有了吧他们驱除出去的借口。他们如今能一家家轮着打秋风过日子凭着的是什么?还不是一个族,是亲戚的原因?没有了这一层保护膜,他们以后可是一点指望都没有了,一点来钱的门路都没有了。就是想要安生的过日子都难,毕竟如今他们家这样的落魄却没有人打他们的主意,欺负他们,那也是沾了族人多,家族有厉害人物的光。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每一次去别家打秋风,都带上一点礼物,意思意思,就是为了保住脸面,也保住最后一点底线,不至于让家族找到理由赶他们出去。

听完了管家滔滔不绝,连绵不断的话,一个个面面相觑,他们不傻,到了这会儿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这是人家甄家恼了,不在接济他们了,至于为什么,他们心里也很清楚,那就是这一次自家这一家子过来,想要沾人家大爷年纪小的便宜这事儿,做的让他们不高兴了。

虽然他们脸皮厚,虽然他们自己知道理亏不想认,可是说到底,他们还是底气不足,即使想要撒泼,也知道自己斗不过人家甄家,甄家的人来真的了,他们那是一点法子都没有,唯一能做的就是立马走人,真要撒泼,先不说是不是会彻底断了这一门亲戚,以后在没有拿钱的可能,就是他们撒泼,也要有人信啊,甄家给他们的银子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只要把以前的事儿说出去,想来没有人认为是甄家的错。就刚才这管家一叠的生日,一叠的节礼都能压死他们,摆明了他们没理对吧。

所以他们如今能做的,就是先撤退,然后想想,去哪家先要点好处过上几日,等着甄老爷回来,在看看能不能讨好几句,把这关系维持下去。他们能扯上的亲戚家中,这甄家真的是属于数一数二大户的人家了,没了这一个,他们将来吃饭可就真的有些问题了呢。

至于甄老爷会不会吃这一套?他们觉得还是有些信心的,他们觉得,这一次肯定是甄家太太生气,觉得他们欺负了她儿子,这才闹小心眼,人家甄老爷还是很大方,很通情达理的。

看看,这就叫恶人自有恶人磨,(虽然甄回不觉得自己是恶人。)也叫白日做梦,凭什么你欺负人家儿子,人家当爹的还能不和你计较?只能说,到了这一刻,这一家子还跌在钱眼里,想着怎么从甄家捞钱呢,所以什么都能忍,什么都留一线。

但是他们没有料到的是,人家甄家没有这个意思,或者说甄回没有这个意思,在他们走了没有多久,管家就出门了,去了这一家子族长家,准备把这事儿好好的和族长交流一下,比如他们家特意帮着这一家子找工作,可是人家不领情啊!比如这家里有喜事儿,可是这一家子都不知道来走动祝贺啊!比如老爷赶考他们都没有关心啊!反正就是甄家委屈的天都能哭死的那种。

还有甄家的小厮们,婆子们,也开始往外头说嘴去了,反正甄家那在他们的嘴里,绝对是正义的化身,慈善的典范,委屈的不行的那种。这年头,认识到舆论作用的是少数,而这少数中,精通的更是凤毛麟角,偏偏这其中就有甄家大爷甄回这么一个,谁让他接受的舆论轰炸最多呢!用起来自然更加的顺手了。

甄回已经决定了,要在自家老爹回来之前,把这些靠着打秋风过日子的苍蝇们全部解决,给自己一片干净的天空。

第31章

甄回会让管家出门找那族长说事儿,让家中的八卦小队在外头传话,说白了,不过是对于极品人家那种无下限的精神状态做了一些防备,或者说先手,不可否认的,或许是现实社会这极品的事儿看多了的缘故,他这样的防范还是很有些章法的,也算的上是有先见之明了,因为这会儿,这一家子就正在商量着怎么办。很显然,这甄家的做派出了他们的意料之外,只是他们是不会想到自己的不是的,想的念的却是甄家不讲究情谊,让他们难堪。

当然,即使是在这样的人家,意见不统一也是正常的,毕竟能干出这样的事儿的人家,一般来说,那就绝对都是自私自利,自以为是的人,每一个人都更关注自己的利益和意见。所以,目前为止,他们一时半刻的也还没有想着怎么找甄家的麻烦。

