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妙歌便命人去寻侍琴一家人:侍琴的家人却已经离开京城,听说是随着侍琴的丈夫一起走了。

沈夫人的脸色十分的难看,不用说侍琴把百家衣掉包了:不然她家一直世代居住在京城,怎么会一下子就搬了呢。

侍琴并不重要,她能害人也只是那一次:眼下重要的是找出是谁让侍琴把百家衣掉包的。

此事便要细细的查:因为侍琴已经找不到,就要把她近几个月里接触过的人问一遍。沈妙歌等不及,把事情交给母亲之后,不过沈老祖的吩咐直接闯进了他和红袖的院子。

他要陪在妻子和女儿身边。

红袖并没有为百家衣的事情多费心思,她要好好的照顾女儿。大姐儿的身体底子很好,再加上红袖、沈妙歌等人日夜不眠的照顾,还有墨神医的仔细诊治,大姐儿不过是几天时间痘儿都结了痂。

墨神医看到之后道:“已经无事了,不过这个院子却还要好好的打扫一番才成。”他又开了一个方子。

沈妙歌和红袖除了担心和几天几夜的不眠不休之外,倒也没有受太大的苦:得知女儿已经无碍之后,他们夫妇便和大姐儿一样睡了一个不醒人事:太累了。

墨神医虽然也很辛苦,不过却没有抱怨一句,不是因为红袖,是因为映草儿。

他被迫于红袖的院子里,起居在众人的默认下自然是由映草儿来照顾,他终于可以常常看到映草儿了,两个人虽然没有说过什么,甚至连手也没有牵过,但是他们两个人的感情的确是升温了。

墨神医是个君子,他对映草儿是有了男女之情,但是在没有迎娶映草儿之前,他是不会冒犯她一点儿。

这很得映舒等大丫头的赞赏:这事姑娘所说的好男人啊。

大姐儿的病好之后,红袖和沈妙歌也歇过来了:映舒代美眉向红袖开了口:她不介意妹妹先定亲的。

沈妙歌听说墨神医看上了映草儿,沉默半晌道:"天定的姻缘啊。”

众人不解问沈妙歌这话是何解,沈妙歌淡淡的道:“草儿,草儿,草儿不就是草药?草药遇上神医,自然是。。。”

众人大笑,红袖推了一把沈妙歌:“也有你遮阳做主子的?”

沈妙歌笑道:“我这主子不好?我还打算给草儿备二十两银子的妆奁(lian第二声),你这样说我,我看这妆奁省下吧,全由你添银子置办好了。

他给的是沈府的,而红袖自然还有私己给映草儿的。

墨神医却还在烦恼,不知道应该如何是好:赵氏看不过提点他两句,他才鼓起勇气来寻沈妙歌和红袖:他一个大男人,怎么也要全映草儿的脸面,由他来提亲的。

红袖和沈妙歌并没有难为人,答应了下来:而映舒的父母自然也没有不同意的道理,他们实在是感觉高攀不上,反而有些不安是真。

墨神医倒是一位实诚君子,还备办了丰厚的四色礼去了映舒的家,再次向映舒的父母提亲,这事把映草儿的父母真心的当成了自己的岳父母来待,不管他们是什么身份。

只是映舒没有成亲之前,他还要等一等才成:不过墨神医现在已经很满足了,并没有立时提出要迎娶映草儿的意思。

原本红袖要让映草儿回家待嫁,恢复了她的自由身;不过映舒和映草儿都不同意,此事便暂时做罢;不过映草儿早晚是要赎身的,因为墨神医的妻儿不可能为奴婢的。

再后来发生的事情,让红袖和沈妙歌大卫吃惊,他们夫妇玩玩没有想到冰块一样的墨神医能想出这样的法子来。

墨神医早就知道映草儿是掌理仙灵茶的人,所以他以改良仙灵茶为接口,天天可以和映草儿见面,并且光明正大的和她待在一起——此举,让所有的人都有些不敢相信:这会是那个冷冰冰的神医能做出的事情?

