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安公主极目远眺,过了会儿才突然开口:“你来了这么久,我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不过我告诉你,不管你是恨我也好,不恨我也罢,这些我都不在乎。”这样的话实在太突然,王璩的眉跳了跳,一时竟不知道怎么回答。

德安公主坐在一块山石上,眼并没有看向王璩:“我知道你们大雍人从小就被教导要忠君爱国,绝不能有叛国之举,崇德刚知道实情的时候差点杀了我。”王璩不知道她讲这些是什么意思,只是在一边听着。

德安公主眼里有柔情闪过,不过王璩看不到,她的声音还是那么低:“我只想告诉,你舅舅没有有意做过这些事情,当他想回去的时候一切都来不及了,你母亲的死说起来也是因我而起的,那么,”

德安公主这才看向王璩,王璩屏心静气,知道她现在要说的才是重点,果然德安公主眼里闪过狂热:“那么我就告诉你,你在大雍的仇我给你报,至于之后,你想再杀了我为母报仇,只要你能做到,随你。”

作者有话要说:德安公主实在太强悍了。

过往

此时天高云淡,有微风吹过,这风如同婴儿稚嫩的手抚在脸上。德安公主说出的话却让这空气中陡然带了炽热,王璩竭力想镇静,却怎么也镇静不下来,看着面前的德安公主,王璩的唇张了又张,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过了会儿王璩才道:“你,可以不和我讲这些的。”王璩知道自己不过是个孤女,纵有舅舅的保证这未来的路也不知道通向何方,而德安公主,一根手指就可以把自己碾死。毕竟那过去的十八年,和舅舅朝夕相处的是她而不是自己。

耳边好像有笑声传来,仔细一听就没有了,德安公主看向王璩,话语还是那么平静:“你是他在大雍唯一的亲人了。”王璩后退半步,喃喃地道:“可是在青唐,他还有你,有阿蛮,有图鲁。”

德安公主站起身,走到王璩面前。德安公主比王璩要高一些,这样低头看着王璩让王璩下意识地又退了一步,德安公主伸出手,拿掉不知什么时候王璩肩上飞落的一根草叶,动作轻柔。

王璩觉得自己实在看不懂面前这个女人,她的所思所想包括所做,都和王璩接受到的教育完全不一样,面前这个女人,究竟是怎么样的?王璩的脑子在飞快地转,面上的表情还是维持住和平日一样的淡然,德安公主的话语很轻柔:“你说,你舅舅究竟是大雍人还是青唐人?”

这个问题,王璩不知道怎么回答,按了王璩的想法,舅舅自然是大雍人,段家男儿们都是为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可舅舅在青唐有了家,甚至背了个叛国的罪名,已经和王璩一向接受的要忠君爱国的教育完全不同。

究竟是哪里人?王璩不由喃喃出声,德安公主笑了:“你不知道,他自然也不知道,所以,我要让他断了在大雍的最后牵挂。”王璩觉得身上一阵寒冷,无端端地,脑子里面多出很多以前在大雍时听过的关于青唐人的种种传言。王璩嗓子发紧,看着面前的德安公主:“难道,你要攻打大雍?”

德安公主脸上的笑意更浓,静慧师太当日的话突然就到了王璩耳边,君王之怒,血流成河,难道就应在今日?王璩觉得自己的腿再也撑不住身子,已经开始冷的抖了起来:“为什么?”

德安公主眉一挑,眼里带上一丝赞赏之色,能和自己这样谈话而没崩溃,王璩的胆量的确不小,不愧是自己丈夫的外甥女。德安公主的声音很低,但足以让王璩听清楚:“燕王为自己突然死去的妹妹讨公道这不是很正常吗?你们大雍不常有女子死了娘家去讨公道的事吗?”

王璩的双手紧紧握住,只有这样才能支持自己不倒下去,并不是没有想过舅舅要怎样讨公道,但并没想过因此血流成河。那日东阳王叛乱时的情形仿佛又在眼前,那些血腥和喊叫声,而真要攻打,将是比这些更残酷百倍的。

那些素没谋面的人就要因此而死吗?死前说不定还要经受各种折磨,王璩觉得嗓子发干,说出的话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一样:“我从没想过,因一己之利而陷天下于混乱。”

说完王璩觉得没有了力气,跌坐在一块山石上,什么仪态全都不讲了,只觉得面前的德安公主是个疯子,讨公道有两国动兵的讨法吗?

王璩的回答并没有出乎德安公主的意料,她低头看着王璩,声音还是那么轻柔:“你的继母是大雍的公主,而你一直认为是你的继母想嫁你的父亲,才授意你的祖母逼死了你娘,甚至编造了你已经随着你娘死去的话,对吗?”