这不是,这会儿,这一家之主的男人,就觉得这事儿到时候还是需要等甄老爷回来了再说,毕竟他还是甄老爷的长辈,有他出面,好歹也能得到些礼遇,说不得还能得些好礼物,而这一家子的儿子,则是更现实些,他想的是怎么最快的得到些好处,一家不行,那就先找另外的人家,而这两父子的妻子也现实的很,家里的开销最要紧,这会儿可是快连吃饭的银子都没了,还是先想着怎么弄银子吧,至于甄家?她们家占不到便宜,那也不能让他们家好过,到时候出门嘴巴一歪,总有让他们好看的时候,说不得自家还能得些赔礼什么的,唯有两个孩子,是什么都不管,只顾着吃喝。

可惜了,他们这一次的不统一,时间一拖,就没有了任何对他们有利的时机了,甄家派出去的人已经把该做的都做了,该说的都说了,说起来,也是甄回算计好了的,这样极品的,只知道占人家便宜的人家,不管是放到那一家遇上,也不会有什么好感,谁家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吹来的,平白的要让人占便宜,心里能痛快才怪。要知道,这亲戚圈子里,甄家那真的是能算的上是大户中的大户了,其他人家,可不一定有他们家这么富裕,那些不富裕的人家,自家过得都有些紧巴巴的,还要应付他们这样打秋风的,心里不腻歪才怪。估计早就恨不得打出去了。

如今能有人出头,第一个跳起来收拾一下,给他们涨涨教训,那简直就是一下子戳中了所有人的萌点,只觉得浑身上下的痛快,是所有知道实情的人都乐于见到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几乎是所有人家都连了起来,一个个的突然成了职业介绍所的最佳业务代表了,不断的派人去给这一家子男人找工作,那热情的,简直就是亲爹妈都没有这么关心的。

当然目的也很简单,那就是用这样的方式,让所有人都看一看,自家是多么的关心亲戚,知道他们没有工作,所以为他们着急,一下子所有人都把自己放到了正义的一面。

就这么一招,其实就很致命了,你想想,这么多人家给你介绍工作,你要是真的一个都不去干,甚至去一个被炒一个,那在别人眼里是什么印象?前一个是不知道好歹,总不会这么全族人帮着找的工作你都不满意吧,这考试考不出来,给介绍工作又不干,那这个混子,无赖,不学无术的名声可就洗不掉了,将来还装什么斯文人?装什么读书人?要是去干了,还干不好,总是几天就失业,那也很不好看,因为这说明你那就是个废物,作为一个废物,好像名声也不好吧。

所以这一家子若是还想要点名声,还想把这他们家唯一能有的读书人家的面皮保住,那唯一能做的,就是乖乖的做工去,不管是账房,还是文书。可是真的一旦去做工了,那么话又说回来了,你都有工作了,你再来打秋风,人家好像也有理由不给了吧,即使给,也不用照顾你们全家一年的生活开支了吧。一次给个五两十两,应急什么的,好像已经很够意思了吧。

所以说,这一次几乎是所有人一起出力,在集体操作这甩牛皮糖,寄生虫的工作,当然谁也不会知道,这一次的事情居然是甄回这么一个小娃娃做出来的,所有人都以为,这一次是意外,是因为这一家子欺负到人家甄回这个奶娃子身上了,所以这甄家太太生气了,管家也委屈了,这才闹到了族长这里,随后才会发生的这一切,下意识的,他们自己就把这甄回给排除在外了。这一下子,连甄回自己都乐了,他这一次真的是意外收获。

至于甄家的名声?这些甄家的婆子们可不是吃素的,就差没有把这甄家和这一家的几十年往来礼单翻出来给人家念了,你说说,到了她们嘴里,这一家子能有什么好?在加上这事件进行中的不段事件升级,最后这风头全让这一家子占走了,甄家那几乎就是全身而退,万法不沾。

对于这一次事情的处理,甄回很满意,他觉得自己的脑子到了这里,还是很有用的,虽然很多本事都有点没有用武之地,可是见识什么的,那还是很能帮上忙,这让他前些时候,因为现代学的知识在这里全部抓瞎而感觉丧气的心情好了很多,甚至有些得意了起来,感觉以前电视电影,外带小说什么的没有白看,果然是知识就是力量。