但是墨神医真得对仙灵茶做了改动,并且还有创新:经过他的改良,仙灵茶的口感不但好了,并且还有了一批可以治病的仙灵茶:效果虽然不能同药比,但和原来的仙灵茶相比,那可不是能同日而语。

如此,更没有人会反对他常常和映草儿在一起了。而仙灵茶的新花样,也完全不用红袖操心了。

并且,映草儿还向红袖出了一个很不错的主意:可以为一些贵客订做特制的仙灵茶;此举后来成为仙灵茶楼的一大收益,只是此消息一放去之后,墨神医几乎在仙灵茶楼一坐便是一整天。

幸好红袖立时限定了一个月只会为一位贵客订做特制的仙灵茶,如此才解了墨神医的苦力境况,也解了映草儿的心疼。红袖此举让那些贵人们更加趋之若鹜;自此之后,墨神医成了仙灵茶楼的东家之一。

沈夫人并没有停下追查百家衣的事情,虽然查得很艰难,几乎可以说没有什么进展;而红袖和沈妙歌面上似乎并不在意此事了,但是暗地里他们夫妻可是一直在注意着沈府各房——他们夫妇压下来的怒火,足可以把沈府都烧个火光冲天。

红袖和沈妙歌都认为三房动手的可能性最大,只是没有凭证他们也只能好好的防范、细细查访。

第42章福祸两相依

沈夫人和红袖虽然什么也没有查到,但是沈四少奶奶近来却贤良起来,不但对三老爷夫妻恪尽媳妇的孝道,就是对沈四爷也极好;并且也不怎么出房,对沈府的事情好似也不感兴趣。

沈四少奶奶如此做,只会让红袖和沈妙歌更加确定了大姐儿的病是她所为,不过没有凭证想来三老爷夫妇会力保她,所以红袖夫妇暂时压下怒气,如往常一样待她。

而沈妙歌已经托人去寻侍琴一家人:只要寻到侍琴此事便好了结;他可不想留一个想杀自己女儿的人在府中。

如果到时三房还是执意要护沈四少奶奶,那么就让三房出府另立门户吧。

这天一大早,沈府便来了客人。

沈妙歌为此没有出去:因为来得人是沈大姑娘的夫家,他们终于肯来沈府了;只是不知道他们—来是好事还是坏事。如果沈大姑娘的未婚夫自海上归来,他们是来定日子迎亲的自然好说;如果那男人在海上遇难,那他们是来退亲的呢,还是…?

红袖去陪沈大姑娘,想来现在她是最难受的。

不过红袖到了沈大姑娘的房里,可看到她梦喜一脸平静的再写大字;红袖过去立在她身后看过去,她写得是:流水无情,又岂知落花有意。

红袖轻轻—~叹,抚了抚梦喜的肩:“姐姐,你…”

梦喜回首微笑:“你什么时候来的?这些丫头越来越没有规矩了,居然不知道进来说一声儿;来,坐下说话,大姐儿今天可好?原想一会儿就去看她呢。”

红袖看着梦喜,一时间没有说话;过了好一会儿才道:“姐姐,我们是一家人,你心里不舒服可以说出来;如果难受也不妨一哭,相信祖父、父亲一定会为你做主。”

“不为我们梦喜做主,我老婆子也不干!”沈老祖扶着焚琴的手进来:“梦喜,好孩子,老祖宗不会让人欺负你的。”

梦喜和红袖过去扶了沈老祖坐下,淡淡的一笑:“老祖宗放心,我没有事儿的。”她说着还看了一眼红袖,意示她也放心。

沈老祖长长一叹,看向红袖道:“还是你有心啊,知道来看看.”

梦喜这两年已经远不如前几年:夫家的没有音讯,让很多人渐渐瞧她不起;所以沈家的姑娘们也就和梦喜有些疏远,各自母亲耳提面命的哪个敢不听几分。

红袖轻笑:“我不是和姐姐住得近些?”看了一眼梦喜岔开了话题:“老祖宗今天可吃了我送去的软酪?”