王璩抬起头,一时没有察觉德安公主怎么会说这个?德安公主俯下|身:“要为你母亲讨公道,威远侯府的背后是大雍皇室,你认为和普通人家一样吗?”这,的确是王璩没有想过,或者说一直以来她拒绝想的问题。

皇室高高在上,岂会容人挑战他们的尊严,王璩突然笑了起来,笑声里带有无尽的凄凉。从段妈妈告诉自己那日开始,自己的念头就是那样的幼稚可笑,为母伸冤,让皇家低头,凭一己之力怎能做到?生个孩子好好教育,等他长大后努力向上,然后为母洗冤,这种想法也不行,对淮阳公主来说,自己不过是个蝼蚁,动动手指就能捏死,让自己的孩子不入官场的方法多的是。

原来从一开始自己就走入死局,王璩的笑渐渐消失,眼里有泪水涌出,如果早意识到了这一点,自己会如何呢?是不是就茫然接受命运,和每个侯门女儿一样,嫁人、相夫教子过此一生?

德安公主的叹息传来:“你在公主府长大,每个服侍你的人都说过公主待你很好,你从小是锦衣玉食长大,所有侯门女子该有的你样样不缺,要按了大雍有些人的想法,你纵有恨这些年恨也该消磨完了。”

王璩咽掉眼中的泪,抬头去看德安公主:“是啊,我是锦衣玉食样样不缺,在外人瞧来,我这样的出身有这样的待遇就该叩谢天恩了。可是我怎会忘记我娘是怎么死的,连她最后留给我的东西也被人从我身边夺走,日复一日,那些人眼里露出的都是你是该感恩的,你是低贱的侍妾所出,公主能容留你就是天高地厚的恩德。他们说的越多,我这心里就越狠,我娘不是低贱的侍妾,公主对我也不是什么恩德。”

王璩觉得喉中一甜,咳嗽一声用帕子接住,看见帕子上沾的鲜血,王璩默默地把帕子扔掉,看向德安公主的眼已经恢复了平静:“你说,这样的日日提醒,我怎能忘?怎能不恨?”

德安公主的手按上了王璩的肩,王璩的身子在颤抖,这些话压在心里,对舅舅都不敢多说,是怕舅舅知道了更伤心,还是怕舅舅知道了不在乎,王璩理不清心里的感受。

她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声音,如同困兽一般,德安公主叹气:“要不要寻太医过来。”王璩摇头:“不用了,我并没什么病。”从十五岁就开始病了,不,或者说从八岁那年段妈妈被活活打死的时候王璩就开始明白一些,病了躺在床上就能少让她们说些话。

十五岁的时候不过是病的更重而已,为了装的逼真,王璩没有少读医书,这样才能让自己病的恰到好处,也防止乱吃药让自己真的生病,那就得不偿失。想起过往,王璩闭上眼睛,自己是真的只有二十岁吗?为什么会觉得像活了两辈子一样漫长且累。

“没有病?”德安公主的眉微微一挑,随即就明白了,装病又不是什么稀奇事,可从自己得到的消息上来看,王璩几乎是从小就身体不好,一直缠绵病榻。德安公主原本还以为这是淮阳公主故意而为,毕竟要让一个从小深闺长大的少女病的起不来,这种事情就太简单了。

可怎么也没想到王璩是自己装病,王璩抬头,脸上的笑有几分无奈:“我的确没病,我读过的医书…”王璩仔细想了想,继续说下去:“差不多能找到的医书我都读过。”别人也不会起疑,反而认为王璩心急自己一直病没好,才会翻医书找法子的。

德安公主笑了:“真没想到,你竟是这样一个人。”温和柔弱,从不高声说话,这是别人给德安公主的关于王璩的印象,看着面前少女因为说话而微微泛红的脸,德安公主对她也有了些兴趣,不是因为她是丈夫的外甥女,而是因为一个不到二十的深闺少女所能想出的法子。

再加上阿蛮说过的,用假死遁出,离开自己的夫家,这个女子和德安公主曾见过的大雍女子截然不同。德安公主皱了皱眉,大雍女子在德安公主的印象里,就是柔弱无比但心计深沉。不过那点小心计在德安公主眼里就根本不够班,再怎么玩弄心计,一拳头打过去照样说不出话。

可面前的王璩,虽然也算得上心计深沉,但怎么会对她没恶感呢?王璩已经完全平静下来,看着德安公主道:“舅母对外甥女这般情深意重,外甥女自当谢过,但外甥女还是那句,母仇虽重,不敢以此让生灵涂炭。”

德安公主的眉这次是彻底落不下来了,这个脾气,和段崇德还真是很像啊。德安公主心里做着比较,语气也变的柔和些:“出兵只是万不得已地时候才会有的法子,大雍的使臣还在青唐,我总要去问问使臣,如果发生这种事情在大雍是怎么处理?”

