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片刻间,便听见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苏玉平抬头一看,前面街道上匆匆赶来的那辆朱轮翠盖双驷大马车正是苏玉蘅的车,于是手臂一挥,示意家丁上前拦截。

马车被拦住,苏玉蘅气愤的掀开车帘,刚要发火,便看见苏玉平往这边走了过来,于是忙提着裙子下车,苏玉平伸手扶了她一把,低声责问:“妹妹如此风风火火的出城,可知大长公主在府中为你担心?”

“大哥!这事儿是我莽撞了。”苏玉蘅低头认错,然后又焦急的辩解:“姚姐姐病了,而且极有可能是天花!我是患过天花的,我知道那种感觉,所以我想去瞧瞧她…”

“你关心姚姑娘不是你的错。但也要注意方式啊!你可有想过祖母会多着急吗?”苏玉平当着卫章的面自然不能过于责备苏玉蘅,轻声责问时,神情反而是宠溺多一点。

卫章身为外男,也不好多嘴。但事情关系到他所关心的人,便无法沉默下去,微笑着说道:“苏姑娘注重姐妹情谊是好事,只是如今天色晚了,姑娘出城多有不便。倒不如让家人带着大夫先去给病人诊脉?”

第三十八章 禅院探病

苏玉蘅听了卫章的话,忍不住侧脸看他,且皱眉道:“下人跟家人怎么能一样呢?姚姐姐一个人在庵堂里,身边只有下人…”

“蘅儿。”苏玉平打断了苏玉蘅的话:“祖母说了,你想去看她也不是不可以,要等明天才行。你看现在天色已经晚了,山路不好走,你顾忌姚姑娘的时候也要想想祖母。祖母年事已高,你怎么能让她为你担心呢?”

苏玉蘅为难的低下了头。大云朝皇帝陛下以孝治天下,这样的话让她无从辩驳,而且她从小在大长公主身边长大,也不可能不顾及大长公主的担心。

“这样吧,我派人跟着一起去,苏姑娘可放心?”卫章回头看了一眼身旁的唐萧逸。

“你去?”苏玉蘅看了一眼唐萧逸,又犹豫的看着苏玉平,“这合适吗?”

一身白衫温文儒雅唐副将双手一拱,微笑道:“苏姑娘放心,在下一定向姚姑娘转达苏姑娘的关切之情。”

苏玉平只想着把苏玉蘅完整的带回去向大长公主交差,哪里顾得上什么合适不合适,只淡淡的看了唐萧逸一眼,说道:“那就有劳了。”

“能为世子爷和苏姑娘效劳是在下的荣幸。”唐萧逸温和一笑,转身招呼白家药铺的陆先生,“这位便是白家药铺的坐堂先生吧?请跟我走吧。”

陆先生在一旁已经听的明明白白,见这位文雅的副将招呼自己,不敢怠慢,忙拱手道:“大人请。”

唐萧逸又看了一眼卫章,卫章微微点了点头,唐萧逸翻身上马,转身朝着苏玉平拱手道:“世子爷,属下去了!”

苏玉平摆摆手,看着唐萧逸带着陆先生并几个亲兵策马离去,方转头对苏玉蘅说:“你赶紧的上车,先回去见祖母,我立刻就来。”

“是。”苏玉蘅纵然不愿,但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乖乖地转身上车回大长公主府去了。

苏玉平看着那辆马车调转方向往回走,微笑着对卫章叹道:“我这个妹妹真是一副古道热肠。”

卫章一门心思都在想姚燕语患天花的事情,听了苏玉平的话只是笑了笑,敷衍道:“世子爷说的是。”

“显钧,有空去家里坐坐。我得回去跟祖母交差了。”苏玉平看他心不在焉的样子只当是另有要事,便不再啰嗦。

卫章忙拱手相送:“世子爷请。”

“回见。”苏玉平认镫上马,临走时朝着卫章微笑颔首。

卫章恭敬的站在那里看着苏玉平带着护卫策马而去,方徐徐转身看着身旁的葛海。

葛海忙凑近了问:“少将军,你是不放心萧逸?”

“他办事,我还是放心的。”卫章轻轻地吐了一口气,跟自己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多少次同生共死闯过来的,怎么可能不放心。但…为什么还是不安心呢?