老祖宗点点头:“嗯,很不错;不过你也不用总惦记着我,自己也要注意身体;我可是想着多抱上几个孙子孙女的。”

这次是梦喜笑着再次岔开了话题,两个人好不容易安抚好了沈老祖,让她放心的回房了。

梦喜看着远去的沈老祖的车子,幽幽的道:“他,应该是来退婚的。”

红袖没有说话,她不知道应该怎么说;而且前面还没有消息,或许人家是为了来定婚期呢?她如此劝解着梦喜。

梦喜回头看向红袖:“袖儿,如果是让你做五弟的平妻、侧妻,你干不干?”

红袖虽然有些愕然,但还是摇了摇头:她不可能和人共夫,这是她的底线。

梦喜抬头看向了天空,她声音也有些飘渺:“如果让你做嫡妻,可是五弟却先娶了她人做平妻或是侧妻,你答应不答应?”

她不等红袖答便轻轻的摇头:“你不会答应的,我,也不会答应。”天上有着朵朵的白云,阳光很是不错的,并不耀眼却也让感到很温暖。

只是这种温暖,是无法达到梦喜的心中;红袖看着她的背影,心中酸酸涩涩的:这就是女子了,就算贵为侯府之女又如何?

那自己的女儿呢?红袖想到了大姐儿,她不自禁的握紧自己的手:好男人在这个世界上当真是可遇不可求的嘛。

不知道是不是梦喜的第六感很强,还是她早已经知道了什么:对方来怀着两种目的;他们先向侯爷府道了歉,说其子在海上遇到大风浪几乎死掉,被人所救后感人之恩娶了对方的女儿做妻。

他们承认是他们家对不起梦喜;所以,如果候爷府同意的话,就让梦喜做嫡妻,让那女子做平妻,她们姐妹相称;如果侯爷府不同意,那么就算是他们对不住候爷府任打任罚一一他们要退亲!

听到这样的话,沈老候爷能不怒?岂能还把梦喜嫁过去:他们如此打算,那女子对他们家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力,梦喜过去只可能会受委屈。

沈老侯爷立时就让对方退亲,然后不客气的让人把他们赶出了沈府

红袖听到之后,看着梦喜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梦喜现在巳经二十岁了,如此大的年纪根本不可能再找得到好亲事。

如果找到门当户对的,不是填房就是平妻,她被未婚夫那家人生生的拖累,为了那么一纸婚书,赔上她一辈子的幸福。

“姐姐;”红袖开了口,只是唤了一声之后便没有声音。

梦喜回身,淡淡的一笑:“我没有事儿,你放心。”

红袖陪了她整整一天,回到房里时心情很不好;沈妙歌看到她如此,也没有开口问姐姐如何了,只看红袖他便知道了。

第二天,沈府的人都震惊了:梦喜做了居士的装扮!她这是表明要出家吗?

沈老候爷抚着梦喜:“傻孩子,不是你的错;是我们、我们做长辈的错。”亲事是他们订下来的,为了面子又一直没有去退亲。

梦喜还是静静的笑:“父母在不远游,喜儿便在家修行求菩萨保佑我们沈家。”说完轻轻盈盈的跪了下去,就如同一支灰白色相间的蝴蝶扑落在地上。

红袖眼圈一红,转过了头去。

没有人能劝梦喜回头,红袖知道她不是因为伤心,而是因为太过灰

虽然沈前的人心情都不太好,但是日月照样轮转,京城迎来了喜事。

外番的第一次朝贡送到了,这当然是朝中的大事、喜事;而且,这次朝贡还正赶上三年一次的选秀,京中当真是热闹非凡。

只是这些热闹好像并没有感染到沈府,沈老祖等人还是恹恹的,而梦喜依然在房里读经写经。

京中的热闹也被打断了,因为太妃娘娘病倒了:她是皇帝的亲姨娘,一向是极得皇帝的敬重。太医想尽办法太妃的病情也不见好转,皇帝便下旨把这一次选上来的秀女大部分遣了回去。