青唐虽然兵强马壮,但东阳王叛乱的余波还没平息,托德站到了德安公主这边,可新上任的皇后又是托德的亲妹妹,说不定等把东阳王给全收拾了,托德又回头和皇帝联手来给德安公主一刀。

来青唐这些日子,王璩对青唐局势已有了解,自然知道这出兵不是德安公主一个人说了算,不知道大雍的使臣会怎么回答德安公主?王璩心中有些期待,唇角带上笑容。

两人已经走下山,等候在那里的宫女看见她们下来,迎上去依旧跟在她们身后。德安公主回头看了眼,像说起最平常的事一样:“要不你也给自己想个封号吧,叫什么公主呢?等会儿我就让陛下下诏。”跟在德安公主身后半步的王璩听了这话停下脚步,公主,给自己封号?

德安公主双手一拍:“你来这么久了,总要有个名正言顺的身份吧?”有了青唐的身份,大雍就再也回不去了,王璩看着德安公主那笑吟吟的脸,那声好竟然说不出口。

作者有话要说:我家女主啊,开始从后院女子进行蜕变了。

比试

身后响起脚步声,接着一个女官走上前,恭敬行礼:“殿下,陛下问您可有空闲?”德安公主放下双手,脸上的神情恢复的和平时一样,对女官微一点头:“陛下在哪里?”女官后退半步,好在前面引导:“陛下在章华殿等您。”

德安公主对宫女嘱咐一声就随女官前去,直到德安公主的背影消失在自己眼里,王璩才觉得身上一直带来的重压不见了,和德安公主谈话,真是一件压力很大的事啊。

身后的宫女并没上前打扰王璩,直到王璩身子动了一动往前走,她们才继续跟着王璩走,王璩信步往里面走去,看着眼前陌生的宫殿和景致,王璩平静的面容下渐渐起了涟漪。

成为青唐的公主,从此和大雍就再无瓜葛了,王璩看着天空,这天空比自己在雍京时看到的那方天空大、要高、要蓝。自己在这边天空下也更自在、更快乐。可是心里有个地方总在提醒着自己,这里不是自己的家,而家在何方?

有什么东西飘到了王璩眼前,王璩伸手捉去,是不知名的草籽,而不是雍京这个季节随处可见的柳絮。家啊,王璩微微叹息,原来就算再恨祖母、再怨父亲、恨不得把淮阳公主千刀万剐,在自己心里,大雍才是归处。

身后的宫女轻轻啊了一声打断了王璩的思绪,王璩回头看去,宫女示意王璩靠边回避,前面已经来了一群人,走在最面前的是托德,记得今日是帝后接见外国使臣的日子,方才女官又来寻德安公主,那么现在该是托德送使臣们出来,原来自己不知不觉间竟走到前朝了。

王璩想闪身后拐,但青唐皇宫没有这么多的回廊,只有回避在路边。和托德并行的就是那位王璩曾见过的中年文士,看见王璩带着宫女回避在路边,他眼里闪过一丝奇怪的光,接着就对身后的晟王点一点头。晟王会意,目光往王璩身上扫去。

尽管隔的有点远,王璩又是低头侧身的回避状态,可是王璩还是能感到晟王目光里带有的好奇、疑惑或者还有别的王璩感觉不到的东西。虽然只有短短一瞬,但王璩的手心已经出了汗,现在好像不该说出自己还活着的时机。

心头的灵光突然一闪,或者可以用这个做理由来回绝德安公主的要求,毕竟要册封一位公主,来历总是要说明白的。使臣的队伍已经离开,王璩才抬起头,呼出一口气示意宫女带自己回去。

刚走出几步就看见阿蛮跑了过来,阿蛮已经绽开笑容:“姐姐,阿娘到底和你说了什么,我等了这许久也不见你回来,这才出来找你。”看见阿蛮那爱娇的,和平时别无二致的笑容,王璩那埋的很深的羡慕又涌上了。

纵然接受了公主的封号,也不可能像阿蛮这样心安理得在青唐生活,既然如此就遵从本心吧。伸手拉起阿蛮的手,王璩和她往住处走去,阿蛮的快乐是发自心底的,而自己背负的始终太多。

青唐皇宫里的一切比起公主府要舒服很多,不管是食物还是宫女服侍的精心程度。但王璩住的很不舒服。这里毕竟是皇宫,做为一个没有正式身份的人遇到各宫的妃子都要行礼如仪,这倒不算什么,论起礼仪规矩,什么场合该讲什么话,怎么笑才算合适,只怕整个青唐皇宫的人都比不上王璩精通。

可是女人多的地方烦恼就多,王璩这样一个没名没份来自德安公主府的美丽女子,自然也会引起别人的猜疑。都在转着圈儿打听王璩究竟是什么人,是不是德安公主预备给皇帝献上的美人?

