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氏是以良妾身份进的门,进门之后一心想要当贵妾,通过邀宠苏大公子想让他开口抬她为贵妾失败之后,便一心一意在苏老夫人面前讨好奉承,吹耳边风,让她帮着她出头。苏老夫人原就觉得只让平氏做良妾委屈了自己的孙侄女,加上又被平氏奉承的非常舒服,于是决定帮平氏撑腰,强烈要求苏夫人和应氏同意让平氏做贵妾。

一般有规矩的人家,在儿媳妇娘家后台强硬,又能生嫡子的情况下,谁会愿意抬个贵妾来打儿媳妇的脸。且贵妾的身份比一般的妾室高出许多,若生出儿子来,容易对嫡子的地位造成威胁,造成家中嫡庶纷争。兄弟阋墙,是败家之兆。

更何况,平氏是个能折腾的性子,刚进门就敢对着怀孕的主母下手,若让她作了贵妾,谁知道还能闹出什么事情来。当初连让她进门都觉得勉强了,再要抬举她成为贵妾,苏夫人如何愿意。

苏老夫人每次拿这个说的时候,苏夫人就以“不好跟亲家交代”“豫哥儿的前途靠着亲家呢”“上次进宫,皇后娘娘还问起为什么儿媳妇会早产的事”之类的搪塞过去。

直接硬逼不行,苏老夫人又以绝食威胁,苏夫人见招拆招。婆婆要绝食,儿媳妇不管是不孝,那我跟着你一起绝食,苏夫人还以“侍疾”的名义日夜在苏老夫人的床边守着。丫鬟准备的食物不能偷送进来,苏老夫人饿了两天,实在装不下去了。

绝食不行,又弄一出装病的戏码,苏夫人于是也跟着装病。苏夫人也是伺候的苏老夫人烦了,于是让太医将病说得严重一些,干脆留在自己院子里装,懒得往苏老夫人跟前凑。紧接着又有苏大将军要出征的事情,苏夫人对苏老夫人也就疏忽了。

但没想到,这一疏忽就出了事。

平氏见装病这一套都不行,于是又给苏老夫人出主意说:“夫人定是不相信姑婆你真的生病了,所以才敢不答应您的。前几日我弟弟弄了一种药来,说吃了进去人就跟真的生了重病一样,连大夫都发现不了,但过几日等药效散了,人就会自动好起来。您不如吃下这个药来装病,然后我再去请夫人找大夫来看,夫人若见你真的生了重病,定然不敢不孝再忤逆您,这时候您再要求夫人抬我做贵妾,她定然不敢不同意的,不然“气病婆婆”的名声扣下来,夫人的名声都坏了。然后我们再买通一个大夫,说一定要用人肉做药引才能救您,我再假装割臀肉救您,等您好起来之后,我就是救了姑婆的有功之人,夫人就算想反悔抬贵妾这件事情也不能了。当然,等我做了贵妾,我一定会好好孝顺姑婆的,一定什么都听您的,绝对不会像夫人和大少奶奶那样忤逆您。”

苏老夫人觉得这个主意很好,但对这个药有所怀疑。但平氏再三保证,这个药绝对没有问题,他弟弟找人亲自试验过了,于是苏老夫人也就相信了。

结果苏老夫人将药吃下去,当场脸色发青躺倒在床上,平氏还以为是正常反应,高高兴兴的去请苏夫人找大夫。

苏夫人也怕出事,特别是丈夫即将出征的紧要关头。她立刻让人去太医院请太医过来,自己先赶到苏老夫人的院子,结果一看却吓了一跳,苏老夫人躺在床上,脸色发青发白,根本就像没气了的样子。

苏夫人又试着去探了鼻息,真的是没气了。等太医来了看过,再次确认确实是死了。

苏老夫人前几天还能活蹦乱跳的折腾儿媳妇,怎么可能猝然就死了,苏夫人立刻发现了不寻常,让人将大门一关,将苏老夫人院中的丫鬟婆子连带平氏都绑了起来,彻查。

这事查起来也不难,很快就查清楚了来龙去脉,还顺藤摸瓜,讯问平氏的弟弟,这药是从哪里来的。平氏的弟弟道是从一个黑衣人手中买来的,但那个黑衣人他真不认识,也不知道他在哪里。而且他不知道这药是毒药来的,他真以为只是用来装病的药而已。