当晚,唐萧逸带着陆徵平去了慈心庵,慈心庵的主持师太起初不准陌生男子进庵堂,唐萧逸先是给了二十两银子的香火钱,然后又说自己是定远将军府的人。

见主持师太还在犹豫,唐萧逸心一横便直接把大长公主抬出来。主持师太这才让唐萧逸和陆徵平两个人进门,把一干亲兵护卫都挡在了庵堂门外。

陆徵平的医术按说是不能跟太医院的太医比,但他在民间药铺坐诊,白家药铺生意又好,每天都有二三十个病患上门应诊,陆徵平这个人又喜欢潜心钻研,尤其对民间时疫颇有研究,苏玉蘅把他找来,按说是找对了人。

但姚燕语这病毕竟也不是什么时疫杂症,所以陆徵平诊脉后也十分的疑惑。

唐萧逸是男子,碍于规矩自然不能进屋,陆徵平进去给姚燕语诊脉,他只能在院子里等。因为外男的到来,翠微翠萍等几个大丫头也都躲了起来,院子里只有两个粗使的婆子在。

门帘轻响,在院子里来回走动的唐萧逸听见动静忙上前两步,问:“陆先生,姚姑娘的病怎么样?”

陆徵平为难的叹了口气,轻轻摇了摇头。

“不好?”唐萧逸压低了声音。

“不是不好,是我…说不好。这症状也太奇怪了些。”陆徵平还在回思姚燕语的脉象,沉思了半晌,最终也只是叹了口气:“我还真是没见过这样的病症。只能先开两副药吃吃瞧着,若不好,还请世子爷和将军等另请高明。”

“这…到底是什么病啊这么邪门?!”唐萧逸也急了。这姚姑娘可是他家少将军瞧上的人啊,哪里能就病的这样不明不白?

“在下也说不清楚这到底是什么病症,不过军门还请放心,这位姑娘的病应该不是天花。或许…没有性命之忧。”

“哦!那就好。”唐萧逸轻轻地吐了口气,“没有性命之忧就好。”

唐萧逸是武将,自然不会怕什么夜黑风高,让陆徵平留下药方和丸药便带着人回城,进城后让属下把人送家去,自己则直奔定远将军府。

卫章的府邸此时还没有修缮完毕,只把外书房给收拾出来供他暂时居住。唐萧逸也在府中居住,是以熟门熟路的进府后直接去了书房。

此时已过三更天,卫章还没有睡,坐在书案前握着一本兵书,看的心不在焉。

“少将军。”唐萧逸进门后直接端起卫章书案上的一盏凉茶来一口喝下去。

“怎么样?”卫章站起身来,问。

“陆先生说不是天花。”唐萧逸先捡着好听的说了,看着卫章稍微缓和的神色又补了一句:“不过他也说不出来是什么病症,只说开两副药,先吃了再看。”

卫章一双犀利深邃的眸子微微的虚了虚,看着案头跳跃的烛光,半晌才道:“明天请了白老先生再过去瞧瞧。”

“将军,我们这样做是不是不太合适?毕竟那姚姑娘是定候府的亲戚。就算是请医延药也该是定候府的人当先,我们…”

卫章摆摆手,打断了唐萧逸的话,沉吟着说道:“悄悄地就好。找个女眷陪着去…就是贺熙的娘子吧,去告诉贺熙,让他娘子明日一早请了白老先生去慈心庵。”

“好吧。”唐萧逸虽然不赞同,但也知道这位少主决定的事情,是不会轻易改的。

第三十九章 一病惊心

姚燕语患病的事情被苏玉蘅这一通折腾,京城里的这些贵族门第有一半都知道了。

宰相府对姚燕语的事情尤为关注,丰少琛听说后万分奇怪,问丰老夫人:“这位姚姑娘自己就懂医术啊,难道没有好办法?”

丰老夫人无奈的叹道:“她自己懂医术能怎么样?难道天下的医者都不会病?”

“老太太,那可怎么办呢?”丰少琛焦虑的在屋子里转来转去。

“哎呦!你别转了!”丰老夫人无奈的摆手,“你转的我头都晕了!”