毕竟以德安公主在青唐的权势,没有人敢给阿连怀德献上美人,而王璩这个来历神秘的女人,既然不是阿连怀德用的,那就该是德安公主给皇帝预备的了。

当又离开一处宫殿,阿蛮就忍不住地抱怨:“那个青妃,怎么能对姐姐那样讲话,她以为她是谁?不过是来自一个小族的女儿。”

这些日子妃子们都变着法地来请王璩和阿蛮去做客,有单刀直入问的,也有拐着弯儿问的,不外就是想知道王璩到底是什么人。但除了阿蛮嘴里的一句姐姐,她们还是什么都没问出来。

见阿蛮满脸的不高兴,王璩伸手挽住她:“她们和你不一样,一进了宫就难出门了,没有消遣不就成天琢磨这些?”阿蛮的眉皱了皱,接着就点头:“姐姐你说的是,我好奇怪为什么进了宫嫁了舅舅就不许她们出宫了呢?关在这宫里实在是件烦恼的事。”

该怎么和阿蛮解释呢?其实比起大雍皇宫来,青唐后妃还算好的,只是难出宫,不是不许出宫,遇到家里有节庆或者什么重要的事,她们还是能回家参加的,而且家人见面也不像大雍皇宫里那么难,可在已经习惯了不受约束的青唐女子眼里,这样的束缚是太难过了。

阿蛮也明白自己这话说出来也没人能解释,又换了个话题:“姐姐,阿娘和我说过想封你为公主,可是你拒绝了,封了公主青妃她怎么敢对你那么不客气?”王璩把阿蛮的头发往上拢一拢,轻声地道:“阿蛮,我和你是不一样的。”

又是这句,阿蛮的眉头皱的很紧,接着就叹气:“姐姐,有什么不一样呢,你是不是还在想大雍的那些事情,可是那些都是往事,阿娘常说,人不该被困在往事里面,有些该忘的就要忘记,不然就不够快活。”

有些事,可以忘,但有些事,永远都不能忘。王璩看着阿蛮笑了:“阿蛮,等到那些事都该被忘掉的那天,我就做青唐公主,你说好不好?”阿蛮脸上的笑是真心实意的:“好啊,到时候我就带你去草原上,姐姐,你不知道草原有多美。”

从燕京出发往东,快马走上三天三夜就是一片望不到边的大草原,青唐人就是从那里繁衍起来的,走到草原的边就是连绵不断的高山,翻过高山就到了东阳,阿连怀德就是在那里追击东阳王的余部。

不知道舅舅现在怎么样了?提到草原,王璩再顺着那边想去,德安公主是知道舅舅的情形的,但那是军报,一般人看不到的军报,也只有猜测了。

“阿蛮,没想到你还住在宫里,难道你家里的房子还没修好?”这种声音不用去想就知道是曼陀罗的,顺着声音望去,今日的曼陀罗脱下了她的大红衣衫,蓝色外衫下穿着的是白裙子,首饰简洁,倒比平日少了几分刁蛮,多了几分淡雅,不过那语气还是一样不好。

她身边的朝鲁看着阿蛮一脸惊喜:“阿蛮,我还想着怎么去见你一面呢,没想到在这就见到了。”曼陀罗听到自己哥哥又这样说话,狠狠瞪了他一眼才开口道:“哥哥,你怎么还是这样,世上又不是只有阿蛮一个女人。”

朝鲁摸了摸头:“可是世上只有一个阿蛮啊。”曼陀罗本就不长于口齿,对朝鲁这句话又反驳不出来,除了重重地哼了一声扭头不看阿蛮之外就没有别的表示了。

这个朝鲁,除了憨了点好像也还不错吧,王璩在心里做着判断,又去看阿蛮的脸,看来阿蛮对这个朝鲁也不是太讨厌,虽然口口声声说着讨厌,可是这个年纪的女孩子是有口是心非的权利的。

王璩并不知道自己脸上已经露出笑容,满眼都是阿蛮的朝鲁并没看见,但这笑容落在曼陀罗眼里更激起她心中的愤怒。几次进宫,都能听到皇后和几位妃子称赞王璩的美貌,还有她的品行,赞叹只有大雍才能养出这么优雅端庄的女子来。

曼陀罗就算自认别的地方胜不过阿蛮,相貌总是比阿蛮强的,没想到来了这么一个比自己还要大上那么几岁的王璩就轻而易举在相貌上盖过自己,这让自负容貌的曼陀罗怎么忍的下这口气。

王璩的笑容越是美丽,就越刺了曼陀罗的眼,她扬起手里的鞭子,口气十分生硬:“王姑娘,姑姑几次都称赞你,说你又美又能干,那我们就来比试比试,看你有多能干?”