平家靠着苏老夫人才能发达,巴不得苏老夫人长命百岁才好,根本没有害苏老夫人的动机,平氏和她弟弟应该确实是不知道这是毒药来的。

究竟是谁害了苏老夫人,苏将军也能猜的出来。但一切还是,没有证据。

毕竟是宅门里头妻妾之争导致的腌渍事,传出去苏将军容易落个管家不严的名声,于将军府的名声也不好,因此对外只称苏老夫人病亡。

平氏和她弟弟虽非故意,但苏老夫人的死与他们脱不了关系,苏将军如何会放过他们。平氏当场就被打死了,对外称是谋害主母不成,因怕被查出而畏罪自杀。平氏的弟弟被安了个杀人的罪名关进了狱中,不过两天就在狱中无故惨死。

因为顾及是苏老夫人的娘家,苏将军也没有赶尽杀绝,却也没有让平家得了好去,让人以教子不严的罪名查封了平家的家财田亩,平家过起了比发达前更不堪的穷困生活。

林凤祁最后以这一句话做为总结:“苏老夫人这是自作自受,她若不折腾出这么多事情来,何苦会把命丢在这里。”

虽然是苏大将军的母亲,但林凤祁是很不喜欢苏老夫人的。

当初林凤祁在将军府随苏大将军习武时,苏老夫人就经常对林凤祁横眉竖眼的。觉得苏大将军若是教导自家孙子就算了,但现在是别人家的儿子,又是教人家习武又是在军中给他安排职位,既然有这样的方便,干嘛不抬举自家亲戚。她娘家也有几个侄儿是没有工作的,他们还是你的亲表兄弟呢,也帮他们安排几个官当当。

作者有话要说:这几天天气转凉,人有些感冒。中午吃了感冒药睡了一觉,醒来后就有些晚了,所以更得晚了一点,对等文的亲们说声不好意思。

今晚尽量再码一章,更新会晚一点。

第92章 想吃

林凤祁抱过茵娘,头埋在她的脖子上,轻声叹了口气,过了好一会儿,才道:“你知道皇上又重新派了谁去南边打扶桑人吗?”

“不是薛家的两位将军吗?”

林凤祁摇摇头,道:“不是。擢升了从三品的云麾将军宋青为正三品的怀化将军,以宋将军为主帅,从四品的显武将军董宁叔为副帅,卦师出征。”

大燕的武官制度,只有升到正三品的将军才能领一方军队,并能以主帅身份出征。因此,对很多的武官来说,毕生的心愿都是升到正三品,掌领一方军队。林凤祁也一样。

宋青的年纪与苏大将军差不多,在先帝时,曾与苏大将军一起出征讨伐过苗疆,那时是苏将军为主帅他为副帅。他在陆战方面很有些才能,但因为走的是中庸之道,在朝中缺少人提拔,所以一直在从三品的位置升不上去。

而这次皇帝既没有夺情仍让苏将军和林凤祁出征,也没有如了薛家两位将军的意,反而派了他一个从三品的将军,看中的怕也是两边不靠的身份。

茵娘对这位宋将军了解的不多,但却知道为副帅的董宁叔将军。她认识他的原因是因为他是大太夫人董氏的弟弟。当年高句丽一战,董氏的父亲丈夫皆战死,兄长也在那一战中伤了双腿,到现在都还不能下地走路。

董家因此元气大伤,在整个先帝时期,董家都没再得到重用。等到靖晖帝登基,当年那一战到底不是发生在靖晖帝当政时期,其对董家的怨气没有先帝这么深。董氏的弟弟便是趁着这种机会,靠着父亲以前在军中的一些人脉,进入了军队。之后又慢慢攒了些军功,升到了从四品的显武将军。