而甄家太太那就更加乐呵了,有什么能比自家孩子有本事能让一个母亲更高兴的?她这会儿是恨不能给儿子点上三十二个赞,外带投上十来枚深水炸弹。只觉得这儿子比自家丈夫都出息,没看见这么多年了,这自家男人都没有想到把这一家子问题解决的法子,自家儿子连面都没有露,就全飞灰了吗,果然是一代更比一代强啊。

最最乐呵的当属管家了,他是直接参与人啊,他觉得这件事儿是他这辈子干的最痛快的事儿了,这一家子他那是早就看不顺眼了,可惜,为了甄家的名声,为了不惹麻烦,老爷觉得这银子反正不多,所以一直也没有出手的意思,这让他这样的爱家,护家的好管家多憋屈啊,每一次给他们好处,他都觉得那是在喂狼,还是头喂不饱的狼,没有感恩之心的白眼狼。这让他总是暗地里腹议,觉得自家老爷心太善了些,读书人就是不够果决。

如今好了,自家大爷出手了,这一出手,还这么的干脆,而且什么尾巴都没有,干净利索的都不像是一个孩子能干出来的事儿,这一手,绝对能称得上经典了。

他不是没有怀疑过,为什么自家大爷这么厉害,这么的透彻人心,不过他毕竟是个很不错的管家,有一点心里很清楚,那就是该知道的知道,不该知道的不要知道,不然知道的太多了对自己没有好处。

在一个,他心里暗暗的也给大爷找了一些理由,比如一开始那是大爷孩子气挤兑这一家子,干完了又有些后怕,所以才想出来找人先告状,来个先下手为强,这很符合孩子的心思,闯祸的孩子,哭诉撒娇什么的,都是常事儿,至于后来的事儿,那只能说这一家子实在是倒霉,或者说是在,这些年来得罪的人,或者是看他们不顺眼的人太多,这才有了今天这么一个局面。

如此这般的,管家自己给甄回找了无数理由之后,下意识的又不想去触碰什么雷区的情况下,甄回在这一次事件中的作用无形中变小了,只留下了做事儿果断,能受的住家业,人聪明这么几条了。而这几条也正是这个社会能容忍的范畴之内,这绝对是意外之喜,就是甄回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要不是他有个管家,有个老娘,在后面有意无意的,或者说不予余力的支持,帮着遮掩,这神童啊,这小小年纪,手段狠戾啊,说不得就传出去了。对他的未来可没有什么好处。

如今甄回在这整个事件中,一来人没有露面,二来年纪实在是让人忽视,所以从头到尾,一直到这个事情结束,都没有他的名字在外头展现,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其实真的是个好事,想想伤仲永,想想徐文长,就知道这孩子少年成名真的不是什么吉利事儿呢。

至于这事儿的结果?这是很显然的,族长大人为了自己的名声,也不可能继续放任这一家子这么折腾了,这已经不是一家人来找他要公道的事儿了,都涉及到好些人家了,他怎么也要给个说法的对吧,不然这族长可就白做了。在说了,他对于这一家子也看不上眼,所以二话不说给了一个时限,要嘛就去工作,自己养家,要要吗就直接分宗,只要分宗了,你爱干什么干什么,要是不分?那就要听族长的,好生的自己养家,别再给族里丢脸了。

在宗族社会,分宗这一手,绝对是一把杀猪刀,很是犀利,所以这一家子最终不得不屈服了,乖乖的去找了份差事,虽然所有人都不指望他们就此能消停,能乖乖的自己养自己,可是好歹,有了这么一出,他们的负担也能轻点,借着他们自己有工作的名头,再来打秋风,他们也有了拒绝的理由,即使脸皮薄,不会拒绝的,好歹也能少给些。最最重要的是,他们好像都找到了一个解决这样族中寄生虫的法子,就按照这个例子,似乎很有几家能这么行事。为自家减轻一些负担,也为族里减轻一些负担。

第32章

作为一个实际上身体年纪不过是七岁的孩子,甄回很清楚一点,那就是,即使想要出手做点什么,也要估计一下自己如今的年纪,不能做过多,不符合自己年龄的事儿,不然后果不堪设想。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在处理好这些打秋风的人之后,甄回很快就恢复了自己往日的悠闲日子,不是按照甄老爷留下的功课单子学习,就是出门和那些小伙伴们一处玩耍。