怎么曼陀罗不是一直在找阿蛮的麻烦吗,现在怎么转到自己身上?王璩疑惑地看去,曼陀罗得不到王璩的回答心里不由得意起来:“看来你们大雍人就是软弱,不敢接下我的挑战,大雍女子除了美丽柔弱就一无是处。”

阿蛮怎么可能忍的下这口气,往前一步就站到曼陀罗身前:“曼陀罗,你别太过分了,我姐姐什么都会,那是什么一无是处?”曼陀罗斜眼看着阿蛮:“是吗?大雍那些官家女子,一个个娇生惯养,连针都拿不起来,哪像我们青唐女子,能骑马能做饭。”

这话噎住了阿蛮,大雍有钱人家的女子,个个都有丫鬟婆子伺候,连喝水都要有人倒,初见王璩的时候她身边不也有婆子丫鬟簇拥着吗?

曼陀罗更得意了,正准备继续讲下去,王璩已经轻声开口:“曼陀罗你错了,妇有四德,德容言功。况且女子主中馈,什么都不会的女子怎能嫁去别人家呢?”

曼陀罗是真的没听到过这样的话,一直以来,大雍女子就是娇滴滴地什么都不会,特别是那些侯门公府的女子,除了会被人服侍,闲来时和人玩玩心计斗斗嘴别的就是废物,没想到王璩会说出这样的话。但她是输人不输阵的性格,头高高扬起:“是吗?你说你都会什么?”

王璩已经举起一只手,开始数了起来:“琴棋书画这些我就不提了,这是大雍世家女子都该学的。俗的东西比如算账管家、做饭针线、交际应酬,这些样样都要学,人人都要通。除此之外,我常年身子不好,还多学了一样医术,虽不能算得上什么名医,但那种小病小痛还是能看的。”

王璩说的这些,一只手怎么能数的完,曼陀罗咬一下唇,强又开口:“口说无凭,做饭也不是什么难事,针线的话你们大雍女子有空闲,自然比我们学的好,那就问问医术吧?”

王璩的眉轻轻一拢,接着就笑了:“可以。”说完不管曼陀罗开不开口就道:“当归活血,人参补气。红娘子通淤破积,徐长卿祛风化湿…”王璩一口气说了数十个常用药和功效才停下看着曼陀罗:“怎么样,我说的对不对?”

曼陀罗已经被王璩说的这番话弄的晕头转向,张大嘴巴不晓得该说什么,朝鲁见状忙道:“曼陀罗,我们走吧,姑姑还等着我们呢。”

作者有话要说:我家女主不是啥也不会的娇娇女,她只是不愿意做而已。

喜欢

曼陀罗甩掉朝鲁的手,一脸地不服气:“这些是你会的,你自然是明白,那我要和你比我会的,我们去比骑马,看你能不能跑过我。”这人还不消停?王璩的眉微微拢起,阿蛮已经开口:“曼陀罗,刚才是你自己要问的,现在你反倒要怪姐姐会了,哪有你这样的人?”

曼陀罗没想到阿蛮会反问自己,脸顿时红了,朝鲁又来拉她:“曼陀罗,我们进去吧,怎么能让姑姑久等。”曼陀罗又甩掉朝鲁的手:“不行,我偏要和她比。”阿蛮的眼睛顿时瞪大:“曼陀罗你还是这样讨厌,骑马比不过我医术比不过我姐姐,你还来这里犟什么?”

曼陀罗正打算再说的时候,有一个女官走了上来,先给他们都行礼后才道:“皇后娘娘已经在殿中等了许久,还请快些进去。”这下解了朝鲁的围,他拉住妹妹就要走,曼陀罗又要甩开他的手,但甩了几次没甩掉,脸上的神色更加不高兴了:“哥哥,姑姑又不是没等过我们,让她多等一会又如何?”