茵娘知道林凤祁对自己错失出征的机会,心中一直有着无法纾解的遗憾与痛恨,于是便轻轻的拍了拍他的背,安慰道:“这次机会虽然错过了,但我们还年轻,以后机会多的是。而且,不是也没有如了薛家两位将军的愿吗,他们做了那么多还不是给别人披了嫁衣。”

林凤祁摇摇头,道:“你又如何知道没有如了他们的意,那一府上也不都是笨人,难道不知道皇帝忌讳他们再沾南边的兵权。他们本来的打算怕就是不让我们去南边,若是最后他们争取到了出征扶桑的机会,那是意外的收获,如果没有,他们也赚到了。”

在出征的前夕,领旨挂帅的主将和副将同时死爹死妈,就算没有证据,难道皇上真的没有怀疑。他怕对宁国公府的行为心知肚明,所以在出事之后,靖晖帝才会在薛贵妃宫中因一杯茶水过烫就大发雷霆,禁了薛贵妃的足,甚至连大皇子都斥责了,说他念书不用心。

皇帝的行为一方面是怕寒了臣子的心,故意做给苏家和林家看的,另一方面怕也真的是恼了宁国公府。若不然,他完全可以只罚薛贵妃,要知道,大皇子是靖晖帝的第一个孩子,且自他出生后好几年,宫中都没有孩子出生,靖晖帝对大皇子还是颇为看重的。

但就算这样,靖晖帝却也没有夺情,不得不说,宁国公府怕也是看清了皇帝对康国公府一派的人也没有这么放心。当初对应该由谁出征扶桑,朝堂上两派争持不下,皇帝虽然这两派人马都不想用,但中庸派的将军却没有拿得出手的。但比起宁国公府,皇帝自然是对康国公一系的人马更放心一些的,原因无他,宁国公府做事比康国公府更高调,对权利追逐的欲望看起来更足。且对打水战,苏将军和林凤祁有经验,打赢的几率更高。两派择其一,靖晖帝最后准了苏将军和林凤祁所请。

但结果出征前出了问题,主将副将都要守孝。靖晖帝觉得这可能是天意,天意让他两派都不能选,于是最终提拔了一个中庸派的从三品将军。

靖晖帝是没想过大燕会打不赢的,扶桑不过是个岛屿小国,全国兵力加起来也不过七八万,而他给出的是江浙,福建和广东三地的兵力,加起来有十五万之数,两个干一个,怎么也是压倒性胜利吧。之前能被扶桑人占领了琉球,那是因为他们不讲道义,搞偷袭,我们没有准备,这才让他们得了逞去。但现在他们是有准备的,军队是最好的,装备是最好的,战船也是最好的,没可能打不赢的。

当然,靖晖帝也有了心理准备,宋将军没有打过水战,经验不足,比起苏大将军和林凤祁来,他可能会打的久一点,将士牺牲得多一点。他虽然心疼,但只要能打赢,这些牺牲他都准备承受了。

茵娘玩着林凤祁的手指,又问道:“那苏将军呢,他有什么看法?”

比起林凤祁,苏大将军对这次痛失出征机会应该更遗憾才是。

封侯拜相,封侯拜相,文官望拜相,武官望封侯。苏大将军已经是从一品的将军了,大大小小的战役他也都打过,就算升到正一品的将军,也没多大的成就感。他现在想的怕应该是想要靠一次大的军功,帮子孙挣一个爵位回来。爵位应该也是苏大将军这么早站队到皇后阵营的原因。

毕竟有爵位和没爵位还是很不一样的,先不说爵位所带来的封户和食邑以及身份地位的提高,另外若子孙不成器,也可以保证家族落魄的没这么快。就算子代孙代都是出息的,但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子子孙孙都是成器的。

若是一般的人家,子孙有一代不成器,家族人才出现断层,可能很快就落魄下去了。等到下一代中再有出息的子孙出现时,他们又得像祖先辈那样从底层慢慢熬起,哪怕不是从底层熬起,那也要难得多。