以此来向上天福,希望可以让太妃娘娘的病好转;皇帝的决心很大,这一次的秀女她是一个也不要留。

已经由太后和皇后点名留在了宫中的十几位秀女,皇帝看也没有看就赏给了朝中有功的王公大臣;其中自然是少不了沈府和郑府。

外番来朝就是因为此候爷和郑大将军在边关收服了那些蛮子所致,他们功劳最大,所得的秀女也就相对来说多一半。

秀女只是在民间选上来充盈后宫的:都没有什么大的出身来历,这些女子只因容貌上乘便被强征入宫,也是很可怜的。

沈、郑两府却没有因为得了赏赐而高兴,尤其是郑大将军更是愁眉苦脸:他的儿子还太小,自己却又无心再纳妾,这几位秀女留在府里要如何安置?

沈侯爷倒还好一些:父亲年老,当然不能再纳妾;只有自己和儿子收了.皇帝的赏赐当然不能说不要的。

皇帝赐下来的秀女自然不同于一般的女子,她们在沈府中先独居于一处院落:虽然只是收来做妾,却因为是皇帝所赐一定要有仪式并且还要隆重一些才可以。

这样的妾,只要不是好色到糊涂地步的人,都不会喜欢:身份又不是太高、做不的平妻或是侧妻;做妾吧,却是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妻不妻妾不妾的,很明显会闹的家宅不宁。

在沈妙歌看来,沈府近来就没有好事儿:姐姐退婚,而后皇帝莫名其妙赐了几个秀女——他就是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说不要。

红袖也没有说什么,她和沈妙歌知道此事之后相坐无言;这一次沈妙歌纳妾是纳定了吗7不,总会有法子,总会有法子的。

他们夫妻经历这么多,距他们所想的幸福日子已经不远了,岂会被两个秀女就破坏了?红袖不愿意就此认命:那之前的坚持成了什么?

“我们先拖一拖,总能想到法子的。”沈妙歌安慰红袖:就算真要纳妾,他也绝不想纳两个秀女做妾。

红袖想了好久之后忽然想起了一点,,只是她怕记错所以问沈妙歌:“圣谕可有说,把几位秀女赏给我们府是做什么的吗?”

沈妙歌摇了摇头:没有。不过历来宫中赏下女子还能做什么,有谁敢让她们做府中的婢女一——她们是皇上的婢女!但对,也总不能让她们做妻房,她们原本就只是百姓而已,所以一一。”

红袖闻言笑了起来,伏耳对沈妙歌小声说了一番话:“你看如何?”

沈妙歌想了想:“不是不成,不过不能只我们这样做;嗯,岳父也很头疼的,还有————廉王爷,他可是得了六个呢!”

红袖推他:“那你还不赶快去,想来廉王爷现在看到会很高兴的;嗯,说不定你还会得到廉王爷的赏赐。”

沈妙歌逗红袖:“赏赐?廉王爷万一把他那六个秀女赏给我,为夫是收不是不收呢?”

第43章沈四少奶奶着急了

红袖听完沈妙歌的话狠狠的扭了他一下:“你可以都带回来,我的日子本来就无聊。”

沈妙歌大笑着起身:“这可是你说的。”不等红袖起身来追,他便走了。

红袖送走沈妙歌后伏在床榻上开始想心事儿,不过她不是在想秀女的事情:此事急不得,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办妥的,秀女要离开沈府少说也要一年左右吧?

现在,她在想沈大姑娘的事情。

不能让梦喜再这样消沉下去,应该为她寻一门好姻缘:她是一个位好姑娘,红袖一向认为好人应该有好报才对。可是不要说梦喜不可能接触到男子,就是她郑红袖已经为人妻、为人母,又能接触到几个男子?