丰少琛转身走到丰老夫人身边挽着老夫人的手臂撒娇:“老太太,我们派最好的太医去慈心庵吧?对,张太医!他是最好的太医,以老太太的名义让他去,他肯定不好拒绝的吧?”

丰老夫人“张太医最擅长的是内科和妇科。对疹类的病症没有很深的研究。而且我也听说了,那姚姑娘患的有可能是天花,张太医怕是也没有办法。”

丰少琛万分惋惜:“老太太,姚姑娘…姚姑娘是我们家的恩人呢!我们总不能不理不问吧?”

丰老夫人伸手把丰少琛拉到身边,叹息着劝道:“好啦!我都说了你别着急了。我叫人去请白家的人去慈心庵,看白家的老爷子怎么说,好不好?”

“那您今天晚上就去说。”

“好,好!今天晚上就去说!”丰老夫人立刻唤人:“去,拿老爷的名帖去白家,请他们家老爷子天亮后务必去一趟慈心庵,替姚姑娘诊脉。就说是我的话,请他务必费心。”

下边立刻有人答应着出去,丰老夫人拍拍丰少琛的脸:“这样可以了吧?”

丰少琛想了想,又道:“老太太,明儿我去慈心庵走一趟吧?”

“不许去!”丰老夫人立刻拉下脸来,“万一是天花,那是会传染的!”

“老夫人…”丰少琛又挽着丰老夫人的手臂撒娇。

“这件事情你怎么样闹都不行。我说不许去就不许去,你从明儿起给我老老实实地呆在家里,不许出大门一步。否则我叫人告诉你老子,仔细他捶你。”

丰少琛立刻蔫儿了,丰老夫人叫青岫过来:“时候不早了,服侍你们小爷去睡吧。”

丰少琛还要说什么,被丰老夫人给瞪了回去,青岫等几个丫头一起上前来拉着丰少琛温言软语的劝走了。

定候府,上房院,陆夫人的卧室。

定候苏光崇进门,陆夫人亲自迎上去帮忙给脱下外袍转手交给丫头,然后随着苏光崇走到榻上落座,亲手奉上一只青花瓷盖碗儿:“老爷,这是枫露茶。沏了三四遍了刚出颜色,老爷尝尝。”

“嗯。”苏光崇接过茶来闻了闻茶香,点了点头,喝了一口便放下了。

丫头端过洗脚水来跪在地上给苏光崇洗脚,陆夫人坐在一旁瞧着,叹道:“老爷可听说了那姚姑娘的事情?”

苏光崇‘嗯’了一声,问:“今儿恍惚听了一句,好像是生病了?找个好的太医去仔细的瞧瞧,到底是在我们府上住着的,两家正经的姻亲,不要失了侯府的颜面,叫人看笑话。”

“老爷放心,我岂有坐视不理的道理?”陆夫人说着,又淡淡的笑了笑:“倒是老三媳妇还挺冷静的,先派了人去瞧了瞧,回来就吓得掉了魂儿一样。我看她呀,是被前阵子的病给吓破了胆儿,一听见个病啊灾的就全没了往日的伶俐。”

“这也情有可原,她年纪轻轻的不经事。你多教导她就是了。”苏光崇对此事满不在乎。

陆夫人对苏光崇的态度早就习以为常,自顾说下去:“倒是蘅儿,一听说姚姑娘病了,立刻带着人去了北城的白家,还要亲自去看姚姑娘。大长公主急的要命,让平儿带人把她给追了回来。”

苏光崇倒是笑了:“蘅儿这孩子,这般性子,合该生成个男孩子。倒是养在深闺里可惜了。”

“但到底是姑娘家,明年该及笄了。她父母不在京城,及笄礼之后这婚事也不能耽误了。不知道大长公主到底是怎么个意思呢?”

苏光崇把脚从洗脚盆里拿出来让丫头擦着,慢慢地说道:“这个么,我倒是想过。这次西征回来,有不少青年将士脱颖而出,这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那个卫章。中秋节那日平儿单独把他叫来家里,你也见了,你觉得人怎么样?”

“长得么,倒是一表人才。只是…他上无父母,左右又没有兄弟姐妹,就孤身一个,又要上战场。蘅儿嫁给他多半要独守空房的,怕大长公主舍不得吧?”