但有了爵位就不一样,若有一两代的子孙不成器,但只要没有将爵位都败掉,等到有能力的子孙出现时,光复门楣就比别人顺利得多。就如林凤祁,虽然林老侯爷没出息,导致永宁侯府一度成为京城二等三等的门第,但等到林凤祁长成时,无论是仕途还是光复门楣都无需从底层再开始。原因无他,凭着侯府公子的身份,都比别人更容易结交权贵,扩充人脉。且侯爵的封户和食邑,可以保证你结交人脉时有银子可用。

若不然,凭着林凤祁十八岁的年纪就做到从四品将军,自然是有他自身的能力在,但难道就没有比他更出色的人吗,当然不是。很多比他出色的人都还在底层慢慢熬呢,他能比别人更快的做到这个地步,靠的不过是侯府公子身份所带来的方便罢了。甚至当初苏大将军收他为徒,怕也是有他是侯府公子的原因在的。

但现在苏大将军的将军位基本快升到顶了,他在军中的影响力太大,皇帝就算为了自己的皇权考虑,以后也不会太过重用他。甚至只要皇帝有另外的选择,皇帝都会将他排除在外。而这一次,机会难得,只要赢了,皇帝若不想再升他的将军位的话,很可能就会赏他一个爵位。

林凤祁道:“师傅比我沉得住气。他让我稍安勿躁,说该是我的就是我的,谁也抢不走,不是我的强求也没用。太过激进,反容易给皇上留下重权欲的印象,还不如静下心来,修身养性。又让我勤练武功,免得机会来了,武功却拉下了。”

茵娘道:“苏将军是经历过大事的人,他吃过的盐比我们吃过的米还多,他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呗。”

林凤祁自嘲的笑了笑,道:“也只能这样了,不这样还能怎样呢。”

茵娘将自己的手指j□j林凤祁的手指中,十指相交,然后紧紧的握住。茵娘轻声道:“总之,我又不指望你一定要建功立业,无论你是什么样的,我都喜欢。你是将军,我就喜欢将军,你若是个普通人,我就喜欢普通人。”

林凤祁胸口一热,不由感动,亲了亲茵娘的脸颊,轻笑着问道:“真的?”

茵娘脸有些红,但还是坚定的点了点头,道:“嗯。”

林凤祁一扫刚才的阴霾,被茵娘感动的心情舒畅,眉头舒展,有心回应一句“得卿如此,夫复何求”,结果话还没说出,茵娘又道了一句:“但如果你是将军,我会更喜欢一点。”

林凤祁张开的嘴一合,心道,这还是有区别对待啊!

林凤祁将茵娘的身体转过来,佯装怒道:“你是喜欢我还是喜欢将军?”

“喜欢你,也喜欢将军,如果你是将军,那就更好了。”

“不能两个都选,只能选其一。”

“嗯,我选…将军。”

“好你个没良心的丫头,白疼你了。看我怎么收拾你。”

“哎呀,别呀,别抓痒痒,很痒啊,啊哈哈…”

两人在榻上打闹了一会儿之后,茵娘推了推趴在自己身上林凤祁,又道:“你快起来,我们还在热孝里呢,若有丫鬟进来看到了,影响不好。若是弄出火来,难受的更是你自己。”

林凤祁也确实弄得有些上火。虽说三年的孝期不一定会完完整整的守完,但一百天的热孝,却是需要规规矩矩的守的。乖乖的翻身躺倒旁边,想到某个想要抬头的地方,一边平息气息一边在心里骂自己道:自作自受。

茵娘起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现在还在热孝期间,她与林凤祁穿的都是一身白的孝服。林凤祁看着茵娘,心想两人这样单独的呆在一起,他只会越来越想吃。于是坐起身穿了鞋子,拉上茵娘,道:“算了,我们吃饭去。”

作者有话要说:二更送上~~~

第93章 勾引

何氏拿着筷子将碟子上的豆腐拨了拨,最终颓然的叹口气,将手上的筷子往桌子上一放。

何妈妈自然知道何氏是见桌子上的全是素菜,所以没有胃口。何氏爱吃肉,在娘家的时候几乎是无肉不欢,但自守孝以来,顿顿都是素菜,就是他们下人有时馋嘴荤菜都馋的要死,更别说何氏了。