朝鲁皱眉,在前面做引导的女官已经停下脚步:“皇后娘娘已为天下之母,您纵然是娘娘的侄女,也要先遵守宫规,岂能让娘娘等候?”见女官一下严肃起来,曼陀罗满脸涨红,手里的鞭子又要拿出来,朝鲁拦住她的手,低声叫妹妹。

曼陀罗这才忍住,把手里的鞭子收了起来,嘴里十分不高兴地道:“本来我们大家活的好好的,非要学那些狡诈的中原人搞什么规矩,难过死了。”女官已经伸出手来:“按了宫规,见娘娘时不能身带利器,还请把鞭子交出来。”

曼陀罗更不高兴了,朝鲁扯着她的袖子让她把鞭子拿出来,曼陀罗推了哥哥一把就往皇后宫殿跑去:“我去找姑姑做主。”朝鲁摇了摇头,继续跟着女官往皇后宫里走。

这一幕阿蛮和王璩看的清清楚楚,阿蛮不由摇头:“曼陀罗总是这样,以为仗了宠爱就可以为所欲为了。”王璩没有说话,能够仗了宠爱为所欲为,那也是值得羡慕的,不过这宫里的规矩?王璩的眉皱起,这种时时刻刻要讲规矩的地方,实在是太不想待了。

阿蛮也叹了一声:“也不知道公主府修好没有,我不想在这里住了。”皇宫虽好,不是自己的家啊,公主府里阿蛮轻松自在。而这里虽然每个人都对她笑容满面,但有意无意中的约束是看得出来的,自己都受不了,阿蛮就更受不了了。

也不知道曼陀罗那天在皇后宫里遇到了什么,听说她出宫时候是哭着出去的,除了带来的人,皇后还遣了两个女官送她回府,说让她好好学学那些礼仪,还有半年曼陀罗就要出嫁。嫁了人,做了主母就不能像没出嫁的人一样那样任性。

听到这个消息阿蛮在床上翻了个身,看着屋顶,在旁边做针线的王璩把针线放下,遣退了宫女走到她的身边:“你又叹什么气?”阿蛮抱着一个枕头闷闷地道:“曼陀罗比我大一岁,今年年底就要出嫁,出嫁前还要学怎么做主母。”

原来是这样,王璩轻轻地拍一下阿蛮的肩:“你担心什么,舅舅舍不得让你这么早出嫁的,况且你和曼陀罗不一样,你有白龙卫,她没有。” 而且阿蛮是正式册封过的公主,出嫁之后也不和婆家住在一起的。

曼陀罗嫁的是东平郡王的世子,这桩婚姻在王璩看来也是联姻的味道更浓一些,嫁过去后身为部族未来的女主人,除了打理自己家的事,还要打理部族里面的事,曼陀罗以后的担子不会轻的。

依了舅舅和德安公主对阿蛮的宠爱,怎么会让阿蛮嫁去那样的人家呢?只怕阿蛮嫁出去后还会依旧住在公主府,在父母的庇护下生活。阿蛮又叹了一声,头埋在枕头里,青唐的枕头不是大雍的竹枕或者瓷枕,而是用羊皮做的,能够把人埋进去。

王璩把阿蛮的头从枕头里捞出来,阿蛮索性靠在王璩的腿上,王璩摸着她的脸:“舅母不是曾说过,不要陷在往事里吗?那我今天再告诉你,不要为了没发生的事烦恼,舅舅他们一定会让你选个好夫婿的。”王璩的话并没安慰住阿蛮,她还是叹气不止:“可是女孩子是不能不嫁人的,昨日舅母把我找去,话里的意思就是问我想不想嫁给朝鲁。”

王璩笑了:“那你呢,想不想嫁他?”阿蛮的脸上露出可疑的红色,站起身把枕头往地上扔去:“姐姐你也来笑我,那种打不过我的男人有什么好要的。”王璩轻轻接住枕头,话里带着笑意:“你有白龙卫,能打的过你的男人应该没有。”

阿蛮整个从床上蹦了下来:“我打架从来不要白龙卫帮忙,是朝鲁他打不过我。”王璩笑的更大声了,阿蛮的脸也越来越红,接着倒了下去:“不和你说了。”

少女的娇嗔让王璩的心都软了,王璩也倒在阿蛮身边,用手戳一戳她的脸:“还不和我说,说啊,你心里是不是对他有点不一样?”世间的少女就算是最大方的那个,也在提起这些事的时候难免有点害羞,阿蛮坐了起来,努力地想:“是啊,他是不一样,像他那样笨和傻的我从来没见过。”

王璩笑的眼都弯了,阿蛮已经低头看着王璩:“姐姐,你喜欢的男子是哪种呢?”问题转到了王璩身上,王璩脸上的笑容滞了滞,接着就道:“阿蛮,我嫁过人了,以后也不想再嫁了。”

阿蛮连连摇头:“姐姐,你嫁的那个人又不是你喜欢的,如果说是你喜欢的,那他死了之后姐姐你不想嫁人也是正常的,可是这个人又不是你喜欢的,你为什么不想再嫁呢?如果连自己喜欢的人都不能嫁,这活着多没意思?”