“我们一家子都在京城,总不至于照顾不到。我看这个卫章前途无量,回头你瞅个空儿问一问母亲的意思。如果她也觉得可以,我就叫平儿跟他谈。”

陆夫人迟疑的问:“这事儿我们女方上赶着…是不是不太好?”

苏光崇趿上鞋子站了起来,一边进卧室一边笑:“你也说了,那卫章父母兄弟皆无,难道你让他自己上门提亲?”

陆夫人也笑着摇摇头,站起身来。连嬷嬷上前来帮陆夫人脱掉外袍,摘掉珠钗耳环等饰物,等陆夫人进了内室后,轻轻地吹灭了灯烛,只留着墙角的一盏油灯,方带着丫头们鱼贯而出。

祺祥院,烛火也已经灭了大半儿,值夜的婆子已经裹着毯子靠在廊檐下打盹儿。

卧室里只亮着一盏小油灯,紫色绡纱帐子里,姚凤歌红着眼圈儿靠在苏玉祥的怀里低声的叹息:“这样一来,我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跟家中祖母和父亲母亲说了,总归是我没照顾好她…”

姚凤歌想着姚燕语的医术是深不可测的,她连自己这个将死的人都能医治好,绝不会让自己轻而易举的死了。如今连她自己都没办法了,那是真的没希望了。

苏玉祥抚摸着她雪白的肩膀低声叹道:“难不成二妹这病就无药可治了?”

姚凤歌低声哭道:“本来说是天花,现在又说不是。到底是个什么病症都定不准…太医都没有办法,白家药铺的陆先生也说不知道这是什么病,可怎么治呢?”

苏玉祥只得耐着性子安抚姚凤歌:“好了,别哭了,你病刚好了,也要保重自己的身子。”

第四十章 齐聚禅院

慈心庵,竹心禅院。夜深人静时,油灯如豆,姚燕语披着衣服靠在床上,捧着小盒子数了数里面龙眼大小的丸药。冯嬷嬷因为也出了红疹,便索性搬到姚燕语的外间来住,把翠萍丫头给调了出去。索性主仆两个都是病患,住在一起倒也方便医治。

“姑娘,天色不早了,睡吧?”冯嬷嬷凑在灯前把一件鞋垫子抠好,放回针线簸箩里。

“白天睡多了,这会儿精神着呢。”姚燕语把丸药数清楚了,算了算时间,又问:“今天晚上来的那个姓陆的大夫是什么来历?”

“翠微悄悄地打听过了,是云都北城白家药铺的坐堂先生,听说医术很是了得,专门对时疫杂症有研究,苏三姑娘亲自把他请来的,却在来的路上被世子爷给拦了回去。”

冯嬷嬷说着,上前来把姚燕语手里的盒子拿走放到床头的屉子里,又转身把被子拉高,盖到姚燕语的下巴处,声音压得更低,“随陆先生来的那个副将姓唐,是定远将军副将——就是中秋那晚姑娘在花园里撞到的那个黑黢黢的人。”

姚燕语想到卫章那张脸,忍不住笑了:“什么叫黑黢黢的人?那天他是穿了件深色的衣服,不过人还不算太黑嘛。”

冯嬷嬷提及卫章就来气,没好气的说道:“还不黑?奴才那天晚上就看见他高高的个子往那儿一戳,跟个塔一样,那么明的月亮,愣是没瞧清楚他那眉眼长得什么样儿。”

姚燕语一下笑出声来,又赶紧的捂住了嘴巴,闷声咕咕的笑。

“姑娘还笑。”冯嬷嬷嗔怪的哼道,“据说这次他的副将来也是世子爷同意了的。真不知道他们是什么主意,这么近的亲戚,咱们又在这里住着,他们不来个正经的人瞧也就罢了,打发个八竿子打不着的男人来,究竟打得什么主意?”

姚燕语收了笑,正色叹道:“他们来不来看我有什么要紧?我宁可他们都忘了我的好!”