说起来,到了如今,这藤球的游戏,基本上已经把这苏州城里,大半的孩子们吸引住了,几乎每一个年龄段的孩子们都凑到了一处,组织起来比赛,听其他几个甄回的固定球友说起,就是十七八岁的人里也有不少在玩这个的。甚至还因为这些人交际广,朋友多,年龄上放的更宽些,还弄出了几个球队比赛。参与的人不单单是这苏州城里的大户人家的孩子了,还有书院的学子,甚至是别处来游学的学子。简单的说,那就是这已经成为了青少年全民参与的活动,出了那些需要养家糊口的没有功夫外,其他的都被吸引了,由此可见,这属于男人的球赛是多么的充满魅力。

也因为这参与的人愈发的多了起来,这所谓的规则什么的,也越来越细致,越来越周全,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手自然也越来越多了,就是甄回自己,在小胳膊小腿的拖累下,他也不得不看着其他人一个个比自己强悍,无奈的当一回童子军中的小头目,无缘高手的行列。

又一场酣畅淋漓的比赛之后,甄回坐在林洵家的小花厅里,喝着茶补水,听着其他几个人说着比赛中的问题,难得很是安静,脑子转的飞快。

能让一向很喜欢在这样的情况下发表自己见解,刷存在感的甄回如此安静,不用问,必定是想到了什么重要的事儿,而对于这个时候的甄回来说,能算的上重要的,还能和林家扯上关系的,自然就是他爹的事儿了。

就在刚才,林洵已经和他说了,他爹已经顺利的通过了会试,这绝对是惊喜啊,十二年的折腾,老爹居然真的这一次顺利挤过独木桥了!甄回兴奋的就差没有直接跑回家告诉他老娘去了。

只是转头这事儿又压了下来,既然林洵也知道了,自然就是老爹托林家的人来报信的,说不得这会儿自家老娘已经知道了,倒是不用他这么急吼吼的,关键是另一个名字,他刚才听到林洵说起的一个名字:林海,他怎么听,怎么感觉熟悉,只是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听到过,这让他有些挠头,他发现自从自己穿越过来之后,好像有好几次这样的情况,只是总有些摸不着头脑,难道说,在穿越的时候,自己还失忆了一把?把该知道的事儿给忘了?

撇开这个好像有点不靠谱的念头,甄回把注意力放到了刚才林洵说的话上,京城林家的那个林海,哦,按照年纪来说,是林海弟弟?恩,好像是比自己小一岁来着,是弟弟,那个弟弟据说很喜欢自己送的那些东西,什么竹雕,什么蚱蜢,特别是自己亲手做的,好像还获得了珍藏的资格,这让甄回很是欢喜,这是自己受重视的表现对啊,最要紧的是,自己果然很聪明,能顺利的把握到这些孩子们的心思,投其所好,顺带帮助父亲结交上了这样世勋之家,将来老爹当官什么的也有很大的好处的。

根据林洵的说法,当时他也写了信过去,说的还是他们藤球比赛的事儿,这一次回信中,那个林洵的族弟,还告诉他,说是在京城,他也阻止了家中的小厮们一起打球,还把法子教给了其他交好的世勋子弟,这个游戏在京城如今也流行了起来,特别是那些武将人家的孩子,更是热衷的很,如今在京城,若是打球不好,都没有人玩,为了这个那林海如今每日功课之后,必定要练习上好一阵子,到了如今已经一个月了,他发现自己的身体居然比以前好了很多,吃饭也比以前多了好几口。这让林家一家子人都欢喜无限,觉得这是苏州的族人们带来的福气,为此特别送了厚礼过来,表示感谢,就是甄回也得到了感激,有一份礼物。

知道这些之后,甄回感觉他想要擦汗。真的是擦汗,就为了这孩子吃饭多吃几口,居然就能收到礼物,这都是什么逻辑,由此也可以看出来,以前的林海那是多么的娇贵了,比养姑娘都精心啊,不过也是,这侯府一脉单传好像有五代了吧,比林洵家还艰难,每每到了三十多岁才能有个孩子,还是唯一的孩子,能一直保持是个男孩子,能把这香火传下来,真的是很不容易,在这样的情况下,这孩子精贵些也是常理。