要嫁自己喜欢的人?这在王璩曾经的认知里几乎是没出现过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大雍人的婚姻大都如此,在洞房揭开盖头的那一刻,不管喜不喜欢都是这个人了。

王璩轻轻叹息,阿蛮把王璩拉了起来:“姐姐,你一定是从来没有过喜欢的人,这不怕,等阿爹回来了,不,等阿娘允许我们出城了,我带你去各部族,你会看到许许多多的男子,这样多的男子,你一定会看到自己喜欢的,到时你想嫁谁都可以。”

王璩摸一摸阿蛮的脸,其实自己并不是没有过喜欢的人,想起楚国公,王璩心里又泛起了一丝涟漪,能够遇到一个自己喜欢,他也喜欢你的人是多么不容易,可是世间的事不是你喜欢就能做到的。纵然楚国公请太后出面又如何,太后首先是淮阳公主的母亲,然后才是楚国公的祖母。

“阿蛮,你又在和你姐姐说些什么?什么喜欢不喜欢,你别吓到你姐姐。”德安公主的声音突然在屋子里响起,王璩起身行礼,阿蛮已经扑到了德安公主怀里:“阿娘,你怎么这么久都不来看我?”德安公主面对女儿的时候,面上的神情很温柔,替阿蛮拢一拢她鬓边的乱发,拉着她坐下:“阿娘忙啊,再说你有姐姐陪,我看过不了一段时候,你就只要姐姐不要阿娘了。”

阿蛮整个人往德安怀里靠,双手紧紧抱住她的腰:“怎么会呢,我永远都不会不要阿娘的。”德安公主轻轻拍一下女儿的背:“刚才你还和你姐姐说喜欢不喜欢,嫁人不嫁人的话,等到嫁了人,我的阿蛮怎么会记得阿娘呢?”

阿蛮急的连连摇头,这样的撒娇王璩从没有过,而大雍的母女谈嫁人的问题也不会谈的这么明显,总是要半遮半掩。

德安公主等到阿蛮撒够了娇才把她从自己怀里扶起:“你啊,这样也不嫌让你姐姐笑话。”阿蛮吐吐舌头,任凭德安公主给自己拢着头发,德安公主用手当梳给女儿梳着头发,眼神温柔、动作轻缓,一点也不像朝堂上杀伐决断的摄政公主。

这样的对比实在太强烈,王璩不由想起那日德安公主说的话,心口有一点微微的疼,那是自己的故国,而面前的人做的决定自己是怎么也无法反对的。

德安公主突然抬头对王璩一笑:“公主府已经修好了,明日你们收拾一下东西,后日我们就可以搬回去了。”阿蛮发出一声惊喜的叫声:“阿娘,我们真的可以搬回去了吗?我在这里住的都快闷死了。不能骑马、不能出宫,不能…”

德安公主打断了她的话:“你搬回去也不能出府的。”为什么?阿蛮的眼睛一下张的很大,德安公主拍一下她的脸:“燕京现在的局势不像以前了,东阳王已经逃回到了他的属地。”

东阳王没死,他在京中的余党自然也没清理干净,阿蛮是德安公主的女儿,认识她的人不少,现在出门就成了靶子。阿蛮的眼垂了下来,德安公主拍拍她的肩以示安慰:“不过回了府,可以不和那群女人应酬。”

这样的安慰太浅,阿蛮的精神依旧没有提起多少,德安公主又推了推女儿:“好了,别不高兴了,现在有你姐姐陪你,你闲了的时候也可以和她学学大雍的东西。”哎,阿蛮又叹了一口气,好像也只有如此。

德安公主拉过女儿:“别不高兴了,等你阿爹回来的时候你就能出门了。”阿连怀德归来就代表东阳王一党被剿灭干净,也代表青唐的局势重新被德安公主掌握,那样阿蛮当然可以出门。

可是,王璩心里想的却是另一件事,阿连怀德归来,舅母曾和自己说过的事是不是就要实施?王璩的眼对上德安公主的眼,德安公主的眼里依旧是那样平静,但愿舅舅能够阻止舅母的想法。