油灯的光昏暗,照在人的脸上像是凝着一层蜜糖。姚燕语的笑脸有些模糊,但那笑容的灿烂却像是金子一样灿烂,让年逾四十的冯嬷嬷心头一软。

冯嬷嬷年轻的时候只生了一个女儿,却只养了三个月就夭折了,之后被选进来给姚燕语当奶妈就再也没生过孩子。她这半辈子全部的心血都在小主子身上,十六年如一日,早就从心底里把姚燕语当成自己的女儿了。

如今姚燕语是这样的境况,她每每想起就心里发酸。像姚燕语这样朝廷二品大员的千金,按说应该是万事不愁的,却造化弄人,到了如此尴尬的地步。

第二日上午,慈心庵里一改往日的冷清,变得热闹起来。

先是宰相府的人带着白老先生来给姚燕语诊脉,人刚到,茶还没奉上,便来了一位自称夫家姓贺的年轻娘子,冯嬷嬷也是病人无法出来招呼客人,翠微便上前行礼致歉,请这位贺夫人去旁边的厢房里落座奉茶。

奉茶毕,说了好一番客套话翠微才弄明白这位贺夫人的丈夫在军中效命,是个六品门千总,乃定远将军身边的副将。鉴于昨日来过一个姓唐的副将千总,翠微长了个心眼儿,问贺夫人:“夫人可认识一位姓唐的军爷?”

贺夫人快言快语,是个直爽人,在翠微面前也没什么官夫人的架子,只笑道:“妹妹说的可是唐萧逸兄弟?他跟我们家大人一样都是在卫将军身边当差的,算是生死兄弟。我也是受人之托前来探望姚姑娘,本来是去请白老先生的,熟料宰相府的人比我早了一步,真是不巧了。请问妹妹,姚姑娘的病到底是怎么个状况?”

翠微只得把说了好多遍的话又拿出来说了一遍,还没说完,便有婆子进来回:“翠微姑娘,三爷来了。”

“三爷?”翠微一愣,心想难不成是姑爷来了?

“是。”那婆子说着,退到一边。

苏玉祥已经一脚踏了进来,见着翠微和一个陌生的妇人在一起,因不知这位妇人身份,只淡淡的笑了笑,点了一下头,便连声问翠微:“你们姑娘的病到底怎么回事儿?来的时候不是好好地吗?是不是吃了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翠微面对苏玉祥的质问不知如何回答,只得软言道:“回三爷,奴婢也说不好。白老先生在给姑娘诊脉,要不,听听白老先生如何说?”

苏玉祥又看了一眼贺夫人,目光带着询问:这人眼生的很,是谁?

贺夫人忙上前微微福身,不卑不亢,朗声道:“妾身贺阮氏给三公子请安。”

翠微忙道:“三爷,这位是贺熙贺大人的夫人。贺夫人听说姑娘病了,特地来探望的。”

“贺熙?”苏玉祥认真想了想才想起此人是卫章身边的副将,只是贺熙的夫人来这里看姚燕语实在大出意料。但再转念一想,这些人无非是瞧着定候府的情面,也就释然了。于是微微颔首,生疏客气的说道:“如此,多谢夫人厚意,庵堂之中多有不周,夫人不要见怪,且请坐着吃茶。”

贺夫人微笑道:“三公子客气了。”

苏玉祥又叮嘱翠微好生照顾贺夫人,自己便转身出门找白老先生去了。

看见贺夫人苏玉祥还算淡定的话,看见宰相府的大管家后,苏三爷怎么也淡定不起来了。

丰府的大管家居然带着白家的老先生来给姚燕语看病?!这话说出去怕是云都城里没谁会相信吧?

姚家跟丰宰相可是八竿子打不着啊!

据说,前个月丰宰相还在朝堂上说两江总督的坏话来着!

丰宰相世族出身,往上数八辈子都是读书人,最瞧不上经商的,对祖上是商人的姚远之一直瞧不上。若不是此人也是科举出身,怕是丰宰相早就一本接一本的奏章把他给参挤兑出朝堂了。

苏玉祥像是见鬼一样的眼神看着宰相府的大管家来福,不冷不热的问:“这不是宰相府的管家大爷么?”

来福朝着苏玉祥一拱手:“苏三爷。”

第四十一章 何去何从

来福朝着苏玉祥一拱手:“苏三爷。”

苏玉祥轻笑着问:“您老人家不在宰相府享清福,怎么跑这里来了?”