但孝期三年,这才刚刚开始,还有得熬呢,总不能顿顿都不吃。何妈妈不由劝道:“夫人,您早膳就没吃了,现在多少吃一点。”

自林凤祁承爵以来,茵娘就让家中众人对主子的称呼都改了,林侯夫人变成了林太夫人,董氏自然也成了大太夫人。而与林凤祁一辈的按照排行称呼大爷,二爷等,茵娘与何氏自然也跟着成大夫人,二夫人。

何氏抱怨道:“也就我倒霉,一进门就要守孝。”

儿媳妇给公公守孝那是天经地义,哪有人称给公公守孝是自己倒霉的,何氏这话说出来就有些不孝了,何妈妈连忙提醒般的喊了一句:“夫人,小心隔墙有耳!”

在何妈妈看来,何氏什么都好,就是被何夫人宠的有些娇气,吃不了苦,说话又常口无遮拦的,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这性子在娘家时候无所谓,反正有何夫人宠着,就算是得罪了人,哪怕是家中的几位嫂子呢,顾及着何夫人她们也不敢如何。但现在是夫家,隔墙有耳的道理,何氏怎么老是想不明白呢。

何氏漫不经心的道:“好了好了,我知道了。”

有时候何氏真是看不上何妈妈那小心翼翼的模样,她在自己的院子里都不能有什么说什么,那活着还有什么自在的。更何况就算这些话传出去又如何,难不成陈氏还敢来找她麻烦不成,她若真的敢,也早就来了。

何妈妈无奈的摇了摇头,一看就知道何氏根本没将自己的话听进去。在何家时,何氏受宠,要什么何夫人就给什么,几乎连几位少爷都越了过去,那时她还沾沾自喜跟了个好主子。但现在她突然怀疑,何夫人这样宠着何氏,不知道对她以后是好是坏。

何氏又道:“你让人将这些菜装下去吧,这么素的菜,我实在吃不下去。另外,让厨房熬一锅素粥给我,放多点香菇。”

何妈妈吩咐小丫鬟进来收拾桌子,又让她们去大厨房传话熬玉米羹。

等小丫鬟走后,何妈妈眼睛一亮,突然想到一个主意,于是对何氏道:“夫人,二爷在外院书房念书辛苦,不如吩咐厨房熬一锅素粥您亲手端到外院书房去,二少爷若见了您这样关心他,定会感动的,这一来二去,夫妻两的感情自然就好了。”

何氏听了有些心动,这些日子林凤邺虽然没有故意冷落她,每天晚上也会回内院来跟她说几句话,但她明显感觉到,他的心根本不在她这里,就算说话的时候也是有些心不在焉的。她听何妈妈的话,忍着没有发脾气,但一直这样也不是个事,说不定通过送粥送汤的,还真的能改善一下夫妻关系。

何妈妈见何氏没有反对,便接着又道:“那我去厨房吩咐她们煮一锅粥来?”

何氏点点头。

何妈妈开开心心的去了,在厨房亲眼盯着厨娘煮了一锅三宝素粥。等煮好打开盖子来看,粳米和小米都煮的已经全都化开,鲜菇的味道扑鼻而来,何妈妈拿碗盛了一点尝了一下,然后点点头,这才端着回了丹枫院,然后又端着跟何氏一起去了外院。

外院林凤邺的书房紧闭,门口有一个小厮守着,但却不是林凤邺贴身的小厮长青。那小厮见是何氏,连忙上前来给何氏行礼。

何妈妈走前去问小厮道:“二爷可在里面?”

小厮道:“可不巧,二爷刚刚被大爷叫去了。”

小厮不是林凤邺惯常用的小厮,平时也就在书房外面守守门而已,自然不知道林凤邺与何氏的关系如何的,想着二夫人与二爷夫妻一体,觉得二爷的书房二夫人也没什么不能进的,便又提议道:“二爷怕是很快就会回来,二夫人不如进去书房等一等二爷?”