想到这里,红袖狠狠的叹了两口气,恹恹的:想要为梦喜寻门全合适的亲事,好难的。

她的思绪又飘远了些,想到沈四少奶奶的事情还没有查到什么,侍琴也没有下落,再加上梦喜的事情,让红袖十二分的郁闷。

红袖知道以沈四少奶奶的性子,她怕是不会一直这样安份下去:而侍琴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寻到;如此一来,怕是沈四少奶奶又要来寻自己麻烦了。

麻烦倒还好些,就怕她再生出其他的毒计来;红袖揉了揉自己的额头:是不能再让她如此清闲下去,她一个人太闲了才会盯着自己不放。

是时候要想个法子,让三夫人拍马屁绿珠三人接回来了:孩子也生了,沈家的妾室总不能老在三夫人的陪嫁庄子上住着吧?只是此事三房的人一直没有开口,怕也是沈四少奶奶给了他们什么好处。

红袖怎么也不能冒冒然的就开口提及此事,想了又想此事儿,还是借旁人的口为好;由她来提及,沈四少奶奶说不定立时便会恼得扑上来咬自己一口——红袖倒不是怕她,蛤上何苦为自己找事儿。

侍琴那里就看衙门那边有没有消息了,不管她们一家人搬到了哪个犄角旮旯里,总也没能不到衙门去报备户籍的;就算侍琴一家人暂时能躲过,却也躲不过衙门对户籍的一年一小查,三年一大查;再者,地保也不是吃素的,岂能让他们无户无籍的住下来。

衙门早晚会送来侍琴一家人的住址,她总会为女儿讨回公道:到时,她不会容四少奶奶再在沈府留下去。

想来想去,还是梦喜的事情最让她头疼,没有半丝头绪,也没有半点好法子;最后她想还是等沈妙歌回来问一问,他认识的人当中可有合适梦喜的。

不过想到梦喜的年龄,红袖长长一叹:这也是梦喜灰心到死心的原因。

红袖唤了韵香,主仆二人再次去探梦喜;她去求梦喜一事,茶楼里的账册让她代掌:这也是给梦喜寻些事情做,免得她真得远离了世事。

梦喜倒也没有推脱,答应了下来;红袖看梦喜如此痛快的答应下此事,多少放下一些心来,倒底梦喜不是真有慧根、与佛有缘啊。

。。。

沈妙歌到了廉亲王府,廉亲王正在不开心,看到他眼睛一亮抚掌道:“沈小候爷,你来得好,来得太好了!”

如果其它时候,沈妙歌还真猜不到廉亲王如此说是什么意思,但是今天他立刻倒想到,连连摇头摆手:“王爷,慢来慢来,我正是为此事而来,能解王爷之忧。”

廉亲王斜眼看着沈妙歌,不相信他能有什么好法子:就算是他,也不能明着抗旨不遵的;不过,倒是可以转赠他人-----到时有太后,他也不会被皇帝叔叔责难。

沈妙歌上前轻声把主意一说,廉亲王看着他笑了起来:“好主意,只不过你可不是来替我解忧的,只是来拉我下水的吧。”

廉亲王从来都是明白人,沈妙歌只笑不答,不分辨便是默认了。

廉亲王想了想笑道:“不错不错,嗯,此事也不用太多人,只我们几家就好。”他摸了摸下巴看着沈妙歌坏笑了一下,却什么也没有说。

沈妙歌不知道他如此笑是什么意思,不过也不好问,和他闲谈了一会儿便告退了。他一路上都在想廉亲王的坏笑,他对这位王爷和其它人一样,忌惮的很啊。

因为天知道廉亲王会做出什么事儿来!如果不是秀女是皇帝赐下来的,他还不想找廉亲王商议,只有他才能让太后开口,才能保得万无一失。

不管如何,廉亲王是答应了此事:他自己也不想收那些秀女的。

不过两三天,京中的人都知道沈、郑两府都以皇上所赐不敢轻慢为由,为了向皇上表示他们的中心,沈候爷、郑大将军把那几位秀女认作了义女。

候府的秀女成了沈妙歌的妹妹,自然是不能再和沈妙歌成亲:兄妹岂能通婚?