丰来福朝着苏玉祥拱手行礼,谦逊的笑道:“三少爷哪里话,奴才不过是奉我家老爷和老夫人之命,带着白老先生来给姚姑娘诊脉的。”

“老夫人?”苏玉祥纳闷的问:“老夫人怎么会认识在下的妻妹?”至于丰宰相,苏玉祥压根儿就没多想。别说他一个不沾亲不带顾的宰相,就是自家父亲大人也没正经瞧过姚燕语一眼呢,宰相大人这会儿不过是个幌子罢了。

“这个,老奴也不知道啊。”来福圆圆的脸笑得很喜气,但在苏玉祥看来却十分可恶。

既然不肯说,也就没必要自讨没趣了。苏玉祥在正厅的椅子上坐下来,看着紧闭的门帘,默默地等。

过了好一会儿,一个头发胡子都花白的七旬老者从内室走了出来,苏玉祥忙站起身来上前两步,拱了拱手:“白老先生。”

白家世代行医,救人无数,白诺竞虽然是一介布衣,但云都上下的人都敬他三分。他跟苏玉祥也算是熟识,因此朝着苏玉祥拱了拱手:“苏公子。”

“有劳白老先生了,老先生请坐。”苏玉祥谦和有礼的让了座,然后方问:“请问老先生,这病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白诺竞摇摇头,轻轻地叹了口气,连说了三声:“奇怪。”

“白老先生,这话怎么说?”苏玉祥顿时觉得头疼,连这位老爷子都说奇怪,那这病得多奇怪啊?

“这病来的很奇怪。老朽行医五十年,却从没没见过这样的症状。”

“那…这到底该怎么治?”

“从脉象上看,病者是有些外感内热,但究竟也不是很严重。许是江南江北气候不同水土差异所引发的病症。我们家坐堂的陆先生开的药方倒也对症,我再加上两味药,先吃三天,再看脉象吧。”

苏玉祥又问:“那以老先生的意思,这病到底要不要紧?是不是该接回家去调养?”

“性命是无忧的。但…正因为病因很难确定,所以有些麻烦。如果不是气候所致,就有可能是时疫,十有*会出传染。而且城内人口多,环境嘈杂,还是不要回去了,总之,以静养为宜。”

苏玉祥又有点犯愁:“可这里乃是庵堂所在,男子时常进出总是不方便,家里也不好照顾。”

这就不是一个看病的先生所能管辖的事情了。白诺竞老先生笑了笑,默默地拿起笔来低头添改药方。

苏玉祥看着白老先生开的药方,立刻吩咐人去抓药然后速速送来煎熬。又亲自送白老先生出庵堂,看着宰相府的人一并离去后,站在庵堂门口沉默良久才转身回来。

姚燕语在内室,外边苏玉祥跟白老先生的对话听得清清楚楚。

等苏玉祥回来后,翠萍便将苏三爷请到一旁,福了福身,说道:“三爷,我们姑娘现在不方便见三爷,有几句话,让奴婢转告,请三爷斟酌。”

苏玉祥点头:“说吧。”

“我们姑娘说,此处为佛门净地,姑娘这病怕是一日两日也养不好,在此处长久居住打扰佛祖清净实在是好。况且时不时的会有太医或者先生前来诊脉,对庵堂的师傅们来说也不方便。前几日我们姑娘叫老冯在城南买了一处小庄子,已经着人收拾了,过几天姑娘想搬到那边去养病,还请三爷跟大姑奶奶说一声。”

苏玉祥惊讶的问:“你们姑娘什么时候买的庄子?这样的事情我怎么不知道?”

翠萍忙道:“只是个小庄子,不怎么起眼的,里面也只有三五家佃户,土地园子都荒废了许多,是冯叔偶然间添置的,当时只回了姑娘一声,姑娘也没在意,只说合适的话就买了。但现在恰好姑娘需要养病,所以便想起先去那里好了。房舍是现成的,只要把用的东西都搬过去就可以居住了,进出总是比这里方便些。”

“那庄子买下来多久了?里面都收拾的怎么样了?到底能不能主人?这些回头等我去看过以后再做决定。”苏玉祥有些莫名的烦躁,姚燕语这样做,让他有一种避定候府或者说避他如蛇蝎的感觉,这种感觉很不好。