何氏想,反正来都来了,进去等一等也没什么,于是便点点头。

小厮上前去给何氏开门,何氏与何妈妈抬脚进去。

书房两侧摆了几个书架,上面放了满满都是书。书桌上叠放着几本论语,大学,中庸等科举要用到的书,笔筒上放了各式的毛笔。

何妈妈将粥放到桌子上,何氏则将书房打量了一周,然后走到书桌前坐下。觉得无聊,又随便的翻了翻书桌上的书,但见里面句句不离“之呼则也”的,觉得更无聊,便又将书放下。

何氏站起来,走到墙边书架上,书架上放着的都是正正经经的科举书籍,何氏没兴趣。但见书架中间有个小抽屉,何氏不由拉开来看,见里面放着一个巴掌大小方形的紫檀木匣子,何氏不由好奇,将它拿出来,走到书桌前将盖子打开来看。却见里面放着一个红底金线绣梅花的荷包,缎面上的梅花绣的栩栩如生,看得出绣这个荷包的人针线极好。又见缎面上都起了毛,肯定是经常被人拿起来看的。

何妈妈见到何氏手上的荷包一愣,心道,二爷的书房怎么会有女人的东西,难道是哪个丫鬟的不成。

何氏第一反应自然也以为是哪一个丫鬟的东西,眼神一冷,怒道:“我说进门以来他为何对我如此冷淡,原来是被个小贱蹄子勾住了心,说什么在书房念书,我看是日日在书房里跟小贱蹄子厮混才是真的。”说完看着手中的荷包只觉得刺眼的很,气得直接将它扔到了地上,又用脚踩上了两脚。何氏只觉得自己被气得心肝都疼,怒气腾腾的道:“有本事别让我发现这贱蹄子是谁,若被我发现,我若不撕了她我就不姓何。”

何妈妈想到侯府的规矩,为怕耽误爷们念书,爷们在外院的书房是不允许放丫鬟的。若是内院的丫鬟也不像,二爷一天到晚都不大愿意进内院,也没见他对哪个丫鬟多看几眼,就是对从小贴身伺候的几个都是不假辞色的。

何妈妈将地上的荷包捡起来,在手上摸了摸,然后劝何氏道:“夫人,您消消气,这也不一定就是哪个丫鬟的,您看这缎面,可是云锦段子的,可不是随便哪个丫鬟用得起的。这说不定就是府中发给主子们戴的普通荷包,二爷觉得这样式好看,这才收起来。”

何氏不满的瞪了何妈妈一眼,何氏也觉得自己的解释有些牵强,于是转口又道:“若夫人不放心,不如偷偷问了二爷身边的小厮,或者偷偷让人去查探一番。只是这事情还没弄清楚,夫人还是不要当面去质问二爷,免得最后发现是误会,反而冷了二爷的心。”

何氏将荷包拿过来,又翻来看去看了几遍,突然眼睛一动,却看到在荷包极不显眼的边角处,好似还绣了一个字。那字是用银红色的丝线绣的,与锦缎大红的颜色极为相似,若不细心,几乎发现不了。

何氏将荷包拿起来,凑近了看才发现,那是一个“陈”字。

一想到“陈”,茵娘的面容立刻就浮到了何氏的眼前。

或许是气急了,何氏反而笑了出来,哼声的连说了几个“好”,才讽刺道:“真好,果真是好,小叔子暗恋大嫂,我们的二爷可真是好样的,没想到他还是个痴情种,为了她,连我这个正经的妻子都不要了。”

何氏只觉得心痛,仿佛心被针刺过,血一滴一滴的滴下来。手紧紧的握住那个荷包,指甲几乎要掐进手心的肉里面,却也感觉不到疼。

她从小到大何曾受过这样的屈辱。

她看着桌子上的那个紫檀木匣子,只觉得它那样碍眼,她一股脑的将它连带桌子上的笔筒和砚台等物全部扫到了地上。旁边的何妈妈几乎被何氏的行为吓傻了,连忙过来劝何氏道:“夫人,你冷静点,这可能是个误会,我们总要将事情先弄清楚。”