只不过随后廉亲王的举动让沈妙歌哭笑不得:他居然认了六个秀女做了义女!他按辈分来说,现在是沈妙歌的表姐夫,同辈人;但是他如此做,虽然没有实际上的意义,但无疑是在暗指他高了沈妙歌一辈儿。

认真说起来,在一些场合上则那王府中的六个秀女吃了亏了:虽然一下子就了贵女,但是却生生的比侯爷府中的四个姐妹们矮了一辈儿了。

侯爷府的四位秀女立时被下人们称呼为姑娘,移居到了沈家姑娘们的园子里居住;不过他们四个并不是人介都高兴的,义女只是义女,如此能同人家沈家的姑娘们比。

就算日后说亲事,她们也寻到和侯府门当户对的人家为妻:有些人到了京中,见过了皇后的华贵之后,那颗纯朴的心便没有了。

能在侯爷府中给侯爷做妾,以她们是皇上所赐,就算是正室又能如何?哄好了侯爷,荣华富贵唾手可得。

也有真心高兴的:与人为妾可不是什么好事!脱离了皇宫,还能和堂堂的沈府攀上亲戚,当真是自家祖上三辈烧了高香啊!

秀女的事情,只能说是暂时解决了:只要她们一天在沈府,沈府便不能说是真得安置好了这几位姑娘,要赶快把她们嫁出去才成。

沈夫人悬着的一颗心落了地儿:她可不愿意沈候爷纳这么几个妾;现如今儿子媳妇想了法子很好,她平白多出了几个女儿来,倒也算是喜事。

便来找红袖商议,是不是为此要摆几天的席面,请京中的人来府里走动走动。

红袖立时便明白沈夫人的意思:这是想给那四位秀女寻婆家啊;她的眼睛眨了眨:“夫人莫要太偏心,有了义女便忘了我那苦命的姐姐。”

沈夫人轻轻摇头:“并不是忘了,只是那个年纪--唉--!”

红袖想想也是,京中权贵中哪里会有二十多岁的男子没有成亲?只能先打发四位秀女再说吧。

沈府一连热闹了两天;京中好些府中的人都来埋怨沈候爷:你有好法子为什么不和兄弟们打个招呼?就你一个人得道你好意思?

不过有了廉亲王在后面跟着认了义女,其他王爷们有这样做的,大臣们却没有敢:再跟下去,皇上如果真恼了怎么办?

往后的日子里,也有不少贵妇来沈府走动,自然是有意和沈府结亲的,虽然是义女,怎么也算是和沈府攀上了关系,成了亲家。

不过,来得人不是为自家长房嫡子们提亲的,有的是为了家中子侄求填房,有的是为庶子求妻房。

对于平民出身的秀女来说,已经是极好;她们在皇宫中不被放出来,大多会做一辈子宫女,如此已经是天大的富贵了。

不过,也并不是人人都为那四位秀女而来,沈大姑娘的婚事早已经悄悄的传的人尽皆知了,只是退亲不是什么好事儿,无人在沈府人面前提起罢了。

虽然听到梦喜退婚后有几家人有意来做亲,只是却不好在那个时候就来沈府提亲,现在自然是好时机。

最先来的是长公主,她为自己的独子来求梦喜做填房;虽然还有几家,但是沈夫人和红袖都认为长公主家比较好。

沈侯爷和沈妙歌也是这样认为,因为长公主的独子十分精干,并没有靠父母母荫求官,自己到边关积累竣工现十三品的将军。

官职不在大小,只是人品的确是不错。

不过沈府并没有答应下来,也没有推脱,这一次,他们腰慎之又慎,并且还要问过梦喜的意思才可以。

四位秀女的亲事也算是有了人家,不过沈夫人并没有自拿主意,还是腰问一问秀女们的意思。

沈府因为秀女的事情一连忙乱了多日,沈四少奶奶的心终于放回了肚子里,是她太多小心了,怎么可能被查到什么?