只是,要甄回说,那就是个恶性循环,你想啊,一旦这侯府门第只有这么一个孩子,还是唯一能承继香火的孩子,那必定是千娇万宠的,像是四五岁都不让他走路,要人抱着这都是常事儿,在加上书香门第,读书写字的,这一个孩子估计长到十来岁,都没有怎么运动的经历,骑马射箭这样强身健体的事儿,估计更是碰都不碰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这孩子的身体能好?估计也就是个纸糊的灯笼了,外表看着好,里头虚的不成样子。

身体不好,气血不足,如此情况下成婚生子,娶得还一样都是书香人家的孩子,一样娇生惯养长大的,身体一样柔弱的女孩子,这样两个人生下的孩子,身体能健壮?然后因为这生下来身体不够强壮,在循环的采用娇养的法子,又是一个循环,三四次下来,这传人体质可想而知是个什么样的状态。

如今遇上了甄回,他真的是这想说,这就是自己积福行善,造福大众。想想看,一个柔弱的连吃饭几口都要计算的孩子,在他的间接影响下,开始慢慢的活动了起来,即使是这个孩子本身想要朋友,不想被排挤,所以才要强的自己努力,可是毕竟是在甄回的蝴蝶做用下,开始慢慢的活动了起来,活动的还是这么有男人味的打球运动,即使每日只是练习一二次,日日积累之下,可想而知,对于这样一个发育中的孩子来说,影响会有多大。不说别的,这气血上必定比以前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这一点从林洵说的,吃饭都开始多了,就能知道了,道家说养身健体的第一步就是炼精化气,什么是炼精化气?通俗点说,那就是内脏吸收营养,成为身体精气神的一部分。而所谓的精气,其实就是人吃的食物,不管是饭食,还是肉类,都是可以被炼化成为精气的一部分。小说里常说,这练武之人日啖一牛,说的就是一天要吃一头牛,说的就是他一天需要的是炼化一头牛来作为身体营养,补充身体气血。这不是夸大之词,就是我们寻常人,也能在生活中发现,这运动量大了之后,吃饭更香了,以前一天吃一碗饭的,要是连着运动上几日,一餐就能吃两碗,甚至是三碗,这就是食物在自动的转化成身体的气血的过程。吃的多的人力气大,这也是常看到的事儿吧。

古人比现代人对于这一点知道的更清楚,毕竟读书人讲究的就是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所以读书人大多对于中医还是知道一二的,道家的学说更是常看,是属于必学的一部分知识,所以他们更清楚,如今林海开始饭量增加了,力气变大了,那就是身体素质开始转好的一种变化。或许他们不明白运动和饮食的关联,可是这一切的转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总是知道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送来了有趣的礼物,送来了藤球,告诉林海藤球游戏,并且让林海开始喜欢这个游戏,转而身体开始变好的两个孩子,这林家,哦不是,应该说是林侯府上的老爷太太们怎么可能没有表示。

对于他们来说,这林海那就是他们一辈子的指望了,自家身体状态是个什么样子,他们清楚的很,而孩子身体状况如何更是心知肚明,为了孩子身体好,他们不知道想了多少的法子,可是从来没有想到,居然就是这么一个游戏,就做到了往日他们从来都没有做到的事儿,这惊喜的程度那就不用说了。

所以这一次,不管是林洵还是甄回,那礼物绝对是大大的,至于这甄老爷这一次是不是沾光了,是不是这科考上有什么好处,这一点甄回这里就不知道了,他能知道的就是,自己又要发财了,小金库估计能翻上一翻。他可是早就听林洵说了,那可是侯爵府,开国功臣之后,那出手能小气?星星眼啊!

第33章

甄回去林家的时候,那是轻车简从,只带着四五个小厮随从,坐着一辆车,可是回家的时候呢,那是三两马车,还有好几个林家的下人跟着,这排场,都能赶上他爹了。甄回坐在车上,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那跟在后头的车,小脸上满足的笑容怎么看怎么让人发笑,这绝对是那种得了大奖的表情。好在这样子没有在林家的时候露出来,这人也知道保持一下自己的形象,甄家的形象,不然这样让人看了去,不知道会说出什么样的笑话来。

当然,这会儿人家甄回身份也不一样了对吧,估计看到了,下意识的也会为他周全一二的,他爹可是已经过了会试了,那就是实打实的进士人家的孩子了,当儿子的替老爹高兴一下,有些乐傻了,也是可以理解的。