作者有话要说:弱弱问句,是晋江抽了还是我最近写的不好啊,怎么留言都好少,人家看见留言不多没动力。。。掩面爬下。

悲喜

能离开皇宫最高兴的就是阿蛮,德安公主刚走她就催着宫女把东西都收拾起来。进宫的时候除了身上穿的,就没带什么东西,可是出宫的时候那东西就很多。帝后的赏赐,宫妃们送的见面礼。

青唐的后妃都是出身部族,手头里的银子不少,阿蛮又是德安公主的爱女,金银珠宝跟不要钱地往阿蛮手里塞。看着宫女们收拾出来几大箱的东西,阿蛮发出一声呻吟:“每次进宫都是这样,这些东西说了好多次我不要,可是每次进宫还是变着法的往我手里塞。”

阿蛮并不讲究吃穿,德安公主夫妇也是如此,公主府里的陈设都很简朴,至于这些东西,大都像以前一样,被带回府之后就放进库房。看着满眼的金光灿烂,连一把弓上都镶了一层金子,王璩拍一下阿蛮的肩:“等你出嫁的时候就全都是你的嫁妆,啧啧,这么多的嫁妆,别说一辈子,两辈子都够了。”

阿蛮握起拳头在王璩肩上轻轻打了一下:“姐姐又取笑我,找不到能打的过我的人,我啊,就不嫁。”如此理直气壮不容人反驳,王璩又心生羡慕,什么时候自己才能像她一样,不在乎别的,只为自己而活呢?

虽然阿蛮不喜欢那些东西,但得知她们要搬回公主府后,按礼仪去皇后宫里辞行时,皇后又照例赏下了礼物,派去各宫妃子那的宫女一个个也没有空手而归的。

冗长的告别结束,终于可以走出这道宫门了,王璩看着离的越来越近的宫门,真奇怪,以前在大雍的时候那是常年累月不出门的,可是从来不觉得在家待着有什么不好,现在在这皇宫里只待了三个多月,王璩就想去看看外面是什么样子,是不是和阿蛮待久了,脾气也变的和她差不多了?

阿蛮没有王璩想的那么多,出示腰牌,走出宫门,门外塔叔已经带着白龙卫牵着马匹在等候,看见塔叔,阿蛮绽开灿烂的笑容:“塔叔,你伤全好了?”

塔叔那日虽然保住了命,但也受了重伤,一直在家里休养,听到阿蛮的问候他脸上的笑容还是那么憨厚:“好了,全都好了。”说着拍一下自己胸口,塔叔用的力气并不大,但轻轻拍了一下还是让他咳嗽出来。

这两声咳嗽让阿蛮的眉皱了起来:“塔叔,你明明还没好,怎么就说自己好了?”阿蛮七八岁的时候塔叔就来到她身边,和阿蛮之间名虽主仆,情义却和父女也差不了多少。

听到阿蛮关心的话,塔叔呵呵一笑:“阿蛮,我真的全好了,不然殿下又怎会让我过来保护你呢?”这样的话能骗过阿蛮但骗不过王璩,看来这燕京城里并不平静,不然德安公主也不会让塔叔结束休养重新带领白龙卫。

阿蛮又问了塔叔几句,再三嘱咐他有什么事一定要和自己说,这才翻身上马往公主府里去。燕京大街和三个多月前没什么两样,叫卖声此起彼伏,偶尔也能传来人吵架的声音。

看见白龙卫簇拥着她们过来,街上的人已经自动让开一条路,这让一心想好好逛逛的阿蛮十分不高兴,可是看着满脸戒备的白龙卫,阿蛮也知道自己这个想法是多么的难实现,只有把马慢些,再放慢些,这样才能在街上多看一会。

阿蛮的马走的很慢,王璩的马自然也不快,但就算再慢,还是到了公主府,临进大门前,王璩看着阿蛮依依不舍地往大街上看去,笑着拍一下她的肩:“别看了,等到舅舅回来,你到时就可以想怎么逛就怎么逛。”

阿蛮叹了一声:“也不知道阿爹什么时候回来。”阿连怀德在一个月前就到了东阳,上次接到军报后德安公主罕见地告诉了阿蛮,阿连怀德带着人马已经把东阳王围住,但是东阳王在东阳经营多年,一边是长途奔袭,另一边是以逸待劳,战争的天平偏向谁还很难说。

阿蛮记挂着父亲,王璩也牵挂着舅舅,可是阿蛮能找王璩诉说记挂,王璩却不能找阿蛮说出对舅舅的牵挂,说出来也不过就是徒增了阿蛮的烦恼。

阿蛮终于下了马,把缰绳扔给一边等了很久的仆人,公主府被烧毁的只是一小部分,前面的建筑依旧和原来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