何氏却像听不见何妈妈的话似的,发狠的道:“陈茵娘,你个乡下来的贱婢,勾引了侯爷做了侯夫人还不算,连小叔子也不放过,我绝对不会放过你,你等着瞧吧!”说完气腾腾的出了书房。

何妈妈在后面,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急的手足无措的道:“这可怎么办哟,这可怎么办哟。”

看了看一团乱的书房,又看了看急匆匆的走的何氏,何妈妈最终还是决定跟上何氏。

外面的小厮听书房里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不由疑惑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正在犹豫要不要进去看一下呢,结果何氏就开了门出来了。小厮连忙上前去,笑着问道:“二夫人,您这就回去啦,怎么不等等二爷?”

何氏看着他轻“哼”了一声,接着什么话也没说,就从她身边走过。等何氏和何妈妈走远之后,小厮看着何氏的背影,不由的抓了抓脑袋,心中疑惑道:“我没得罪二夫人吧?”

还没等小厮搞清楚自己哪里得罪了二夫人,林凤邺又从外面快步走回来了,小厮放下心中的疑惑迎上去,道:“二爷,您回来啦,可真不巧,二夫人刚走。”

林凤邺问道:“二夫人刚刚来过?”

小厮道:“是。”

林凤邺点了点头,抬脚进了书房。他身后的长青则停下来,拍了一下小厮的脑袋,怒其不争的道:“榆木脑袋,爷们的书房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进的,难怪混到现在都还是个守门的。”

小厮疑惑的道:“可是,可是…”

“可是什么,说你不聪明你还不信。”说完也不管他,直接进了书房的门。

但等长青进门一看,心中一跳,心道:“哎呀,我的娘啊,这是被洗劫过吗?”

只见书房的地上,横七竖八的放着毛笔,笔筒,砚台和匣子等物。匣子被打开,里面的那只荷包却不翼而飞。

长青看着自家爷脸色发青的样子,心想,完了完了,这刚好没几天,二爷跟二夫人又有得闹了。

作者有话要说:一更送上~~~~

第94章 闹腾

第94章

夜j□j临,万籁寂静。晚风吹拂,院子里传来沙沙的声音,连廊下的白灯笼都一晃一晃的。

茵娘拿着小钳子挑了挑灯芯,原本有些昏暗的房间立刻明亮起来。

茵娘走到林凤祁身后坐下,然后拿了帕子帮他擦着湿漉漉的头发。热孝期间不能剃发,他的头发和胡子都长长了些。

林凤祁坐在前面道:“我看二弟整日在家也无所事事,我今天找了他跟他说,不如让他来打理家里的产业,等出了孝,我再在五衙门里面给他谋个职。我这样决定,你不会有意见吧?”

茵娘笑道:“外院的事你决定就是,问我做什么,难道我就是这样小气的人。只是你也要问清楚二弟的意思才是,他若有自己的打算,你也不要强迫人家。”

林凤祁道:“这个自然。我今天也问了他有没有读书科举的打算,若有,我就去帮他请个好一点的先生回来,若没有,就不如管着家里的产业,等出了孝,我再帮他某个职。”

“他的意思如何?”

“他说他在读书上没有天分,考科举未必能考的上,不如就帮着我管理家里的产业,让我也好放心在外面建功立业。”

“那二弟妹呢,可有让他回去跟二弟妹商量一下。”

“我们大老爷们的事,跟她一个内宅妇人商量什么。”

茵娘在林凤祁的头上狠狠的敲过去,却被他一闪闪开了,茵娘怒道:“我也是内宅妇人,难道你以后有事就可以不跟我商量?”

林凤祁伸手拉了拉茵娘,笑着讨好道:“放心,我有事肯定会和你商量。你可不是普通的内宅妇人,而是非常漂亮可爱的内宅妇人。”

茵娘将拉着自己衣服的爪子拍掉,然后伸手过去拉着丈夫的耳朵道:“让你看不起女人,让你看不起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