拿侍琴要寻得到才怪!她放下心来之后,对三夫人便不如前一阵子亲厚,倒也说得过去。一得闲,她的心思便又活泛了起来。

她也想要歌孩子,尤其是现在三夫人催得越来越紧,她如果再不生个一儿半女的,怕是三房的人会把绿珠她们接回来,她们手里可是有一个儿子的。

儿子的事情不是她不急,她也明白就算是她再有钱,如果没有儿子这沈四爷早晚有翻脸的一天,到时候修了她也并不是不可能。

第四十四章想到了红袖

一连多日,沈四少奶奶都在绞尽脑汁的想法子,她想有个孩子可并不容易。

沈四少奶奶要想法子,却并没有在府里和什么人走动,她知道自己的人被沈夫人盯得紧,如果出去走动反而不美。

她待沈四爷忽然好了许多,让沈四爷很高兴,自绿珠三人有孕之后,他独宿的时候太多了——妾侍、通房除了绿珠三人,被妻子打发的不剩一个,只是他也只能忍了。

再怎么说有妻妾四人也不算少了,虽然他身边只有一个妻子,还不怎么给他好脸子。

听到沈四少奶奶说想要个孩子,可把沈四爷乐坏了,他们三房盼沈四少奶奶肚子里的孩子盼得眼珠子都疼了——不要说绿珠三人,就是再多的人生下沈四爷的儿女,也顶不上沈四少奶奶的孩子一个脚趾头。

对沈四爷来说,他有沈四少奶奶生的儿子,便等于是有了金山和银山。

沈四爷和沈四少奶奶夫妻恩爱起来,也乐坏了三老爷夫妇,只是沈四少奶奶想来想去,依然没有想到好法子。

太难了,难于上青天啊,只是沈四少奶奶已经决定要迎难而上,怎么也要想个法子出来。

长公主家的亲事梦喜没有同意,她虽然什么也没有说,但是红袖和沈妙歌都知道她是什么意思:做个填房,不是让她的原来的夫婚夫家看笑话?

红袖原来想劝一劝梦喜的,但是转念一想如果自己是梦喜,自己会同意做人填房吗?她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伤痛不在自己身上,便不知道有多痛啊,所以,她咽下了要劝梦喜的话反而去劝说沈侯爷夫妻放弃了这门亲事。

倒是沈老侯爷很支持红袖,他也认为让梦喜去做人家的填房很委屈梦喜,他的梦喜可是一位很好的姑娘,凭什么要低人一等做填房?

梦喜因为红袖和沈妙歌、还有祖父的支持,精神反倒是好了很多,她很担心家里的长辈会执意让她嫁作填房。

如果真那样,她不如死了的好,也不要去丢那个人。

她并不是要一心出家,没有那个心思要博人同情,她很想能出一口气,让那个男人悔恨一辈子,让他知道做错了。

只是,这样机会几乎可以说是没有,所以沈梦喜才会如此心灰意冷的去面对佛经。

红袖和沈妙歌都懂沈梦喜的性子,她是个外圆内方的人,如此大辱她如果只能咽下去,便说不定真得会出家,梦喜无法面对的不是世人,而是自己那颗愤怒的心。

红袖连日来心情不好,便想出府散散,她当然不会丢下梦喜,不管梦喜愿意不愿意,硬把梦喜给拉上了车子。

梦喜知道红袖的心思,不忍拂她的好意,才会依着红袖由着她拖自己上车。而沈老祖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吩咐多带几个人跟着。

红袖和梦喜没有去仙韵,而是到了仙灵,仙韵里都是贵妇,且太幽静了,不适合现在梦喜的心情,梦喜现在需要的是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