身份的改变紧接而来的,自然就是众人态度的转变,这很现实,也很自然,没人会觉得有什么不妥当,就是林家这样的书香人家,也不会免俗。所以,这一次甄回回家,林家下人跟随护送,也是看重的意思。谁让人家老爹和他们家老爷同样成了贡生呢,谁让马上这两家的老爷就要成为同科进士,同殿为臣了呢,这档次一下子上去了也是应该的。

什么?你说还没有殿试?谁不知道,这年头,只要是过了会试,那基本这当进士就没什么问题了,殿试也不过是排位赛,前头的淘汰赛已经够残酷了,也算是给考生们一点心理安慰了,至于是同进士,还是进士出身,进士及第,那个一来是看会试的时候牌位的高低,二来就是看命好不好了,只要不是本事太低的,一般来说,中间人士混个进士出身还是可以的,他爹据说会试成绩就是中等,那么也就是说,不出意外的话,进士出身倒是妥妥到手了,就是一个不小心,跌下来,成了同进士!

甄回砸吧一下嘴,好歹也是进士对吧,比举人强多了,最起码七品的官职是到手的,将来即使最高只有四品左右的官能做,那也不错了,这年头,就是状元能妥妥的升到四品以上也是一样有难度的,没什么好不甘心的了,退一万步说,就是永远当个七品,那也是和祖父一个级别了,算是子承父业,很不错了。该满足才是。

甄回自觉那绝对是个容易满足的性子,是个心胸宽广,很大气的孩子,他唯一感觉乐呵的不行的,其实说起来还不是他爹又往上爬了一格的问题,对于一个儿子来说,对自家老爹有信心,认为自家老爹才气纵横,科场称霸,那是最基本的信任,更别说是自家那个十二年蛰伏之下的老爹了,没什么好担心的,所以他高兴的是后面的礼物,这才是他的重头戏,是属于他自己的东西。

两车啊!这可是两车,还是从京城运过来的妥妥的,京城出品,必属精品的东西,他能不欢喜?要不是刚才是在人家家里,他说不得立马就扯开了礼单,一样样的清点查看起来了。

甄回乐颠颠的回到了家中,才进家门,就看到管家在门口笑的眼睛都快看不见了,在那里布置着大门,不用说,必然是自家老爹过了会试的事儿已经传到了家中,管家这是在为家中这一桩天大的喜事儿张罗着。

看到甄回回来,管家飞快的往车前走来,那身姿,简直就是年轻了不下十岁,可见这心里的欢喜劲,也是,常言说的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家里又出了一个进士,不单单是甄老爷和甄回这些直系血亲能得到好处,就是管家这些下人们一样也能得到身份的提升,走出去那也是官宦人家的下人,比寻常富户人家的下人身份不知道高了多少,体面了多少,甚至就是在其他□□品官员面前也能有个座位,谁让那些□□品官职那都是举人出身的人干的呢,身份档次不一样啊。

“大爷,您可回来了,太太正在里头张罗着接待来客呢,您可不知道,这消息一传过来,周边的人家好些都开始送礼来了,还有人询问咱们家什么时候请客吃酒呢,太太这会儿乐的都没有了主意了,正想找您回来相商。”

“请客?”

甄回突然皱眉了,小手摸了摸自己的下巴,垂着脑袋想了想,随即手一挥,让管家靠近了些,这才说道:

“你找个人,到里头偷偷回了太太,就说,咱们老爷还有殿试没过呢,如今不好如此张扬,你看人家林家,可不就是没什么动静嘛,咱们这方面没什么经验,跟着人家林家路子走总不会错的,先压着,看看老爷最后是哪一等,能得个什么官职再说吧。再说了,谁知道今次是不是和以前一样,会试过了,就能顺利得个进士?万事没有落定总不好太过招摇,如今就张扬了,没的让人觉得咱们肤浅。”

他这话说的,那绝对有水准,先把林家抬出来,让管家看到些分量,这林家毕竟是苏州百年书香的人家,规矩什么的,那是绝对公认的最好,跟着他们那是谁都不能说一个不好,再后来那一句,则是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即显得稳妥,又能体现自己的主见,充分显示出这家中主子的分量。

听了甄回这话,管家脸上的喜色一顿,随即满含惊异的看了甄回一眼,随即脸上拉开一个大大的笑脸,附和着说道:

“哎,知道了,老奴这就去,还是大爷有见识,可不是,人家林家都没动静,没的就咱们家张扬起来了,让人看了笑话去。老奴听说,人家林家三老爷可是比咱们家老爷名次还高些呢。”

话说到这里,管家语气顿了顿,随即实在忍不住出口赞到:

“大爷如今是越发的能干了,老爷不在,这家里还是要您拿主意才妥当呢,这样的大喜事儿,就是太太都有点乐的不知所措了,您还能这样处事周全,真是不容易呢。”

甄回听到这里,第一个反应不是高兴让人夸奖了,而是一愣,他能怎么说?难道说因为潜意识里这不是真的亲生父亲,所以才这么冷静?别说他在这个世界已经过了不少时间,和这夫妻两个已经有了感情,就说这甄老爷两口子对他那如珠如宝一样的呵护,他就说不出,也做不出这样冷血冷清的事儿来。

想了想,甄回微微的红了脸,眼睛往四处看了看,见着没有别人,这才偷偷在管家耳边说道:

“嘻嘻,福伯,我在车里已经偷着乐了一路了,这会儿可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咱们甄家的体面还是要顾的。”

这话一说,那管家立马也乐了,想要笑出声来,一想大爷年纪还小,面子薄,忙又忍住了,看着甄回那红红的脸蛋,忙跟着说了一句:

“那也是大爷知道分寸,看看老奴,这么大的年纪,还不如大爷呢,这得到消息到现在,这脸上的褶子都多了好些。”

话说道这会儿,管家也算是冷静了下来,转头招呼了人往里头传了话,这才回头看着多出来明显不是甄家的马车,问道:

“大爷,这是?林家难不成还和别家一样,给咱们家送东西?不用吧,按说该是咱们家送过去才是,这一次若不是跟着林家一起走,老爷也不至于这样的顺利,还能在侯府借宿,省了多少的事儿。”

“不是,是京城林家的小侯爷给我的,那是我们之间的往来,和父亲他们没关系,啊,对了,赶紧的让人抬到我屋子去,林家的人,你也给招呼好了,人家送信什么的,也别忘了给个红包,明儿我还要去给林洵贺喜呢,他们家这一次可是出了三个上榜的贡生,这一次林家可是要露脸了。”

想到林家这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本事,甄回真的是想要叹气啊,想想自家老爹,十二年啊,这才终于鲤鱼跃了龙门,可是人家林家呢,那是昏昏悠悠的过日子,从来没有往这功名路上钻研,居然这么一去,五个里头能出三个,可见这一家子底蕴是如何的惊人了,这样的人家,他怎么也要紧紧的把住了,不管是这苏州的林洵,还是京城的林海。

恩,为了将来的好日子,这一次他要好生的琢磨一下,在寻些什么好东西给人家送去,京城啊,那地方,自己迟早回去的。

管家很是诧异的看着这扯上运下来的一个个箱子,怎么想都想不通,为什么这京城林家的小侯爷会给自家大爷送这么多东西,不过转头看到甄回一脸沉思的表情,他什么都问不出来了,不管怎么说吧,反正自家大爷和人家小侯爷,这样身份的人结交总是件好事儿,有些事儿不是他能关心的,倒是太太那里,他怎么也要说一声才是。

第34章

甄回觉得,自己最近真的是财运大旺,收礼收的手都要抽筋了,一路往自己屋子去的留上,心里忍不住暗暗的开始哼起了歌,还是经典脑残广告歌:今年过节不收礼啊,不收礼,收礼只收精品类。。。

或许是心情好的缘故,这一路,他总觉得自己脚步都轻快了好些,甚至神思维的想着,好在家里来了人,还是来贺喜的,把自家老娘绊住了,能让他有足够的时间回房好好清点一下京城来的礼物,欣赏一下京城的流行,嘻嘻,至于前头?属于他需要接待的部分?那不是有管家嘛,都说了要低调了,想来管家也都能安排妥当了,不用自己出面了。

越想越乐的甄回整张脸都是笑眯眯的,这样一个七岁的年纪的奶娃,笑成这样其实真的很可爱,最起码院子里的丫头们看着那是怎么看怎么欢喜,一个个像是被激发了母爱一样,开始围拢了过来,小心的嘘寒问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